褐色鸟群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2151332
作者:格非

内容概要

格  非
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
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
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敌人》、《边缘》、 《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 “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新京报》“2011年度文学类致敬图书”、第四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之“决审团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书籍目录

《褐色鸟群》目录
追忆乌攸先生
迷舟
陷阱
褐色鸟群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
大年
青黄
风琴
蚌壳
夜郎之行
背景
唿哨
傻瓜的诗篇
锦瑟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格非1986~1993年上半年发表在各杂志上的文章,计有《追忆乌攸先生》《迷舟》《陷阱》《褐色鸟群》等14篇,25万字,代表了格非创作从起步到发展的历程。从1990年代以来,格非中短篇小说选集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出版社先后出版过,计有七八种,但现在市场上已难寻觅。


 褐色鸟群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褐色的鸟群飞了又来,来了又走,已经分不清是不是曾经的那几只了。在秋天邮局前,寄一封信,让候鸟带给未来。第一次读格非,很难读却又蛮有意思,开篇的笔调像是一个画笔慢慢勾勒出的艺术画,格非的意境感很丰富,语言也很典雅。读完《褐色鸟群》不自觉地去搜了搜有没有改编的电影,格非的故事架构特别立体,虽然杂乱却镜头感十足。色调暗淡,加上不相识的怪诞,也许这是一种格非。《褐色鸟群》发表于1989年,格非却写了三年以后的事,格非难读也许是因为故事的跳跃性和格非把自己放在了作品之中,所以才显得杂乱无章,格非在意识里走向未来,然后迷乱,仿佛遗留在另一个世界里,越是靠近越是逃离,交错的世界,不自觉地撞见了,于是格非给自己找了无数个身体,然后让意识来回走动。在“水边”,棋来见他了,格非不认识棋了,棋还在一九八九,而格非却跟着漂亮女人到了九二年,不同的时空人总是会遗望吧,或者说格非给自己找了一个聆听者(我倾向于这一点),他想把漂亮女人讲给别人听,所以自己便有了男主角的意识,但格非不是真实存在的,不然漂亮女人捡靴钉怎么会看不见他呢,直到格非与另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擦肩而过,这时我感觉,这就是格非给自己的意识找到的身体,格非看见漂亮女人过桥便去追,走到一半,被看桥老人叫回来了,这么黑的雪夜老人还在看桥吗,我想,这应该是格非为自己找到的一个把自己拉回来的人,漂亮女人过去了吗?荒诞的笔调让人捉摸不透却又欲罢不能,其实格非也为这样的荒诞找了一个理由“雪的光亮会给人造成错觉,而错觉会把人领入深渊。”是错觉吗,只是借口而已。格非又看见那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了,不过已经去世了,而这时格非好像也回到了现实里,是格非的意识从那个人的身体里回来了吧。此时的格非是飘着的,他只能和棋进行一些虚无缥缈的谈话,然后又让棋把他送回未来。这是《褐色鸟群》的故事架构,棋来了,带着画,格非用画一般的笔触开始了向一个少女讲他和漂亮女人的故事的构图。接下来,格非也找了一个节点把自己带入了作品:“因为它不仅涉及我本人,也涉及我在‘水边'正在写作的那部书,以及许多年以前我的死于脑溢血的妻子。"他又碰见了漂亮女人,不过还有她丈夫,但格非还是一直都在找她,然后在村口酒店找到了她,还是和她的丈夫,只不过她丈夫喝多了,他把她丈夫送了回去,然后他问她,‘是不是记得我们在城里见过',但漂亮女人说,,"你喝醉了","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这时的格非仿佛意识在未来,身体在现实,仿佛是替男主(下文会提到谁是男主)问的,但又是为自己问的,格非又好像成了她丈夫,只是一个喝多了的男人而已,格非又问她们这有没有被洪水冲塌的断桥,漂亮女人说是给人偷拆了木料,但女人说她丈夫看见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过桥的脚印,第二天发现年轻人去世了,到底还是格非代替了那个年轻人,走上桥的是那个年轻人,只不过格非在意识里代替了他,替他走了回来,但是,改不了他的命运,所以格非回来时还是看见了的年轻人的尸体。这时,格非的意识和身体是分离的,他的意识里是他走上了桥,但走上桥的只是他的意识而已。格非给读者的错觉是故意的,格非在故事里讲故事,所以故事里的男主角和格非虚虚实实都存在着。男主角死了,格非没办法,只能以男主角的身份继续把故事讲完,所以他陪着漂亮女人,也成了他和漂亮女人的故事,漂亮女人的丈夫去世格非去帮忙,格非去陪漂亮女人,也就和她发生了关系,格非没有给予很多,所有的性暗示都是漂亮女人给的,格非求婚了,然后结婚了,然后在结婚的当天漂亮女人死了。故事结束了,棋走了。就像棋说的:"你的故事始终是一个圆圈,它在展开情节的同时,也意味着重复。"格非借棋的口仿佛是在为自己参与故事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我感觉是的。又好像是格非在对《褐色鸟群》的结构作了解释,我感觉是的。这样,所有的虚实都说得过去了。格非写道,当黑鸭出版社的编辑来找他时,格非的稿子只完成了一半,他说 ,“我想在我没有重新见到那个女人之前,我不打算离开这儿。”虚虚实实,摇摆之间的话头而已,都不重要,格非在故事里,或者说格非是讲故事的人,他需要经过故事。棋是一个灵活的存在,拿着画和镜子进来,画是开始,棋又来了,带了一面镜子,画成了镜子,棋也不再是棋,故事结束了,棋也该从故事里离开了,格非在寻找棋,镜子是送给每一个读者的吧,读完《褐色鸟群》,每一个人都是棋吧,每一个读者都是故事的聆听者。褐色鸟群飞过“水边”但它们从不停留,格非也该离开“水边”了。《褐色鸟群》里荒诞不解的还还有很多,老人为什么一直都在看桥,哪怕风雪夜,为什么酒店门边一直有一个人在一只巨大的缸里往外掏酒糟,为什么格非看到漂亮女人的丈夫盖棺的那一瞬间动了一下却没说话,是真动了还是格非意识里觉着他动了,为什么格非和漂亮女人在床上听到孩子的哭声并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妹妹。莫名的荒诞,却荒诞的很合理。季节这条大船已经搁浅了,却还是一直在纠结季节。——"' 现在是什么季节?'我说。"——“ 秋天。”©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 花洒和尚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大年》相当出色,《褐色鸟群》看过陈晓明的解读才有些头绪
  •     匠气,技巧。
  •     读了迷舟和褐色鸟群。
  •     书里有好多内容和迷舟重复。
  •     重塑诡异感,荒诞却快落入悬疑小说。
  •     格大爷写了二十来年中篇,几个包袱抖来抖去,都离不开女人和性暗示,这也算技巧取胜么?
  •     当中《傻瓜的诗篇》《锦瑟》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个故事。
  •     《迷舟》真是精彩!喜欢:《褐色鸟群》《大年》《青黄》《蚌壳》。《傻瓜的诗篇》和《锦瑟》其实也不错,只是相比《褐色鸟群》,太刻意了,反为不美。被称道的语言,读起来挺舒服,但并不喜欢。
  •     文字是东方的、古典的,内容意境是西方的、辽阔的。从未读过这么有魅力的中文作家。
  •     看不懂,百了度娘,也没有完全解释,是不是应该趁热打铁再看一遍……
  •     好棒!超级想看看博尔赫斯买不到
  •     启蒙读物
  •     借读到的一句评论,“如果作者只停留在艺术形式的特异性追求上,为‘元小说’建构而建构,最终必将结构自身”,我当然不是说格非在为建构而建构,我只是单纯地想分享一点我的阅读感受,即这类“朝内”写作的作品,很容易陷入一种零散的意象组合与排布,而这种基于内心世界、主观感受的拼凑,在我看来是略逊于传统的现实写作的。
  •     好吧,有点高估这部先锋文学了
  •     喜欢里面的《追忆乌攸先生》和《迷舟》
  •     漩涡中的漩涡在讲着一些自己都会无法理解的话。
  •     追忆乌攸先生 烂到让人失去了读完整本的欲望
  •     學年論文幹巴爹,讀的時候會想到導師那篇寫格非的論文(詩人小說家) 感覺中短篇小說可以串聯起來,除卻主人公名字的重複,故事也是相互交叉的。人在時間長河里的一切,都因偶然而有趣哈。
  •     对格非的语言风格,简直可以说是一见钟情。那个故事中的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的叙事风格跟他相似为之。
  •     爱上,不算深爱。从边缘读起格非。
  •     现在看来,先锋的初期阶段有些稚嫩。
  •     诗人的想象力大过这个世界 所有的故事都是圈套
  •     喜欢其中的《迷舟》《蚌壳》《傻瓜的诗篇》,格非的小说,叙事结构严谨,语言词汇丰富,多使用长句,学院气息浓重
  •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深奥的一部小说。褐色鸟群在头顶低飞盘旋,逝去的爱人呵,你在哪里!
  •     看了头几篇,格非的文字在先锋小说家里是很有造诣的,文字风格也一直延续到江南三部曲时期。不过细细想来,他的长篇的驾驭还是不如中短篇。
  •     格非的东西是不好,但对我来讲有毒。之前对《隐身衣》就提过,读时索然无味,但它会在我的记忆里扑棱不停。看《褐色鸟群》第一段,我就想到久远之前或许读过一个故事,有关湖边的小屋,有关情欲与阴谋。这记忆虽然飘忽,但足够深刻,以致能形成很强的视觉意象。然后读至瘸子的出场,我便能确认正是它。但我不会读下去了,因为有更多的记忆在复苏,比如躲在沙发后面看到的窗外的白色怪物,比如一名奋力将所爱女囚救出的狱警......
  •     现实少几分厚重,现代多几点苗头,反之亦然。
  •     《迷舟》和《褐色鸟群》都值得读三遍。
  •     有种穿越的感觉 太多博尔赫斯 卡尔维诺的影子 反而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     读起来很舒服。
  •     montage
  •     《褐色鸟群》迷宫一般的叙事线索在初读的时候会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画面感,的确极富冲击力,但这种冲击力最终往往会给人以强弩之末的感觉,因此对比看小说《迷舟》的话,后者在继承《褐色鸟群》荒诞神秘的笔触之外,作家在同样精湛的叙事构思之外赋予了小说一种有温度的关怀,细腻的笔触照应了人物应有的状态和气质,让整个叙事谜团更加暧昧动人。而故事结尾处这种类似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厚重感和无力感更是让超越了一种单纯的迷宫游戏。
  •     格非老师啊,中国同时期除了余华我最喜欢你啊,为什么你在我这么大时就能把结构和语言写得如此炉火纯青啊,容我默默地去面壁吧。。。TOT
  •     格非的中短篇小说集,上学期读的。商业化和性的气息太明显。文笔呃也说不上哪里好。但是还是挺讨人喜欢的。三部曲该找来读读看啦。
  •     刚刚读了格非成名作《迷舟》,一部以北伐战争为背景,却刻画的是一位面临死亡的将领生前七天发生的故事,用七天表现了主人公的爱恨情仇,似乎七天就是一生的写照。小说最妙的就是心理描写,一位表面冷峻的处于反面势力的军官却有着细腻的心思,深爱着一个女子。在这部小说里,讲的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性,虽然军官萧处于孙传芳的队伍中,看起来是个反面角色,但也有他温情的一面,而那位最终杀死萧的警卫员虽看似处于正面立场,但他的做法又显得缺乏人性,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的人也许并没有那么复杂的阶级关系,他们也是在乎生死在乎尊严在乎自身命运的人。
  •     叙述圈套。
  •     看不懂所以觉得很厉害
  •     收录了作者14篇中短篇小说,有几篇曾经看过,但已想不起书名。 格非的语言还是那么优雅、睿智和准确,故事情节的设置也往往出人意料,对社会的反思、对文学诗歌的爱好、对历史的怀念,让读者看起来过瘾。 借来他的江南三部曲的《人面桃花》,再一次投入他的文学世界中。
  •     褐色鸟群 像一两个火花蹭一下亮了 呼啦啦烧起来又灭了 意象承载不了 略显刻意
  •     What the hell is this?!
  •     格非老师说是他打了一夜牌之后写的。。
  •     不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