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巴别塔》书评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301226025
作者:常江,袁卿
页数:216页

走出误区——小感于《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

尽管不想这么说,但是我们提起非洲人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的带着戏谑的口气称他们为“黑非洲”,仿佛非洲与热、旱、穷等概念挂钩,殊不知非洲也是一片热土,有着温润舒适的环境。非洲人多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包括中国人修的公路、体育场;而我们的传统观念确是“知恩图报”,可是在你付出又祈求回报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人家并没有义务要感激与回馈你之所想要?这并不是鼓励我们不要伸出“援助之手”,而是要想获得文化交融、民族认同,并不仅仅是“援助”可以达到的。书中有句话“花钱是买不到朋友的”,感触很深。官方总把中国与非洲挂靠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第三世界”的盟友,常听新闻说我们又援助非洲兄弟建了什么厂、盖了什么楼,殊不知交流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所谓的“高层”间的“你来我往”,更在于普通民众对对方人民的文化信仰的接纳与吸收程度。最难的不是了解未知,而是改变对“已知”事物的错误认知。书中李淼、小蝶、老张三个人物的生活、情感、内心的描写都十分生动入微,让我了解了普通中国人在非洲所处的真实环境和无法轻易改变的无奈处境,非洲人的“懒”、爱借钱、迟到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但是在非洲人自己看来这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手段。不必太烦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必是最好的解决与他们相处困境的方式——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对方的方式与之相处,让彼此都可摆脱不快的情绪。书中亮点很多,不一一累述,确实是近两年来看过的最非常生动又不乏深刻的纪实读本。看完此书,尽管我可能还是做不到会有冲动嫁给非洲同胞,但是如果真有机会与非洲人接触,我一定真诚而坦率地说一句:嗨,你好!非洲兄弟。

当中国遇上非洲

当我第一次坐在书桌前开始看《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这本书所带给我的阅读的快感远远超过我的预期。我一口气看了一半,完全不想中断,而且是边看边思考。中国人在非洲的现状、非洲人的性格和国民特征、中国人和非洲人对彼此的印象、中非双方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等,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对三位同胞在非洲的生活的介绍,更加吸引人,李淼(创业者)、小蝶(打工者)、老张(商界成功人士)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在非洲的工作和情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尽管中国和非洲远隔重洋,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之心,是促使人类不断探索的动力。书中所描写的种种,对于未踏足非洲的人来说,极具吸引力;而对于去过非洲的人来说,相信很容易引起共鸣。《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篇幅并不长,但它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作者的文笔极好,尤其是对那三个代表性人物的介绍,简直可以当小说来读。如果愿意,我们也可以进行深度的思考:非洲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神秘大陆、淘金圣地?中国之于非洲呢?榜样、援助者?中国人为何不愿与非洲人结婚生子?为什么有些非洲人认为中国是新殖民者?它带给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关于非洲,还关涉每个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体系内的自我。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进行的首次海外出访的第二站便是非洲国家,包括坦桑尼亚、刚果河南非等国(第一站是俄罗斯),反映出中国在经济和外交政策上将非洲国家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5月,广西上林人在加纳淘金所发生的惨剧,引起了国内诸多媒体的关注,也再次将国人的视线吸引至非洲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大陆。从这个角度来看,《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的出版,正当其时。

再见巴别塔

太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同时又兼顾学理性的一本书,像小说一样天然烂漫,又总能在翻阅的过程中让人忍不住思考,实乃老少咸宜,居家必备的一本好书~ ^_^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非洲的印象,大概仅限于主流媒体传达的,或者道听途说的一种刻板印象,提到非洲,或许很多人脑海中闪现的词汇,就是饥饿,贫穷,战乱,黝黑的肤色,蹩脚的口音,广袤的草原......但这本书带给了我一个全然未知的、本真的非洲,翻看的过程中,总会时不时暗自惊奇,原来这方神奇广袤的大陆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本书探讨了一个基本而开放的观点,中国与非洲两种既同质又疏离的文明碰撞究竟给彼此带来了什么?政治与经济的亲缘就一定会带来文化的亲缘吗?很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的探求与阐述并不是通过干涩的学理,而是通过再现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中国人的故事展开的,这些带有奇幻漂流色彩的故事中有欢笑、有泪水、有辛酸、有理想......透过这些鲜活的人与他们的故事,一个沉寂又陌生的非洲大陆逐渐栩栩地出现在眼前。特别喜欢看“寂寞的异乡人”一章,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章中展现的三个在非洲居住的中国人的故事。李淼,小蝶和老张。30多岁的李淼如今已是坐拥千万资产的富商,他在19岁时就已踏上非洲大陆,在这片土地历经的悲喜自不待言,但年届30的他尚未婚娶,因为正如生活在那里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并不想与当地姑娘结合,而是通过国内的亲友帮他“物色”中国姑娘,几经波折,他与一位姑娘开始远隔重洋的网恋,排除千难万阻,温柔娴静的姑娘最终决定跨越万水千山,到非洲来与他共同生活。李淼固然是寂寞异乡人中的一个,但庆幸的是最后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纵使最后不能落叶归根,却也总是有了依靠。同样身在异乡的中国农村姑娘小蝶却没有这么幸运。她的故事读起来不免让人心酸,为她心疼,惋惜。生活在非洲的华人的男女比例大概为9:1。小蝶在非洲一家中餐厅做服务员,虽然学历不高,但心灵手巧,细腻温婉的小蝶迅速成为众多中国男性追求的对象,因缘际会,她最终选择了一位大他十岁的男人,大概在异国他乡能遇到真心钟情 的人并最终走在一起,的确是件足够幸福的事。但经历过一段时间,小蝶发现,他在国内是有家室的人。小豆、小蝶、李淼、老张……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各种艰难困顿,书中都有非常细腻的描述,作者并未着一字褒贬,但通过这些鲜活而真实的人生经历,你会逐渐明晰非洲的文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婚恋观、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世界与中国的态度等,这些具体而微的细枝末节,读来不仅让人感到温暖或心酸,更会有直观具象的思考。跳出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本书让人一直忍不住思考的问题,就是:欧洲人抢走了非洲人的香料、钻石、黄金,送给他们一个上帝,而中国人带给他们什么?他们又给了中国人什么?政治经济的亲缘不必然带来文化的亲缘,而官方的亲缘亦不必然带来民间的亲缘。阅读这本书,你会越来越深挚地体味到作者所说的横亘在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巴别塔是什么。非洲由于长期被殖民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本土与西方殖民者移植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系统,是有别于东方文明系统的。而中国由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所以不仅缺乏与非洲直接沟通的桥梁——上帝——而且也缺乏在此种宗教信仰下产生的共同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而中国自四五千年来就开始形成的礼乐、诗书的文明,通过血缘、家族的勾连,得以在每一个人心中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的存在,这种教化模式下的文化系统也是很排外的,起码并不特别开放,融会贯通(比如我们与周边少数民族融合了几千年,结果呢?哪一个国人在考虑到民族问题时不是潜意识里就默认自己是汉民族呢?)不独有偶,中国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已十分艰难,更不用说对于来自不同大陆和不同文明系统的非洲了。这种文化系统的不同以及彼此的不认同,成为中非交往中的龃龉,即使政治经济越来越亲密,但文化不见得就如此。书中有太多吸引人的故事和观点,只取冰山一角,更多的精彩还是回归书中去体味吧 哈哈哈,力荐!

不要封闭你认识世界的心灵

非洲人懒散,不守时,向别人要钱就像跟人说hello一样稀松平常。但他们守秩序,喜安静,随遇而安。对于中国处处开花般援建的体育馆、铁路,很多当地人对此一无所知。民间交流的缺失,与中非高层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国际关系里讲,只有利益永恒。非洲人说,我们不是傻子,你们来援助,肯定是有利可图。又或者说,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为什么要感谢你们?还有一些当地的精英,到中国留过学,他们会说,中国就是非洲以后发展的榜样。是不是有种很熟悉有感觉?150年前?60年前?还是30年前?历史的车轮有时候在转圈,有时候在依次碾压,只是有快有慢。上帝阻止人类建造巴别塔,人类之间的不通之处又岂止语言,但人类的相通之处又岂止感情。如果连一点点了解的好奇心都没有,以己度人,才是交流的最大障碍。这本小书甚至让我觉得有点惭愧,为之前的自以为是、先入为主、不感兴趣,或者还掺杂着的一点点不屑。

国内第一部中非文化冲突主题纪实作品

日前,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国内第一部以中国与非洲之间文化冲突为主题的纪实作品《再见巴别塔》,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青年教师常江博士与新华社记者袁卿历时三个月的高强度采访和近半年的写作完成,这也是传播学学者和新闻记者合作进行社会观察与记录的一次崭新尝试,两位年轻人极为可贵地摒弃了大多数学者自抬身份却流于乏味的滥用大词,超越了大多数记者拘于所在媒体特色养成的固有文风与谋篇布局。述论之中,踏踏实实地以中立思考铺作底色,把炫美文笔解甲归田。资料显示,中国与非洲之间牢固的经济纽带起始于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大量生意人、援建工人、淘金者和专业人士自此涌入非洲大陆,目前在非洲长期生活的中国人在100万上下——想象中的非洲与真实的非洲究竟有什么两样?为什么中国男人不愿意和非洲女人结婚生子?东方古国与神秘大陆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两个文化体中的人们,能否越过文化的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常江和袁卿以东非国家乌干达和肯尼亚为落脚点,足迹辐射四周,对数十位旅居非洲的华人和非洲本土文化精英进行了大量深入、扎实的采访,力图为中国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非洲。在他们的观察中,经济关系的密切没能引来文化的亲缘。尽管对于绝大多数非洲人来说,“中国”是个非常熟悉的字眼,但这种熟悉并未导致文化上的亲近。非洲人对中国的文化误解,与中国人对非洲的文化误解一样严重。而这种误解,一方面来自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朝贡体系”,另一方面则与非洲大陆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书中以冷峻的科学理性为那片被妖魔化了的土地反恐祛魅:不像普通人想象里路有饿殍、人间炼狱,也不如淘金客憧憬般俯拾皆是、发财天堂——援引文中所言:“非洲已不再是‘绝望的大陆’,但非洲的发展前景绝非一片坦途。”常江和袁卿最初决定赴非洲采访并撰写此书源自网络流传甚广的视频《科尼2012》引发的全球性关注和争议,“西方与中国媒体对非洲文化的建构,与非洲人民对自己文化的理解之间,存在着令人震惊的沟壑;而学者和记者的使命,就在于使用自己的专业力量,让人们看清这道沟壑。” 也因此,两位作者不刻意规避文化排异和文化误解;不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妄断另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并以独立的角度,对“宏大策略与民间层面认知现状之间的相互断裂、相互矛盾”提出了“控制冒进倾向,鼓励、强化民间共识的建设”的见解。

我们那遥远的非洲哥们儿——关于《再见巴别塔》的所思所感

在阅读《再见巴别塔》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洲的认识与我看《动物世界》的次数呈正相关。幼时看到那片动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狮子、老虎、大象、长颈鹿及各种奇珍异兽在赵忠祥爷爷的解说中安详地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便开始对那片广袤的土地充满了好奇。后在教科书中得知,当年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得益于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国家的支持,终于骄傲地站上各类国际舞台,又对那些在黑夜里伸手不见十指但一笑起来大白牙闪亮的非洲人充满了好感。也大约是从媒体而来,我一度认为援助给非洲的一切都是爱的供养,回报给我们的是一群永远作为后盾的天真无邪的好兄弟,可看完书后才发现是自己天真无邪:早年我们结交非洲不知是不是妄图从人家那里得到些优越感,但“友情”也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除了那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自我满足感,我们在非洲的深层的影响力似乎再次证明了我国国家形象脆弱的传播能力。再说书中提到的《科尼2012》,在人人网的转发量大概也有数十万,当年我同是其中自认为充满正义感的传播者之一,也是看了书才知道,这又是我们的自作多情甚至是以讹传讹了。无知可怕,而偏听偏信更可怕。所以这是本书让我感动的一处,尽管两位不同身份的作者的感知并不能替代读者自己,但是这种包含着亲身体会、观察和调研的发声才最是珍贵。正如学者常江在最后的手记中所写的:“问题依旧是问题,而你不过是为早已嵯峨的阐释的大厦添加了一块无关宏旨的砖石。但同时,包孕在这一困境中的,还有一个学者们绝不应放弃的信念:即使‘不能怎样’,只要对世界有所揭示、有所呈现,便终究可令一些人收益。”书中描述了大量以乌干达为主的非洲国家的国情、文化与非洲人的群体形象,足以颠覆了我对非洲哥们儿的美好想象。但在我们抱怨对方不可理喻的同时,作者也提醒了我们:“巴别塔并不存在于任何客观、透明的空间,而存在于每一个试图了解非洲却又不愿放下种种刻板成见的‘闯入者’的心里。”乌干达是整个非洲发展的缩影,而这本书也是我们试图了解非洲的一面棱镜,从中折射出诸多跨文化的梦想和误解,也照见一些不一样的角色与人生。所以不妨去看看书中李淼、小蝶和老张的故事。可能故事的开头会让你想起同事张三、亲戚李四或者隔壁的王老五,但也许就是因为故事发生在非洲,结局就有了不同。希望我们的非洲哥们儿终有一天把我们当兄弟,只是此时,我们彼此还相距遥远......


 再见巴别塔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