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剑桥印度史(第二卷第四分册)》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222115382
作者:斯图尔特·戈登
页数:256页

《新编剑桥印度史(第二卷第四分册)》的笔记-1600-1818年的马拉塔 - 1600-1818年的马拉塔

《新编剑桥印度史》之《1600-1818年的马拉塔》
中文版总序 林承杰
印度史上几个关键点:
A.印度社会结构的独特性:是一种阶级—种姓复合型社会(是否也过于强调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了?)
在当代,低种姓政党的兴起,影响印度政治生态的平衡。
B.如何看待穆斯林进入印度和教派主义的出现:
尼赫鲁:印度独立时, 将世俗化与宗教平等定为基本国策。
教派主义:英国统治时期,宗教与政治密切结合产生的一种怪胎,一个教派不仅信仰相同,而且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疑问:印度以前(包括世界地方在历史进程当中)宗教与政治紧密结合时没产生“教派主义”吗?英治时期的教派主义特征是什么呢?与“政教合一”有什么关系和不同?
C.殖民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充满马克思主义史学特色的解释)
D.印度争取独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道路(政治学意义上的革命、反抗殖民统治的一个比较性案例研究)
E.印度经济现代化的模式
1955年总理尼赫鲁的印度经济现代化道路:以增长、社会公平和自力及更生为国家发展三目标,在混合经济体制下,实现以公营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化和以合作制为基本结构的农业现代发展。(现代化第一模式)
1991年拉奥开始的改革:在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方向下,用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带到技术进步和经济全面发展。(现代化第二模式)
F.近二十年来印度政治格局的常态:联合政府
引言:马拉塔历史的编撰及相关文献
1.最早历史著述:17世纪末期-18世纪中期用马拉提语写成的,称为巴卡尔(bakhars),最重要是两本为《沙巴沙德•巴卡尔》和《91卡米尔•巴卡尔》
这类著述把王国创建者西瓦吉作为一个神;看成一位完美的印度教首领
1818年后的十年当中基督教传教士和婆罗门学者之间开始激烈论战:印度社会的性质、印度教以及婆罗门的地位。
2.格兰特•达夫的《马拉塔史》
西瓦吉的军事战略家的地位。
3.20世纪30-40年代,作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日趋恶劣关系的回应,西瓦吉和马拉塔历史不同含义:重要性在于代表了印度教国家对专横、暴虐的伊斯兰政府——莫卧儿帝国压迫的反抗。
4.印度独立后的几十年间,西瓦吉和马拉塔王国已退回为地区的象征,而不是民族的象征。
5.最近十年:婆罗门、非婆罗门及贱民间 多次争斗焦点集中在西瓦吉统治时期的社会改革方面。
6.目前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有关西瓦吉和马拉塔王国历史的编撰主要围绕三个主题进行:
A.把马拉塔王国作为马哈拉施特拉地区意识的复苏
B.把马拉塔王国看做印度教徒对伊斯兰残暴统治的反应
C.把马拉塔王国看成改变印度教徒对伊斯兰残暴统治的反应
7.本书作者研究集中:征服的性质、国家和地方的关系及军事实践的变化方面。
8.本书总体基调:承认马拉塔王国作为印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独立的存在着。
主要讨论:马拉塔王国的经济、军事问题、长期趋势及其周期循环。简述马拉塔的政治情况,重点偏向格兰特•达夫的历史著作或之后的历史著述中没涉及的许多主题。
A.把马拉塔王国当作当时诸王国发展动态的一个主要例证——这些王国是怎样合并在一起以及怎么进行权利分散。将对马拉塔人和婆罗门在德干苏丹国服役的经历进行讨论,也将把马拉塔王国看作是德干苏丹王国的自然继承国。
B.从一些精选的精英和个体家族的社会流动方面来审视马拉塔王国。
C.资助王国运转的一些经济因素,尤其是税收和借贷。
D.探讨效忠及权利合法性问题的实质。
E.马拉塔王国对研究军队变革和技术发展及其在朝廷和地方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提供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例证。
F.马拉塔王国的遗产。
第一章 马哈拉施特拉的地缘政治
1.12世纪初西部的遮娄其王国分裂为两个继承国,也形成两个中心:讲马拉提与的马哈拉施特拉和讲卡纳塔克语的卡纳塔克。
2.地理特征:南北部边界不具防御性,很容易遭外来入侵,本身由三大地形区构成:孔坎、高止山脉和德什高原。
3.“马拉塔”之称的起源、演变及意旨。
4.必须把巴克提看成是最先与马哈拉施特拉的印度教主流派发生冲突并进行对话的人群。当地印度教主流派倾向表现:宗教习俗保守、以寺庙为中心、婆罗门占据主宰地位、宗教仪式中使用梵语、赞成种姓制为一种社会形态。
5.德什穆克权利授予制度中的特征 P32
6.这一时期马哈拉施特拉的乡村状况(反对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当中阐释的那样的“稳固、完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分化程度低、几乎没有贸易发展”的观点,重新思考社会科学范式说与历史学的关联和相对应用性)
第二章 马拉塔与德里苏丹国
1.P48:解释这些王国为什么可以运用手段来谋求生存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而不会一个王国消另一个王国。
2.P56:在1636年莫卧儿和比贾布尔签订协议后,两国的权势情况。
3.P61:任何一个马拉地军事家族面临这种境遇时可能采取的策略,其情形的特征:
A.货币化和贸易水平相对较低
B.1630年的地区性饥荒造成经济衰退至最低点,许多地区人口稀少甚至荒无人烟
C.莫卧儿征服艾哈迈德讷格尔王国的灭亡
D.比贾布尔王国逐渐强大
E.比贾布尔军队中招募的外来穆斯林人数减少,从而使马拉塔部队显得愈发重要了。
第三章 西瓦吉(1630-1680)与马拉塔政权
1.西瓦吉当时的主要情形:
A.马哈拉施特拉大部分地区几乎被毁
B.比贾布尔各主要邦国与莫卧儿帝国间爆发战争
C.西瓦吉父亲与比贾布尔的guage很深
D.和西瓦吉一样具有合法权力的实力强大的穆什穆克家族在马哈拉施特拉出现
2.西瓦吉政权的主题:P90
A.他并不代表“原始民族主义”,没有领导过马拉塔人运动,建立的政权就像当时的其他国家一样,为马拉地士兵和婆罗门管理者的社会流动提供机会(如比贾布尔和艾哈迈德讷格尔那样)。
B.西瓦吉没有明显改变马哈拉施特拉地区的乡村精英家族的权势,尤其是德什穆克的权势。
C.西瓦吉没有努力创建全面的印度教统治,一次次采纳容忍和调和主义思想。
第四章 马拉塔家族对莫卧儿入侵的回应(1680-1719年)
1.西瓦吉王国的宗派化:1678年西瓦吉患病时期,一派支持沙姆巴吉;另一派支持西瓦吉年幼的儿子拉贾拉姆。
2.巴哈杜尔•沙赢得王位时,国家一些结构性问题开始显现。
最严重:中央王权的衰落
3.1715年沙胡的军事精英成员,同西瓦吉有密切关系的那些家族到18世纪几乎都没能幸存或兴旺发达起来。
4.沙胡早期统治的特点:P120
A.有较长历史的德什穆克家族的消失和在塔拉巴伊与沙胡的内战中作出正确选择的新马拉塔婆罗门家族的出现。
B.导致莫卧儿承认马拉塔在马哈拉施特拉享有权力的那些事件。
第五章 巴吉•拉奥一世的向北扩张(1720-1740年)
1.帕尔克德战役使得尼扎姆作出以下让步:
A.承认沙胡为马拉塔唯一的君主
B.承认沙胡对德干的乔特税和萨尔德什穆克伊征收权
C.恢复那些曾被驱逐出去的马拉塔税收官的职位
D.同意支付欠下的大笔乔特税和萨尔德什穆克伊
2.这一时期战争性质的变化、社会地位的流动、以及配什瓦来培养控制这些军事家、银行家家族的控制。P144


 新编剑桥印度史(第二卷第四分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