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书评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41142166
作者:何夕
页数:355页

短短的长篇

可以肯定作者是用心的。何夕希望把自己擅长的领域集成精华呈现给大家。但是这种写作心态是不对的,急于求成,太过功利。作者想要堆砌作者在宗教,天文,气象,量子物理,中国官场,历史,考古等各个领域的梗,但他似乎没有找到一个撑得起场面的好故事。天年的故事太简单,只够写个中篇的。硬要写成长篇嘛,凭借何夕的功底,那可不就是把科幻写成了科普了。

如果真遇到过不去的灾难

很久没看科幻了,两口气读完了天年,并没有预期那样的震撼,里面并没有很新颖的东西,历史上几次大冰期的可能原因就已有科学家推测是因为一些星际物质使太阳光照强度降低,而作者只是为之联想了一个名字,不像三体,想出了降维攻击这样比较有创意的点子,不过天年故事性还是很强,能吸引人不断的看下去。现在末日题材的小说电视越来越多,能想到的点子基本都已想到了,而面对末日,总会分为乐观和悲观两派,我们作为人类当然是希望自己能永远的存活下去,就算面对天年这样的大灾难,我们就像蜉蝣一样,但潜意识中还是觉得以我们的智慧一定可以战胜,小说中也的确是这样,人类用尽自己的智慧改变了太阳的角度,为种族的延续争取了一线生机。可是如果某天我们在大灾难面前真如蜉蝣,那么决定我们存活的,决不是智慧,而是运气,万里挑一的运气,在如此多谜团的宇宙面前,谁敢说人类这个种族真的是“上帝”的幸运儿。太阳也有自己的寿命,不过乐观派总坚定的认为,以现在科技的发展速度,不用到那时,人类就已经掌握了星际移民的方法,然后在各个星球开枝散叶,说不定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又为各自的利益星球大战(脑补各种科幻小说的情节),我们掌握了宇宙的终极秘密,也许还不止一个宇宙,当这个宇宙消亡时我们还可以去到另一个宇宙,或另一个时空,或转变自己存活的载体,不再是肉体而是另外的方式继续活下去,总之,人类是永生的。可是有没有想过,那么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还能称得上是现在的我们吗,这个宇宙的寿命约140亿年,LUCA到现在的我们不过36亿年,再过一个36亿年,其中积累的突变形成的物种说不定可以另外建一个科了,而那时的他们,就如同今日我们不能完全了解蓝细菌一样了解现在的我们。好像想的太遥远了,人类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特别佩服写末日科幻的,生,是人的本能,死,也是人的本能,但不是人人都喜欢深入思考并发挥无穷的想象写出各种故事,爱好这个也很神奇,为什么不同人能量和热情的来源那么的不同,喜欢科幻的一看科幻就觉得快乐,喜欢玩乐的一想这些就头疼,喜欢钱的有钱就能开心,也有很多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按部就班的活着,为什么有的人能与星空共鸣,不喜欢人群,而另外一些就喜欢社交而对自然无感,这些似乎是我们一出生就决定了,如果真的有上帝,这样的安排实在是巧妙,能最大化的发挥各自在系统中的作用,使文明能丰富并持续下去。如果真遇到过不去的灾难,如何将现有的文明保存并告诉以后可能出现的智慧生命我们的故事才是首先要考虑的吧。当然,我相信有生之年应该是不会遇到了,不然那运气岂不是太差,可人类就是有颗忍不住想操未来的心,不过这些保存方法也有各种科幻科普想象过了,比如把人类全基因组建文库放到其它可能存活的物种里,或把储存信息的载体埋地底或发射到太空,说不定未来的智慧生命还能将我们复制出来,连同保存的记忆一起加载,如果那种生物长的比较恐怖,复活出来的那个人确定不会被吓死么。现在每天捣腾细菌时有时都会忘了它们也是一种生命,不像那些需要做动物实验的人杀的都是小白鼠大白兔这样比较显眼的生物还会有点敬畏之心,各种折磨细菌时从来不会多想什么,而今天看完天年,发觉我不就是他们的天年么,这些细菌就像蜉蝣,而我轻易可以置他们于死地,不禁想他们是否真的没有智慧么,如果对智慧的定义扩宽,他们之间也有着自己的交流方式,每每我把他们的生存条件变的极端,他们是否也召开了集体会议来讨论生存的方法,我不知道,而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可如果我们有一天也如这些细菌一样面对一个智慧悬殊如此之大的对手,生存或死亡,这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不过,希望真是个好东西,这种人类在漫长进化中积累出宝贵的品质,给予了人类闯入未知领域的勇气,也给予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坚韧,想起多年前拿着《红色海洋》找韩松签名时,请他写句自己最喜欢的话,那是本我觉得很悲观的小说,他的大部分作品也很灰暗,没想到他写下的竟是“未来总是有希望的”,这句话也在后来遇到困难时一直鼓舞着自己,不管前方是否有光明,唯有相信,才有可能。大部分作品的最后还是留有一丝希望的,因为我们实在不愿品尝彻底的绝望是什么滋味,这种滋味在看《人猿星球》就体会到过,当男主满怀希望历经千辛万险终于回到地球时,却发现已被猿族占领了,所有的美好幻想瞬间破碎,这种跌入深渊的绝望,唯死才能解脱吧,希望就是人类的精神力量,没了它,所有的文明都不复存在。所以,面对世界末日的故事,还是多来些乐观的结局吧,来慰藉一下现实中希望绝望不断交织的读者。不知这小说还有没有第二部第三部,估计再往下写,就是如何搞出一些高科技正式开始拯救人类的事了,其实科幻小说除了想象未来的科技,很多时候都是对未来社会形态,世界观的想象,如果续集能整出个新颖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技术,我还是蛮期待的。不过这部小说还是有点没看明白,就是江哲心到底是怎么发现天年的呢,按小说他是先经过理论计算再找化石验证,但是哪点让他觉得不对,又计算了些什么呢。科幻小说里总有个天才,可整部小说我只看到不停的说他走的深远,可究竟是如何走的,并未写明。不过何夕好像总喜欢给天才安排比较惨的结局,这个看的有点心塞唉。深夜总是容易使人爱胡思乱想,一不小心就写了这么多,我相信,喜欢科幻的人内心都有一个特别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就算有各种悲观的故事,但想象未来各种的本身就会不停的带给我们快乐。最后,这部小说的男主角竟然没有叫何夕,还是让我感到了一丝意外。

讲故事的能力太差

故事的叙事能力太差,有时候大篇幅的讲历史,哲学,又感觉这些东西和故事的情节发展没有什么关系。书中介绍了好多人,又不介绍他们的结局。太乱了。讲道教的那个徐XX和范XX聊天时,讲了一堆的道教有啥关系呢?没看明白。

一切有为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才去看了其它的评论,大多嫌何夕过于啰嗦,功力不足,太硬。可能是我越来越low了吧,我觉得极好,和三体是两个感觉,写的都是文明发展可能遭遇的障碍,我觉得三体和天年都不算末日类(可能是我心太大)。何夕在创造自己的天年世界,大刘有他的三体宇宙,他们都试图探讨了智慧抑或生命抑或文明存在的终极意义,宇宙的意义,三体已经失败了,且看天年给出什么样的想法。(吐个槽:我看到破碎虚空诶,科学发展到极致真的和神话一样吗?科幻小说和神话故事,奇幻玄幻类的题材我真的快分不清了)今天到此为止,空闲了再仔细侃

WINTER IS COMING

首先谢谢科幻世界的赠书和何夕老师的亲笔签名。何夕说这本书译名DOOMSYEAR不太准确,我觉得可以翻译为WINTER IS COMING(开玩笑),因为整个故事的末日背景正是如此。何夕的小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这本书值得一读。全书涉及天文、气候、地质、物理、宗教、政治,显示出何夕知识的渊博以及为了创作此书特地涉猎了很多内容,特别是关于宗教方面。书中谈到的部分内容是我极其感兴趣的是人类的迁徙和生物的进化,曾经以为北京人元谋人只是迁徙到了其它地方,原来他们还面临过冰期的考验。整体说这是一部比较硬的科幻了。看过很多末日、灾难题材的小说和电影。天年的题材算很真实的了,至少在第二部外星人出现之前,也许真的不久后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天年现象。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是人类懂得天年。在书的开始,我对故事的预想是悲惨黑暗的,但是读来却看得到作者的乐观,在天年面前人类是乐观的,至少有办法并且付诸实施。即使韦石时间旅行实验舍弃的那个结论让人感慨,但是却由一个孩子“嬉戏”地说出,就没有那么黑暗了。也可以预见韦石在未来会有一番故事。作为何夕的第一部长篇,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情有可原,略有瑕疵。我还是会期待第二部的。最后我还要“郑重声明”:韦石的那个时间旅行实验舍弃的那个结论与我在高中的的一篇日志雷同。我在我的一篇2011年6月9日的日志里这样写到“未来的人依旧没能来到现在,是否可以证明时间机器是不可能的呢?其实可能是在人类发明前,世界已经末日,或许它正在临近。”当时满世界正在疯传关于2012年时间末日的危言耸听。哈哈。

至少没有那么不堪一击

从六月份得知这本书后断断续续总算是把它看完。虽说书中人物形象刻画和剧情描写确有不足,但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宗教,人文,气候,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想让人深究。道修今生,佛修来世。物种的起源和陨灭。其实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不像三体那种超离现实的感觉。这算是系列的第一本,期待作者后续的创作。至少目前看书听歌的时候,这些旋律带给我的还是关于三体里的一些画面。

生硬的科幻书写

作为中国天王级科幻作家何夕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天年》显然被作者寄予了厚望:巨量的专业物理学天文学知识,精密到几乎可乱真专业论文的概念描述,对宇宙宏观的精密洞察,都使这部小说甫一发表便获得了科幻届不吝言辞的赞美,大有《三体》接班人的趋势。然而,通读过一遍之后,首先给我的感觉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同质性,尤其是语言同质性要远远的超过其他文学种类,甚至在语言上几乎无法分辨出作者的个人风格。尽管何夕这本书命题以及想象力边界不如三体这么宏大,何夕对其本人幻想之物的激情也远不如大刘这么泛滥,而要理智克制得多,但语言风格却同样透露出一种部队作家出身的刻板的公事公办的气质(事实上部队以及部队大院出身的作家往往语言最为轻盈灵动,这自有其历史原因),泠漠的如同政治宣教,而偶尔充斥其间的生活语言又生硬到脱离常识,简直要让人犯尴尬症。最可笑的是,一旦有人用生活语言说话,另一端的对话者便立刻摆出严肃做派用严肃语言加以纠正,使读者仿佛身临红色剧(尤其是延安剧)中感受领袖同小兵(通常是警卫员)的一边倒式的对话。不过,在小说中对话的双方不正是政府机构负责人(注意《天年》中屡屡出现的一长串名片式的头衔)与科学家吗?最令我费解的是,整部小说几乎人人都是物理学家:“科二代”和邻居高考生同为天才物理少年,部队干部紧跟物理学前沿,宗教学家用物理学概念解释宏大宗教命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硬科幻”?这还算好的,毕竟其中谈到的物理学天文学概念都能较好的贴合剧情进展,且基本上能让普通读者读懂并领略前沿物理学的魅力。而小说中引用的文学故事、历史常识、哲学概念简直让人不忍卒读:基本上都是些被引用烂了的老生常谈,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初高中课本上的东西。而《渔夫与魔鬼》的童话引用的更是驴唇不对马嘴,原本以为是什么深刻的隐喻,结果硬是用来解释了一个可有可无、可讲可不讲的现象(文本上的)。其次,《天年》同《三体》的文本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记不起来的人名用XX代替):因梦想无法实现的吊儿郎当悠闲自得的科学家(罗辑与杜原),有一个漂亮的女友(XX和文婧,还都死了),突然受到官方莫名其妙的发现和重用,被赋予拯救全人类的任务,直接或间接受到老前辈的启发(叶文洁和江哲心),有一个政府内部的贴心领导(XX和冷淮)和同伴(何阳和大史),最终悟出大道,带领全地球走出危机。自然,不同点也许不比相同点少,尤其是杜原从身体到精神上与江哲心同化的设定可谓小说最具魅力的看点,比罗辑个人的探寻更具有发挥的潜力,然而不得不说作者处理的依然很简单生硬,仅仅是是否能从镜子中看到江哲心的脸这一平淡的区别并不能引起读者丝毫的代入感。而双胞胎一般的相似性不仅让阅读过程变得兴趣索然,并且,托这部小说的福,几年前看的几乎完全忘却的《三体》的剧情又都重新记起来了。《天年》的致命伤还不是上面提到的这些,而是叙事本身极度乏味:用“天年”概念本身吊胃口的手段实在是太低级了,前半部书每当问道“天年是什么”“危机是什么”时马上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还有“XX知道自己绝对不会轻易得到答案”这种强行配合悬念的愚蠢描写。尽管故事本身神似《三体》,但《三体》本身的叙事技巧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普遍对《三体》的诘难都是在人物描写过于平面、性格过于天真,而《天年》恐怕也仅有人物可以和《三体》并驾齐驱了。不过前面也提到,《天年》对于前沿物理学和天文学概念有详细又通俗的描述,又能由此引发出奇妙又新颖的推论和想象,用于科普实在是再好不过。况且小说本身也只才开了个头,故事主体并未展开,期待将来何夕能为我们带来不亚于《三体》的宏大叙事和想象。

中国科幻的“大时代”

初识何夕,还是在九十年代的《科幻世界》上,看的第一篇是《缺陷》,记忆里那会儿还是个阴雨的午后,当时第一次接触因果转换这个概念,呆呆地对着窗外的雨,品味了好久”因为要下雨,所以会先有云“这个逻辑的味道。之后慢慢熟悉了何夕在自己的作品里的主角都叫何夕这个调皮的写法,也熟悉了他独特的软科幻风格下以柔软的笔法碰触到心中柔软的那部分的感觉。还记得看完《伤心者》的感觉,虽然几乎没什么科幻的元素,情节梗也显得老套,但感受到的那种伤心却是极具带入感的,渗入骨髓的,这种深刻的感觉背后的细腻的技巧,是善于描写宏大图景和理性逻辑的大刘所无法企及的领域。这一次,何夕是真的转型了,从习惯的中长篇,擅长的人文悲悯、伦理冲突和情感纠葛,转到了硬科幻的长篇这个科幻作家们重要的主战场,加入了大刘的三体,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宝树的《时间之墟》掀起的中国末日题材长篇科幻的集体攻坚战中。这是一个没有主角何夕的新作品,也是一个全新的何夕。看到《天年》的题目,第一反应是想起《那多手记》里的《过年》。我算是个那多粉吧,以后有机会单独写写手记的读后感。《过年》是手记里很独特的一篇,篇中有篇,“年”成了动物,而且是三维之外的高阶动物,过年的鞭炮是为了驱赶年,而且竟然还有方法能够干掉这神兽,脑洞大开。天年,并非年的天神升级版,从力量属性和伤害级别来说,和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但何夕小露了一手驾驭和糅合各种信息的能力,让天年和年一样,真假难辨。重温了一次“界门纲目科属种”,还是会忍不住感叹,昆虫这个有一百多万种类的庞大物种,竟然只属于第三层级的纲,而地球在可考的有生命之后的数以十亿记的漫长岁月里,从未出现过“门”这一层级的生物的大灭绝,除了2.5亿年前,那次恐怖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史上最为著名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干掉了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超级霸主恐龙,但从层级而言,即使是哺乳纲,也没有完全灭绝。而二叠纪,可想而知那个年代,是多么的遍布绝望。明末,是另一番光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灭亡并非因为军队势力不济的原因的朝代,当时的辽东铁骑,以及各地可以勤王的部队,都保持着相当水平的战斗力。这个强大帝国的覆灭,我们所知的,是天启的堕落,九千岁的淫威,罕见的饥荒,和内忧外患的夹击。这次的饥荒,和2.5亿年前的大灭绝,是否有想相通之处?虽然我知道这两者都有各自史学上的解释,但当何夕将跨越如此大时间尺度的两点通过天年结合在了一起的时候,还是不禁感慨,历史那重重迷雾下,特有的魅力。“灿烂的人类六千年文明史,不过是天年间隙的一次偷欢罢了。”但这次偷欢的激烈程度,总让我感到强烈的不真实感。实在是太巧了,浩瀚无边随便就是几百亿光年距离的宇宙,为什么我们刚好在地球?宇宙一百三十多亿年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刚好在现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不可思议的巧合。而且也太有序了,微观层面如此的混沌无序,为什么我们目之所及的宏观却如此有序?熵一直在增加,为何我们所感知的有序度却在上升?物理规律一直在严格地起作用,世间万物一直在平静地运转,想想真有点不可思议。或许,这六千年,只是那些神级物种们,编排和欣赏的一幕舞台剧吧。扯得有点远了。粗粗看了下豆瓣的评论,褒贬不一。很多的诟病,来自于对书里不同领域知识的百科全书式解释,生硬而无趣,以及对人物形象刻画的呆板和模式化。每个读者都有各自内心的标尺,相对而言,我不会以经典文学的写作技巧去要求科幻。每类文学都有各自的亮点和局限,对于科幻来说,基于逻辑的想象力,基于现实的未来图景的描绘,是最闪光的内核,情节是为了增加阅读的快感,人物形象的鲜活是锦上添花,如不足,亦瑕不掩瑜。而百科全书式的写法,必然会联想到著名的《藏地密码》,宗教、历史、地理、生物、军事、数学、格斗、户外⋯⋯包罗万象。也有人诟病他百度式的知识体系。其实对我而言,只要这些知识对我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靠谱的,那其来源是否是百度,或者插入方式是否生硬,又有何妨?《天年》就又教会了我一些有趣的知识,比如“有限复仇者”模式的意想不到的强大,试图用时间测试推测人类是否有未来,和《盗墓笔记》里三叔的面具类似的变脸,不同宗教对临终关怀的思考等等,于我,这些都是阅读带来的知识的快感。何夕的《天年》,只是一部长篇巨著的开始,许多的人物和情节,都才刚刚起步,显得虽然下一部,感觉在故事性上会很难突破,但以前在看完三体2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还是不再低估中国科幻作家了。只是希望何夕能够走出大刘的阴影,减少故事架构和情节设置上和三体即视感,否则终究是芈月传之于甄嬛传,绝对无法超越。看了近二十年的中国科幻,终于等来了在长篇硬科幻领域开始登上世界舞台的时代。就好像长期被韩国压制的围棋,近几年终于能扬眉吐气一样,作为国内的“迷”,都需要长期的等待。但至少,有结果的等待,总是幸福的。大刘之后,还需要何夕、老王、韩松、柳文扬们的集体发力,和宝树这样的年青一代的后浪推前浪。中国科幻,已经正式进入了值得期待的大时代。

长篇不是这么写的

一个故事长篇还是短篇,并不是作者本身决定的,而是作品所需要的篇幅决定的。如果这个故事需要50000字,就不能这么把他压缩到20000字。同样,一个2000字能讲完的故事,硬扩充到5000字,也会糟蹋这个故事本身。总觉得一个作者在写东西的时候,不要强硬要求字数。故事讲完,讲好,讲透,就OK了。对于大多数类型的文学来说,长篇都更有力量。但字数不是评价价值的唯一标准,《老人与海》(几万字),丝毫不比《约翰克里斯多夫》、《悲惨世界》(二者都是百万字左右)弱。评量取胜,很累人啊!!!科幻毕竟不是玄幻,可以无限注水,读者还傻不愣登的死追着不放。科幻读者相对学历和阅读量都比较大,当然对书本身的要求也比较高。都知道今年科幻井喷,但是不能这么来凑数吧。这完全是揠苗助长。什么时候科幻圈子被糟蹋坏了,大家也就都安生了。我从来只喜欢作品,而不喜欢人。无论对科幻还是其他领域的文学。何夕老师之前的《六道轮回》、《异域》、《爱别离》等,都是非常好非常好的。但这部,我从个人角度来说:不、喜、欢!!

可以看

但是槽点太多了,豆瓣的中评基本和我的观点差不多。首先就是叙述性的内容太多了,大段大段地科普给人的阅读体验很差,而且跟核心情节脱节,感觉很多是作者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生硬地加进去的。只能说刘慈欣对中国科幻的影响太大了,从这本书能看到很多刘慈欣的作品的影子----流浪地球、球状闪电....这种多人物POV的写法也跟三体如出一辙。当然并不是说何夕在致敬三体,我甚至觉得何夕非常希望读者能够在不想起刘慈欣的情况下阅读这部作品,但这是不可能的,这本书无论从题材、写法和点子(当然核心点子不是,但核心点子太弱了)上都和刘慈欣神似。当然也有何夕的特色在里面,你能感受到这还是那个写伤心者和假设的何夕。最后我想说本书(三体也是)描写的女性角色都太刻板了----天才科学家背后的女人&爱上刺杀对象的女刺客....只能说何夕和刘慈欣大男子主义思想太重了。比方说书里写" '我又不是女人,逛什么街。'杜原哑然失笑。"哈哈哈这种描写放在女权主义者眼里也太政治不正确了,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天年

天道有常,不为尧顺,不为桀亡。天年,大灭绝,太平门计划,太阳坠落。何夕凭借其丰富的政治、经济、科学、宗教甚至民俗知识,描绘了人类黑暗却光荣的未来,把一首壮阔的人类史诗呈现在读者面前。近年来描绘末日的科幻和文学作品日渐增多,不论是国内以《三体》为代表的科幻小说,还是国外从《灭世》到《行尸走肉》等科幻美剧,末世,启示录,这些听起来无比空旷的辞藻已经成为一种题材,“人类的无数种死法”被或严肃或戏谑地展现。这些题材的背后,其实反映出人类在从蒙昧走向智慧的道路上,在认知上所达到的一个高度:不仅个体的生命犹若浮游,一个种族、一种文明放在天年的尺度也不过昙花一现。“人类文明不过是冰河期间的一次偷欢”,何夕用悲悯的语气表达了在“天”的尺度,人间不过一晌贪欢。而为人的本能,激励着人类对延续,对永生的思考。《天年》中大量摄取了基督教、道教、佛教等宗教教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文明对自身延续的思考与安慰。“道修今生,佛修来世”,不同的教义思想都是对俗世有限的人生的宽慰,和对一个终极的向往。人心对那个终极和虚空的惧怕,远甚过对自身肉体的泯灭。小说中宗教被扶持、用于帮助维持社会稳定,却也展示出了宗教作为安慰剂的特点。这种写法未免遭到教徒们的指责,但对信仰的探讨显示出何夕并非宗教学派可能本能地去批判的浅薄。相反,何夕是很认同不为人意志所转移的一种终极的存在,只不过这种终极是一种天道,是天年,而不是阿鼻地狱或绿色伊甸。这种天年,带着混沌初始以来的自然规律性和轮回性,也带着任何事物的可解读性和两面性。就像小韦电脑里“有限复仇者”胜出同基督“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提倡的契合,糖尿病、高血压的基因既带来痛苦却也挽救了黑奴祖先生存的矛盾,宗教和科学或许就是对许多同一事物不同面的解读,而最高最根本最简单也最真实的,终为“天道”。这种观点未免很唯物,但这正是科幻的魅力。谁又能彻底反驳说科学不是一种“迷信”呢?就像一千年前宗教也是正确的科学。甚至到现代,宗教仍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宗教和科学并不矛盾。有意思的是,相比宗教教条,文学作品反倒更融洽地将两者结合到一起。但科幻还是基于科学,基于物质的现实的甚至尘俗的世界,却又将人类的渺小与伟大一并展现。天年是一种天谴般的灾难,而人类的智慧更为闪耀,更被歌颂,给予读者光荣与希望。

确实很值得力荐的一本书

认真写评论之前我平心静气的给个建议:那些在中学阶段,物理化学生物都学的不大好的人,我还是不好建议你们不要看科幻的,但是我觉得吧,你们也还是要允许科幻里面有你看不懂的内容的;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一些人高考理综满分的,还是有一些人愿意为小说查资料的,还是有一些人能意识到小说作者写小说不是为迎合自己一个人的知识面的……(以及那些双标的觉得这本闷死而《火星救援》什么不闷的亲,真是双标得可以,不信你还真的搞得懂联氨分解原理……)————————————————————————————————————①小说真的很硬。好吧,确实会多少有些地方是我们不大好消化的。但这并不影响本书成为一本好的小说。更难得的是,小说虽然硬,但人物的塑造却并不差。即使出场时间很短的几个人物在起到了自己该起的作用的同时,他们的人生和经历也很是吸引人。(个人认为最成功的是对范哲的描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对技术的描写似乎太宽泛了一些。②虽然只是三部曲的开篇,但作为一本独立的书,情节仍然精彩。③读的过程中确实感觉和大刘的小说有微妙的相似之处,并且,里面居然还出现了球状闪电(笑)。不过,这本书同时也和大刘的小说有太多的不同。④作者到重庆签售的时候,我,去,了~当时何夕和姚海军老师一起来的。深深的觉得两人好高。印象深刻的是,何夕说已经开始写第二本了,但是,嗯 ,姚老师提示说,可能什么时候能写完,对作者自己来说,仍然是个迷。由于何夕签名实在一般,我就不炫耀我的签名版了~

一则伤仲永的寓言

末世题材早已不再新鲜,何夕的《天年》亦算是纠正以人类为中心的宇宙观,换之不以人的适应性为基础的更大的季节周期。于是人类成为了不可语冰的夏虫,无法真正理解宇宙的深邃。就现是回到现实,全球变暖仍占据气候趋势的主流地位,又会有多少人杞人忧天般地准备御寒呢?所以,《天年》就讲述了一个在这样背景下,处于不同角色的人类,应对物极必反的大寒季的种种举措的故事。让人想到王公的伤仲永,是因为《天年》中的一个戏份并不多的人物——吴新,这是一个很早慧的孩子,思想深度足以让绝大多数成年人汗颜。一个副线人物,正是因为多年前和这位天才小朋友的交流,应势走向自己的学术高峰,真是让人不明觉厉。然而,这样一个天才少年,却因为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将喜爱的“第一推动丛书”(此处是硬广)还给了韦石——一个因为老爸是主角,而自带光环的小朋友。虽然书中后续着墨不多,但却让人有一种放下了一种人生追求,而“泯然众人矣”的伤怀。就像一只谦虚的兔子,早早地跑在了乌龟前面,却在中途中了迷药而睡了一觉,就让读者眼睁睁看着乌龟爬过身边,作为读者,伤感到希望他永远不要醒来。因为人生并不是一场赛跑,但是让天才在梦中蹉跎时光,未免还是太残酷了一些。天才竟沦落至此,那我们这些平庸的人呢?真的真的整个人都不好了,有木有?从内心来讲,这种全人类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调调实在是逼格不高。即便我们是蜉蝣,是尘埃,是乌合之众,可以不理解不接受,但能总被阴谋论吧!这个世界的真相或许就是我们永远都不会了解真相,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追求真理的脚步才永远不会停下。就像全球是变暖,还是变冷,就应该各有研究,各有准备,然后通过各自的论据pk博弈,谁都可能是对的,也都可能是错的。《天年》没有逃离上帝视角,答案单维,只是为了纠正大多数人思维惯性的错误,那么注定它无法不朽。因为或许宇宙就像一个套娃,永远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等待人们去求索发现,如果世界不再变换,那么人类也将灭绝了吧!仲永为什么伤了?大抵是因满足而带来了停滞。毕竟小小年纪,就可以为家里创收,有钱不赚缺心眼吗?虽然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觉得过于短视,但他若埋头苦读,就一定能够非凡吗?其实也未可知。所以,我更愿意猜想《天年》是在提醒,很多我们深信不疑的都可能是一种短视。从大处说,决定全人类的生死存亡;从小处说,决定个人的人生高度。虽然,整体而言,《天年》的内涵不够严谨精致,但我觉得恰恰又是这种仲永即视感更值得让人一读,当一个人对某一个领域有持续不断深入的追问,或许就可以成为少年时代的仲永,而当一旦满足了,或许就伤了。说到底,伤不伤仲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永不满足,不停追问,不停质疑。

为什么何夕的一些个小说,书中的人物这么喜欢用相同的名字?

这里不讨论这部小说的内容和它的情节以及写法。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忍何夕老师很久了!):何夕老师的小说虽然比较棒,但书中人物的名字却老是只有那么几个,比如,《天年》中的韦洁如,熟悉何夕小说的读者,都知道这个名字也曾在他的中篇《六道众生》和《达尔文陷阱》中出现过,而《天年》中的江哲心,则也在《六道众生》等小说中出现过这个名字。而何夕小说中万年不变的男主角“何夕”,更是出现在他无数篇中篇科幻小说中,何夕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何夕”,是万年不变的主角之一。何老师啊何老师,您难道真这么懒惰不成?懒到都不想再编个其他的人名,就用以前小说中的人名直接就套到另一部小说去了?您以为这些小说中的人名就像是个演员,稍微变换一下服装和职业,就可以直接到下一部您的小说中去粉墨登场了?这个“何夕”,这个“韦洁如”,这个“江哲心”,他们指的究竟是您哪一部小说中的人物,您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了吧?一个连自己小说中的人物的名字都懒得取,而直接套用自己另外小说中人名的作家,恐怕永远也无法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这和他写的是什么题材的小说无关。

喜欢你把柔软放在里面

许鞍华把萧红拍成《黄金时代》的时候便有许多人不屑:那种动乱潦倒里,还在拼命文艺,这么虚浮都算黄金,那岂不是时时刻刻都是黄金时代?是啊,确实是,时时刻刻都是黄金时代。何夕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伤心者》,就是以前所未有的悲伤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一切伟大,在微尘时,都是灰暗的。所谓光彩万丈,都要等待时间这一维去抻开。遥远的后世,是和此时此刻联系渺茫的存在,但我们所做的一切,确确实实就是为了那个未来。你怎么能否认,这一秒,就是黄金时代。作家的特质是我们追随他作品的重要因素,何夕的柔韧自然始终是触动科幻爱好者的神经。也就是从他那些短篇里,我们能看到他超越一般科幻作家之处:他的心,由来不执念于技术,他已具备科幻大师的气质——在绝对悲观中,寻找人类的道路。曹天元、刘慈欣、王晋康……中国的科普科幻工作者们都有着一致的默契,当然,何夕也一样。他们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生而为人这种生物,道路的尽头即彻底死亡。我欣赏他们的毫不掩饰,特别是在被大众普遍误解为有天真解脱法的宇宙题材里。就像是真正无穷尽的江湖,一条不回头的路。他们不是指路人,偏是那拧转众人面容,教他们去看向血污的真实。这当然残忍,当然,他们写出这些赤裸,本就不想令人好过。好过的人世不值得过。《天年》里的时间轴正在缓慢迎面而来:2015年9月22日,随着中国参与SKA项目建设第一阶段意向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有愿意与其他SKA成员国一起进行正式谈判。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是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接收面积达一平方公里,最终将建上千面反射面天线和一百多万个低频天线。中国是SKA10个正式成员国之一,参与SKA研发。无论现实与小说的真实交错将是如何,人类是已经向着某种自身未知的方向去了。和很多科幻作品里非此即彼的选择相较,我更喜欢何夕笔下的人物能够同时承受重大任务和感情纠葛,自然也非常喜欢他给予那个美丽角色以壮丽的结局。说他是国内最具浪漫情怀和人文关怀的科幻作家,实不为过。何夕对于人的信心,也同样来源于此。人类是被宇宙玩弄于股掌中的蝼蚁,这是老话,从古至今都明白的道理,但人何以没有早就湮灭,就是在无望的黑暗中仍旧想要顽抗的心。我不以为这是简单的感性胜于理性,我以为这是这些科幻作家走完哲学道路后小心维护的自留地。是,我们是虫子,我们全体都是虫子,卑微,孱弱,仅活一瞬。就捧着这颗柔软的,自尊心。

没有何夕的何夕,今夕何夕

熟悉何夕的读者肯定知道他的作品总是会出现名为何夕或者何宏伟的角色——也就是他自己,这也是何夕作品的一大特色。虽然这次的长篇《天年》中没有他自己现身,但是出现了许多他之前作品中出现过的人物,比如江哲心、俞康、华吉士议员等等...相对应的,题材中也包含了何夕所触及过的宗教、微观粒子和宏观宇宙等等方面,当然不熟悉的读者也不影响观感。天年之后肯定会有续集,出现何夕也说不定,可以期待一下。科幻作家里我最喜欢的是韩松和陈揪凡,算是比较非主流吧。从个人的经验来看,大刘更多以想象瑰丽见长,而何夕更多以笔力和把握人物性格见长。这本天年可以说是何夕的野心之作,何夕在这部作品里下的心血是毋庸置疑的,你可以在天年里看到何夕过去作品中的一些关键构想,比如脑域,比如微连续,比如直线粒子加速器,莫名有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悲壮感。何夕的作品往往笼罩一股悲天悯人的气质,这在天年中也不例外。不过目前看来或许何夕更擅长的题材不是硬科幻,像伤心者,爱别离这种就是我眼中最典型的何夕,但也不意味着他不能写硬科幻,当时他写的假设就十分令人惊艳。我不否认部分人的观点——天年的确是有向三体整体架构靠拢的痕迹,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商业化。但本质上二者还是不同的,我无法从专业文学角度去鉴定二者的区别,不恰当地通过类比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觉,如果说三体是最后的晚餐,那么天年就是清明上河图。三体的故事情节推动的主角始终是人,即使它的主题非常宏大;而天年实际上的主角是整个宇宙乃至时代,即使它不断地端出一个又一个的角色。当然这只是一己之见。说点题外话吧,拿到书的那一刻,看到一系列“天王”“开启”“新高度”的宣传词,心理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并不是不高兴,只是觉得如此高调商业化的宣传姿态并不是科幻圈子所拥有的,或者是我自己不了解这个圈子太久了。当初三体的突然走红是我没预料到的,就连开拍三体电影、三体拿了星云奖我也不是第一个知道的,当我知道的时候周围一些从来不看科幻,甚至不怎么看书的人已经张嘴闭嘴智子面壁了,号称自己是科幻爱好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该开心还是不开心。我还记得在高中图书馆清理过期杂志,别的同学都在抢漫画杂志言情小说杂志,我却在担心有没有人和我抢科幻世界旧刊——事实证明我多虑了,我成功抢到了我那年之前近十年的科幻世界杂志。我就对着一堆旧杂志傻乐,别人都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高兴。而我则从这些杂志看到了之前的柳公子,潘海天还有大刘老王韩松早期作品,还有更多那时才华横溢的国内国外科幻作家的作品。包括连载在科幻世界上的三体第一部和少数派报告,那可能是我高中课余时间最快乐的一段阅读时光了。那时我怀着莫名的快乐却无法与人分享,因为没时间上网,周围人也不看科幻——而如今科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火起来了以后,我却不愿与别人分享了。科幻的商业化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因为这是太多科幻人多等待到来的一天。虽然我私心更喜欢自己曲高和寡的优越感,但是科幻为更多人所熟知对于科幻作家创作以及中国科幻界的发展都是更为迫切的。即使创作出再多优秀的作品,构思再宏大,它们的作者也终究要遵守社会的繁杂规则。当年李永日在科幻杂志社的所作所为几乎成了我的童年阴影,让我意识到许多事情,你首先要明白的是,你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当科幻走进大众视野,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时,得到了许多我们本不想得到的结果,但这是无法规避的选择。何夕作为一名我一直喜欢的作家,或许他最擅长的并不是这种类型的作品,但是他不得不去迎合市场。或许我不再适合读科幻了,何夕的近作人生不相见我只记得我看过,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时的银河奖征文作者认识的越来越少,而我的高中时光也到了尾声了。距离上一次看科幻世界可能是高中了,高三因为学业断断续续地看,上了大学基本就撂下了。曾经高二时还在想上了大学要怎么在学校订全年的杂志,加个科幻社团什么的,结果什么都没做,一转眼都已经毕业搬砖了。所以说,当年还是naive啊。人是会长大的,时代也在变,即使我已经无法给中国科幻做出原本就微乎其微的贡献,但我衷心祝愿中国科幻能够越来越好——无论在什么意义层面上。

从小说中的文化探讨来说,何夕无疑是国内科幻作家中最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一位。在这点上,从《六道众生》到《天年》,一脉承之。在整个“天年”之谜被揭开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让天主教神父范哲和由佛入道的道士徐嗣的故事穿插其中,二者间的深谈既是对主线情节的补充解释,也是一场各种宗教思想碰撞交锋的思维盛宴。东汉白马驮经西来,于洛阳建白马寺,标志着外来的佛教终于立足中原,开始开枝散叶;而数十年后,张道陵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创五斗米教,将哲学思考发展为宗教体系。再加上统治者出于政治考量,有选择地对宗教进行支持和利用,从此以后,释道两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中国人,从普通百姓的行为习惯到文化精英的思考方式。关于佛、道文化的影响,已经有无数文学作品进行过深刻地探讨和剖析。然而《天年》作为一本科幻小说,与这些作品相比,它带来的思考特别而又新颖。小说中,作者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佛与道几千年的斗争。“道家求生,佛家求死”“道修今生,佛修来世”,这些老百姓众口相传的戏谑之辞,可能粗鄙,但不乏通透,我们不仅熟悉这些俗语,也承认其思想内核的正确性。然而,当作者通过这样的一条线索,通过国家高层在危机时代对不同宗教的不同选择,引导着小说人物和读者逐步接近那个可怕而宏大的谜底,接近“天年”。当读者豁然开朗之时,所感受到的震撼,也是巨大的。从平凡的事物生发,通过想象力的推演,接近宇宙尺度的真相,好像是科幻作家特有的一种素质。而正是这种素质,让一代又一代的幻迷们手不释卷,欲罢不能。何夕小说另一个特别的地方,在于同其他的科幻小说相比,书中辩证统一的思想无处不在。许倬云先生的《东西文明的对照》中说,由于欧洲长期继承了战斗部落的文化特质,使得他们不断扩张,而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则相对克制、内敛。这种文化特质的不同,让西方人更倾向于二元对立,而从西方传入的科幻小说,也是更多的着眼于科技和人类行为带给自然的影响。而东方思想从老子开始就讲求辩证统一,所有的东西都是相生相克,祸福相依的。何夕在这本小说中更是发扬了这种传统。例如具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两种疾病的黑奴,却因为疾病带来的耐饥和耐渴能力的增强,而在跨洋运输中存活下来;甚至在“天年”之谜揭开之时,人类生活在具有大冰期的宇宙区域既是不幸也是幸运。《天年》好像从头到尾,都有一种宿命论的悲伤底色。对于三维的人类来说,唯有时间不可阻挡。历法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成熟的标志,然而这也仅仅是初窥了时间的表象,对于它的奥秘,我们仍然知之甚少。天年的不可抗拒,就如同我无法阻止此分此秒地流逝一样。作者将人类所认知的时间尺度无限拉大,将读者抛入了一个更为无力渺小的境界。但正是这样的强烈对比和对自身渺小感的认知,才凸显出了智慧与希望的可贵。所以,对我来说,与其说《天年》有面对宿命无可奈何的哀伤,不如说它更具有儒家传统对现实生活深刻的关怀和悲悯。全书好像是围绕江哲心展开的,然而从头到尾,他出现的情节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符号式的存在,代表着人类的智慧。科幻小说毕竟是一种崇智的文学形式,所以,这个追求真理不惜牺牲前途和国家的智者形象被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被反复提及。但《天年》更注重的其实是人物群像的描写,全书出场人物众多,各有不同。杜原的形象是对江哲心的丰满和补充,也可以说是智慧的代表;范哲象征着爱和悲悯;而这一部中埋下的暗线天才少年吴新和韦石,也许就是人类的希望。有的人说很多科幻小说其实是在刻画一种被科学异化了的社会,是在探讨科学与道德之间的界限,甚至是反科学的反智的。但想要得出有说服力的“科学如何造成灾难”“科学造成哪些灾难”这样的论述,本身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逻辑,而这一过程,如果没有智力的支撑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我以为反面的科幻小说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崇智。

《天年》,冗长而精巧、陈旧而丰润的科幻史诗序章

说起来,已经好久没有像以往那样仔细地看一本实体版的长篇小说了,而读《天年》的过程中,我却多次在厕上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必须承认,作为知名本土科幻作家何夕的首部长篇小说,《天年》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以前在介绍何夕时我曾经说过:我们可以被一部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力和创意震撼,然后在另一部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又被第三部中曲折精妙的故事吸引,但要想从一部小说中同时得到这些惊喜,只有读何夕了。这个评价用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上更为适宜,这些在科幻小说中似乎很难共存的特质,在《天年》中得到了完美地结合。”以上这段文字是《三体》作者刘慈欣老师在为《天年》撰写的序中所做的评价。正如很多情节本身并不复杂,但却能凭借主创出色的演绎方式和叙事技巧来牢牢抓住受众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一样,《天年》在解答“如何把科幻文学领域宏大且陈旧的末日主题写得有看头?”这一问题上,确实做出了表率。基于这点,大刘的评价可谓切中肯綮。那么,何夕是怎么做的呢?熟悉东野圭吾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这位广受欢迎的推理小说作家很喜欢这么一种写法:故事开始后,作者似乎是在人群中随机选出来一个主人公,然后开始用自己的笔像游戏中的TPS追尾视角一样跟踪着他。他怎么打扮的、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这些人穿什么衣服,他们做了什么等等,事无巨细,娓娓道来。让读者几乎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幅细节丰富的故事画面。如此推进直到章节结束,留一个不大不小的悬念。当读者满怀期待地翻页,并急不可耐地想看“下回分解”时,新章节开启,作者掷色子般让镜头聚焦于跟上一章情节完全不相干的新角色,然后又是丫怎么打扮的、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这些人穿什么衣服,他们做了什么等等这么一整套,不熟这套伎俩的读者可能直接就懵逼了。接着,第三章再换一个新角色另起炉灶,如此循环推进。不过,在读者开始觉得故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得有点崩溃时,作者会开始让不同章节登场的完全不相干的角色出现交集。然后逐步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增大这些交集的出现频率和面积。最终像玩拼图那样将整个故事情节拼接完毕,而读者则会像野外探险者一样,在作为向导的作者指引下,逐步洞悉故事的全貌,并由此获得极大的阅读快感。即使回头来看,故事假如平铺直叙的话一点都不跌宕,读者也很难再去介意情节上的软肋。各位可能会奇怪 ,说《天年》呢扯这么老半天东野圭吾干嘛?因为《天年》采用的,就是这种屡试不爽的架构——多线推进,交叉叙事,构筑情节网。虽然套路上绝对不算新鲜,但结合“一句话我就不一气儿说完”这种悬念大杀器,故事还是让读者顺利陷入了进坑就甭想自己爬出来,必须让作者牵着鼻子才能走的囧境。故事基于不同的章节主角,设置了N条叙事线索,而每条线索几乎都是由悬念来驱动的,而且即使单独拿出任一条叙事线,也都是解决了小悬念还有大悬念,环环相扣,读者必须跟着人物一起抽丝剥茧。鉴于小说拿出了一定篇幅用于进行科学背景解释和技术图景的描绘,很多时候读者想要快刀斩乱麻般地迅速拨开情节迷雾,但却又被这些略显晦涩抽象的内容所掣肘,只能硬着头皮慢慢推进。这种犹如“被人捏着蛋看A片”的阅读体验,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整篇小说读下来,作者旁征博引、晒知识、秀阅历、掉书袋的内容虽然着实不小,但他所注的这些“水”中,晦涩难懂的东西比例并不大。更多的是可供读者们增广见闻的好料,而且作者文字功底了得,行文流畅,富有诗意。这些内容颇具阅读快感,人民群众自然喜闻乐见。只不过,有时候作者似乎敲得兴起,会进入一种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信笔由缰状态,于是在情节推进上就出现了些许影响整体叙事节奏的内容,这也算是不大不小的遗憾吧。此外,如果剥离作者基于娴熟的写作技巧和套路,按照常规视角顺着时间线来审视《天年》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其实故事本身除了登场人物众多外,末日主题实在是有够陈旧,情节也绝对算不上跌宕,甚至基本的正反派设定都显得非常草率,而双方的矛盾冲突更是缺乏应有的精彩细节。人物刻画方面,作为线索人物的章节主角们存在感薄弱,而通过侧写描绘的实质主角,更是有着过多的留白。总之,如果抛开本书属于“本土野望大部头科幻巨著”开篇这一设定,《天年》在核心故事上就仿佛一个穿着龙袍的孱弱之人,怎么看都不像太子。不过,拜作者文笔技巧所赐,当读者意识到这一点时,整本小说已基本读完了。所以,基于何夕老师有着一支公认的生花妙笔,我更愿意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为了给续作中展开的波澜壮阔的科幻巨著打基础、做铺垫。长达355页的序章,等待我们的会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吗?或许好戏尚未开始,The End Begins!

四大天王的首部长篇

看完了《天年》,说说感想。先说结论,有不足之处,但肯定称得上是佳作。何夕作为何慈康松中的一员,却一直以中短篇作品见长,之前也没尝试过长篇创作,这一次《天年》一出,自然是万众瞩目。更何况此时的科幻环境又有不同,借着《三体》获得雨果奖,科幻热潮仍在滚滚奔流,所以也算是赶上了一波潮流,据说书的销量还可以。反观前两年老王的《逃出新宇宙》,似乎还没有这个声势。先说书的优点:第一,够硬;科幻迷都知道这个硬是什么意思,一向以软科幻见长的何夕,这次卯足了劲堆积硬点子,整本书充斥了气候、地质、天文、物理,甚至数学、哲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可以看得出来是着实下了大工夫的。这是硬功夫,虚不了。而且其中一些点子,如强观察者量子光斑,超流体,超容体,还有本书中最大的设定“天年”等,还是颇有些新意的,这在之前何夕的短篇小说中似乎并不多见。第二,也够软;何夕毕竟是何夕,江湖上人称何三角的存在,刻画人物与情感正是他的标志与特长。这一次……江哲心与韦洁如,杜原与文婧之间的爱情,范哲与范小小、韦石之间的亲情等描写,也自有几分动人之处。还有,另一个软也表现在书中对于政治外交等部分的描写,细致繁杂,甚至到了有些琐碎的地步,其中变装“拂石”等手段刻画还是下了不少功夫。虽然我以为会是一个大计划,甚至最后可能会有“有些面具戴的久了,就再也摘不下来”之类《盗墓笔记》的感叹,不过并没有……第三,够宏大;想在科幻中表现宏大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你大可以写宇宙灭了又生,生了又灭,写到无穷量劫;然而真正能够将这种宏大表现出来,并非易事。《天年》的尺度从时间上来说,跨越数十亿甚至可能上百亿年,伴随着文明的灭绝与重生,给人以寄蜉蝣于天地之感;从空间上来说,以渺渺茫茫横无际涯的整个银河主体,借助“目镜”来感知描摹,给人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几个人物交织叙述,层层递进,最后揭晓答案还算震撼,尤其结尾部分人类的太平门计划实施之时,以极为平淡的笔触描写出了令人惊异的宏观巨变,可称得上是豹尾,令人对下一部心生期待。再来说说本书的一些缺憾……第一,太硬……过多的堆砌理论知识,大段大段篇幅的纯粹科学描写冲淡了剧情,甚至有些人物出现,也单单只为解释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影响阅读的快感;当然,这本同样描写末日的作品真的需要跨越多学科,缺少这些理论无法支持后续发展,但部分地方还是有些过度了……第二,不够软……以人物情感见长的何夕这一次没有给人太多惊喜,虽然书里人物众多,但看完之后能够留下印象的,也只有江哲心、范哲等寥寥数人,而且面目并不如何突出。江哲心仍旧没有摆脱科学怪才的固有形象,除了智力超群,成就无与伦比之外,就剩不下什么了,作者可能有意刻画的深谋远虑好像也不太成功;而江哲是一个对主无比虔诚的信徒,对人友善平和,对子女严厉而又慈爱,但真的说有什么性格,好像也没有……其余韦洁如,杜原,文婧,孔青云,甚至靳豫北,俞康,何阳等,更是偏向脸谱化,戏剧化。而感情描写也被极大的篇幅,来回转换的视角,大段的理论描写极大的冲散了,江韦、杜文两对恋人的情感,恐怕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倒是范哲对范小小和韦石的爱护有加,让人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第三,整体布局不够精致……我们免不了要以老王和大刘来对比,老王不太擅长多条线索齐下,就专一描写主角一行人,所以他的主角免不了神通广大,而身边人也都一个个紧紧围绕在他身边,甚至为了情节发展,各有各的目的与手段;而大刘在《三体》之中,多管齐下,从各个线路繁杂却不凌乱,最终交汇之时更迸发出璀璨光芒,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何夕这本书,采用多个视角转换之时略显凌乱,详略有些失衡,让人有些把握不到重点(其中有些段落我真的是跳着读的);但偏偏,他又犯了老王式的主角中心模式……主角当然是主角,而主角的恋人(韦洁如)肯定也是重要人物,甚至连带主角的同事(俞康,杜原等),主角的儿子(韦石),儿子的临时寄养人(范哲),寄养人的邻居(吴新),寄养人邻居的网友(孔青云)等通通成了线索人物……虽然是小说之言,为了方便叙述可以理解,但也未免有些过于巧合。综上而言,何夕的这第一部长篇处女作,终究是瑕不掩瑜,可说得上是趣味性与厚重度并有,文理兼修,软硬相当,推荐阅读。个人见解。

硬科幻,硬得生硬

读这本书的契机是带本科毕业论文的学弟某次和我聊天,讨论到《北京折叠》获雨果奖我略忿忿,于是说到国内科幻小说,学弟推荐了此作,为表示感谢要送我一本,其认为有三体的水平,大概就是这句话让我期待值偏高了吧。“一般都是物理学的角度来写,偶尔有想不开的从数学的角度写。这个是气候。。太少见”,学弟当时这么跟我说的,其实中秋假期花了两天读完,我倒是认为这本涵盖的学科知识点非常广泛,气象与气候只是主角们身处专业的角度出发,真正解释天年现象其内核还是物理学的范畴。正如王晋康评价的“无论是宗教、历史、天文、民俗民谚等都是信手拈来,依靠这些很硬的知识素材把天年的构思演绎得非常令人信服”,书的前半部分十分有同感,当何夕从各个方面的迹象去印证和逼近“天年”这一概念时,会不自觉激动地想“说不定还真是如此”,因为已知条件的足够真实,反而不相信天年会是虚构出的,这正是所有科幻作品的迷人之处(很惭愧读过的科幻数量不足以构成此类结论,但凡是读过的这一激动点上确实是共通的)。但是愈发读到后来,这种感觉渐渐被不耐所取代,一方面,虽然爱读硬科幻,这本也很硬,但很多知识和典故是没有必要被提出的,感觉就像论文中的无效引用文献,还有像费劲心思找来解读又引起主角深深恐惧的《渔夫的故事》,到头来不过是个牵强的比喻而原本故事压根没暗示任何关于天年的历史,读得直教人生气;另一方面,提出的方式也非常生硬,大部分都是借文中人物之口,以类维基百科的句式大段大段地介绍,完全枉顾对方的身份和知识储备,也管不了自己说这段话时符不符合本身人物塑造和情节背景。举个例子,接近结尾文婧在临死前留给心爱之人的影像资料里说了这么一段“印第安人是除爱斯基摩人之外所有南北美洲原住民的总称,几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晚期,大幅下降的海平面让原本波涛汹涌的百令海峡变成了一座可以通行的陆桥,我的祖先们第一次踏上了美洲大陆,并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布拉布拉布拉……”讲真看科普小文我可以接受这样的文字,可是你快去送命了啊,而且还是录像好吗,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少儿科技节目主持人一般的画面。。。曾经看过一篇书评说中国科幻小说的同质性,尤其是语言同质性要远远的超过其他文学种类,甚至在语言上几乎无法分辨出作者的个人风格,甚是同意,在人物描写尤其是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何夕和大刘犯了差不多的毛病(大刘还稍微好点儿),我不是很理解他们超前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什么丝毫没有在对女性的认识理解上有所体现,科幻是新时代的中国科幻了,理想的女性模样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理工男的梦中情人阶段。哪怕是写十几岁的孩子也是如此,男生是知识广博天赋异禀而又沉稳的少年,女生则是噙着泪花撒娇“哥哥你告诉我嘛”长不大的儿童,只能叹口气了。此书多处有三体的影子,从末日题材到行文风格再到冲突设置等等,不是不好,只能说三体确实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国内科幻的影响力太大了,短时间跳脱出来并不容易。我不会把天年评为怎么样的佳作,不过其中几个点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有了继续查阅资料探索的欲望,比如二叠纪的大灭绝,学弟则说他读完对已消失的昆虫产生了很大兴趣,由此认识了学校昆虫学老师,并且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做游戏)引入这样的题材。我认为一本书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思考也好,求知欲也罢,或者甚至对生活的(积极)改变,它就是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书。但就个人而言,《三体》是可以重读的作品,《天年》看一遍足矣,如果像传闻说的那样天年也是系列作品,那么期待续作可读性的提升。

winter is coming

亏我还多花了几块钱买的签名版,没想到何夕写了个这么烂的小说,唉,大哥你还是老老实实写短篇吧,长篇不适合你。1.剧情太拖沓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剧情就不要写好吗?同比《超新星纪元》,差不多规模的设定,作者简简单单的就讲清楚了。2.铺垫太长了,故弄玄虚,卖关子,感觉95%都在铺垫,后面发现也不过如此。反派也太小儿科了,这么庞大的组织各个智商这么低吗?3.没有明显的主线,本来不讲个发现天年的故事吗?要写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吗?没有主角,人物太多了却都千篇一律,各个都是大天才,没一个有性格的,感觉都好假,过于完美,除了道士算是有点性格的人,但是太玛丽苏。4.有模仿三体的感觉,但是远不如三体。感觉就是强行把一个短篇小说拉长的样子。5.为了硬强行伟哥,大段的大段的硬科幻和相应知识生硬的摆上去让人看的昏昏欲睡,超流体纤维估计没人看得懂吧,虽然说整本书知识涉及面很广,但是感觉多余!6.结尾想要复制《伤心者》却没达到效果,可怜我们江哲心同志昏睡了那么多年,也没苏醒一下做个重要指示,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这本书收尾的时候利用下。杜原也是悲剧,冒充个江哲心有必要变脸才能领悟真谛吗?7.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什么鬼!!!!发帖凑字数吗???8.唯一好评就是感觉天年还真有那么一回事,是不是寒冰纪真的要来了?虽然我很希望经历世界末日,但是我真的不希望被冷死啊!最后吐槽一下编辑太不负责任,这种小说也让发?还不如一些YY小说!据说后面还有几部?麻烦不要再写这么拖沓了,好好写!不然我真是不想买了。

差强人意

第一天一口气看了一半,第二天看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第三天只看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第四天也只看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第五天。。到昨天终于看完了。首先是其中可以找到各种三体的影子。有期限的末日,联合国开会,神秘的反人类组织,不成功便成仁的暗杀,各种项目和计划,莫名其妙被选中保护地球的使命感等等等等。。就差没有大家一起开发个天年游戏出来愉快的玩耍了。其次是角色刻画苍白。不过就连三体也让好多人吐槽人物苍白,好吧这是科幻作品的一贯通病。以及一些相关科普知识环节也是无微不至的占据着大量篇幅。尽管是作者用心良苦怕读者读不明白,可是懂的人读起来会不耐烦,不懂的读起来很难枯燥吃力。似懂非懂的又读不出乐趣。 同样的情况大刘处理的就好的多。情节拖拽还体现在各种人物对话里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也描述的巨细无遗。孔冬青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科学造诣,而是耐心,他可以忍受伊万老头的毫无关系毫无意义的那么大篇幅的回忆杀。记得书里他开始还接着他的话茬问,后来只默默的聆听。类似的对话情节不胜枚举。往好了考虑是作者在为后续铺垫我读的时候只能这样说服自己。好在最后一章眼前稍微一亮。文字方面也有点赶工的痕迹。一些文字叙述(例如杜原的女人拉孔冬青去逛街逛了一天那段分明是写错人应该是拉杜原去)以及情节处理的小BUG(如忘记谁给杜源讲江哲心的理念时明明还没有天年概念的杜源直接跟他说了天年以及太平门计划后者也不觉得很突兀)还是有的,但不大影响阅读。虽然差强人意但总的来说还算值得一读。比上不足起码比老王的逃出母宇宙要强很多。关于那本书从标题到内容都让人懒得吐槽。首部曲实在铺垫的够多了。冲着何夕的招牌也得坚持看看下一部怎么展开了。

越发相信大过滤器的存在

如果只看《天年》这个名字和豆瓣上本书的简介,会下意识认为《天年》和钱莉芳《天意》、《天命》是一个系列的作品。但真正看上几十页,把引子一和引子二看完,马上就能意识到,其实《天年》着眼的是宏大的末日题材,而且小说写得非常……硬。这和他短篇的风格,实在是很微妙地不太相符呢。一言以蔽之,这本书讲的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次发生大灭绝的原因以及人类应对这种灾难的手段。从这个构思来看,《天年》应该只能算系列第一部,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几个关键人物的视角导出大灭绝的根本原因。这两年随着中国科幻逐渐进入长篇时代,在近几年的长篇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末日题材,比如得了雨果奖的那本书,还有宝树的《时间之墟》、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当然也还有这本《天年》。之前看到一个普及人工智能的帖子,虽然帖子本身说得有些危言耸听,不过随着年岁渐长,倒是越发相信大过滤器的确存在了。大过滤器之于文明,也许就如同生命之于一个人。有时候坐班车上下班,会不由自主地在想,如果突然出现大灾难,让整个文明社会没办法运转,那人类文明基本就毁于一旦了。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人类的分工合作,各行各业在自己的领域都已经走得太远,如果一个领域的精英因为某种意外事故全灭,那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就要倒退几十年;而如果所有领域都遭受这种灾难,那现代的文明社会基本也就完蛋了。如果想一直维持居安思危的观念,为了人类社会能够尽可能长地延续下去,那么往更远更深的地方探索,不断发展各种有用或者没用的科技,是必不可少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社会越来越民主化,民众对财政的支出也越来越理性和……短视。就连NASA也需要时不时地搞出一个大新闻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这样才方便从国会预算里面多争取到一些研发资金。如果说科研只是人类给自己买的彩票,那么在物质生活越来越舒服的时代,民众倒还真是越来越不愿意买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彩票。所以,意识到大过滤器的存在,从一个方面来说,反倒能让人类从优渥的物质生活中惊醒,看清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时间节点。能够讲清楚这些东西,就足以表明《天年》是一本很棒的科幻小说,足以让人一口气把《天年》看完。也许正是因为要讲这么宏大的内容,所以《天年》才不得不硬起来,并且在作品中加入很多领域的细致描写和研究,只有这么做才能让这本书变得丰满可信,才能在宏观层面上讲好这个故事。也许是国内科幻作家纷纷在写末日题材的缘故,从《天年》的构思、情节铺陈,以及略显苍白的人物造型设计等各个方面来看,这本书都和刚得了雨果奖的那本名作有很微妙的异曲同工之处。但如果说《天年》这本书是在模仿那本名作,或者说《天年》的构思完全受到了那本名作的启发和影响,那么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我也说不出口,要注意到何夕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短篇风格的优秀科幻作家,如果评价他的首部长篇只是蛰伏在别人的阴影之下,那么这种评价对何夕而言实在是太不公平。《天年》虽然有着300多页的篇幅,但这仅仅是大事件的开篇,期待后面何夕写出自己独特的长篇风格。

何夕处女作 期待续作

先说结论,有不足之处,但肯定称得上是佳作。何夕一直以中短篇作品见长,之前也没尝试过长篇创作,这一次《天年》一出,自然是万众瞩目。更何况此时的科幻环境又有不同,借着《三体》获得雨果奖,也算是赶上了一波潮流,据说书的销量还可以。评分却很惨。《天年》的尺度从时间上来说,跨越数十亿甚至可能上百亿年,伴随着文明的灭绝与重生,给人以寄蜉蝣于天地之感;从空间上来说,以渺渺茫茫横无际涯的整个银河主体,借助“目镜”来感知描摹,给人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几个人物交织叙述,层层递进,最后揭晓答案还算震撼,尤其结尾部分人类的太平门计划实施之时,以极为平淡的笔触描写出了令人惊异的宏观巨变,可称得上是豹尾,令人对下一部心生期待。何夕的长篇处女作,虽然感觉他还是写短篇比较好,期待续作

“成,住,坏,空”,此作在“成”

相比于《三体》的酣畅淋漓,《天年》感觉显得力有不逮。读前半段担心多线索的叙述得不到好的收束,后半段又觉得过于仓促。本书掉书袋的问题是最影响阅读体验的,像其他朋友说的那样,科幻写成了科普的感觉。多领域的涉猎是本书一大优点,但同时不同领域彼此之间建立联系的时候又显得有些生硬。好多人(包括我)喜欢和三体比,这部作品的确也有三体各个方面的影子。举个小栗子:以文婧和庄颜为例,同样着墨不多,甚至感觉文婧着墨更少,但是文婧的形象更加饱满。我认为这也是何夕老师的优势所在吧。看其他评论说这是系列的第一部,拿小说里的话,“成,住,坏,空”。那就是说这部作品只是一个体系中的基石,还处在“成”的阶段。希望之后的展开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吧!说了好多缺点,依然不妨碍给出4星的评价,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

天年,它是何夕用一本书向我们普及的概念

当时书买回来了,先借给了我一位同样爱好科幻的同学(但并不认识何夕)。看了上部,还回来了,我问怎么?不好看?他说不是,就是看了一半,我特么还没明白什么是天年!是的,在这之后我在学校用了两天时间近似饥渴地将这本书看完后,我可以很负责地跟大家说:何夕用了将近400页的规模向我们普及了“什么是天年”这样一个概念。无独有偶,同样跟它一样坑爹的是刘慈欣的三体Ⅰ ,它同样也是用了一本书讲了什么是三体,以至于很多向我借这本书的同学看完之后不明就里,往往需要我帮他们疏通思路。天年是什么,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理解是,太阳系围绕银心运动时,不可避免地与天体尘埃相遇,这些星际尘埃阻挡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使得地表接受的阳光远不足支撑起地球生态系统地运作,简而言之,初具规模的人类社会将要面临一场横贯几千万年的冰河期,而这次,将会摧毁整个地球的生命。我对何夕的理解仅限于3年前看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现在却已忘得七八了。长篇小说处女作一出,惊艳科幻界。虽然它并没有向大刘的三体系列拍板的水平。但是相较于三体三部曲而言,何夕的人物是成功的。首先是几乎贯穿始尾的迷の江哲心、搞可控核聚变最终被国家逮去做江哲心替身“拂石”的杜原、天主教神父范哲、搞球状闪电最后研究出个超流体纤维的孔青云,结尾还成了天年终极解决方案的核心理论,最后是韦石,前途不可估量的人物,年仅16岁,先是在学校几千人众目睽睽之下做时间旅行可能性的实验,然后是编出一套有限复仇者的程序,最关键的是,江哲心还是他的亲生父亲!我感觉天年系列的第二部,韦石将会饰演关键角色。《三体Ⅰ 》相较于《天年Ⅰ 》,它的人物,首先是叶文洁、其次是大史、伊文斯、汪淼,显得相对无力了些。我可以解释为是:大刘更擅长于对大场面大历史尺度的描写。这一点是大多数科幻迷承认的。而何夕,则专司于通过描写人物来展现故事背景和情节。刘慈欣这样评论:何夕拥有广博的知识,无论是宗教、历史、人文、民谚民俗等都是信手拈来。依靠这些很硬的知识素材把天年的构思演绎得非常令人信服,有强大的感染力,以至于我完全无法分辨作品中哪些是真实而哪些是虚构。对于系列第一部,我觉得不能苛求太多,目前它还不具有向三体系列拍板的能力,但是不得不承认,它给我带来的惊喜是三体Ⅰ 同样给我带来的感觉。我们应该对何夕怀有信心,相信他能够写出与《黑暗森林》同等分量,甚至更甚于其的《天年Ⅱ》《科幻世界》15年12期尾页——《天年》海报。

何夕写了个长篇

何夕写长篇了,可喜可贺,算是对自己的一次突破,但《天年》骨架其实是中篇小说的骨架,里面硬塞了一些科普和闲笔。对于科普内容,废柴文科狗是欢迎的,但是闲笔太闲,跟小说主要情节其实是两层皮。比如宗教那些内容,看似深刻,其实都是老梗,无非是“科学费劲巴拉地攀登知识高峰,爬到山顶上发现宗教家和哲学家早站在那里了”一类。据说大部分理科狗很讨厌类似的结论。另外,党的人和梵蒂冈老和尚一起来找范哲要他传教,书里范哲除了一开始找了一下韦洁如,后期基本上什么都没干,整天在家带小孩,还被小孩用歪理说得哑口无言,一点都没显出一个神棍该有的诡辩的本事。《天年》从始至终被《三体》的阴影笼罩着。主题上的末日,各国捐弃前嫌联合攻关,黑暗组织大搞破坏,微言大义的童话故事等等,太像《三体》。可是故事核其实稀松平常,人物也太弱,比《三体》还弱。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追赶大刘,何夕太着急了。《天年》最大的弱点在于前后两部分不相称:前半本书很抓人,卯足了劲儿,一步一个悬念,一件事中断三次来烘托气氛,搞得神秘兮兮的;后半部分谜底揭开,却发现要么是个常识(相对于本专业来说),要么是个笑话。所谓大山临盆,产下鼠崽。比如党鼓励传教,其实就是给大家一个临终关怀(奈何神棍不给力)。为了配合悬念的设置(估计也是为了科普文),书里一出场都滔滔不绝巨牛逼的专家纷纷智商下线,变成相声里的捧哏,变成柏拉图对话录里那种老犯低级错误的白痴,把一篇篇科普文和申论文变成对口相声。比如俞康一个搞气象学后来又去搞能源搞得风生水起的专家,海平面下降导致海底火山爆发这种事,居然还要别人声嘶力竭地提醒他。挑了这么多毛病,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小说的,至少《三体》之后,我就没有读到这么抓人的小说了。如果还有第二部,我还是会买。

何夕是傻逼吗? 改变太阳运行轨道,就是改变地球运行轨道。

地球绕太阳公转,还冰河期,怕是到时候都是地狱期。地球绕太阳公转,还冰河期,怕是到时候都是地狱期。地球绕太阳公转,还冰河期,怕是到时候都是地狱期。地球绕太阳公转,还冰河期,怕是到时候都是地狱期。

有触动,也有失落

作为国内少有的末日题材,还通过重重暗示,作者称之为线索的叙述手法,渲染出末日的无可避免的恐惧气氛,给人以压力。但是,全文暗示太多太杂,以至于变成科普类型的对话让人丧失阅读乐趣。从科幻角度来说,作者做的很棒,选取的科学原理角度新颖,以气象学切入也十分吸引人。但从文学角度上说,对于人物的塑造显得过于僵硬,性格说变就变,作者虽说是成长也未免太快了,还有作品后期对于天年的具体应对却显得十分草率,似乎少了开始那种使命感,虽说留下一定想象空间,但的确有些失望。虽然说我同意大刘所说的科幻文学中科幻元素的确属于科幻文学中的文学性,但是作为小说在塑造人物剧情上也是可以做得更好嘛。最后还是要谢谢何夕大大给予我们这么好的作品,虽然在下在此挑了这么多刺,但必须要说的是在看的过程中的确给予我触动,一种对于末日的绝望,谢谢何夕,谢谢天年。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评,可能有许多不足,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长篇叙事水平还有待提高

刘慈欣写《三体》三部曲之前毕竟有了《超新星纪元》和《球状闪电》的积累,情节展开悬念设置是有一定基础的。作为何夕的第一部长篇,《天年》缺少那种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动力。前面挖了N个坑,每条线索都没有往前进展,全留最后揭开谜底,这样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悬念,而是故弄玄虚了(特别是人物说话喜欢卖关子,欠扁的感觉)。回想何夕的短篇写法也是类似的,当年看《异域》看了80%还是一头雾水,但最后解开科幻内核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但是这种结构放在长篇里就不太适用了,层层拨开谜底的效果没有达到,核心的惊奇感反倒被拖沓的节奏稀释了。小说内容有超过一半是人物对话,有不少为交代情节设置的对话略显牵强。另外一个有点搞笑的是每个主要人物似乎都特别爱抽搐,不是肩膀抽一下就是脸抽一下,然而“抽搐”的原因有时候还是这个人自己心里的秘密,读者尚不了解,这样这个本来就有点夸张的反应让读者更缺乏认同感了。回想何夕以前的作品,几乎每部都要加入一点男女爱情戏,这次《天年》也未能免俗,然而那个中年婚外恋的设定实在让人感觉有点多余,徐娘半老这种审美也不禁让人唏嘘……说说科幻设定,“超流体纤维”有点圈量子引力的意思,最后一段用切断纤维来推动太阳看来是借鉴了《台球》,结合马太的相对性假说,还颇自圆其说。可惜小说的结尾刚刚有点大片开演的意思,就剧终了,看来是留着写续集。另外有点疑问的是,借用了半个宇宙的引力把太阳拉动了原子直径大小的距离,这,只能说测量精度还真是挺高的……我们假定推着太阳跑可行,但是地球不能落下啊,你这样太阳推走了,地球的轨道离心率就要增加,远日点会越来越远。当然了如果太阳都能推动,地球更不在话下,不过别的行星到时候不管也不行,要不轨道一打乱整不好就得出娄子,至少八大行星都得带上,嗯,这还是个精细活,就怕时间来不及。一个bug,“海王星跑到天王星内侧”,看来何夕是记混了,穿到前一个行星轨道里的那是已经降级的冥王星。太阳系行星轨道不是随便来的,大行星公转周期之间多少都有共振关系,要是两个大行星轨道互相穿插那可不得了,不说早晚撞上也是要留一个飞一个。关于有数学能力的物理学家,其实没有那么稀少,现代就有彭罗斯、惠藤,都是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从发展史来看,数学中的很多分支的发展是靠物理学推动的,并不一定现有数学工具才有物理。


 天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