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之美》章节试读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535469465
作者:余秋雨
页数:234页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12页

L13-14 何谓发酵?简单来说,那是人类利用微生物来改变和提升食物细胞的质地,使之产生独特风味的过程。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65页

Para2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书法家就是书法家,涉政过深,为大不幸。我想,诸遂良像很多文化人一样,一直记忆着唐太宗和虞世南的良好关系,误以为文化和权势可以两相帮衬。其实,权势有自己的逻辑,与文化逻辑至多是偶然重合,基本路向并不相同。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9页

L4-6 如果宗书法的整体流变逻辑着眼,期大体判断楷书产生于汉末魏初。……标杆……钟繇yáo(150-230年)。
BL1-3 楷书,或曰真书正书,便有他示范,由他主导,堂堂问世。……写于公元221年的《宣示表》,据说是王羲之根据自家所藏临摹,后刻入《淳化阁帖》的。因为临摹者是王羲之,虽非真品也无与伦比,并由此亦可知道钟繇和王羲之的承袭关系。从《宣示表》看,虽然还存隶意,却已解除隶制,横笔不波,内外皆收,却是神采深密。其余如《荐季直表》{荐关内侯直表?}《贺捷表》都显得温厚淳朴,见而生敬。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06页

L1-6 可以承认蔡襄是“深厚”的,晋、唐皆通,行、草并善,而且也体现了自己的特色。但是,文化大河需要的,是流动,是波浪,是潮声,是曲折,是晨曦晚霞中的飞雁和归舟,是风雨交加的呐喊和搏斗,而不是仅仅在何处,有一个河床最深的静潭。
蔡襄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自己的生命强光。看他的书法,可以点头,却不会惊叹。
BL1-3 元朝不到百年,汉人地位低下,本以为不会有什么汉文化了,没想到例外迭dié出。不仅出了关汉卿、王实甫、纪君祥,一补中国文化缺少戏剧的两千年大憾,而且还出了黄公望,以一支闲散画笔超越宋代皇家画院的全部画家。书法的运气没这么好,却也有一个赵孟頫,略可安慰。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69页

BPara1 我在上文曾经提过,平日只要看到王羲之父子的六本法帖,就会产生愉悦,扫除纷扰。但是,人生也会遇到极端险峻、极端危难的时刻,根本容不下王羲之。那当口,泪已吞,声已噤jìn,恨不得拼死一搏,玉石俱焚。而且,打量四周,也无法求助于真相、公义、舆论、法庭、友人。最后企盼的,只是一种美学支撑。就像冰海沉船彻底无救,抬头看一眼乌云奔卷的图景;就像乱刀之下断无生路,低头看一眼鲜血喷洒的印纹。
美学支撑,是最后支撑。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94页

L3-7 但是,我还是高度评价《寒食帖》,因为它表现了一种倔强中的丰腴yú,大气中的天真。笔墨随着心绪而偏正自如,错落有致,看得出,这是在一种十分随意的状态下快速完成的。正因为随意快速,我们也就真实地看到了一种小手卷中大笔墨、大人格。因此,说它“天下行书第三”,我也不反对。
L10-11 《寒食帖》中的笔触、结构,全是才气流泻所致,如果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拆开来,会因气失而形单。所以,苏字离气不立。
Para3 这就是文化大才与专业书家的区别了。专业书家不管何时何地,笔下比较均衡,起落不大;而文化大家则凭才气驰骋,高低险夷,任由天机。
BL4 黄庭坚也就是黄山谷,曾被人称“苏门学士”之一,算苏东坡的学生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18页

L4-5 明代书法,真正写好了的是两人,一是上海人董其昌,二是河南人王铎duó。而王铎,已经活到了清朝。
L10-11 他(董其昌)的字,萧散古淡,空灵秀美,等级不低,只是有时写得过于随意,失了水准。
BL1 与董其昌构成南北对照,王铎创造了一种虎奔熊跃的奇崛风格,让萎靡的明代精神一振。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73页

L7-10 “颜筋柳骨”……同是楷书,颜、柳基本属于相近风格,而柳又过于定型化、范式化,缺少人文温度,与颜摆在一起有点相形见拙。文化对比,素来残酷。
Para5 L2-3 李邕,也就是古代书法家经常提起的“李北海”。……在年龄上,他可是颜、柳两人的前辈了,出生比颜真卿早三十年,比柳公权早了整整一百年。
BL3-4 魏碑的筋骨,遇到了晋代的舒丽,相遇后又在大唐的雄壮气氛中焕发出新姿。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56页

Para3 山野间的魏碑,历代文人知之不多。开始去关注,是清代的事,阮元、包世臣他们。特别要感谢的是康有为,用巨大的热诚阐述了魏碑。他的评价,就像他在其他领域一样,常常因激情而夸大,但总的来说,他宏观而又精微,凌厉而又剀kǎi切qiè,令人难忘。
Para4 L1 至此,一南一北,一柔一刚,中国书法的双向极致已经齐备。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08页

L3-5 在我看来,赵孟頫的书法,超过了黄庭坚和蔡襄,他的笔下,那么平静‘和顺、温润、娴雅,实在难能可贵。他的众多书帖,也很适合做习字范本。行草……行楷……楷书……佳者。
BPara2 赵孟頫的问题,是日子过得太好了,缺少生命力度。或者说,因社会地位而剥夺了生命力度,他是宋朝宗室,太祖子秦王的后裔。谁知宋元更替后受到新朝统治者的更大重视,成了元代文化界领袖。这种经历,使他只能尊古立范,难于自主创新。他总是高高在上,汲取不了民间大地粗粝进取的力量。
BPara1 顺便提一句,他的儿子赵雍所写的《至彦清都司相公尺牍》及《怀净土诗帖》等,水准不低于他。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05页

L12 米芾的书法,多为行书。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87页

L1-2 怀素的酒量,比张旭更大。僧人饮酒,唐代不多拘泥,即便狂饮,怀素也以自己的书法提供了理由。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36页

Para2 人类,总是在庄严的轻松之间交相更替,经典和方便之间来回互补。当草书欢乐延伸的时候,楷书又在北方的坚岩上展示力量。这就像现代音乐,轻柔和重石各擅长,其,并相依相融。
Para3 草书和楷书相依相融的结果,就是行书。
Para4 L1-2 行书中,草、楷的比例又不同。近草,谓之行草;近楷,谓之行楷。
BL1 东晋王家
{父辈四人,同辈五人,子辈(五子,儿媳,如郗xī璿(今字写为璇),甚至女仆,如李如意)}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80页

L6-10 握笔亲授,又难免要依赖亲族血缘关系,“书谱”在一定程度上也呼应着“家谱”。……不是私塾小学,不是技艺作坊,而是子孙堂舅、家法秘授,维系千年不绝。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49页

Para4 L1 王家祖籍山东琅láng琊yá,后迁浙江山阴。
BL1-2 那里{山东琅琊},在王羲之去世二十五年之后,建立了一个由鲜卑族主政的北魏王朝。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39页

L1-5 于是,这个袒腹青年就长了太尉的女婿,而“东床”,则成了此后中国文化对女婿的美称。
这个袒腹青年就是王羲之。那时,正处于曹操、诸葛亮之后的“后英雄时代”,魏晋名士看破了一切英雄业绩,只求自由解放、率真任性,所以就有了这张东床,这个太尉,这段婚姻。
Para3 BL1-3 有人评价{王羲之五子}说:“凝之得其韵,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东观余论》)这个评价可能不错,因为相比之下,“源”是根本,果然成就了王献之,能与王羲之齐名。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83页

L1-2 张旭的作品,我首推《古诗四帖》。四首古诗,两首诗虞信的,两首诗谢灵运的。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
[tiě] 1. 便条:字~儿。
[tiē] 1. 妥适:妥~。安~。
L5-6 此外,我又非常喜欢那本介乎狂草和今草之间的《肚痛帖》。才六行,三十字,一章便条,“忽肚痛不可堪……”,竟成笔墨经典。
L8-9 我建议,天下学草书者都不妨到西安碑林,去欣赏一下此帖的宋代刻本。
BL1 怀素……出生于长沙的僧人,是玄奘大师的门生。他以学书勤奋著称历史……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40页

BL4-5 谁也不把书法当专业,谁也不以书法来谋生。那里出现的,只是一种生命气氛。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08页

L1-2 人是被严重“类型化”了的动物,离开了类型就不知如何来安顿自己的感觉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95页

Para3 他{黄庭坚} 的草书,与唐代的张旭、怀素还是远不能比。原因是中气不足,通篇笔墨并非自然贯注,而有刻意铺排的表演感。酒神不见了,只见调酒师。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15页

L1-2 明代书法,与文脉俱衰。但因距今较近,遗迹易存,故事颇多,反而产生更高知名度。
BL4-6 他{文徵明}在八十多岁的高龄还能写出清俊遒qiú媚的行书,让人佩服一位苏州老人的惊人健康。那时,与他同龄的唐寅yín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82页

{李白、杜甫、韩愈三人均有诗赞张旭的书法。}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34页

Para4 L1-3 章草是隶书的直接衍生。当时的忙人越来越不可能花时间在笔墨上舒袖曼舞,因此都会把隶书写快。为了快,又必须进一步简化,那就成了章草。
Para4 L4-8 章草的首席大家,是汉代的张芝。后来,文学家陆机的《平复帖》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等到楷书取代隶书,章草失去了母本,也就顺从楷书而转变成了今草,也成小草。今草就是我们所所熟悉的草书了,一洗章草上保留的波荡,讲究上下牵引,偏旁互借,流转多姿,产生前所未有的韵律感。再过几百年,到唐代,草书中将出现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06页 - 书法史述

可以承认蔡襄是深厚的,晋、唐皆通,行、草并善,而且也体现了自己的特色。但是,文化大河需要的,是流动、是波浪,是潮声,是曲折,是晨曦晚霞中的飞雁和归舟,是风雨交加时的呐喊和搏斗,而不是仅仅在何处,有一个河床最深的静潭。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03页

Para4 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青香,递送到唇齿之间。茶叶仍然保持着绿色,挺拔舒展地在开水中沉浮悠游,看着就已经满眼舒服。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本草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的芬芳,新鲜得可以让你听到山岙ào白云间燕雀的鸣叫。
Para5 龙井……猴魁,因此我们{作者及其妻马兰}深知绿茶的魔力。后来喝到乌龙茶里的“铁观音”和岩茶“大红袍”,就觉得绿茶虽好,却显得过于轻盈,刚咂zā出 味来便淡然远去,很快连影儿也找不到了。
Para6 乌龙茶就深厚得多,虽然没有绿茶的鲜活清芬,却把香气藏在里边,让喝的人年岁徒长。相比之下,“铁观音”浓郁清奇,“大红袍”饱满沉着,我们更喜欢后者。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77页

BL6 唐代的草书大家,按年次,先是孙过庭,再是张旭,最后是怀素。
BPara1 孙过庭出生时,欧阳询刚去世五年,虞世南刚去世八年,因此是一个书法时代的交接。孙过庭的主要成就,是那篇三千多字的《书谱》。既是书法论文,又是书法作品。这种“文书相映”的互动情景,古代习以为常,而今天想来却是奢侈万分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63页

一个地道中国人的安适晚年,应该有普洱茶伴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喝一口便知。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92页

Para2-4 我的文化史观,向来反对“历史平均主义”。在现代,也可以称为“教科书主义”,即为了课程分量的月月均衡,年年均衡,总是章章节节等时等量,均速推进。这种做法,必然会把巨峰削矮,大川填平,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片平庸的原野,令人疲惫和困顿。
我之所重,在文脉、文气、文势。这些似乎无可名状的东西,是文化的灵魂。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法的灵魂史,在唐代已可终结。以后会有一些余绪,也可能风行一时,但在整体气象上与唐代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26页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11页

L6-7 茶量、水量、速度、热度、节奏组成了一种韵律,上口便知其人。
Para3 这么复杂的差别,与一个个朋友的生命形态连在一起,与躲在后面的大山、茶号、高师、岁月连在一起,与千里之隔又分毫不差的茶香、茶语连在一起,构成一种特殊的“生态语法”。进得里边,处处可以心照不宣,不言而喻,见壶即坐,相见恨晚。这样的天地,当然就有了一种让人舍不得离开的人文深度。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8页

BL6 《书断》《劝学篇》《宣和书谱》《续仙记》等等都说他{王次仲,河北人}“以隶字作楷法”。
BL2-3 “楷法”,有可能是指楷书,也有可能是指为楷书定楷模。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50页

L1-5 于是,碑刻也随之兴盛。刻经、墓志、像记、山诗、摩崖、碑铭大量出现,又一次构成用坚石垒成的书法大博览。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42页

Para3-4 同样,全世界的文化智者都不会大言赶超古希腊的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莎士比亚的戏剧。
公园四世纪中国的那片流动墨色,也成为了终极的文化坐标。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87页

如果把事情推得更远一点,那么,几千年来一直不倡导纵情歌舞的汉族君子风习,一下子获得释放。一释放,很多君子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有不错的歌舞天赋。于是,引吭一曲,其实也是找回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2页

L2-3 有一种传说,秦代一个叫程邈的狱隶犯事,在狱中简化篆书而成隶书。隶书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BL4 马王堆帛书{汉隶}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21页

L3-4 王铎的笔墨让我重温阔别已久的男子汉精神,即用一种铁铸漆浇的笔画,来宣示人格未溃□气犹存。
L8-14 我认为,这是全部中国书法史的最后一道铁门。
在这道铁门外面,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了,那里,还有几位清代书家带着纸墨在栖息。让我眼睛稍稍一亮的,是邓石如的篆隶、伊秉bǐng绶的隶书、何绍基的行草、吴昌硕的篆书。
除此之外,清代书法,多走偏路。或承台阁之俗,或取市井之怪,即便有技、有奇、有味,也局囿yòu一隅,难成大器。
历史已入黄昏,文脉已在打盹,笔墨焉能重振?只能这样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3页

L3-6 东汉的隶碑品类丰富,与当年的篆碑不大一样了。你看,那《张迁碑》高古雄劲,还故意用短笔展现拙趣,就与飘洒荡漾、细笔慢描的《石门颂》全然不同。至于《曹全碑》,隽jùn逸{也做“俊逸”}守度,刚柔并济,笔笔入典,是我特别喜欢的帖子。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1页

L5-6 李斯为了统一文字,对各地繁缛怪异的象形文字进行简化。因此他手下的小篆,已经薄衣少带,骨骼精炼。
BL1 早在秦末,为了急迫的军事、政治需要,篆书已转向隶书,而且又转向书写急速的隶书,那就是章草的雏形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120页

戏剧能使观众"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即把生命带出现实生活,进入异态时空,进入精神领域。这种带出,让生命进入一种摆脱现实理由的"无故"状态,即所谓的无故而喜,无故而悲。其结果,却是改变观众的精神偏狭,其所谓"贵倨驰傲,贪啬争施","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61页

L6-7 书法需要经验,也需要精力。小到撇捺,大到布局,都必须由完满充盈的精气神掌控,过于老迈就会力不从心。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93页

L4-6 宋代书法。习称“苏、黄、米、蔡”四家。
苏东坡,我衷心喜爱的文化天才,居然在书法上也留下了《寒食帖》。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99页

L2-4 在宋代,真正把书法写好了的是米芾。书界所说的“米南宫”“米襄阳”“米元章”“米癫”“米痴”,都是他。
BL1-4 不错,在正峰、侧峰、藏峰、露峰的自然流转上,在正反偏侧、长短粗细的迅捷调度上,米芾简直无与伦比。但是时间一久,我们就像面对一个出神入化的工匠奇才,而不是面对一种出自肺腑的生命文化。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81页

L1-3 狂草与今草的外在区别,在于字与字之间连不连。……难的是,必须为这种满篇连动找到充分的内在理由。
Para3 这种释放出来的力量,孤独而强大,循范又破范,醉意加诗意,近似尼采描写的酒神精神。凭着这种酒神精神,张旭把毛笔当作了踉跄醉步,摇摇晃晃,手舞足蹈,体态潇洒,精力充沛地让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然后掷zhì杯而笑,酣然入梦。
BL1 在唐代,如果说,楷书更近朝廷,那么,狂草更近诗人。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06页 - P206-210

普洱茶:功效……口味……陈酽yàn‘温润……深度……普洱茶的“心理仓cāng贮zhù”,空间幽深、曲巷繁密、风味精微。
酽yàn:(汁液)浓,味厚,引申指颜色的浓:~醋。~茶。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58页

L7-9 欧阳询的字,后人美誉甚多,我觉得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里所评的八个字较为确切:“纤浓得体,刚劲不挠。”在人世间做任何事,往往因刚劲而失度,因温敛liǎn而失品,欧阳询的楷书奇迹般地做到了两全其美。
Para4 L2-3 唐中后期的楷书,由于种种社会气氛的影响,用力过度,连我非常崇拜的颜真卿也不可免。
BPara2 欧阳询写《九成宫》时已经七十六岁,写《化度寺碑》早一年,也已经七十五岁。他以自己苍老的手,写出了年轻唐皇朝的青春气息。那时,唐太宗执政才五六年,贞观之治刚刚开始。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32页

BL1-7 南朝一位庾yǔ肩吾的人写的《书品》,把自汉以来的书法家一百多人进行排序。……上等的上品是三个人:张芝、钟繇、王羲之。曹操……列在中等的中品。……评价曹操的书法是“笔墨雄赡shàn”。到了唐代,张怀瓘guàn在《书断》中把曹操的书法说成是“妙品”,还说他“尤工草草,雄逸绝伦”。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57页

L1 受唐太宗影响,唐初书法,主要是追摹王羲之。
L8-10 三人中,欧阳询与虞世南同辈,比虞大一岁。诸zhū遂suì良比他们小了三四十岁,下一代的人了。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210页

Para5 L1-5 在最大的分类上,普洱茶有“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等等代际区分,有老茶、熟茶、生茶等等制作贮存区分,有大叶种、古茶树、台地茶等等原料区分,又有易武山、景迈山、南糯山等等产地区分。其中,即使仅仅取出“号级茶”来,里边又隐藏着一大批茶号和品牌。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72页

BL1-3 我曾与一位欧洲艺术家辩论。他说;“中国文化什么都好,就是审美太俗,永远是大红大绿,镶金嵌银。”
我说;“错了。世界上只有一个民族,几千年仅用黑色,勾划它的最高美学曲线。其他色彩,只是附庸。”

《极端之美》的笔记-第86页

L5 张旭教过颜真卿,而颜真卿又教过怀素。


 极端之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