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主归位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300201679
作者:杨光斌
页数:266页

内容概要

杨光斌,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研究所所长,《比较政治评论》主编。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与国际问题。代表作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2003)、《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2005)、《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2006)、《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2011)、《政治学的基础理论与重大问题》(2011)、《政治变革中的国家与制度》(2011),《民主与中国的未来》和《中国民主成长的轨迹与趋势(1980—2020)》即将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治理民主:民主理论研究的新进程
第二章 国家转型与民主治理
第三章 西式民主的困境与中国民主的未来
第四章 民主理论与民主化
几个流行的民主化理论命题的证伪
民主的变种与世界未来大势
民主化过程必伴随冲突甚至流血
埃及民主挫败的“政治命理学”
西式民主的泰国之殇
宪法法院:守护民主还是反民主?
乌克兰:一个被民族民主主义撕裂的国家
台湾民主是怎么玩砸的
香港:民主面纱下的族群主义
第五章 民主与国家治理
党的十八大与中国政治的发展
理解当下改革:分权化改革为什么伴随着中央集权?
第三波改革其实没那么难
改革开放就是一种民主化过程
解决社会不公正的“国家”之道
建设中的“治理民主”
引领时代的话语权
第六章 结语:“民本主义民主”与中国的未来

作者简介

本书是杨光斌教授在民主理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民主理论的起源、现状,西方民主理论的缺陷,中国民主实践及对民主理论的贡献等。作者力图用较小的篇幅将民主理论讲透彻,将当前世界各国、地的民主实践解释清楚,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说明中国的民主实践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创新与超越。


 让民主归位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让民主归位》自序的最后一句是“欢迎读者就本书中的问题批评指正”,并特意强调这“并非套话”,那咱就批评批评。听说杨长江现在很是洋洋得意,《几个流行的民主化理论命题的证伪》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得到了大大批示,想必更加沾沾自喜。单就这本书来说,读完后感觉杨教授一点也不谦虚,这是书卷中释放出的气息,和他主张的“审慎的,低调的民主观”倒是不太搭边,后来去评师网瞄了一眼,结果三页评论有四条说这老师比较自恋,嗯,看来我的感觉还是敏锐的。从主位立场上来看,如果说政治学者应该和现实政治保持理性的距离,杨显然不是这样做的,由此他的研究也不可避免的会蒙上“注疏”的色彩,唯一的不同是注疏的比较高级罢了。进一步思考,西方学者的西方中心观和中国学者的中国中心观如何对话真是个难题,杨老师在不断责难熊彼特,萨托利,达尔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不被西方学术界承认的尴尬地位,反正大家自己说自己的呗,民主是讲究在地性和语境化的嘛,其他人爱谁睡,爱咋咋。从理论论证上来看,总体上感觉并不是特别有力,反对西方的同时又借助于肢解西方成说来为自己增加合理性,最后是解构和建构都不足。试图把中国从民主理论的试验场变成发源地,这太难了,一点也不简单,任凭你想破头也无法在经验中找到更多论据。关于中国民主研究“一多一少,一高一低”的概括还算恰切,但“近似值民主”,“民主形式之间的词典式关系”等概念并没有很高的原创性,概念本身也并不通俗精准,有原创性的“同质性条件”实在不敢苟同,都同质了还要民主看什么呢?这种把追求翻转为条件的做法只会为迟缓的民主化增加合法性。杨教授说熊彼特绝顶聪明,把人民民主偷换为竞争性选举民主,其实杨与熊彼特的路子是一样的(也许是暗示自己比较聪明?),他试图把关注的重心从自由民主转到“治理民主”,但搬出Rawls的正义标准来比高下就显得底气不足了,更要命的是治理民主(内涵是“参与—自主式回应—责任”)被涂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期待权力的自主回应和自动负责呢?最后还招出什么民本、群众路线就更不伦不类了。还有几处不足:1.第一二三章内容区别真的不太,这样翻来覆去的说同样的几个概念和观点真的没啥意思。2.企图放大民主的范畴以便于将天朝纳入其中,经不起推敲。3.在杜威和罗尔斯的基础上抽出的概念并不特别精准,存在进一步凝练的空间。4.理论建构,形成话语确实很重要,但是确实还差点意思只能说,杨教授在这方面的开创性探索和持续性努力是值得尊敬的。
  •     该书出自中国人民大学杨光斌教授之手,是以访谈对话和评论的方式对民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出作者自己所理解的“民主模式”,澄清人们的认识,让民主归位。全书主要围绕着几个“迷思”展开,即人们呼唤民主,但是民主的到来又给很多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到底是为什么?民主是平等化的产物,但是民主化的到来为什么导致社会的更加不平等?托克维尔所说的民主社会的“多数暴政”为什么没有发生在早发达的国家而常见于后发的民主国家?为什么西式民主即党争民主在少数国家运行得不错而在大多数转型国家灾难频发?为什么选举民主在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结果?为什么有些国家的公民社会带来民主而其他国家的公民社会如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则带来专制?中国不能搞党争民主,那么中国到底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民主政治。一、对民主的认知:“竞争性选举”并非民主的本质对于民主的认识,作者基于对中国思想界的观察,提出了“一高一低,一多一少”两种落差之说,即民主观念的普及度非常高,民主制度的实施度相对低;民主的口号非常多,民主理论的研究非常少。对于第一种落差,作者的解释是,在民主观念与民主制度之间,存在着世界性普遍主义与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之间的张力。尽管过去一百多年的中国,从孙中山到毛泽东,民主的理念不绝于耳,老百姓也都认同民主观念,但由于中国人极具实用理性的特点,在选择实行什么民主制度上,其实践形式又有待充实和完善。第二种落差指的是中国思想界的民主口号特别多、特别发达和流行,但关于民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介绍西方理论阶段,原创新研究很少。这就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张力,即贫困的理论难以解释丰富的政治实践。通过这两种落差的解释,作者指出,正是由于中国民主理论研究的贫乏,导致了一些人对社会科学的崇拜和迷信,并以既有的理论来质疑中国的民主实践,质疑中国的政治合法性问题。这两种落差的提法可以看出作者秉持的学术态度和立场,即认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及民主实践,不赞同对西方民主理论的迷信。其实,谈论民主问题,首先要厘清什么样标准才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目前较为常见的是熊彼特的定义,即民主是“竞争性选举”。作者认为这种定义方式其实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在作怪。就选举和民主的关系来看,两者并非能够划等号。追根溯源,选举制从历史上开始仅仅是贵族制的一种安排,其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民主和选举真正划上等号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社会主义者为追求普选,实现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呼吁通过阶级立法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尽管这在当时不太现实)。因此,对普选的追求应首先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专利。而为何如今成了西方民主的独有说辞?这主要是源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最为流行的社会主义观念。例如,哈耶克的精神导师米瑟斯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社会主义》一书中说,社会主义价值具有道德上的优势,不接受社会主义价值就是道德上的瑕疵。到了20世纪上半叶,几乎整个西方知识界都“左倾化”了,与社会主义密切相关的“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已成为全世界的趋势。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新兴的民族解放运动都说明了这种情况的存在。西方思想界面对来势凶猛的社会主义攻势,开始思考如何扭转局势,并论证自己的制度就是民主的。于是熊彼特出现了,他用“竞争性选举”取代“人民主权”,以此来判断有无民主。这被作者认为是沿着西方根深蒂固的社会中心主义脉络而对民主政治本身的否定。之所以这样讲,这是由于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脉络就是掩蔽历史真相中的“国家”而把“社会”、“个人”置于中心地位,而人民主权则是一种国家形态或政权组织形态,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体”问题。很显然,“竞争性”选举只是人民诸多权力的一个方面,它不等于民主政体本身。这也就回答了为何一些国家实行了“竞争性”成为民主国家后,为何仍危机重重、无效治理甚至走向国家分裂。那么既然“竞争性选举”不能解释变化了的西方民主政体,也不能说明其他的制度。那么新的替代性的民主观又在哪里?作者认为追溯到理论元点,我们应遵循一种近似的民主观。所谓近似值民主观,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是把政体当做单一序列上的“级数”差异,从而很容易相互转换;在近代则接近于故事的真相。例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林德布罗姆的《政府与市场》对大公司利益的争取以及达尔的“多头政体”等等,这种重新观察民主政治的方法和视角,摒弃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的二元对立,对于认识民主政治大有裨益。因此,如果按照冷战定制的二元对立民主观来观察中国政治,则它显然不属于民主序列;但按照近似值民主观,则中国政治当中的民主性质和元素是不容否认的。关于公民社会理论的流行,作者指出:第一,不能把好的东西都归于自由民主理论,在社会自治问题上,中国古已有之,比如商会和其他自治组织的存在;第二,中国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会自治,但社会自治是地方性事业,而非全国性事业,好的地方自治不一定带来好的全国性民主政治;第三,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之间不存在简单、绝对的因果关系。这两者存在一个“民情”的中介(这也是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强调的)。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帕特南考察900年前意大利南北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正是有力例证。二、治理民主的提出既然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的自由民主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出现了问题,那么这种政治衰败又如何解释?作者指出民主只是国家建设诸多方面的一面,其出现也有一定的时序性约束。否则,容易产生“无效之民主”。要实现有效民主,需知民主诸种形式之间的的“词典序列式关系”。这种顺位关系的次序为立宪民主(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及其他民主形式),这种“正方向”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民主建设的得以成功的重要经验。一些国家在基础性的民主还未达到之时,便接受西方国家推广的上层民主,走向了反方向的道路。结果因此而陷入泥淖,走向政治的衰败。总结到这里,深感作者是以一种国家建设理论的视角来看待民主问题的。即将民主化置于国家建设之中。这种情况下,民主当然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过程。这与郑永年在《中国模式》一书中关于民主的讨论较为一致。从民主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来看,民主既可能是民族国家建设的推动力量,例如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也可以是民族分裂、国家衰亡的破坏力量。因为进行竞争性选举的后果很可能是多民族以族群为基础,为赢得政权而互相厮杀,最终非常容易造成国家的解体;从国家的构成要素来看,除了民主和民族这对变量,作为秩序象征的主权政府、治理国家的官僚体制、体现为市场的经济权利等等都是重要部分,这些要素之间有时间性。印度、菲律宾之所以出现无效民主,就是因为旧制度当中的固有结构不仅没有被推翻反而被强化。例如印度的选举强化其古老的种姓制度,菲律宾的选举强化其封建制度。故成功的民主化应当是按照国家建设的正方向展开,即保证国家性和秩序性的前提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权力得以打牢,渐进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才更为稳妥。目前埃及、乌克兰和泰国的无效民主正是印证了作者所说的民主的同质性条件,即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成败经验取决于国家认同这一前提、基本的政治共识前提、社会结构的大致平等性与同质性。在对一些国家的无效民主进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找回“国家”的想法,即通过有效的治理实现更好的民主,或是不同于西方的程序式民主的实质民主。治理民主(governable democracy)正是实质民主的有效形式。这种治理民主首先强调国家的作用,但不限于国家的权利,是多元治理的方式。治理这个概念可以连接国家与社会,弥补了自由民主掩蔽国家的缺陷。对于作者提出的治理民主,我主要有以下疑问:第一,西方的“自由民主”包括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要素,那么治理民主的要素是什么?尽管作者试图用“参与——回应——责任”来表现这种新的民主观,但对于治理的民主的基本要素仍然没有阐述清楚。治理民主区别于自由民主的一大特点是其兼顾了社会中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的社会理论。那么如何保证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均衡,这个均衡的度又如何把握,似乎也有待说明。第二,进行民主理论的研究,有必要对“民主”的概念的进行界定。作者在全文当中并未明确提出民主的含义是什么,只是从批判熊彼特的“竞争性”选举的角度,提出了有效民主的顺位关系,即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如何将法治、分权、选举等要素与民主概念区分开来,作者也没有解释清楚。第三,既然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在推广过程中存在时序性的错位,也造成了一些国家的无效民主。那么自由、法治、平等等概念需要进一步澄清。也应当提出让自由归位、让法治归位等。此外,治理民主如何在中国推广,如何深入人心,恐怕都是要慎重考虑的。三、民本主义民主的展望可能作者也意识到了治理民主这一概念的局限性,在展望民主理论过程中,作者提出了“民本主义民主”。民本主义民主基于中国自己的本土文化,强调“民本思想”,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注社会公正的逆向民主。可以看出,民本主义民主延续了“国家治理”这一思路。反映出作者虽然否定西方自由民主、党争民主,但并不反对民主本身。党争民主只是民主的一种形式,由于政治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主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在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主要有社会自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式民主等形式。在作者看来,这些民主形式都受到了上位概念“民本主义民主”的指导,在不同的制度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作者在最后指出,既然中国民主实践形式如此丰富,那就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党争民主”,同时又要建设多层次的、多样化的民主形式。这是中国未来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我认为作者提出的“民本主义民主”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实践意义。从历史上看,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政治统治上,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历代帝王的统治当中,唐朝时李世民和魏征对儒家思想的“民为水,君为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更是对民本思想的传播和延续。到了近代以来,无论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还是共产党的人民民主专政、群众路线、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不强调民本的重要性。因此从文化的延续性和影响力来看,民本主义更有现实的操作性。然而,作者仅仅是抛砖引玉式的提出了这一设想,并未系统论述。中国的多种民主实践形式,诸如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与民本主义民主的关系具体是怎样的?强调民本主义民主,那么为何还要说明其他的民主形式,这之间很容易引起思想的混乱和观念的混淆。这都需要作者进一步去阐述和解释。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杨光斌大师的新作,看目录就能打一星的书
  •     个人觉得这是杨老师《政治学导论》的姊妹篇,两者合一就是杨老师《政治学导论》课程的完整教材。
  •     还不错,最后一章对十八大之后的建议颇有些欲言又止。
  •     通俗易懂,都是对话稿,新的东西没多少其实。
  •     没读完,不想看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