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6059381
作者:徐贲
页数:252页

内容概要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学做“精明的公民”》(即将出版)等。

书籍目录

序: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
第一部分 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力量

1 4.23世界阅读日有感

2 少年公民道德教育和核心价值

3 “学习工农兵”的神话和教训

4 干部赴美国政府部门能学什么

5 选拔人才与社会公正

6 监狱是用“国学”重塑灵魂的地方吗

7 “唱歌”是一种什么样的国民教育

8没文化的超级人工智能电脑“沃森”

9动用校规的处罚太严厉吗?

10人是要脸的动物

11不要粗暴禁止青少年的感情

12让孩子慢慢长大

13 1.0版本的大学生德育教育

14笑话、幽默和公共话语

15如果大学不发文凭

16美国学生不热衷坐办公室

17 我们可以从奥运期待什么

18警句格言的引述问题

19 笔记产生不了学问

20教孩子一点技能以外的东西

21美国“富二代”的价值观

22从“狼爸育才”看惩罚式教育

23 “舌尖上的中国”和饮食禁忌

24文化是怎样一种教育力量

第二部分  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

1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

2 作家集体抄书是耻辱,不是荣誉

3媒体与政治的危险携手

4正面陈述有助于有效沟通

5你能把“看法”证明成“事实”吗

6不要让“网骂”变成“破口大骂”

7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8 再谈“微博”与“说理”

9 古代的“微博”

10网络说理要从“变温和”开始

11 人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12 抗议与说理

13 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方”

14公共话语中的“纳粹法则”和“红、黑法则”

15“好人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16 “好人吃亏”和“好人不吃亏”

17 政治好人雷锋

18国民教育不能只用来培养顺民

19谁有资格当教授

20有利可图的“有机知识分子”

21中国文科的厄运与责任

22 信任是一种怎样的“有所不疑”

23 “无效宣传”和三种假话

24 警惕“非人化”背后的敌意

第三部分  人道是一种社会价值

1 “人道”是一种社会价值

2 不算啃老的“啃老族”

3 不贫困的贫困亚裔美国人

4 宽容的限度

5 稀土和棉花糖

6 美国人如何感受本·拉登之死

7 让生者安居 让死者安宁

8 死刑监察官为何反对死刑

9 动物保护不要掺杂民族主义情绪

10 9.11十周年之际的“美国问题”

11 外来价值有那么可怕吗

12战争罪行与人性的黑暗

13 保护动物也是爱护人类

14 奥巴马和鱼翅汤

15残忍的想象

16自杀救援是一项社会责任

17人为什么害怕诅咒

18 大学之门不应对失足青年关闭

19穿上学位服的时刻

20“孝”的教育

21沃尔玛有理由行贿吗

22岁末的死者追怀

第四部分 迷惘者的信仰与共识

1 我们也曾经是迷惘的一代

2 政治身份不等于政治信仰

3 非理性不能产生真信仰

4 政治“千禧主义”的信仰魔力

5 美国人如何测试个人政治信念

6 群众社会里的政治信念

7幸福是感觉,更是价值观

8 没有信仰的政治人物令人害怕

9 敬神和求神

10末日预言与不幸福

11 软实力和价值观

12“理性”与“信仰”,所争为何

13 公民社会中无神论者的“理性集会”

14社会需要自由、理性的文科

15什么是“共识”的理性话语

16 人为什么会在内心觉得羞耻

17 中国人拜偶像的心灵危机

18拜偶像无信仰与人的堕落

19 裸体雕像与“身心皆美”

20 “物欲奴化”的病根

21中国特色的“修辞学”

22 如何对世界说“这就是中国”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出现危机的年代。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并不是一个高深的宗教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在经营着的一份副业。本书中,徐贲通过对一个个热点事件的深入观察,用充满理性之美的文字,批判了文化教育、公共说理、政治社会等领域那些非理性、不自由的伪信仰,并指出怀疑的时代所需要的信仰,最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你的信仰是否以自由为灵魂。
从徐贲的笔下,流淌出的是理性之美。读徐贲的文章,您是否和我一样,突然感受到那种久违了,而又一直在期待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那一年让一生改变——《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不再听,开始看  有些话题是亘古不变的经典,有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历练,在成熟之前,我们怀疑一切,而当我们问起自由和信仰,时代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寻找的眼睛终将向远方原始的林地里面找到未尽的路,问出那个问题,追索到地平线。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是的,我们不再是那个单纯相信一切的孩子,我们用问号去试图怀疑那些可能,让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可是我们知道的是真相么?一路上,他人的言语会左右我们的想法么?我们找到的路,是那条我们真的该去选择走的路么?而这个社会还能不能提供给我们停留的时间,去思索仰望星空时内心里面的那些疑问,不是疯子和傻子,而是一个选择找寻答案的思考者,有这样的空间去让我们选择除开金钱和动物性之外的东西,拽动理智和理性的纤绳,拖起疑虑沉重的船,逆着欲望,去寻找答案。  而《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拽动的这条船是我们在公共生活的大河里面无法通行过的巨大的垃圾船,满载着我们曾经错过和过错的实践,找寻一片海洋,去洗刷和冲淡我们的灵魂,去整顿和梳理我们应该在这些人生片段中坚定的普世价值。  有关文化中那种洗脑式的填鸭和压迫的教育,有关网络世界的狂热的氛围和争吵的理性缺位,有关人道主义和族群间的跨越自身经历的理解、宽容,有关政治信仰和精神生活的共识和个论……作者徐贲用自己一贯理智和逻辑严谨的笔墨,为我们点明一个个问题,一次次梳理我们脑海中那些打结已久的思想,帮助我们在焦虑、不安、迷茫中重新选择用自己的大脑去判断那些功利的真实意味,为我们做了一次公共生活和公共文化的“启蒙”。  在后记里面,作者将自己的短文称为“时文”是传授和搭载“市民学问”的桥梁。而确实的是,通过文中的那些解释和“托”,我们了解了许多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回答的“扪心自问”。道德、社会压力、情感导向,我们曾经在每一次想要说出我们自己的想法的那些压力在这样强大的精神呼唤面前被迫退居二线,我们见到更多的实例并且在印证自己的想法之外,能够去思考这样的想法的偏颇与否、是非对错。  “有意义的启蒙应该是在公共交流中发生的。在这种交流中,作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说真话,而不是说漂亮话。在普通读者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常识和思考来判断真实的或是虚假、真话还是谎言的时候,他们的阅读尽管是私人的,但也有了公共意义。”在本书的末尾,他这样写道。本书中的那些内容是没有办法用什么概述法去列举完的,但若非要定义,应该是关于信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的方式。在信仰缺位的道路里面,作者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自己去选择“道”的路径,就如同是他在书中提到的美式教育的定义中的“不是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排除法”,在一个广阔的范围里面,我们自己去寻找我们的价值中心,以普世的基准线,迈向远方的人生的终点。  年初三的午后是闲适而充满了出神发呆症状的,海岛上的风依旧剧烈,搜寻失踪船员的人马未收,而多事的手点开的新闻里,朝鲜又一次核爆,引起了小范围的地震。  这样混杂的一个时代,狂热的气氛、争吵喧闹的声音、年节的氛围加上一本冷静而理性的书,颇有些挣扎而迷乱的茫然,我们到底要选择怎样去思考生活,我们该去相信什么,在人无止境膨胀的欲望里面徘徊,内心世界的那种躁扰不安、无名虚火是无法压住的脑海中的浪潮,让从七大姑八大姨的问话、父辈们的讨论和疑虑中抽离掉的思绪变得更加沉默起来,我们无法回答和解释那些问题,即便是对自己,我们也无法交待。  去年年中的时候,一个曾经是室友的同学失踪了。休学两年,疑似传销而出走,对于这样的消息,可能原先会觉得不可思议,而今想来这些行为的可笑之外,却是真真带着社会的浮躁、缺乏信仰而不得安生地追求金钱和抱团以保留群体的温暖的内心需求的。而我们没有拉住她的手,也却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缺乏坚定自身定位和价值的信仰。我们不是不怀疑的,对于这个社会,怀疑地太多,到最后自己也不知道疑虑本身是否还有意义;而我们要去信仰什么呢,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在理智还没有拜托感性的情绪的困扰之前,环境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十秒就河东河西了。  很难说这样的惆怅是好还是坏:如若活的狂躁而简单,执着于错误的路上的某种选择,在梦醒来之前,都觉得是一路光明而快乐的;而清醒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渐冻人的痛苦,慢慢麻木和死去的反抗的知觉,是溺水一般让人窒息的憋闷感;而醒来不是解决的方法,睁开双眼,不再听周遭那些别人的“传言”,去开始用双眼去看这个世界,感知、触摸、理解、实践真正的自我和价值,释放灵魂自由,自己去选择信仰的精神,自己去定义“道”,便是最好的答案。  提出问题不难,难得的是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去找寻信仰。  而从那一刻那一年开始,让一生改变。  By 林怿  2013年2月12日14:20:21  写于霞屿
  •     电视剧《蜗居》中曾经有这么句台词:我们年轻时需要垫脚石,中年时需要强心针,老年时需要拐杖。在当今新书遍地纷纷抢占着眼球的背景下,什么书能够是一本好书?在网络时代众声喧嚣,微博无时无刻不将人们对事物的关注度和对思考能力切分成越来越小的碎片下,我们恰恰需要这么一本书,他们能够是我们思想上能够站高看远的垫脚石,是我们面对社会纷繁现实能够傲然独立的强心针,是当我们感觉到自己陷入虚无的思想泥潭时能够爬出沼泽的拐杖。《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就是我所认为的这么一本书,这本书的封面十分朴实,是一座有多块木板组成的渡桥,似乎有着很深的寓意。作者徐贲也不是一位经常发表惊人之语的所谓公知。他是美国圣玛丽学院的英文系教授,拥有英语文学博士学位的作者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炒作和融入体制选择成为一名时代的合唱者,但他却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的独立思考之路。趁着春节长假的闲暇我读完了这本书,在春节长假的热闹气氛中,人们纷纷走亲访友,杯酒言欢,笼罩在一整年的辛苦忙碌和压力气氛下的人们开始了休息。但在热闹的气氛中一些不和谐音仍然在不时奏响,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仍然活在一个缺乏共同公共语言空间意识,缺乏信仰而导致狂热和非理性气氛蔓延的社会中。即使在春节期间,人们茶余饭后谈论话题仍然不经意会流露出对权力的崇拜,对金钱的追逐,人们讨论的话题集中在房子、车子、子女的婚事这些话题上,微博上仍然充满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争吵话语。。。。在习惯了形而下思维的中国人语境中,这么一本书的语言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有些突兀。里面的文章都谈到了信仰、文化这些大词,在中国目前功利主义、犬儒主义泛滥的背景下,作者冷静的话语因为独立和客观更加值得注意。这本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讨论了文化,论理,人道,信仰等问题。在书的序言部分作者开宗明义的提出了现在是一个怀疑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层出不穷的社会事故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思维定势,而我们需要信仰来支撑起未来的人生,但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仰?这是一个大问题。作为社会未来顶梁柱的年轻人不可避免的对未来处于一种迷茫、怀疑一切的思维状态。曾经的信仰飘然远去,书本和电视提供的主流理念不能代替现实的困惑,但是过去的信仰真的值得崇拜吗?作为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的作者,作者深刻的否定了基于政治理念的信仰,那种信仰不是基于自身的内心思考而产生的,而是基于政治权力的强行灌输,并且这种信仰会对人的心灵产生毒化,最终使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激烈的冲突。作者举了法国希腊学学者韦尔南的事例,作为一位从事专业研究工作拥有独立自由思想的学者,作者追求组织认同感的思维和对个人崇拜的深刻厌恶使得韦尔南身上发生了两件他所谓的反常事件,在对斯大林的决策深刻怀疑的情况仍然不得不采取鸵鸟态度违心的称赞斯大林。中国的文革使当时的年轻人都经历了这么一场信仰的洗礼,但是很多人仍然不会承认当时的荒谬和狂热,而是用青春无悔来概括当时的情态。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这只是一种回忆者自己难以割舍的青春怀旧和信仰失落后的万般无奈”。作者在书中区分了神话的信仰和理性的信仰,作者认为我们需要的良性信仰应该建立在自由思想上,同时更进一层次构建一个好的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对于政治权力构建的神道设教和基于实用主义的实用宗教要予以摒弃,这无疑对于人们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今社会的种种怪相,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人们缺乏在良好的公共空间内理性的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对于不断出现的归真堂事件,重庆的唱红打黑事件,甚至是这段时间重新泛起的李双江儿子坑爹事件等公共事件,人们众说纷纭,围绕这些公共事件在网络产生了激烈的争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对各种恃强凌弱,不公正不正义的现象熟视无睹。显示出在政治权力的仍然渗透了社会每个角落,人们缺少自由言说空间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要不就会选择冷漠处之的犬儒主义,要么就会选择暴戾非理性的激烈方式。用公民社会和理性价值这把尺子一量,无疑美国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公民社会标杆。作者并没有一味的褒扬美国社会的所有方面,而是以学者的深刻思想和一个美国居民的平民视角来揭示出美国公民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从一件件美国的平常时事中揭示出在美国仍然充满着各种问题,人们对于美国的发展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但是美国有着容许异议存在的公共空间,有着对于信仰的尊重。在美国,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无神主义者成为总统是被认为可怀疑的,因为他没有对于终极力量的敬畏,因此也就没有可以遵循的底线。而反观中国,目前对于经济发展的狂热追求成为了全民最大的信仰,要从构建公民素质做起构建公民社会和理性的公共社会,中国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作者将建设理性的信仰希望寄托在了教育和文化上,毕竟社会是生生不息不断完善的。相比起几十年前的中国,中国社会在言论容许度和公共空间上已经大了很多。作者引用了英国作家马修阿诺德的名言:所谓文化就是对于人类历史一切美好事物的认识。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如何成长为更有公民素质和能够追求更好的幸福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一代,就需要从孩提教育起普及对于理性的信仰和对优秀文化的追求,使人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能够追求人道和人的价值的人。我想这应该是作者的追求,也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做到的。(向坤)
  •     徐贲的这本《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光是标题就已经有两点吸引我。其一是对这个时代的描述——怀疑的时代——与我本人的观感十分契合;其二是虽然质问“需要怎样的信仰”,但这一命题本身已经道出了“如今依旧需要信仰”的前提。作为一个不曾陷入虚无主义的读者,我也很能认同这一点。因此,虽然对作者并不熟悉,但是我还是颇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本书收录的,基本是作者这几年在报刊及网络上发表的短文,多以讨论公共事件为起兴,再辅以文化比较和历史视角,对公共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揭示和说理,并以议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理念。这种“时评”文字的特点就是每一篇都能自成逻辑,讲述道理不艰深晦涩,引用事件也较贴近现实,因此阅读门槛较低。本书以“信仰”为题,不过涉及的显然更多:公民教育、社会公正、政治信念、公共话语……当然,无论是公共文化的塑造,对当代“神道设教”的批判,还是对人道主义的启蒙,围绕信仰的脉络还是存在的。徐贲的文字,不缺乏理性的思考和人道的关怀,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不凡的学识功底。阅读起来,不会感到过于空洞,也不会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强势,而是平和大度,以理服人,和如今网络上那些“骂战文章”相比,判然有别。这样的阅读,是不会让人心情不快的。作者对当今中国的描述,可谓一针见血。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怀疑主义横行的时代。曾经的意识形态神话,已经轰然崩塌,留下曾经被裹挟而如今却只剩下迷茫的人们。在信仰的真空之中,各种蛊惑、迷信、偶像崇拜粉墨登场、泥沙俱下。表面的信仰之下,却满是明哲保身的功利和对自身利益的渴求。怀疑主义、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大行其道,曾被欺骗的人们,如今转入一种歇斯底里和非理性的怀疑一切的状态中。他们以偏激为犀利,以虚妄为智慧,对世间一切都报以“我不信”的偏执。这样的氛围下,“信仰”的话题难免受到奚落乃至嘲讽。但是,作者还是认为信仰作为一种人生指导原则和价值取向,有其无可替代的意义。当然,如今我们重提信仰,自然要问问我们“需要怎样的信仰”。作者反对盲目崇拜和神道设教,提倡建立在自由、独立、理性基础上的普世信仰。应该说,无论其现象剖析、立论还是所要阐述的理念,我都颇为赞同。但是,作为阐述过程的本书,因其形式所受局限,在阅读过程中令我不能完全接受的地方也有不少,以下斗胆列举一些。首先,本书是一本时文集,这就难免造成其论述整体性和思想体系性的不足。虽然编辑时已经按照主旨把这些文章分成四个部分,但仍然有重复之处。而在“信仰”主旨展开方面,既然要谈“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那么按照“什么是信仰”、“有哪些形式的信仰”、“为什么需要信仰”、“需要怎样的信仰”的大致逻辑展开想来更为合理。可惜,本书中只有在前言里才能看到这样的行文脉络。其次,徐贲先生在书中所用的“中西对比”,尤其是中美对比,有些过多。阅读本书,总有在读林达“近距离看美国”或刘瑜作品的错觉。这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民主启蒙和价值普及,自然需要放开眼界。可在以“信仰”为题,又是在批判国内信仰缺乏的立论下,如此“正反对比”还是应该慎重,尤其不能贸然把民主普世价值和西方理念划等号。我们当然不能因为美国社会自身并非十全十美而是也存在信仰和道德问题就否认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对当下中国的可借鉴性。但是也应看到,包括民主自由在内的普世价值的输出也一样应该遵循自由接受而非出于胁迫或武力。很可惜美国在这方面的行为更接近后者,更不用说隐藏在普世价值大旗后的国家利益算计和政治丛林法则了。这也是国内许多人无法真正接受所谓西方普世价值的原因,对此仅用受众的非理性和民族主义解释恐怕是不够的。在对信仰的界定方面,本书也有许多模棱两可之处。如“信仰”是否就是“宗教信仰”?虽说书里明言不可划等号,可又往往混为一谈。宗教信仰之中,又是否都能与自由、独立与理性人格兼容?对这个问题缺乏论述,又加上书中往往以新教教义为例,强调基督教精神与普世价值的契合,则难免有意无意给人以“作者只认为基督教符合其信仰理念”的观感,进而怀疑其是不是在传教了。这一点,对于客观论述信仰及宗教,都是会削弱说服力的。说到底,“需要怎样信仰”的问题,还是要在“有些怎样的信仰”明了后才能讨论。本书中虽然在前言里提到了黑格尔的自然宗教、实用宗教和启示宗教的划分,并针对“实用宗教”也就是“神道设教”进行了大量的批判。但是这种划分和论述角度,却依旧过于放在“统治者”身上,民众则似乎只是被统治者宣传思想摆布的傀儡。然而民众是否只是被动的一方?即使在接受如纳粹集权思想的灌输过程中,其依旧可以从这种权威崇拜中获得自身的心理满足,一种安全和归属感,即使这是以放弃自身独立和自由为代价。在如今的中国乃至美国,这种心理趋势并不稀缺。从遍地都是的偶像崇拜,到对“那个时代”的缅怀,都可窥见一二。此种情况下,仅仅揭露“神道设教”的发起者,或号召人们追求“自由独立”,显然远远不足。作者反对功利性的信仰,倡导“自由是信仰的灵魂”,倡导对普世价值和真善美的追求,这些都是不错的。然而认同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语言宣教得来,而在于认同者是否出自自己的理性判断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如书中所言,获得信仰的途径有三:家庭教育、社会共同行为和自身理性思考。但是前两种途径,归根到底获得的仍然是权威主义的信仰而已。在如今时代,比起宣传信仰,也许致力于培养公众的独立理性精神才是当务之急。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之所以在公共空间中发表这些文字,“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初衷所在。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本书起一个不那么“大”的标题,也许更合适一些。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到底是不是一个怀疑的时代?如果是,那么如何证明?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一旦前提虚假,我们很容易被迫接受论述者给出的结论
  •     对我口味
  •     算是中规中矩的公知文章吧。
  •     看到书名时有许多期待,最终发现又是一本文集。当然文集也可以看得很享受,然而这本书我却要表示看得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像看学术书籍那种艰涩的痛苦,而是无处使力的疲软的痛苦。作者是美国大学的文学博士,现任英文系教授,其写作确实带有与国人不同的风格。即使是一个微小的论题,作者也会极其理性地从概念的定义、事情的缘起开始详尽地叙述,并佐以学术性的引经据典,显示出一种与国人截然不同的理性而认真的写作态度。然而,与如此精致的外衣相比,作者却没有加入同等级的思想,文中可学到的、可品味的思想成分并不足够,相反却有不少了无新意的老生常谈。这种失衡造成阅读的痛苦:读者颇费心力地爬过理性和经典的山谷,最终却在荒芜的平原上毫无所得。此外,作者还经常偏离论题,把所有论题都落到自由民主上,连我这个自由主义者也略感不适。
  •     社会精神之恶,滋生于对美的视而不见和对理性的充耳不闻。
  •     有一部分篇幅是时评,即便是徐贲的时评也逃不过“速朽”的命运,寄生在时事上,只能把道理说清,少了探讨的空间和思想的乐趣。但有意义的篇章还是不少,教你我成为“公民”。PS:纸质很差,书挺贵。
  •     我想起狄更斯的那一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粗略带过,逻辑线条不太清晰,每篇时评的套路基本是一样的。想要对社会公共文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关键还是看自身的社会参与性,这方面本人还是too young to understand.
  •     读一下大概了解近年的社会批评。这本是挺典型的社会学随笔,用社会学理论解释国内现实。感觉有些时候作者为了摆出他的一些社会学知识或在美国的生活经验,让行文变的不必要地散,让文章结构失去了严整,我不喜欢。
  •     时评,有想法。
  •     多是将讲作者的美国社会见闻和感受
  •     值得一看
  •     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社会学书籍,把看似简单但含义深奥的社会学概念融入一个个现实事例中。如果要完全理解作者文意,我想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一步学习,比如价值、理性、正义、公平、公正等等。
  •     哎。。还以为徐先生会是一个好一点的二道贩子
  •     非常喜欢,看了之后对于南疆问题也有了些新的思考,而且很好读!
  •     不错。2016-4-24
  •     放在3.4年以前 可能会多打一星 哲理毕竟还是有的
  •     不容易懂,值得看
  •     獲得信仰的途徑有三:家庭教育,社會共同行為和自身理性思考。個人以為,在當今,價值混亂時代,個人的獨立理性思考應排在第一位。
  •     比高晓松写得好
  •     观点并不算新,也可以看看。
  •     怀疑的时代注定也是思想多元的时代,狂热的改良之梦幻灭之后,是选择继续自我催眠,还是麻木旁观,或者思考变革,这就是时代给我们的选择题,也是我们重塑真正信仰的必由之路。
  •     也许觉得这种报纸文章合集无甚必要,也许不喜欢带有政治意味的说教。倒不一定是作者写的不好,只是也许对政治学没兴趣吧。
  •     若以单章单篇来看,从社会事件出发,引经据典有文字也不缺思想深度,读起来很是畅快,但当这一堆同一模式的文章成书成册时反而显得无聊
  •     反而是信主的人会比较有共鸣吧
  •     徐贲的文字不适合密集阅读,我好像有点密了。
  •     有些理论过于武断,读来颇有些洗脑,但确实很多篇都很延伸了我的想法,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
  •     翻阅。道理都正,文字也好,就是很无聊。。。时评要写得出彩真不容易。。。
  •     怀疑的时代,我该怎样思考-怀疑独立的思考
  •     没有想象的好看。
  •     这个时候读到这样一本书,很有益。近年的博文集,以公共文化为主题,分四部分:公共文化与民众教育、话语统治与反抗问题、人道的话题、信仰与崇拜与共识。涉及阅读、国学、理性思考、网络、辩论、对待动物、生命态度、信仰真伪、心灵等。很多文章由事例开始,展开话题解剖,观点明晰,要言不烦。
  •     如果早上十年,我读到这样写政治、生活、时事的书,我或许会醍醐灌顶。但在翻墙多年之后,其中一些现象已经不那么新鲜。时评集,逃不出速朽的命运。
  •     这本蛮水的。。。
  •     高考的内段时间每天读一遍
  •     成熟的学者,总是会语言平和,娓娓道来,深入简出,喜欢这样的风格。
  •     西方的视角,三观还是很正的。
  •     得一荐。我的信仰是什么?不能立马回答证明了我是有多迷惑。或许,人只有在最艰辛的时候,才真正懂得自己有无信仰。
  •     感觉行文中全是对美国的夸耀之词,有些反感。不过认真读的话还是能发现学识的渊博。可惜随笔本就难以保证深度,理论和名词堆砌过多,更冲淡了分析的深入性。
  •     可能因为是时评类的文章,所以读起来感觉有些晦涩,如果知识储量较多或对社会公共事项思考较多的人读起来应该是更好理解。
  •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2696758/annotation/20625420/
  •     挺有意思的 力量略薄弱
  •     小篇集成,言简意赅,丰富犀利,酣畅淋漓。徐老师,好书!
  •     书写的不错,名字很吸引人。序言尤其精彩,可认为是一篇论文。正文反倒是时评集,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     翻翻就好,是一种对中美的对比,其意在歌颂一些价值,希望共同体恩重建,但事实上,一个社会并不一定需要每个人的价值都一致,需要的也许是深层次的某种共同信仰。
  •     关注现实
  •     中国现状极其不健康,整个社会与年轻人都处于病态。政府公信力缺乏,信息无法判断,一切都乱了,看看美国社会现在是什么样子,也许无法借鉴,了解下也好。
  •     饱受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学者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在记录纳粹德国话语的《第三帝国语言》中,揭示了一个陷千百万人于比无知更可怕境地的极权国家。主宰这个国家的是一种渗透到每个普通人日常语言和思维方式之中的官方宣传。克莱普勒深深忧虑纳粹语言对普通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看到,德国媒体和宣传所使用的语言并不仅仅是呈现在意识层次上的词汇、概念和说法,而且更是一种在下意识层次诱导和左右普通人思维的毒质话语。这种极权语言像是很小剂量的砒霜,在不知不觉中毒杀人自发独立的思想能力。
  •     都是小短篇,做睡前读物挺好的
  •     某。你十年前写的书。已经partly proved
  •     行文说真的不够严谨,时评的力度也不够深入。最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豆瓣评分还行买的,读完后才觉得,尽管我们国家和外国差距大,但是差距也不是不可缩小的。因此读书还是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不喜欢这种风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