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67537826
作者:主编单位:敦煌研究院,主编:樊锦诗,著者:刘永增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60页

北周时代在主尊像的两侧出现了弟子像,从而构成了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尊像。在许多造像身后的龛内还画弟子像八身,以绘塑结合的形式共同表现释迦和他的十大弟子。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时间线 - 时间线

1 北凉的主尊塑像为单体无胁侍,胁侍用壁画的形式表现,造型和塑造方法显示出西域佛教的造像特征。
2 北魏的洞窟以中心塔柱窟为主,四面开龛造像,为僧侣信众右绕礼拜的场所。
3 西魏以后出现覆斗顶窟。“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中原风格被元荣带到敦煌,成为造像主流。
4 北周的洞窟以覆斗顶窟为主,中心塔柱窟的数量锐减。主尊的两侧出现弟子像。
5 隋唐多为覆斗顶窟,秩序井然,位阶森严。出现特定主题的大像窟和涅槃窟。
6 五代承袭晚唐出现的背屏窟。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76页

隋代洞窟中,东壁南北两侧多画四天王像,这是新的信仰题材在洞窟里出现的反映。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129页

观察盛唐群像,作为宗教圣众的威严和傲慢不见了,俗人和圣人之间的距离感缩短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实社会中“人”的再塑,因而更具感召力。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81页

隋代,中心塔柱窟逐渐退出莫高窟,取而代之的是方形单龛窟,其中也有少量的三龛窟。方形单龛窟以中型居多,于西壁开方形龛或券形大龛,天井作人字披顶和覆斗顶。有的西龛作内外两层,也就是常说的复式龛或双层龛。倚坐像的数量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结跏趺坐像。主尊两侧塑弟子像和胁侍菩萨,并于复式龛外层塑同样的菩萨立像。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94页

在藏经洞的出土经卷中,发现了咸亨(670-674)、仪凤(676-679)年间的写经近30件,均为长安传至敦煌的宫廷写经,说明初唐敦煌佛教是在中央王朝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无论是一般的窟龛造像还是巨型雕塑,都显示出与长安造像同步调、同样式的时代特征。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76页

马图拉造像的特征是,身形的表现极富体量感,袈裟轻薄,透过袈裟可以清晰地看到身体的各部结构。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51页

西魏时期主尊像的体量不大,菩萨则更小。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156页

中唐洞窟形制多是承前代旧式,以方形覆斗顶窟为主,西龛多位盝顶方形深龛。西龛中央塑释迦倚坐像,两侧分列弟子、菩萨和天王造像,有的还在龛外方台上另塑力士像。此外,以释迦牟尼涅槃像为中心的三世佛造像和七佛药师像也是这一时期新的题材。从壁画画题看,其信仰与盛唐时期保持着延续的关系,藏传密教尚未兴起。
药师七佛的塑造,证明了吐蕃期的造像题材更具广泛性。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123页

覆斗顶窟是盛唐时期的基本形式,除了个别的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中心方坛窟外,基本上是于西壁开敞口大龛,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尊像。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20页

佛教造像起源于公元前2-1世纪的印度,是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佛教考古学的调查证明,成规模的佛像制作起源于古印度的犍陀罗和马图拉地区。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20页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初传期的佛教活动主要以经典的翻译为主,所以才有了老子化胡、伊存口授浮屠经等传说。同时,佛教造像也传入了我国,于是又有了明帝夜梦金人,蔡愔于大月氏得佛像经卷,以白马驮回洛阳,即白马负书等传说。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11页

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公元1世纪统治印度的贵霜王朝是由黄河西部地区西迁的大月氏人建立的。这一地区的雕塑称犍陀罗(gandhara)美术,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曾对中国的佛教造像产生了较多的影响。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的笔记-第76页

隋代以前敦煌石窟中不见有佛立像,菩萨立像也是重头部而轻身体,重上身而轻下身,不重视造像的骨骼表现。隋代力士天王肩部、胸腹部以及腿部的肌肉表现,身形的起伏变化无疑是敦煌造像史上的一大进步。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