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中国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32760275
作者:(美)李成 编著
页数:364页

前言

序李侃如(Kenneth G. Lieberthal)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对于中国的内部前景、对于世界经济,甚至对于世界遏制气候变化的能力,都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尽管目前人们为研究这一现象及其蕴义所做的工作越来越多,但是整体说来,描述不准确、数据不统一,以及大量猜测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基于同西方经验的类比),已经成为这类研究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这本书为继续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最好的依据。尽管GDP持续增长的纪录惊人,然而,中国国内的社会与政治演变依然是不确定的。因为随着GDP几十年异乎寻常的猛增,中国已经从一个极端平均主义的社会转变为一个贫富不均突出的社会。鉴于国家在经济中无孔不入的作用,以及与政府有无关系对积聚财富的重要性,这种经济发展外加社会不公的问题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政治反响。应该说,中国对信息革命及时而欣然的接受加大了这一风险,因为中国人从未像现在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其他人正在经历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一个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这个阶级的种种态度和消费习惯的风行,可能为中国搭起一座通向稳定繁荣的未来的桥梁。显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很多中国人积聚的个人财富足以让他们成为随心选择的各类消费者——住房、家电、汽车、服装、家庭用品、信息和各种服务的消费者,这些都成了中产阶级的标志。但是,在各国人均GDP排行榜上,中国仍然排在第100名之后。因此,对于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的是:继续拓展跻身中产阶级的机会,其速度要足以让那些依然贫困的人觉得自己或孩子还有成为中产阶级的现实可能。简言之,从许多方面来讲,中国的中产阶级仍处在起步阶段。它的年龄尚不足20岁,其中有些成员攀至这一地位靠的是私营企业家精神;有些则是借助教育上的成就以及在独资企业的职位;还有些是国家体制内的人(政府官员和国营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而来自中国教育界、娱乐界、美术界的知识和文化中坚分子也越来越多。这些群体差异很大,自然,思想感情也彼此迥异。看来,世界其他地区中产阶级的许多表征——广泛存在的公民组织、一种特定的社会精神、对于体制自身价值所持的基本的保守主义态度——还没有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主要特征。实际上,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如何沿着这几条切线打造自己,对整个体制的演变来说将十分重要。自毛泽东时代结束以来的体制改革使中国的中产阶级得以成长起来,但是,如果这一体制不以足够的速度继续演进,那么,这个越来越重要的社会阶层便会变成一种不稳定成分。房价飙升正在阻止人们新近加入中产阶级;医疗费用或其他紧急事由妨碍了背运者重返中产阶级的行列。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普遍的愤懑。此外,许多人感觉,巨富者可以免除向国家所尽的义务,而中产阶级面临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因为中产阶级虽有资源,但却没有强大或团结到足以捍卫自身利益的程度。中国的中产阶级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直到最近,中产阶级的心愿还是明明白白的:美国的生活水平——包括高质量住房、一两部家庭轿车、高档服装、旅游的机会,以及相对引人注目的总体消费——为怎样才算中产阶级和现代化提供了黄金标准。鉴于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越来越多地鉴于气候变化的现实,如果中国政府及其宣传机器能够给予充分引导,那么人们的这些观点就有可能改变。简单的事实是,世界已经无法承受一个始终追求美国消费水平的(尤其是矿物燃料消费水平的)庞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因此,潜在上说,中国中产阶级的身心感受和精神气质会产生深刻的全球影响。实际上,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以及这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对亚洲乃至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一种西方媒体尚未广泛认可的程度上,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将会为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前景画出大致的框架。这本书无法精确地描述中国的中产阶级将如何发展:能起作用的变数太多,现有的经验信息又太少。中国的事情这么多,变化这么快,规模又这么大,因此很难准确模拟这些事情间不断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但是这本书却成功地从各个重要角度研究了这一问题——中产阶级的概念、描述其特点和演变的各种资料、有关中国体制变革含义的疑问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动向的比较——并且,关于这些针对整体问题的每一种研究方式,本书都提供了现有的最好的资料。各章的作者代表了不同的年龄层,从现今的研究生到专业的资深学者。这样,本书就会大大提升我们对这个时代两个重大问题的理解和研究能力: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如何演变?它将如何与国家互动,以打造中国的未来?因此,阅读这本书的正确方法是,将其作为一系列的深度思考来读。每一种深度思考都得到证据和专业知识的支持。思考的内容是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的性质、期盼以及可能的结局。作为编者的李成,并没有强求撰稿人采用同一种分析方法,相反却允许严肃学者彰显各种观点和研究方法以影响读者,与此同时,又自始至终努力确保书的质量。这符合图书编辑工作的最佳传统,完成了一个既要求所据资料的丰富性,又要求题目本身的不确定性的课题。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正在进行的、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当下和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内容概要

李成(Cheng Li),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主任,现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任、美国国会美中工作小组学术咨询班子成员、世界银行顾问,以及百人会副主席。他是布鲁金斯学会出版社《桑顿中心中国思想者》系列丛书的主编,频频做客CNN、C-SPAN、BBC和PBS。

书籍目录


致谢
第一部分 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全球意义
第一章
导论: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
第二章
新生的全球中产阶级:由西向东的跨越
第二部分 中国视角:社会阶层化与政治意识形态
第三章
中国的中产阶级研究:从社会阶层化到政治潜力
第四章
全球化、社会转型以及中国中产阶级的构建
第五章
中国中产阶级与小康社会
第三部分 定义问题:中国中产阶级的成分差异和内在差别
第六章
中国中产阶级的特征:混杂的成分、多重的认同
第七章
中国的新上中产阶级:职业解构的意义
第四部分 扩大中国的中产阶级:住房改革与教育发展
第八章
中国的住房改革与崛起的中产阶级
第九章
房地产效应:中国社会差别的产生
第十章
高等教育扩充与中国的中产阶级
第五部分 对比视角中的中国中产阶级
第十一章 处于亚太背景中的中国中产阶级
第十二章 中产阶级的平民认同与公民行动参与,中国与韩国
第六部分 中国中产阶级:维持现状者,还是变革的力量?
第十三章 愿意合作的中国私营资本:中产阶级的商业目的
第十四章 中国律师想要什么?政治价值观和法律实践
第十五章 中国中产阶级对待民主的态度及其政治行为
参考书目
撰稿人

编辑推荐

《大学译丛•"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编辑推荐:1.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对于中国的内部前景、对于世界经济、甚至对于中国对于世界已知气候变化的能力,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尽管目前人们为研究这一现象及蕴义所作的工作越来越多,但整体说来,描述不准确、数据不统一、以及大量猜测的存在,已经成了这类研究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译丛•"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为继续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最好的依据。2.19位世界一流学者为研究中国中产阶级状况提供多种视角和翔实的数据。3.第一本全面考察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英文社会学论著。

作者简介

历史上,从未有这么多人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进步。
中国正在经历的从一个相对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到中产国家的转型,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炫目的一出人生剧。从长远来看,在影响中国发展的多股力量中,没有一股力量会比中国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和急速增长更有意义的了。
当然,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本书重点考察过去20年间,由中国中产阶级产生和成长所带来的社会政治后果。其中心问题是:从现在到将来,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会对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作为第一部研究中国中产阶级的英文专著,本书各章的撰稿人以第一手的独创性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各种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同时也为针对整体问题的每一种研究方式,提供了现有最好的资料。撰稿人们一致认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经济力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分层和经济格局,同时也有迹象表明,中国的中产阶级有可能成为政治变革的关键性力量。


 中产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时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但勾画出她惺忪的“中国梦”场景,也推动了“中国大妈”们迅猛如潮的抢金浪头。不可否认,中国经济确实走在其有史以来最迅猛的阶段,同时也正制造着一些不再囊中羞涩的群体,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的人称他们是“先富起来”的人们,也有的人把他们称作“中产阶级”。在有关“中产阶级”的研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社会学家C .赖特·米尔斯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所写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他在书中富有启迪地叙述了美国中产阶层产生的背景,并颇为耐心地对其松散的组成进行了细致分类,最后从这两方面不无调侃地总结了复杂而多样的美国“新中产阶级没有任何可能形成、创立或领导任何政治运动;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没有任何持久的不满,也不会为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任何负责的斗争”。不过,斗换星移,当21世纪的中国继续她在上世纪后半期以来的经济崛起,富裕了一批包括“借助教育上的成就以及在独资企业的职位;还有些是国家体制内的人(政府官员和国营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越来越多“来自中国教育界、娱乐界、美术界的知识和文化中坚分子”在内的人们之后,这些逐渐富有的人们开始在经济、政治等不同领域,对这个国家的行为产生切实而深刻的影响。于是,一批中美社会学、政治学家,就齐集于《“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一书中,开始了对这一从经济层面向社会结构变迁的讨论。有趣的是,相比海外学者更关心,追求“美国的生活水平———包括高质量住房、一两部家庭轿车、高档服装、旅游的机会,以及相对引人注目的总体消费”的中国新富者们,将带来的终极事实:“世界已经无法承受一个始终追求美国消费水平的(尤其是矿物燃料消费水平的)庞大的中国中产阶级”,中国研究者更偏向内在的思考:“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如何演变?它将如何与国家互动,以打造中国的未来?”“中产阶级”意味着什么?从字面来看,“中产阶级”包含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含义,首先在于其所拥有的财富标准,其次才是群体分类,与米尔斯宽泛的分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 的 中 产 阶 级 似 乎 不 包 括“推 销员”———如米尔斯所言,“零售业的黄金时代还造就了300多万白领工作人员……1940年,这部分人占劳动大军的6%,占整个中产阶级总数的14%”。这个如同蒂姆·伯顿电影《大鱼》中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的“大鱼老爸”的成功推销员形象,或许构成了米尔斯笔下美国中产阶级的原型。按照米尔斯的解释,当二战之后美国经济的崛起,推动了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包括旅行推销员在内,相当一部分普通但有干劲的人们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蛋糕,正是这部分在社会中分散较广的群体成为后来美国中产阶层的中坚,而非那些原本就享有社会声望的医生、律师、教授或商业人士这类传统中产人士。正是这些“非专业人士”或者说市民中产者的出现,推动了美国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尽管这些中产者在经济收入上接近某一相似的标准,但由于其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正态分布,使得通过财富积累的社会资本可以渗透社会的每个角落———一如“大鱼老爸”推动了衰落小镇“幽灵城”的重建和复兴。那么,反观《“中产”中国》对其所讨论对象所作的分类:“1.经济群体(包括私营企业主、城市小商人、农村工厂主和富裕农民、中外合资企业雇员以及股票和房地产从业者);2.政治群体(政府官员、机关职员、国营企业经理和律师);3 .文化和教育群体(高校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知名媒体人、公共知识分子及智库学者)”就略显得模糊而指向不明了。在本书所作的分类中,经济群体只占到所有分类的1/3,那这对“中产阶级”本身而言,都可能陷入了一种名不副实的境地,同时这对本书编者有关“中产阶级扮演的日益重要的经济角色或许会反过来提高这一阶层的政治影响力”的假设,或许是个不太有说服力的前提。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只要能证明中国“中产阶级扮演的的经济角色”正日益重要起来,那么就可以推断出“这一阶层的政治影响力”也在不断增长,这一诱人的结论。因此,如何呈现中产阶级经济角色的重要性,就成了中产阶级研究的核心主题,但这在事实上也成为这一理论模型最大的缺陷:单纯以消费或经济水平作为衡量中产阶层的标准。比如在“第四章 全球化、社会转型以及中国中产阶级的构建”中,“收入差距使得收入较高者跻身中产阶级的行列成为可能”,以及“(中产阶级的消费模式)体现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成为他们构建自我认同、争取社会认可度微观或心理力学”的论述反映了和那个假设前提的最大矛盾:只占分类三分之一群体的“构建”标准如何作为整个“中产阶级”出现的标志。“中产阶级”的假设可靠吗?换句话说,当研究者将消费或经济水平作为这一衡量标准,从而增加了“中产阶级”的实际数量的同时,实际上便将本来不属于这些消费者的义务和职责,贴到了这些“拔苗助长”的中产阶级身上。而这些被消费数目建构的“中产阶级”又没有实现这个阶级“应有”的责任感,“白领……越来越多地使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住万科地产公司建的公寓楼,乘东方航空公司的航班旅游,在携程网预订旅馆,在淘宝网购物,观看香港的凤凰卫视,阅读《时尚》杂志”,其中一篇“中国中产阶级与小康社会”这样描写到中产阶级的“标准生活”,但除了满足这些物质层面的标准外,“一般说来,中国白领阶层对政治缺乏热情。”虽然在这句之后,该文作者提到了2005年反对日本入常,以及奥运会志愿者或参与赈灾的活动,不过,这和模型期待的结果仍旧相去甚远。同样,小区业委会、超女评选,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这类中国“中产阶级”研究中的常见主题,也无法支撑这一假设的结论。在本书的另外几章中,房地产效应和高等教育的扩大化,也成为中产阶级研究的新兴主题,前者坦然承认“尽管房地产改革改善了某些社会群体的经济机遇(尤其是那些从接近政府中获益的群体),但它并没有造就一个我们期待能在短期内促使政治变革、积极向上的中产阶级”的同时,后一篇得出了“高等教育的扩充在80后一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能这些人最终会成形为一个庞大的新中产阶级”。有趣的是,这两章的结论恰好完全相反,如果说高教和房地产的发展,同样来自中国经济发展,那么两个不同的结果,正好就反映了这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很难构成严格的函数关系。当这一假设出现很大局限后,本书最后用私营资本和律师行业从业者两个个案继续探索了这个模型的可能。在前一个个案的结论部分,该文作者华盛顿大学政治学教授狄忠蒲对中产阶级研究作了有趣的评论:“从卡尔·马克思、摩尔到福山,这样一些南辕北辙的学者都赞扬了中产阶级(或叫资产阶级)的优点,声称在民主政体的崛起和延续方面,他们发挥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然而,现有的证据却印证了一个全然不同的结论。”与此同时,在律师行业的个案中,该文两位联合作者在该文开头便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中国中产阶级研究的核心问题:“寻找率先在中国搞政治改革的群体无疑已经成为社会学家各自热衷的事情。”用突出的个案来替代定量研究,从这一点来说,已经是对社会学这门学科宗旨最大的背离了。诚如狄忠蒲教授所言,“我不能对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研究表示不屑,将其视为死胡同。我仍然认为,对于研究中国政治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概念。”其实,本书就其坦率的态度和充实的文章质量而言,已经算是当下中国“中产阶级”(社会阶层)研究中质量较为突出的一本。同时,本书实际上也确实尝试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的关系作出比较全面的阐述。但对于社会学研究者而言,始终应该意识到,“中产阶级扮演的日益重要的经济角色或许会反过来提高这一阶层的政治影响力”这一假设所包含的各组变量之间的联系不应是线性的简单相关。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契机,给了每个实现或将要实现“中产”的人们改变当下的机遇,事实上,诸如多元价值、个体主义,乃至全球化等等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不过,如果仅仅将变迁押注在“社会阶层”这类19世纪社会学的常见主题上,恐怕难免陷入缘木求鱼或是刻舟求剑的困境。□ 张经纬(人类学者,上海)日期:[2013年5月26日] 版次:[GB18] 版名:[南都推荐] 稿源:[南方都市报]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3-05/26/content_1864593.htm
  •     中国到底有没有中产阶级,这是一个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也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但所有人都承认,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对于私营经济和某些领域市场化合法性的逐步认可,中国早已形成了一个可以从收入水平上进行标识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富裕收入群体”。但这样的群体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吗?中产阶级这四个字本身包含着物质收入、精神旨趣、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指向等多重维度的综合意味。而在中国,对于这个群体的判定基本只能依赖财富这一项单独的指标。如果考察其背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将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存在严重裂痕的“想象共同体”。中国目前的富裕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大都与之前的旧体制有着无法言说的暧昧关系。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新旧体制交替中取得了利益,并在日后将其发扬光大;另一部分所谓的新富阶层基于新技术和国外资本迅速积累财富;21世纪开始,一个依靠拆迁致富的群体开始以若隐若现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所以,几乎一切可以满足中产阶级收入指标的群体,都与体制或者大资本直接相关,依靠才智和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进入上升通道的可能性很低。这样的群体成员来源造成了阶层内部对自身身份判断的严重失真。依靠体制转型致富的群体对于原罪的恐惧和对体制的依赖混杂成了奇异的心理景观;而新技术风潮逐渐过去之后,那些互联网企业发现央企依靠垄断资源和政策优势越发轻松的超越自己,而依赖土地拆迁致富的群体则因为自身缺乏创造财富的任何能力,所以即使坐拥大量财富,对于自身社会阶层的认定仍然暧昧不清。造富渠道的狭窄和财富与体制过于紧密的关系,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仇富情绪弥漫开来,所谓中产内部甚至也孵化出对立的情绪。《中产中国》一书中一项于2007年针对6000名中国人的调研显示,40%的中国人坦陈,购物是他们最大的休闲爱好。缺乏基本的精神旨趣是中国中产阶级不成立的又一项基本证据。不可回避,目前中国的富裕阶层还处于弥补物质享乐的层面,他们尚缺乏最基本的精神储备。更加尴尬的是,“中国中产”这个想象共同体的价值观更加复杂和分裂。更多的乐观主义者认为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是推动民主改良的重要力量,但一个缺乏共识的中高等收入群体的集合未必会有这样的意愿,尤其当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资产来源都依赖于体制的时候。 他们会对现行体制给予维护,以便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即使他们深知这个体制的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有一天会危机自身,他们的选择通常是离开而非进行推动改革,因为后者所要求他们付出的成本过高。一些学者寄予厚望的对于诸如PX事件的散步行为,只是针对自身就事论事的趋利避害而非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于“权利”的争取。这才是“中国中产”的真相,一个以财富数字为标准划入同一个圈子、缺少基本共识和价值观严重分裂的幻象群体。它本身不具备推动社会公正和进步的内在动力,只有当财富与才智直接形成正相关的关系,才会孵化出真正的中产阶级。
  •     我就不懂了,书的作者是怎么来定义中产阶级的,在美国是怎样定义的?自己书的的主要群体都分不清楚还能讲出些什么道理,五毛党已经发展到海外了吗?百度搜索中产阶级: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标志·1、通过提供知识来获取收入,或者通过经营小规模生产资料来获利;·2、拥有满足人们安稳生活需求的资产,如:房、车、存款;·3、能够完全满足基本生活用品消费需求,注重物质生活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奢侈品消费能力;·4、具有较强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需求,注重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5、没有资产阶级的巨大财富,也没有低收入阶层的社会福利;.6、对安稳的社会环境有强烈的依赖,群体利益受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的影响较大。够详细了吧,光说买车买房,绝大部分的人就已经没有剩余消费能力了,我都能清楚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多大的群体,这么点人崛起?有何意义?可笑之极!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纯粹是胡扯
  •     分析到位!如律师群体,还有政治参与方面。
  •     主要是2009年9月布鲁金斯学会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中外社会学家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状况予以多方面的研究,对了解中国中产阶级的构成、元素、划分以及他们对政治的态度和影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全书分6部分共15篇论文,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与他国中产阶级比较、中产阶级的构成标志、与社会政治及民主的关系、职业关系、教育关系、房地产效应……总体来说,中国中产阶级的成分比较复杂,在教育背景、职业特征、消费能力和政治见解的几个维度中难以精确划分,其对政府是依赖维护还是不断会争取民主权力还是未知数,是一个不稳定、难界定却又不断壮大的社会阶层。
  •     论文集。1、中产形成:房产+教育;2、消费前卫,政治后卫
  •     读完以后就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努力成为中产阶级的。。现阶段新中产的发展和房产、高教扩充联系还是很大的。有些地方速读过去了,也有一定资料价值。还有就是读完了才能感觉到政治与个人生活的联系其实是有多么紧密,老实说很恐惧。
  •     对中国中产政治上的两难分析得比较清楚
  •     值得一看 包装不错 配送及时
  •     有几篇有特点群体和特定领域议题的文章还不错。结论嘛就那样吧。。有些研究方法比较有趣值得参考。。不过这真的不是我的菜啊。。看的好没有爱没有热情╮(╯▽╰)╭
  •     赞。
  •     书是好书,就是校订文字的时候太不小心了,有几个明显的错误,而且在中国做的民主性倾向调查,有多大可信度尚不明确
  •     中国没中产
  •     总体而言,比较失望。一群旅居国外的外籍华人对着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指指点点,最后整本书就告诉我,对于中产中国这个论题,现在大家还各有各的看法,你这不是在逗我么?文中房地产与律师一段,恕我无知,实在看不出与中产阶级有何很大联系。最后一篇论文,样本那么小,结论真的可靠么?整本书就只是在“中产中国”的名号下,你言东,我言西,连编写组自己的意见都没有统一,就拿着这本论文集出来骗钱,最后名录中,各位大师你们真的对得住自己的名号么?最后调戏一下,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
  •     社会学研究方法 讲教育那章有点失望~
  •     一览国外学人对中产阶层的各式研究路径。
  •     在今天的中国笼统谈论中产阶级只是基于一种粗疏的分类法,重点在于用这个分类法来看什么问题是有效的。尤其说明政治态度肯定要继续细分下去,几篇好的论文是写业主、私营企业主和律师。
  •     外国人研究中国比自己人研究要有趣一些
  •     China's Emerging Middle Class-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     这本书是大学论文的集合,极其学术,购买者需考虑谨慎。学者果然是学者,思考问题的方面也完善很多,即便是中产阶级的定义,都有着五花八门的答案。中产的政治定义,是社会稳定的推进剂还是政权的推翻者,有待定义。这本书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未来社会阶级的走向,甚至是国家未来的动态。中国的中产阶级可以说很多,但也可以说很少,广义来说,中产阶级的确很多,狭义财富角度,中产阶级少之又少。总之,非常推荐这本书,特别是关心自己在社会里定位的人,和有意向进行阶级跨越的人。
  •     对中国高等教育之于社会阶层影响和律师这一特殊中等收入群体两篇文章相当耐看,
  •     以为是老美写的会好点,没想到还是观点不足,白瞎了那么多论据
  •     是我读下来研究中国“中产阶级”最冷静,观点也最切实际的一本文集,态度也比较诚恳。
  •     会议论文集
  •     1.前言有点美国中心主义 2.看中国人和外国人写的文章,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思维方式和写作套路的不同。
  •     知识学上的“傲慢与偏见”
  •     律师的调查最有意义。译者水准之差令人汗颜,史天建都不认识...
  •     伪中产,劳命伤神
  •     非常烂的论文集
  •     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研究的论文集。各篇论文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和陈述各不相同,缺少相互呼应,每篇文章基本上也都是在面上泛泛而谈。虽然按主题划分为几个章节,但全书还是欠缺系统性和深度。翻译的质量也不敢恭维,专有名词和表述错误比比皆是。让人失望的一本书。
  •     各种概念界定的比较清楚,自己的话语体系界定的 也比较明晰
  •     尽管本书的作者群也多是社会学学者,但主编李成以及其中两位作者陈捷、狄忠蒲确实正宗的政治学者,这对比以往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也意味着“中产阶级”在中国已经从一个社会事实层面的社会问题变成一个涉及到权力根本的政治问题。因此,起初是社会学者最先关注中产在天朝的兴起,一定阶段之后,政治学家开始关注这一现象的政治后果,尤其是中产与国家爱的关系以及其对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李成所主编的《“中产中国”》正好是学术界这样一种微妙转变过程中的代表性作品,值得关心中国命运以及思考革命是否会发生的人去品读。
  •     资料性
  •     本次阅读感觉马马虎虎,可能要再读一次
  •     “中产”这个词蕴含的问题框架已经是既定的,期待性、展望性多于现实描述性,还不如用中国研究者所常用的中等收入者好得多。这本书与其是对中国现实的描述,还不如说是对中国可不可以适应美国学院分析框架的讨论。
  •     之前看到一个段子说,美国人看美剧,看的是他们的生活和欲望,中国人看美剧看到的是别人的生活和自己的欲望。“中产阶级”在普通中国人眼中可能永远都代表着是“他们”吧。
  •     对变革中国的中间尴尬阶层很好的解读
  •     写东西的需要,入手了这本书。结果似乎通篇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分界线,这该如何是好= =
  •     虽然我还有70面翻完,但已能确定这就是本没啥新东西的材料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