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之匙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309109163
作者:戴锦华
页数:273页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影像之翼
主体结构与观视方式
谍影重重
——间谍片的文化初析
秩序、反秩序与身份表述
——香港动作片一瞥
我欲为人
——《南京!南京!》的意味

第二辑 文化之域
重写红色经典
智者戏谑
——阅读王小波
历史·记忆与再现的政治
欧洲经典的光影转世
——名著改编与社会文化

第三辑 性别之维
阶级、性别与社会修辞
性别·快乐·流行的限定
时尚·政治·国族
——《色·戒》的文本内外

第四辑 践行之思
叩访60年代


 未名之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未名之匙》总共分为四辑,每一辑都有一个关注中心,第一辑是“影像”,第二辑是“文化”,第三辑是“性别”,最后一辑是"60年代“。在我看来,将这四辑串起来的,是一个大的核心问题——现代中国“反帝反封”之任务本身就存在一个自我背反的问题。以此为基点,戴爷阐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中空和观视困境。也就是说,一方面,反帝的任务必然意味着在文化层面对外来文化的抵抗,要“救亡图存”和“确立自身”。另外一方面,反封的诉求则要求文化内部的自我批判。正是这两者的二律背反,导致了在百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时时会面临着无法准确言说自身的尴尬。其次,也正是因为这一在起点处的矛盾,则必然导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非坦途。这也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革命”、以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太讨论”的内在原因,也直接影响了1949年中国的历史巨变。这样一条曲折的现代化道路,也直接导致了中国与现代欧美社会在社会逻辑、文化自我与主体位置上的有差异的历史记忆。但是,戴老师也指出,21世纪指出,中国文化中的自我中空状态,则不仅仅五四文化在起源处的断裂所造成的,更重要的则是世纪之交又一次文化建构和意识形态实践的结果。我也许可以把戴老师的意见理解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表达困境,是一种“空之又空”“断裂之处在断裂”的现象。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看戴老师有理有据地吊打陆川,爽爆!
  •     未名之钥-a key with no name-这一双关足以表明戴老师的姿态与立场。又一次被戴老师的视野horizon/insight深深折服,尤其是关于陆川一篇。戴老师笔下幽灵般出没的对60年代的叩访与她反复强调的后冷战现实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是她奔走呼号“20世纪遗留的最大历史债务与思想及实践瓶颈”的基础与底色(想必亦是她的躬身自省)。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厕身高校、心系底层的立场,正如她不无沉重地指出,“今日我们难以轻松地言说‘中国’”。有趣的是,此丛书与同社另一套书相比似乎自觉不自觉地呈现出了“京派”与“海派”的比较文学研究的某种差异(暂且忽略其他地域的学者)。而体验过后者的我在今晚看了比较所30周年所庆的视频后也更加坚定追寻的心。
  •     戴老师最擅长和典型的新时期与电影史的文化研究。准备把戴爷的书刷完!
  •     目光犀利,思维相当老辣,从文本/影视作品解读向政治意味解读延伸的难得之作。初读一遍,还有很多地方看不透看不懂,以后还会再次拜读的。
  •     里面直接出现了敏感词字眼。。
  •     王小波和陆川两篇很有意思啊。初读,思维太透彻老辣了,不过这说话方式真的是绕绕绕.....
  •     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叩访60年代》。《欧洲经典的光影转世》可以视作哈姆雷特、简爱两本更具理论总结性的简版。《主体结构与观视方式》是戴老师“中国电影文化史-新时期”的核心观点。《谍影重重》是通过间谍片类型切入冷战-后冷战-后冷战之后的尝试。当然还有戴老师极擅长的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文本分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