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50253889
作者:[美] 恰克·帕拉尼克

内容概要

恰克·帕拉尼克,1962年出生于美国,毕业于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三十多岁时开始写作,是一名特立独行的当代小说天才,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忠实的粉丝。主要作品有《肠子》、《隐形怪物》、《搏击俱乐部》、《窒息》、《摇篮曲》、《日记》、《逃亡者与难民》等。这些作品糅合了讽刺、戏剧性、恐怖等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其中,《搏击俱乐部》被导演大卫·芬奇改编成同名电影,他也因此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可。《人物周刊》说“他有一种独特的天赋”,《新闻周刊》说“他是长期以来最新奇、最有趣的作家之一”,还有媒体说“他综合了海明威的阳刚与古罗马讽刺诗人尤文纳尔的嘲讽”,并预言他会跻身文学巨匠之列。总之,他的“独创性”令他在美国文学界占有独特的地位。

作者简介

《搏击俱乐部》作者
当代最负盛名的邪典小说家
穿越浮华虚荣与信仰本质的癫狂之旅
撕开名流精英与流行文化的虚伪画皮
你所听到的,是一个关于一切事物都往错误方向前进的故事。
谭德•布兰森劫持了一架飞机,将所有乘客和机组 人员都赶下去后,他独自一人留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飞行的飞机上。几个小时后,飞机便将燃料耗尽,撞向大洋洲的土地。他做这一切,只为了对着黑匣子讲出自己一生的故事。作为邪教教会组织集体自杀行动的最后一个幸存者,他本来是一个驯服的教会儿童,一个卑微的家政工人,结果一下子却成了教派偶像、救世主、畅销书作家,最后又变成了被通缉的杀人犯。所谓的邪教组织和外面的这个世界,到底谁更疯癫?
文笔犀利……读者对这个荒诞而注定在劫难逃的主人公的同情之心被全面唤醒。
——《纽约客》
帕拉尼克以德里罗式的文化妙语和他自己对当下名流文化的独有讽刺,令行文富含黑色的幽默。
——《出版人周刊》
近乎病态、天马行空的狂想曲……帕拉尼克塑造出了可信而又感人的戏剧。
——《柯克斯书评》


 幸存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评《幸存者》/By 团团花哚 2015.08.20最初被这本书吸引,完全是因为恰克·帕拉尼克 “邪典小说家”的名头,精彩的《搏击俱乐部》《肠子》之后,他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和作者一样,《幸存者》本身就有个有点邪的封面,鲜艳的飞机正以下坠姿势跃然黑色之上,机舱里面发生了什么,之后又会怎样,直让人想要翻开读一读。《幸存者》是否和《鲁滨逊漂流记》或是《Lost》一样,讲述了人类脱离群体之后的荒岛求生?这确实是一个求生的故事,然而却不是荒岛。当一个人脱离了从出生便开始遵从的信仰,教会组织不再对他有任何束缚的时候,这信仰是否还有约束力?当失去童年、亲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有没有滋生出对信仰的怀疑?当一夜成名后,习惯了聚光灯的追逐,又能否推翻这信仰,甚至构建新的信仰?这本书是谭德的故事,一个被信仰驱赶着生活,被社会压榨着生活的人的故事,他没有自己选择道路的能力,也无法选择正确的道路,因为一开始,所有的事情都在往错误的方向上发展。开篇,映入眼帘的是第47章,对,你没看错,这是一本倒着讲的故事。此时,谭德·布兰森劫持了一架客机,赶下了所有的乘客和机组人员,飞机在自动驾驶系统的操控下飞行,直到燃油耗尽坠落,在他生命的最后六个钟头里,开始对着黑匣子絮叨自己一生的故事。时间已然不多,然后他却反复的絮叨着自己没有杀人,所有人安全降落,花掉了大概我们所看到的一章的篇幅。于是我们了解到,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有些神经质,但本质还算善良的一个人。亚当、谭德、比莉是教义派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的名字,每个家族的长子叫作亚当,其它的儿子叫谭德,女儿叫比莉。教义派长老会为每个家族的亚当选一个其它家族的比莉做妻子,他们继承家族的农场、财产,然后开始生孩子,一个接一个。长子叫做亚当,其它的儿子叫谭德,女儿叫比莉。 谭德和比莉们是被遗忘的阶级,当他们成年之后,会被派送往外面的“花花社会”为其他人服务,获得的报酬则送回共同体。谭德和比莉们辛苦的劳作,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什么欲望,他们像被操纵的木偶般机械的劳动,相信这样就会迎来救赎。觉得太可能?不,这太可能了。从出生起被奴役、被驯化、即使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也能够免疫时间的一切,跟随自己的信仰,劳作至死。没有谁记得起哪一个谭德和比莉,甚至他们自己的父母亲。谭德和比莉只是一个个人头的代名词,是从小被驯化成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机器,是一叠叠涌向共同体金钱的输送者。亚当生而优于谭德,虽然亚当也只是长子的代名词,可是每个家族的亚当都是独一无二的,生来就继承家业,生来就坐享其成。亚当·布兰森比谭德·布兰森大三分钟,却拥有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他是否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视每一个弟妹为活着的劳动机器?也许吧,反正只要弟妹成年后,被送往外面的世界,他们就老死不再相见。然而,我相信,他对于教义派不承认双胞胎存在的弟弟谭德,始终是有些不同的。所以,当亚当被教义派深深的伤害,复仇中,他仍然留下了他的双胞胎弟弟。直到故事的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生来就是统治阶层的亚当,也会被信仰刺的鲜血淋漓。信仰到底是什么,它是人类的自我救赎?还是只是一针灵魂的镇静剂?现实又到底是什么?劳作者谭德了解上流精英衣光鬓影后的愚蠢和肮脏,幸存者谭德认识了聚光灯下面的贪婪与狂妄,一切和那个全体脱出的教义派那么相似——井井有条的背后,掩藏着最黑暗;一切都是虚幻的泡沫,只差一个手指,一戳即破。谭德回不去他的信仰,又无法找到新生的路,因为一切都在错误的方向上。也许真的,是法提莉缇,给了他最后的救赎。全文都是谭德的碎碎念,反复的、散乱的碎碎念,可是居然却让人不生厌恶,甘愿从头读到尾。恰克邪就在于此,对故事的架构,节奏的轻缓,人物的描写,语言的组织都处理的游刃有余,不同于常态的作品,像黑色帷幕下的巫师之舞,摄人心魄。
  •     工作机器、自杀咨询热线、邪教成员、精神病患者、幸存者……当一个人的前半生充斥着负面标签,他是怎么思考自己,怎么执行自己呢?这本书述说的就是,一个邪教组织最后的幸存者——谭德·布兰森,在社会福利调查员的监视下,在其他不同人的“另眼相看”下,他所做的挣扎、思考甚至幻想,他成为了教派偶像、成为了畅销书作家、成为了预言未来的大师,最后又变成了被通缉的杀人狂。滑稽又癫狂的一生,谭德通过预言式的劫机,说出了他这短短三十几年的人生。由教义派共同体而生,以工作为使命而存活,当这一切被打破的时候,教义派全员自杀之时,谭德究竟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和哥哥亚当·布兰森回到教义派旧址,谭德说,他的回忆都是美好的,他记忆中的山谷是宁静而安稳的,他记忆中的峡谷平原生活是由人情味的,他记忆中被疼爱着、被细心照顾的事情,他记忆中每一天都是充满幸福与归属感的……教义派被定义为邪教,教义派全员自杀,他一生的信仰为之坍塌,但他仍有余力自欺。只有当哥哥亚当告诉谭德,所有教义派的男孩、女孩都被阉割过,都观看过母亲生产时的痛苦时,这种现实与信仰的内心冲突才达到极致,所有尝试过的行动,都找到了原因。究竟何为信仰,一个人一生所能坚信的是什么?我能想到最恰当的类比,就是小孩子相信义务教育课堂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一样,而随着年岁增加、眼界变宽,孩子们是在不断打破相信重塑信仰的过程中成长的。孩子们被这个社会所包容,而谭德与这群孩子不同的地方正在于此,他被排斥、被定义、被剥夺,他是不被接受的一群人中的一个。这就是幸存者定义。当世界和我不一样,这是世界的残忍,还是我的怪异?我喜欢书中的这段话:“我只是不想被治疗。不管我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都不希望被治疗。在我心中的所有小秘密都拒绝被发现、被说明,拒绝被用孩童时代的经历、化学作用说明。我害怕,究竟在那之后还会留下什么?因此,我从没有让我真正的不满与不安暴露过。我一点儿都不希望让我的任何一点儿忧郁被解决。我从不谈论我死去的家人,而调查员则认为这是哀伤的表现。表现,解决,将它归为过去。”是的,正如这段谭德的自白一样,社会福利调查员所代表的政府幸存者保护计划是一种讽刺,所有幸存者最终都死亡。这本书用谭德癫狂的表达与行为直击主流世界文化蛮横粗暴的一面,主流社群想当救世主,却又需要人生导师,这也是一种讽刺。这种救世情结背后,才是最无力、最孱弱的一群人。
  •     “穿越浮华虚荣与信仰本质的癫狂之旅,撕开名流精英与流行文化的虚伪画皮”拿到书时,这句写在封面左下角的话最先吸引到我。紧接着是再下面一行的小字:“你所听到的,是一个关于一切事物都往错误方向前进的故事”——恰克•帕拉尼克借谭德•布兰森之口这样告知读者,这是他对于这个故事的定位。这是一部荒诞怪异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却又合情合理,于是对文明社会尤其是名流文化的讽刺便也合情合理。作者以倒叙的顺序来讲述谭德•布兰森的人生故事,并且别出心裁的从第46章写到第1章,仿佛一部从最紧张镜头展开的电影,故事以谭德紧张而诙谐的劫机开始,他将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送下飞机,一个人将飞机调到自动驾驶模式,他要做什么?他要以这种决绝的方式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向世人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一个关于一切事物都往错误方向前进的故事。作者这样设计情节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这样的情境下,既悲壮又诙谐,既绝望又可怜,不管是讲述故事还是讽刺批判都是很适合的。作为邪教“教义派共同体”的成员,谭德•布兰森是个绝好的家政工作人员,他知道怎样去煮龙虾、知道怎样去除沾在毛皮大衣上的血迹、知道加一点橘子皮会让红酒炖牛肉更好吃……他们只是邪教牟利的工具——然而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也因此生活的充实而满足。“教徒自杀惨案”后,他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作为教派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他获得了民众极大的关注。他成了教派偶像、成了救世主、甚至成了畅销书作家。这样的生活却让他觉得迷茫,觉得无所适从。谭德•布兰森似乎获救了,他从“教义派共同体”中解脱了出来,走入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癫狂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愚蠢虚荣,他们应付不了生活中的各种小问题,不知道如何消除墙壁上的弹痕,不知道如何在牛肉片上撒面包粉;他们披着画皮,互相欺诈,唯利是图。这样的世界获悉更像是一个邪教,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是其狂热的信徒——他们身在其中心甘情愿地受其迫害却对此一无所知。小说题目是“幸存者”,不仅仅是因为谭德•布兰森在自杀惨案中孤身幸存,还因为他也在“外面的世界”中幸存——他准确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往错误方向前进说明他并不是“外面世界”这个更大邪教的信徒;他的幸存更是因为其劫机留言的壮举,他的灵魂已经在远远逃离这个令他茫然无措的世界,飞机坠地的时候必将是他的第三次幸存,尽管是伴随着毁灭的幸存。这本书还是恰克•帕拉尼克一贯的风格,在悲观、绝望、毁灭中隐藏着对于文明社会的反思与批判,在诙谐、诡谲、夸张的黑色幽默中倡导着自由。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如果我没遇到法提莉蒂,如果法提莉蒂没有预知技能。可是,没有如果。生活只是生活。
  •     酷毙了好嘛!!最喜欢恰克这种要命的调调了好嘛!!
  •     Get了一些家政知识。
  •     马航事件。。。那个飞行员劫持了飞机,带着一众乘客撞响山脉。 到新闻上就是大逆不道灭绝人性了,写到小说里就是惊险刺激。
  •     可以,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可以GET一些家政知识。。
  •     “我不期待你能理解”
  •     此版本已买
  •     除去无序的句子排列和滥用药物 还能学到很多家政小知识(虽然没有实践过是否有用)和黑色幽默 剩下的则让一度的真爱稍微清醒点 其实亚当如果只是一个分裂的人格会更有趣 过完所谓悲惨的一生终点无外乎都是死亡 所以去死 所以不断自杀 所以才会脱出
  •     学到了许多家政诀窍,杀人手段,营销手段,神经病症状,非常心疼男主,喜欢调查员,女主真是个厉害人物,结局没看明白,总觉得女主不是真叫他去死,我觉得他可以挽救一下,就像找死专卖店一样,怎么主角最后还是得死呢,虽然说我们最后都是死人
  •     「如果你变得可以述说迄今为止的人生,并且将它们忘记的话,到时候,我们就一起开始全新的人生吧。然后就可以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了。」这是一个过程绝望,但结尾充满光明的故事。生与死的告解,只有死亡才能迎接新生……「测试,测试,一、二——」
  •     如果你变得可以述说迄今为止的人生,并且将它们忘记的话,到时候,我们就一起开始全新的人生吧。然后就可以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了。
  •     一种强烈类型风格的自我密集复制,读起来颇累人。阅读感受在疲劳和有点意思之间来回折返。全篇最有趣是女预言师的日常灾难现场消遣。
  •     好了现在我是恰克帕拉尼克脑残粉了
  •     当癫狂和混乱不足以遮盖舞台,拙劣的讲述水准就大白天下。
  •     一些句子翻译不好,没有断句,阅读起来不太习惯。书很好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