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229070182
作者:司马辽太郎
页数:371页

内容概要

司马辽太郎(1923—1996),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原名福田定一,其笔名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1943年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蒙古语科,1946年进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两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1961年开始专职创作的生活。
司马辽太郎有独特的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俯瞰法”,即居高临下地俯瞰历史人物,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司马先生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预见到身后之事,而历史小说家却可以清楚地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他的命运以及他的存在与行动对后世的影响。
司马辽太郎一生作品无数,自1960年之后,几乎年年获奖。七十岁时获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书籍目录

三河性格/001
在尾张人看来,隔壁的三河一大半都是山地,发展滞后,他们嘲笑道:“三河的猿猴比人多。”但是,三河人性格质朴、吃苦耐劳、重义轻利的美德,绝非耍小聪明的尾张人所能比拟。
前往三方原/018
“敌人踏着我国郊野一路前行,我等却一箭不放,躲在城内,此举绝非男儿所为。”一向做事小心谨慎的男子,面无血色地吐出这番话语,他的家臣也始料未及。家康身上冷静的筹划能力,被同样隐藏在他内心的某种疯狂所打败,尽管这种情形极其罕见。
落荒而走/038
信玄部署的阵式名为“鱼鳞”。鱼鳞阵犹如鱼鳞般层层密布,滴水不漏。与此相对,家康摆出了“鹤翼”阵形,犹如白鹤亮翅,一字展开。他们试图用轻薄如绢的两翼接住山上滚下的岩石,不曾想在接住滚石并将其包围之前早已被撕得粉碎。
姻族之争/056
尾张的织田家一向以奢侈著称,此次德姬公主出嫁,则带来百万石土地作为陪嫁。筑山夫人的故土与娘家皆已衰败,陪嫁的土地已无从谈起。家康理应赏赐些给她,可家康这人对待妻妾极端吝啬。即使步入晚年,作为“大御所”在骏府养老时,众妾也是多半靠替人传话收取的贿赂或放高利贷给大名来凑齐养老钱。
远州二股城之事/074
作为家康十七岁那年所生的长子,信康十分讨家康喜欢,所以信康之死也成为家康终生痛切的记忆。家康年近花甲时,领军参加关原之战,开战的前一日,家康下令部队在雨中前行。
“到这把年纪了还得忍受战争之苦,如果信康在世,则无须老夫亲自出马。”家康回想起二十年前痛失的儿子,泣不成声。
甲州崩溃/091
无论守将如何要求,身为大将者都应将生死置之度外,前去救助部下,这样才能深得人心。而胜赖天生缺少大将风度。自尊心才是他行动的动力。当然,胜赖也顾虑过世人对他放弃救援高天神城的评价,不过他的顾虑与众不同:“世人一定认为我胜赖的威力不如先前。”
凯风百里/110
横渡大井川时,家康的表现无可挑剔。信长是由轿夫抬着过的河,信长的家臣们也由壮工背着渡河,甚至中下等兵士也安排有德川家的人力车负责运送。不仅如此,家康担心信长及其家臣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动用了数千德川武士在河流的上游筑起人墙,以减缓水的流势。
虎口逃生/128
家康终生不忘“穿越伊贺”的经历,他时常提起当时的艰辛:日夜穿梭在没有道路的崇山峻岭之间,好容易到达了伊势海滨,前前后后整整四天四夜,他几乎没有合眼。在这次冒险旅途中,身边的人个个有独门绝活,得益于此,他才能保全性命。
吞灭甲信/147
从鸣海返回的途中,酒井忠次曾好几次暗示家康:
“有一件事很奇怪,竟然有两地被弃于一旁,无人过问。”
家康觉得好笑,心想:“酒井还自称智者。”
“两地指的是何处?”家康并未反问忠次。其实他先于忠次,早在从京都返回三河的途中便打起甲、信两国的主意,并且已经展开计划。
初花/167
家康一味地心急如焚,到底是跟随秀吉还是继续与其断绝来往?这二选一的难题甚至令他急得往墙上撞,却单单忽略了世间最重要的礼仪二字。礼仪原本无益也无害,可在如今难以作出决定之时,礼仪也不失为一种行动。眼下,不如先给秀吉道贺。
一介俗人/182
三法师坐在上席,只不过是被抱着,而抱着他的正是羽柴秀吉。诸将依次向上跪拜行礼,这光景表面上看起来着实可笑,实际上却意味深长。诸将叩拜的究竟是三法师,还是抱着三法师的秀吉呢?
指向清洲/197
信雄杀死与秀吉勾结的三个家老,表面上激怒了秀吉,但实际上着实让秀吉高兴了一番。一切皆在预料之中。秀吉编写的剧本,演员信雄以百分之百的精准度演绎了出来。
“一百万石,只剩下一个空壳了。”秀吉自言自语道。
第一战/214
三河将领熟稔兵书,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奥平信昌一过河,就把佩有火枪的数名骑兵叫到他身边,报出要击毙的敌军将领的名字,命令他们说:“那个人,给他一枪。”这群神枪手得令后,立刻策马前进,到达最近的距离后,立即一齐下马开枪。
尾击/232
秀吉骑马跑上了先前忠兴立书信的那个松林小土包上,下了马,掀起战服,朝着家康的营地大声叫唤:“对面的大将,快来舔我的屁股。”
然而这个小土丘,就在家康火枪队的射程之内。
家康听到秀吉的叫嚣,立即命令士兵:“那个头戴唐头,身穿孔雀翎外褂的就是秀吉,快开枪射击,别让他跑了。”
安藤直次/250
在随后检查首级时,家康身边的内藤正成问:“我听说池田纪伊守手拿‘赤熊'令旗指挥战斗,为什么没看到他的令旗呢?”内藤正成怀疑这个首级的主人是否真的是池田纪伊守。
“令旗当然有。”“那你为什么不带回来?”
直次听到这句话,勃然作色,厉声抱怨道:“这个首级是不是敌军大将的,不关我的事。这份美差是你们这群老头子的活儿,你们有空慢慢查吧!”
蜻蛉切/270
提到伤疤,家康晚年常说:“平八郎这个人不简单,他一生上战场五十七次,竟没负半点伤。”
平八郎也相当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受什么伤。晚年,成为坐拥十万石领地的大名后,平八郎喜欢上了雕刻,一有空就摆弄着刻刀,东雕西琢地忙个不停。病故那一年,平八郎在雕刻时不小心切到了自己的小指,当时他就说:“今年我大概要死了!”
石川数正/289
秀吉再也不敢说“灭了家康”这种杀气腾腾的大话了。现在,他提起家康,总是先左右顾盼一番,然后拿出一副安闲之态,由衷地赞美道:“真是古今之名将啊!”此刻家康俨然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
冈崎出奔/307
当了秀吉旗下大名的数正,反而没了能耐,权势、地位也大不如前,这令许多人感到意外。有人说:“石川伯耆这种人只能在三河发发光,到了大地方连影子都快找不到啦!”
还有些好事者,故意在数正家门前写打油诗:“昔日家康旧笤帚,来京不值草芥钱!”以此讽刺、挖苦数正。
城乡物语/328
怂恿自家妹妹离异,已足以令人侧目,更何况秀吉是天下的霸主,竟有意将自己的同胞手足送到只是地方土霸王的家康那里做人质,岂不是自降身份?秀吉接着又说:“即使这样,家康还是不来的话,我附上大政所(秀吉的母亲)一起送过去。”
家康之死/345
“我若死了,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啊?”
秀忠一边用纸巾擦着汗,一边回答说:“我觉得天下可能会大乱!”
听了秀忠的回答,家康断定道:“不会的,天下不会乱的!”
家康为人谨慎,他早已将各大名封地的分配方法、姻亲关系、继承者的性格、能力及世人的反应等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外,他还暗中做了不少安排,制定了各种保全措施。

作者简介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是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再现战国第一王者德川家康曲折一生的历史小说杰作。
德川家康,出生于封闭落后的三河地区。三岁与生母离别,六岁作为人质流寓他国。辛酸和凄苦的人质生涯,锤炼出他坚毅无比的韧性和机警沉稳的个性。
成年后继任城主,但领内豪族林立,领外强敌环伺。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存,他甘愿充当今川义元的炮灰,随后又追随织田信长四处征战。才赢得生存空间,却为了取信于信长,不得不痛心杀妻灭子。信长梦断本能寺后,秀吉抢先控制了局势。他屈累代尊贵武士之膝,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脚下,同时埋首于势力的扩张。待时机来临,他果断出击,将敌人彻底击败。
他最大的特点,被人们总结为“忍耐”和“模仿”。为了能与众多天才相抗衡,这个既无非凡创造力,又无卓越天资的普通人,也许只能以“忍耐”来磨炼自己、提升自己。他没有创造性,倾心于模仿他人的长处,集武田的兵法、信长的果断和秀吉的策略于一身。他,以正直和忠诚获得了信长和秀吉的信任,可秀吉一死,他却骤变为谲诈多端的首领,可见其正直和忠诚是掩盖锋芒的处事之术。
司马辽太郎以流畅犀利的笔触,精炼客观地再现了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德川家康从人质到王者的传奇一生。


 德川家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历史小说并没有完整地按时间顺序详细描写德川家康的一生,更侧重于信长时代和秀吉时代前期的家康,战争的部分的描写也主要着墨于前期的几场战役上,比如三方原合战,小牧长久手之战。而在长久手之战之后则直接转入了信长之死,关原合战只字未提,大阪冬之阵和夏之阵都没有写,感觉结尾很草率,好像少了下半部分一样。也可能是司马辽太郎认为秀吉死后,再也没有像样的人物和家康对抗了,所以干脆全部跳过。作者更多的是从性格特征上去刻画德川家康这个人物,并且分析了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家康家族的形成,三河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三河人的性格,种种因素构成了一个丰满立体的德川家康的形象,也解释了家康在内政、作战和外交当中为什么会采取这些策略。阅读这本书时,恰好刚从关西旅游归来,对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的兴致正浓。感觉上日本人并不喜欢德川家康,他们更喜欢的是像项羽这般天资娇纵,却因种种原因而最终失败的,具有悲剧气质的英雄人物。在他们眼中,在战场上叱诧风云,创建了“风火山林”的武田信玄可谓英雄;锐意革新,志在天下却功亏一篑的织田信长自然是英雄;忠心护主、勇武过人的真田信繁更是英雄;而德川家康,不过是靠着活的更久和超好的耐性而最终摘取了天下的果实,他本身在历次大战中并没什么值得歌颂的精彩胜利,欺负孤儿寡母的大阪之阵当然不算,实在难以教人信服。更深一层的是,现代日本是继承了明治维新以来的成功的基础的,而明治维新是以推翻幕府作为改革起点的,幕府无疑是守旧腐朽的象征,自然,开创了近三百年江户幕府统治的德川家康也连带着不为日本人所喜。在书中,司马辽太郎也表现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江户幕府后来之所以会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正是受德川家康本人的这种谨慎保守、缺乏创新的个性的影响。如果是织田信长的天下,日本一定不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的确,德川幕府闭关封锁政策无疑是落后于时代的,但是,这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历史,这种开启上帝视角评价历史人物的模式未免有失公允。表面谦逊恭顺,内心隐忍,谨慎而有耐性,但关键时刻又不惜一切代价,这是德川家康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显得并不那么英雄,可是德川家康的这种性格,已经深深烙印在日本文化里和每一个日本人的性格当中,而这恰恰也是近现代日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羡慕和追求的往往是自己所不具备的东西,而对于自己本身固有的习性,却又常常忽略,甚至有所厌恶。司马辽太郎的笔法,喜欢在叙事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出现的人物,逐渐展开介绍,追溯回人物过去的背景和性格形成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站在更高地角度去全面展现人物的历史背景,更透彻地剖析人物性格的成因,但也容易夹带私货,而且阅读的流畅性也打了折扣。
  •     很喜欢这本书。司马不愧为历史小说家,不过,这本书算是小说吗?我觉得小说的成分并不是那么足。书名虽然叫《德川家康》,但本人觉得家康只能算是一个关键人物。而且书中绝大部分写的都是家康的军事和政治生涯,虽然作者也在书中表明家康对于女人几乎没有特别的喜欢,更谈不上沉迷,所以情感世界乏陈可数。书中其他人物所占篇幅也非常的多,各种英雄都有描写。女人的只是影子。简介也介绍作者有独特的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俯瞰法”。因为作者熟知历史,通晓人物的命运,所以不但可以立足当时来描写,更可以通过介绍人物之后的命运来更全面的诠释人物。另外,作者也非常善于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剖析,从而揭示性格导致的命运。我觉得这也是一大看点。有读者反映这本书太慢热,的确,书的节奏稍显迟缓,战争描写对比我国那种大规模的战争来说又显得太局促,计谋也不是关键。但是,如果喜欢看人物人性描写的就会容忍这种不足。翻译也挺好。总之,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幸好先读了山冈庄八的十三卷大部,再来看司马的就比较清楚前因后果。本书较之传记更像评论。
  •     3.5关原之战到大阪之阵都没有描述,很可惜
  •     司马大叔是个好作家
  •     其实是被新史太阁记里的德川家康萌到了才买这本的←_←
  •     乌龟传没有关原的戏份竟然……
  •     看的莫名其妙,作者跪舔家康
  •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本书写的还是比较中肯,把家康的一生主要勾勒出来了,没有主角光环,和同时代的信长、秀吉比起来,家康的一生还是平庸的时候居多,也许关原之战的时候显得智略高了不少,但总的来说,不了解他的一生,还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最后家康有个狸猫或者乌龟的绰号了,就算看完这本书,也是想不通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是家康了。正印证了那一句话,“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描述当中,可以看到不同的面貌。
  •     显然,司马是不喜欢德川的。这个几乎无法掩饰。事实上作为历史小说也无需掩饰自己的喜好,是否绝对客观并不是历史小说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作者是否对于这段历史,这些人物深深地着迷。爱憎皆入骨,就是好书。
  •     关原合战被先生吃了嘛?!啊~~~
  •     韬光养晦也是要有实力的
  •     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这个作家
  •     司马辽太郎的这本书,与其说是描述德川的生平,不如说是试图剖析德川的性格,以及这种性格在战国的大环境和三河松平小大名的境况下,是如何成为德川家康最后统一日本的机缘!从一些评述中,似乎感觉司马辽太郎对德川的评价不高,至少认为三河人的狭隘和德川政治上的保守造成200多年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对现代日本的影响也是消极的。性格造就政治选择——这个观念确实有点新奇,仔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和国运有关联也是合情合理!不过这本《霸王之家》奇怪的是:对于决定性的关原之战居然没有涉足,在小牧-长久手之后戛然而止,不知为何!
  •     戒急用忍
  •     写出了家康和他同时代英雄自己身边人物的事迹,活得长又能忍耐的聪明人,报偿来得总是丰厚。
  •     哦不对 这本是不是还没看完 书呢??
  •     老乌龟其实很妙呀,各种藏起来自high,马术不给看,医术不给看,无保障的女色不乱看,司马辽太郎先生以自己的视角写的一本,前后反复且有自相矛盾之处,有点不够看,而且还把关原之战给略去了……另外就是求给看森兰丸、永井传八郎,井伊直政真相啊啊啊啊!!!
  •     有些地方有些矛盾,但是整体是一部很细致的历史小说。为啥和秀吉打着仗就突然转到家康之死了?司马辽太郎确实是一个好的小说家。
  •     不过如此
  •     好乱...
  •     我感觉这部作品主要讲了两场对于家康而言意义重大的战役-三方原合战和小牧、长久手合战,应该说这两场战役也是家康命运的转捩点,其意义并不亚于关原之战,前者让家康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后者则是奠定了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没有了前者,也就不存在后者,两者是交相呼应,互不可缺的。同时这部小说也重点分析了三河人的脾性,已经这个脾性对日后日本的影响!
  •     一代霸主在作者笔下成为了活生生的人 小心翼翼,偶尔热血 信任不移,恩威并施 天资平庸,不断模仿 喜欢这种有血有肉的肖像
  •     臣服秀吉和关原之战什么的高潮为什么都略过,原著就是这样的吗?
  •     作者不相信人的真诚
  •     有点反反复复?这是怕读者记不住人物还是怎么的?重读了半本书……嘛 故事很有趣,作为入门的话
  •     相比起动辄十余本的山冈庄八版德川家康,这部仅有二十章三百余页的小说,在内容传达量上已经算是很友好了。当然,内容少不意味着没有把该刻画的人物讲清楚。在这本书里,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司马辽太郎在字里行间中表现出的,对家康既称赞而厌恶的矛盾观点,德川家康的隐忍、谨慎,以及所表现出的带着政治虚伪的手段,既是他夺得天下的资本,也是他过于异于常人的反感之处。总体来说,还是很能够剖析出家康的心理及行为,但笔触的离散感确实不太能吸引人持续阅读下去,而且最后的一章的草草收尾,把从家康臣服秀吉之后到大阪夏之阵间的情节一概略去,姑且认为作者觉得前文的叙述已经足够体现家康了,从关原到大阪也只不过是在重复着家康以往的手段。
  •     虎头蛇尾阿,木有高潮直接事后烟阿,连事后纸也木有阿,说好打最终boss秀吉呢!八噶!
  •     这本书里面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 建立了德川幕府的家康已经七十二岁高龄,有一次这位日本统治者去上厕所,突然一阵风吹来,吹走了他手上的草纸。家康满头大汗的追逐,终于在风中抓住了那张草纸,看到旁边的侍从发出了笑声。家康这样说,年轻人,你们不要笑,老夫就是凭借这样的精神建立了幕府。
  •     安藤、平八郎、石川数正,最后篇幅以三个人物短篇来顺延情节。德川家康将自我抽象化的个性,也是源于乱世中的恐惧吧。
  •     太历史了,比关原之战差了好多。
  •     历史小说给人启迪,丰富认识,在这一点上。司马辽太郎做得很好,书中偶尔翻译的不是很好,或者说原著可能就不是很好,给人不顺畅的感觉,带来困惑,但是还好,这并不多见。
  •     作为一本分析德川家康心理的作品,十分值得一读。但是作为一本生平传记.......咳咳
  •     喜好日本战国史 则必读
  •     日本人的历史怎么看都不靠谱,凑合着看
  •     没有恢弘大气的宏大叙事,只是如一个探访者般,探寻着主角的心路和人生。也许和司马辽太郎自己所说的一样,德川家康并算不上是个英雄,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的人,确影响了日本的民族和历史。
  •     这个系列的第二本书选择了最薄的德川家康。在选择的时候也是在想这本书怎么会这么薄?完全写不完啊?到手之后一看目录,也就发现,的确是没写完,或者说仅仅是想挑几个重要的,传奇的地方来写。和这个系列其他的几本不甚相同的是司马辽太郎先生把自松平元康起的幼年时期写的很详细,的确我对于战国武将一生中的幼年生活也是特别感兴趣的,这一点很符合我的胃口。这本书司马辽太郎笔下的德川家康过于单薄,同时因为很多的事情过分省略(关原之战等),使得没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德川家康的一生,但作为我这种爱好者的初期读物,已经很好了。
  •     还行,挺好看的,至少知道了一点日本战国事情
  •     在司马辽太郎的笔下,德川家康性格隐忍、守旧,虽为德川家族开山鼻祖,但整个人无创新意识、只会一味模仿。相比《新史太阁记》中秀吉的变通和圆滑以及强烈的人格魅力,德川家康在这里显得真是有些讨厌了。
  •     居然打成了德川健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