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532768066
作者:[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
页数:1712页

内容概要

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博物学家、前国会图书馆馆长,一生著作等身。
作为美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巨擘之一,他著有二十多本巨著,且大部分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在其众多的历史著作中,“美国人三部曲”是他涉猎最广的一部文明史的巨著,由《美国人:殖民地历程》《美国人:建国的历程》《美国人:民主的历程》组成,三卷分获班克罗夫特奖、帕克曼奖和普利策奖。

书籍目录

《殖民地历程》
一个陌生的海岸
第一卷 梦想和现实
第一编 山巅之城:马萨诸塞海湾的清教徒
正统观念如何使清教徒注重实际
布道: 一种美洲制度
探索新英格兰方式
清教保守主义
清教徒如何抵制乌托邦的诱惑
第二编 内心的种植园:宾夕法尼亚的贵格会教徒
追求殉道
执政的考验: 宣誓
执政的考验: 和平主义
贵格会教徒如何错误估计印第安人
引退
至善论的祸害
第三编 善行恶报:佐治亚的移民
非英雄史诗时代的利他主义
伦敦绘制的佐治亚乌托邦蓝图
慈善殖民地
福利计划的破产
利他主义的危险
第四编 移植者:弗吉尼亚人
英国绅士,美洲风度
从乡绅到种植园资本家
绅治政府
邻里式共和政体
“信神而求实”: 没有主教的主教派教会
“信神而求实”: 没有理论的宗教信仰自由
弗吉尼亚公民

第二卷  观点和制度
第五编 美利坚人的精神气质
需求: 一种关于意外境况的哲学
诉诸自明之理
知识自然来
博物学峥嵘突出
第六编 社会教育
社会兴办大学
高等教育代替高等学识
无差别人的观念
第七编 有学问者丧失其垄断
职业的流动性
非专业化的律师
法律与政治的融合
第八编 新大陆的医学
自然康复和简朴的治疗方法
以社会为中心
通科医生
从经验中学习
第九编 美洲科学的局限
大众的科学: 通俗天文学
天真质朴的见识和别出心裁的装置: 电学
荒野中的农业
第三卷 语言和文字出版物
第十编 新的一致
一种美洲的口音
寻求标准
以书作标准的文化: 拼写的偶像崇拜
第十一编 没有首府的文化
“从一个焦点四下散射的光线”
波士顿引进“宗教的和有用的书籍”
种植园生活的手册
市场方式: 费城
没有诗人的诗篇
第十二编 保守的新闻出版业
书籍出版事业衰微不振
报纸的兴起
为何殖民地的印刷品是保守的
“公文承印人”
第四卷 战争和外交
第十三编 民兵之国
防御战和幼稚的外交
殖民地民兵和战备的神话
地方自治和殖民地的“孤立主义”
非职业军人
+++++++++++++++++++++++++++++++++++++++++++++++++++++++
《建国的历程》
创业
第一卷 共同性
第一编 多才多艺的新英格兰人
海洋通向世界
开辟财源——远销东西印度群岛的冰块
开辟财源——新石器时代的花岗石
组织美国的工厂
从技艺到技术知识:“一个循环流”
普通法的思想方法
改革精神
第二编 西去的过客: 结伴人
在大陆的海洋上:人们结队而行
组织者
先有社群 后有政府
移民社群的自然法:权利协会与优先权原则
移民社群的自然法:治安维持会制度和多数裁定原则
把一切撇在脑后
捷足先登
旅途匆匆见民主
第三编 暴发户:社会赞助者
商人是美国地方上的名人
社会赞助者的报纸
“大众宫殿”
气球框架式房屋
多中心的文化: 赞助者的学院
竞争的社群
第四编 扎根的和拔根的:南部人——白人和黑人
种植园主是怎样失去其多面性的
无法消除的移民
无形的社群:黑人教会
不成文法:它是怎样在奴隶制内部形成的
南部绅士如何以荣誉为重
玄奥的政治
第二卷 国家风格
第五编 混沌初开的国土
一个不完全为人所知的国家: 移居先于发现
成批出售一个大陆
作为服务机构的政府
不明确的边界
未定的命运
第六编 美国人的说话方式
难以驾驭的词汇
大话:半是真话,半是谎言?
赞助者的话:期望的语言
纷繁迷乱的名称
雄辩文学
第七编 寻求象征
是英雄还是小丑?亚文学中出现的喜剧式超人
乔治•华盛顿的神话化
地方爱国主义是如何制造民族英雄的
对国家历史的探索
全国性节日
第八编 幅员辽阔的共和国
帝国的模糊性:从主权到联邦主义
联邦的模糊性:于脱离中产生
对明确性的追求:美国的宪法
来自分离主义传统的联邦主义方式
+++++++++++++++++++++++++++++++++++++++++++++++++++++++
《民主的历程》

第一卷 无所不在的社团
第一编 能人
“地面上的黄金”
茫茫牧区的种种习俗
争夺公地的私战
无法无天的执法官和正直可敬的亡命徒
采集石油
广义的能人:律师
开发联邦商品:离婚和赌博
犯罪活动成了服务行业
第二编 消费社团
衣着民主
消费者的豪华大厦
全国性的消费者
商品自我推销
农民如何加入各种消费社团
农村城市化
广告客户的新自由: 打破玛瑙体活字的常规
缔造对消费社团的诚信
“消费者就是上帝”
圣诞节和其他消费节日
第三编 统计社团
关于社团的数字科学:普通人的崛起
保险业社团
统计的期望:你是多少尺码?
产品质量不必求全
“廉洁的出纳员”
收入意识
贫穷的再发现
测量智能
从“淘气”到“行为偏差”
统计道德
第四编 城市寻求地盘
在美国的外国人
城市移民的政治
扩展城市:大街的没落
大力开发房地产新领域
消除城市弊病的药方:乌托邦、重建、郊区
城市里的城市:城市布卢斯
第二卷 奇迹多见亦平常
第五编 消灭时空差别
压缩!使食品常年携带轻便
城市的肉食
每日菜单多样化
人民的飞轮宫殿
墙壁变成窗户
消除空间差别
第六编 成批生产瞬间时刻
时间可以互换:整体换算工时单位
经验可以再现
扩大经验:新的隔离
独一无二性和机密的逐渐消失
寻求自发的东西
第三卷 大众文化
第七编 财产扩散的新机会
没完没了的所有权
财产的又一个明暗交界处
半独立的商人
从包扎到包装:投人所好的新策略
第八编 语言、知识和艺术
语法的没落:口语征服了课堂
从雄辩术到演说:炉边政治
为所有人而办的高等教育
教育“大批不够格的人”
艺术成了难解之谜
异国情调成了本地风光
第四卷 准时到达的未来
第九编 寻求新奇
社会发明家:为市场而发明
发明家社团:解决办法存在于寻求问题之中
连续生产的技术:通往年度型号产品的道路
不是能不能,而是在什么时候
结束语 未知的海岸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专文推荐
◆入选哈佛大学百位教授推荐必读书目
◆北大、复旦、浙大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美国人》(三部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前国会图书馆馆长布尔斯廷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三卷分获班克罗夫特奖、帕克曼奖和普利策奖。
“殖民地历程”卷是写殖民地初辟时代的美国。现代美国各州的格局和特色的形成,美国人大胆探索、不拘一格的性格的来源,清教、贵格会等教派的缘起,《独 立 宣言》的内幕,凡此种种均在本书中有详尽生动的描述。
“建国的历程”卷讲述美国独立后到内战前的历史,披露了许多有趣的史实,如美国如何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并得到佛罗里达,华盛顿生前死后受到的截然不同的遭遇和评价,1776年独立宣言的真相等。美国如何摆脱殖民地桎梏,冉冉上升为世界舞台新生力量的过程,极富启示性。
“民主的历程”卷叙述的是从美国内战前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现代美国在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全方位崛起的脉络,在本书中获得了详尽生动的梳理和描述。
★一幅宏伟的美国生涯全景图。由最早的殖民地开始,历经独立战争激情岁月。
——布鲁斯·兰开斯特《星期六评论》
★这段历史讲述的是一个在人民眼皮底下一次又一次重新启程的国家,我只能一再重复:这是一部精心之作——当然富于争议,同时也富于勇气和见地,使人振奋。
——《纽约时报》书评
★关于美国,我从布尔斯廷教授这本新书受教良多。他了解我们这个国家的程度,少有历史学家能及……我读此书,乐趣无穷,亦心怀感激。
——索尔·贝娄
★一部宏大而迷人的综合著作,一场振奋人心的探险,带领我们穿越合众国历史,时而大道疾行,时而小径漫游,可谓无与伦比。
——约翰·K.赫琴斯“每月读书俱乐部”书评


 美国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文/严杰夫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在《啊!拓荒者》中写道,“我们是这里的过客,而土地是长在的。真正爱它、了解它的人才是它的主人——那也不过是短暂的。”对于拥有200年历史的美国人来说,这句话深刻凸显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移民特性。移民构成了美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这一点从1620年带着102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到达马萨诸塞普利茅斯那一刻起,就已被奠定下来。然而,也正是在此后的200年里,来自欧洲旧大陆,乃至于全世界的不同民族,纷纷成为新大陆移民的一部分,美国人就拥有了远超过其它任何民族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甚至延续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一直到建国以后,所谓的“美国人”依旧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或国家观念。正如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所说,“独立以后,他们不再是英国人了,却还没有成为美国人……他们依然是弗吉尼亚人或其他类型的殖民地居民” 。所以,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又是如何“融合”为一个美利坚民族,就是一个极为有趣的问题。作为布尔斯廷最为著名的“三部曲”——《美国人》恰恰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布尔斯廷看来,美国人的民族性是在近400年的移民开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第一卷《殖民的历程》中,布尔斯廷指出,相较于习惯听从“有知者”阶级指导的欧洲人(包括英国人),早期美国人更愿意听从自身的经验。对于早期殖民北美的新英格兰人来说,广袤的新世界亟待去探索和发掘,却还面临着新大陆内变化多端的气候和不断袭扰的印第安人。这就意味着,对于新世界的移民来说,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比对理论世界的探究,有着更大的紧迫性。因此,殖民地居民更有兴趣去推敲经验而非探究“真理”。这种思维方式,就被布尔斯廷称为“自明之理”。布尔斯廷认为,诉诸“自明之理”虽然没有取代所有美国人的思维方法,但是却成为一种主导的方式,成为属于美利坚人的精神状态。正如《独立宣言》中的第二句所写道的,“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这种自明之理代表一种被实践所证明的“真理”,而非某些精英阶层空想出的玄妙哲学。同样,这种自明之理代表了某种实用性。于是,在早期的北美殖民地中,多种多样的气候、经济、景观与地方传统,也就塑造了多种多样的法律制度和职业标准。这让新大陆的法律体系看上去是如此粗糙,远不如旧大陆来得精细和系统化。但是在新大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面前,这种看似粗糙而不成熟的法律制度却拥有更大的弹性,而更能应对自如。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期美国殖民地历史中,从未诞生过一位伟大的神学家,却遍布了数以万计的牧师;从未孕育过一位颠覆传统的法学家,却“生长”出成千上万的律师代理人。直到美国人开始向西部拓展的“西进运动”时期,这种诉诸“自明之理”的思维方式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在第二卷《建国的历程》中,布尔斯廷提到,19世纪,加州的探险者兰斯福德•黑斯廷斯曾撰写了一本《俄勒冈与加利福尼亚移民指南》,对自己商旅队在移民过程中的遭遇给予了详细描述。黑斯廷斯在其中记录了商旅队的“立法观念”:黑斯廷斯的整个商旅队构成了一个临时性的“立法机构”,但并没有制定一步法典,而是直接着手去裁决团队中的个体行为是否违法。黑斯廷斯的“立法机构”认为,除了造物主所确立的道德法典外,不再需要任何法典。正如黑斯廷斯的商旅队的做法一样,当时无数西进的殖民群体在移民过程中亦或是在殖民城市的建造经营过程中,都带有类似的观念。这种表面上看似类似于盎格鲁-撒克逊的习惯法的做法,其实背后有着本质的差别,源于英国的传统习惯法体系,有着数以万计的判例构成供后人遵循的司法“藩篱”,但在西进运动过程中的美国人,却是在塑造一种新的法律体系。这种法律体系并不是要替代原本存在的传统体系,而是要填补法律和规则的缺失与空白。经过早期的殖民地时代,再经过波澜壮阔的“西进”时期,“自明之理”就这样在实践过程中,植根到了美国人的民族基因里。直到今天,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依旧是构成美国人的“主体”;即使是在美国社会内部,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移民”,依旧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即使不是所有的,也起码是绝大多数美国人,更习惯于那种“漂浮不定”的生活,而不是从摇篮到坟墓始终停留在一处。所以,直到今天,“自明之理”依旧是美国人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所抱有的核心观念,这就使得美国社会400多年来都呈现出一种“野蛮生长”的态势。因此,布尔斯廷才会指出,“如果其他民族是由共同的确定性结合在一起的,那么美国人则是由一种共同的模糊不定状态和共同的生机勃勃状态联合在一起的”。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也让经济因素成为美国人生活中最关注的要素。在布尔斯廷看来,美国历史上的绝大部分大事件的发生,背后都是由经济因素主导的。例如,南北战争的爆发,在表面上是南北双方在对奴隶制不同态度的斗争,事实上则是对经济制度选择的争执。南方人之所以坚持维持奴隶制度,实际上是为了维持维系南方经济运转的种植园制度。独立战争之后,新崛起的美洲代理商垄断了南部种植园对旧大陆的出口,南方的农产品通过代理商销售到外部世界。对于种植园主来说,尽管代理商制度阻断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却也规避了种植园的经营风险,因为往往代理商不仅会向种植园主购买“期货”,而且还会在代理过程中,为种植园主提供许多附加服务。在此基础上,代理商和种植园主之间建立了紧密而稳定的经济联系,甚至于两者成为“莫逆之交”。于是,随着代理商寻求更多的农产品来获取利润,种植园主也就必须生产更多的农产品,而南方对奴隶劳工的需求也就长盛不衰。在这样一种经济循环中,代理商-种植园主-奴隶构成了一个紧密而稳定的环形结构,其中一环断裂,就会导致整个南方经济模式的崩溃。也正因此,南方种植园主才会不惜发动战争,也要维护奴隶制的存在。经济因素起到核心作用的另一个例子,就是以托马斯•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式发明”。爱迪生与传统的科学家和学者有着很大不同,他的发明带有强烈的实用目的。就如他自己所说,“发现不是发明”,发明产生于目的。他认为,只要把适当的人适当地组织起来,他们就能像工厂生产任何其他产品一样,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出发明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爱迪生的工作室与其说是一种“实验室”,还不如说是一座“发明工厂”,他在这个“工厂”里将发明变成了大规模的买卖,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爱迪生是美国社会创新的典型代表,驱动他们进行创新或发明的动力,并不是一般科学家所拥有的好奇心,而是一种切实的经济因素。诉诸“自明之理”、实用主义乃至于对经济的看重,这些都是布尔斯廷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美国人的民族共性。这部《美国人》出版之后,许多学者批评布尔斯廷,将美国历史片面地集中在商业、经济和技术领域,却忽略了政治制度等其它重要方面。对此我们必须承认,的确在许多方面,美国人都拥有值得赞叹的成就,但布尔斯廷提到的这些方面,才真正体现出了美国这一移民社会所拥有的共同性,并勾勒出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有趣的是,今天处在社会剧烈变动中的中国人,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分化,如何寻求普遍的社会共识,同样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恐怕许多中国人就会对美国人历史上拥有过的“移民体验”产生某种共鸣。尽管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背负着数千年的历史传统的约束,然而在城市化和全球化方面,却遭遇了同样的“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这样来看,起码在精神层面,今天的中国人与400多年前的美国人一样,都书写着自己的“出埃及记”。也因此,布尔斯廷在《美国人》中努力构建的美国人的民族性,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或许也就有一种特别的价值。
  •     这本书在美国受到的批评多于赞美。尽管布尔斯廷写得生动有趣,但很多学者批评他过于聚焦技术和商业,而忽略了谈论美国民主通常都要谈的议题:财富的分配、医疗保障、家庭和多元族群。多元族群问题是理解美国民主的重要问题,也是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结论处提到的问题,他曾经预言,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在平等的问题上永远不会达成共识。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认为托克维尔的预言是成立的,然而布尔斯廷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否定了托克维尔的预言。        这种处理结果招来了很多批评,因为这并不符合美国历史的真实情况。然而,布尔斯廷是有意为之,他有着比学术更为深远的政治意图。经受过法学专业从本科到博士多年训练的他,对现实政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        他在政治上持保守主义立场,在那个弥漫分裂危机的时代,自然强调淡化矛盾,凝聚共识,强调美国历史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因此,他成为美国战后“共识学派”(Consensus,又译“和谐学派”)的中坚人物。他笔下的美国自殖民时代起,就是一个以统一的意识形态和共同的生活方式凝聚在一起的多元族群共同体,既不存在明显的阶级分野,也没有尖锐政经冲突,整体上人民内部矛盾冲突并不激烈,即便矛盾爆发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种学术干预政治的良苦用心,是一笔糊涂账,在不同的时代会得到不同的评价,其是非功过在哪个国家都难以评说。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美国式的共识史观。】历史普及读物。消闲可以。但是很值得中学历史教师参考。
  •     17世纪到20世纪美国的社会历史,没有著名的历史大事件,只有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历程。正因如此,描述的历史更加可信。假如你想了解这个时段美国人的生活,想了解美国社会为何变成这个样子,这本书给出了一个非主流的答案。
  •     了解美国历史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     真。。的。。好。。难。。读。。#20160313,金融街南小馆,鸟会第十一期#
  •     去年罗马今年美国
  •     开篇讲宗教,很枯燥,差点放弃。。但宗教则是最重要的。
  •     美国人的美国史,一切故事都往民主自由上牵强附会。个人觉得精彩的内容,第一本关于宗教的部分,第二本关于州权的演化,第三本关于西部的故事。但最重要的还是宗教和西部,这两者塑造了美国精神。
  •     2015.06月购书,到2015.11.06读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