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4077875X
作者:[美] 奥尔加·格鲁辛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奥尔加·格鲁辛(Olga Grushin) 俄裔美国作家,1971年生于莫斯科。她是史上第一个申请到美国大学本科生课程的俄国学生,苏联巨变后留在美国工作,曾担任卡特总统的口译。2006年,格鲁辛的第一部小说《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一经问世便获奖无数,被翻译成15种语言,畅销各国,美国媒体只凭这本处女作就将其与托尔斯泰、索尔仁尼琴相提并论。其作品另有《四十个房间》。
【译者简介】
翁海贞 译著另有《若非此时,何时?》《讲故事的人》《美,始于怀念》《T. S. 斯比维特作品集》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冬
第二部 春
第三部 夏
第四部 秋
第五部 十二月
第六部 圣诞节
第七部 新年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记忆中最长久的事情,未必是最永恒的,但它们通常是最灿烂的。”
◆一个处于破碎边缘的家庭,一场摇摇欲坠的婚姻,一对几乎无话可说的母女,在这场漫长的排队中,他们能否等到各自期望中的幸福?
◆广受关注的俄裔美国青年作家奥尔加·格鲁辛首部中文译作,格鲁辛曾凭借首部小说获得纽约公共图书馆幼狮小说奖,并入围都柏林文学奖、英国橙子小说奖等,被欧美媒体誉为“最佳美国青年小说家之一”。
◆1962年离开故土半个世纪的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回到苏联举办音乐会,音乐会门票提前一年开售,而购票过程也逐渐演变为一种复杂而独特的社会体系,本书故事取材于此。作者以惊人的笔触,描绘了在压抑、贫瘠的社会中,生活在极权统治下的普通人如何努力夺回内心的自由。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独立报》等欧美媒体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创作灵感源自前苏联一次长达一年的排队事件。
大变化三十七周年纪念日那天,安娜下班回家,走了一条不同往常的路。这个选择让她毫无征兆地卷入了一次长达一年的排队,而她渐渐发现,疏离自己的母亲、貌合神离的丈夫、青春叛逆的儿子也身陷其中。一家四口的生活完全被这次排队打乱,而这一切都源自一位流亡音乐家即将归国演出的传言。在这场跨越了冬春夏秋的排队中,人们自发维持秩序,重拾亲情,寻觅爱情,争吵,团结……但等在队伍前方的,到底是什么?
【媒体推荐】
阅读这本书的乐趣之一是它像更早期的文学作品。格鲁辛关于夜空的重复段落让人想起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排队的社会机制让我们想到普拉东诺夫《地槽》中的群体动力学。少年时代就离开俄罗斯的格鲁辛有着非常优美、富于灵感的英语风格……这是一位极具天赋、前程远大的作家。
——艾莉芙‧巴图曼(Elif Batuman)《纽约时报书评》
格鲁辛赋予笔下角色以个性和尊严,她对他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对他们生存于其中的那个体制的轻视,这种同情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本动人的书。
——乔纳森·雅德利(Jonathan Yardley)《华盛顿邮报》
我不确定哪个成就更伟大,是格鲁辛描述后革命时代俄罗斯的骚动、失落和折磨人的日常生活的能力,还是她对自身风格的举轻若重。她笔下人物居住的城市或许压抑,但这场排队不会如此。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在《排队》中格鲁辛再次创造了一幅超现实的无常画卷……格鲁辛的笔调仿佛金属般质地,闪亮而精致。
——《金融时报》
奥尔加·格鲁辛有一种表达俄罗斯民族想象的天赋……她笔下的人物的梦想、渴望和幻觉犹如一首20世纪的俄罗斯诗歌……
——《独立报》
格鲁辛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她位列美国顶级作者行列。
——美国知名文学网站Literary Kicks
与索尔仁尼琴和托尔斯泰的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柯克斯评论》
绝对精彩……心醉神迷地推荐!
——《图书馆杂志》


 排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标题的话出自本书第318页。说说情节结构安排。前松后紧。这里的“紧”指的是精彩程度,前面细致的心理和环境描写我不喜欢也不习惯,但是写得的确好。我最迷恋的是本书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因为个人比较喜欢那种运用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的方法来写作的作品,而写作者恰好可以利用小说虚构的情节、人物和地点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创作,所以我也比较喜欢读与政治有关联的小说。对于这部小说的主题,我认为就是本文标题的那句话——如何在压抑的环境下,抛弃“皮囊”,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所谓皮囊,就是一个空壳,没有充实和丰富的情感,排队的过程是一种反异化过程:通过协作和互相帮助,阻止人和物颠倒,阻止目的和手段颠倒,阻止主体和客体颠倒。人是利己的,但是人并不是永远利己的,他们可以为了寻找过去失落的自己而倾尽全力去买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只有爱,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还是陌生人之间的爱,才是陪伴在你身边最忠实的伴侣。门票仅是手段,是客体;排队过程中的期待、坚守、善良和追寻才是主体,人的存在和人的情感才是目的!我思故我在。小说的美在于它带给我们的等待。有等待,有期待,我们才得以存在。2017年3月增补去中国美术馆参观,这里也有一副与“排队”有关的美术作品。作品中,黑暗冗长的队伍更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不断加入队伍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庸常的一切已经厌烦,渴望变革。在书中,排队的人群同样无法把握未来,但出于对现状的反叛和对未来的好奇心,人们加入队伍,他们都怀有期待之心,有了共同的心理追求,从这个层面来讲,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了“同理心”,这或许是人群互相帮助的另一个原因。以上两图摄于中国美术馆
  •     文/乔纳森·雅德利(Jonathan Yardley)译/annie*标题为译者所加正如奥尔加·格鲁辛在《排队》最后的“史实记注”中所写,这部小说源自以下历史事件:“1962年,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菲奥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接受苏联的邀请,回故国访问。这是他去国半世纪后第一次回归故土……音乐会门票在演出前一年开售,购票过程演变为一种复杂而独特的社会体系,人们相互协作,轮流排队……《排队》这部小说虽在整体上将苏维埃俄罗斯虚构化,但最基本的思路来自这个历史插曲。”确实,斯特拉文斯基在这本书中被完全虚构化了:他的名字变成了瑟林斯基,格鲁辛描述他的音乐和斯特拉文斯基极为相似,而他的相貌——可怕的身高以及长长的、贵族式的鼻子——正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样子。这个细节非常重要,事实上对自发排队的莫斯科人来说,瑟林斯基/斯特拉文斯基作为一个遥远的、令人敬畏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本书的时间线设在“大变化”——1917年十月革命——的37周年,按照实际历史推算应该是1954年,但是格鲁辛在书末的“史实记注”中告诉我们本书借鉴了“苏联历史的三个不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压制时期、赫鲁晓夫的解冻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读过格鲁辛2006年处女作《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的读者会对本书的灰暗氛围感到熟悉,前者是作者第一次用英文写就的出色作品,而英文不是作者的母语,这使得她的写作特质更加明显。格鲁辛生于1971年,她是前苏联一位著名社会学家的女儿,大约20年前她来到美国,后在埃默里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她现在住在华盛顿的郊区。由于她父亲的地位,以苏联的标准来看,格鲁辛的童年似乎优于常人,而这也给了格鲁辛一种局内人的视角理解前苏联精英们自身存在的矛盾性,以及前苏联官僚机构勉强维持的局面和当局对自由的压制。在《排队》和《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中,她笔下的苏联干枯、缺乏生机,甚至连那种令人厌烦的氛围有相同之处,但两部作品还是有显著不同。《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为了过上安逸的生活,他牺牲了自己的原则。而在《排队》中的艺术家是谢尔盖,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音乐家,他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但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他被迫去吹奏大号,整天演奏着官方音乐——“点缀颂歌和游行的铜管乐高音,不值他的时间,不值他的气息,不值他吹送到乐器里使之颤抖的空气。”苏哈诺夫向制度的妥协是自愿而又带着犬儒性质的,但是现实的压迫并未使谢尔盖完全忘记少年理想。在谢尔盖的内心深处,他依然盼望着演奏,甚至创作充满美感和神圣感的音乐。他在“在瑟林斯基的音乐里终于看到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要成为一个比现在的他更好的人,尝试把那些几乎能够想象从指尖流泻出来的音符召唤出来”,所以当他得知在他的沉闷公寓旁边有一个售货亭正在卖瑟林斯基——在自我流放几十年之后他再次回到故乡——的音乐会门票,谢尔盖狂喜不已。他加入了售票亭前的队伍,将自己的生活完全引入一团混乱之中。谢尔盖和妻子安娜、安娜的母亲以及他们的儿子亚历山大住在一间公寓。安娜是一位颇受尊重的学校老师,亚历山大刚满17岁。起先没有人知道售货亭为什么在那里、会卖什么,但是队伍还是排了起来:“不久后,安娜获悉,在过去两个月里,这个售货亭已经成了这个社区的执念。它是在秋天出现的,不同于当地其他售货亭,那些售货亭都很有规律,没有遮遮掩掩的秘密,卖廉价香烟、蔬菜,或者在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些时候,卖过巧克力和化妆品。这个售货亭却从未卖过任何东西,即便那个脸上涂得厚重的假金发女郎在售货亭窗内出现的时候,也不曾卖出任何东西。那女人不回答任何问题,越发叫人怀疑里头有什么重大的秘密。一个个星期过去,猜测和焦虑有增无减。不时有谣言传开。……听到越多,安娜就越发有一种生活要起变化的预感,尽管她不知道是小变化还是无限的大变化。不过,无论如何,她想着,总归是会让她和家人更快乐的东西,或者给她的日常生活增添一点简单的美感,甚或注入她的整个存在,渗进这个存在的裂缝和空虚里,将其编织得更紧密、更灿烂、更饱满。”最终,人们得知这个售货亭将出售瑟林斯基音乐会的门票,一共只有300张门票,每个人只能买一张票。刚开始,谢尔盖以为他和安娜轮流排队的门票是给他自己的,但是他傲慢的岳母宣称她也想去音乐会,安娜马上保证会为她买到门票。谢尔盖逐渐对门票有了执念,他固执地认为“他有资格,是的,有资格—难道他的一生以及所有错失的机会,不曾实现的渴望,多舛的命运,不足为他担保这场音乐会,这份礼物吗”?时光飞逝,“排队”本身象征着生命的流逝。队伍中的一个男人决定亲自处理排队难题,他给了队伍中的每个人一个序号——谢尔盖和安娜共享137号——这个序号持续有效。每一天留言和揣测都纷至沓来,人们成为朋友或敌人,关于沉重话题的讨论用无止尽。谢尔盖和安娜与队伍中的人们变得更加亲密,而亚历山大也不情不愿加入了这场排队,最后却渐渐喜欢上“午夜后渐渐发亮的天空的寒意,不去任何地方、不做任何事情的自由感觉,身处某个秘密的、超越时间的无形口袋里……清醒、警惕、活跃,而在整个城市那些千篇一律的丑陋的公寓楼里,夜晚窗后活动着千篇一律的丑陋的生活,就像成百部凡庸的戏剧里千百个被灯照亮的舞台上的人偶”。亚历山大和队伍中一位知晓瑟林斯基的老人熟悉起来,他和老人谈得越多,就越发认为瑟林斯基可以给他提供一个进入世界的机会——“在那里,没有哪样东西缺乏意义,没有哪个行动微不足道,每个词语、每次转变、每回留意,都会通向某种探索,这个探索在人的心灵深处荡起回音”。他决定在瑟林斯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这个伟大的人能认可他身上的独特性,帮助他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亚历山大,就像他的父母和外祖母一样,赋予了瑟林斯基魔法般的、神秘的力量,期望这场音乐会能成为改变一生的契机。格鲁辛娴熟地书写着笔下人物的命运发展,每一个人物背后都蕴藏了惊喜,到最后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栩栩如生,读者读到最后才真正懂得文字背后的深意。就像书中的谢尔盖一样,他突然意识到“对照另一广阔、黑暗、客观的巨大存在,不论称之为上帝,或者历史,或者,简而言之,人生,他个人的体积实在太渺小了”,格鲁辛也深深认同这个观点。她赋予笔下角色以个性和尊严,她对他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对他们生存于其中的那个体制的轻视,这种同情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本动人的书。原载于《华盛顿邮报》2010-03-28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10/03/26/AR2010032601990.html
  •     文/罗四翎1988年,一群研究苏联媒体的美国教授参观莫斯科国立大学,他们中的一位问其中一位17岁的苏联女大学生:“你是否有兴趣到美国学习?”这位学生回答说:“当然。”随后,这位学生忘了这件事,和自己的同学在暴风雨的晚上,游荡在红场上背诵着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完全没有意识到她的命运开始向一个陌生的方向转移。来自美国的邀请信是春天到达她手中的,里面还有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提供的四年奖学金。就这样,十八岁的苏联女大学生奥尔加·格鲁辛来到美国留学,成为第一位到美国留学的苏联本科生。格鲁辛出生于苏联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鲍里斯·格鲁辛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苏联民意调查研究先行者、苏联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其母亲为记者。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格鲁辛从小热爱阅读与写作,作家成为其人生自然而然的选择。在美国留学期间,苏联解体,格鲁辛留在美国做各种工作,一边坚持文学创作。2006年,第一部长篇《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出版,获得2007年纽约公共图书馆幼狮小说奖,同时还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选为年度最佳十本图书之一。如今,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14种语言。2010年4月《排队》出版;2016年2月《四十个房间》出版。目前,格鲁辛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居住在华盛顿,写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虽然她用英语创作,其作品却有着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其对小人物生命尊严的捕捉,让作品的荒诞感有了某种卡夫卡或是贝克特的质地。2016年6月,《排队》中文版出版,这是格鲁辛第一部翻译成中文的小说。这部小说取材于当时苏联的一个新闻事件:1962年,离开故土半个世纪的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回到苏联举办音乐会,音乐会门票提前一年开售,而购票过程便成为了格鲁辛的“排队”:一个带有卡夫卡荒诞色彩的苏联故事。近日,在华盛顿的奥尔加·格鲁辛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谈她的文学创作与人生。问:你是1989年来美国留学的,当时是第一位来自苏联的本科留学生,对吗?在那个时候,从苏联到美国来留学有多难?答:当我在埃默里大学注册的时候,我确实是第一位来自苏联的本科生。在我前一年,也有一位苏联学生拿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奖学金,为了能够上学她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苏联公民身份。我只是在时间上比较幸运:刚好在1989年。当然,为了得到官方的离开许可,我经历了一个非常艰苦的申请过程,苏联官僚是可怕的。埃默里大学的邀请信和四年的奖学金是春天收到的,我整整一个夏天都在排各种队、做许多无谓的体检和给文件盖章;实际上,到八月底我被允许登上去美国的飞机前,我一共完成了48个申请步骤。问:1991年苏联解体,你还在留学。这件事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答:1991年8月,苏联政变的时候,我正在莫斯科。一天早上,我的母亲和我离开公寓去买东西,街道上一排爬行的坦克震惊了我们。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确定我是否能被允许返回美国接着我的大二学习。那段时间,我拿着笔记本和照相机在莫斯科游逛,站在路障上和行人交谈,看抗议者用铁锤锤克格勃总部门前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的雕像。我看到人行道上的新鲜血液,我听到叶利钦对人群说话,我写下我看到和听到的一切。我不知道,这段动荡的日子是否深深的改变了我的生活,但它无疑坚定了我的愿望,无论我在哪里结束我的生活,我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与写作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身处政变期间的莫斯科,是一个冷静与清晰的完美时刻,就像站在飓风眼里:我很强烈地感觉到,艺术超越政治,而且,我确切地知道我这辈子想要做什么。问:你的经历非常丰富:做过前总统卡特的翻译、爵士酒吧里的鸡尾酒侍应生、世界银行的翻译、华盛顿一家法律公司的分析员,最近你在敦巴頓橡树园研究图书馆及馆藏库做编辑。我非常好奇,你怎么成为卡特总统的翻译的?答:一直以来,我的愿望是成为小说家,所以,简单地说,我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支付我的账单,直到我能靠写作养活自己。不过,我还是努力到有趣的地方工作,到那些能有好故事的地方工作,这方面我一直很幸运。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兼职工作是在卡特中心一个苏联媒体项目做研究员。卡特中心是美国卡特总统成立的一个非盈利的公共政策组织。卡特中心经常举行各种会议,我经常去帮助说俄语的参观者。一次,他们安排我做吉米·卡特总统和俄罗斯代表团在社交场合上的翻译。在会议用餐时,我坐在他们中间为他们翻译。卡特总统非常容易接近,也非常体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绅士。在这种场合,我几乎不可能吃东西的:卡特总统说的时候,俄国代表在吃;然后俄国代表说,卡特总统在吃;而我不停地听、做笔记、翻译,周而复始,没有停顿。过了一会儿,吉米·卡特注意到我没有吃一口午餐,于是他中止了他们的谈话几分钟,让我可以吃一点东西。这让人很感动,也很美国。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苏汉诺夫的生活梦想》和《四十个房间》是关于什么的?答:写作已经融入我的血液,虽然我是家族里唯一一位小说作家,不过在我成长时,围绕我的每一个人都是以写作为生的:我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写过好几本书,我的祖母、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和他的妻子都是记者。我自己也曾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新闻系学习过一年,也在地方报纸短暂工作过。从很小开始,写作便成为我的日常生活,父亲机械打字机的咔哒声是我童年永不消逝的伴奏乐。当然,还有我们莫斯科的小公寓里无处不在的书籍。我四岁时便开始阅读,不断地阅读。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就写下了我的第一个故事和诗歌。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考虑别的职业。大概20岁的时候,我开始发表我的短篇小说。不过,从天性来说,我更是一位长篇小说作者,目前我已经完成了3部长篇小说,他们在主题上有共同之处: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复杂关系;梦想与社会期待、我们的地位,以及也许最重要的,梦想与艺术在我们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实际上,有时我会认为这三部小说是我的艺术三部曲:第一部关注的是绘画;第二部是音乐;第三部是诗歌。《苏汉诺夫的生活梦想》这部小说背景是1985年的莫斯科,一位富有天赋的俄国艺术家,他放弃绘画成为一位成功的官僚,然而过去的历史一直缠绕他,把他的完美生活变成了一个超现实的噩梦。《四十个房间》是我最新的一部小说,和前面两部有很大的不同:它讲述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四十个故事,这四十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四十个不同的房间里,从她的童年到她死去。它探索我们的日常生活选择,一些选择改变我们的生命,其他看上去很小;它还探索许多方式,在其中,我们的成年生活与我们年轻时候所期待的生活有所不同,甚至背道而驰。我认为,如果必须概括的话,《苏汉诺夫的生活梦想》是有关背叛的故事;《排队》是一个有关希望的故事;而《四十个房间》是一个有关妥协的故事。问:你小说题材都是写苏联生活的吗?《排队》这部小说更关注于苏联时期普通人的心理。我很好奇当时你们的生活?答:我的前两部小说背景都是苏联,主题与政治有一点关系,但我最近的小说写的是更熟悉的范围,背景设置在美国,尽管主人公还是俄国人,故事起初发生在俄国。至少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我还是会继续转向其他主题,写其他地方。当然,在我所有的作品中依然有可能感觉到一些俄国场景。对于《排队》,我有意塑造一种高度夸张的苏联生活图景。当然,排队也是那个时代一个无所不在的生活景象。不过,我小说里的排队已经进入一种荒诞的境地,更像卡夫卡的《城堡》或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这个队排了整整一年,日夜在排,而且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卖什么,可是每一个人都希望是一种美好的、能改变命运的东西。这不是一个现实写照,而是苏联主题的一个黑色幻想。实际上,我特意选取了三个不同时期:斯大林压迫的1930年代;赫鲁晓夫希望的1950年代和勃列日涅夫停滞的1970年代,我把他们自由的混合起来,制造出一种没有时代感的非历史的感觉。与这种背景相对,我想讲述的是普通百姓的普遍故事和生活方式,在其中,他们最深切的希望与最秘密的梦想被他们的日常生活所修改;反之亦然。问:你在苏联生活时感受到这种荒诞吗?你为什么还保留着俄罗斯公民身份?答:我决定保留俄国公民身份与现代政治没有关系,简单说,我不认为我自己是一个移民,而是觉得我有两个家,我试着在这两个地方尽量花时间。除开我的两位有一半美国血统的孩子外,我所有亲人都生活在俄罗斯。我做梦是用俄罗斯语。我的写作完全归功于我在成长路上读到过的那些俄罗斯大师。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果戈里,他可能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我14岁的时候,发现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在我心中特别占有一席之地,他所描写的老莫斯科无人可比。我在写《苏汉诺夫的梦想生活》时,写到莫斯科时,想到的就是他。高中最后一年,曾被禁掉的纳博科夫的一些书开始在苏联出现,我立即爱上了他,可我只能读我能找到的那一点点。到美国后,我在埃默里大学图书馆读到了他其他的著作。纳博科夫是一个出色的双语作者,他同时用俄语和英语写作,这对我自己的写作很有启发。当然,我试图创作一种语言、一种风格,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语言和风格,但我依然要归功于纳博科夫。此外,我想提到契诃夫和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 ——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以及勃洛克——他们都对我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我一些最快乐的记忆是我童年时候,在莫斯科附近我父母的乡间别墅度过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不会对压迫视而不见,不过我觉得我的俄国国籍不过是一个个人选择的小事,就如同我的眼睛颜色和我的母语。问:你是用母语写作还是英语?答:英语是我的官方出版语言,但是我觉得我的英语有着一种独特的俄罗斯口音——俄罗斯语调和深藏的俄罗斯表达方式。一位评论家曾说过,我的作品读起来像是用俄语写的,不过单词全是英语。这个评述让我很高兴。我自己私下的写作,我只用俄语。我坚持写日记有很多年,现在差不多有五十册了。我从来到美国后就开始写日记,部分原因就是不想让自己的母语变得生疏。我前面两部小说被翻译成俄语时,我和我的翻译一起合作,那个经历非常奇妙。也许有一天我会用俄语写一本书,谁知道呢?原载于《经济观察报》2016-09-24http://www.eeo.com.cn/2016/0924/292225.shtml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一提到俄国文学就是1984式极权,简直是文化上的土特产标签。一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世界,一个所有希冀与梦想都被榨干的世界,不仅仅只是专制、极权的产物。行文很有特色,但不不知是来自作者,还是译者。不知是我是否是我涉猎范围狭窄的原因,我确实想说,作者有着独特的颇为细腻的女性特质。
  •     “想要改变。”
  •     压抑……近乎于乌托邦的希望让人疯狂。笔触很特别。
  •     等待何其折磨,但在等待中我們會有新的際遇。
  •     “我们记得最长久的事情,未必是最永恒的,甚或并非最有意义的,但它们通常是最灿烂的,也许这正是它们最终变得最重要的缘故。”
  •     极权主题中比较温和、沉重又充满细节化和私人情感的叙述方式。特别适合转化成电影语言。
  •     跟《1984》相比,更柔软一些,但作者描写之细致,以及对主角心理状态的刻画之深入,简直令人讶异,很难想到这是一位年轻作家。当然,结局跟奥威尔那本一样,确实让人震惊又唏嘘。#还是不剧透了#
  •     1984写下了一个时代的绝望,而排队则展示了这种绝望之下人性的星火与爱的勇气
  •     细腻绵长
  •     越读到后面越欲罢不能。有隔膜的一家四口,如何在漫长的排队中彼此理解和接纳。“大变化”之后,该如何面对生活?格鲁辛在书末的“史实记注”中说,本书借鉴了“苏联历史的三个不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压制时期、赫鲁晓夫的解冻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
  •     好题材
  •     对于同样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我们来说,“排队”是个意涵丰富又无需解释的词。格鲁辛也并不想解释“排队”这个词;她要呈现被“排队”吞下又吐出的一个一个人。
  •     非常细腻迷人
  •     主题和构架都很棒,但不知是否翻译有偏差,很多段落有冗余与错位的感觉。
  •     4.5 等待是因为我们还抱有希望,我们想要改变。
  •     英语写出的俄国小说。
  •     如果不是对生活深沉的爱怎能写出这么细腻生动的文字,最后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     17年情人节送书~ 好长时间都没有完整看下来一本书。但是没关系,每年的情人节送书都会完整读下来,然后开启新一年。一本书啊,只要坚持读下前50页,一个半小时,就多半不会放下了。 好看,怎么说呢,作者是渲染氛围的高手,写情绪变化也厉害。整个故事一整年,慢慢变糟,慢慢变好,像极了人生。
  •     2017.3
  •     俄裔美国作家,貌似评价颇高
  •     这个故事悲伤又温情,残酷与诗意并存。在一个极度压抑、贫乏的社会中,生活在枷锁中的普通人努力守护内心最后的自由角落。作者格鲁辛赋予笔下角色以个性和尊严,她对他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对那个体制的轻视,她关注的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每一个真实的人。
  •     不喜欢作者的环境描写,有冗余的感觉。主题很棒——“寻找失落的自己”。
  •     奥尔加格鲁辛是个好作家,我想她是极具才气的。一方面她像所有优秀作家一样具有极其细腻的情感,另一方面她那瑰丽的想象力就像彼得堡天空,是文化绚丽的巴黎和辽阔浩瀚的西伯利亚结合。阅读中,一次次被她的想象力所折服,让人深陷其中。同类作品中,我感觉看完《1984》之后最好看The whisperers,日记式的叙事手法像纪录片一样血淋淋地展现压抑黑暗的斯大林时代,有的时候甚至感觉因为真实,所以倍加残忍。可惜,我们还未诞生最伟大的作家,去把这个20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实验全景式地展现出来
  •     非常迷人。
  •     如此残酷,又如此深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