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的诞生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208113701
作者:[英] 艾伦·麦克法兰 主讲,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编,刘北成 评议,刘东 主持
页数:388页

内容概要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 1941—  )
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他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博士学位。麦克法兰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和阿萨姆)有30年田野经验。他还是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在著名的“第四频道”、“世界起飞的那一天”系列节目担任专家顾问。
麦克法兰关注现代世界诸起源及特性之比较研究,研究对象覆盖西欧、喜马拉雅地区和日本等三大文化区域。著有关于英国、尼泊尔、日本及中国人类学及历史研究专著20余部,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日本镜中行》《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英国的巫术》《历史共同体的重建》《17世纪牧师拉尔夫•乔斯林的家庭生活》《资本主义文化》和《现代世界的形成》《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
刘北成(评议人)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历史》编委 、世界近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主要译著包括《论历史》(布罗代尔),《疯癫与文明》(福柯),《规训与惩罚》(福柯),《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言语与现象》(德里达),《立场》(德里达),《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美国的故事》(房龙),《白银资本》(贡德•弗兰克),《历史研究》(汤因比) 。
管可秾(译者)
麦克法兰著作中文简体版的惟一译者,已翻译出版《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日本镜中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多部麦克法兰的著作。

书籍目录

鸣谢
致中国读者
01 怎样提问
02 战争、贸易和帝国
03 现代技术
04 资本主义的起源
05 物质生活
06 种姓和阶级
07 文化
08 家庭、友谊和人口
09 公民社会
10 权力和官僚制度
11 法律和暴力
12 教育、语言和艺术
13 知识
14 统一之神话
15 宗教和伦理
16 民族性
17 英格兰道路
参考书目
评议(刘北成)
印象记01 牛仔麦克法兰(方麟)
印象记02 麦氏讲座的诞生(余婉卉)

作者简介

★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人类学会院士麦克法兰
★四十年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比较研究
★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之创获,敬献中国读者
本书是我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
我是有的放矢,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艾伦•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如何挑战马克思、韦伯 、涂尔干和彭慕兰的经典理论,将旧制度与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追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
——他又如何定义现代世界的本质和特征?这一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英格兰的奇迹诞生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中。这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借鉴和反思?
——————————————————————————————————
本书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剖解开启现代性大门的每一把钥匙及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这幅关于“英格兰奇迹”的比较性画面,可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西方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思考如何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社会解决最棘手的“社会凝聚”问题。
丛书简介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讲学社丛书”第一辑,内容脱胎于麦克法兰教授2011年受国学院之邀在清华园所作“王国维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是清华国学院创办的“三大纪念讲座”之一,还包括“梁启超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奖座”,分别处理“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思想与宗教”、“边疆民族史”等课题,以追念并继承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的传统。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和评议,以体现学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间性。其成果汇集成“讲学社丛书”,以期为社会提供一个文化交锋的鲜活案例。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曾促成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几次来华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到杜威、罗素、杜里舒和泰戈尔,不仅轰动当时,而且影响深远。因此,“讲学社丛书”是接着讲学社的计划来讲的,是接着梁任公未竟的事业来讲的。
————————————————————————————————
没有人想要理解工业化世界的重大现代变革,却可以不去研究麦克法兰的卓越学术成果。——James Q. Wilson,《华尔街日报》
麦克法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具洞察力的作者之一。——Paul Barker,《标准晚报》
麦克法兰的著作探讨的是有关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课题,其研究路径也体现了某些新的学术潮流。此外,从考察日常事物切入,将重大的学术话题写得很有趣味,非有举重若轻的能力不可。
这部著作充满了精辟的创见,发人深省。尤其是,他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英国形象,几乎处处都可以用来对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刘北成


 现代世界的诞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6条)

  •     张耐冬对麦克法兰教授的采访结束之后,负责翻译的April从书包里取出几本他的著作请他签名。她解释说,自己在2006年读到《给莉莉的信》,当时并未注意作者是谁,后来为准备论文,读了他关于茶叶贸易与生产的《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才发现自己在16岁时就已是他的读者。借着这次机会,她想让作者给自己的这段阅读经历做一个见证。April的麦克法兰阅读史,也正是麦教授的著作进入中国的历程。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之外,作品的中译本又先后分由几家出版社推出,让他在大众阅读领域不似中国研究者如史景迁般知名。不过,从专业的角度而言,他广阔的研究视野,以及从细微之处入手去解析宏观问题的方法绝对值得称道。他能够从玻璃和茶叶这些看似日常的物件着眼,去探究它们在现代化历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进而对现代化进程提出自己的解释,正是“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功力。更为难得的是,他能把学术著作写得令读者轻松,没有大段的拗口词汇,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新潮理论,甚至没有大多数学术作品看似严肃的枯燥文风,阅读体验极佳。尽管如此,于我而言,准备和他的访谈并不轻松。这次的采访主题是关于他的新作《现代世界的诞生》(The Invention of the Modern World),这本书是他对此前研究的一个总结,要回答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历史会走到现代社会?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麦教授反对一切历史决定论,并不认为“现代”必将降临,这一立场是我所认同的;他强调现代化的过程是一条偶然出现的道路,如果离开这一偶然情况发生时各种错综复杂的条件,就根本不会出现“现代化”,这一说法我也同意。而他过于强调英国在各方面能够催生现代化并符合现代化精神的论断,我却并不赞同。这一论断存在一个很大的风险:他认可“英国是第一个走向现代的国家”这一常识,又强调英国得以走向现代的原因在于其内在特性,大大削弱了“现代”的普适性,间接瓦解了“英国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一常识,使其论证逻辑不能首尾相衔。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思路何以形成?特别是对麦教授这样一位多年思考现代化进程的学者而言,有点难以想象。如果将原因简单化,我觉得可能是他内心对本国传统的“温情与敬意”。很多网络与平面媒体的书评者都对他过分强调英国(他自己专门强调用“英格兰”一词更为合适)因素的倾向进行激烈的批评,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他的缺陷,而是所有研究本国史或与本国有关论题者共有的矛盾,或者说困境。一方面,我们无法割裂自己与传统的联系,也无法真正挣脱国家认同语境下的种种神话,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在学术的立场上理性地发论,从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开始,我们就陷入无法自拔的矛盾,思考愈深,困境愈明显。20世纪那一批最伟大的中国学者,如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钱穆身上,几乎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又何必对麦教授过分苛责呢?我们所熟知的学者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晚年讲学时甚至讲到西方优秀的文化与制度,就要在本国传统中寻出与其匹敌者,儒者情怀展露无遗,以致有论者含蓄地批评他这种比较“是一场完全没有悬念的比赛”。与他相比,麦教授已经显得理性多了。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麦教授考察英格兰因素与现代国家所具有的特征之间的关系时,都尽可能地在学术范围内寻找理论依据,因此他的观点虽然值得商榷,但与钱穆那种做中西比较时一招制胜的做法相比,论证方式已经严谨得多了,其研究态度比较接近陈寅恪所提出的“了解之同情”。正因如此,在访谈时应该如何向麦教授发问就成了一个问题。做准备功课时,余婉卉女士对麦教授讲座的侧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线索。她在《麦氏讲座的诞生》中,将麦教授的“认真”充分展现出来。无论是出行惯例、著作中文版的译者选择,还是对课堂的要求、时间的把握、录像效果的追求,甚至讲稿摆放的位置,麦教授都有一种近乎执着的认真,这是我经验中典型的英国绅士性格,谦和有礼又一丝不苟,原则越强,外在表现就越温和。方麟先生认为麦教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术上都有种牛仔风格,在我看来,也许牛仔的外在之下,仍是矜持的绅士——当然,麦教授可能会按照他书中的观点告诉我们,牛仔的探险精神与中古欧洲的骑士精神和英格兰的绅士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猜想在采访中得到了印证。在April把我的问题翻译成英文时,他都严肃地听着,偶有沉思,开始回答时,他的脸上大多时间带着温和的微笑,所做的回答条理清晰,对自己的观点也如我意料中那般坚持。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英格兰历史与传统的热爱,但在表达这种情感时并不张狂,和时下某些大张儒学的国人截然不同。当我们的问题对他在书中的某些说法提出质疑时,他耐心地做出解释,并表示我们指出的问题和他的思考并不矛盾,而当我们提到他特别看重的观念和前贤的观点时则会心一笑。当问到他为何在书中多次使用“旧制度”一词时,他表现出对托克维尔的赞佩,明确回答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直接按照托克维尔的定义而并无个人的修正。整场的气氛非常轻松,April和他的英文对话也非常连贯,若闭上双眼,甚至会觉得他们是在剑桥大学的课堂上交流。能够如此谦和地把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表达出来,在面对不赞同的声音时也并不急躁,并不仅仅是所谓绅士风度就能概括的。十几年前读到马彪先生的《狷介书生谷川道雄》,对谷川氏的文章中敢于发出与前辈截然不同声音的勇气颇为心仪,后来聆听他的现场报告,感受到的只有他对学术、学者和听众的谦恭,毫无狷介之气。麦教授也是如此,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他继续了年轻时勇于挑战权威理论的风格,对几种在现代性研究领域影响巨大的研究范式进行质疑,但在人前谈起自己的观点时并无以此自矜之意。谷川氏和麦氏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少数派,他们的观点都受到很多批评,基本结论都和某些前辈学者的假说有明显的承继关系,研究的出发点也都和其领域内最时新的潮流相异,又都能在自己处于“非主流”的境遇下坚持己说。他们之间的这种共性,应该就是学者的自信,也就是《论语》中所谓“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麦教授认为,英格兰的现代性与其历史密不可分,从11或12世纪起,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形成的传统在走向现代之后并无本质变化,不存在一个从中世纪向现代的飞越。这种对英格兰传统的强调,并不是来自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而是他在研究欧洲的同时,对东亚世界和喜马拉雅地区的审视。从“他者”的身上,麦教授看到了本国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又以此反观其他文化,在比较中寻找英格兰特质的历史位置。作为一个人类学家,他在体认不同文明的基础上,寻求现代性中所具有的本国文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对这些文化的他者也有充分的感受和考察,颇为严谨。不过,对于本国文明的审视,是建立在英国已经充分现代化基础上的,作为历史存在的文明特性,如何保证他的考察是可信的,正是评论者质疑的焦点。麦氏选择的一些论据在可信性上确实存在问题,而且有将英格兰存在的某些现象归结为英格兰特质之嫌。从进程而言,英格兰的现代化本身存在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具备复杂性,麦教授所概括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几个方面的现代性并非一日完成,在现代化过程中,它们各自的特征也非始终不变。对这种复杂的过程性,麦教授没有做过多的论述,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所提出的只是现代性的理想模型。所以,我本打算就现代化过程的复杂性提问,切入点是爱伦·坡和柯南·道尔的推理小说,想听听麦教授对这两位小说家笔下的各类案件所反映的不同时代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各自所反映的现代化情况做出解析。在April的建议下,我舍弃了这个问题,而对现代化复杂的过程性的思考,仍应是我们对麦教授作品细思的一个方向。很多评论者认为,以探讨英国现代化为主的这部著作,题名《现代世界的诞生》名不副实,应该改名“现代英国的诞生”。如果按照我们近年来博士论文的拟题方式,可能“现代世界的诞生——以英国为例”是最容易被采纳的,但在麦教授看来,现代性最初的呈现就是英国的现代化,并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现代”降临人世的事情。如果要对书名深究的话,“诞生”也许并非最好,从麦教授的原文来看,“Invention”并非必然应有之物,而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他的论述,就是在探讨现代的成立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或者“现代世界的成立”更能体现他所强调的特质内容。
  •     “现代”是个时间概念,但艾伦∙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却说“现代不等于最近,也不等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时间点”,“现代”是和“旧制度”对应的概念。对于曾经“五讲四美三热爱”,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我们而言,似乎不难理解这个语境下的“现代”概念,但其实恰恰相反,我们太容易先入为主的把现代理解为先进和丰富。事实上,艾伦∙麦克法兰所说的“现代”绝非指器物层面的先进和丰富那么简单。艾伦∙麦克法兰归纳了“现代”的五个表征,即稳定的人口(可持续)、政治民主、公民社会(进步、流动、不固化)、工业革命(非农耕)、科学革命(包容、创造、不反智、科学、世俗)。所以,纳粹德国没有“现代”的精神内核,从来不是现代的,而“在16世纪中叶……英格兰已是一个‘现代’的世界”。在归纳现代社会的表征以后,艾伦∙麦克法兰并没有止步,而是从多个维度探讨英国现代社会诞生的历程,并且,他的维度不局限于自己归纳的五个表征,而是用大量篇幅发散的描述那些细节的东西,比如宠物和园艺。当然,细心观察,我们也会发现艾伦∙麦克法兰的讲述始终围绕着两个主题,亦即个人的自由独立和社会的良好生态。前者,他沿着梅因在《古代法》中开辟的道路,考察进步社会的生态,探寻个人摆脱了“身份”关系后进入了各种“契约”关系的实例。后者,艾伦∙麦克法兰似乎顺着斯密的路径,探讨了亚当∙斯密三要素,即和平、便利的税收和适度的司法,揭示一个领导现代世界的政府在做什么。艾伦∙麦克法兰用生动的例子表明,英格兰的“个人——社会”二元结构形成了一个运行秩序良好、相互增益的体系,换言之,个人的自由独立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而社会的良性发展由有利于个人追逐竞争,形成重商主义风气,从而创造更好规模的社会财富,而财富分配的过程,又促使个人更加自由和独立。总体来说,艾伦∙麦克法兰在本书中用勾勒了一个美好的现代世界,主要是美好的英格兰。对我触动最大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对英国近代生活方式的重新认知,英格兰人奢侈但进取,似乎全无我们勤俭谦逊的美德,但这不妨碍他们构造日不落帝国。第二是对普通法认知的改变,一直以来,我们都嘲笑普通法,笑她恣意妄为,甚至德国法官说普通法是野蛮人的法律,但艾伦∙麦克法兰却指出普通法是一个衡平且以权利为本位的法律,而罗马法(大陆法系)反而是专制的法律,并且总是戕害个人的权利。细细思量,似乎不无道理,最伟大的民法典恰恰是最专断的拿破仑制定,大陆法系渊源于罗马法,一开始就是权力的“法西斯”。艾伦∙麦克法兰的这本书也并非绝无瑕疵。在讨论现代性的种种好处之后,作者并没有对现代性造成的异化进行深刻反思。麦克法兰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伊甸园,但却视而不见“雾都孤儿”的血泪;麦克法兰歌颂了大工业时代的机器轰鸣,却忽略了现代工业对我们所处环境的持续破坏。而且,局限于对英格兰的爱国主义,麦克法兰鲜有提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尼德兰革命,这也许是篇幅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要清醒的认识到,现代性的诞生并不局限于麦克法兰所论述的这些,现代世界的诞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突变的一瞬间,而这也足以让我们反思今日中国在光怪陆离的现代化之下,无处不在的旧制度阴影。
  •     问=经济观察报答=艾伦·麦克法兰问:在《战争、贸易和帝国》一章中,您提出,大英帝国的怪异之处是“它的原始目的是赚钱”。请问,这是就其海外殖民与建立海外统治活动的最初动因而言,还是就其形成庞大帝国规模的本质而言?如果这两者有区别的话,变化又是如何产生的?答:所谓海外活动的最初动因和帝国的本质其实是同一的。英国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他们通过销售价值较高的货物、买入价格略低的商品而获益。所以当他们在牙买加和西印度群岛开始建立自己的统治时,他们想要获得的并非领土。他们占领那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土地,而且他们也没有一支足够庞大的军队来控制这些区域,对他们而言,目的只是将这里的财富带回英格兰。因此,他们在牙买加开始了创建商业帝国的第一步,将英国的货物销往这里,并将这里的糖带回英国。英国人还通过“三角贸易”(注:现代早期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法国等国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将欧洲的廉价货物运往非洲,进行奴隶买卖,然后将奴隶运往美洲从事劳动,最后将从美洲获得的物资运回欧洲。)将奴隶运往西印度群岛。在印度,帝国统治的建立也和在美洲相仿,英国人初到印度时,通过东印度公司从事商业活动,就像普通商人一样。可问题在于,当进行海外贸易时,包括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在内的他国商人为了分一杯羹而进攻你,而且当时的英国商人还处在一个当地的王妃会威胁没收你全部财富的贸易环境下。为了保护商业利益,帝国加强了军事力量。在中国和其他地区的贸易也是如此。这和西班牙、葡萄牙等之前的帝国不同,这些国家建立海外统治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同时扩大他们在海外的统治权,如果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对他们来说就很棒了。但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来说,他们更可能寻求的是金银一类贵重的物资,而不是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只有英国和荷兰建立的是商业帝国,而非传统的世界帝国。问:基于精英主义而存在的社会流动,你认为是英国不同于欧洲大陆种姓制的特征,而且认为是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就已出现的,如果你的描述准确,为什么英国会具备如此的社会精神?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在英国走向现代之路上真的没有比传统的精英主义更有作用吗?答:我没有发现其他国家或区域是像英国一样强调这种精英主义的社会流动,在前现代社会,中国、法国、印度这些国家都不是这样。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某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和英国的这种特点相近。比较不同的是日本,这个国家没有基于血缘和种姓的社会差别,国家还为人们提供机会进行社会流动,一个普通人如果成功,可以到大阪建立自己的事业。从这一点来讲,日本对待精英的态度非常像英国,而中国对血缘和出身的看重和法国、西班牙比较接近。我看待历史的方式不是认定某一种决定性因素,而是希望所有因素都能够呈现出来。所以我认为韦伯对新教伦理过于重视,宗教伦理本身的存在也不是为了推动经济活动。他的“新教伦理”学说更多是对马克思的回应,用以批评马克思片面强调经济因素催生现代社会的观点。不过,新教伦理也是现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维系因素,它强调信仰的作用,这种信仰是世俗的,重视辛勤劳作。用这种伦理可以解释人为何会成功,为何会提升自己的社会等级——在新教伦理的解释系统里,成功是因为受到神的庇佑,而获得庇佑的途径就是通过努力的劳作。所以,从建立现代社会结构而言,新教伦理和传统的精英主义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问:在讲到游戏与运动时,你提到了一个细节:福泽渝吉在翻译“competi-tion”时,使用了“竞赛与战争”的组合译法,强调资本主义的本质,即以制胜为目的,有时以战争作为制胜的保证。有趣的一个事实是,在翻译“game theory”时,中国译者将其译为“博弈”,在中国的传统中,这个译法是“博彩”(赌赛)与“对弈”(二人举行的棋类比赛)的组合意义,竞争性相对淡化。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答: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想关注一下这个词译成中文的情况。在西方文化中,当你和别人“对弈”(下国际象棋)时,因为有对手,所以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而我们讨论“博彩”问题时,你并不是和别人交手,而是在和运气比赛。因此,在我们的语境里,“对弈”和“博彩”都带有些竞争的意味。而在中国的文化里,你们觉得“博”和“弈”不大具有某人与他人之间的竞争意味。(当然,这是针对福泽渝吉的翻译而言。)如果你们将“博弈”译为非竞争性的行为,我觉得那恰恰是中日文化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差异。当福泽渝吉受命向负责官员翻译“竞争”这一概念时,使用了“战争”一词,官员很受震动,他突然对福泽说:“这个词是‘战争’,其意何在?这个词显得太不和平了!”福泽试图做出解释,但这位官员拒绝将福泽的翻译向上呈报,因为战争一词于和平无益。福泽对此评价道:“我想他宁愿在一本经济学书籍中看到诸如‘人们彼此友善’,或某人对其主人的忠诚,抑或商人在国家吃紧时慷慨解囊,云云。但是我对他说,‘如果你不能接受战争一词,恐怕我只能将其彻底抹掉,因为没有其他的词更能忠实于原文了。’”(注:福泽渝吉关于“竞争”一词的翻译,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第七章“文化”中也曾用到,此处笔者就采访内容重新进行了翻译,并未使用书中译法。)这说明,在日本文化中,对“竞争”一词进行翻译时,人们还是更希望将其译为更有和平意味的词。令我感兴趣的另一点在于,对我们而言,“博彩”的随机性很强,因为更多是依靠运气而非技巧,所以可控性不强。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内,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使用这个词,并非指赌博,而是用来形容为了一个固定的目标,对资源进行竞逐。再说到“对弈”。下国际象棋时,两个选手进行比赛,而亚当·斯密在经济学方面使用此词则并非此意。两个经济个体通过订立合同进行交易并各自获益。如此说来,在我们的经济学语境中,“博弈”既非“博彩”也非“对弈”,当中国译者做如此的翻译时,他们使“博弈”的本义有所丧失。问:你在概括英国的现代性特征时,多次提到了对财富的认识,包括财富是社会精英的重要标志、国家统治方面对个人财产的认可,司法方面对个人财产与安全的保护,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否存在先后或因果的次序?答:这些现象的产生并非有先后之别,而应该是同步的。英国法律中的基本假设是,个人财产的所有权应属于个人。英格兰有一种严格的、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拥有完全的所有权的形式。比如,这是我的眼镜,如果你想要把它拿走,我可以阻止你,因为它是我的财物。可是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你的家人会对这副眼镜拥有各种权利——你的同辈人会戴上它,母亲会帮你擦眼镜,父亲可以卖掉它。我们对自己的财产有绝对的,完完全全的权利,不管是国王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可以剥夺我们的财产。当孩子还小时,我们就会教育他们,他们的玩具是属于他们的,别人不能拿走。你可以因为他们顽皮而禁止他们玩玩具,可是玩具还是属于他们。所以,我们孩子的财产是他们的财富,而且从一开始起就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和同一时期的中国完全不同,当时,皇帝的军队或家庭都能剥夺你的财产。我们也充分尊重财富。财富并不是恶,只要你正确使用它,不用它来作恶,它就完全是善的。这一点毋需掩饰。全世界多数文化中都存在惧怕财产被剥夺的情况,他们假装自己一无所有,穿破旧的衣服,如此种种。在英格兰,你可以显露自己的财富,部分原因是你不惧怕被嫉妒。你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还要靠你对财富的展现获得。人们不会因他人拥有财富而羡慕或嫉妒,他们会想要像你一样富有。另外,可能需要提一下,财富的含义,就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的标题中所使用的那样,远远不只是金钱,它更可能是包括教育、健康、预期寿命以及金钱在内的整体。当亚当·斯密讨论国民财富时,他并不仅就金钱讨论人们如何富有。问:你从英国寻求现代社会成立的要素,但是不得不说,有些观点与思考方向略近似于你在“统一之神话”一章中所提及的英国人的历史观,比如斯塔布斯的思路。你认为“英国”的历史观对你的论述有何影响?答:英国人的历史观一定会成为我论述的元素之一,这也是我自幼接受的教育所致。但正如你们所知道的,我的观点和经历都和我同辈的学者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我的大多数观点并不为我的同仁所接受。他们常常认为我所教授的内容没有意义或者干脆认为它们是垃圾。我们在同样的教育系统中成长,却对英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的看法不一,所以,“英国”的历史观对我们的影响并非很大。其次,我并不是典型的英国历史学家。虽然我和大多数英国历史学家一样,自幼接受英国传统教育,在英国大学上学并最终留在大学任教,但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海外生活。我曾经在尼泊尔、日本开展过长时间的人类学研究。近些年,我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我远离故土,从遥远的东方对它进行回望。我并不希望自己的视角局限在“英国佬”的视野中,不希望自己仅仅是个受过专业教育的历史学家。不论是否成功,我一生都在试图超越以上两种局限。我庆幸有机会规避“英国”的历史观对我本能的影响,我一直试图通过这样的机会让自己更完整、更专业地审视这个世界。问:在论述现代性时,你把很多与你概括的现代性特征相异的社会存在称为“旧制度”,这种区分的学术依据是什么?“旧制度”这个词汇的使用,是使用托克维尔的现成词汇,还是代表你对“非现代性”现象的态度?答:依据来自托克维尔。我阅读过许多记载法国社会、西班牙社会以及欧洲前革命时代社会的著作,与此同时,我也了解过前革命时代印度社会的状况,而后对各类农业文明在其革命前的社会现实进行考察,其中包括俄国和中国。整个世界在19世纪都还是处于托克维尔所言的“旧制度”之下,唯独英国、荷兰、美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已经冲破了“旧制度”。所以“旧制度”是相当晚近和不寻常的现象。我对“旧制度”这个词汇的使用,其含义完全来自托克维尔在其著作中的论说。托克维尔与我书中所言的F.W.梅特兰(F.W. Mait-land)是政治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们都有一种特质,就是你遍寻他们的著作很难发现自己反对的观点。他们好似已经清晰地洞见了事物的本源,以至于你能对他们提出的观点异议甚少。在我眼里,托克维尔的优秀是极致的,我认同他的任何观点。问:我们讲到英国文学,特别是其现代化过程的文学反应,都会提到狄更斯。他的作品对英国现代性的反应是否准确?他所提出的种种社会问题,是否也是现代性的某些问题?答:狄更斯生活在非常晚近的时代。他所生活的时候,大英帝国的扩张与英国革命的发展都已经充分地展开了。狄更斯所描绘的正是这个时代巅峰的景象,而与狄更斯不同的是,早期的作家,丹尼尔·笛福或是其他人,都对英国的现代化过程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描写。狄更斯通过其对人物的塑造、情节的编写以及现实环境的描写,无愧为一个卓越的描绘者。在这种程度上,他更多地充当了描绘社会现实的“画家”,而并没有对他所生活的时代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他不是思想家。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中,我没有使用狄更斯的作品来分析英国的现代性,我更倾向于运用更具说明性的材料。如果我试图论证英国人物形象中的现代性,我会使用狄更斯作为我论述的依据,但我并不会在论述分析现代性本身的时提他,因为他已经身处于现代化发展的中期。相较狄更斯,我更愿意用一些法国作家的作品为例证,因为他们对于英国社会现代性的论述更为深远。所以,狄更斯笔下描绘的19世纪的英国景象真实而丰富,但如果你想更深入地探究狄更斯描绘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如果你想探究导致现代性诞生的深层结构,显然,仅仅依靠狄更斯的作品作为论据是不够的。问:正如你在书中所言,英国的“现代性”在各方面都和传统中国差异极大,甚至完全相反。今天的中国在经济方面已经开始步入现代,如果要在中国建立现代社会,你认为哪些方面需要做变革?与日本的现代之路比,中国又会有哪些不同?答:我现在正在为16到18岁的中国女孩写一本书,这本书的形式与我之前所出版的《给莉莉的信》较为相似,在这本书中,我所撰写的大部分内容都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我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与正在经历现代化变革的中国年轻人分享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最应该改变与进行调整的。我简单挑选了三个要素进行粗浅概括:首先,最重要亦最难解决的问题即是类似于“旧制度”一样主导中国传统的强大的力量。事实上,在前现代中国,有两股力量异常强大:一是国家控制下的帝国体制,二是家庭体系。与此不同的是,在西方,例如法国,人们受制于以上的两种力量,但是人们依托于宗教,但是在中国,宗教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家庭体系并不能使国家成为有凝聚力的共同体,它可以凭借血缘关系将个人聚合起来,却不能使整个中国团结为一。所以,隐藏在19世纪中国巨大变革中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可以将中国完整地凝聚在一起?一旦中国已经拥有了西方式的经济发展体系,那么人们怎么能在竞争的环境之下,在思想上团结,在社会行动上趋于一致?我们也曾经遭遇这样的问题,而从英国的传统来看,我们的家庭结构对家庭成员的凝聚力不强,我们的政府拥有的权力也不是很大。让英国完成产业革命,发展成为如此成功与充满幸福感的社会的原因,就是公民社会的建立。我们所做的无非是将分散的个人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基于个人兴趣与选择的有效的、有意义的社区。你需要稍稍设置一些界限,界限的设定需要恰到好处。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组织最初都是由英国人建立的。中国政府首先需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再惧怕公民社会的诞生。我们不再生活在太平天国统治下的时代了。在中国,那些愿意组成不同的团体——无论他们是有关于影视、运动,抑或是政治团体或组织——开展不同社会活动的人,就是政府与公民之间最好的纽带。法律必须为这些组织提供免受到政府破坏的保障。这样的体制如果良性发展,中国人就会在实践中获取公民自治的经验、如何建立社区的经验、如何生活的经验。所以,各种组织的建立对于个人自治的训练是相当必要的。这也是当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最需要发展与完善的要素。如果政府可以给予人民更广阔的政治空间以建立公民社会,这将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对现代社会而言,一个值得人民信赖并可以得到有效执行的司法系统是相当必要的。其次,我想提及的是一个更为现实的现象——腐败。腐败是指人们获取成功,甚至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将本身相互分离的领域——经济、政治、社会、信仰强制性地结合在一起,当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腐败也就出现了。当一个政府官员试图通过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的家庭或朋友谋利,就是所谓的腐败。所以,中国如果想解决腐败的问题,就必须先探知人们为何需要将这些本应分离的领域结合在一起。不得不腐败,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显而易见的普遍事实。生活压力是最常见的原因,入不敷出导致大多数政府工作者的腐败,而政府需要做的,正是通过合理的调控使大众得到较为公平的分配。现在中国某大学的大部分教授都不上课或开少量的课,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其他社会事务上,在我看来这一定程度上是迫不得已。与此相反,我们在剑桥授课时可以得到合理的佣金,不需要去兼职。对英国的警察或法官来说亦是如此。中国必须对此类现象进行合理有效的改变,在根本上杜绝腐败的发生。最后,我将提及的这个要素对中国来说非常有趣。大英帝国之所以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在诸多领域取得成功,乃是因为我们对文化和社会生活区别对待。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言,文化即是如服饰一类的个人兴趣,而社会生活是关乎社会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有关于税收、正义、家庭等方面的适用于每一个公民的规则。但是,你穿什么衣服,有什么饮食习惯,听什么类型的音乐,仅仅与你自身的文化有关。当大英帝国在印度开始殖民统治时,他们对印度人的生活方式还是给予了必要的尊重,没有迫使印度人按照英国人的方式生活,而是给予他们较为宽松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与此相反,在当时的西班牙或葡萄牙,人们被强迫说法语、吃法餐、当法国人。如果我们将这样的历史与当今的中国相联系,就会发现只要给予少数民族以必要的文化上的尊重和独立,就可以收获一个稳定的、和平的、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最后,我想说的,也是我在即将写就的这本书中对中国的青年所说的核心问题是,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能否葆有自身真正的本质,而儒学所提倡的人非个人的观念,是合理且具有结构性思维的。儒家认为人乃是存在于关系社会中的人。我认为,中国作为拥有如此绚烂文明的国度,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将要探索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全新的、各种元素混合的结构性道路。日本人在现代化中所做的乃是将自己“伪装”成西方人,而在文化的基础层面依然葆有日本的民族性,而中国人相比日本要诚实得多,他们并不会说自己是仿效西方社会的。人类社会的未来仰赖于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并非只是对既有模式的无条件的重复,更多的是探索出更多人类社会发展的路径。曾经在牛津大学执教的著名政治学家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曾经撰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关于自由的两个概念》(Two Concepts of Lib-erty)。在该文中,他提出了“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与“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的说法。英国社会所践行的乃是“消极自由”,认为个人的各项权利应该得到外界有效的保护。而“积极自由”则是指政府或者国家应当强制人民,并且带领着人民朝向某个方向。如果你观看过足球比赛,你就会发现在足球场上只有三个规则:不能用手持球、不能越位以及不能踢场上的对手。在足球场上,仅仅依靠以上这几个规则,就可以保证足球比赛的正常运行,而所谓的“积极自由”亦是如此,政府需要设定规则,而人们需要遵从规则,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我们在“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结合过程中过度强调了人权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忽略了责任、善良和关系对社会的作用。西方用武力侵略的方式告诉中国现代社会的模样,然后21世纪将是中国通过自己的探究丰富世界进程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的世纪。现在是我们从你们这一代学习的时候了,我很期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巨著!
  •     科普读物
  •     前面8章如果作为了解英格兰社会的材料还是不错的,并且也贴合主题,即现代世界为何诞生于英格兰,具体有什么表现,看得我津津有味.但是再往后,越看越不对劲,感觉全部在写英格兰的方方面面如何如何好,描述笔触非常多,却没深入分析原因,或者思考与现代世界形成之间的关系,最后我放弃了,读不下去了。
  •     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英国何以成为现代社会,总结起来就是四个领域的相对独立,利己主义,诚信重商,崇尚自由的民族特性,健全而平等的法律体系,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史料和各种学术论著予以佐证,看完还是比较有启示,不知道会不会出一本研究中国何以成为中国的书。
  •     这本书是麦克法兰于清华的讲座实录。现代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麦克法兰的思路是:哪些地区才象征着现代世界,然后再透过这些地区划分现代世界形成的时期。他给出的答案是,始于11世纪,及至1500年的以英格兰为主的地区。另外,这本书的体例,除开历史风格,人类学韵味也隐匿期间。全书论证少,表意多,多受赐于讲座的形式,但展现了他理解的英格兰现代图景方方面面。
  •     四处洋溢着作者骄傲感的一本书,一句话,欧洲,尤其是英国奠基了现代世界的基础:法制、民主、基于诚信的商业社会。虽然同样是大大的宣扬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但人家就是高呀,没有“社会主义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无赖,好好讲道理才是王道。
  •     本书谈不上什么论证,一个英国爱国主义者谈论英国优点能有多全面?可以参考此书。搜罗列举的材料挺多。
  •     认真再读了一遍,最大的感想是,还是不要随便跨学科吧,做出来的东西真是四不像以及两边不讨好。
  •     太强争议性 对我这种背景知识不熟悉的人来说 可能会有误导 先放着
  •     读起来让我爱不释手。
  •     研究什么现代化历程,基本上是为了兜售史观的
  •     重新认识英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性,重新了解世界。
  •     真的真的是这样子的吗。。完全不同于以前对英国的看法。。甚至不同于欧洲大陆。。
  •     俱往矣,还看今朝。一星扣在“什么文化艺术建筑伦理法律制度道德,你们都操蛋,我大日不落光芒万丈”一星扣在过誉,就是个讲稿好伐,真想出成书也好好做做删减和加工润色啊…对 宝宝打分给星就是这么随意!
  •     观点不能完全苟同。现代性:麦克法兰、彭慕兰、杰克·古迪、布罗代尔、费南德斯·阿梅斯托…… 英格兰的独特性:anthropologically alienated England;
  •     在清华的系列演讲文集。主旨是澄清英国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传统不是从1688光荣革命后才有,而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将现代化的“欧洲中心论”进一步聚焦到“英国中心论”。理论阐述不多,更多的是对英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描述,来证明自由传统在英国的源远流长。
  •     作者试图否定从马克思韦伯到彭慕兰的“大分流”理论,把这一时间提前到13—16世纪,并且把英格兰从欧洲“分离”出来,看作独一无二的奇迹,因为早在13世纪英国就已经有了现代化的基础,相对松散的政治体制,相对和平的环境,灵活的法律体系等等。确实是一种新的思考范式,然而各个章节似乎过于零散,给人抓不住主心骨的感觉。
  •     大英帝国辉煌面面观
  •     内容很丰富 但没有像《政治秩序的起源》那种特别有条理的概括 另外貌似把英格兰写得太美
  •     作为演讲集 还是非常好读的 作者的观点自成一派 把英格兰的诸多因素作为现代性的重要因素 这大概也是导致对他的说法持不同看法的原因吧
  •     对材料的运用“随心所欲”,有些地方前后矛盾,更像是描述性的社会人类学记述,而非探究性的历史著作。作者的意思是:想知道现代社会是神马样子吗,看看我们大英就知道了!然后越看越觉得,按照麦克法兰的标准,中国被抛在后忒远了,远到一百年也赶不上。
  •     第二遍后下评价
  •     在书写现代性境况时却充满了浓郁的十九世纪笔调风格,俨然如罗斯金在谈英国人的性格气质(disposition),以抽象的、散文化漫谈代替了学理性分析,个人经验的追忆与渗透也弥漫着维多利亚写作的古老倾向。很多问题都涉及因而不免浮光掠影,况且这些问题也各有专著进行探讨。主题似乎更贴近于“英国现代性的特殊之处”而非“现代世界的诞生”。于我有启发处,一是延续了《个人主义的起源》中对于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探讨,涉及客栈 与酒馆的地方都是很好的文化研究切入点,同时麦克法兰又理清了个人与群体(国家)的新型关系,以契约或者某种共同体精神代替了原子式的个人;二是“幼次子综合征”与殖民地的开拓问题,也是非常好的视角,有启发。
  •     谁说有些自恋,但作者提出了关于社会如何进步自己的观点。其中社会随机发展,由成败选择出现代社会的样子,这个类似进化论的观点我非常喜欢。
  •     蛮有意思的书,但是可信度似乎还是有待考证。
  •     列举了大量为英国现代化铺路的前现代因素,论述似乎有几处矛盾反复。不得不为作者的积累叹服
  •     为了考试曾有一个礼拜天天课上在下面偷偷读这本书⋯⋯结果一题都没考到和书相关的内容⋯⋯
  •     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现在。是对英国社会的一种剖析。是了解英国的一个窗口,是进入一个伟大文明的一扇门。 英国的文明和对人类的贡献是怎么说都不为过的。
  •     有趣的观点和历史,读完对英国的历史也增加了一些了解。
  •     很好 值得仔细研读
  •     洋溢英国人的自豪和现代性的赞美,略不适,流畅好读,引用部分过多,部分分析和解读精妙和美丽
  •     只是看一看…并不懂…所以这本书就是,我们英格兰就是牛逼厚!
  •     行文流畅,毕竟讲演集,当然译者也功不可没。但是时不时的优越感让人读着不太舒服,毕竟艾伦出了名的“英国中心主义”
  •     捧着就不愿意放下,翻译棒得一塌糊涂,大赞。
  •     这本书的书名其实应该叫现代世界为什么诞生在英国
  •     读到后面,我看标题我大概就知道作者要说什么了
  •     作者从非常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世界的诞生,认为现代世界的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的个人主义以及各个领域之间的分立。
  •     一言蔽之,现代性是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分立与组合,如果融合则呈非现代性(可叹近年我国的现代性在退步)。全书从战争、技术、阶级、文化、家庭等视角,展现大英帝国如何艰难并幸运地凑齐了七颗龙珠,开创现代社会模式。天不生大英,万古如长夜啊!我喜欢书中引用的托克维尔的话,他说英美社会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理智的平衡和节制,温和不走极端,这不就是儒家温良恭俭的中庸理想吗
  •     TFM 结合视频 只看了宗教那部分 讲的很浅
  •     光是翻译就值满星了。把现代世界的起源定位在英格兰,这是一个很独特的角度,不谈其准确性如何,但这无疑开启了一条世界史研究的新思路。
  •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从历史和国民特性的角度来讲英国的富强和衰落的历史,现代社会是如何受到思想的影响的书,一本引人思考的好书。
  •     麦老知识渊博,视野宽广,可惜社会理论素养稍欠。对加州学派的批判一针见血,轮到自己表述观点,却不外是英格兰因岛国特性而未受罗马法复兴的"污染",保留了更多日耳曼民族性,在此基础上,才于18世纪因一系列偶然因素的聚合而爆发为工业革命。
  •     英国人的菊与刀…赞扬多于批判。
  •     讲述英国一脉相承的现代化进程
  •     一曲颂歌
  •     全书的主旨在于“现代性的要义在于,一系列似无历史可能性的表征必须同时出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包括“恰到好处的人口结构”,“政治自由”,“公民社会”,“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而这些要素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已经显出萌芽状态,18世纪后则完全展现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道路。 想当年处在黑暗中世纪的欧洲地区怎么就突然成为了现代性的发源地,这个问题历史教科书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本书至少说明现代性在英格兰不是突然而至的,是有历史脉络可以追寻的。当然,和刘北城老师在后记中写的那般,书中有些论据比较牵强,有削足适履的嫌疑。 不过,总体而言,重在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角度来看待现代性的诞生。
  •     又一个历史学神棍
  •     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尽管有材料选取的局限。译者译注不错
  •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一本好书,讲英国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的。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我想人愿意相信他是必然的:该来的总会来。但是这本书强调了工业革命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因为很多持续了几百年的偶然因素,英格兰也不会发生工业革命。从当时世界的情况,再过几百年这个世界也不会变成“现代世界”。 这是一个让人颇为震动的世界观。发展不是必然的,停滞,倒退和崩溃是必然的。
  •     目前看了一半,典型的英国优越论,话说有没有人能详细介绍下管可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