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筆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11/24
ISBN:9789571327693
作者: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

内容概要

英國現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4 年生於波斯(今伊朗),5歲時隨家人遷往南非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她的童年是在農場中度過的。 1949年,萊辛攜帶她的第一部小說手稿初回英國。這部題為《青草在歌唱》的小說是她的處女作,於1950年在英國出版,一舉成功,並同時在美國及十個歐洲國家出版發行。她的國際聲譽亦由此建立,創作一發而不可收。
不僅她的長篇小說,她的幻想小說以及短篇小說的創作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短篇小說集《五》獲得薩默塞特.毛姆文學獎。1981年獲奧地利的歐洲文學國家獎,1982年獲得德意志莎士比亞文學獎,代表作有五卷本的《暴力的孩子》系列、《金色筆記》、《黑暗來臨前的夏季》、《倖存者的回憶錄》等。短篇小說則多收入了《第十九號房間》及《傑克.奧尼爾的誘惑》兩部集子中。五卷本的小說系列《南船老人屋》的第一部《希卡斯塔》於1979年出版。長篇小說《好恐怖主義者》獲得1985年的W.H.史密斯文學獎。2007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作者简介

一部關於自由女性、婚姻破裂後沒有了丈夫的女性的故事。
一部自問世之日起便被廣泛地引為婦女解放「聖經」的作品,同時被看作是一部政治宣傳冊和一部關於精神崩潰的小說。
一部使男人和女人要從中尋找他們自身和發生在他們之間永無休止戰爭的作品。
本書是英國文學最具女性主義象徵的大師級作品。全書以「自由女性」的一部短篇小說為骨架 ﹝可獨立成篇﹞,而這短篇小說又分別以黑色、紅色、黃色和藍色四部筆記呈現。屬於「自由女性」的主角用鋼筆斜斜地劃去一頁頁的筆記,留下支離破碎的部分誕生一部新的《金色筆記》。這部小說描寫多種女性思維、感覺和經歷──包括好鬥、敵意、怨恨等等,令人著實驚訝。 「小說以其有條不紊的方式成功地體現出現代生活的紊亂狀態,以一種有力的誠實態度揭示了其中的支離破碎以及貌似無懈可擊的一切。」
──凱尼斯.奧索普
整個戰後的年代中最認真、洞察而誠實的作家之一。
──《星期日泰晤士報》


 金色筆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若痛心语、若粗语、若苦恶语、不喜语、不乐语、不爱语、不入心语、恼他语、结怨语,悉皆远离;有所发言:润语、软语、意乐语、不粗语、悦耳语、美妙语、入心语、多人爱语、多人乐语、可爱语、可乐语、能除怨语,恒作如是种种美妙语。复离绮语,不作异想异语,不作异印异期,覆障实事,不烦广说,不非时语,恒究竟语。
         清净了,闭嘴吧。眼泪流了下来,不说了吧,痛心语,粗语恶语不喜不乐语,不爱语,不入心语恼他结怨语,悉皆远离;忘了吧,润语软语、乐语不粗悦耳美妙入心多人爱语、多人乐语可爱可乐能除怨语。
         做个妻子,待在家里,尽可能的让你的男人不搭上别的女人,也别去找什么别的男人。
         他曾经对我说,他被一个十分轻薄的婆娘缠上了。听他的口气,事情还真有些纠缠不清。看样子那婆娘也真不是个好东西。
         这种事情通常是不容易的解决的 ,那位年轻的女人缠着他,一定要他娶她,其实她已经不年轻,这正是她的要害问题。我猜她已经厌倦了放荡的生活,打算收心了。
         由于内心的不协调,她费了老大的劲才使这幢房子没有分崩离析,四散开去。她是个轻浮的婆娘。她不知道自己有意想谋划点什么,但已经出去为自己买新衣服了。这些衣服虽然不像保罗一再催促她买的那种衣服那样具有“性感”,但与她过去所穿的已大不相同,很适应她的新生的性格——她相信她的新性格是坚强的,随便的,冷漠的 。她还剪了头发,这发型配上她那小巧玲珑的 瓜子脸显得很有些挑逗人的意味。
         她变得很冷静,很清醒,很精干,很快为自己找了所房子,直到住进去她才意识到多余的空间是为某一个男人留下的。她把自己打扮了一番,认真地梳理过头发,站在窗口朝街上望去,等待他的到来。
         是的,正是这份愚昧的忠诚,天真和轻信顺理成章地导致她站在窗口,等待一个她清楚地知道再不回到她的身边的男人。
         我把一切编成小说,只是为了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某些东西。
         我这样想过:爱情,婚姻,幸福…….这一切算得了什么呢?
         
      多丽丝·莱辛现在是谁呢?
        “我依旧是原来的我,还是老样子。”
        莱辛堪称我们这个时代颂扬爱之神秘的伟大的“桂冠诗人”,对于爱的困惑,她有这样的提问:“为什么有时两个人会一见倾心?你是否听说过有关相配基因的理论?对于我爱的人,我为什么找不到一个模式,而且为什么坠入爱情的能力并非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减弱?”
        这一主题最先是在她1996年出版的《又见爱情》(Love, Again)一书中得到阐述的,这也许是她最精致的小说。“这完全是一个谜,尽管现在人们对它不予理睬,但它却并非不再发生了,你也在某个人身上看到了一切,觉得的确它还在那儿。”
        
      
  •     莱辛,在一些地方真的很佩服她……她的笔记我读一次就有一种不同的感觉
  •       《金色笔记》中有一句成长中时时刻刻思考的话:我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不想要的,只是不知道什么东西是我想要的。
      
      这句话来自于汤姆,书中女主角安娜的朋友摩莉的儿子,父母离异,深受安娜和摩莉的影响,曾在看过安娜的笔记后企图自杀,而盲了双眼。
      
      书中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状态,知道什么是不想要的,在生活中探寻真正想要的东西,有人迷失,有人屈服。
      
      这部小说与其他长篇小说有很大区别,它由各种碎片拼凑而成,女主角的五本笔记将这些碎片串接起来,这五本笔记分别是黑色笔记——代表作家生活,红色笔记——代表政治生活,黄色笔记——代表爱情生活,蓝色笔记——代表精神生活,金色笔记则是这四本笔记的联结。并非完全的叙事,也非完全的意识流。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多丽丝·莱辛并没有站在某一种道德制高点去写就它。即便主题是要刻画自由女性,但多半是挣扎和不安,即便有对男性的批判,但最终读完,如果是抱着一种寻求解脱的心理去阅读的话,那她一定是让这样的读者失望了的。
      
      它平静开始,经过一段深海深处的压抑和不得,再以平静结束,好像发生过什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好像人的一生都是如此,那些精神失常的,不如意的,孤独的,不安的,到最后和开始时一样,静静的沉默在灵魂深处,独醒,不说,也无法解决。
      
      时间在1957年,在斯大林逝世四年之后,在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的一百零九年之后,女主角安娜曾是一位共产党员。
      
      关于作家生活。
      
      在安娜写出《战争边缘》之后,她便再不能写小说。有诸多制片人想要买她的版权,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却排斥其中的政治成分和种族思想,想要将故事改头换面,被安娜一一拒绝。这是一部尴尬的小说,在社会上反响不错,还算成功,但是对于社会中的普通人来说,喜欢她的故事,却不能够接受其中的政治表达和年轻的英国白种青年飞行员和中非一名黑人女孩相爱的情节设定,因为当时的黑人是不仅只是被看作奴隶,而且更甚的是不被看作人类的一员,白人通常是认为黑人是无思想无情感,如同动物一般的存在。
      
      联想至金刚经中一句话: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一般人听到与自己社会经验和一般伦理相违背的事物,便会大惊失色,觉得恐怖可畏,不能接受,强烈排斥。世人多有从众的惯性,也不论对错,只要大部分人说是对的,便去遵循。就像二战时期德国的那些军人,他们亦有良知和正义,但是大多数人都举起枪来对准犹太人扫射,自己便不由自主的冷漠起来,也举起了枪做了同样的事。
      
      回到书中,大多数人对于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相爱感到惶恐,不能接受。然而共产党的报纸对于它的评论则是不够积极,过于黑暗,希望安娜能写出积极向上激励人心的作品。
      
      与红色笔记的政治生活相结合来说。共产主义者中一开始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初涉于世,满怀激情,不能容下一丝黑暗的存在,他们只想向着太阳奔跑,他们心中充满的是正义,平等和对资本主义强烈的忿恨。红色笔记记载开始,斯大林依旧在世,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偶像。笔者想这又陷入了人类另一极端——将那些提出高深学说的或是代表高深学说的人奉为神灵,一味遵从,从无思考过对错,因为认为神灵怎会有错。基督教如是,佛教如是(应该是指道行较浅的佛教徒),共产主义尤其是。共产主义者都声称是无宗教主义者,但他们所作所为有时更甚宗教。排斥“异端想法”,盛行个人崇拜,对于“教义”深信不宜。种种至深的崇拜行为有时掩盖了真实的错误,并产生了思维惰性和陈腐不随世进化的共产主义腔调。
      
      安娜描写了她的党员生涯,在党内面对一群可爱的年轻气盛的青年,面对他们本来便具有的或是成长中虚假的急于掩饰的面孔和混沌清晰的内心。其实他们心中可能早就不信共产主义了,但是依旧在表面热诚着。
      
      斯大林的去世,是对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一大打击,斯大林在苏联的暴政被相继揭露,从而掀起了一股批判斯大林和完全否定他的浪潮,世界各地的共产党分崩离析,虽存犹亡,大批的人开始退党。
      
      曾经强烈支撑着,尽管有些是虚假支撑的精神力量和理想开始脱线,是时候该进入爱情和精神生活了。
      
      女人和男人。不论有怎样的女性抗争和各种运动,不论男性在表面上如何恭维女性。社会依旧在骨子里把女性看作二等公民。大多数男性以此为乐,大多数女性也潜意识这样评价自身。
      
      安娜便是在这样代代继承下来的女性天性和与各种男性爱情过程中挣扎近崩溃,要抗争成为独立的自由的女性,尽管在她心中也依旧不能够看清自由女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这与国内大多女性作家的文字不同,国内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清晰,或坚强,或软弱,明晰的属于独立或是不独立。而男性或是温润或是大男子主义。而在现实中并非如此简单明了。多丽丝·莱辛笔下的这位安娜和诸多男性形象和现实所见更加贴近,心理和细节描写更加尖锐,以至于应该会有很多人不敢直视。
      
      现实的爱情,如同战争。
      
      书中描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栋高楼的屋顶上,高楼巍然耸立于热闹的城市之上,城市的喧嚣和繁忙远远在他们脚下。他们在屋顶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有时几乎是试验性地拥抱一下,似乎在想,这拥抱的滋味会怎么样——随即他们又分开了,在屋顶上漫无目的地游来荡去。然后那男人走到女人身边说:我爱你。她惊恐地问:你说什么?他说:我爱你。于是她想拥抱他,可他紧张地匆匆避开了。她便问:为什么你要说你爱我?他就说:我想知道这句话听起来怎么样。这时她说了:可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而他却走到屋顶的最边缘,站在那儿,随时准备跳下去——甚至只要她再说一句我爱你,他就会跳下去。”
      
      一些男人用他最原始的欲望找寻女人,刻意饰造一切温润的尊重的甚至于是爱的假象,来吸引那些适合在他们空白期作为填补的女人。对于他们最好的是和女人只做爱,给予女人欢愉,以此证明自己的雄伟。他们会高兴的,也许是在性高潮时说我爱你,但一旦女人爱上了他们,他们便开始抱怨说女人缠上了他们,要他们给予她们,便开始冷落女人,当女人开始学会在这段无望的爱情中独立并且冷漠时,男人便又开始抱怨女人冷落了自己,他们在嫉妒和愤恨中似乎重新爱上女人,当女人下定决心重新充满希望靠近他们时,他们便又躲开,想要甩掉身边这个“黏人”的女人。
      
      有时他们刻意穿不合体的衣服,邋遢,带有满身臭味,满脸满头油腻,带有一副垂涎的丑恶嘴脸,接近女人,试图猥琐,女人被惊吓的跑开,他们放肆大笑,以为猥琐了她们,并以此为乐。
      
      记得书中,男性冷漠,女人心生失望而在性爱中无法感受激情,这时常写男人说的一句话:是你无法让我勃起。
      
      主动的是男人,在情爱中失望却要怪罪女方的无能。
      
      他们大胆勾引却始终没有爱的勇气,他们像是契科夫笔下的套中人,牢牢包裹自己,计算显露的部分,决不投入真感情。他们强大却懦弱,他们无情且无能,他们没有勇气去改变世界,他们喜欢做的,不过是喊喊激昂的口号而已。
      
      而女人,却是带着爱的天性,爱上一个男子,被抛弃,独立,然后面对一丝温情,厌恶却又渴望,重新投入对方怀抱,失去自己。反复循环,这样无法控制,要么冷漠至极,要么热情至死眼盲耳聋,做尽被弃一方,不知悔改,或是无力悔改,像是天生如此构造,抗争的过程如此痛苦难熬,很多女人就此放弃。
      
      书中的安娜也是平凡的女人,拥有一个孩子,认真负责温情脉脉,如同其他的母亲一般。然而依旧是和丈夫离异,与诸多男子风流韵事,相互伤害,这么多段感情中,唯独没有获得持续的爱。女人若是有爱,便可安定。人与人之间永恒隔阂,最残酷的是从对方刻意掩饰的嘴脸下看到真相,这真相便是对方从未尝试过安定的爱。她陷入各种梦境,在梦境中各种怪物面前挣扎免于被吞噬,用意志力支撑自己不沦陷不自杀。
      
      孩子是拯救,安娜将孩子看做自己安定的归宿。然而后续的故事谁晓得,她的小女孩简纳特开始长大了,开始想要离家,开始排斥安娜想要的生活,开始褪去小女孩的聪慧纯真美好,开始迈进社会,开始被社会同化。每个人都是要被一定程度的同化的。而好友摩莉也嫁了人,所有的人都各自有了暂时安定的归宿。一切暂时安定了下来,可是后续的故事,依旧不会是这么简单。
      
      安娜说:不公平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毒素,做女人的都怨恨它。那些不知道它的非人格化性质的不幸妇女总是把气出在她们的男人身上,而像我这样的幸运者则与之斗争。这是一场十分累人的斗争。
      
      这是想要自由的女性唯一的途径吧。
      
      
  •     我也喜欢这样内心坚强,有自己坚定信仰的女性,善于自省更能接近真实吧。。恩,,喜欢。。
  •        无论是《金色笔记》还是《金色笔记》里面的金色笔记,都无法让我们看到一个从心所据而不逾矩的安娜。首先就要放弃一致性这个标准,我们才能从这些笔记中去寻安娜的灵魂,继续这场探险。
      
      
      
      不知何年何月继续写。。。
  •       其实一直以来,对女性作家的书,都不太感兴趣,总觉得或多或少书中涉及的情感会倾向于计较,小气,并且,也是个人的喜好问题,对于所谓精致,矫情的细腻感情描绘,我很反感,但,莱辛是少数我喜欢的女作家。这本《金色笔记》我现在也只是读过一遍,并且看的很粗略,对于这个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组成的书,很多地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但,书中的安娜我是真的喜欢,她,勇敢、自省。自省这个品德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其实很是重要,只是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做不到,由此也显得安娜更为珍贵了。
      安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她的立场和原则,鲜明且直接,很多时候,我们会和一开始的汤姆一样,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呢,茫然。
      安娜对于自身的自知,对自我内心的倾听和重视,让我喜欢,而在茫然很久之后,依然那么奋不顾身的投入写作,即使她也知道,所谓艺术,在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仍旧选择义无反顾的去努力,去抗争,我想,这就是她有别于很多人的热情和坚定。
      内心强大的女人,自有一种自己的力量,我喜欢她。
      
  •       下载图书:http://forum.bestread.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extra=page%3D1
      
      The story of the inner and outer life of Anna, a young writer, single mother and memb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struggling with crises both in her domestic and political life, this book was hailed as a landmark by the Women’s Movement.
  •     其實么看完……沒興趣看下去……沒什么可以拿來和V比的……
  •     一句话,喜欢!~
  •     读第一段文字的时候显示自己看了,然后读给室友听,大家都很有感触。
  •     我希望我寫了這本書
  •     好!
  •     "成长最终的意义其实就是弄明白自己那些独特而难以置信的经历是所有的人都曾经体验过的。" 导言
  •         是我一直在抱怨读书馆里没什么好书,分类模糊摆放混乱,收录的版本和书目都太陈旧,能不能找到想读的书全凭眼力和运气,这样一个弥漫着甲醛水和潮湿霉菌气味的场所却是我们学校最有书卷和人文关怀的地方。常常有人在图书馆厕所隔板墙上书写对人生理想的困惑与坚持,也有人分享两性关系方面的经验和告诫,还有最实用的生理健康咨询,她们互相答疑,以过来人的口吻以学姐的身份,当然也有攻击和谩骂,可毕竟她们留在这里的只言片语有人关注有人在乎,那气味难闻的方寸之地,是所有的女性都会光临的地方,她们在那里作过时的交谈,也赶已经结束的骂战。我在想,那些清晰或模糊的字迹,有多少是在模糊的泪光中奋笔疾书,从考研党互相厮杀的阅览室里狼狈逃离,读完男友最后一条分手短信,冲进全是女人的女厕所里,想要捂嘴痛哭,却不得不排队,因为在这样一所男女比例失调的学校里,女厕所总是爆满,终于可以关上那扇写满字的门,从手提包里取出一支笔,咬着嘴唇或者擦着眼泪决定一直爱一个人或者再也不要相信爱情。我被那扇门感动了,那扇年代久远开始掉漆的门,竟然没有被那么恐怖的麻烦和那样叫人心碎的悲痛压垮!她们好像是被凶残暴虐的雇佣兵赶到那里集体屠戮掉的。借书处的大妈总是态度骄横言辞恶劣,闲得只好嗑瓜子的她们为什么从来不上火不长痘,她们为什么意识不到由她们经手的一本本著作有着怎样青春永驻的美颜。我觉得莱辛站在那里也会因为气愤而双唇颤抖。
      
      
        
        阅读《金色笔记》并不容易,完成整部小说的阅读就像把是色彩斑斓的碎玻璃拼成一扇图案规整的大型花窗,而打开那扇窗便会听到一阵恐怖、绝望却又无声的尖叫。在这本书出版半个多世纪的今天,男女关系并未得到改善,大多数女性的命运并未有多少改观,错误的革命和战争依然无情地碾压着活的人,分裂和异化依然是某党不变的道德观,他们还是不说真话仍旧不辨真假,正如小说中唯一读过安娜笔记的汤姆心灰意冷之后不可挽救的自杀,《金色笔记》洞察掀起上个世纪的狂暴战争和革命的原因却寻求不到真正的济世良方,唯有西绪弗斯推大圆石的顽力去抵御海潮般不可抵挡的倒退和愚昧。《金色笔记》中最后一种颜色的笔记——金色笔记可以说是对全部笔记的哲理性总结,安娜和另一位美国作家都提到了加繆的《西绪弗斯神话》,可以假设莱辛深受加繆的影响,尽管《金色笔记》出版之前(1962年),加繆已在车祸中去世(1960),或者说他们两人在对真理的探求中达成共识,我倾向于认为小说中令安娜不安和无力的“对斯大林主义不成熟的批判”,其来源就是萨特。差不多所有的笔记都指向安娜为何丧失了写作的灵感,这和加繆《局外人》中默索尔对法庭的荒谬判决所作出的沉默回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默索尔“因为我没什么可说的,于是我就不说话”无畏然而绝望的沉默和安娜因“他们站着这房间里,他们会说,你为什么不为我们干点儿什么,却坐在这儿涂写东西浪费时间”而产生的恐惧和心虚有着类似的效果。(他们指可能是个中国农民,或者卡斯特罗的一名游击队员,或者在民族解放阵线里战斗的阿尔及利亚人等)安娜最终突破创作焦虑,放弃使用遁词和虚构故事,与她退党背离共产主义和戳破“自由女性”的伪命题有着很大的联系。
        
        小说中安娜崩溃和意志瓦解之时会陷入重重屠杀和迫害、背叛和死亡,这种冲突来源于党内的荒谬和乏味同她自身获取的认知之间不相容,这种摩擦和矛盾使她陷入绝望和失重的虚无,纠结于“自由女性”这一身份认同同样使她痛苦和失措。这些混乱和纠葛都在最后一章得到缓冲,一是女儿简内特放弃“进步学校”选择传统女校,上一代对生活和未来实验性的探索对她失去吸引力;其次是汤姆选择走父亲的老路,莫莉与一富豪的结合,突然热衷政治的马莉恩最后经营上等服装店。安娜平静的接受这些变化,放弃那些模式化的信仰,将对世界和未来的美好期冀从中独立出来,甚至不再对男性作批判性审度,男女关系中的绝对平等无法实现,权宜之计只能是对这种关系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说自由女性首先是自由的个体。整部小说的视角之广阔,足见莱辛的犀利和深刻。然而这样一部恢弘叙事,也只是在生活化的平淡陈述中开始,在同样平淡的对白中结束。个体的幸福是整部小说的细胞和基因。如果说安兰德写作的意义在于“不能把世界拱手让给我所鄙视的人”,莱辛写作就是不愿把世界让给食人生番。也许安兰德就是莱辛笔下的食人生番。尽管她写过“拒绝女性就是拒绝生活本身”之类的句子,但单纯地将她划入“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阵营是不公正的,她做的就是突破阵营桎梏的事情,过的就是这样的人生。在上个世界中期,马克思主义征服大量知识分子的年代,而后随着冷战开始、麦卡锡主义的盛行与斯大林的倒台,又有大量知识分子倒戈相向,莱辛的入党与退党都源于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作为作家的敏锐洞察力。苏联的繁华曾经蒙蔽过罗兰、纪德等极具影响力的法国知识分子,而萨特更像是在助纣为虐,失去国籍的茨威格之所以能够避免是因为访苏之时有苏联学生向他塞纸条告密。今天,我们这片仍被赤色火焰灼烧的土地,阅读和自由不再流行,甚至不再允许有阵营出现,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乌七八黑的倒扣的锅,只有一种颜色,嗜血的狂魔,咯吱咯吱得嚼着不一样的思想和反抗的灵魂,有人乐意成为殉道者,可高尚而无畏的牺牲何时才有尽头。
      
      
        加缪《正义者》中多拉说“我们爱人民,的确如此。不过,我们对人民的爱虽然博大,却没有凭依,是一种不幸的爱。我们远远脱离人民,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沉湎在自己的思想中。再说人民呢,他们爱我们吗?他们知道我们爱他们吗?人民都沉默不语。多么寂静,多么寂静。”人民看不见这样的爱,也意识不到随时有大圆石从山上滚落下来。作者需要传达这样的声音,而人民有义务作出回应,不管是反对还是附议,这样的声音必须是独立的是可以被听到的,因此书写和阅读变得有必要,应当看到饱含仁义的智慧燃烧之时精彩的颤栗,在强权面前,在那骇人的杀人机器之下,唯有这种颤栗可以撼动可以对抗这种毁灭性力量。“我们所说的一切,我们的见解,都基于一种假设,那就是人们应当有足够的勇气维护捍卫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思考原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独一无二又具有优越性的天赋,最终在《金色笔记》里只是一种假设,一种需要实现的理想状态,莱辛的脱离阵营需要莫大的勇气,在人类热衷于投其所好的时代,有多少人敢站出来指责盲众呢?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一个由更自由更高尚的人物构成的未来社会在山顶,却不在任何全能型伟人的蓝图里,需要有人不停地推着大圆石,需要这样的志愿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