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误区》书评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2
ISBN:9787500800637
作者:韦恩·W·戴埃
页数:237页

影响了我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是在上中学期间读的这部书,可以说这本书深深的影响了我。消除惰性,勇于探索未知世界,选择自己的情绪,不寻求他人的赞许,以发展自己为动力,等等,都是很好的生活态度。怎么做得更好,的确是需要坚持和不断的学习。

《你的误区》读书摘要(转)

  *卷首语:  活着,就要生活———这就是本书的要旨。许多人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合适、环境不理想,精神不愉快,与他人的关系也令人极不满意。可是有多少人能迈出那可怕而关键的一步———摆脱束缚、重新审视自己以及自己的愿望并努力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呢?    *作者序:  本书通篇论述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你能否选择自己的情感。先根据你已作出的或未能作出的选择审视一下你的生活,这使你对自己的现状、你的情感负起责任。要使自己精神更加愉快、更能有所作为,就必须更加充分地意识到你可以作出的各种选择。你就是你所作的各种选择的总和。只要具备一定动力并作出一定努力,你就可以实现你所作出的任何选择。  本书强调的第二个主题是从现在做起。这一句话将反复出现多次。这是消除误区、创造幸福的重要步骤。你在一生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然而,许多人却在悔恨过去或担忧未来之中浪费了大好时光。能否利用现在的时光,来实现自己的心愿,这是真正生活与否的试金石,而几乎所有自我挫败行为(误区)都企图乞生于过去或将来之中。    第一章 主宰自己  1、生命是如此惊人地短暂,而死亡的阴影又总是无时不现,所以你可以扪心自问:“我应当拒绝我特别想做的事情吗?”“我应该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度过自己的一生吗?”  生命是属于你自己的,你应当根据自己的愿望生活。  2、你一定要确信,你每时每刻都能做出情感上的选择,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一旦你学会依照自己的选择控制情感,你就踏上了一条“智慧之路”。你将把情绪视为一种可选因素,而不是生活中的必然因素。这正是个性自由的关键。  3、是你、而且只有你控制着自己的思维机器。是的,你的思想属于你自己,完全由你决定是否加以保留、改变、审视或交流。除了你,谁都无法钻进你的大脑,也不能像你那样体验你的思想,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加以利用。  你可能以为,是外界事物或其他人使得你精神不愉快,这是错的。使你精神不愉快的,正是你自己。因为你对生活中的人或事有着这样那样的看法。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心情舒畅、精神健康的人,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你应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思想而产生的,那么,只要你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首先,你应该想一想:精神不快、情绪低落或悲观痛苦到底有什么好处?然后,你可以认真分析导致这些消极情感的各种思想,最终做出自己的决定:是选择快乐还是选择痛苦?  4、你可以选择精神愉快,摒弃精神不愉快。同样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选择自我充实行为,摒弃自我挫败行为。  ……当你审视自己选择幸福的能力时,应当记住,“惰性”一词反映着你生活中的消极情绪。  所谓惰性,就是你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的一种精神状态。  5、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时学会在现时中生活。现时生活,触及你的“现在”是真正生活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除了“现在”,你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它时刻,你所能得到的只是现在的时光,未来在到来时也只不过是另一个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无法生活于未来之中的。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降低现时的重要性,———“为将来而储蓄”、“要考虑后果”、“不要过于注重享乐”、“想想今后”、“为退休做好准备”等等。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回避现在几乎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根据逻辑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难道不是吗?将来那一时刻一旦到来,也就成为现时,而我们到那时又必须利用那一县时为将来作准备。这样,幸福总是明日复明日,永远可望而不可即。  …现时是一种与你形影不离而又难以捉摸的时光,你若能使自己完全沉浸于其中,便可享受到极为美好的经历。你应该充分享受现时的每分每秒,不去考虑已经过去的往日和自然会到来的将来。抓住现在的时光,因为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唯一时刻。不要忘记,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现实的最为常见的方法。  回避现时往往导致对未来的理想化。你可能会觉得,在今后生活的某一时刻,由于一个奇迹般的转变,你将万事如意,获得幸福。一旦你完成某一特别业绩———如毕业、结婚、生孩子或晋升,生活将会真正开始。然而,当那一时刻真的到来时,却往往是十分令人失望的。  “尽情地生活吧,否则,就是一个错误。你具体做什么都关系不大,关键是你要生活。假如没有生命,你还有什么呢?……生活吧,把握你的现时时光!”    第二章 首先要爱  1、自我价值不能由他人来证实。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你认为如此。如果你依赖他人来证实你的价值,那只是他人的价值。  2、———爱你自己,意识到你是最重要的、美丽而有价值的。一旦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便不必依赖别人提高你的价值。也不会强求别人的言行符合你的旨意。……你首先学会了爱自己,很快便可以爱别人,并通过帮助自己、关心自己来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这样,你对他人的爱和帮助中没有任何虚伪的成份。你爱或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博得感谢或获取奖赏,而是因为你从帮助别人或爱别人之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自我价值相互肯定的乐趣)。  3、你是存在的,你是一个人,有这两点就足够了。你的价值是由你自己的存在决定的,不需要向任何人作出解释。你的价值与你的行为和感觉没有任何关系。你可能不喜欢你的某一特定行为,但这与你的自我价值没有任何关系。你可选择并永远保持这一价值,然后,便可以着手塑造自我形象方面的问题。(——— 学会喜欢自己、爱自己!)    4、自爱,就是根据你的意愿将自己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予以接受;接受,则意味着毫无抱怨。思维健全的人从不抱怨,尤其不会抱怨石头太硬、天太阴、冰太凉等诸于此类的事。接受意味着不加抱怨,精神愉快则意味着不抱怨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缺乏自我依靠的人常常从抱怨、牢骚中求得慰籍。  5、…你将不再把你在任何方面的成败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可能会失去工作,或在某一活动中失败;你可能不喜欢你干这事或那事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毫无价值。你自己必须懂得,不论你迄今为止成就如何,都与你的自我价值没有关系,(对自己保持基本的价值肯定,这是最重要的,即一定要自爱。)    第三章 你无须得到别人的赞许  1、…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或受到称颂。谁不愿意如此呢?在精神上受到抚慰会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恭维是十分令人惬意的。寻求赞美的心理只有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如愿以偿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他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只有当他们决定给你施舍一定的赞许之辞时,你才会感到高兴。  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一般而言,政治家们往往不为人们信任,他们极为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否则便会一事无成。因此,政治家们总是见风使舵,为迎合一些人而表示一种观点,为取悦另外一些人提出另一种观点。  需要赞许的心理是基于这样一个看法之上的:“不要相信你自己,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如何。”    2、儿童在其性格形成时期的确需要得到对其有影响的成年人(如父母、教师)的赞许。然而,这种赞许不应以要求孩子规规矩矩为条件,也不应当要求孩子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每一种感情或每一项行为都证得父母的同意。自孩子开始懂事起,便可以逐步培养其自我依靠的意识。为使孩子长大后摆脱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最好从一开始从多各方面给他以大量赞许。然而,如果孩子长大后,总觉得未经取得父母的许可便不知如何思维和行事,那末自我怀疑的误区种子已在其大脑扎根了。我们说寻求赞许的心理是一种自我挫败性需要。  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教育儿童去依赖别人,而不应过于信赖自己的判断。  3、…从玩耍、吃饭、睡觉一直到交朋友和思考问题,幼儿在家庭里很少受到自我依靠的教育。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爸爸和妈妈在内心深处认为,孩子是属于他们所有的。做父母的常常将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而不是帮助孩子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并由此建立起自信心。  纪伯伦(1883-1931)在《先知》诗集中曾劝过天下父母: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来到人世,但却不是你的化身;  他们和你生活在一起,但却并不属于你。  4、要求独立的火花,想独立做人的愿望在你儿童时期十分强烈,只不过由于对爸爸爸妈妈的依附性,你的这些火花总是一闪即逝。如果你非要独立,社会就不满意;如果社会对你不满意,你也必须对自己不满意。你的父母就是这样处于好心,逐步培养了你的依赖性和需要赞许的心理。做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而他们总是执意不让孩子卷入任何危险之中,然而,结果往往适得相反。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懂得身处逆境(解决个人争执、对付别人的侮辱、为荣誉而拼搏、自谋其生等)时如何依靠自己的思维和力量,就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原文:http://www.online.sdu.edu.cn/cms/model/2/index.php?p_id=23629


 你的误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