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309080896
作者:中国·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大东文化研究院 编
页数:12848页

章节摘录

  凡例  一、韩国汉文燕行文献,是指历史上朝鲜王朝官方使节或其随从人员出使中国而撰著制作的相关汉文记录,其中,在明朝时期形成的多题为“朝天录”、“朝天记”,在清朝时期形成的则多题为“燕行录”、“燕行记”。从形式上看,则可分为日记、诗文集和使程图录等。本编影印的相关文献,是经过中韩双方编者精心选取并认为最具研究价值的33种燕行文献,其原书均藏于韩国。  二、本编所收燕行文献之原本由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大东文化研究院联系韩国各图书收藏机构(包括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成均馆大学尊经阁、高丽大学中央图书馆、延世大学中央图书馆、庆北大学中央图书馆、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韩国银行知识情报室、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提供版权,并选取最佳版本拍摄高清图片供中方影印出版。  三、本编所收燕行文献,其排次均以文献所涉的出使年代为序,出使年代相同者,以作者生年先后为序。  四、本编所收各燕行文献的卷首,均附解题一篇。内容除书名、卷数、版本、册数、收藏单位及索书号外,主要介绍作者生平及本书概要。解题由韩国学者撰写韩文初稿,中方负责翻译并进行补充修订,补充修订工作侧重于介绍各种燕行文献中与中国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并阐述其作为域外文献对中国学者的研究价值所在。不当之处,尚祈各方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

前言

  序  一  〔中〕葛兆光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就是“仅仅靠中国资料来解释中国是否已经足够?”我觉得,这虽然似乎只涉及使用历史资料的方法,实际上,背后却有一个如何“理解”中国的观念。我一直希望能够通过周边各国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反观中国,可是,即使是在“近在咫尺”的朝鲜或“一衣带水” 的日本,至今还有很多关系到中国的资料,似乎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  大约十年前,我开始有计划地阅读韩国出版的一些汉文文献,包括《李朝实录》、《海行总载》、各种韩国文集,以及各种朝天录与燕行录,让我惊讶的是,这里面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有关中国的资料。这些庞大的官方史料、整齐的诗文别集以及个人记录,比如日记、笔谈以及诗歌等等,居然如此深刻地呈现着古代,特别是15世纪以来长达数百年间,朝鲜人对于中国的见闻、记忆和想象,特别是这些汉文写成的燕行文献(包括明代各种朝天录和清代各种燕行录)。我这里之所以用“见闻”这个词,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是实地考察的忠实记录。当然也有一些不是经由文献记载和转述,转化为“历史记忆”,使得一个“中国”变成了记忆中的和现实中的两个“中国”。毋庸讳言,里面也有很多“想象”,尤其清代的燕行文献,一些对大明王朝有深厚感情而对大清帝国有着强烈鄙夷的朝鲜文人,对于他们听到的和看到的各种现象,在做固执的联想和偏执的想象,在这些联想和想象背后,不仅裹挟了太多的历史,也携带了太多的情感。  当然,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极其丰富的资料。过去,崔溥的《漂海录》和朴趾源的《热河日记》常常被人们引用,可是,应当还有更多资料有待开发,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发现。比如关于明清两代易代时的历史细节,比如明清两代北京的城市与生活,比如关于一些中国著名学人的住址和交往,比如关于明清社会风俗与演剧,比如清代满汉之间的冲突,比如变迁中的北京的书籍与学风,等等。有学者曾经指出,这些文献中有很多本国人忽略而异域人所关心的历史细节,因为朝鲜人到了中国,作为外国人,他们注意到的常常是与本国相异的东西,那些一眼看去觉得不同的事物、人物和现象,会自然地凸现在视野中,而生活在其中的中国人却常常会因为熟悉而视而不见,因此被淡忘和忽略。  过去,也许由于曾经作为朝鲜的占领者和殖民者的缘故,日本学界对于朝鲜文献有较多的关注,不仅林泰辅、白鸟库吉等东洋学的开创者对朝鲜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还出现了像今西龙、藤冢邻等这样的专家,他们对朝鲜汉文文献有很多收集和研究,至今日本仍然有很多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还有像《朝鲜学报》那样持续许多年出版的高水准学术刊物,就连我们常用的朴趾源《热河日记》也有今村与志雄先生那样精彩而详细的注本。但在中国却只出版过《李朝实录》等少量朝鲜汉文史料,像《同文汇考》、《通文馆志》等相当多的文献,都很少被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学者关注。虽然近几年的情况稍稍有了变化。现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合作,选择了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四百年间的三十余种最具史料价值的燕行文献,撰写了较详细的提要,编成这一套《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也许会给学界提供一些新的资料,我们希望这一套书与2010年我们与越南汉喃研究院合编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一样,让我们“跳出中国,又反观中国”,通过异域之眼了解中国的真正特性。  首先,我要感谢韩国成均馆大学亚洲学术院的合作,没有他们精心挑选和扫描,我们无法得到各种燕行文献目前的最好版本,而且他们也对各种燕行文献撰写了初步提要,让我们撰写更详细的中文提要有了很好的基础;其次,我要感谢复旦大学各位参与撰写提要的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特别要感谢王鑫磊、朱莉丽的工作,他们两位在组织、联络和统稿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我要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特别是贺圣遂、孙晶和韩结根先生,在上一次出版《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的基础上,这次又一次精诚合作,推出这样一套大型资料集,给中国学术界提供新资料。  (作者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序  二  〔韩〕辛承云  历史上中韩两国之间外交使节的往来活动可谓源远流长,而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朝鲜王朝时期朝鲜使者往来中国时留下了大量文献记载。在这些文献中,形成于明代的部分一般称作“朝天录”,而形成于清代的部分则称作“燕行录”。在韩国,这些文献之所以都以“燕行”统称,一方面是因为朝鲜使者的目的地即中国的北京又称“燕京”之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和同样长期存在的朝鲜使者往来隔海之国日本所留下的“海行”文献的概念相对应。朝鲜王朝五百年间,由朝廷任命并派遣前往明清两朝的使节团队约有一千余批次,尽管各个时期的情况或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每一次使行平均都有参与人员五六百名,历时一百五十天左右,行程约六千里,可谓规模浩大。而对于这些使行活动的详细过程,使团成员诸如正使、副使、书状官及其随行人员(子弟军官、译官等)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记载,就目前已知并发现的燕行文献而言,其数量就多达五百余种。  在韩国国内,一直十分重视对这些燕行文献的汇编、翻译和出版工作。早在朝鲜王朝末期,就曾经有将金昌业、朴趾源、洪大容三人的燕行录以《燕汇》为题进行汇编的记载。而在1930年,由青丘学会刊行的《青丘学丛》,也曾经附录过105种燕行文献的目录。从1960年到1962年,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基于立足东亚研究中韩交流史的出发点,率先将31种燕行文献汇编成《燕行录选集》(上、下)出版,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正规化的资料出版及后续的翻译工作,使得燕行文献相关的研究由此展开。此后,在2001年,韩国东国大学又出版了由林基中所编的《燕行录全集》一百册,此举再次使得各界对于燕行文献的关注达到了一个高潮。不仅如此,2008年,我院又将新收集到的二十种燕行文献集合成《燕行录选集补遗》(上、中、下)予以出版,此举不仅是对以往同类燕行文献出版工作的延续,更为中韩两国的学者在文学、历史、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资料。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燕行文献,在中国却一直未曾有过公开的出版,以致中国国内的研究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面临诸多不便之处。因为注意到了这一点,在2008年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签订了学术交流与共同研究协定之后,2009年葛兆光院长访问韩国时提出的第一个合作设想,就是由双方共同在中国出版一套韩国所藏的汉文燕行文献的选编丛书,双方就此迅速达成一致意见。此后,文史研究院与东亚学术院下属的大东文化研究院立即展开合作。合作过程中,双方频繁进行沟通联络,除日常工作联系外,还专门召开了三次编撰研讨会,集中解决编撰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双方精诚合作下,丛书编撰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历时两年多的努力,终于使得这一套《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三十册)得以出版面世。  这套《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丛书,总共收录了33种韩国汉文燕行文献,这些文献的原本分别收藏在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国立中央图书馆、延世大学中央图书馆、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高丽大学中央图书馆、庆北大学中央图书馆、韩国银行知识情报室以及成均馆大学尊经阁等机构,这些机构在编撰过程中慷慨地为我们提供各自所藏文献的珍贵原本供我方拍摄,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对于每一种燕行文献,我们都邀请中韩双方的学者共同撰写专业、详细的解题,对他们的这一重要的工作,在此也要深表感谢。最后,还要特别对丛书编撰过程中承担大量事务的大东文化研究院的曹苍录先生以及中国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王鑫磊先生、朱莉丽女士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上海举办新书首发式  中韩双方专家盛赞《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  媒体高度关注文献出版  8月8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新书发布会,来自国内和韩国的专家齐聚一堂,追溯中韩文化交流,研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本书中方主编葛兆光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院长、本书韩方主编辛承云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安大会、陈在教、金庆浩、曹苍录教授,著名文史专家、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朱杰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周振鹤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邹振环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韩升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吴震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傅杰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邵毅平教授出席会议,并一致认为《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发布会还吸引了诸多媒体争相报道。截止8月24日,“新华社”、“中国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中华读书报》、“人民网”、“凤凰网”、“东方网”、“光明网”、“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台湾网”、“搜狐资讯”等逾四十家媒体纷纷给予报道。  “新华社”引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即本书中方主编葛兆光教授的讲话,指出“该丛书集录韩国所藏汉文文献珍本,呈现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王朝交往记录,是一部以汉字呈现的‘东亚历史’。给研究者提供了用‘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新鲜视角以及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院长即本书韩方主编辛承云则介绍道:“在韩国国内,历来将燕行文献视为国家重要的历史遗产。《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从现存于韩国各大重要研究机构的燕行文献中精选了33种,主要选取以往中国学界关注不多但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献,时间上主要集中于17世纪。这些文献既体现了当时朝鲜士大夫阶层对清朝的个人感情,也有着‘很多对变迁中国的描述’。”  《文汇报》以借“‘他者’眼光考察中国历史文化”为题介绍了这套文献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于研究明清中国的意义,在报道中指出:韩国汉文燕行文献,是指历史上朝鲜王朝的使节往来中国明清两朝时留下的有关中国的文字记载。这些与中国历史文化直接相关的资料,由于写作者的外来身份,他们的观察和记录往往比同时期中国本土的记载更为细致独特,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汇报》还特别提到:尤值一提的是,这套文献并非对韩国现有燕行文献的简单复制,而是中韩学界开展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据了解,该丛书的出版身后,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的一个学术合作项目,丛书编撰历时近3年,还专门召开了3次编撰讨论会。《解放日报》、《中国日报》、凤凰网、东方网介绍了该文献收录的内容和北京资料,说明了该文献从不同角度真切地显示了当时中国的诸多实相:目前留存的文献数量大约有500余种,其篇幅从数千字到数十万字不等;这些文献因形成时代的不同,分别以“朝天录”(明代)或“燕行录”(清代)为题,而学界一般习惯将其统称为“燕行录”。它们几乎都用汉字书写。其作者既有朝鲜使团的正使、副使、书状官,也有子弟军官、通事(翻译)等随行人员。其记载内容包罗万象,有对中国山川风貌的描写、风土民俗的记述,有对中国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动态的记录,也有朝鲜人与中国士人的交流笔谈、诗文酬唱等。  会后,“新华社”还采访了贺圣遂董事长(本书编委),在采访中,贺董事长表示,“从周边看中国”是中、日、韩、越等国学术研究合作的重要项目,去年出版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迄今已售近200套,获世界各地和中国不少重要学术机构收藏研究,为世界研究中国增添了大量史料。该社计划继续推出《日本汉文燕行集》和‘日本汉籍荟萃’,为学界研究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提供第一手的必备文献。”  ——网友评论

书籍目录

总目录
卷首
序一            (中)葛兆光
序二            (韩)辛承云
凡例
第一册
锦南先生漂海录      崔  溥  撰
第二册
朝天录             郑士龙  撰
朝天日记           赵  宪  撰
第三册
荷谷先生朝天记        许篈  撰
第四册
朝天录            尹根寿  撰
赴京日录          郑昆寿  撰
戊戌朝天录        李廷龟  撰
甲辰朝天录        李廷龟  撰
丙辰朝天录        李廷龟  撰
庚申朝天录        李廷龟  撰
庚申朝天纪事      李廷龟  撰
庚申燕行录        李廷龟  撰
第五册
朝天日录          崔晛  撰
第六册
朝天录        李民宬  撰
第七册
槎行录          全 湜  撰
朝天记地图      郑斗源  撰
朝京日录         金 堉  撰
第八册
燕途纪行     麟坪大君李  撰
老峰燕行录       闵鼎重  撰
第九册
老稼斋燕行日记(一)     金昌业  撰
第十册
老稼斋燕行日记(二)     金昌业  撰
第十一册
燕行录              闵镇远  撰
庚子燕行杂识        李宜显  撰
第十二册
一庵燕记(一)         李器之  撰
第十三册
一庵燕记(二)         李器之  撰
寒圃斋使行日记       李健命  撰
第十四册
桑蓬录(一)          姜浩溥  撰
第十五册
桑蓬录(二)          姜浩溥  撰
第十六册
北辕录(一)          李商凤  撰
第十七册
北辕录(二)          李商凤  撰
第十八册
慎轩燕记(一)       洪大容  撰
第十九册
慎轩燕记(二)       洪大容  撰
第二十册
燕行记事            李  撰
第二十一册
入燕记          李德懋  撰
随槎录          卢以渐  撰
第二十二册
热河日记(一)        朴趾源  撰
第二十三册
热河日记(二)        朴趾源  撰
第二十四册
热河纪游          徐浩修  撰
第二十五册
燕行录            白景炫  撰
燕台再游录        柳德恭  撰
第二十六册
蓟山纪程         李海应  撰
第二十七册
燕蓟纪程         朴思浩  撰
第二十八册
燕辕直指(一)       金景善  撰
第二十九册
燕辕直指(二)       金景善  撰
第三十册
领选日记         金允植  撰

编辑推荐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  布面精装  图像彩印  全三十册  国际合作学术成果 域外所藏文献珍本  明清中韩交往记录 汉字文化东亚历史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是韩国所藏与中国密切相关的重要汉文历史文献资料,它主要是明清两代李朝朝鲜使臣往来中国时根据当时所见所闻留下的文字记录,且全部用汉字写成。其中所记载的大量生动鲜活的史料,很多甚至未见于同时代中国典籍的记载。因此,它不仅是研究朝鲜历史或中朝关系史的珍贵资料,更是研究明清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的重要史料。  当前,韩国燕行文献正被越来越多学者所知晓,关注并运用韩国燕行文献开展有关中国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然而,以往所见的韩国燕行文献主要是在韩国和日本所出版的几种,由于这些材料在中国大陆收藏较少,对中国学者而言,利用这些资料开展研究存在诸多不便。因此,在中国大陆出版一套《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一方面可以让中国研究者进一步熟悉韩国燕行文献这一篇幅巨大的史料库,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利用这部分材料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并进而起到推动中国的学术研究的作用。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共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选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韩国燕行文献共80种,约25000-26000页,所涉及史料的时间跨度为明、清两代,选目由中韩主编双方根据学界需求、所载内容、版本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后决定。全书拟分三次出版,初编拟出版32册,每册约500页,全部采用原件影印方式出版,利用韩国所收藏的质量最高的底本进行制作。该丛书出版时,将在每一种燕行录之前附上中韩双语撰写的提要,供读者阅读时参考。提要内容包括该书作者小传、版本和收藏情况及文献记载的具体内容。提要由中韩学者共同撰写。该套资料出版后的目标购买群体定位在各大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及部分个人研究者和收藏者。  本项目在启动前,先后请教过多名相关专家,均以为选题大有意义,做法切实可行。各专家指出,本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供学界作进一步研究之用;同时也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实证研究的方式与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从而将推动“从周边看中国”这一学术计划的深入展开,因而这一出版工程意义非凡。与此同时,该套书的编撰出版,还是中韩两国在学术资源共享、学术研究合作方面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相信此举对于增进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在汇编的前期,做过大量深入具体的研究,落实了与专门收集、研究汉文文献的韩国成均馆大学的合作关系。现已进行了近两年,其间互有往来,互动良好。编者与出版社的合作也很顺利,出版社从一开始就派出资深编辑专门负责。三方确定下来的具体做法是:以影印原书附以中韩双语提要的形式,将上述80种汉文燕行文献汇编一处,初编计32册。现韩国提供的扫面件已全部到位,并搜集了全部作者的传记资料。复旦大学方面则负责文献的真伪考订、编排年次,与韩国学者共同撰写提要和影印出版。面世的《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不仅对各相关文献的实际作者和撰述年代多方考辨,纠正了现在通行的韩国燕行文献目录中的不少错误,而且对图书版本及文献的具体内容有较深入的研究,书后还附录了“韩国燕行年表”,体现了中韩双方学者的研究水平,是中韩双方学术机构通力合作的成果。

作者简介

8月8日,大型文献丛书《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在上海正式面世。这套丛书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合作,历时三年精心编纂的成果,全三十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说,该丛书集录韩国所藏汉文文献珍本,呈现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王朝交往记录,是一部以汉字呈现的“东亚历史”。

葛兆光介绍说,这些珍贵史料,内容包括庞大的官方史料、整齐的诗文别集以及个人日记、笔谈等,深刻地呈现着古代,特别是15世纪以来长达数百年间,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人们对于中国的见闻、记忆和想象。这给研究者提供了用“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新鲜视角以及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是指历史上朝鲜王朝的使节往来中国明清两朝而留下的有关中国的文字记载,其中明朝部分被称为“朝天录”,清朝部分被称为“燕行录”。它们几乎都以汉字书写,目前留存大约五百种,篇幅从数千字到数十万字不等。其内容则从中国的山川景色、风土民俗到时事政治、经济文化无所不包,极其丰富。

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院长辛承云介绍说,在韩国国内,历来将燕行文献视为国家重要的历史遗产。《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从现存于韩国各大重要研究机构的燕行文献中精选了33种,主要选取以往中国学界关注不多但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献,时间上主要集中于17世纪。这些文献既体现了当时朝鲜士大夫阶层对清朝的个人感情,也有着“很多对变迁中国的描述”。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从周边看中国”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表示,“从周边看中国”是中、日、韩、越等国学术研究合作的重要项目,去年出版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迄今已售近200套,获世界各地和中国不少重要学术机构收藏研究,为世界研究中国增添了大量史料。该社计划继续推出《日本汉文燕行集》和“日本汉籍荟萃”,为学界研究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提供第一手的必备文献。

图书封面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已经有不少影印版,再出影印版意义不大
  •     棒子国的八卦扯淡能力果然源远流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