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与地方

出版社:高建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5出版)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301151105
作者:高建平
页数:332页

章节摘录

在这里,作者的分析包含着多重混淆和误解。对于那个特别的日本建筑的例子,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到那儿去看过。那是一座草顶木结构的小房子,草会腐烂,不修理和更新就会不成样子。因此,它更有可能是出于实际的需要,从而形成惯例,成为规定。日本人必须不断重建下去,除非他们不再崇拜这神圣的建筑,而将之仅作为考古对象看。这篇文章没有弄清一个区别:古董只有在生产它的文化氛围已经死了以后,才是古董。这并非只有在中国或东方是如此。当中国皇帝还住在紫禁城里时,不可能设想某一宫殿在某一次着火后,皇帝会命令保持原样,不作任何修缮。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雅典人在打败并赶走波斯人以后,不重修被波斯人毁掉的巴特农神庙。其实,在西方,教堂在战火中,在天灾人祸中被毁坏以后重建,甚至仅仅为了满足教宗或某一主教的虚荣心重建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在这方面,东方人和西方人态度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圆明园被烧以后,幸亏当时的清政府无力在原址上重建。否则的话,那几块残石说不准早就不知去向了。我在西方生活时,常看见垃圾箱旁边有不少家具。这都是一些家庭买了新家具以后感到没有地方放而扔出来的。这些家具不够古老,等待它们变成古董还遥遥无期。如果要说“生命”的态度,去除掉这种说法的神秘意味,这的确如此。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对我们周围的事物采取这种态度。我们不会把我们生活中所写的每一张纸片都小心地保存起来,为后人研究我们提供方便,因为我们是否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对象还不能肯定。

前言

20世纪中国曾经涌起了几次“美学热”,在当时“沉寂”的世界美学天空中,成了最绚丽的星座。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美学热”在消退,而世界美学却不再“沉寂”,此消彼涨,中国美学已不再亮丽。中国还会有“美学热”吗?这是中国的美学研究者很感兴趣但又无法预测的问题。今天的社会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用“后现代”、“第二次现代化”、“审美化”还是“图像转向”来描述它,都意味着这个社会正在发生由“硬”向“软”、由“实”向“虚”的转向。在一个虚拟柔软的社会里,艺术和审美将会越出它们的边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以艺术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也有可能越出它的边界,成为人们普遍采取的生存策略。中国文化本来就以推崇空灵著称,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应该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时代转向。在我们看来,从今天的时代条件来看,中国很有可能再次出现“美学热”。为了推动“美学热”的出现,我们需要做许多扎实的研究工作。公正地说,前几次“美学热”给今天的美学研究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但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中,我们翻译引进了不少美学著作,特别是当时出版的50余本“美学译文丛书”更是推动了这种发展,但这些著作很少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吸收。

后记

这一本集子,集中了近十年的一些思考。十年来,陆陆续续地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小题大做,一类是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是说小题目写大文章,写了不少,读的人不多,留在那里敝帚自珍。比方说,谈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谈“本体论”,讲席勒、杜威,讲中国画论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偶然听说那些居然还有人注意到,有人在文章中还引用,就很高兴。大题小做,谈论一些大题目,如全球化、赛博空间、日常生活审美化,等等,引起了一些注意,有一些讨论,甚至还有人专门开会讨论。这里所收集的,大都属于后一类,有些是研究,更多的是思考。也就是说,不是狭义的专题研究,而更像是学术生活的一部分。在种种学术活动中有某种需求,产生了某种感想和心得,就写了出来。这是一种相遇的结果:与生活中的种种的事相遇,于是留下痕迹,甚至还碰出火花。所写的文章,有一半甚至一大半不值得发表了,那就算了。就像家里的杂物一样,在那里放着,过一些年,成为古董时,也许其中还有可以拿出来的。放在这里的,都是重读了一遍,觉得还有发表价值的东西。这些文章有些在杂志上发表过,有些在网上流传着。

内容概要

高建平,1955年生于江苏扬州,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英文)、《画境探幽》、《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等著作以及近百篇中英文论文;主要译作有约翰·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门罗·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杰克·斯佩克特的《弗洛伊德的美学》等。

书籍目录

期待“美学之夏”——丛书代序第一编 全球化与中国美学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建构美学之死与美学的复活什么是中国美学?美育与社会改造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三次转向西方思想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影响“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第二编 中国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境遇论文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学理论困境和重建的可能性鲁迅:从网上评选说开去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论文学史书写中的双向互动关系文学理论有明天吗?中国文学的身份与姿态当中国与西方相遇叙事:一种考察文学的新视角第三编 艺术与文化的全球性赛博空间与文化多样性艺术研究呼唤比较的视野现代艺术对艺术概念的挑战中国绘画像什么?艺术与人的动作痕迹东方想象仿造的根源第四编 学科建设与建构性的后现代谈谈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什么样的印迹?“汉学”杂谈理论的功能传统文化的抢救与更新?文化生产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化现代性的另一面及其后现代的审视第五编 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文化:行进中的思考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访谈一美学、文化与教育——访谈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访谈三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后记

编辑推荐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是由高建平所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作者简介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主要讲述了:中国有美学吗?我们有的是“中国美学”,还是“美学在中国”?这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学界对中西学术交融历史进行深层反思后在美学界的集中反映。作者以宽广的比较视野,分析了国内文学理论和美学领域里的诸种问题,如把中国传统当作西方理论的试验场,或者原封不动地用中国传统理论来解释当下审美和艺术现实,这两种基本倾向再结合其他各种思潮形成新的混合体和变形,但无论如何这些方式都不能有效建构起中国自己的美学或文学理论,都不能改变“西方学问在中国”的现状。
作者主张应该从中国语言学的建立中汲取经验,在先引进、利用之后,发现西方理论之不足,寻找其作为“普遍”理论在“地方性”经验中的断裂,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给予解决,从而丰富西方的理论。如同“池塘效应”,在这个相互激荡和生发的过程中,西方理论不断汇入非西方成分,最终成为真正的“普遍”理论,它既是全球的,同时也是地方的。

图书封面


 全球与地方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一位学者的文章大杂烩,出版目的好像是想捞钱吧
  •     很有意思的书,特别是关于诺贝尔那篇文章,很多观点视角很有趣
  •     演讲体,宏观角度谈问题,基本上不涉及微观分析,这是知名学者才能把握的话题,但这也正是这类文章的学术性不高的地方。CNKI。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