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122065551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插图:样品的采集、贮存和前处理对于微量污染物的测定是极为重要的。在上述过程中,样品被玷污或因吸附、降解等造成的损失,往往使分析结果失去准确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MC的化学分析法包括了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样品的仪器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处理方法的研究,它们已成为MC分析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随着仪器分析方法的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样品分析的时间必然降低,更多的时间则用于样品的采集、贮存及其预处理方法研究和具体操作(江桂斌等,2004.)。一、样品采集(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确定采集样品前要考虑以下问题及影响因素。采集的样品应有代表性,能客观代表被研究的对象,必须反映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真实情况。这首先就要注意采样的时间、地点及采样位置。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准确确定采样地点的经纬度,以便下次或多次重复采样或长期观察。要根据测定工作的需要,确定典型代表物的样品数量和单个样品的体积大小,还要考虑采样的频度,对于组成较稳定的监测体系,可以定期采样。对于生物样品,要根据不同的样品分析要求确定采样所用的容器、时间、频度和体积。生物样品包括广泛的陆生及水生动植物等。采样之前要根据分析检测要求和目标分析物来确定样品的种类。研究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富集规律。

前言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氮、磷排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最大的一个表征是蓝藻水华(湖靛)的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是蓝藻水华能释放生物毒素类次级代谢产物,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安全。其中藻毒素(特别是微囊藻毒素)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能引起动植物中毒,而且已被证实为诱发人类肝癌的强致癌剂。一百多年来,微囊藻毒素(MC)所致的人畜中毒事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都有报道。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饮用水中MCLR(MC中最常见和毒性较强的一种)的限量标准为1μg/L,并推荐人群最大可耐受日摄入量(TDI)为每千克体重004μg。我国颁布实施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采用这一标准。值得注意的是MC不仅通过饮用水威胁人类健康,而且能在动植物等水产品中聚集,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遗憾的是易遭MC污染的各种水产品中的MC限量标准现在并未制定,并且WHO只制定了MCLR的限量标准,其他MC,包括含量更多、毒性较强的MCRR等都还没有限量标准,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由于目前缺乏防止藻类水华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要预防和消除MC对人畜的危害,监测和控制MC在各类水体和藻类食品中的限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检测MC的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分子生物学法、免疫法等几大类。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最新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对MC的分析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MC分析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其中汇聚了多位参编人员的硕士博士论文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我们研制的微囊藻毒素“金标”试纸条申报了发明专利并已获授权(CN1570642A);ELISA试剂盒申报了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041452X),已开发出成熟的产品,并已在多家水质监测部门得到了应用;免疫亲和色谱柱(IAC)申报的发明专利已获授权(专利号:ZL2007100237708);微囊藻毒素分离纯化方法、微囊藻毒素LR(MCLR)定量快速检测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等研究也申报了多项专利,现正在向实用型转化。国内出版的专著对MC的毒性毒理介绍较多,较少见到对其分析检测技术的详细介绍,本书重点内容侧重于MC最新的分析检测技术,希望能对研究水污染和藻类水华危害以及MC分析检测的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提供帮助、为国家尽快制定各类水体和藻类食品中MC的限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撑、为水质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管及评估部门提供有力的检测手段。本书的作者来自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昌学院、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上述单位为我们提供诸多便利和帮助。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永建审阅了全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一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国权、许昌学院梁保安等专家,为本书的编写以及书中一些方法的建立提供诸多意见、建议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卫生部2006年课题科研基金(WKJ2006210)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可能有错讹遗漏,请读者不吝赐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第一节 蓝藻概述  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二、富营养化的评价标准   三、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   四、富营养化的产生机理   五、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六、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七、富营养化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第三节 蓝藻水华的污染现状  第四节 蓝藻毒素的种类、结构及毒性机理   一、蓝藻神经毒素   二、蓝藻肝毒素   三、其他毒素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囊藻毒素概述  第一节 微囊藻毒素简介   一、概述   二、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三、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  第二节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分布和变迁   一、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机制   二、微囊藻毒素的分布   三、微囊藻毒素在水体中的迁移  第三节 微囊藻毒素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一、光照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二、温度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三、不同形态氮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四、不同形态磷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五、痕量金属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第四节 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的影响   一、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细菌的影响   二、微囊藻毒素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三、微囊藻毒素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第五节 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   一、欧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二、美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三、亚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四、我国淡水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第六节 微囊藻毒素的危害和毒性机理   一、MCLR对动植物的危害   二、MCLR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三、MC的毒性机理  第七节 微囊藻毒素的稳定性和去除方法   一、微囊藻毒素的一般稳定性和去除研究   二、化学方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分解和去除   三、生物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分解和去除   四、物理方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第八节 微囊藻毒素标准制订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四章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分析检测方法 第五章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 第六章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化学分析检测方法 第七章 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八章 微囊藻毒素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第九章 展望附录  附录一 主要缩略语表  附录二 蓝藻水华照片

编辑推荐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的出版得到卫生部2006年课题科研基金(WKJ2006-2-10)资助

作者简介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内容简介:当前由于工业化的加快,各种有机物的排放加速了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水华大面积爆发。蓝藻水华能产生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其中毒性较强、最常见的一类。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首先简要介绍微囊藻毒素的毒性以及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之后重点阐述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技术,并介绍国内外关于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最新的进展情况。其中汇编了参编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对于环境科学与疾病控制领域研究水污染和藻类水华危害,以及从事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专业性很强,很系统,很解渴。
  •     这本书信息量很大很全,但是稍微有点不够新,貌似最新的信息都已经是2006年的了,不过对我的毕业论文很有帮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