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谈话录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8-9
ISBN:9787020066728
作者:(德)爱克曼
页数:267页

章节摘录

耶拿,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昨天在歌德回到魏玛之前,我很幸运又和他晤谈了一个钟头。这次他说的话非常重要,对我简直是无价之宝,使我终生受益不尽。凡是德国青年诗人都应该知道这番对他们也会有益的忠告。歌德一开始就问我今年夏天写过诗没有。我回答说,写了一些,但是总的说来,我对做诗还缺乏兴致或乐趣。歌德就劝我说,“你得当心,不要写大部头作品。许多既有才智而又认真努力的作家正是在贪图写大部头作品上吃亏受苦,我在这一点上也吃过苦头,认识到它对我有多大害处。我扔到流水里去的做诗计划不知有多少哩!如果我把可写的都写了,写上一百卷也写不完。“现实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都要求表现,而且也应该得到表现。可是如果你脑子里老在想着写一部大部头的作品,此外一切都得靠边站,一切思虑都得推开,这样就要丧失掉生活本身的乐趣。为着把各部分安排成为融贯完美的巨大整体,就得使用和消耗巨大精力;为着把作品表达于妥当的流利语言,又要费大力而且还要有安静的生活环境。倘若你在整体上安排不妥当,你的精力就白费了。还不仅此,倘若你在处理那样庞大的题材时没有完全掌握住细节,整体也就会有瑕疵,会受到指责。这样,作者尽管付出了辛勤的劳力和牺牲,结果所获得的也不过是困倦和精力的瘫痪。反之,如果作者每天都抓住现实生活,经常以新鲜的心情来处理眼前事物,他就总可以写出一点好作品,即使偶尔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姑且举柯尼斯堡的奥古斯特·哈根为例。他本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作家,你读过他的《奥尔弗里特和李辛娜》那部诗没有?那里有些片段是写得很出色的,例如波罗的海风光以及当地的一些具体细节。但这都是些漂亮的片段,作为整体来看,这部诗却不能使任何人满意。可是他费了多大气力,简直弄得精疲力竭了。现在他还在写一部悲剧哩!”说到这里,歌德笑了笑就停住了。我趁机插话说,如果我没有弄错,他在《艺术与古代》上就劝告过哈根只选些小题目来写。歌德回答说,“是呀,我确实劝告过他。但是我们这些老年人的话谁肯听呢?每个人都自信有自知之明,因此,有许多人彻底失败了。还有许多人长期在迷途中乱窜。可是现在却没有时间去乱窜了。在这一点上我们老年人是过来人,如果你们青年人愿意重蹈我们老年人的覆辙,我们的尝试和错误还有什么用处呢?这样,大家就无法前进了。我们老一辈子走错路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我们原来没有已铺平的路可走。但是对人世较晚的一辈人要求就要更严格些,他们不应该老是摸索和走错路,应该听老年人的忠告,马上踏上征途,向前迈进。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都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请你把我这番话牢记在心上,看它对你是否也适用。我并不是怕你也会走错路,不过我的话也许可以帮助你快一点跨过对你还不利的这段时期。如果你目前只写一些小题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给你的材料,趁热打铁,你总会写出一点好作品来。这样,你就会每天都感到乐趣。你可以把作品先交给报刊或印成小册子发表,但切莫迁就旁人的要求,要始终按照自己的心意写下去。“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做诗的动机,这就是要表现的要点,也就是诗的真正核心;但是据此来熔铸成一个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这却是诗人的事了。号称'自然诗人'的傅恩斯坦是你所熟识的。他以种植酵母花为题写出一首很好的诗。我劝他用各行手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的题材来写一些歌,我敢说他写这方面的诗歌会获得成功,因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和这些手工艺匠人在一起生活,对手工艺这一行懂得很透彻,对他所要使用的材料有充分的掌握。写小题材的优点正在于你只须描绘你所熟悉的事物。至于写大部头的诗,情况却不同。那就不免要把各个部分都按计划编织成为一个完整体,而且还要描绘得惟妙惟肖。可是在青年时代对事物的认识不免片面,而大部头作品却要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人们就在这一点上要跌跤。”我告诉歌德,我想写一部大部头的诗,用一年四季为题材,把各种行业和娱乐都编织进去。歌德回答说,“这正是我刚才说的那种情况。你可以在许多片段里写得很成功,但是涉及你也许还没有认真研究过、还不大熟悉的事物,你就不会成功。你也许写渔夫写得很好,写猎户却写得很坏。如果有些部分失败了,整体就会显得有缺陷,不管其他部分写得多么好,这样你就写不出什么完美的作品。但是你如果把那些个别部分分开,单挑其中你能胜任的来写,你就有把握写出一点好作品来了。“我特别劝你不要单凭自己的伟大的创造发明,因为要创造发明就要提出自己对事物的观点,而青年人的观点往往还不够成熟。此外,人物和观点都不能作为诗人的特征反映而同诗人相结合,从而使他在下一步创作中丧失丰满性。最后还有一点,创造发明以及安排和组织方面的构思要费多少时间而讨不到好处,纵使作品终于完成了。“如果采用现成的题材,情况就大不相同,工作就会轻松些。题材既是现成的,人物和事迹就用不着新创了,诗人要做的工作就只是构成一个活的整体。这样,诗人就可以保持自己的完满性,因为用不着再从他本身补充什么了。他只须在表达方面费力,用不着花费创造题材所需要的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了。我甚至劝人采用前人已用过的题材。例如伊菲革涅亚这个题材不是用过多次了吗?可是产生的作品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作家对同一题材各有不同的看法,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我劝你暂时搁起一切大题目。你挣扎这么久了,现在是你过爽朗愉快生活的时候了。写小题材是最好的途径。”我们一面谈着,一面在室内踱来踱去。因为我极钦佩歌德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理,只能始终表示赞同。每走一步,我都感到比前一步轻松愉快,因为我应该招认,我过去心想的但没有想清楚的一些大计划,一直是我的不小的精神负担。现在我把这些大计划抛开了,等到通过钻研世界情况,掌握了有关题材的每个部分之后再说。目前先以愉快的心情就某一题材或某一部分陆续分别处理。听了歌德的话,我感到长了几年的智慧。结识了这位真正的大师,我在灵魂深处感到幸福。今冬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单是和他接触也会使我受到教益,尽管他有时并未说出什么重要的话。在默然无语时,他的风度和品格对我就是很好的教育。

前言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选题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全国外国文学专家数十人共同研究和制定,所选收的作品,上自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下至二十世纪初,系各历史时期及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二十世纪以前文艺理论作品的精华,曾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该丛书曾列入国家“七五”、“八五”出版计划,受到我国文化界的普遍关注和欢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学科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满足文艺理论界的迫切需求,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对这套“丛书”的选题进行调整和充实,并将选收作品的下限移至二十世纪末,予以继续出版。首批推出的第一辑,有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亚理斯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和维柯的《新科学》等十部多为初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些论著的译者主要有知名学者朱光潜、杨周翰、罗念生等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的老前辈,作品的译文忠实准确,编校质量精益求精,堪称名著名译名编,故此次重版,除《诗的艺术》等个别作品内容上有增补外,其余仅对文中个别明显有误的字句加以修改,书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等尽量不作改动,前言、后记、题解、注释等,亦多按当时的顺序和形式置放,以保持其历史原貌。

后记

关于本书的性质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流行很广,它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在图书目录里通常列入传记类,也有时列入文学类。爱读这部书的人不只有文艺史家和文艺批评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化史家,还有关心一般文化的普通读者。一般爱好者多半把它作为传记来看。歌德这个人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化高峰时期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西方发生过深广的影响,《谈话录》对他这个人作了细致亲切而大体忠实的描绘。读了这部书,对于恩格斯屡次评论过的“伟大的诗人”和德国“庸俗市民”的两面性格可以有较具体的认识。对于文艺、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专门学者来说,《谈话录》是研究歌德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文艺方面,它记录了歌德晚年的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谈话录》时期正是歌德最大的剧作《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时期,歌德自己多次谈过他关于这部剧本苦心经营的情况,对于理解这部剧本本身乃至一般文艺创作问题都是富于启发性的。

内容概要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1749-1832)是一位罕见的文学奇才。诗剧《浮士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威廉·迈斯特*是其主要代表作。
他的不朽巨著《浮士德》,在西方文学中至今惟有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与之比肩,《少年维特之烦恼》曾倾倒无数少男少女,200余年盛名不衰。拜伦曾尊奉他为“欧洲文学无可争辩的君主”。
歌德诗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式的丰富与完美,堪称无与伦比。他的语言精练,优美,极富表现力,又具独创性。歌德的抒情诗是一座思想与艺术的金矿,吸引世世代代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去探访,去采掘。

书籍目录

1823年1823年6月10日(初次会见)
1823年6月19日(给爱克曼写介绍信到耶拿)
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
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难关在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
1823年11月3日(关于歌德的游记;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
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理念使他的诗受到损害)
1823年11月15日(《华伦斯坦》上演)
1824年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亚的伟大;《维特》与时代无关)
1824年1月27日(谈自传续编)
1824年2月4日(歌德的宗教观点和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2日(谈摹仿普尚的近代画)
1824年2月24日(学习应从实践出发;古今宝石雕刻的对比)
1824年2月25日(诗的形式可能影响内容;歌德的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6日(艺术鉴赏和创作经验)
1824年2月28日(艺术家应认真研究对象,不应贪图报酬临时草草应差)
1824年3月30日(体裁不同的戏剧应在不同的舞台上演;思想深度的重要性)
1824年4月14日(德国爱好哲学思辨的诗人往往艰深晦涩;歌德的四类反对者;歌德和席勒的对比)
1824年5月2日(谈社交、绘画、宗教与诗;歌德的黄昏思想)
1824年11月9日(克洛普斯托克和赫尔德尔)
1824年11月24日(古希腊罗马史;德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对比)
1824年12月3日(但丁像;劝爱克曼专心研究英国文学)
1825年1825年1月10日(谈学习外语)
1825年1月18日(谈母题;反对注诗牵强附会;回忆席勒)
1825年2月24日(歌德对拜伦的评价)
1825年3月22日(魏玛剧院失火;歌德谈他如何培养演员)
1825年3月27日(筹建新剧院:解决经济困难的办法:谈排练和演员分配)(挑选演员的标准)
1825年4月20日(学习先于创作;集中精力搞专业)
1825年4月27日(歌德埋怨泽尔特说他不是“人民之友”)
1825年5月1日(歌德为剧院赚钱辩护;谈希腊悲剧的衰亡)
1825年5月12日(歌德谈他所受的影响,特别提到莫里哀)
1825年6月11日(诗人在特殊中表现一般;英、法对比)
1825年10月15日(近代文学界的弊病,根源在于作家和批评家们缺乏高尚的人格)
1825年12月25日(赞莎士比亚;拜伦的诗是“被扣压的议会发言”)
1826年1826年1月29日(衰亡时代的艺术重主观:健康的艺术必然是客观的)
1826年7月26日(上演的剧本不同于只供阅读的剧本备演剧目)
1826年12月13日(绘画才能不是天生的,必须认真学习)
1827年1827年1月4日(谈雨果和贝朗瑞的诗以及近代德国画家;复古与反古)
1827年1月15日(宫廷应酬和诗创作的矛盾)
1827年1月18日(仔细观察自然是艺术的基础;席勒的弱点;自由理想害了他)
1827年1月29日(谈贝朗瑞的诗)
1827年1月31日(中国传奇和贝朗瑞的诗对比;“世界文学”;曼佐尼过分强调史实)
1827年2月1日(歌德的《颜色学>以及他对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
1827年3月21日(黑格尔门徒亨利克斯的希腊悲剧论)
1827年3月28日(评黑格尔派对希腊悲剧的看法;对莫里哀的赞扬;评史雷格尔)
1827年4月1日(谈道德美;戏剧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学习伟大作品的作用)
1827年4月11日(吕邦斯的风景画妙肖自然而非摹仿自然;评莱辛和康德)
1827年4月18日(就吕邦斯的风景画泛论美;艺术既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
1827年5月3日(民族文化对作家的作用;德国作家处境不利;德国和法、英两国的比较)
1827年5月4甘(谈贝朗瑞的政治诗)
1827年5月6日(《威廉·退尔》的起源;歌德重申自己作诗不从观念出发)
1827年7月5日(拜伦的《唐·璜》;歌德的《海伦后》;知解力和想象的区别)
1827年7月25日(歌德接到瓦尔特·司各特的信)
1827年10月7日(访耶拿;谈弗斯和席勒;谈梦和预感;歌德少年时代一段恋爱故事)
1827年10月18日(歌德和黑格尔谈辩证法)
1828年1828年3月11日(论天才和创造力的关系;天才多半表现于青年时代)
1828年3月12日(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轻一代受摧残;理论和实践脱节)
1828年10月17日(翻译语言;古典的和浪漫的)
1828年10月20日(艺术家凭伟大人格去胜过自然)
1828年10月23日(德国应统一,但文化中心要多元化,不应限于国都)
1828年12月16日(歌德与席勒合作的情况;歌德的文化教养来源)
1829年1829年2月4日(常识比哲学可靠;奥斯塔特的画;阅读的剧本与上演的剧本)
1829年2月12日(歌德的建筑学知识;艺术忌软弱)
1829年2月13日(自然永远正确,错误都是人犯的;知解力和理性的区别)
1829年2月17日(哲学派别和发展时期;德国哲学还要做的两件大事)
1829年3月23日(建筑是僵化的音乐;歌德和席勒的互助和分歧)
1829年4月2日(战士才有能力掌握最高政权;“古典的”与“浪漫的”之区别;评贝朗瑞入狱)
1829年4月3日(爱尔兰解放运动;天主教僧侣的阴谋诡计)
1829年4月6日(日耳曼民族个人自由思想的利弊)
1829年4月7日(拿破仑摆布世界像弹钢琴;他对《少年维特>的重视)
1829年4月10日(劳冉的画达到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统一;歌德学画的经验)
1829年4月12日(错误的志向对艺术有弊也有利)
1829年9月1日(灵魂不朽的意义;英国人在贩卖黑奴问题上言行不一致)1829年12月6日(《浮士德》下卷第二幕第一景)
1830年1830年1月3日(《浮士德》上卷的法译本;回忆伏尔泰的影响)
1830年1月27日(自然科学家须有想象力)
1830年1月31日(歌德的手稿、书法和素描)同日(谈弥尔顿的《参孙》)
1830年2月3日(回忆童年的莫扎特)同日(歌德讥诮边沁老年时还变成过激派,说他自己属改良派)
1830年3月14日(谈创作经验;文学革命的利弊;就贝朗瑞谈政治诗,并为自己在普法战争中不写政治诗辩护)
1830年3月17日(再次反对边沁过激,主张改良;对英国主教骂《维特》不道德的反击;现实生活比书本的教育影响更大)
1830年3月21日(“古典的”和“浪漫的”:这个区别的起源和意义)
1830年8月2日(歌德对法国七月革命很冷淡,而更关心一次科学辩论:科学上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对立)
1830年10月20日(歌德同圣西门相反,主张社会集体幸福应该以个人幸福为前提) 1831年1831年1月17日(评《红与黑》)
1831年2月13日(《浮士德》下卷写作过程;文艺须显出伟大人格和魄力,近代文艺通病在纤弱)
1831年2月14日(天才的体质基础;天才最早出现于音乐)
1831年2月17日(作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看事物的角度不同,须如实反映;《浮士德>下卷的进度和程序以及与上卷的基本区别)
1831年2月20日(歌德主张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排除日的论)1831年3月2日(Daemon(精灵]的意义)
1831年3月8日(再谈“精灵”)
1831年3月21日(法国青年政治运动;法国文学发展与伏尔泰的影响)
1831年3月27日(剧本在顶点前须有介绍情节的预备阶段)
1831年5月2日(歌德反对文艺为党派服务,赞扬贝朗瑞的“独立”品格)
1831年5月15日(歌德立遗嘱,指定爱克曼编辑遗著)
1831年5月25日(歌德对席勒的《华伦斯坦》的协助)
1831年6月6日(《浮士德》下卷脱稿;歌德说明借助宗教观念的理由)
1831年6月20日(论传统的语言不足以表达新生事物和新的思想认识)
1831年6月27日(反对雨果在小说中写丑恶和恐怖)
1831年12月1日(评雨果的多产和粗制溢造)
1832年1832年2月17日(歌德以米拉波和他自己为例,说明伟大人物的卓越成就都不是靠天才而是靠群众)
1832年3月11日(歌德对《圣经>和基督教会的批判)几天以后(歌德谈近代以政治代替了希腊人的命运观;他竭力反对诗人过问政治)
爱克曼的自我介绍
第一、二两部的作者原序(摘译)
第三部的作者原序(摘译)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歌德谈话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本书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谈话录》是研究歌德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文艺方面,它记录了歌德晚年的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谈话录》时期正是歌德最大的剧作《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时期,歌德自己多次谈过他关于这部剧本苦心经营的情况,对于理解这部剧本本身乃至一般文艺创作问题都是富于启发性的。

图书封面


 歌德谈话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还是不习惯豆瓣的笔记,喜欢按书整理在一起【1823年9月18日】P4对写作的建设性意见:年轻人应先从小处着手,大部头的作品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也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若整体没有把握好,精力就白费了。年轻人应多采用现成的题材,要有从平凡事物中引出引人入胜的侧面的能力。创造新的题材需要自己的观点,而年轻人的观点往往还不够成熟,使作品不够丰满。(早些年心里有好多想法,落笔到一半又全都抛弃了,心里也焦急也遗憾,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观点也不成熟,生活的经验更是几乎没有,每一天都在唾弃以往的想法,怎么可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来。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也不想写作的事情了,先静下心来读书,写些书里的体会练练笔,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还很多。)【1824年1月2日】P14关于前人的伟大作品给后人的压力(对于伟大的作品只有仰慕的份儿,难道不该心怀感激吗?如果想要超越,才会有压力吧,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超越呢?怎么样才算超越呢?一个作者要是想这些,还不如投身于自己的创作中去呢。)关于作者与读者(现在的作者总是要面对庞大的读者了,怎样把握这个距离对他们真是一种考验,我看到有的作者创作了比原来更好的作品让人惊喜万分,也看到有的作者只守着那一种套路直至渐渐被埋没,有些作者一意孤行令读者不敢亲近,也有些作者让读者投票来决定他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作为一个读者,我倒是希望被作者忽略,然后看看他的世界究竟是令人欣喜还是令人失望。)【1825年10月15日】P82“我们只能把对世界有益的那些高尚原则说出来,把其他原则藏在心里,它们会像潜藏的太阳,把柔和的光辉照射到我们的一切行动上”(以前语文老师总说,作品的人文关怀,还是不能深刻理解这个词。好比歌德在这本书里明确抨击雨果的作品里丑陋的东西,可是那丑陋的东西不是更对比出人性的美丽吗?我读到悲剧的发生,便仿佛忽然看到了我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东西,读到压迫与不公便会生出一股悲愤之情。所谓“对世界有益的那些高尚原则”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不同的,而卑鄙丑陋的东西,也不会因为你“藏在心里”便不复存在,读者不是婴儿,你可以用温柔的方式,也可以用粗暴的方式,但还是应该把你所认为的真实写给他。)【1827年2月1日】P105歌德的《颜色学》以及他对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歌德真心悲剧,研究了大半辈子,反对牛顿底气十足,结果真理站在人家牛顿那边……给我们后人的经验就是永远要给自己留一份余地啊~另外我们也总是从熟悉的领域找到自己想法的依据,懂得现象背后的道理,不管是在科学上还是在人情世故方面都一样值得研究。)【1827年3月28日】P110“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1828年3月12日】P157对欧洲风气的批评“每个人都彬彬有礼,但没有人有勇气做个温厚而真诚的人,所以一个按照自然的思想和情感行事的老实人就处在很不利的地位。”(如果每个人都完全地成为“自己”那么每个人也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不断的自我解放中,现在的人已经比那个时代更有机会做“自己”了,于是我们看到大千的世界无时不上演着奇异的事,大家见怪不怪了,于是更多的怪人出现了。在相同和不同之间,权衡着这自我的实现)【1830年3月14日】P191“等到观众尝惯了这种浓烈作料的味道,就嫌这还不够味,永远要求更加强烈的味道”文学革命对于个别作者不利,但对于整个文学发展有利,“人们不会再把这广阔世界中的任何题材以及多方面的生活看做不能入诗而加以排斥”“那些疯癫材料,到将来只会作为一种便于利用的因素而纳入内容里”(现在大家的口味越来越重,甚至都有画手抱怨不画NC17的东西没人看,我自己也是无肉不欢的读者,我们的文化压抑这些东西太久了,现在正在逐渐打破这一屏障,所以市场需求自然高涨。雷点不断降低就是可接纳的题材不断增加的证据,而对这些话题更多的讨论也能使更多的人客观的认识并放弃偏见。但是吧,偶尔刺激下感官不错,看多了也会厌倦,最终还是会达到平衡)【1830年10月20日】P206歌德认为先获得个人的幸福,才能导致社会的整体幸福,爱克曼认为个人有作为个人的幸福,也有作为公民和社会成员的幸福(所谓作为社会成员的幸福,我能想到的只有归属感了,人都需要归属感,但是这事儿很幸福吗?想到我是中国人,或者我是学生党,或者我是单身党,我会觉得我是幸福的?现在大家貌似都忙着寻找自己的幸福,或者他认为能让自己幸福的东西呢吧,这事还是靠自己努力吧。)【1831年2月20日】P217目的论的基础是有神论,原始宗教一般都认定世界万物是由一神或多神创造的,神对所造物各定有一种目的或功用,目的可以使为物自身的,也可以是为人的。泛神论认为大自然本身就是神,神不是在世界之外遥控世界的。【1831年6月20日】P227论传统的语言不足以表达新生事物和新的思想认识(我们处在苦于不能完整的表达和恐惧完全的暴露之间。科幻作品里的高级生命总是可以绕过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一度十分向往,现在又觉得十分恐怖。若是把全人类的思想拿来研究一番,一定能发现灵魂的秘密了吧。有可以把人类连结在一起的力量,就一定也会有把人类拆散成个体的力量,就像巴别塔的传说那样。)【译后记】【歌德时代德国文化背景】P249(封建割据,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会议,奥地利)【基本主题思想】P257(自然科学,康德,黑格尔,泛神论;天才矛盾;现实,积极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我是吐槽分割线=========================1.我说老朱啊,你在后记里大段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也就罢了,你在注里就不要再祭出这两位大神了好不好?什么?!思想不正不能发表?好的我明白了……2曾经有段时间,字幕组是做字幕的……曾经有段时间,作家是写小说的……曾经有段时间,学者是……算了于大姐有点尴尬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呢?(脑残粉请忽略以下内容。)你要真的喜欢什么东西,你就去喜欢,别总好奇什么人做的,我们都不做阅读题多少年了,你还以为叫你分析人物品格呢啊?别等到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再去矛盾以后怎么面对这半人半神。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自然,理性,艾尔曼记录下了晚年歌德的生活各种见解,带来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行动的准则,日后德国能高产大量的科学家,学者,作家,跟歌德与那个年代的古典美学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后来的人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涉猎之广,程度之深
  •     希望叙述是忠实的,会是一个真实的歌德
  •     群众,天才,诗歌,创造力,灵性,青年,生活。
  •     古典与浪漫之争
  •     为神马看不懂
  •     谈话录中关于戏剧和演员的培养问题简直称为经典
  •     我认为在大师面前不能完全谦逊,我们需要更多的质疑,才能成为大师的一部分。
  •     中小学教本
  •     其中谈革命,谈古典主义,谈席勒,谈施莱格尔,谈艺术家与人格,谈自然美,谈天才与创造,挺重要的。 但是朱光潜的注释,看得想死。考虑到当时的意识形态问题,真是感觉那时候所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真是个致人脑残的病毒
  •     首先这是歌德的一个思考记录,一定有些失事; 第二,对于这样的书籍中的阶级论,还是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但是,朱光潜至今是我最为尊敬的一个现代的美学大师!!! 现在还发现这本书籍是有选择性的节选,这个是我不喜欢的一个小的瑕疵。。。
  •     朱先生的语言很流畅,思想很深厚,描述很到位,翻译信雅达...歌德的一生对人很有启示性
  •     因为我对莎士比亚的理解特别差,所以这本书我最重视的就是:歌德认为,麦克白夫人说“我喂过婴儿的奶”是为了加重语气——我可以把我哺乳过的婴儿杀掉。不过即使歌德这样说我还是不理解莎士比亚的伟大。
  •     只读译注也很有趣
  •     歌德这个文艺青年啊!!!直到看这本书我才知道什么叫“与大师对话”。再一次深深觉得绝望:我想说的话大多数都被前人说过了,而且他们比你说得好上几百倍。歌德就是他说的那种精灵吧,向我们展示了高尚人格与非凡智慧的可能,却永远无法向他靠近。(但这本书的注释好恶心啊,好些陈旧的意识形态话语==)
  •     德国大文豪,某些思想还是挺发人深省的。尤其热衷德国精神。
  •     老者并没有更聪明,而是心境更稳定,角度更智慧
  •     哲学爱好者喜欢的宝贝吆。
  •     好内容+好译者,一等一的好书。
  •     朱光潜的注释看的我火大!希望看到全译本!
  •     所看版本不同,那个讲的太浅显
  •     作为研究资料来说还是相当有价值的,从中可以看出歌德的文艺和政治思想倾向以及当时英法,更多的是德的社会文艺风尚。
  •     有些话200年后依然充满光辉。
  •     挺好,就是没包装
  •     *我也学一学歌德的口气:朱光潜确实不错,可惜眼里只有恩格斯。*
  •     好
  •     挺好的;有一点美学 和一点哲学
  •     生命之树常青
  •     感受到歌德这个人的气息^_^
  •     读书记录
  •     还是小时候买的书,都找不到同样的版本了,小时候常看却很少看懂,现在回家偶尔翻上两页,便感到他的智慧与深刻,并联想到这个男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     歌德有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豁达从容的态度,不是因为不关心这个世界,而是因为对人的多样性非常尊重。
  •     这次特意留心了一下这本书是怎样结束的。其实无论是歌德,还是朱光潜,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但是他们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歌德在这本书中表达了很多重要的观点,我认为是很有启发性的。
  •     深得我心
  •     歌德的美学思想并没有让我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感动我的倒是一些琐碎之处,于学习于写作于人格,虽不可避免夹杂了爱克曼的膜拜倾向,但的确为我开阔视野以及塑造博大胸襟打了一针坚定剂。目前世界文学理论的研究前沿已经偏离了人们的普遍期待,也许往歌德世界文学理想的复归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     我打算以后做个歌吹
  •     是传统的。但值得读,并再读
  •     能够把日后的某些情况说中了,可谓相当有远见。
  •     旧书店淘。
  •     朱光潜先生的译笔平实顺畅,功底很深,只可惜很多注释与评论的马主义色彩过浓,有些失真
  •     文艺评论启蒙来说,迄今为止看的最困难收获最多的一本,思辨性密度很大。然而话外音有颜色,觉得跳过去比较好。
  •     歌德我的偶像
  •     看传记头要晕 一下子看完更晕 我不喜欢歌德
  •     两年前读过,现在都忘了。印象中他崇拜莎士比亚,以及,他论述“艺术作品有时会相同,并非是他们恶意抄袭,而是人类的感情有着相通的特点”这一观点时是给我最深的印象。其实整本也就那么几页值得一读。二星,多少有些可读之处。我没读过完本,如果不是精华本而是完本,应该给五星,作为学者们的研究材料是可贵的,但这对于普通青年的我意义不大,所以我不会去读。
  •     文字真舒服,可惜是选译
  •     这个还行的
  •     没陈果老师说的那么夸张吧……
  •     跟所有老人的人生智慧一样,听完就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