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建筑艺术年鉴

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08出版)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503946066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 编
页数:357页

章节摘录

插图:

书籍目录

特载一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一个甲子的建筑进步——纪念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优秀建筑艺术作品建筑焦点现代中国建筑研究的现状和有关方法问题1999-2009中国建筑创作回顾张镈与张开济:对阵/分离时间的棋局与幸存者的维度建筑艺术研究文化观遭遇社会观:梁刘史学分歧与20世纪中期中国两种建筑观的冲突“围”与“穿”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及其当代保护实践的批判性思考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批判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五个基本范型对建构学的思考数字建构展出之于建筑从建筑师的创新成就看集合住宅的发展与演变探寻“家”的踪迹由亚及奥看发展与思考海外掠影瑞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美国风景园林发展历史及现状建筑艺术论文摘要建筑艺术图书书目2009中国建筑艺术大事记

编辑推荐

《2009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2009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的大型年鉴,是反映我国当代建筑艺术与建筑文化发展历程的史册。由我国建筑界、城市规划界、艺术界、文化界最具权威性的专家组成该年鉴的顾问、出版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阵容,以保证该年鉴成为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领域最具影响的权威性年度总结。

图书封面


 2009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来自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9-17/1051516.html昨日(15日), 2009年《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新书发布暨论坛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和《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编辑部主办,北京瑞达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协办。这是关于建筑艺术与文化主题的一次大规模论坛活动,近30位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进行了讨论。  以下为活动实录  主持人:本次2010中国当代建筑论坛暨《2009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新书发布会现在开始,感谢各位建筑大师的光临,现在我们有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讲话。主持人《年鉴》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建筑评论家王明贤  王院长:尊敬的各位建筑界的学者、大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感谢各位参加我们今天的论坛还有我们这个年鉴的发布,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记得去年也是在同样的地方开了年鉴的新书发布和当代建筑的论坛。我记得可能有好几位去年也参加了我们的会议,所以对于大家一如既往对我们年鉴的关心和支持、对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对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的关心和支持,向各位表示真诚感谢。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建筑事业的发展可以说突飞猛进,有了非常突出的成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在大家的支持下,创办了建筑艺术年鉴,对我们建筑事业的发展,按照年鉴的形式进行总结、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年鉴对于我们建筑行业,尤其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进行集中总结和展示,特别是对未来的建筑事业发展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我想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年鉴从开始编辑到今年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出的七八本了,影响也在日益的显现出来。我们每年,趁着年鉴的新书发布举办这样的论坛,我们北京在京的建筑学界的各位学者和设计师们集中到这里来,一方面是对我们的年鉴进行点评,帮助我们改进工作,使年鉴日臻于完善。同时,对于我们中国建筑事业进行理论上、实践方面的总结,确实我觉得这个会议开的是很有意义的。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中国建筑的本土化问题”我想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大家感觉到这些年我们建筑业的开素发展,我们的建筑在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方面,我们的民族性方面是不是有所失落,很多楼房盖里面都是千篇一律,我们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风格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形式之下,如何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相信各位专家、各位设计师都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一会儿大家要发表高见。  我去年年底到台湾去参加我们两岸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我们在台湾参观了不少的文化设施,参观了一个“两厅院”,建筑就是传统的宫殿式的建筑,尽管内部的设备都很现代化、也是很富丽堂皇的,但是建筑外形完全是中国传统宫殿式的建筑。今天就这个话题请各位发表意见,我想对我们今后继续编好年鉴,对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话题,我作为外行就不多说了,不占用时间的时间,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的精彩讲话,下面有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大师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师马国馨  马国馨:首先我们说艺术年鉴的发布会已经举办了多次,每次都打招呼让我来,但是说实话,以前并没有来,当然了,都是有事,我想这次说什么都要过来,可以见到很多的老朋友,另外也可以把当前的建筑界很多的进展进行了解一下,很有积极性,我不是到的最早的,也是比较早的,提前20分钟就到了。  我觉得从艺术研究院做这个艺术年鉴已经做了很多年了,2004年开始,对我们国家来讲,应该说各个行业,这方面的工作都不是特别理想,大家都是做而不术,大家都闷头干活,如何把我们的东西做一个梳理,很好的研究、发现,就是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从艺术研究院来讲还是带了一个好头,这方面有几家杂志或者说出版单位都在做,但是大家的切入点不完全一样,我觉得从这个艺术研究院的年鉴来讲,我觉得首先还是有一定的特色,因为是艺术研究院,所以很着重在建筑艺术的角度做一些事情,从历年几个板块,优秀的作品,论文,摘要,焦点这些内容来讲,还有大事记,这些都是实际上对于建筑工作者,对于史学工作者,研究非常好的工具书,从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这样,首先从我自己利用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书,从这个当中可以把握到一年当中整个的情况是怎么样,有一个宏观的控制,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从我们和国外各方面的比较差距来讲,我们也是逐渐赶上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过去我们这方面的资料很少,现在可以上百度等网站搜索,可以整理出一个比较象样的书,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出版社很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的陆续的做这种工作,这样长时间看作用,而不是短期的作用。当你做一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六十年,这个当中才可以显示出历史的作用和文化的作用。  我的第一点应该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工作,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室做这样的工作,对我们建筑界,各行各业,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历史研究,从事教学等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对于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表示感谢,这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儿。  另外,我觉得年鉴本身还是有他的特色的,就是它从一个什么角度来解读当前的建筑,因为我们从现在来讲,全国是这么一个大工地,一年多少多少个工程,在这个当中如何解读的,这个我觉得从艺术研究院这边的解读,我觉得比较多的是从艺术,从形式,从建筑等方面是一个主要的切入点。因为建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公共的造型艺术,本身他的特点就是很重要的特色,刚才我们也说了,现在很多千层一面,本身我们的词汇贫乏,手法单调我们的思路也单一,我们的创意贫乏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所以从这点来说,从这里进一步的解读,还是我们这个建筑艺术当中很重要的方面,但是不是全部,因为这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讲很重要的。  第二个,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感觉,就是中青年的建筑师,在我们整个国家的建筑设计舞台上已经走上了一线,并且作出了很好的成绩,我觉得这一点应该是看到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尤其是三十年当中的后半部分,这时候我们的中青年的建筑师有了很好的平台,很好的机会,也有很好的创意,这样就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作出很多自己独特的创造。  这本艺术年鉴我刚才翻了一下,有陈先生70多岁还在这里耕耘不止,还有我们部政委也在耕耘,其他的老家伙都逐渐的淡出,我们的年轻人冲上第一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年鉴也很好的反映了这一代建筑师,在承上启下,和国际交流不断的竞争当中所作出的成绩,这个应该看到。  这两个都是比较突出的,当然了,对我自己来讲,对这个年鉴还不是特别的满意。应该说艺术的解读,形式的解读是很重要的,但是从建筑本身来讲,它的解读还有更多影响到它的方面,比如说我们不说政治,我们就讲权利的干预,大家就感觉这是非常突出的,这个并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是世界各国都有这个事情,大家看斯大林时代,看巴格达萨达姆,哪怕就看看文明的国家,法国、蓬皮杜上台的时候是一个风格,密特朗又是自己的风格,大家都有自己的爱好,使建筑师在这方面做出一些事情。  所以刚才看,有一些是在夹缝当中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一些表现,更多的还是在当前的各种权利,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结合当中来做这么一件事情,我们很多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包括博物馆、剧院都有这样的背景。  如果解读的时候单纯艺术的角度还不够,因为现在我没事也瞎琢磨,现在还受到我们国家经济情况的制约,这个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候大家觉得经济对我们的影响如何如何,其实我们看到历史上有非常惊人的重复的现象出现。像日本的泡沫经济,日本八十年代以后,最突出的问题地价飞涨,银根松动,大家都看到投资房地产是非常好的事儿,所有的人都干这个事儿,那时候日本人钱多的不得了,然后突然一下泡沫破裂,这下子缓了好长时间,到现在还有气无力的没有缓过来,说实话我老是捏着一把汗,大家都说泡沫,领导都说局部过热,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都不敢说。  日本那时候出现了这个房子叫做泡沫建筑,因为这个对于低价飞涨和房子涨的下面的设计费,建筑多花一些钱都不算什么事儿,所以那时候你请外国的建筑师,很多,为什么,和他的地价,利润相比根本不算事,所以出现了那么多的楼宇。我们现在的经济当中是不是也有相当的泡沫成份在里面,实际上作活可以,但是作为一个年鉴,做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分析来讲,我觉得必须要有冷静的探索、解读,这方面如果没有这个解读,回头看,虽然你有N个,大家都觉得不错,但是都在特定的时代,就像我们现在暴露出的问题,多少的公司负债累累,难以为继,有的几乎都要破产,这个房子让我们很多的建筑师都得了奖,银奖、金奖,但是对整个社会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我自己来讲,需要解读的东西还很多,哪怕从哲学上,我记得从上世纪到现在的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到现在的新什么主义,科技行也是特别的繁杂,一听了就感觉是洪水猛兽,这个当中也有N个问题,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的解读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年鉴很好,但是从整个的行业,从建设各个方面来讲,从这本书里,还需要有一些更尖锐,更坦率,更直接的批判性的,或者能够反思性的文章,更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很不健康,很不正常,很不理想,各位虽然现在新锐建筑师都在拼命的干活,但是甘苦心里自知,大家心里都明白,都有很多非常不规范,非常不理想,非常不好的其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我们歌颂成就,突出我们成绩的同时需要有反思,需要有批判,需要有能够及时提出一些观点,这个观点并不见得是主流的观点,或者是领导都认同的观点,但是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更好。  现在如果单纯的从艺术或者形式,大家都在表皮上做文章,现在外面怎么做都可以了,里面有非常正规的。但是在这个时代下面,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到底怎么做,更符合我们国家这样一个资源缺乏,这样一个人口众多,钱也不是特别多,地也不是特别多,怎么发展现在也还没有弄的特别利索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的贪污腐败,这个行业到底怎么样,恐怕也是可以进一步的探讨。  主持人:感谢马院士对年鉴的鼓励,下面有请中国建筑学会著名建筑评论家顾孟潮先生讲话。著名建筑评论家顾孟潮  顾孟潮:我记得出第一本年鉴的时候我说过几句话,我想再重复一下,所谓的年鉴就是每年照照镜子,总结一下我们的优点和缺点还有不足,照镜子就是要把我们的美说出来,也把丑亮出来,所以我同意马大师的意见,要有科学的,针对我们的不足的品论。  正好赶上建国60周年的回顾和展望,前面有了周先生的文章,还有我们参与编制的中国建筑60年的历史,对于我们回顾和展望,像王先生说的总结一下还是不错的,所以值得向社会推荐。  第三个我想问一下,我们的艺术研究院是哪年成立的,89年吧,应该有这样的文章就显示出我们建筑历史研究的历史,我想应该有我们本身的栏目,这也是我们本身的特点。  另外我接着马先生的话说几句建议,我记得我曾经说过一点意见,就是怎么样保持我们的年鉴的连续性,给人一个形象,我们的年鉴出了第一本,在哪有我们的标志,有一个连续性,这个设计的时候,像其他的杂志一样比较随性的放一张建筑照片,不知道大家看不看《炎黄春秋》就这一个颜色,这也是它的特点,一看年鉴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做的东西,而且是第几本了,这上面就没有显现,第几本怎么样了也要写出。  第二个建议就是应该有英文目录,英文简介,让世界知道中国建筑的文化,文化艺术界的声音让大家看到,最近看他们的意见很重要,你的英文简介写的很好,人家对你的英文简介感兴趣了,我找人翻译,所以就因为一个题目,一个目录作出英文很必要的,这是历史文献书,不是一般的书。  从建筑以来,六十年过去了,我们并不把建筑当做文化,包括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只把建筑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作为经济操作,而不是文化艺术,甚至我们的文化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说的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艺术在世界上优秀的,不是因为经济产值变成世界第二了,一平均还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只有站起来靠文化、艺术,灵魂,而不是花多少钱靠大房子。  我们也对年鉴提一个意见,就是我们对住宅的文化艺术重视不够,近三十年来我们做的到处是建筑垃圾,浪费了资源、能源,扭转我们的住宅不是百年大计,不是五十年大计,也不是产权,不是因为完全没钱,而是设计的不行。  在艺术年鉴应该体现非常明确的观点,建筑是科学的艺术,又是艺术的科学,我们把我们的概念输送到世界上,要让我们的产品以这样要求它,我们的建筑文化艺术就有希望了,谢谢!  主持人:谢谢顾先生的讲话,今年的年鉴是出版社为了销售,加了一个彩色的封面,实际上真正的年鉴跟去年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有请中央美院的王其钧讲话。  王其钧:在座的这么多专家,刚才王院长、马院士和顾老师讲完了直接由我来讲有一点受宠若惊。这个年鉴我觉得价值是非常高的,这个价值高主要有这么几点组成的,第一在我们国家其实建筑我们中心协会就是中国建筑协会,我们还有建设部。但是事实上很多事情完全由一个唯一的轴线做一件事情,往往很多方面都会被忽略,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的价值就在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编写,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点是非常珍贵的。  我记得开会的时候我也提到这个事情,我也非常赞同说独立性一定不能在将来这个杂志办的更好的时候被抹煞,一定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这个工作,不要把它和任何的更高的官办或者说政府的机构合作,这个独立性要永远保持,使这个年鉴有他的特定的价值。  第二个就是这个年鉴的独特性,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唯一性是对特定的建筑选择的标准,不受任何一个评奖或者某一个活动,或者某一年,或者今年上海世博年这样的风向影响,始终保持自己的唯一性,这点是非常可贵的。  第三点就是个性,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的个性使它可以成为当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怀着期待,我们不知道入选的究竟是哪些作品,而呈现给读者的又究竟是怎样的实例。就像马院士讲的,年轻人不断的推出,是个性里面非常突出的特点。  再有一点就是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的艺术性,既然是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强调的是建筑艺术,而不是建筑科技,建筑经济,也不是其他的建筑方面的标准,重视的是建筑艺术,建筑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正是这本年鉴的珍贵之处。  还有更可贵的就是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的连续性,到今天为止,我们回顾这个年鉴也是风风雨雨,能够连续出版到今天就一定要保持连续下去,所以连续性是中国建筑艺术年鉴走到今天最为可贵的地方。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的价值不是在今天就马上体现出来的,而是在二十年,三十年以后越发显现出来,当我们想寻找一个这个时代中国建筑的时候,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人首选就会选择像类似于中国建筑艺术年鉴这本书寻找当时中国建筑的优秀作品。而那时候人来写中国建筑史的时候,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就是可参考的标准,我的实例是选自与中国建筑艺术年鉴,这个价值是越往后越可以体现出来。  建筑艺术年鉴最可贵的一点在于艺术,因为我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央美术学院曾经一度和英国克拉斯美术学院合作过一段时间,这个美术学院和爱丁堡大学美术学院都办有建筑学,建筑学院,我提到爱丁堡大学有两个建筑学院,一个是爱丁堡美院的建筑学院,还有爱丁堡建筑学院,之所以没有合并,就说明各有自己的可用之处。  克拉斯建筑学院在2006年的时候,由英国建筑师协会对于建筑学院排名第四,我们讲这个相当著名的建筑师都是英国主流给包了,一个美术学院排名如此靠前,说明其他的发达国家对建筑文明的重视。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达的这段时间,日本高速经济发展的时候出了很多非常多著名的建筑大师,而中国对于世界来说,知名的中国建筑大师还是比较少的,或者应该说没有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我们怎么样看待这个事情,从我们开这个会,讨论这个事情,就像顾先生讲的,这本书至少是中英文的,或者说干脆出一个比较薄的微缩的英文版,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下面我们有请北京交通大学白林教授讲话。  白林:第二次参加这个会议了,非常有意思,今天也很荣幸的受到邀请,说到这个建筑艺术年鉴,刚才前面几位马院士、顾老师还有王教授都已经讲了,我觉得讲的非常好,他们的观点我也做了些笔记。  观点大家都讲到了,出了很多年,也记录了很多,其实从前面反一下可以看到中国建筑发展的历程,以前的杂志我自己没有太注意,近期的有,去年和今年相比,今年我感觉比去年好很多,突然间上了一个台阶。我自己还是觉得,其实建筑我们自己也在做建筑,现在也在做实践,其实一直在追问什么是建筑,对我们来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你来讲什么是建筑,你一生的作品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你的建筑观就决定了你的建筑作品,建筑是多面的,有社会性、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每个国家可能都有自己的试点,日本地震多,工程性比其他的国家可能强一些,法国可能艺术性更强一些。  建筑有很多的面,这就是建筑有意思的一面,也是建筑很难做好的一面,我自己感觉,建筑的综合性决定了这个建筑,但是做建筑杂志也是一样,建筑更多,更丰富,杂志也好,年鉴也好,站在艺术的角度,我觉得可以定义在建筑艺术的角度评价它,我们以艺术为中心,这种精神、艺术或者说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建筑艺术,追问他的角度来办这个年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建筑的,艺术的制高点的概念,给人的感觉我们想评论建筑或者建筑艺术的东西,你去看这个杂志,这个杂志代表着一个高度。  还有我自己可能没有做这样的调研,做一个方法论,其实在中国现在做很多的事情,有一个怎么做的问题,这个事情要做成怎么做,以前都是传统的,我们怎么样延续下去,这是一个试点。  还有一个试点就是国际视野,我们可以看法国怎么做,英国怎么做,德国怎么做的,收集来进行分析,我们什么地方可以有相同的地方,中国的独特点是什么,可以更鲜明,中国在这方面和其他的国家有不同的地方,那么相同的又是什么,这样做出来更加清晰,因为我不太了解建筑评审征集、评选的过程,应该有这样的标准,但是可能相对还是有一定的专家,比如说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艺术的,某一个国家的艺术,有相对的不同,组织成一个小的委员会,专家有一定的专业性,对这个东西有一定的认识,视野的宽度,通过这种做法是不是可以变得更加权威性一点,因为我们占的是中国建筑艺术,让国外一看确实是有一定的水平,每年都在进步,可能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这方面,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还有非常非常多的问题,这些我都非常的赞同,但是开始国外会关注中国,我们可能从一些吸收国外的东西,模仿也好,学习也好,有的是在探索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觉得都可以反映在我们的建筑设计当中,制定一定的评审标准,其实中国的国家特别大,人特别多,你要把这个视野打开之后,有非常好的我们意想不到的建筑作品,以前我自己也有过这种体会,对我们学习建筑的时候,我记得比较早的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建筑不一定要大,其实在日本也是一样,比如说安藤的建筑,一个五十几平米的建筑,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建筑,我们说不可能,要做多大的规模,其实不是这样,建筑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我们做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的,对未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持人:下面有请著名的建筑师罗隽先生讲话。  罗隽:在座的都是很多著名的建筑师,一直是我敬仰和学习的榜样。首先谈对这本年鉴本身的印象,年鉴本身我觉得主要的功能是作参考书,但是,更大的功能也是一个孵化器的东西,我前一些天刚刚看到朱大可新写的博文,其实我特别同意马老师的意见,我觉得干什么东西都要从反面的角度对这件事物评判,他写了一个对世博的评判,他说世博办到现在越来越注重表面化的东西,非常肤浅,没有深度,世博难道就是一大片土地上每个国家盖一个房子,展示美丽的外壳吗,不是这样的,世博真正的含义是在这个空间里面你的国家对应这个主题展示你的文化,历史、进程,朱大可先生就评价了中国馆完全是两码事,包括一些其他的,我看了也非常受启发,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对,我建议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它居然是文化的东西,就必须要有文化的需求,我觉得更多的意义上年鉴要给外国人,有一个对谁的问题,对外国人意味着文化输出,所以我希望今后下一期的年鉴就可以办成至少有英文摘要或者标题的东西,这个对于建筑师也很重要,对于个体也很重要。现在我就特别希望通过国外的建筑师了解我们,所以也有一种广告的作用。  尽管我们这次采取一些策略,但是信息量还是减少一点,还是要把精选和信息量的平衡结合好,年鉴既然作为参考书这样的动能,我们希望看到的信息量更加丰满,或者说更加好一些。  谈到建筑创作,还是像马老师刚才提到的,我也经常做自我批评,这些年我也有一点惯性,在英国公司之后一直参与的是大型的项目,当离开了之后,我自己从事了一些项目,尽管设计事务所非常小,但是还是重复一些大型的项目,像机场,每个项目一般都有五六十万平米的规模,还有包括像大型的医院,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为什么?因为像机场、医院这种建筑功能和流线都非常复杂,建筑师必须要在有处理复杂功能的能力方面能够把建筑空间塑造和造型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所以这也是我刚才为什么理解马老师提到的,应该更加深入的发展。  在这方面是我自己关注的一种建筑类型,比较大众使用的建筑类型,在这个过程当中,比如说在这个集子上收入的武汉那个机场的设计,虽然我们的设计得了第一名,武汉市政府和湖北省委两级政府都指定要求按照这个设计实施,但是最后航站楼本身业主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所以没有选择我们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一直探讨如何在大型的建筑当中能够升华为一种艺术精神,把建筑的空间和造型的因素结合进去,这样的一个探索工作已经有一些年头了,所以我自己经常反省,以后自己也应该关注一些比较小型的建筑,我曾经在好几杂志上,包括城市环境这方面的杂志,看到用好多篇幅介绍建筑师的作品,包括一片围墙的处理方式,我不知道这种东西对我的启发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反正我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今后应该多努力,参与一些文化的东西,因为文化的进度和造型的艺术比较近。我们要把大量的商业建筑升华为艺术,我想难度应该小一些,所以我也希望有机会多多参与文化类的建筑。  主持人:谢谢罗先生,下面我们有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榕博士改革。  周榕:刚才我一直在看这本年鉴,很受启发,确实我跟各位的看法都差不多,觉得今年的年鉴比起去年来讲还是有相当一个比较明显的水平提高,正好赶上建国六十周年的坎上,我本来吓一跳,一年有这么厚的优秀作品,我仔细看一下还有08年的,不只是一年的。不管怎么说,大概在这个前后,这么短的时间,有这么多可看的作品在年鉴里面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说明我们国家的建筑业处在非常繁荣的状况。  建筑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一个长周期的艺术了,比如说我们十年评出十大建筑都很困难,凑数也很难,我们一年拿出这么多东西来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这本年鉴我觉得还可以再压缩,肯定还是有水份在里面,我们今天来这么多专家,每个人投三个,一看最后投前三名肯定就是09年比较好的。我觉得刚才几位专家提出英文版,我们可以弄一个英文摘要,还可以在09年的基础上压一些,把比较坚硬的内壳搞出来。  年鉴的形式就是自觉的做历史,那么这个历史的资料,这些历史的信息就像地质考古里面的年代层一样,一层一层的积淀起来,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把这个书架一拉开,非常像考古学上的年代的断层,会有很清晰的年代,你是镶嵌在哪一个年代的断层上就很清楚了,这个我们不应该每年评价一次,应该十年,二十年看一下,这个工作,意义显示的更大。  每年来看,尤其是09年,放在六十周年的节点上看还挺有意义,我前不久从乌兹别克斯坦回来,我回来之后发现我的建筑观改变很多,我以前总是以比较激进的批评状态出现,回来之后大家说你怎么变得这么爱国的状态,这个差距确实太大了,我就感觉城市、建筑,他们发展这么多年就像我们发展五年的状况,这个环境对你不友好,你拿着很重的东西到火车站必须要跳下铁轨,根本没有无障碍的设施,仿佛回到二十年前的中国,所以我感觉到这十年中国的发展是有一个世纪性的跨越,我们不从建筑艺术角度讲,我们从环境的质量,环境对人的生存的支持度,环境对人整个社会构造的能力来看,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不光是速度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质变了,我们现在的建筑环境至少从实用的角度远远的走在了整个东北亚,我们当然不说日本、韩国这些国家,跟我们同样的起跑线起来的国家里面,我们远远的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这是一个感受,但是反过来为什么要去乌兹别克斯坦,因为要看老东西,反过来我再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又觉得这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的东西,除了能把环境生活质量提高以后,确实没有留下太多的艺术性的积淀。我们的建筑,刚才王院长也说了,这个艺术性确实是差了太多了,这个文化艺术的含量是比较低的。我们会发现十五年做的事情是发达国家一百年做的事情,十五年的周期太短了再长一点可能。  我们的年鉴既然是从历史的角度探讨问题,应该有自觉的历史意识,我们选的东西能不能在历史当中有一个位置,还是仅仅是一个考古学的现象,这个希望年鉴的编委会得到重视,我们这个东西在更大的时空里面评价是不是还像今天这样。  去年的年鉴我翻了一下,即使一年的角度来讲都不够,今年感觉一年的角度来讲很难得了,但是十年的角度就有很多东西站不住了,从历史的角度更有问题。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建筑师也好,艺术家也好,各行各业,你只要创造物品,我们抛出以文化创造,用实物创造物的人群,他们用什么样的姿态可以进入历史,并且被历史保存下来,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个人的创造到底是作为历史的亮片,还是成为一块石头,概念完全不一样,亮片很亮,但是太薄,石头没有那么闪亮,但是确实可以在历史当中成为一个大家必须踩着这块石头往上走的东西。  我最近研究发现,个人你想要成为一块石头的话,你就要抛弃很多现在的当下的考量,这块其实跟我们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冲突,我们当下的价值观的问题是有问题,而这个价值观是现代主义的价值观,我最近在思考版权意识,原创的方式是不是对的,最后我的结论不一定对,这个原创观加复制是不是正确的,我们传统的这种,中国的学习不断的改进,只有经过不断的改进,再同样的一个方向上,大家都在那走,不断的切磋,才会成为一个体系,才会形成一个历史当中有价值感的重量感的东西。这是一个悖论的问题,我们现在研究现代建筑史或者历史你会发现不是历史,就是一堆片,没有纵深,永远处在片断化的状态,可能现在的建筑创作也是这样的,永远是在片断化的状况,永远都把人弄出血但是月份都弄不死人的状况。有很多时候这个年鉴我看的过程中就觉得这样,也许耳目一新,但是经常看到这些东西就感觉到设计师,建筑师都是举着大刀过来的,目的就是砍你一刀注意一下,不是以建筑的方式,是以砍人的方式进行创作工作的。  而且这些建筑师不断的变换武器,AK47,散弹枪也要试试,连建筑师本身我们都很难看出自身的生长的脉络或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累计,每一步都有巨大的变化,本人很难练成系统,更不用说一个团队上进行改进再起来。这样的工作就导致我们的建筑底子总是这儿薄,其实这些东西很难钉成一本书,但是年鉴这样的书是可以的,实际上是一堆散片,没有形成具有很好的连续性体验的一本书,现在的历史就是这样的状况,我只是说通过年鉴我们去看,我们是阅读历史在2009年抽出的一,后来才有这样的东西,这个时间、重量会越来越大,而不是每年都这样零散的强行的订在一起,这是一个状况。  现在这里面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年鉴没有必要这么厚,对建筑来说,真想一年有这么多好东西出来太困难了,而且建筑还有一个特点,不经过几年看,真不知道是不是好东西,当下看新落成的建筑真的有困难,但是时间会为我们做很多的事情,现在看十年前的东西没有鉴赏力的人也可以发现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不好的东西,作为年鉴我觉得可以压的更薄一点,出一个精华版,以中国的建筑师一年有三五个,两三个好东西,在历史当中经得住考验的非常困难。当然我觉得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扩大再扩大就可以改成中国建筑现象年鉴,但是毋庸置疑,我觉得今年比去年有很大的提高,这样从年鉴本身也在自身不断的完善、积累,形成一个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史,自己单独的形成一个历史系统。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环境艺术家包泡先生讲话。  包泡:年鉴你要说精华,精华过几年可能就是垃圾了,你比如说以前做的很好,现在不一定很好,年鉴的典型性是特点,我觉得不要要缩小,而且要分册,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国太大了,我们真的要慢慢的认识。  这里面有前沿的,保守的各种各样的都有,所以我建议这个年鉴叫中国的年鉴,我希望有分册,在公共建筑领域还有党政建筑,找这些建筑里面典型的特点,我希望丰富,少了不行。机关建筑里面也有很好的,高高在上的,也有政府像城一样,所以一定要有典型性,现在我希望有多个分册,比如说房地产,房地产有现代的,后现代的,还有国际大腕,还有大多数十八世纪,十六世纪的,我们要把这些典型性注入,另外旧的农村改造,甚至包括像我们这次四川地震都有很多典型性的,甚至四川地震这一次汶川县出一个册子,国家太大,不管是从学术上还是具体的事物上都太丰富了,所以我建议年鉴要做多少个分册,另外还有论文集,论文集不光是建筑界的,有一天我发现美术杂志一篇文章谈论现代建筑的,谈论非常好,他从艺术家的角度,像这类的文章都收集到,这类的年鉴我希望做的大一些,希望国家投入更多的精力,为我们不断的总结,目的就是为了中国建筑的发展,给我们提供大量的资料。农村的,房地产的,厂矿的都要有,这里面有好的,有不好的,标准是以典型性为代表,现在的年鉴不是评奖,现在我们很多机构各式各样的评奖,你可以组织这类的活动就不叫年鉴了,我就有这样的想法。  另外,我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快,所以中国的旧城改造和农村小城市,城镇化,关于这块我不知道规委和规划部门有没有这种年鉴,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文化艺术研究院是不是可以做这个,是不是越俎代庖。  个人如何进入历史,这个在当前中国知识分子,不管是艺术界、文化界甚至建筑界都如此,周先生更多的是从原创的角度来讲,我想个人如何进入历史,更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确定了,如果知识分子没有确定的身份和文化身份不称为知识分子。  主持人:谢谢包先生,下面我们有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邹文先生讲话。  邹文:现在的建筑有很多,像山东出现了一个老寿星的头一座山做成了雕塑,在河南也出现了炎帝、黄帝的跟山一样的塑像,还有很多。这些雕塑的巨大化如果最近几年全世界出现十个的话,可能有六七个在中国,这个情况可能被人拿来说中国进入盛世时代的印证。  我一开始还觉得做雕塑这行,出了这么多大雕塑,还有一点光荣感,后来到美国之后,听了一些专家提到这个事的时候,有一点冷嘲热讽的空气,说你们这么大的雕塑放在河里面,我发现他们看的角度不是欣赏性,一开始我不太明白,最近几年我去美国的时候,我说我深入的走一下美国,就自己开车开了七千多英里,有的时候开到一个地方出来一个老人就说我在这里你是我第一个看到的中国人,就是很偏僻的时候,我就想看美国出现大建筑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他们那么有很小的建筑,不像纽约、芝加哥,但是在那个地方我才感觉到美国的强大,在纽约的时候我有时候还挺蔑视美国,北京、上海很多建筑都超过他们的,我觉得我们中国再这么下去马上就超过美国了,但是在美国的乡下我们感觉到有距离,美国是这样的情况,再偏僻也不落后,我见到的很多地方已经到边境,很偏僻的出来的建筑,生活方式仍然跟纽约和芝加哥一样,这就是美国,美国把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进步变成理想的,他把这个时代怎么样发展,怎么进步,社会的成果在最偏僻的地方照样和大城市一样的分享,这可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所谓美国的民主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了理想,建筑在发展,某一个地方好,其他的地方不好,其他的地方不好来供给它,他不是用全国之力供养一个大地方,某种意义上就是民主原则的体现。  反过来讲,我们的雕塑为什么还喜欢做很大的东西,里面有一种思维,我总结为理性的思维,我们在青铜器的时候每个人都做的差不多,到奴隶主的时候就把别人的东西排斥,然后专攻做很大的青铜器,就没有实用的功能了,这些东西可以体现我的占有,其他的人没有,这种思维我觉得可能在我们强调的公民社会,我们很需要把一个时代的进步让很多人口进一步分享的社会是需要有一定的反思的,所以我想大建筑,大雕塑要这么做的话,让我觉得有一点可耻。刚才几位也提到了,现在的建筑师被世博会兴奋了一段时间之后,做了一大批大建筑,在外观的建筑,怎么样让普通人社会分享。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很多大广场,大绿地,大建筑,他们有一百万块钱做一个雕塑,不如用一万块钱做一百个雕塑,那里的人权利是平等的,这样一百个雕塑可能进入家庭,现在我们的雕塑发展这么多年有一个瓶颈解不开,就是雕塑进不了家庭,所以我想落实到这个书里面也应该有这样的思维,我很敬佩这个班子这么多年辛苦的工作,这个书也卖不了多少钱,只能靠赞助,辛苦的编这么一套书非常好,但是可能还有个工作要做,是不是现在有这样的资源、成果,能不能把这个书考虑一下普及。客观上推出的是对建筑的价值、评判,这样有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想法,让普通人能够接近它。现在我们做雕塑活动的时候,很希望培育一些雕塑的人口,如果这个年鉴能培养建筑艺术的人口,大家都可以欣赏,懂得建筑,不是简单的装修,买房子的时候从外观提出权利需要,这样考虑的话,真的需要把好的建筑向社会深刻、广泛的普及的工作要做,这个年鉴在这个意义上责无旁贷,谢谢!  主持人:谢谢邹文博士,我们的建筑创作其实跟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有请黄坤先生介绍一下和建筑师的合作。  黄坤:各位大师下午好,下面我通过一个PPT展示一下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新的建筑,通过建筑艺术年鉴这本书,我看到一个不同的建筑材料在实现了不同的建筑形式,然后看到了具有好多漂亮的建筑在各位大师的手下得以实现,建筑中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当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今天想说的是超白玻璃在苹果店的应用,苹果店虽然小,但是这个建筑比较有特点。这个建筑实践过程中带动了材料的发展,通过材料基础的提高,也使这个建筑得以实现。  从三个苹果店可以看到建筑材料变化的过程,北京三里屯是中国第一个苹果旗舰店,设计的过程中就采用了超大版面的设计,通过这种设计使整个建筑的形式和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玻璃进行了抛光,并且尺寸要求非常高,整个加工过程中都禁止出现漏雨的现象,通过高精度的加工对于玻璃的材料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我们通过各种办法实现了这个建筑。  整个为什么用超白玻璃,因为超白的特性使得下面显得像一个水晶宫,整个的玻璃楼梯安装的过程中要求他们的精度特别高。原来世界上没有这么大这么厚的玻璃,更何况是超白玻璃,通过努力把这材料实现了,也配合建筑师实现了这个建筑,也作为我们材料厂家感到比较光荣,荣耀的一方面。  这个玻璃使用了SGP的胶片,即使玻璃被碰碎之后也不是倒下,加大了这个工程的安全性,整个上海苹果店安装的时候全部由苹果公司自己指定的安装公司进行安装,他们的安装精度特别高,当时为了试这个东西,国内的公司碰碎了两块,一块的价格大概都是几十万。  这个就是上海浦东的苹果店,这个建筑的特点就是全部采用了玻璃,包括衡量,整个的建筑除了一个架没有钢筋混泥土,这就是他提出来的玻璃结构的建筑,纯玻璃和五金的结合。这个就是玻璃肋和玻璃粱的加工厚度。考虑到比较厚,采用了五层的夹胶。还有一个难点是玻璃和五金件的结合,这样才可以保证这个建筑的受力得以实现。因为超白玻璃本身就是无色透明的玻璃,并且加工过程中苹果公司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像做苹果手机一样,每片玻璃从12.6米到2.6米一厘米一厘米的拿着放大镜看,这也是对当代玻璃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苹果公司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帮他们配合做一些超大尺寸的建筑材料,这样只有才实现了建筑的不断提高,另外从美观度上超白玻璃和水晶质感可以完成建筑的洁白无暇的感觉,也和苹果的高、精、尖的态度吻合。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中的一个元素,原来大家觉得建筑材料就是一部分,可以替换,但是建筑材料的发展也会给建筑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作为一个建筑材料的厂家,为什么每次都愿意给大师做交流的原因,我们也想和大家合作,愿意为建筑的发展,更新换代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齐欣建筑师讲话。  齐欣:我带着一个观察的眼光来,我觉得年鉴用不着我关心,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我更关心的是这本年鉴的特色,就是刚才讲的建筑艺术,去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找不到评判的标准,调性不一致,实际上看这几年的过程,以前总觉得我们认为好一点的建筑,有一点像麦田里的稗子,通篇没有什么价值,选出一些东西没有什么亮点,今年以来反过来了,好象是稗子田里面有几个麦子,所以标准对我来说还不是特别清晰,反而我越来越感兴趣,我比较惭愧,我拿不出什么东西,另外我也一直比较怀疑弄这个年鉴有什么意义,做到今天我开始对它有兴趣,这里面还是涉及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包括提供图,什么的。我想还是要解释一下年鉴的标准是什么,等于说大家提出了不同标准的期待,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觉得还是挺有个人色彩的一本东西。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马岩松讲话。  马岩松:很多的项目盖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我觉得还是盖成了比较好,一打开全是效果图,不好,而且盖好的要通过很多的检验,政治、社会、材料技术都要在里面,盖不成就有各种原因,如果盖不成,因为有针对性的原因盖不成,我想专门说这个原因,也可以有一部分这样的作品。  我倒同意可以多一些不同的东西,刚才我们说城镇的建筑,农村的建筑,其实我都可以,像这种类似的很多建筑可以选择,现在这本书可以加一些更全面。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信息,年鉴对我来讲也可以看一下,也不一定全是好或者不好,不好说。我刚才听周榕说也有感觉,我又想石头和刀片还有苹果店的东西,我想今天影响人生活的很多就是这些人,建筑艺术其实真的可以脱离所谓的政治、权利,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如果不能说明这个东西打动人心了,就称不上建筑艺术了。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王辉先生讲话。  王辉:年鉴和历史是结合起来的,历史都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历史发展若干个阶段,实际上都是若干个阶段里面的艺术作品来表现的,艺术比起科学技术更能表现历史,比如说古希腊,文艺复兴,脑子里面全部是艺术的形象,包括二十世纪,十九世纪还有艺术形象,二十一世纪还是有的,所以艺术和历史是必然的关系,从事艺术创作、研究、评论的人应该也一定的历史使命感,也是比较对的。在座的评论家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座的建筑师都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刚才有人说中国老讲文化搭台,最后捧出的是经济,中国的经济还是有实力和容量在里面,这个可以造就一些艺术价值的东西,反过来用艺术表征我们的时代,但是很多中国人没有这方面的志气,尤其我们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很少有人想我们应该干什么事,不干什么事儿,干的事儿都比较随性,而且中国这种创作都是俱乐部似的,稍微做一点什么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什么的,我觉得其实什么版都不用,这个年鉴可以通过图片使,如果你真的好人家就翻译了。我觉得蔡国强挺牛的,他不说英文,他在一语世界里面活着,哪人家那么多的钱,但是他有团队,他不说英文,他做的好,人家从各个角度挖掘他。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粱井宇建筑师讲话。  粱井宇:我其实想说两件事,一个是年鉴的作用能做到什么,我其实很怀疑,我们有人提到它可以书写历史,我觉得有一点一厢情愿,我觉得都是我们的眼光,如果说真的要想把它作为历史的记录的话,其实有新的可能性或者新的技术或者新的手段甚至新的办法可以预见真的可以代表历史或者代表建筑。现在的云技术非常发达,电脑不是依赖于你自己带来的电脑,是依赖于分散于全世界的各个电脑,电脑联网产生云计算的可能,这个时候就具备我们原来不敢想的年鉴方式,就是把这一年所有的建筑,不管好坏,都可以放在电脑里面被检索到,有一个固定的点,地址,这个时候就有未来的年鉴的意义。  也在做一种时光隧道的搜索方式,你搜索一个关键词,他可以在网络里面按照这个词最早和到现在的出现频率检索出来,慢慢的我们发现年鉴我们出书的意义就会被消解,如果说代表历史,尽管是很有远见、先知的人都无法做到像刚才的方式这样完整的展现未来的状况。  年鉴想记录历史的功能可能会被消灭,我们今天谈的还有一个问题,包括刚才王辉,周榕都提到过怎么样进入历史,作为建筑老有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进入历史,有的人可能放松,并不在乎,做出来的东西有很轻松的姿态面对。可是我想说一个想法,那天我在马岩松那讨论什么方案我忘记了,好象是哈尔滨的方案,那个小孩拉着我辩论一个事儿,他的意思说马岩松太不关注社会问题了,我就在到开导他说为什么马岩松做的是对的,现在房价这么高,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为什么要做台湾会展中心跟民生没有关系的,然后包老师就在那里讲解他做的房子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个小女孩就忧国忧民的就在想怎么都搞这些东西,这个世界怎么办,现在中国怎么办 ,她心理也很纠结,她当时觉得我有共同语言,觉得我也很纠结,事实上我一点也不纠结,我说你担心的问题就跟当时革命的时候那些战士一样,哪些人跑透露撒热血都没有进入历史,但是徐志摩却进入了历史,这个社会是非常无情的,当个社会有抗争的时候会有人想解决,但是你这么刻意的想进入历史,你永远都不知道,但是你沉醉于自己的爱好,即便是乱世,你也有沉淀下来的东西,甚至五十年之后早就不在了,你现在的敌人,你现在反抗的东西那时候就没有了,那时候你发现马岩松的东西很有意义,讨论的东西还存在,所以哪个是不是进入历史,反而是可以进入历史的。  所以刚才齐欣说评审标准,我其实如果真的找评审标准找不到,如果真想进入历史,我们说的都是非常相对的,刚才说到玻璃,讲到今天出现的新的技术,讲到我们今天关注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拐点,无论是技术的观点,设计的观点,那些东西可以记录下来,很有意义,我也想可以把这个东西梳理一下。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徐建伟先生讲话。  徐建伟:我觉得中国建筑有今天在座的各位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建筑我倒是很同意刚刚周博士的看法,因为我们最近也一直在思考,昨天我们也办了一个活动,建筑师与大众,这个活动我们以前也谈过,中国的建筑只有建筑师玩吗,我觉得应该是大众,就像我们的很多事业,足球一样,就像刚才说的雕塑,如果广大老百姓都不关心雕塑的时候,雕塑家在感到,难道就在自己的院子里面做雕塑吗,不是这样的。  昨天我谈了一个体会,我在巴塞罗那,当时在欧洲上学的时候,也写论文,我去巴塞罗那考察什么的,我在餐馆里面吃饭,碰到两个年轻人,他们问你们干什么的,我说学建筑的,来巴塞罗那考察,他说建筑我们的高帝(音)那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我说你不喜欢堡非尔(音)吗?我发现一个平常人都可以聊大师,我觉得中国和西方的差别不在一个建筑师。现在像马院士家喻户晓,或者说刚才说的大师和马老师家喻户晓的时候,这个时候中国的建筑才可以超越世界。  为什么刚才周博士谈到我们的大城市甚至都超过西方了,世界最好的体育场、歌剧院,但是看到我们的三四线城市,我突然发现差距非常大,我原来上学是在布鲁塞尔边上一个大学城的一个小镇,那个小镇非常美,但是在欧洲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小镇,非常漂亮,非常发达,它的文化,包括你看一千年的房子,五百年的房子,三百年的房子跟今天的房子融合的非常好,非常美,这是我的感受,我们看一个建筑不能说二十年,在我们有生之年看待这个建筑,再过三百年以后我们再看看中国的建筑,你会感觉非常单调,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我们看五百年和三百年的建筑都没有区别,那么我们在十年之前看到区别吗?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建筑还需要站在更长的历史长河看,我们失去了很多,我们现在找一百年的建筑都很困难,这是非常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是回不来的,可能建筑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我想,未来的中国建筑,我希望可能出现三四线城市,你看我们的三四线城市很多城市都没有办法看,包括县城,几乎都差不多,而且都是近十年盖的东西,而且市政设施,绿化环境,甚至下水市政跟中国的投资有关,中国存在的差距政府也看得很清楚了,城乡差距,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所有的差距都是非常大的。  我们能不能分一些类,我们的年鉴我们怎么样定这个标准,包括刚刚马岩松谈到这个标准能统一吗?是少数人的标准还是多数人的标准,是艺术的标准还是技术的标准,我希望在中国有一些,中国的建筑永远感觉阳春白雪,我们的建筑师和大众好象永远有大众的差距,建筑师想的东西和大众想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我们做的时候也和业主经常吵架,他们要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做。昨天我们办了一个小活动,华泰书屋,我们原来给客户送月饼,我们这次买了一堆进口的建筑书,每人送一本,送给所有的业主。建筑不光是房子,包括我们的设计室也是一个工厂,业主来了之后感觉这个建筑还可以这样,他认为建筑就是高楼大厦,实际上我们真的培养我们的FANS,培养喜欢建筑的人,我们的大师才可以真正的出来。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理论研究会主任委员布正伟先生讲话。  布正伟:我上次来的时候就放过炮,我自己做评委都不知道为什么选择这些东西,我的权利被剥夺了,而且不知道怎么评出来了,我现在的心态就是这样,一个是想玩,一看齐欣,马先生倒是挺羡慕的,有这个机遇,后来我想,我自己有潜能玩两把也可以,现在问题是玩完了小实现,费很大的力气实现不了有什么用。  上次弄的,玩半天,最先进的理论,不是玩意,当时我也比较直,憋不住了,这次一看,整个的水准我觉得上升,比上次好,我认为我是精心做的,特别是主体前面怎么样有两个东西,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国际招标也有,全国各大名校也有,这个倒是问心无愧,反正是马马虎虎,不是最差的。  除了我想玩一下,我的心态也和矛盾,大量的还是要务实,建出来的东西,特别是造价,施工,还有一些人的欣赏水准再加上我个人,总觉得走的特别僵的所谓的地域性,我很烦,可是要走的特别匪的我也挺烦的,放在哪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这个心态我就想弄一些真实的平实的东西,真正的花一点心血,小建筑也好。  这是自己的心态很矛盾,我很同意彭先生说的话,他说老布,我们现在做不过年轻人,这个话是对的,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可以,我知道90%的年轻人现在都不行,上次我在北京院参加一个七年论坛,我想是学习的机会,去看了一下,觉得年轻人创作的激情很感动,看完了之后我觉得真正各个环节都让我看的是那么一回事的很少,中间我出去了一次,正好碰到学会的秘书长,邵总,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创作的精神都很好,这个是一个过程,有一些地方一看,虽然有一些东西博物馆交叉等等,一看入口就不行,就好象中国人做了一套西装,外国人一看不是那么一回事。还有一种是自己穿上了皇帝的新衣还扬扬得意,这个非常的危险。很多人也想玩一点东西,但是不行,很难,这个功力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追求平实的建筑应该也一个创作的底线,大道理别讲,功能啊,技术啊,环保、生态,先别讲,最后要反映到形式上,语言上,是那么一回事,至少别跌份,这个底线在这里。  这里我个人看,我看了一些东西,建筑评论上不要说假话,假话一句话也不能说,要说真话,但是真话不能全说。书写建筑也好,也有一个创作的底线,我希望改进的在哪?第一个,这个东西要发现新人,但是并不排斥追踪明星,他们在干什么,追踪他们的踪迹很有意义,包括崔总,但是不宜出现一个人同时的两个作品,他们的东西太多了,登他俩,他一个,怎么办,主要是为了发现新人。  第二个,明星如果大家认为不行,也不客气,还有更重要的,别老是盯着玩建筑的作品,还是小型化的,平实一点的,造价低一点的,特别是其中有几期,看了一些小学校,一些东西挺有意思,这个挺难的,能不能兼顾一下,但是还是要有豪放的,放得开的心态玩,这种作品还是应该有的,要不然就是一个生态不平衡了。  还有一个,现在最糟糕的,都是一些单体,现在建筑界里面也没有一个注重群体的东西,就没有一个城市判断的整体的奖,都是小玩意,整个城市全完蛋了,这个是根深蒂固的问题,作为建筑年鉴就应该有一个引导,建筑审美的视野应该从单体走向群体,走向城市,走向生态的大的环境,但是这里面也有一点。我们拿北京来讲,作为大北窑来讲,我觉得日本人做的大白房子我还是挺欣赏的,就把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震住了一下,把戴总做的东西衬托一下,要不然长安街乱七八糟。我们再说燕莎那一段,本来那个区段是比较完整的,一下子出来了一个什么饭店,全完了,现在很多地方还是很完整的区域,至少一个区域还是很完整的。  为什么投了一下我自己的一个作品,就是城市设计,单体设计到环境设计,这个还不够群体,比如说一个街坊,我们说也应该有,旧城改造,新建的问题,把这个比例大大的适当缩小一段,平时的中小型的多一点,除了追踪一些明星的以外,也要大量的发现新人,还应该从单体走向城市,我相信一年比一年好 。  这个版式我始终不放心,这次我说你弄完了给我看,把照片去了很多不少,排的乱七八糟,后来我亲自改了三次,就差一点,挪一点,连我都不好意思,弄一个扫描一个,最后弄完了我说行了,总比原来的强一点,这个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有请环境艺术家张宝贵讲话。  张宝贵:非常感谢王老师,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最近参加建筑师的活动特别多,刚才大家讲了,我就想虽然第一次看到这个年鉴,就是传达了一个包容,我觉得包容在当下非常重要,刚才很多人,很多老师谈历史,其实我觉得如果更多的关心一些事件比谈历史重要,刚才包老师讲的典型性,如果能从包容性开始更好,因为我二十四年一直为建筑师做服务,现在很多人传闻说张宝贵原来做雕塑,现在做建材供应商,后来我明白我想给建筑师提供比较时髦的材料的时候还有一个话题,就是用废料做,现在有一个长春的博物馆找我们做,我感觉到不是一个企业,一个材料,就是这个时间发生一个事件,这个事件不管谁做,就是这个时间要发生这个事情,所以刚才有老师讲真实性,典型性,包括刚才因为我是建筑圈外的人,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感觉,因为经常谈建筑师讲建筑,我倒觉得建筑不光是设计,不光实践,实际上也是大家的专业,是空间的,跟社会 有关系,跟功能有关系,因为它不是绘画,不是雕塑,甚至不是音乐和舞蹈,既然对建筑有这么多的描述,就没有办法离开局限,不敢怎么样伟大的建筑,一定是局限,历史的局限,空间的局限,技术的局限,包括经济、政治的局限,所以我想中国的建筑史或者世界的建筑史如果真的有风格,就一定是局限的产物,所谓的完美一定是内心的一种不够强大,不够自信,比较幻想,所以我想能够比较真实的记录一个事件,包括刚才有老师讲的,在2009年这是一个关键词,第二个是中国,第三的关健词是建筑,我想建筑既然是空间的,功能的,社会的,一定有自己的属性,因为我们生活在特定的年代,我们有自己很多的记忆,我们用记忆当中的美好要求我们的现实很了不起,但是真的可以实现,真的有意义,真的能够传达下去吗,还有所谓的艺术,今天谈艺术,不管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更关心的是美学艺术,我们多少对创造会有一点的求全责备,我们喜欢完美,虚荣心再起作用,如果一个年鉴传达的是这个时间段,所以当前真实比什么都重要。  周凯的楼我说一定不倒,我认识几年,我知道他人正,他因为人正,好多的事儿做策划都是正路,周凯这么说,如果因为钱没有做,以后开会我也不做了,后来我告诉北川指挥部,你拿四个字绑架了我,一个是北川,一个是周凯。后来他们说北川最好的建筑材料就是你们的板材,周凯说跟北川发了好几个脾气,如果这个项目再不让做了,我就跟你们急。所以我讲建筑一定不是单纯的建筑,建筑一定是空间,是社会的,刚才布总不管怎么讲,你们都经过社会大量的历练,如果今天有一些收敛,给一天讲,可能把建筑过程写成一本书,我认为建筑一定是社会学的教科书,我们的未来建筑师才能游刃有余,像那次深圳孟建民一个研究所有一个论坛,因为熟了我也乱讲话,我说孟建民大师很多作品可以做成,同时因为他也是院长,如果仅仅是建筑大师,可能跟今天不一样,因为同时是院长,所以带有今天的中国特色,所以中国建筑艺术年鉴,除了彰显美学的艺术,能不能把实验性的,探索性的,哪怕不完善,存在这样那样的技术上的不完善,甚至所谓的丑陋,不管是社会、经济或者所谓的学术丑陋,记录历史,我想最值得后人看待的历史,是真实的,多样的,全面的,减少一点修饰,其实社会学大家都知道没有办法,更何况社会学里面的建筑学。因为我大概翻了一下,我觉得这个版式应该是动了脑筋,最后还登了我们,这个书我翻了一下320元,我可以申请买100本,像我们做小老板上去肯定是打广告,王老师给我们登了三页,有一页是张大师的,上面有那个东西了,我觉得买一百本三万多块钱,我是穿着老板的外衣干建筑师的事儿,我常开玩笑说把我和老子、庄子、孙子联在一起,就是老庄孙子,如果把老子、庄子、孙子三件事都弄明白了,这是艺术,文化是精气神,那是文化的外延,文化的载体。我说没有肉体的灵魂是孤坟野鬼,今天已经不是金鸡独立的年代,它一个是一个跨学科的,刚才我看到金晶玻璃,我们感悟的不是技术,而是这个年代正在发生很多特殊的技术,我们加入建筑设计,为建筑师服务,我们把建筑当做雕塑,我把建筑当雕塑,通过借景、借场,借气把语言作大,如果一个人懂得借尸还魂会重游人间一次,现在我们就想金鸡独立。设计可以超前,对设计的价值不能过于超前,能超前就超前,因为有一些领导告诉张总,你涨钱,肯定没有你活,人家真知道我是水泥,所以让我涨钱全不买,凡是买的全部让我让利,我是做市场的,我是先做市场,然后叫避实就虚,现在都讲A管理、B管理,跟我没关系,全是P关系,现在我们也希望各位大师到我们的村里看看,没准以后会有另外的想法,我们不仅是做工程,在这里也突然懂得了一些东西。  主持人:下面有请王永刚先生改革。  王永刚:首先谢谢艺术年鉴的编委会,这么多年,刚才我忘记哪位老师说的艺术年鉴到底起什么作用,对于历史,对于建筑艺术我暂时还感觉不到,但是我有一个体会,这么几年,在这个册子里面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是每年都在拓展,有一些进步。这是我们还在坚持做建筑的很重要的因素。  实际上每年我们真正想参与投稿的也就这么一本书,其他的跟 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这个建筑我觉得也是非常难,我做的一些东西都是项目带着我走,不是我带着项目走。实际上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的体会就是怎么能把项目通过建筑的方式,所以这也是一个方向,我希望如果说今后建筑艺术年鉴我们能一直有机会或者说能伴随着一起发展、成长,随着我们工作的加深,随着理解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加强,我希望还是能做出一些看的过去的东西。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彭乐乐女士讲话。  彭乐乐:上周末我看了一场音乐会,星期五堵车,好不容易堵到北展的时候,我很着急,我旁边走一个小孩,很慢,很慢,然后旁边有一个爸爸说,咱们不着急,在外面等妈妈一起进啊。这是我很感动的,作为一个女性,我抬头看是马岩松带着儿子,这个话是我作为一个妈妈,又作为一个建筑师,平时完全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照顾孩子,他很从容的说等妈妈。我们听的是李健的演唱会,那个演唱会让我感觉到我作为一个外来到北京的人,李健的生活状态和我一样,我一直用建筑的语言来表达,我一直这么作,但是我也不知道做的怎么样,我在这里感谢王老师,正因为王老师的包容把我放在年鉴里面,我可能就为了一个围墙做两年的时间。谢谢!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中央美院雕塑系的秦璞老师发言。  秦璞:其实我也算是跨界服务了,使我在什么是空间,什么是形态,在材料学,雕塑里面当时没有的东西,我们接受的是新的东西,这个东西使我今天在教学上回归到更新的层面上。艺术年鉴,在建筑师给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能在座的都是大师,都是建筑师,你们因为身在其职,我是一个业余的,从开玩笑说,雕塑是我夫人,景观可能就是我的情人,有距离,在这里我有一个体会,中国当代艺术年鉴首先像一个孩子,在成长,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就是看到他成长,而且可能刚上来不会说话,或者只能说几句话,一个事物的发生也是这样,一个雕塑家的成长也是这样,而且走过了六七年,这已经很好了。因为过去大家都知道建筑是理工科的,现在和艺术交融了,而且我认为他的艺术性更大。  现在我自学也好,过去一直和建筑发生关系,和景观发生关系,因为我是做雕塑艺术的,现在我教材料空间学,反过来讲建筑、设计、造型上,对形态学研究到什么程度,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从空间理念上说,刚才张宝贵谈过,很多人讲建筑空间很容易,但是真正的解释到空间,是形而上的,不是直接能用一个词体会的,背后的空间是很大的,还有一个是材料,很多东西是材料引发观念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建筑艺术年鉴本身的发展是非常好的,而且给了我一种参照值,因为我在雕塑系主持的时候不是单一的玩泥巴,做人体的,是材料的研究,建筑形态的研究,可能很多建筑界在批判,我们在吸收,我经常说建筑已经飞起来了,这是提出的一些问题,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祁斌先生讲话。  祁斌:大家都讲了很多,我自己也有几点感受,这个书的含金量和成色在大大的提升,我也从另外层面看这个书体现的现象,我们正处在以前的所谓的体制内的国有设计院,今天看到这个艺术年鉴里面的作品,我看到所谓的以前的个人事务所,新锐建筑师这种作品在大幅度的提升,而所谓原来的国有大设计公司的作品很少,甚至有的院基本没有。这个我想也是反映了两个现象,第一个是我们本身建筑水平,大家都一致认为我们的水平在提升,这确实是我们目前国家建设状况和建筑设计行业本身自我提升的一个真实状况的反映。另外也反映了一个现象,从什么标准衡量,现在我们提出书是建筑艺术年鉴,虽然王老师没有把遴选的标准告诉每个人,但是我想艺术年鉴这四个字肯定很清晰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标准,不管这个标准怎么掌握,但是应该是用艺术的角度遴选我们的成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一些个人事务所,独立建筑师的作品大量被选出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我们大量的国有的设计院的东西逐渐的被淘汰,这个是什么现象,我也一直思考,是不是王辉说的占着茅坑不拉屎,大设计院就是混日子过,这是一个现象。我想到几年前的一个事情,我有一个建筑师的朋友去日本看建筑,他回来说我好象学日本建筑史学歪了,他说学日本建筑史的时候份量很重,我认为在日本看到的建筑都是明星建筑师做的东西出来,但是到了日本之后,看到大量的非常多的,我也认为很优秀的东西,无论是量,质上,我看到非常多的并不知道谁设计,也没有被介绍的,但是我感觉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我当时探讨,日本国内也有这样的讨论,他们对一些建筑师有一些艺能人的建筑师,他们也有思想,有想法,但是这些人社会客观的评价,在整个体系里面是红花,是真正在这里面最灿烂的一些点,也是被大家关注的一些点,真正作为建筑的主流的部分,他的一些大事务所,一些大的集团建设公司,无论是处理一些大型建筑的复杂性,功能性、艺术性方面,其实水准并不亚于艺能人建筑师。  我看今天的艺术年鉴,我觉得其实这个事情没有必要过份纠结概念,因为本身的定位,我自己看到的有年鉴的书国内都不下两三种了,其中建筑艺术年鉴很长时间了,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我觉得逐渐的选择自己作品的眼光在有自己的特色出来,从今天看到的这本书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我们艺术年鉴的倾向。如果从这个逻辑推理,看到王辉的理论,只有艺术书写的才是历史的话,我想用这个标准评判建筑,写下的年鉴从道理上来讲是应该记录我们建筑历史的东西。  这样的例子,也就是刚才为什么有的建筑师看到的日本建筑史跟自身体会,作为一个建筑师体会、看到的建筑有很大的反差,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  我觉得不必过份的探寻他们的大而全,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客观的,有艺术的。同时我觉得有这样的年鉴,也不排斥有其他更好的作品存在,我自己每个月北京院出的建筑创作有很多作品值得学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每年出一个作品集,我经常会看的一本书,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尽管里面的作品我在这里看到的很少,除了少数的明星建筑师,大部分都没有被收录进来,但是这个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标准衡量,它是一种不同层面,不同状态的东西,也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说高低优劣。  另外,只不过艺术年鉴每年的发布会也好,讨论会也好很有意义,就在于这个圈子不光是建筑师,评论家,艺术家,大家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建筑,去年印象非常深,大家有很多激烈的争论,所以今年我听了周榕先生的讲话,听不过瘾的,周榕先生去年的讲话基本有了明显的划分,所谓的建筑跟艺术,我觉得艺术很大的程度上是鼓励批判,尽管成就很好,很进步了,但是批判是一种精神,一定要有审视自我不足的精神,这是成功的基础。  我也想到了这本书的编纂,作为很多的艺术家,应该有批判的精神,另外艺术家出自己专辑的时候给自己做介绍,往往有专业的艺术评论人员给自己的艺术作品一个客观的评价出来,我想这本书作为一种年鉴,而且作为艺术年鉴的层次,是不是还应该突出艺术成份,除了建筑师本身对项目的客观的状态描述以外,是不是可以有一些评论家对这个建筑有适当的评论,甚至有所争论。在选片的标准方面,是不是可以有侧重,我们可以重点的剖析,可能就这三个作品值得大家讨论,剖析的,无论是表达,评论、讨论上,包括作为主编跟作者可以有对话,互动,让一些作品有更深入的解析。  我们是不是把这些东西放在之前,开一个大家的讨论,针对大家的讨论,评论、发言,都可以作为对这一年建筑艺术回归,放在这里成为一个部分。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粱克刚先生讲话。  粱克刚:我是学建筑的,但是后来的经历也比较复杂,也是瞎折腾,这几年年龄大了觉得愿意找一个内心不能向往的事情做,所以进入艺术界做一些策划,自己也做一些作品。  七年前驱动我彻底的离开以前做的事情,八十年代上学的时候我还参与的比较多,做建筑师的时候,包括后来做开发商也好,做一些地产开发的顾问工作,都有一种不能够自主的状态,老是我妥协,不断的妥协,这种妥协多了以后对自己很厌恶,觉得这一辈子活着好象没有什么意思了,什么东西都不能说了算,不能按照理想的意愿做。  做艺术相对简单一点,因为是一个个体劳动,不需要太多的人和你协同,想怎么做怎么做,别人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这个在心理上有一些补偿 ,让你感觉到生命的意义。现在就相对有一些朋友需要的话,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做,我最近刚刚给李开复设计了一个2000平米的办公室,所以我现在的态度就变了,我来选择,我不以生存为目的,或者不以生意业务做设计了,当然了,这个机会对中国的建筑师比较少。我觉得这么多年,明贤老师一直在为国家做事情,我觉得他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非常难得,现在大家在编辑力量,包括之前他的身体不好,能做到现在非常不容易,我也同意能不能分的再细一点,建成的应该和方案里面分开,建成的才是作品完成的状态,方案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为我们是艺术年鉴,不是单纯的建设年鉴,艺术研究院搞更侧重于人文艺术方面的特点。这个涉及到工作量,经费很多的问题。  另外谈一下开会的感受,最近七八年,基本还是在艺术圈工作,我经常谈到一个很悲观的看法,中国没有学术(艺术界)很多行业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差不多就可以了,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今天来开会,我认为每个人为这个会议做准备,甚至没有一个人为这个做准备,大家都是带着嘴来,我去年就想说,能不能这个会提前六个月发通知,然后出一个题目,我总觉得中国的知识界,技术专业人员大家都不为解决问题,都是走走过场,我们小问题不屑于解决,大家谈的都是空的,这种场合经历都不多,但是最后发现说的全没有用,基本上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既不专业又不宏观。这是我们全业界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进入艺术界也发现是这样,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建树,都是守着作者本身,说一些应时的话,中国的学术领域不太可能有建树,所以我建议明年找一个地方,哪怕有一个微观的问题,大家真正的讨论出一些东西,每个人准备六个月,拿出一点论文来,现在这种发言,每个人给十分钟,除了客气话什么也说不了,每个人给四十分钟,正规的有一个会议,解决很小的问题,也算是一群人在今天推动了一点点学术环境,我认为现在的情况下,中国不太可能出好建筑师,大家都在忙业务,怎么做更大的单子,建筑师没有把自己看成是跟文化有关系的人,建筑师都想成为富豪,跟甲方一样有钱,做更大的社区,建更大的事务所。这个需要大家一块推动,一块帮助。  2010年中国,肯定是中国今年唯一的一次,坐在这里的建筑师中国也差不多就这么多,这么重要的论坛,如果我们每次都很轻率的开完了,我觉得可能开的意义就不大了,明年是不是赞助单位多给一些钱,组织标准高一点,这个就不是商业问题,就不是广告的问题,而是说你对这个行业有影响,我相信企业有这样的能力,这是对文化的投入,而不是通过开会拓展一些业务的机会,这个太低级了。在美术界也发现这个问题,有一些研讨会也不愿意去了,想听一些正儿八经的话听不到,大家都是小骂大帮忙,艺术界已经完全没有批评可言了,文章都是十块钱一个字写的,怎么样把一个平淡无奇的作品写的几百万一张,加上内容,注上水,引经据典把这个东西写的很好,这是我要谈的针对会和书的看法,我想在我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每个推动和支持都具体一点,都可以落实到个人的头上,我们在这里这么多大的事务所,大家都有一些力量挤出一些员工帮忙做这个事情。  我在中国发现一个问题,我去过韩国,在首尔的北边有一个黑里艺术区,这个地特别便宜,没有人在那里搞开发 ,相当于军事区域的边境上,我听说两个建筑师把那里买下来了开发艺术区,里面大概有四五十栋小建筑,做的非常棒,是一些艺术家,少数的画廊,包括金基德的工作室也在那,宋庄已经是中国最大规模的艺术社区了,四五千人进去,包括买地盖房子也是几百栋,但是现在宋庄及格的设计我认为不超过五个,这个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第一个中国人不讲专业分工,艺术家都想自己设计房子,基本不会寻找好的建筑师做好房子,我们这的艺术家都是自己做,包括负责艺术区的人也不会用广泛的更民主的方式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平台让好的建筑师进来,所以我们发现你现在到宋庄看一下,非常糟糕,房子很多,奇形怪状,既没有理念,也没有细节,和中国的任何地方都一样,我们全搞艺术的都是追求民主的,追求民主,热爱文化的人,一旦他们有了权利,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不民族,不热爱文化的方式,这是我对比中国的艺术区和韩国的艺术区很大的不同。  我们服务开发商的时候就发现开发商随便改一个设计,只希望用你的笔,你的电脑画出他理想当中的房子,经常是这样的状态,中国本身做小建筑的机会非常少,我们的土地模式是公有制,除了国家开发就是大的房地产企业开发,在国外有很多的私人土地要盖小房子,所以小建筑的实践非常多,而我们的建筑师是自己不争气,因为我前面谈到的问题,他们也获得了机会相对少,另外我觉得建筑师相对条件好一点都愿意追求一些业务量,名利的东西,也没有兴趣深入到很广泛的社区空间甚至农村寻找一些真正作为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机会,在中国农村是很广泛的天地,我跟一个好朋友说去农村去,农民的土地和房子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但是大多数的建筑师都忽略了这个空间,也没有兴趣,但是这种小建筑特别少,也是好建筑不容易出来的一个现实状况。  刚才周老师说进入历史的问题,你只要做好自己就有机会进入历史了,我准备注册一个美术室的商品,贴一些商品上去,中国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没有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成生活方式,而是当成一个工具,一个路径达到进入美术室或者成为社会名流也好,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应该审视社会,批判现实,置疑现成的东西的文化力量,我认为建筑师也是知识分子,而不是技术精英,而不是巨大的建设浪潮当中既得利益的分子。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先生发言。  崔彤:感谢王老师的邀请,这样的会对我们非常难得,在一个下午聆听大家的声音,进行一些思考,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养分,今天我现场看年鉴的时候有这么几个感想,作为一个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水准和图册在我们同时代,同期出版的还是非常好的,赏心悦目的东西,同时我觉得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这样的中字头的年鉴,这个评价标准或者说围度还是放在建筑设计当中思考,显然这个背景和标准,带着艺术的背景,艺术对大家来说是很神往,但是很多建筑师好象不齿去说,大家追求艺术,但是平时还在追求,所以重新以这样的围度思考建筑,评价建筑,而且同时能够感觉到这件事情非常好,可以让大家以艺术坐标的方式重新整合建筑,艺术,关于工艺等等文化的现象,然后凑在一起供商艺术的问题。  这个书里面70%以上都是以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心,影剧院这样的方式评价建筑的,我同时在想如果这样的评价方式再扩展,很多建筑不是以这种身份出现的时候,一些办公楼、体育馆住宅,他们让大家感受到不是这种追求的时候,我觉得也更好。同时建筑也是要有建筑师的决策,一种是建筑师和艺术家做建筑,还有不是做艺术作品的建筑为目标的公共的普通建筑也可以被年鉴吸取的话,我们这样的话,就更加有意思了,但是总的来说,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背景当中,这么多赏心悦目的东西,同时带有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至少是一个纪实性的。尽管大家说存在这样的弊端,那样的弊端,还希望改进,但是恰恰现在出现的状态就是合理和完美,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背景当中,我们现在存在的状态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所能表达出的像纪实片的东西留下了,每年的变化和去年不同,就是表现了当下、当代的客观的状态,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还是非常纪实性的。  林铭述:我提到摄影的问题,如果参加这样一个评选的话,又牵涉到一个问题,你的建筑设计很好,但是照片很差,比如说我们现在不能确定哪一个建筑投票不投票,但是完全可能是由于照片不好,而有的照片完全可以把不好的作品美化,所以这里存在一个摄影艺术的问题,从目前我接触的大部分的建筑师和房地产对建筑摄影的认识不够,从我们这次建筑艺术年鉴来看的话,有的照片非常好,但是也有很多照片很业余,很随意,怎么样证明它是一个艺术,我在建筑方面是外行,但是我搞了一辈子的艺术,为什么学音乐呢,就是因为我父亲非常爱音乐,每个建筑画图的时候都放古典音乐,现在很多年轻的建筑师,他们不爱音乐,没有文化,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中央音乐学院要盖一个音乐厅,某一个大学的建筑研究所就去了,参与到这个设计当中,再跟他们谈的过程当中,他们放了很多的音符,五线谱在里面,但是完全不懂音响,你讲交响乐,室内乐,非常悲剧,但是老一代的建筑师里面,我所认识的设计师他们不太有这种,包括马院长,他们很懂音乐,而且萧斯塔科维奇他们都知道,而且很熟悉,我们现在很多建筑师是很棒的,但是大部分不懂音乐。  我们不能说不懂音乐的人搞不好建筑,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一个刚刚盖好的建筑作品用摄影表现出来的话,比原作更好,摄影是最终的结果,我们看到很多的效果图,画出来的,或者一些模型出来,这个不能真正的令人信服,所以建筑摄影作为一个建筑艺术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觉得更多的在建筑艺术年间当中体现,国外的很多建筑非常棒,很多国外的杂志照片也非常好,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很好的照片,也有很多很有感觉的照片,我们在建筑艺术的年鉴当中,第一期到现在都参加了,所以我们有感情,为什么呢?因为他是艺术的特色,在建筑摄影艺术方面,应该作为一面旗帜,不仅是展示建筑,而且要通过摄影的艺术展现出来,这一点我们的很多建筑师也很随意。  这方面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感觉,越是大师级的建筑师对这方面越重视,相反这些情况经常发生的,也让我们很困扰,当前的时代也是急功近利的时代,我现在住在中国建设设计研究院的大院里面,原来食堂里面的人很少,现在每次去食堂很多人,很多人不像搞建筑艺术的,只有真正的建筑艺术怎么样发展,这不是一个浮躁的东西,不是急功近利的东西,是需要思考,时间,教养的,所以我对这个会有感触。  主持人:下满我们有请姚一先生讲话。  姚一:我对于这次的年鉴不做过多的点评,之前众多的专家对年鉴有了众多的褒奖,刚才邹老师说年鉴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在建筑圈内的影响力还不够,因为整个年鉴对于建筑的业内,中国的建筑历史回顾也好,有很深远的影响,我们更多的是让更多的设计师知道,看到,那么这个意义才可以凸现来。  对于我们瑞达恒建筑咨询这块,主要给建筑师提供服务,还有给材料商提供招投标服务的,包括我们给设计师也是提供免费寻材的服务,我们希望让中国的建筑有更快的发展,我们更希望看到好的材料更多的被设计师应用到,这是我们企业的宗旨,对于今天讨论的主题,我有一个自己的个人看法,因为我本身比较看中建筑的传承,一个是艺术,一个是设计,还有文化、质量,各方面的融合,在我看来,新西兰发生了7级的地震,他们很多楼还在那立着,据我所知,新西兰没有伤亡,同样是这么大的地震,换来的结果就是不一样,一个好的建筑,不管是刀片也好,石头也好,传承下去就是好的建筑,只要给我们的下一代或者当代的人一个更安稳,更适合的居住环境就是好的建筑,我们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畅言网,给所有的设计师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今年我们做一个十大丑陋建筑的评选,我们现在在国内做十大建筑,十佳建筑很多,现在我们也需要对丑陋建筑进行一个评选,我们也找了很多的老师参加这个活动。  包泡:今天开会也说到这个问题,发展太快了,好的也要评,不好的也要评,这样就推动了建筑的发展。上次和马过馨还辩论了一下,能够把当地中国最好的,最优秀的都评价一下,这个来自民间,来自社会,因为现在中国建筑界,刚才粱老师说过,在这种情况下,山寨建筑,丑陋建筑都可以评选。  主持人:下面有请中国建设设计研究院刘托做总结。  刘托:尽管年鉴还存在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但是可以按期出版还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从年鉴的定位在不断的摸索,探索中,现在的定位这个范围内,这种艺术信息的传播,这些年文化界对建筑艺术关注越来越多了,在前两年文化部前任的部长倡导举办的活动,那次是里程碑的一个会议,标志着中国这几年改革开放以来,大家对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关注,这几年整个设计界大的设计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也知道从设计缘起、发展过程也持续了很久,是一个大的体系,我们想将来建筑设计也划到整个设计的大瓶子里面,现在建筑艺术界也是相互交流、借鉴的关系。  年鉴的定位,我想不光是狭义的艺术定位,应该是广义的对艺术的理解关注的就是大的文化平台,前两天也和一些朋友聊天,其实现在社会大众对于当下中国建筑的现状和作品非常关注,只是缺少交流和对接的平台,说到中国现代的城市和建筑现状的时候,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就说你们现在应该对农村的建筑多一些关注,现在中国的城市已经这样了,言外之意搞的很失败,现在的中国农村还在发展当中,但是你们要把关注点转移到农村。  另外一件事情给我的震撼比较大的就是CCTV的大楼着火,当初的事件好象媒体报道和一般的交流当中,大家对着火本身这个事情持着非常缺爱的心态,真的是隔岸观火的心态,CCTV着火之后,大家都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好象挺有意思,都在看热闹,说明城市跟人的心里的距离,这种认同感已经缺失了,人和城市建筑的相互关系,这个我们在创作和文化当中是值得深思的。所以我期待在将来的年鉴当中除了艺术有闪亮的东西,关于对社会、文化的思考作品,也能够展现出来。对年鉴这些年得到各位前辈的支持,无论是道义上的还是作品上的支持表示感谢,我们在出版、改进方面做更大的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论坛就到这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