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暴力團(上下)》书评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9571349992
作者:張大春
页数:856页

江湖?人性?

上周看电视转到凤凰台的时候,正好是张大春在讲《世纪大讲堂》,印象这么深,主要是我正在看他的一本书《城邦暴力团》。在看书的时候我总是在提醒自己,这是小说,不是历史,但总是不自觉地觉得那是真的!作者写过一句话:唯浅妄之人方能以此书为武侠之作。作者本身说的是另外一本书,但我觉得其有所指。书讲的是武侠,时间涵盖几乎整个上世纪,当然注重点在台湾。平时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是一个社会,殊不知还有一个地下社会,其错综复杂,深远悠长,上通天,下通地,神不知鬼不觉间左右了很多表面社会的重大事件。从丐帮、老漕帮、白莲教、天地会到将氏父子、哥老会、竹联帮,种种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再看看现在新闻里面不时出现台湾的命案警察牵扯其中,黑帮老大葬礼各界悉数参加,不难联想其中真实性。和传统武侠相比,书中不仅把武侠写的离现实、历史这么近、以假乱真,并且还有一个称赞的结尾,摆脱了传统的恩怨相报,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在那里忘记了复仇,只有想象不完的故事。书中和主人公鞥哈的连爱情都要出来的红莲,没有美若天仙的形容,但却让你感觉到了她的灵魂,她的真切存在以及可爱。历史上总有很多值得书写的故事、人物是我们所不知的,大众的社会讲的是政治,地下的社会是狭义,文人用笔来申扬中国人的侠义,描绘中国传统的美学,岂止是好看?!

新武侠,更是一种生活

台湾作家张大春的新武侠小说,听说是一本很费脑力的书,才看了前面几节,武功秘籍,武学宗派,武侠文化等等,各类江湖术语,各种角色气概,看着让人顿时生出一种久违的侠义,加之现实种种无奈与历练,让人倾慕当年人的豪气与深沉,果然书中才可玩味,呵呵,很有意思~

武侠只是幌子

读了半本才渐渐习惯张大春的叙述方式。情节推进总是很缓慢,稍稍有一点进展,必生出一条蔓枝。要么是诗文,要么是信物,要么是招式,反正零零总总只要是有个噱头的东西,必然要节外生枝一番,把可言之来龙去脉都抖个一五一十。这样搞得有点过了,他也似乎觉得有点愧对读者,在行文又将展开蔓枝之际,便这么写道:“这个蟾蜍结也有一个绵远悠长的来历,不得不溯本而言之。” 然后,依旧大半章节都纠缠于蟾蜍结这条蔓枝上。读下来,但见枝叶繁盛,不见茎根。书封上印有倪匡语:“这是金庸之后,最令人期待的新世代武侠作品。” 当然,张大春和金大侠有很大不同。金大侠也将武侠故事融入历史背景之中,随处可见他寓中华文化历史于字里行间。如“降龙十八掌”各式皆取于易经。但金大侠行文酣畅淋漓,不为历史文化之典故所累,行文所致,意之所想,天马行空,让人欲罢不能。但张大春的武侠,读来始终觉得感觉区折回环,进展缓慢,犹如在水中前行,阻力重重。我想这是因为,金大侠是为武侠而小说;而张大春则是为小说而武侠。这本“新世代武侠作品”,更象本历史小说:武侠只是幌子,为的是展示历史趣闻,文化典故。现代武侠,已经被金庸,古龙,梁羽生定义了。张大春显然不屑于仅仅师承金古梁。和现代武侠一样,《城邦暴力团》师承中国古代之传奇小说。但传奇故事的构架下塞入了更多关于历史文化的叙述。它不适合习惯了现代武侠的畅快侠义的读者。而更适合能在楔子里描写的第一人称叙述者 -- "张大春"身上找到自己影子的读者。若是对于历史裨文,典故渊源抱有强烈的好奇,如考据家一样喜欢探寻历史文化中点点滴滴的来龙去脉。那么这本书,应位必读之列。这本书之所以成书,在楔子中便能找到渊源。这便是张大春的 “接驳式阅读” -- “每当快要读完一本书的时刻(托书的手掌可以感觉到接近封底部分的纸页越来越轻),我会自然地搜寻或者回忆这本书里地一些于我而言相当疑惑的问题,并试着分心(运用另一个区域的脑细胞)去分析,推测以及判断:这个问题的答案会躲藏在另外一什么本书里面?每到我略过手上这本书的结尾的那一刻,已然胸有成竹,知道该上哪儿去找下一本书了。这个私密的游戏之所以有趣,乃是因为它可以永远玩不完;且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之间不再是散落,断裂的。”作者将这种阅读感受倾泻于写作中,他可能希望用一本书,将散布于他阅读过的各种书中的知识信息串联起来,使得这些书不再是“散落,断裂的”。而这本书就是《城邦暴力团》。

有侠气非武侠,是史林奇书

这本书很快读完了,事实上还是很费力的,可以说是最难读的武侠小说,但其实又不是武侠小说。难读的关键在于几方面的奇诡。一是内容奇,糅合了阴谋论和近代史在里面,如同货币战争一样,从常人难及的角度讲授不知真假的历史。二是体裁奇,说是小说,却盘根错节,像是意识流,又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所安排,想起一些侦探小说的写法,例如白夜行,但那还是按照时间顺序的,本书实在找不到顺序和线索,也许正如张大春最后所写,实在不知如何下笔,线索太多。第三是材料奇,书里大春写论文那一节已经交代了写法,编造了许多材料,让人如醉如痴,对于现今的学者岂非一个讽刺?有几个未解的疑惑,不知是否要出续集?一是红莲的动机,她的出现在前半部一直有个铺垫,就是她背后的阴谋种种,但最后也未讲明。二是彭师傅的动机,他如何会出现在民国五十四年的小集上?如何和万熙等人混到一起?三是万熙这个人,他的动机又是什么?整个小说有庙堂又有江湖,实在是好小说,特别是老漕帮的光棍气,令人向往。

武侠揭黑

这本书是作者对读者的一个挑战,专注力不够的读者很容易被作者给惹烦。跳跃的时空、连篇的古文以及一系列的武功秘籍描写,烦不胜烦。作为一个比较肤浅的读者,花了极大的耐力把这本厚厚的书给读完了,中途多次晃神,没能跟上作者的步伐,突然就掉入另一个叙述空间了。但一本让我觉得烦同时不读浪费的书,通常都是高水平的作品。《城邦暴力团》让我对张大春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把武侠渗进近代百年的历史大潮里,如此庞大的素材非常难把握,再加上作者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深厚的古文功底,即使是一个读不懂此书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深厚底蕴。这本书带着点揭露黑幕的性质,所谓的黑帮,其实抵不过背后那更庞大的“黑帮”——执政者。帮派政党勾结,是此书给我们揭露的现实,纷繁复杂的近代历史舞台上,各种帮派、各种特务轮番上演,控制着普通人生活着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背后的真相可怕得吓人。

《城邦暴力团》--- 借武侠之形写社会文化之实

张大春,不可否认的牛人也!《城邦暴力团》这本书,从书评的情节介绍来看一个逃亡的小厮,离奇的遭遇,足以包含所有江湖上的事迹,给人的想象空间太大了。开始,我习惯性地以金庸、古龙小说的情节来想象《城邦暴力团》孙小六的奇遇。但是真正看到这本书,感觉完全出乎我的想象。这是一本武侠小说,但是跳出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窠臼。随着张大春的左牵右引,你将了解很广博的知识:历史、诗词、书画、古籍、甚至包括奇门遁甲和抗战野史以及民国人事。说实话,在阅读此书的某个瞬间,我几乎觉得是在看一本民国社会百科全书。阅读期间完全没有看传统武侠小说的淋漓痛快之感,但这书内容的博大,却着实让人惊叹。想我当年看金庸古龙的武侠,4本一套的书我熬一夜都能看完,那叫一个酣畅淋漓。看《城邦暴力团》我只能每天看个一、二章,因为书中那些广博的知识内容,我必须通过自己的大脑慢慢消化,本书的著述重点似乎是这些引申出来的知识而不在故事情节。这本书,如果你把它当武侠小说读,你可能会失望,你会觉得这不是一本好看的武侠书。如果你把它不当武侠小说看它都可说是一本好书。它是借武侠之形写社会文化之实,这是我个人的阅读体会。

华语写作圈最佳作品,没有之一

这当然是眼下华语写作圈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极尽复杂绚烂的时间轴拼接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正是资深读书人的心头大好;偏偏用的又是说书人式的平实语言,并不拒绝任何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到两个自我隐现有序,频频擦肩而过:其一是作为儿童的自我,每每被一个场景打动,回到最初听传奇故事的单纯快乐中去;其二是作为阅读老油条的自我,叹服于张大春的博学多闻和奇巧手法:清洪秘史、民国正史、著名历史人物被纯属的笔法还原到唯一的时间轴上去,把玩手法之华丽精巧,时而让我生出暗暗的自卑来:原来自己要做的很多事情,这个家伙早就做到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收尾明显草率了。几种可能的结尾的交代方式,从创作者的角度看,简直惨不忍睹,显然是崩溃边缘的强制煞尾。然而这么芜杂的材料,要圆满地收尾是不可能的。或者可以这样说,更成熟的作家也无法将其收尾,所以他们注定会选择没有这么进取的题材和写法。你总不能因为野心而责备大春。还可以换一种比较方式,在营造悬念和勾引读者方面,张大春和村上春树、好莱坞的科幻剧集编剧们处于同一水准,但张的勃起,比后两者要远为坚挺和持久,以至于即使未有高潮,读者也该满足于这一奇趣迭出的销魂旅程了。

垃圾中的垃圾

首先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给好评 更无法理解那么多人的力推!耐着性子看了一个月把这本是上下部看完 插叙接驳式的手法让整本书读起来极其混乱 读到最后也没明白到底要说什么 这本书都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写过去发生的事 而如果万德福等人要找的只是最后彭子越手里的录音带的话 很明显他们没有录音带也已经确定小爷是凶手 不知道他们最后想得到的谜题答案有什么用 作者大篇幅的用典也无非就是卖弄学问 其实读起来极其招人厌恶 文风啰嗦用词累赘 能用复杂语言说明的就绝不言简意赅的说 通篇上下都能凸显出作者卖弄自己文学功底的意图 其次不明白为什么说这是武侠 感觉不伦不类 还不如说是推理破案 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会给这么高的评分 这部小说绝对算得上是垃圾中的典范

好话不多说,说说不好的

1、没有真正的结尾,情节张力就大打折扣了2、叙述重复之处较多,稍嫌罗嗦3、掉书袋---------------------------------华丽分割线---------------------------------如果说<小说稗类>是张大春对理想小说的理论,那<城邦暴力团>就是这个理论付诸现实的实验。<城邦暴力团>的叙事技巧,都能从<小说稗类>中找到依据。我在<清朝野史大观>里果然找到了大胃王的轶事。。。由此可见<城邦暴力团>的文献学线索也很有意思,推荐<洪门志>和<海底>。

转载:长短局《张大春的盗梦空间》

当年在看诺奖得主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时,我颇不以为然,认为我们武侠小说中种种玄秘高深的武学境界,比如“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远比《红》中“细密画家只有在瞎了的时候才能亲近上帝,从而创作出更细密的画”这样的说法来得复杂好玩。只是传统一脉武侠小说碍于情节的流畅,不可能盘桓太多,因此还无缘得见。《城邦暴力团》是最接近我的这种期待的。书中,张大春充分调用了自己广博的文史知识,将深厚的国学积淀挥洒得淋漓尽致,无处不在的用典、一个接一个的书袋子、一首接一首的诗词、一团又一团的字谜,像礼花般频繁在这座暴力的城邦上绽放。更遑论玄之又玄的奇门遁甲和无量寿功等各种奇术异能的移入、易学和禅学思辨的叠加,武侠由此摇身一变为文侠,抢占了比以往武侠小说更广阔优渥的文学空间。光是如此,还不能说张大春就把武侠小说由俗界提升到了雅界,因为反过来也可以说,张大春泛滥的文人趣味牺牲了武侠小说赖以成名的轻快迅捷,而这趣味也顶多就是为小说套上了一件情趣内衣,里面的皮肉色相却没变。在《红》中却有一个无法规避的宗教背景,这赋予了它的形而上学探讨以严肃意义,而非说书人的扯淡,是以它能把侦探小说拖向诺奖评委的法眼。好在张大春为小说导入了另一个更大的赌注,其严肃性及分量足以与《红》中的宗教相媲,这个赌注即——历史。小说将故事置于近代背景中,并且延亘到当下,以一个黑帮团体的兴衰演变为入口,将近代历史政局的风云变幻收入卷中,其中蒋氏父子、戴笠、傅作义等重要人物悉数真名真姓出场,他们叱咤过的历史舞台为小说中奇幻无边的江湖所吞没。在《城邦暴力团》中,张大春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轻功技法,他在不同人物、事件、时代和文本中穿梭无碍,甚至还频繁往来于真实和虚构之间,他是一个《盗梦空间》中的筑梦师。最厉害的筑梦师,可以在梦中再筑梦,叠层越多则难度越大,技法越高。张大春则在叙事圈中又套上叙事圈,这个工程主要是通过人物转述来完成的,乙在甲的转述中出现,丙又在乙的转述中出现,如此演进,可直至无穷,而一个抽离,又可立即把人由梦境拉回现实。在小说中,这个抽离并不如盗梦空间中那么艰难,它通过“闲话休提”、“此是后话”等传统的说书套词完成。可见,再土的东西运用得当,也可以变得很酷。小说中真正难的是理清这诸多叙事圈的千头万绪,并让它们都为主线服务并发生关联,这是一项绘制地图般的浩大工程,张大春完成了,甚至还有炫技的嫌疑,有些地方其实不必过多枝蔓。不过这才叫玩小说嘛,层层的虚构像积木般越堆越高,小说家就越有成就感,但这不会让他最终满足,因为虚构与虚构之间是比较关系,而现实才是虚构的最高级。虚构的目的是为了打败现实,为此,现实主义小说选择的战略是使虚构变成现实,纤毫毕现地复制现实,后现代小说则反之:使现实变成虚构,也即混淆虚构和真实的界限。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看到张大春把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江湖放在了一起,看到他在一本又一本虚构的书籍中旁征博引,看到他让高阳的历史小说与自己的记述互相印证,看到他把自己也作为冤大头代入到了小说中。最后,读者发现,连《城邦暴力团》这本书本身也被代入了你正在看的小说《城邦暴力团》之中。小说的诞生过程变成了小说本身,这样一来,小说虚构与真实记录的界限就取消了,小说似乎进入了《盗梦空间》中的迷失域,不论真假,没有出口。在《一千零一夜》正中间的那一夜,山鲁佐德王后开始一字不差地叙说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本身,这样一来,她就会讲到自己,讲到她正在讲故事的此刻,而此刻又会带出另一次讲述,另一次循环,从而变得无止无休。博尔赫斯指出,如果这使你不安,这是因为如果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能够成为读者的话,反过来说,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就可能成为虚构人物。张大春则说:“我希望这本书读完之后,能给读者一个感觉,就是您所处的这样一个世界,说不定就是一个武侠小说的世界,随时不知身边蹦出哪个不起眼的家伙,他就是个武功高人。”

奇书

淘宝买的,等了很长时间才到,竖排正体字,可以卷着看,那样比较牛逼。纸张印刷都很到,封面有些俗套,要是一个布满弹痕的台湾省地图就好了。比起这本书,金庸写的真就是意淫的成人童话了。听说大陆版的出来了,不知会怎么改动。这本书是值得多读几遍的,非常有意思。

读着有点累

开头很绕,看序的时候我已经分不清这是胡扯还是真实的。到正文的确很武侠,但又不同于硬派武侠,故事说得比较绕,经常一个细节就飞回历史里去,说个几页再回到刚才的细节。看完第一本基本适应了这种武侠方式。总之,以前没看过这种武侠,当拓展训练了。书质量很好,周年版的外包装很酷。


 城邦暴力團(上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