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奥斯维辛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224106077
作者:[波兰]塔杜施•博罗夫斯基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塔杜施•博罗夫斯基(Tadeusz Borowski,1922—1951)
诗人、作家,“二战”后波兰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43年到1945年期间,先后被关押于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和达豪集中营。战后发表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告别玛丽亚》和《石头世界》。因战时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战后的文坛气氛均令他绝望,在不满二十九岁时自杀身亡。

书籍目录

在哈门茨的一天 001
“筛选?你怎么知道……”
“故意让你心烦意乱的,不是吗?会有筛选的,就是这样。害怕了吧,嗯?你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吧……”我为自己的小聪明不怀好意地笑起来,哼着集中营中流行甚广的探戈舞曲《焚尸炉》,走开了。犹太人眼神空洞,突然间没有了任何生气,死死地盯着远方。
女士们,先生们,请进毒气室 047
“那个女的,带上你的小孩!”
“这不是我的孩子,长官,不是我的!”她歇斯底里地号着,双手捂着自己的脸,脚步却没停下来。她想藏起来,她想躲到那不用被送上卡车的人堆里去:这些人会步行到集中营,这些人还有存活的机会。她还年轻,身体健康,面容姣好,最重要的是她想要活下去。
在我们奥斯维辛(九封信)079
在一处十字路口,立着一座地标式的雕塑,刻画的是两个男人坐在长椅上窃窃私语,后面站着的第三个人探着头偷听。雕塑的意思是:小心……你们的每次谈话都被监听、分析、然后向当局报告。在奥斯维辛,人们彼此知根知底:他什么时候成了一个“穆斯林”,他通过谁偷了多少东西,他掐死过多少 个人,又烧死过多少人。
这条路,那条路 141
就在一场足球比赛两次发界外球之间,就在我的身后,三千人走向了死亡。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转运来的人们从站台下来,沿着球场旁边的两条路走向小树林:这条路从站台直接通往小树林,那条路则要绕过医院的围墙。两条路的终点都是焚尸炉。
施林格尔的死 165
我猜他去找我们长官就是为了这个女人。所以他走到女人身边,牵起她的手。但这个裸体女人突然弯下身,抓了一把砾石,使劲扔在他的脸上。施林格尔痛得嗷嗷直叫,手中的左轮枪也掉在地上。那女人捡起手枪,对着他的肚子连开了几枪。顿时院子里乱作一团。
抱着一个包裹的人 171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有一天要进毒气室了,我会怎么做。我可能也会想抱着我的包裹吧。”
他转向我,微微一笑,仿佛有点不好意思。我注意到他整个人非常疲劳,看上去像是有许多天没睡觉了。
“我想即使我被领着前往焚尸炉,我仍然相信在这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抱着包裹就有点像拉着别人的手,你知道吗。”
晚餐 177
我一直站在离处决地较远的位置,所以根本无法靠近那条马路。第二天,我们又被赶出去干活,一名爱沙尼亚的犹太人帮我搬钢锭。他已经被“穆斯林”化了。整整一天,他都在试图说服我——人脑特别嫩,事实上,绝对是可以生吃的。
一个真实的事件 183
“这个故事并不是来自你一个人的经历,”他神情严峻,用眼角的余光瞟着我,“我比你到这儿的时间久一些,而且——你想知道吗?他曾经在这儿,在这医院里,就是你口中的纳莫克尔。他和你一样,得了伤寒,高烧不退。他死了,就死在你现在躺的这张床上!”
沉默 189
在美国人走完所有的营房,和其他战友一起返回总部之后,我们将那个人从刚才的下铺里拉出来——由于捂着毯子,又被我们几个人压在上面,他躺在那里不省人事,面孔埋在稻草床垫里——我们把他拖到水泥地面上,丢在火炉下。整个营房的人燃起仇恨的怒火。咆哮着,怒吼着,我们一脚一脚地把他踩死。
一月反攻 195
我们向他们津津有味地讲述集中营的生活,正是那艰难而又需要耐心的生存状态教会我们整个世界实际上就是一座集中营;弱者为强者服务,而且一旦弱者没有力气或意愿工作的话——就让他们去偷或是让他们死。
一次访问 209
再过一会儿,我应该放下手中的笔,怀念那个年代我曾见过的人。我应该考虑一下我今天要去拜访哪一个:是那个穿军靴的垂死者,他现在是这座城市的一名电气工程师;还是一家生意红火酒吧的老板,他曾经轻声地唤我:“兄弟,兄弟……”
石头世界 213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的身体感官已经像树脂一样凝固僵化在我体内。与过去的年岁相比,那个时候我喜欢瞪大眼睛,惊讶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像是走在护墙上的年轻人,诚惶诚恐地走在街上;但现在的我可以在闹市中随意穿行,毫不在意。

作者简介

1.作者博罗夫斯基的生平富有故事性,“天才作家,早逝成谜”。1943年,他被盖世太保逮捕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苦熬两年后,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了那段苦难的集中营岁月。不满二十九岁时自杀身亡。
2.作品和本人受到诸多赞誉,终将与波兰文学一起不朽。博罗夫斯基揭露纳粹集中营人间地狱的小说,被波兰文学界和欧美学者一致认为是描写这一题材最优秀的作品。获得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极高的赞誉!
3.冷酷与恶的极致必能唤起人们无限的善。这本集中营小说集记录的是丑恶的极权统治下人性与生存的矛盾,见证罪恶、残忍之后,能唤起人们对善无止境信念的追求。
4.博罗夫斯基的多篇作品被名导改编成电影。《告别玛利亚》199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导演是菲利普•齐而格。《格伦瓦尔德战役》1970年被改编为电影,名为《战后的大地》,导演是安杰伊•瓦依达。获得1970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 最佳影片(提名)
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精选自博罗夫斯基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短篇小说集《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
“二战”期间,上千万无辜民众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毫无选择的权利。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当中许多人不得不选择偷窃、玩弄手段,为了活着而不惜一切代价:因为儿子偷面包,做监工的父亲 吊起儿子的脖子;因为想要活下去,年轻母亲不愿认领自己的孩子;因为想要多一碗汤、多一床毯子、靴子厚一点,那些具有行刑人与受害者双重身份的、从犯人中选出来的犯人看守们将成千上万无辜的生命送进毒气室……
博罗夫斯基用客观、冷静的笔触描写了集中营里不同人的生活和命运:他们的反应、行为和生存方式。他的作品充满勇气,他敢于直面悲惨环境和身处其中的自己。
博罗夫斯基描写集中营的短篇小说,不仅是波兰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他文风简洁、笔法写实,但在朴实无华之中,意义深邃,远远超越了纯粹的事实。


 在我们奥斯维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电影《钢琴家》曾经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那场大灾难,就算晦涩绝望,其实那也不过是经过艺术处理之后的视觉消费产品,人们最终还是要看到星星点点的希望,这就是后辈艺术作品生产者不可以逃避的责任。你说,小说虐电影虐,其实,真实的人生无法想象。我们看到太多的文字和电影电视剧诉说着有关奥斯维辛的故事,死亡的阴影不可逃开,人性沦丧太多的痛苦和绝望,但是最终有一天,战争结束了,人们新生了!真的新生了吗?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用了两年的时间去“新生”,他写了很多文字,但是脱离不了“奥斯维辛”,《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留了下来,他离开了。在书的扉页,只有简简单单的一段文字介绍他的生平,当一个作者死去了,人们不知道要该拿那些留下文字的人做什么样的生平简介,只需要知道他写了什么,他死去了,他选择的是什么方式死去。或许会加上一个修饰,他因为什么什么又由于个人的性格是怎么怎么样,但是真相无从得知。从他的文字就应该知道,一旦进入奥斯维辛,人的生命就已经结束,只剩下躯壳。是的,他活着,就像他所说的那样——这个世界需要真相,躯壳费劲心机的活下去,只因为灵魂还有它的责任——说出来吧,用你的笔用你的心,既没有重生后的狂喜也没有在煎熬中的痛苦,你只需要说出来。当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过全面失去人性的大清洗,失去了作为人的高贵灵魂后,这个世界已然没有了生之希望,死亡反而变成了一件遵从灵魂尊重自我的事情。这,反而是一个奥斯维辛生存下来的敏感诗人的乐观。曾经读过蔡骏的《天机变》,小说家在逃离伪末日的地狱后,跳楼自杀。在生变成了一种稀缺品,一种需要出卖自己灵魂才能得到的事物时,人们不惜撕掉自己作为人的面纱,恢复到丛林中原始野兽的本性,只为了活下去。突然有天,生恢复成为一种常态,死才变成了一种勇气行为的时候,人们会轻易的放弃生命。为什么?不是对待生死的态度有问题,而是在生的斗争中,已经见识到了太多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情。当这个世界太阳照常升起市,在阳光下,一个早就出卖掉灵魂的躯壳,无法再继续苟活下去。塔杜施•博罗夫斯基是个勇敢的人,当他真实的说出了真相后,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完全理解他这种行为,并且也尊重他这种行为。一个人,主动的结束自己的生命,算不上高贵的行为,但是他曾经为如此负责任的记录这一段历史,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所有的美好。对于万千的受众来说,他笔下留有希望,但是对于他个人来说,人生早在他在奥斯维辛为生存做斗争的那天开始起,就已经结束了。《在我们奥斯维辛》是这本短篇集子中最长的一个短篇,用的是第二人称,我很怀疑,“你”到底真的曾经收到过“我”的信没有,相信,那些可怕的日子里,诗人就是靠着这美好的希望仅存的柔软情感活下去的。后来,很多人都曾经做过研究,为什么“没有任何花招,没有毒药,没有用催眠术”就会让那么多人安静的平静的走向死亡?但是却绝没有一个诗人在那个院落浑身脏臭饥肠辘辘思考的更为深邃。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这个变态而怪诞的谎言,也许曾经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上演着,只不过,我们听了太多剧作家描写的美好世界,惊叹着这个世界人类所创造的奇迹,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自由和奴役的关系而已。至少,当我再为景观的美而感叹的时候,我会想到,一个诗人,曾经在一个奥斯维辛的地方,说出了“审美”背后的秘密。历史,值得我们敬畏,也必须得到静默的反思。这才是他留给未来美好世界唯一的希望。
  •     米沃什著作《被禁锢的头脑》中的一章“贝塔,不幸的情人”,就是以本书作者博罗夫斯基为原型。米沃什评价道“从他的短篇小说中,不难看出他是个虚无主义者,但是虚无主义是出于强烈的伦理情感,而这种情感来自于他对世界和人性的被辜负的爱。”“在描写他的所见所闻时,欲将这一切推到极致,他想描述一个愤怒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的地位的世界。”“小说中那种类型的人物都是赤裸裸的,而只要文明的习惯还能维持,向善的情感就不会消失。但文明的习惯是脆弱的,只要条件发生突变,人类就会回归原始的野蛮”。这无疑是深刻的洞察和准确的评价。《在我们奥斯维辛》这本书,选自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本书中有两种语调,一种是虚无主义,作者冷静地描写集中营的残酷,这体现在“在哈门茨的一天”、“女士们、先生们,请进毒气室”、“沉默”几篇;一种是道德主义,充满了绝望的愤慨,体现在“在我们奥斯维辛”“一月反攻”、“一次访问”几篇。有两个主题,前面主要是集中营的生活,后面几篇是走出集中营的回望审视。集中营的生活是冷酷的,冷酷地几乎让人绝望的机会都没有。活下来就是一切。囚犯们生吃被枪决的苏军战士的人脑,父亲因为儿子偷自己的面包而把儿子打死,一位母亲为了不被送往毒气室而抛下不认自己的女儿,犹太人特遣队为了生存与纳粹合作向新来的犹太人隐瞒真相看着他们走进焚尸炉。有人禁不住会问,这样的生活为何不反抗,或者宁可自杀以成仁?这不过是历史的成见。普里莫·莱维,一位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意大利作家在《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有详细的论述。集中营的生活是有条不紊的,就像死亡工厂。缜密的德国人不允许有任何扰乱秩序的行为。党卫军严禁特遣队向新来的犹太人告知真相(即使看到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以免引起人群恐慌和血腥的屠杀,否则就杀死他们。囚犯们必须接受严格的管理,包括点名、歌唱、劳动,被筛选出的人必须秩序井然地走进毒气室,焚尸炉工人必须恪尽职守。每个人都成了这座死亡工厂的工具。在集中营生活的人来不及绝望,因为绝望是属于人的行为,而他们已被降低为动物,为了生存下来,道德、“上帝”都被抛弃。可我们也能从小说中看到一些例外,比如一个看守突然问起同伴“我们是好人吗”。他们是受害者,更是灵魂的受害者,不会因为他们被解放而得到救赎。在“沉默“一章中,在一名美国军官宣布集中营已被解放后,囚犯们仍旧凶狠地把一名犯事的同伴活活打死,此时的他们已兼受害者与施害者于一身。莱维说得好“所有那些以某种方式侵害他人的人,是有罪的,不仅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行,也因为他们扭曲了受害者的灵魂。”从集中营中解脱后,反而是更大的阴影笼罩了他们。走出后的他们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竟置身那种环境,像畜生般活着,冷血残酷,对自己旁边人的死活不管不问,或者是想挽救却无能为力。毒气室里的叫喊、焚尸炉的黑烟挥之不去,罪恶感、羞耻感笼罩了重新做人的他们,使他们悲观绝望,甚至走向自杀。在最后几章,作者表示了他的绝望。在“一月反攻”中,“在这场战争中,道德、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和自由理念、正义和人的尊严都像是一块破布从人类身上脱落下来。为了能活下来,人可以犯任何罪行。”“正是那艰难而又需要耐心的生存状态教会我们整个世界实际上就是一座集中营,弱者为强者服务,而且一旦弱者没有力气或意愿工作的话———就让他们去偷或让他们饿死。统治世界的既不是正义也不是道德,而是靠权力。”在“石头世界”里,他描述了自己的虚无感,“无垠的宇宙仿佛肥皂泡稍纵即逝,世界就像过度成熟的石榴,最终留下恶不过一抔灰烬而已”。对欧洲文明也彻底绝望,或许是他后来转投以苏联为首的“美丽新世界”的原因。但和马雅可夫斯基一样,他也在新政权下自杀了。“能配得上这个用石头精雕细琢的永恒而又艰难的世界的史诗”是作者写这些短篇小说的初衷。这泯灭人性的灾难已过去半个多世纪,而集中营的阴影并未散去,也不能散去,作为我们的警醒。这样一本阴冷刺骨不忍直视的书,刺戳我们麻木的神经,回响着那个理性的疯狂时代的笑声和哭喊。参考:博罗夫斯基《在我们奥斯维辛》,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普里莫 莱维《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3月第一版。
  •     读完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奥斯维辛》,我的脑海里缭绕着复杂的疑惑云团,似乎这本书和我预期的不一样。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二战时期最恶贯满盈的集中营,飘荡着上百万犹太人的灵魂,我却未从书中听到声嘶力竭的挣扎声,未见识到像南京大屠杀那样尸横遍野血肉模糊的场景。当我将捂住耳朵不忍听见的双手放下,当我将遮住眼睛不忍看见的双手打开时,我看到了矛盾——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的。 活着与死去——书中看不见白骨嶙峋的残骸,反而充满了真实残酷的灵魂游走。毒气室、焚化炉、万人坑,在集中营中久居的人对它们麻木不仁,而未知的人经由它们走完最后一程。一列列闷罐火车每天将数千名犹太人送往集中营,当他们钻出密不透风的车厢、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时,也已经是在呼吸混杂着死亡之味的最后一息了。德军要求所有犹太人脱下所有衣物和包括假牙之内的随身物品,美名其曰要送他们进“洗澡间”,殊不知科技进化后的毒气可以让他们在瞬间毙命,接下来的,则是由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焚化炉完成他们从肉体到灰烬的过程。而连焚化炉都来不及完成的工作,就交给了“万人冢”,这样他们最后连奥斯维辛上空的一缕青烟都成不了, 欢笑与哭泣——书中听不到撕心裂肺的痛哭,反而充满了插科打诨的黑色幽默。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曾经满怀痛楚地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酷的”。然而在书中描述出来的生活,确实还有很多如诗歌般美好的存在,如果我们认为这种普通的满足在集中营是种幸福的话。你看有乐队、有婚礼、有偷东西的乐趣……死亡笼罩的集中营突然在我的脑海中呈现鲜明欢快的动人场面,这也许并非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在绝望中,人们依然有享受快乐的权力;在绝望中,人们依然希冀得到认可的自由。 希望与绝望——书中感受不到漫漫长夜的绝望,反而充满了富有勇气的未来信念。让人感到最绝望的是《这条路,那条路》,听听这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转运来的人们从站台下来,沿着球场旁边的两条路走向小树林:这条路从站台直接通往小树林,那条路则要绕过医院的围墙。两条路的终点都是焚尸炉。”无论是老人、小孩,亦或青壮年,或早或迟都会走上这条路,或者那条路,苦役只不过延缓了迈向坟墓的脚步。但作者却又明显认为灾难是会结束的,他展望着德军的失败,这在《在我们奥斯维辛(九封信)》中可以看出,只不过这种希望在众人绝望的映衬之下,显得更加可悲。 施害者与受害者——书中不仅呈现出软弱受欺的受害者,同时他们也是冷血残酷的施害者。高墙、通电铁丝网、岗哨、工头、看守、指挥官,一旦进入,怎能指望活着出去。当你随时都有可能赤裸裸地面对死亡时,还有什么理性、尊严、或者救赎可言?理性在这里难觅踪迹,余下的大多是人的本能。当苹果和黄金并重时,人们又怎能奢求他人有太多的温情呢?人们的内心早已被恐惧所冰冷,善良也只能在很有限的缝隙中吸到一丝空气,当然,要在不使自己灭绝的前提下。在《一九八四》中,主人公温斯顿曾笃信自己至少从精神上不会背叛茱莉亚,但是在与自己最害怕的老鼠——这甚至让他超过害怕死亡的生物——距离2英寸时,他的本能促使他喊出了——“让她死”。既然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责难那些无论是担任工头或是亲手处理自己亲戚尸体的犹太难民呢?他们已经在恐惧的重压下让自己成为了符号,惟有忘记人性,才有苟延残喘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作者最终在二十九岁时自杀的缘故吧。当历史的车轮重重地碾压过这段历史时,一切都悄然无声。集中营的生活,不像穆斯林地区充满了呼啸的炮火,不像各类监狱时刻响起刺耳的枪声。饥饿、劳累、中毒、焚烧,你似乎在每一种死亡面前都能感受到沉默无声的滴血,滴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如今奥斯维辛早已成为游人络绎不绝的纪念馆,但世界各地的战火仍旧纷飞, 因为野心家的权力欲望、因为利益集团的格局瓜分。在“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旗号底下,仍然有无辜的一代又一代。他们的身体在炮火中倒下,他们的精神在禁锢中消亡,人类的悲剧从来都是因为人性的暴行而产生。以一首小诗来提醒我们这些没经历过如此灾难的幸运儿:“我怎能生活在这个国家/在那里脚会踢到亲人未曾掩埋的尸骨/我听到声音看到微笑/我什么也不能写/五根手指抓住我的笔/命令我去写/他们活着或死去的故事/使我生来就成了/一个例行的哀悼者。”——《在华沙》,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裔美籍诗人切•米沃什所作。文/卢育涛 2013.07.22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还有什么比亲历者描述的地狱景象更令人动容的呢!!!
  •     就是各种小故事。但是看到作者不满29岁自杀,其实叙述性的文字真的可以隐藏很多背后的震撼呐。
  •     关于苦难的现实,关于人性与希望,关于那些理所当然让我们感到的不以为然。
  •     对人性中的残酷与黑暗的探索,中国付诸缺如
  •     能在奥斯维辛生存下来的,没有谁是干净的,无论是受刑者还是施刑者,生存者恶名永随。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人可以犯下任何罪行,舍弃尊严、正义,甚至出卖至爱,变成残酷冷血的恶魔。
  •     集中營里也有生活,有人牟利有人做交易,就像貝魯特那樣的叢林。說不清為什麼,每次在學校的公共浴室裸露身體都會讓我覺得彷彿置身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好在也只是彷彿而已。設身處地地想象自己遭到劈頭蓋臉的鞭打而不能動彈、被推入毒氣室或火坑或更加直接地用鐵絲反綁著手等待背後的子彈射穿身體而後像牆坍圮那樣沈重地倒地不起、死前突然想起在卡車上踩過腳下已經被踩扁的嬰兒屍體——這些,在被敘述被呈現在書頁上的同時,其實已經在我們和那個時代間建起了一道足夠安全的防護牆不是嗎,身臨其境已無可能,永遠只是隔岸觀火。突然想起櫻桃的滋味里說,活得不開心也是一種罪,因為人們活得不開心就會傷害別人,這種暴行與悲劇里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人也都是施暴者,而其實每個人都只是想要生存而已,那麼簡單,那麼不容易。
  •     冷静、客观的笔触,上帝一般地视角俯瞰集中营的日常生活。
  •     人吃人的世界,在其他文学作品和戏剧中多少有些了解。可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最后两章,作为幸存者回到之后的生活,作者的叙述简洁却冷酷到让人窒息。合上书真的是欲哭无泪,你永远也想象不到人究竟能残忍到何种地步。到底是那种环境下把人性逼向绝路,还是那种绝境中激发出了人的本性,能百度到的作者的信息不多,可那种绝望到最后走上绝路也多少有些能够理解。庆幸于生在当下,至于其他的我只能说我没有资格评判作者与他的作品。
  •     我一直觉得波兰还有毛子的二战小说都是我超级爱看的类型...都会看的人浑身一抖...非常推崇波兰和毛子的二战小说
  •     这本书的确能让人感受到那个黑暗的年代
  •     【刷屏结束】这本力荐。太痛苦,太接近,太真实。你读的时候会想,这样一个作者,多邪恶,却又多正直,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完后怎么还会活着,我都不敢想象他二十九岁自杀前的日子。最喜欢《在我们奥斯维辛(九封信)》
  •     1个小时翻完的,感觉叙事手法一般,也没太多震撼主要是之前集中营题材的东西看太多了
  •     文笔流畅性来说不太好,情节也不太连贯,仅仅是残酷的纪实,看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作者应该活不太长,果然,唉。
  •     相比于这样的痛苦,我们无病呻吟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作者在书的结尾这样写道,“我绞尽脑汁地试图抓住我过去所见所闻的真正意义。因为我打算写一部伟大的不朽的史诗,一部能配得上这个用石头精心雕琢的永恒而又艰难的世界的史诗。”可惜极致的痛苦已经超越了这种欲求,这个经历两个集中营最终获救的诗人,终于自杀了。
  •     人类是自私的,人类亦是充满爱的。正是这样的人类才是迷人的。人类无法公正无偏颇地爱一切,那只表明他不爱一切。可正是因为自私的爱,才会有起伏的纷争,这个世界才会有故事,有鲜血来涂抹光明,涂抹永远看不到黎明的黑暗,涂抹社会达尔文主义中,有资格活下去的人类和没有能力活下去的人类。挣扎是无用的,可挣扎能带给人以安慰,即使是用自身肉体点燃的微弱灯光,也能让人类得到安慰。人类可以因这点希望苟活,也能因大量的牺牲而快活。自私的爱,带给了人类集团,带给了人类归属感,这种自私的集团能带给人类安慰,那么这就不是自私,而是活下去的手段。为了活下去,怎样的手段都不算自私,不算是卑鄙。
  •     死亡赋格。这样的写作无法用打星来评价。
  •     作者即米沃什《被禁錮的頭腦》裡的「貝塔,不幸的情人」。「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精选自博罗夫斯基反映其集中营经历的短篇小说集《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
  •     在奥斯维辛,所有得人都是行刑者和受害者。冷酷的不是人性,是本能。
  •     都看出心理阴影了,熏疼在里面待这么多年熬下来活着出去还要自杀的作者_(:зゝ∠)_
  •     犹豫好久还是借了,看完心情沉重。南京大屠杀二战犹太遭遇的种族屠杀,因为曾经一场奇怪的噩梦让我总是想太多。
  •     这是一本百分之一百的恐怖小说,这种恐怖让人无法逃避,无法缓解,以至于我以囫囵吞枣似的快速阅读结束了它,一点不敢回味里面的任何一个文字。
  •     不敢力荐,没有足够的勇气,还是不要阅读的好
  •     关于纳粹集中营的文学,行文风格类似于莱维。冷静而直接,在不经意间控诉极权对人性的摧残,比《官家童话》好读多了~
  •     “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一切,保留你的体力。因为终有一天得靠我们来讲述集中营对世人的欺骗和嘲讽——我们要毫无顾虑地说出一切,为了逝去的人。”
  •     在战争面前人性的脆弱,生命的脆弱,把人活生生推进焚尸炉,想想都起鸡皮疙瘩,幸存下来的人,是多么的幸运又强大
  •     有秩序的屠杀必滥杀更恐怖
  •     作者即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里的“贝塔,不幸的情人”。
  •     太震撼了!
  •     现在动辄就用“天才”形容一个人,以至于好好的一个词带上了贬义。这种半自传体小说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小说,不能把这样的作者和没有经历过二战、没有进过集中营的作者一同进行比较,他们的作品也没有横向对比的必要。博罗夫斯基写的故事只能算是纪实作品,以自己的视角讲述集中营里发生的事,用历史不曾讲述的方式告知世人当年那个黑色地狱里发生了怎样惨绝人寰的杀戮和变态事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演变成什么样堕落的程度。在那个特殊环境里,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也没办法用现在的是非道德评论任何人的行为举动。在一群疯子里挑出最为疯癫的一个,和在一群死人中挑选最为安静的一个是同一概念。战后涌现出了太多这样的“战时”作者,很多人只是用平实的文字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为,甚至毫无文学水平的文字也被奉为“超一流”,真是厌恶透顶。
  •     我觉得可以写得再具体一点。
  •     许多话是辛酸的微笑,去过奥斯威辛印象更深。
  •     真实得残酷
  •     微博抽奖得来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