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死智慧-珍藏纪念版

出版社:郑晓江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05出版)
ISBN:9787210058199

章节摘录

生存智慧:“人事修”    人之生首先显现为生命在时间中的延续、空间中的拓展,是为生存。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不仅生存在大自然里,更生存在社会的环境之内。所以,其不仅要经受自然环境形成的生存困难,还必须经受社会环境造成的生存问题。生存之不易使人们无不孜孜于寻求与建构化解生存困境的方法、途径和技巧,是谓生存的智慧。李觏因其艰难的处境,对此更是有着切肤之感,他常称自己一生“落魄不肖”,“身不被一命之宠,家不藏担石之谷”,“觏也蚤以薄祐不能及时,上乏骐骥千里之力,下无铅刀一割之效,退藏山野,日就衰老。虽然用农夫之谷,分工女之帛,既得以不死,而无益于人。”生存的不易,当然使李觏对如何克服生存困难的智慧有着特殊的兴趣,并通过解《易》而发挥出来。    作为西周初年的作品《易经》,本为筮书,以卦爻辞的演算告人以吉凶事宜。出于战国时代多人之手的《易传》则是对《易经》所做的最古的一种注解。易学专家高亨先生说:“《易经》既是筮书,筮人自然要根据卦爻的象数来判断人事的吉凶。”这就形成了历史上解易之象数派。但《易》本身因其神秘性、抽象性、空灵性等而被认为蕴藏有深刻与丰富的义理,于是,又形成了易学史上的义理派。李觏解《易》,开宗明义即声明承自王弼黜“象数”而重“义理”的思路:“援辅嗣之注以解义”,其目的是“盖急乎天下国家之用”,“人事修而王道明”。当然,李觏与王弼以老庄玄学解《易》不同,用的是儒学义理来解《易》,这种方法论上的特点使李觏的易论充满着丰富而实用的生存智慧。    第一,“常”与“权”的关系问题。万事万物、社会国家、人生事情等无一不在有规律地变化发展之中,是谓“常”;但事物有时也会脱出常理,发生一些变异,人们顺势而动而行,是谓“权”、“宜”、“通变”。李觏说:“常者,道之纪也。道不以权,弗能济矣。是故权者,反常者也。事变矣,势异矣,而一本于常,犹胶柱而鼓瑟也。《履九五》曰:‘履,贞厉。’谓履道尚谦,不喜处盈,而五以阳处阳,正当其位,是以危也。《丰六二》曰:‘丰其部,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谓处明动之时,爻皆以居阳位,又不应阴为美,而二以阴居阴,常于厥位,故幽而无睹,不能自发也。若夫排患解纷,量时制宜,事出一切,愈不可常也。”任何事物都有质的稳定性和发展变化中一定的规则在,一般而言,人们可以将使事物的这种常住性上升为常理性,认识之适应之且运用之。但是,人们在掌握此“常理”的同时,要意识到事物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下,会脱离原有的轨道,逸出常理,发生不同寻常的变化,此时,人们再以常情常理处之,必受挫甚至失败,造成生存的困难。所以,人们应该“通变”,处之以“宜”,运用非常规的办法来适应事物的变化发展,此之谓“权”,在此意义上,“权”即是反“常”。在生存中,人们若不懂“权”变的重要性,就会陷人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能通达,形成人生困境。所以,人们只有同时掌握两个方面,并巧妙地应用,才能处事不疑惑、不犹豫、不沮丧、不陷人祸患、不发生谬误,且获得生存之顺利与成功。所以,“度宜而行之”,“通权达变”、“量时制宜”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生存的智慧。    第二,“祸”与“福”的关系问题。有人问:文王被囚,箕子为奴,此之祸“岂其所自取哉”?意思是说,文王与箕子,古之圣贤,何以不能避祸?李觏说:有些祸患是自己不明事理而招致,有些祸患却是必不可免的。前者可用“祸患”言之,而后者却不能视为“祸患”,“是有命焉”。同样的生存灾难,在感觉上认识上却一是“祸患”、一为“有命”,其间之区分在何处呢?李觏运用易理解释云:“《节六三》曰:‘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谓以阴处阳,以柔乘刚,违节之道,以至哀嗟。自己所致,故无所怨咎也,此患自己招者也。《渐初六》曰:‘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谓始进而未得其位,则困于小子,穷于谤言,故日‘小子厉有言’也。困于小子谗谬之言,未伤君子之义,故曰:‘无咎’也……《蹇六四》曰:‘往蹇来连。’谓往则无应,来则乘刚,往来皆难,故日‘往蹇来连’。然得位履正,当其本实,虽遇于难,非妄所招也。此患非己招,不可免者也。是有命焉,非智之过也。亦有进不违私,志在救难,以危其身,此又君子之大义非智者之羞也”李觏此处要说明的是,人生中实存的状态有穷与达、富与贫、平安与祸患等等,但在思想意识上,对这些实存的状况要有不同的认识,从而有不同的接受态度,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的智慧。违背自然规律,悖逆人事之理,必招致这样或那样的祸与患,这是咎由自取,所以,就要安于所受,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陷入类似的灾祸之中。但若君子受小人之谗言暂时受困,则并未伤及“君子之义”,所以,人们根本不必以祸患视之,可安然而受。当人们所遇的灾难并不是自己处置不当引起,就应视其为“命”(自然)所致,既如此,也不必忧心如焚,怨声载道。更进一步言之,君子们拯斯民于水火,自然会身处困境险境甚至于死境,但这却是“君子之大义”使然,根本不是其无智所导致,更应该安然受之。所以,李觏言:“天道之变,日星循环,占之而不舛者,以知其数也。人事之动,情伪交错,应之而不谬者,以知其势也。持之以正,用之以中,百禄之来,弗可辞也已。噫!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哉!”在此,李觏所提出的生存智慧是:万事万物变化无穷,人间祸福亦变幻莫测。人无不喜福厌祸,但需要明白的是,人间的祸患又是无可避免的。这时,最重要的是在思想意识上要拥有三种不同的接受方式:一是面对咎由自取的祸患,我们要从“自作自受”的角度而接受,并吸取经验教训;二是人们受外在不可控制的力量所致而陷入不可免之祸害,只需坚持做人的准则,便无可畏惧地受之;三是人们为了社会和人民的福祉身陷危难之境,那更是可从内在之道德价值的承诺而以“君子之大义非智者之羞也”受之。这就是李觏为世人提供的接受祸患的生存智慧。    但是,人生于世,当然不是为承受祸患而活,关键是要消祸于未形,避难于未至,以至转祸为福。设问:由福而祸,犹如影之随响,要如何才能消灾免祸呢?李觏云:“火之生也,一勺之胜,及其燎也,川流莫竞。是故君子慎乎始也。《节初九》曰:‘不出户庭,无咎。’谓为节之初,将整离散而立制度也。故明于通塞,虑于险伪,不出户庭,慎密不失,然后事济而无咎也。初九曰: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谓居健之初,宜审其策,以行其事。壮其前趾,往而不胜,宜其咎也”。所谓“慎乎始”,即是调动人们思维的超前性,从事物刚开始时便预期预感预见到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和发展,以未来可能发生的状态来规范现今自我的行为,如此,祸患便可消之于未萌芽的状态。再设问:若人生中“不慎而失之”,祸患已临头,有否补救的办法呢?李觏说:在于人是“明”还是“昧”。    P81-83

前言

死亡学立足于科学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及社会科学。这些在傅教授看来乃是狭义的生死学,而广义的生死学则从西方死亡学走向中国生命学,他的构想为:    以“爱”的表现贯穿“生”与“死”的生死学探索,即从“死亡学”(亦即狭义的生死学)转到“生命学”,面对死的挑战,重新肯定每一单独实存的生命尊严与价值意义,而以“爱”的教育帮助每一单独实存建立健全有益的生死观与生死智慧……督导此一探索理路的我国本土意味的探索理念(即督导原理),则是以我最近所强调的“心性体认本位”生死观与生死智慧为中心内容……“心性体认本位”的生死学探索理念,乃是基于生命最高层面,亦即实存主体、终极关怀、终极真实三大相关层面上儒道佛三家所共通而分享的哲理……(傅伟勋,1996:126—127)。    顺着上述途径,他曾认真考虑过以下的问题:    心性体认本位的儒道二家生死观,与生死问题的超越性宗教探索之间,有否交流沟通或衔接互补的可能,又如何交流沟通或衔接互补……(傅伟勋,1993:173)    古典儒道二家思想正是“心性体认本位”的人生信念之典型,傅伟勋教授对儒道思想的精神深有了解:    儒家与道家对于传统中国人的思想模式与生死态度,各别所留下的影响都一样深远。儒家倡导世俗世间的人伦道德,道家强调世界一切的自然无为,两者对于有关(创世、天启、彼岸、鬼神,死后生命或灵魂之类)超自然或超越性的宗教问题无甚兴趣,顶多存而不论而已……佛教除外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并不具有强烈的宗教超越性这个事实,在儒道二家的生死观有其格外明显的反映。(傅伟勋,1993:156)    以上所引是有关中国生命学的基本论述,如今在郑晓江教授的大作中得到了呼应与发挥,他根据对生命与生活的分判,把中国生命学分成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与当代生死哲学两方面来看:    一般而言,所谓人生包括生命与生活两大方面。生命是人生的存在方面,指生命体的存活过程;生活是人生的感受方面,是人们当下此在的活动与感觉……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内核是生命哲学,它既是儒学的核心,更是道家、道教及佛学的主要论题,形成了中国人生哲学鲜明的特色。    在人生中的生活与生命的两个向度中,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主要是偏重于生命而忽略生活,而现代人的问题则在于只见生活而不顾生命的层面。所以,有必要在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一门不仅重视人之生活,也重视人类之生命;不仅仅重视人之“生”,而且重视人之“死”的学科,这就是所谓一一“生死哲学”一一来较好地解决现代人之人生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主要包括生、爱、死三项内容。“生”指人们生活的过程和性质;“爱”指性爱,直接关系到人类情感的生活及生命的延续;“死”包括人的生活与生命的终止及死后生命的问题。人生的这三大方面及三大主题涵蕴了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全部内容。    由此可见,郑晓江教授所提倡的“生死哲学”,与傅伟勋教授所开发的“生命学”,几乎完全同调,亦即新儒家哲学家牟宗三先生所说的“生命的学问”。傅教授对此有进一步的引申:    在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世俗人间的知性探索(到了近现代)似乎逐渐压倒超世俗、超自然的宗教超越性意味的生命探索,“生命的学问”有逐渐淹没在“学问的生命”之险。中国思想文化则不然,自先秦的儒道二家开始,即以“生命的学问”为价值取向的本源与归宿……(傅伟勋,1994:51)    而我也尝试在前述观点的基础上,倡议一种“后现代儒道家”的生命与生活态度。“后现代儒道家”乃是在精神上向古典儒道二家的人生哲学精华效法学习,目的则为了培养“知识分子生活家”的典型人格;其中“知识分子”属于人文主义,“生活家”则归自然主义。“知识分子生活家”的人格特质为“知所进退,收放自如”,亦即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高妙境界。这种境界可以适当安顿人生,也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相信生死哲学与生命学的关注亦不外如此。    知识分子向生活家转型之道,即使不投入道家的怀抱,也可以在儒家内部找到归宿,龚鹏程教授提出:    现今应将“生命的儒学”,转向“生活的儒学”。扩大儒家的实践性,由道德实践及于生活实践、社会实践。除了讲德行美外,还要讲生活美、社会人文风俗美。(龚鹏程,2003:180)    龚教授独树一帜的行事风格,的确称得上是“知识分子生活家”。不久前偶然在网络流传的《鹏程随笔》中,读到他最近所写一篇《得儒学之正》,自述其融儒道佛于一身的境界:    归来与刘梦溪先生联络,晚上去拜访,取回先生为我随笔所撰序一篇……他说我“于儒学得其正,于道得其逸,于佛得其无相无住”,是真知我也。我有玩世嬉弄的伎俩,有时显得邪气;也有应世谐俗的作为,不免时见流气。因此社会上或学界之批评,褒贬未一。然论议者多见化身,未睹真身。在我自己,是很以“得儒学之正”自喜的。但我并不屑以此示人,故人亦未知,如今却被刘先生看破了。至于于道得其逸,于佛得其无相无住,亦甚确。我在老庄或道教里头获得了一种自由的、超脱的精神。在佛教佛学那儿,则深人义海,通读三藏,却最讨厌和尚尼姑居士们那种佛教相。什么打禅、结夏、茹素、诵经、焚香、口弥陀而心福报等种种造作,皆避之若浼,稍与周旋,辄便逃去,此非得其无相无住乎?    龚教授曾先后担任两所佛教大学校长,却对出家人有此反应,着实发人深省。而这也透显出他的“知识分子生活家”真性情,多少值得肯定。    其实不论是生死哲学或生命学,生命反思与生活实践都不可偏废,且应通过死亡与临终对照来看。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生死学讲“未知死,焉知生”;美国甚至有一部生死学教科书就名为《死亡与临终,生命与生活》。郑晓江教授的新书《中国生死智慧》,希望引领读者进入历史文化殿堂,了解古今贤哲如何处理他们所面对的生死问题,又如何进行人生实践活动,以此让大家领悟这些贤哲的卓越智慧,从而更好地处理我们自己所面对的生死问题。我相当认同郑教授及龚教授对生命与生活的分析,并视为中国生命学的重要课题,谨以此小文章表达我的浅见。

媒体关注与评论

郑晓江教授的《中国生死智慧》,引领读者进入历史文化殿堂,了解古今贤哲如何处理他们所面对的生死问题,以此让大家领悟这些贤哲的卓越智慧,从而更好地处理我们自己所面对的生死问题。    ——台湾著名学者  钮则诚教授    人生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生死。因为什么是值得生,什么是值得死,回答了人生所有的问题,要想在这大千世界中坦然面对生死困惑,就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死智慧,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贤哲人的生死态度。我国著名生死哲学家郑晓江教授这部耗时25年完成的精华力作《中国生死智慧》,正是这样一部好书,值得一读。    ——著名教育专家  王东华教授

后记

感谢大家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会,尽管到现在我都依然希望这只是个梦。    我的父亲,是个如太阳般的人,只要有他在,身边的人都感到快乐开心温暖;他也是如大山般的人,只要看到他,心中便觉得踏实安心。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仰望和依靠他,他对我们,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导师。    他的一生,都倾尽在钟爱的学术研究上。他的学术影响遍及海峡两岸,他的学生都在各行各业成为栋梁,从他的课上获益的人不计其数。他为了推广学术惠及更多人,带领团队,走进各大高校、西部教育一线、灾区、监狱、少管所,可以不计任何报酬夜以继日地工作、讲学,甚至挽救了很多濒临绝望的生命。他如待儿女一般悉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身边的工作伙伴,给学生和伙伴们提供各种帮助和机会,因为看到他们成才,也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满足。而他的洒脱与豁达,他快乐的生活方式,也一点一滴地影响着身边人。他的智慧与人格魅力,折服无数人成为他的追随者,成为学术界的领袖,桃李满天下。    现在,我非常想念我的父亲,父亲的爱如山一般深沉,却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周围。每年生日,他都会给我准备礼物,每次回家,我们都会一起出去游玩,享受天伦之乐,每当我有了工作和人生上的疑惑困顿,也总是他开导我带着我走出迷茫。我人生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对我的陪伴和指引。虽然我总是跟他任性、闹小脾气,可我却是发自肺腑地爱他、崇拜他。每当看到他在讲台上的风采,看到他备课时的敬业,看到他无私地帮助学生和前来拜访他的每一个人,听到他一堂堂精彩而深刻的课,我都为自己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父亲而骄傲。每每看到他和妈妈玩笑似地小拌嘴,看到他为了让妈妈更好的入睡帮她捶背捏肩,看到他每次出差都能尽量安排妈妈一起出去游玩,我都为他们的感情真挚而感动,他们的相敬如宾,他们的恩爱甜蜜,是众人艳羡的“神仙眷侣”。他对我的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更是孝顺有加,只要工作闲暇,他都会尽量前去陪伴,出行时陪伴左右,无微不至,对亲戚朋友同样真心相待。认识他的人无不由衷的称赞他、敬佩他。我最爱跟随他和他的团队游历山水中,感悟文化的魅力,学习他“将文章写在大地上,将学问做在山水间”的洒脱,他的好朋友们总是会收到他一首首游历后即兴发挥的打油诗,感受着他的快乐。而就在不久前,我们一家还第一次全程自驾游玩了福建土楼。我是如此习惯了有这么一个坚实的依靠,可以让我开开心心的生活、奋斗、闯荡。我也是如此习惯了有这么一个榜样,自己学会了坚强、乐观和豁达。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难以预料的无常,意外悄然降临,天使要将他带走,我们的天塌了下来,但是我们还依然站立着。我还没有缓过神,就一夜长大。父亲生前的光辉洒向了各处,照亮了无数的地方,温暖了无数的人。现在他离开了,他的人生价值却体现的淋漓尽致,三位国家督学发来哀悼信息,无数亲朋好友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寄托哀思,甚至从五湖四海赶来看他,各级的学生们全部凝聚一致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香港台湾澳门的专家学者们电话打来泣不成声,表达三地学者对他在学术界的敬仰和尊敬。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你父亲是中国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理论创建者,他的离去时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损失,中国生命教育失去了一个不可替代的领军人物和精神领袖。”甚至有位老师说“愿以我一死,换来你父亲一生”,还有一位老师说“愿派遣安慰天使陪伴在你们左右,赐下平静安稳的心给他的家人”,等等,太多太多的关爱和惋惜让我们感动和温暖。    今天,我们在这里全部陪伴在他身边:在这里,我要代表我的家人、代表我父亲,感谢父亲的单位对他的培养,感谢所有家人、朋友们的陪伴和帮助,也感谢所有他的学生们对他的敬爱。我要感谢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们的慰问,感谢从北京、云南、武汉赶过来的亲朋好友们,也感谢我的好朋友们从北京、安徽赶过来,感谢我的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我妈妈的单位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和中文天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感谢父亲的单位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逝者已逝,我们所有人要继续用我父亲生前喜爱的状态、秉承他的人生精神,坚强乐观的生活下去,我相信,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爸爸,如果还有来世,我们一定要再找到彼此,我还要继续闹我的小脾气,跟着你赏遍好山好水,我还要做你的女儿,跟你开开心心的生活。    爸爸,请安息吧,一路走好,愿天堂平静美好,幸福安详。    郑瑶    2013年2月19日    (此文系郑晓江教授女儿郑瑶在父亲追悼会上的答谢词,附录于此,权作跋,以资永恒的纪念)

内容概要

郑晓江 1957年6月生,江西万载人,专门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研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专家,江西省教学名师,宋庆龄基金会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首席专家、云南省三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香港全人生命教育学会专家顾问。现任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已出版专著:《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穿透人生》;《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生命终点的学问》;《中国生命学》、《生死学》等著作,另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应邀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哲学系、成功大学、高雄师大、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哈工大、黑龙江大学、华南师大、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师大等作学术演讲数百次。

书籍目录

序  生命与生活:中国生命学的课题自序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与当代之生死哲学  生命哲学  生活与生命  现代人之生存危机  个我性与普遍性  生死哲学第一章  乐天知命委运自然——陶渊明之生死智慧  人生观:任真自得,恬淡高洁  死亡观:乐天委分,识运知命  对陶渊明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第二章  保身全生养亲尽年——阮籍之生死智慧  人生观:逍遥浮世  人生践履:遗落世事  生死观念:生究其寿,死循其宜  生死态度:保身全生  对阮籍人生哲学的沉思第三章  呤风弄月  原始返终——周敦颐之生死智慧  政治人生:“政事精绝,宦业过人”  人生态度:“孔颜之乐”与“吟风弄月”  生死态度:“今死矣,命也!”  生死观:“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对周敦颐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第四章  循礼修为终古不死——李觏之生死智慧  生存智慧:“人事修”  生活准则:循礼  死亡观:“唯有令名人,终古如不死”  李觏生死智慧给我们的启示第五章  万世太平存顺殁宁一张载之生死智慧  人生抱负:为万世开太平  人生态度:存顺殁宁  死亡观:“死之事只生是也”  张载生死智慧给我们的启示第六章  堂堂正正煌煌宇宙一陆九渊之生死智慧  人生价值:“天爵”与“人爵”  人生理想:“堂堂做个人”  人生境界:“大人”  生死态度:“亦自然”  生死价值论:“刀锯鼎镬底学问”  生死超越论:“煌煌在宇宙间”  对陆象山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第七章  忠肝铁石  丹心汗青——文天祥之生死智慧  人生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  生死追求:“命”与“理”(“道”)的合一  人格意志:“法天不息”  对文天祥生死智慧之沉思第八章  俯仰天地安死无愧一朱熹之生死智慧  生死之情  生死之理  生死价值  朱子生死智慧之价值第九章  生死以求真如旧宅——罗汝芳之生死智慧  “生死以求”的学问  心心相照,终古如生  罗汝芳生死智慧给我们的启示第十章  精光凛凛丰骨棱棱——李贽之生死智慧  生命追寻:“穷究生死根因”  “不死”之道:“得道真人不死”  “无死”之境:“出离生死苦海”  “死所”之求:“其死也必有所为”  李贽生死智慧给我们的启示第十一章  尽性至命超越生死——王阳明之生死智慧  生死之求:“圣人必可学而至”  生死之念:“昼夜生死”  生死之履:“死得其所”  阳明生死智慧之沉思第十二章  人道之常贞生贞死——王船山之生死智慧  生死本体论:“贞生贞死”  生死价值论:立人道之常  生死实践论:“历忧患而不穷,处死生而不乱”  对王船山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第十三章  教育立国不朽永生一张伯苓之生死智慧  人生信念:教育救国  人生准则:硬干、苦干、傻干  人生态度:“不可救药的乐观”  死亡观:不朽与永生  张伯苓生死智慧给我们的启示第十四章  知识之“真”道德之“善”一殷海光之生死智慧  人生意义问题  殉道的人生精神  殷海光生死智慧给我们的启示参考书目跋一跋二

编辑推荐

人生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生死。因为什么是值得生,什么是值得死,回答了人生所有的问题,要想在这大千世界中坦然面对生死困惑,就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死智慧,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贤哲人的生死态度。我国著名生死哲学家郑晓江教授这部耗时25年完成的精华力作《中国生死智慧》,正是这样一部好书,值得一读。


 中国生死智慧-珍藏纪念版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