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考》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 赢在高考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309074352
作者:刘莐
页数:218页页

今天读了这本书

在福田图书馆花了3个小时读完,觉得高三作文还是比较稚嫩。应该说,所有高考状元都是会读好多书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容易了,考试自然得高分。书中有句话说读书是最划算的事情,读一本书你一下子就获得了别人思考研究多年的成果,我很赞同。。。

很实际,很有力。

这本书,是我在一段相当迷惘的时候看的。它不是死死板板地告诉着所有阅读它的人要努力学习。它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融在作者的曾经的经历当中。是不是能够醍醐灌顶要看个人的悟性,但是它或许真的能够在你迷惘的时候给你一份不小的推力,让你有所领悟,慢慢向前走。 无论是高策的《奇迹,就是为了信念牺牲一切》还是那份激励了无数人的《花开不败》,还有《Nothing is impossible 》都是高三必读的文章。但是看是看,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你能不能学到每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在最绝望的时候创造奇迹,在最难熬的时候给自己动力。高三,整个十二年的最后一年,决定了很多东西,有无数人在高三涅槃,也有无数人在高三跌倒。你要做哪个,其实都是靠自己。 这本书讲的很实际,有很多很多浅显易明的实际方法,值得一看。我还在高三,一路走,祝自己高考胜利。

读《赢在高考》——以纪念远去的高三

因为刘莐师妹的那篇《书生能做什么?》,我开始认识这位北大法学院的才女师妹,觉得她文章的感觉让我想起韩老师,于是爱屋及乌了!知道师妹出书之后,理所当然要购读一本以表支持。2010年9月,我已是研究生,离2005年9月我上高三那一年已有5年之久,拿着这本橘色的小书晃荡在校园里:或是在图书馆的沙发上,或是在一教门前的木凳,或是某一间教室……闲暇时,我总翻开来读一读,不时引来旁人侧目,也许他们在想“哪里来的高中生呢……”一周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是我读得比较迅速的为数不多的书之一,因为迫不及待想要当回文学女青年,向这位师妹学习,写点小文章,所以尽管这周有三方报告压着我,我也义无反顾了。(可惜还是过了两周才把感想贴出来)首先,说说题目,据说是被无良出版社更改了,原名似乎叫《高三小说》,这让我很郁闷呢,因为一听《赢在高考》这名儿我以为是某本教辅参考书,想起了当年《赢在高考——高中全程复习优化设计》。不知道出版社处于什么样的原因更换书名,我怀疑他应该没有看完小说,新的书名比较功利,根本不符合作者享受高三这一过程,而非一切为了高考的初衷。其次,谈谈内容,也许有人说墨墨的高三生活很特别,很丰富,但是大部分人的高三并非如此,这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诚然每一个人的高三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我也承认墨墨,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孩,高中自出杂志,请大师写稿,跑去听讲座这样的经历的确让人羡慕(这也是当年我没有经历过的),但是我从书中还是找到了很多属于我自己的记忆,高三那会的生活若隐若现:对复读生的敬畏迷信到正确认识;那段迷茫困惑,怎么努力也不见成效的高原期;与心里的那所大学的约定;纠结于高考作文(我没有墨墨那么强悍,总能写出满分作文,当时我的作文总是在48分左右,纠结了两个月,读书摘抄,基本无效,最后老师拿了几篇满分作文让我模仿,于是我的高考作文写了篇八股文……p.s.墨墨关于高考作文的建议非常赞!!);那个留有遗憾但却美好的他;几个好友在每周例考之后的聚餐(我想起了学校后门的粉店,还有侨中村的烧烤);文综老师对我们的高要求,虽然没有遭遇墨墨的“天龙八部”,但是让我们对书本熟悉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也算殊途同归了;还有那计划总赶不上变化的混乱的冲刺阶段……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高三的那间教室,那些故事又在身边,好久没有想起那些年华,借着这本书回味当年挺好的!最后,当然吕同学说的自有她的道理,毕竟每个人的高三都是独一无二的,墨墨这样的优等生的高三恐怕对那些成绩中等或者偏下的同学难找到共鸣。读时我就在想书中是不是应该有这样一个人物,来告诉成绩并不优秀的师弟师妹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高三,会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帮助这些师弟师妹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毕竟这本书的初衷应该是让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师弟师妹们少一点迷茫,多一点信心!期待刘莐师妹的新作!

再回首

偶然在表妹的书桌上看到这本书,以为又是那种俗套的经验方法介绍,做作的不行,信手翻了一下就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这本书写的很生动很俏皮,最让我诧异的是作者把高三的魔鬼生活写得那么丰富有趣,又那么真实亲切,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有些变态——我开始怀念那曾经以为不堪回首的时光了,真是奇妙呀。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真正用心体会,用心回首的人才会有这种细腻吧,所以强烈推荐这本书,希望能给那些即将上战场的弟弟妹妹一个完美的开始,也给那些过来人一些可以共同回嚼的东西,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和作者最大的欣慰吧!

人不高三枉少年

看这本橘红色封面儿的小书的时候,我正蜷着身子坐在北京回唐山的大巴上,车们在国贸附近堵得像蜂窝门口挤成一坨一坨却还一个劲儿往前涌的工蜂。司机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地往前拱着车,我则一直把不厚的小书捏在手里,在他前一脚刹车和后一脚油门之间打开迅速读几行——通常是十来行,并在这一脚油门和下一脚刹车之间又迅速把书合上,把目光抛向窗外——我怕晕车。其间有一次目光被我抛出去的时候,很不幸地砸在了一辆双层公交车二层临窗的青年脸上。青年浅栗色的中发应该是烫过,纹路打理得很有层次,额前的刘海儿露出整个左眼并遮住右眼的二分之一,鼻子略高,脸上没有山谷也没有土丘,皮肤平平整整肤色也不赖。就在我的目光快要把他砸疼了即将转过头发现我在看他的时候,大巴司机又补上了那脚刹车,于是我又低头看书。这本被强制由《高三小说》改作《赢在高考》的“高考枕边书”就这样被我在一辆大巴上看完了,读时没床没枕头,但附带着欣赏了一位帅哥。当然其实不只一位,但是如果我如实告诉你其实那个时间北京的公交车上实在盛产气质叔叔的话,你就一定会知道我是个大叔控的这个事实了,所以我不说——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叔控,当大叔控多掉价儿啊。但我与这本书的可以想见的大多数读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却绝对不是上面说的这一点,而是,我,跟作者——那个叫刘莐的被称为“法学院才女”的小丫头一样,已经从那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高三时代的大泥潭里爬出来,并且冲了个淋浴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还换了身儿新衣裳正欢欢喜喜过大年:我们都已经是大学生了,而且是在那所在一本叫《此间的少年》的小说中被称作汴京大学的校园里。然而(唉这是个多讨厌的词啊)高中的生活还会在跟同学一起逛中关村图书大厦时从那一本本封皮崭新甚至锃光瓦亮的厚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升腾而起;军训时同寝的十来个女孩把脑袋凑到一起盘点以王后雄、曲一线、薛金星、任志鸿为主力,以荣德基为替补的“四大恶人”时,瞬间眼前还是会有一堆根号、诗词、英文字母之类的东西上下翻飞;很多时候晚上做梦,还是会从高考失败再次回去复读、或者我最讨厌的那个颇有些目光短浅的老师斜眼看着我的脸冷嘲热讽的可怕情境里惊醒过来,并再也没法睡着。高三这一年是可以、应该、不得不、必须、肯定会被深深刻在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孩子们的生命里的,不论你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它(熬也好混也好玩儿也好拼命也好平静也好怎么都好)。即使将来时光渐远了,高三的日夜一定也会偶尔从窗口吹进来,从遮阳伞的上方钻过来,从高高的枫树上飘下来,或者从干冷的天空上落下来,并被时光渐染漫漶,最终留下影影绰绰的东西——但,必定不会消失无踪。转折点上,奋斗与放纵相同,都会被自己的灵魂牢记不忘。因此对任何人,高三不灭。看书的时候,很多次笑出声,很多次特想哭,还有些时候特想把作者揪过来放在旁边用一副恶狠狠的嘴脸数落她:翘课跑去高校听讲座这种事你都敢写,你让只能翘课回家在电视上看欧弟和汪涵耍活宝的我情何以堪!高三起点处的决绝,面临测试败北时候的痛苦,模拟考试的过程,好友之间嬉笑怒骂,现实和梦想的剧烈撞击,与身边人价值观的迥异,报志愿的忐忑与惨烈……许多相似的细节被女孩墨墨再度经历。这女孩儿多可爱啊!时而理智得全无阴柔,时而又浪漫得一塌糊涂。虽然这个翻着跟头贴在墙边儿数秒针滴答声的墨墨有时候的想法有点儿脱线,神经有点儿大条,但一定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姑娘。刘小莐,你说呢?不过,这本书里有些刘小莐同学当局者迷的缺陷。在书香门第成长起来的墨墨虽然有跟所有高三生相似的感受,却享受着许多平凡的孩子们没有的经历。精英知识分子父母,与家长熟络的老师们,直接接触文化名人的机会,智慧和才华都太杰出的同学挚友(包括墨墨自己)……这些刘小莐同学实在太熟悉的小细节,却是绝大多数同龄人绝无福气经历和体会的,因此在面临这部分相关的文字时,我总是觉得有种距离感,那种感触就绝非共鸣,而是艳羡了。还有哇刘小莐同学,你怎么可以拿那么多篇原来的文章出来骗稿费呀喂……书之外,还得说两句。虽然都是09级,但刘小莐跟吕小阳不是在北京大学的任何活动中相互了解的,她俩是在新浪围脖儿认识的。呔!又文艺又浪漫的邂逅!刘小莐赶稿子期间一直窝在那家很有情调的园咖啡里面,连续刷夜。当时正值微博控癫狂状态的我几乎每天都会在子夜时分看到屏幕上喷涌而出的小小巫的一条条微博,见证了她痛苦赶稿子的整个过程,特别是那股子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执拗劲儿。作为一个靠谱女,刘小莐你真是好样的。人不高三枉少年,人若复读老三年。我跟刘同学(以及其后的小小巫还有之前的那个墨墨——嗨,管他什么名儿呢,总之就是那么一毕业于北京某个山的某个学校,考了个区高考状元并捎带脚儿写了篇满分作文的女孩儿呗)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除了一个来自知识分子家庭、一个纯粹出自草根阶层,一个是智慧型水瓶女、一个是少根筋巨蟹女,一个在各项学生活动中都以靠谱著称、一个不到deadline前最后一秒绝对完不成任务之外,还有这么一点小差异:刘墨墨是非典型高三生,吕巧巧是典型复读生。做人做事都十分“慢热”的我经历过两次高三,两年里经历了无数次心情的震荡波动,最终用平静到难以置信的心情在两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日子里完成了第二次高考,但我依然不敢说自己真正懂了高三。因为每个人的高三都是独一无二的。引用自己在复读日记后记里的话:好吧好吧,不管怎样,现在我已经离开那里了。膜拜将全北大第一本《高三小说》送给吕小巧,并且亲笔签名的刘小莐同学。膜拜熬过了高三的种种,最终拿到红色特宽专递的所有相识不相识的同学们。顺便膜拜下把刘小莐的书名封皮个人简介都改得面目全非的霸气的编辑大人。最后,向被编辑和谐掉的未知内容致敬:刘小莐同学,你说的对,这是值得自豪的。

这不是一本书

这里没有海阔天空,没有波涛汹涌,有的是感情的细腻,有的是回忆的甜蜜。在这里,学长们可以尽情地回忆峥嵘的岁月,学弟学妹们可以尽情地向往未来的挑战。这里有着让你流泪又让你傻笑的文字,有着既现实有理性的判断,有着立志尚学又追求自由的矛盾心理……北大的高材生原来也曾经有如此纠结的状态,这让你感觉到这里的主人翁离我们并不远,反而更多的是与我们的相似之处。从中我们可以分享快乐与忧愁,受到学习与生活上的启发,吸收作者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的宝贵经验。这不是一本书,是一股神奇的力量!这力量,带学长们回到过去;这力量,带我们飞向远方!请告诉我一个不读它的理由。

那年风华许谁

拿到刘莐同学赠书的时候,封面是颇小清新的《高三小说》,阅读完毕后发现这个封面是自己包的书皮,好奇之下探究了下真实的题目,发现真名是《赢在高考——北大女生高三备战实录》,不禁哑然失笑。出版社起的这名字,难怪作者本人不喜欢,费尽心思想要改头换面——换做是谁,也希望自己的高三不是那么功利,而是充满美好回忆吧。这书我是在研究生生活刚开始时候拿到的。那时候生活还没有陷入碌碌无为的境地,所以还很悠闲的通读了全书。我一直觉得作为中国的孩子,不经历高三人生就不那么完整。就自己来言,我和几位好友也曾想把自己的高三记录成文字,结果大家各种惫懒,所以半途而废,至今仍然半身不遂。又有一位好友自己动手写了丰富多彩的架空小说,然则后来忙于考研而自废武功,甚感遗憾——不过好在他现在又开始更新了,于是我又倍感欣慰。不过无论如何,能够把自己的高三落实在字面上,给自己不会磨灭的回忆,总是一件值得庆幸和夸耀的事情。刘莐同学早在赠书之际,就要求写书评。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好吧,说懒也不过分),一直拖到现在。不知当事人是否还记得,但我总觉得开空头支票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是一直在文学上无甚天赋,写的文字每每被人嗤之以鼻,何况书评我从来也未写过,骤然提笔,很是有种惶恐的感觉。不过人云智慧之不足,可以道德弥补。那么能力的不足,估计真诚也能替代一二。以这种借口做挡箭牌,总也可以遮挡一二了。我一直觉得高三是一个神奇的分水岭。就山东的县级市而言,学生十几年的漫长岁月,几乎都是为了高三能考出个好成绩而准备的;而高三之后,上了大学或者步入社会之后,才会慢慢感知,其实高三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自以为奋进全力的一击,只不过在人生的河流中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但在高三的那一年,每个人都是勤勤恳恳。不努力就能够取得好结果,自然是让人欣慰的。但是如果努力了却仍然不能如愿以偿,那么自己也没有办法。这种自己给自己找借口的行径自然算不得勇敢,只是一种退路和借口而已。不过,在那一年,大部分人确实也努力到麻木了。上天就算有好生之德,却也无法一一满足,几人欢笑几人愁的结局,不知多少人会天真的以为这就注定以后的人生道路。山东是一个高考大省,考生人数之多非寻常省份可比拟。那时候半是调侃半是羡慕的话是“如果在北京多好啊”。也确实有人各显神通,跑到天津、甘肃、广西等地参加高看,可是大多数人还是得在主场进行惨烈的厮杀。看到刘莐同学的小说,有一段说她有一个同学由于户籍问题不得不回山东参加高考,那个孩子泪水涟涟,本来似乎光明的前途就这样在眼前模糊。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种仿佛从天上掉落人间的感觉确实很难平静承受。其实,不然。的确,就小说所描绘的情况而言,北京学生的高三确实要轻松一些。然而本来承受的基础也有所不同,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要每天做作业到晚上十一点,我们高一高二就要五点半起床,我们一天大概有十三四节的课程——但是,不管怎样,高三似乎都是那时感觉的最艰苦的时候。彼时,大家都还年轻,都愿意赋予各种事物以意义。只是,就算如此,高三也并不是呆板的ABCD,1234,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小小巫的小说就从一个侧面把高三的生活折射出了七彩的光芒。高三也许是用书本、习题和自我加压围成的堡垒,但是城堡内的生活并不因此而黯然失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生活的丰富多彩总不会因为有色眼镜而变得无精打采。当然,我承认,小小巫的高三远比一般人更加精彩。能讲出故事的人生才是值得回忆的,有意思的人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像你一样获得如此这般。如此精彩的生活,你应该也必须得意。所谓“坚信上天厚待勇敢而多情的人”,也是你一路磕磕绊绊走来,对上天打的热情洋溢的招呼吧。可是不管怎样,每个人的高三都有自己的精彩与感动。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日后的人生会因为高三、高考发生如何的变化。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为之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所谓赢在高考,我觉得其实赢的不是高考,而是和命运的一次小小较量;输的也不是人生,而是漫漫长路的一颗小石头。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日子,有心无意的付出了自己的绝代风华。我们并不知道,也不必在意那年风华许谁。但是,那种风华总是不断的构成自己的绝代,许了自己,也许了自己背后的千千万万。最后,谨祝刘莐同学兔年快乐,祝才女在新的一年继续自己多才多艺的人生。


 赢在高考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