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2-5
ISBN:9787101014914
作者:[美] 黄仁宇
页数:274页

书籍目录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万历皇帝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参考书目
附录一
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作者简介

《万历十五年》的风格介于学术专著和历史评论之间。作者从他个人的学理背景出发,侧重于综合而不是分析。他用近乎于历史小说的笔调描绘了万历年间的历史图卷,并表达了他独特的历史观念。这种观念被一些人称为“大历史观”。


 万历十五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3条)

  •     仅看了第一段,我便产生把这本书买下来的念头,首段内中“全年无大事可叙……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好呀,以前看到的史书,无不是抱着强烈的忠孝节义情感,怀着凝重历史使命感来写的,往往开宗明义就褒善抑恶,而能以如此平常的心态写史的倒十分少见,顿时感到了一股清爽的气息而不觉冬寒。平实地剖析真实叙述历史再现
  •     前次读的《万历十五年》,是从网上下载的电子版,实在是不过瘾,所以又买了一本真正的书,虽然是薄薄的册子,放在手里也还有些重量,权当作历史的厚重感觉吧。电子版看到最后,已经不耐烦,所以对李贽部分粗粗翻过,这次重读,则感觉这段文字才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作者的大历史观,哲学思想总论,都汇集于此。仰之弥高,专之弥坚。幼时即知海瑞的系列故事,《万历十五年》又告诉了你一个全新的海瑞。读罢此书到网上随便搜搜评论,看到了一段李贽的文字,并且恰恰是相关海瑞的,摘录如下,将来有机会还是要拜读一下李贽的大作。“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经历岁时,栋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草木斗秋,则实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http://blog.360.yahoo.com/blog-YmmB4PMoeqlZChCdGlU-?l=36&u=41&mx=45&lmt=5&p=16#comment
  •     在明以前,全国的户籍、土地都要登记,关乎到国家的收入、兵员、区划,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一直到唐朝登记做得都是很详细的,以当时的交通状况,三年做一次统计更新已经是相当了不起,怎么能说缺乏数字化管理?到了明朝,税收、徭役制度都改革了,政府不关心户籍了,户籍土地的统计就被废弃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不同角度来看问题,都是合理的存在。
  •     五块钱在绍兴淘到的,嘻嘻
  •     值得再读
  •     今夕何年
  •     有一个自己的想法然后一以贯之
  •     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不如明朝那些事有趣,历史分析又不够深刻。
  •     寒假再细读
  •     以时代背景下无力的人反应僵化的社会体制。万历十五年读完依然觉得这是平淡的一年,论点似乎在于以道德治国的弊病。
  •     我真的好久好久都没有读到语言这么地道的中文作品了。四字短语用得真是太精到了。作者说语言经过润色,看来这润色者也非泛泛之辈。
  •     历史爱好者?
  •     向来就对历史提不起兴趣,这本书也就只能是很快会被忘掉百分之九十七八的货。读到戚继光简直对历史深恶痛绝,读完后序缓过来一点。再次确认的是不用马爷的眼镜看问题,尤其是历史。中国道德问题分析得实在愧对“透彻”两字。关心的还是具体的个人。 然后,终于准备好可以读《君主论》了。 最近是读书态度和方法的逆转时期啊……好多沮丧感……
  •     2014.03.31~04.22
  •     虽然作者的态度是好的,但考虑到其在《中国大历史》中展现的槽点满满的结论……
  •     这样读历史,才更能令人受益。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你怎么能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是不是正确的呢? 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截取一五八七万历十五年的历史片段,从神宗朱翊钧、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廷臣海瑞、武将戚继光、思想家李贽几个人物为切入点,叙说大历史观下明末的弊病,作者笔力与学识均让人仰止。
  •     高中时因为常在历史大题上出现所以看过一遍。现在,因为专业原因又看了一遍。很好看的史书。最难理解的应该是最后一章因为涉及到哲学。几乎有些头疼。哲学永不过时,却很难用心去理解。
  •     从每想过历史可以这么写,看似没有关联的几个人物,拉开了历史的大序幕
  •     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传奇的小书…还不敢再旧一点! 主要的几个角度都分析到,主旨就是两句话:道德标准不能够代替法律;重视商业经济--而不是农业--才能发展和进步。
  •     文字流畅优美,分析正为我所惑
  •     虽是以人物为线条展开,但对于这段明史的综合却是以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制度布局,黄先生叙述的姿态和口吻是我很喜欢的,文字读来有著者厚实个人历经的不惑感
  •     刘漪看过这本书倒是不意外
  •     原来历史可以这么读,比之以前看的历史书精彩十倍。尽管后面有些财政、哲学方面的介绍,但依然能够沉浸在其中,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读后感受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影响未来,无论你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我不是历史专业,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甚至连爱好也称不上,但本书读来似乎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看法,改变了原来的历史观念。计划下一本《中国大历史》。
  •     作者细解 万历十五年 发生的一切,每个历史人物写活了,历史人物的心里也变现出来
  •     需多读
  •     可惜读完记不住内容。
  •     挺好的,娓娓道来。
  •     读的时候太年轻,有机会再读一次,该有不一样的体会。
  •     看过大明1566怎能不看万历十五年
  •     求英文版标题
  •     不一样的历史切入点,不一样的大历史观。
  •     文武之争,是权利得决逐。报对团,入对伙,也不代表一世安宁。没有永不争斗得地方,有权利和利益得地方,就免不了纷争。或功臣明就,或苟且偷生,都是选择得遗迹。
  •     有什么好说 是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读物 虽然现在看远没当时认为的那么精彩 但当时给的震撼不小
  •     这本不错,在图书馆里找的老书。另外,推荐大家看钱穆的《中国古代政治得失》。
  •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几年之后重读,依旧发人深省。
  •     Interesting......
  •     形势比人强
  •     道德不能弥补技术的缺陷。这次没做笔记,有待下次再看。
  •     个人把这本书归类为入门读物
  •     十年前读
  •     在台湾的时候想买本繁体竖排版的,未果。
  •     读史可以明鉴。挟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的余温,开始读这本讲述明朝重要转折点的史书,令人耳目一新,完全猜不出文章其实写于近三十年前。虽然趣味性上稍逊,不过站在现今,对比着日后欧洲及至各大国的重大变革,回溯历史的这种“大历史观”仍教人获益良多。看的时间有点长,所以只记得戚继光和李贽两章的内容,尤其李贽,之前《明朝那些事儿》里没怎么提(只大篇幅地介绍了王阳明和心学)。人无完人,对历史上的人物有许多线索可循,不一味地褒或贬,而是力求客观。作者本人的经历十分丰富,相信是真的“观”过了“世界”,翻过了许多历史典籍,才能形成这样令人敬佩的“大历史观”。书中指出道德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道德不可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远大。
  •     读过的最好的明史书
  •     对历史的看法有新意,但好像没有评论中的那么好吧?
  •     写得很不错,和天朝的崩溃一样,还原了那个时代,与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当今社会有既视感
  •     珍藏了这本书,每年都会产生一次再读一遍的冲动
  •     几个人物穿插出的一个普通年份,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     最初读的这个版本,很不起眼的一本小书。它影响了我整个学生生涯,虽然硕士毕业了也没能真正踏入研究历史的圈子。
  •     “歷史觀代表人生哲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