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剪花人-刘静兰

出版社:王红川 民族出版社 (2010-12出版)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105112050
作者:王红川
页数:171页

章节摘录

高家村村民吴翠花说:“我们的生活一直就寡,就是种点地,年限好嘞,下点雨,人们就脚踏脚过日子,这会儿种甜菜,浇芹菜用大量的水,老遭年限,原来这儿不能盖房全是湿卜子,现在都干啦。一不下雨,就遭年限啦,人们就没办法,七抓八挖的,遭了年限牲口也没草了呀,不养活牲口没钱呀!打工撅芹菜才几天,赶冬天就没办法就不知道咋过了?没厂矿没地势,没一点儿出路。以前的日子和这会儿差不多。家合儿(家里)生活不了,就想起个走,外头也就是挤擦(凑合)地活。年轻人们去外头抓挖点钱,我们这六十来岁了,做营生倒没人热色你啦!没办法就脸皮厚点儿挤擦进个做点营生,不吃香。可以些儿的人家养下两个女子,我们这养下两个小子难死啦!负担重了!我们不舍得花钱,吃饭就捏点莜面,蒸点馒头,把这疙瘩白菜(圆白菜)切烂,搁上点儿咸盐,搁上点儿醋。平时甚也不买,看亲戚花上七八块钱买上袋奶粉。顶多处居的好,亲的,买上两袋奶粉。老了也就靠这两个手,扑楞的快了有点儿零花钱。”    “笃芹菜”挣钱也很难,芹菜笃烂了老板不会给算工钱的。“笃芹菜”付的是现钱,笃好了,一年能挣个三百来块。田里的露水使她们全身都是泥,露水里含有农药,一位聋哑妇女给我比划着说她身上、肚皮上起满了红疹子,很痒痒,挖破后就结了痂。    高家村的男子大多娶尚义、兴和等地的女子为妻,本村的女子大多远嫁外村或他乡,这已成了一种约定俗成。村里这会儿都是“一孩儿化”,即独生子女。1982年的时候,村里实行“一对儿夫妇生一对儿”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刚开始实施此政策时很难,甚至要强制拉柜、没收电器、拆房。到了1984年社改乡时,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并提倡“只生一个好”,控制的手段主要是宣传教育与罚款并举。现在人们觉悟了,想生第二胎的很少,一是不愿意增加生活负担,二是改革开放后年轻人思想更开明,都想出去闯生活,而且养儿防老的观念日渐淡漠。    《商都事情》记载:“七三二年十二月(时间有误,待查)记载第三区天主教私立小学,高勿素乡,四年级,十六名学生,教员四名。”而现在,高家村的孩子大多去商都县城住校读书,离高家村仅一里之遥的郑油房村有一所小学,只有一名老师(有国家编制),这所小学原有11名学生,现有7名学生,这位老师一个人承担语文、数学、体育课。    仿佛前后学校教育的规模区别不大,但其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民国时期学校少的原因是“商都本蒙荒初辟之下县,风气蔽塞,文化落后,人民智识薄,对子弟入学,除少数知识阶级稍加注重外,其余大都漫不注意,……民国十五年……只有县立高小学校一处,……自二十年至二十四年经官绅数年努力之经营,始恢复二十处,城内添设女子小学校一处……”(朱之一编:《商都事情》,第251页,民国25年)而现在农村学校少的原因是孩子家长太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他们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都希望孩子能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发展,因此,他们想尽办法也要把孩子送出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高家村和周边其他的村庄一样,医疗条件很差,庄户人病了一般不看病,有个头疼脑热的扛一扛就过去了,村里虽有赤脚医生,但看不了大病。乡里有卫生所,那得走很远的路,条件也很简陋,有重大病症还得到县城去医。从十八顷嫁过来的一个年轻媳妇,好像得了软骨病,村人们说:“长得肉蛋蛋儿的就是不能做营生,养了两个娃娃,穷!病了喝不起奶子。”2006年村里有了合作医疗,一人一年交十块钱,县里头补助二十,中央财政补二十,大病有了保险。有大病去外地治疗报百分之三十,在县城看报百分之四十。无论怎么不方便,有了这一制度,人们的心中总算是踏实的。    这里的文化生活很贫乏,村里的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孺老幼,下午三四点钟农活就基本干完了,老乡们聚在村口的阴凉地闲坐着,拉闲话。几个老人偶尔坐在一起摸一摸“毛鱼子”(一种古老的细长型纸牌)。    我们去看望刘静兰的剪纸启蒙师傅郭婶婶,她家中就老俩口,种着八亩地,今年大旱没收成,年底只有六百块的“一孩化”补贴。郭大爷说:“下雨漏了,抹房顶抹不行,拉土没劲气,雇四轮车又没力气,有钱的人房上扣瓦,咱们扣不起蒙上塑料纸也不漏啦。没东西,没办法。”村长说:“我们这个村子,留下八十来口人,七十岁、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就有二十七个哩。都养活的了。”    村中没有祠堂、庙宇,只在村南头田间路畔的坡地上有一座3平米大小的小庙堂,内中只供一石头,村人们称这为龙王庙。还有不及鸡窝大的小庙堂,内供土地神,也只是在木牌上写“土地神”三字了事。听村民说水泉梁村原来盖了一个小的龙王庙,但盖了庙后天仍然不下雨,后来就把它扒倒了。    村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摩托、农用拖拉机,平常村民都不太方便进城,一般日用品都由当地的喇叭车送货上门,这种喇叭车通常是在中型运货车的后马槽上焊上铁架子,再用白花铁皮包成一个大货房,货房侧面对开两扇门,打开门后,所有货物都展现在眼前,整齐地码在货房架子上,衣服、调料、烟酒糖茶、洗漱用具应有尽有。这辆货车每天绕各村转一圈,一到村口,车顶上的两只高音喇叭就不停地播放流行歌曲和叫卖的声音,村人们都围上来,有需要的就买上些。另外还有一辆私人承包的长途车按时按点到高家村接送人。    村民虽然不太到县城里,但他们一直与县城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秋天,村人将自家产的农产品拿到县里摆摊出售,又快又能多挣钱;春节时办年货,县城里比村里货全又集中;有办法的人家都将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县城有医院,医疗条件比村里强,村人患了大病大多到这里医治。县城是乡村的窗口,是走向更广阔天地的中转站,现在乡村里的年轻人都希望出去闯生活,有的就在县城落脚,希望改变生活状况。五、土寒窑、老窗户    商都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间布山间盆地、丘间宽谷、波状高原和冲击平原,海拔在1300一1600米之间。这里气候不是宜人的,几乎是恶劣的。这里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3.1C。春季刮大风,会有沙尘暴天气,当地有句谚语形容:“光秃秃的山坡不长草,风刮石头遍地跑。”P11-13

前言

活着的遗产——关于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调查与认定    冯骥才    人类一边前进,一边把它创造的精神财富留在遗产里。这种遗产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极其丰富和繁复,当代人共同认定的区分方式是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性的、静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以物为载体的,它首要的价值是对远去的历史文化作确凿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活态的,以人为载体的;它依靠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因此它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自觉地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就是传承人。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角。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之时,广大民间各种世代相传的文化中,唱主角也是这些传承人。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这是一种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担负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这样,他们的身上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    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这是一种用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    有史以来,中华大地的民间文化就是凭仗着千千万万、无以数计的传承人的传衍。它们像无数雨丝般的线索,闪闪烁烁,延绵不断。如果其中一条线索断了,一种文化随即消失:如果它们大批地中断,就会大片地消亡。    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可是当前人类的文明正由农耕文明向现代的工业和商业文明转型。工业和商业文明要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民间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它必然首当其冲受到j中击和排斥,一部分被工业文明淘汰掉,一部分被商业文明转化为商品。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无论多么古老迷人的文化也得不到豁免权。我们所面临的这种转型又与急转弯式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工业和商业文明几乎是横向地“杀入”农耕社会中来。看上去,它更像一种文明的宰割。随着快速进行的乡镇农村的城市化、生活的现代化,原先固有的文化便被视为时代的弃物而撇在一边。在人们迟迟没有把农耕文明的创造当作遗产时,它们就已经支离破碎,大量地飘失与流散了。    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是传承人的锐减。其原因,或是传承人年事已高甚至离世而去;或是无人承续,后继乏人;或是后人弃农经商,进城打工,改换身份等等,都致使传承线索的中断。这是今天我们深感中华大地的文化曰渐稀薄甚至空洞的原故,也是我们要尽快认定和着力保护传承人的根由。    保护传承人的前提是认定传承人。对传承人全面、细致和快速的普查又是认定的前提。    此次展开的对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普查,得到中宣部的直接支持,定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该项目属于中国民协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一项重要与核心的工作,起始于2005年3月。项目对象是杰出的民间文学、艺术、手工技艺和民俗技能传承者四大类。这些传承人应是技艺高超、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并为某一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优秀代表。    由于这项工作事关对历史的总结与今后的保护与传承,规范性、程序性、严格的学术鉴定和认定是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    对传承人的调查是在正在进行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的田野普查中展开的。经过近两年有条不紊的工作,已产生第一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凡4大类164人,都是经过普查发现、申报推荐、专家鉴定、调查核实和网上公示等严格的程序才最终被认定的。他们是中国民间文化各个领域中杰出的传人,是活着的历史精华。传承人在得到了国家一级评定标准认定的同时,他们所传承的文化也被认定。中华文化的家底在他们身上被一件件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也被具体地锁定。    为了使这项关乎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得到更确凿的延伸,我们对所有认定的传承人生活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民俗习惯及其传承史、口述史、技艺过程、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按照统一格式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与整理,建立完备的档案和数据库,并以图书方式加以表现。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    四    必须强调,尽快调查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对传承人之所知十分有限。对其保护的力度,抵不上它消失的速度。    在这第一批传人的调查中,就多次遇到过闻讯而去,却已人亡艺绝的憾事!特别是这批传人经过专家鉴定的是166位,但在评定与公示的过程中又有2位辞世,目前在世的是164位。超过80岁的9位,年纪最大的是纳西族东巴舞者习阿牛(93岁)。    一旦失去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了。传人去后,只有遗存。遗产的非物质性就转化为物质性的了。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脆弱得多。它的关键是传人的脆弱。所以,抢救性的普查、科学认定以及切实有效地保护传承人,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我们留给后人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看我们查清、认定和保护住多少杰出的传承人。如果失去传人和传承,这些遗产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博物馆,并永远沉默着。    这是巨大又细致的工作,是不能绕过又十分艰难的工作,并且是必须亲临田野第一线的艰苦工作。但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工作。    这桩至关重要的事刚刚开始,愿更多的人投入其中。    2007.3.28

后记

本书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终于结稿了,这本书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写成的。内心的感觉始终不能轻松自如,原因有两,其一,写作时间紧,但又没有专门的时间从事此项工作;其二,从剪纸传承人个体的艺术研究出发,去挖掘研究其背后承托着的一个地域的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变化的理路及艺术特色,通过对民间剪纸造型符号和其营造的活态文化生活空间的研究与比较,寻找这一地域与其周边地域相互之间潜在的文化渊源及其内在联系实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    去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做实地考察所获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极少,尤其在平淡的乡村日常生活中几乎看不到民间剪纸艺术的存在。当地人大都不再剜窗花了,民间剪纸的使用仅局限在几个特定的年节或婚丧礼俗中,且能够看到的剪纸也很粗简,远不如刘静兰收集到的老花样精彩。但走进乡村,走近村人们的生活中,心情就渐渐开朗起来,那里有淘不尽的文化艺术宝藏。听着他们浓重的乡音小调,感受他们独特又自然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块朴实的大地能够走出刘静兰这样的民间艺术家绝非偶然。    刘静兰传承了些什么?其文化价值在哪里?这一问题促使我去认真研究内蒙古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对蒙古族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在比较研究我国南北方各地域民间剪纸的文化艺术特征的过程中,也涉猎不少国外有关文献及图片资料的研究。    做为传承人,刘静兰最大的贡献就是对当地濒临失传的民间剪纸做了全面的收集与整理的工作,并亲自将这些传统老窗花样子反复摹制,继承发扬,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地域性民间剪纸,使当地民间剪纸以个体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而且,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有了新的创造,她的剪纸艺术从来就是生活需求的一种表达,近期作品已投入市场接受大众需求的检验,这也是生活需求的另一种形式。    刘静兰作为民间剪纸传承人似乎太年轻了一些,虽然她的经历与成绩不愧为一名真正的地域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人,但本书中并没有将她的艺术特点做断定性的评述,她的人生及艺术创作的道路很长,变数也许还会很大,如果先入为主过多评价势必会有一种导向性,这样,对她本人未必是有利的。所以,我将她的剪纸艺术发展过程用分阶段性描述的方法呈现,这种看似机械性的表达方式主要想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又有自己评价思考的空间。    根据《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的写作要求,本书的写作宗旨是既能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又要有可读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以文献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实地考察资料为主要参照,注重口述资料的应用。    有关商都的史料性书籍很少,《商都事情》是极有参考价值的一本书。作为较详实的地方文献资料,它对本书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的研究及文化流变的比较有很大助益。    本书在写作中引用的资料大部分都有详细的出处,但有一部分属于常识性的资料但未做详细标注,只在参考书目中有所体现。    学界对内蒙古广大地域中一个区域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尚属于阶段性的初浅探讨,有许多问题仍待续继向纵深处探索。    此书虽已完成,但凭此来体现一个地域完整的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还远远不够,能够成为全豹之一斑也算是趋其本质之同而不怠了,书中的疏漏之处,恳请大家多多予以指正。    感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对本书调查和写作工作给予的高度重视。感谢向云驹秘书长和王锦强主任对写作原则、编撰体例多次的指导与把关。感谢我的导师乔晓光教授对我始终的学术支持和对本书的具体指导。感谢《阴山学刊》编辑部主任张伟先生对书稿的指导。感谢商都县各级领导,尤其是商都县文化局高培武局长及乡亲们以及刘静兰本人对田野调查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感谢我的丈夫为我钟爱的事业所付出的真诚与辛劳。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师长、朋友、学生们。    王红川    2009年2月7日干内蒙古包头鹿城

书籍目录

第一章:地域·“水漩”商都  一、商都县  二、商都县城  三、五台滩上的高家村  四、村人们的生活  五、土寒窑、老窗户  六、剜窗花的人们第二章:身世·剪纸传人刘静兰  一、从郑油坊到高家村  二、郭婶婶的一把剪刀  三、骑白马的铁姑娘  四、第二故乡--包头  五、抹不去的哀伤第三章:生长的土壤-商都老窗花儿与民俗生活  一、老商都的年节风俗  1.腊月二十三扫房糊窗户  2.春节中的窗花旺火  3.正月十五闹元宵  4.清明节扫墓“蒸寒燕儿”  5.端午节戴符镇五毒  6.十月初一送寒衣  7.传统婚俗之花  8.葬俗祭奠之花第四章:范本·商都老窗花花样集粹  一、老窗花样子的收集  1.“十”字符号--人类最古老的复合式纹样  2.羊顶灯  3.老鼠爬杆--草原鹿石太阳崇拜的变体图形  4.鹿回头--连绵重生的吉祥图符  5.鹰踏兔--来自草原的阴阳相合纹样  6.动物卧盘  7.猫儿卧窗台  8.猴坐登、猴子吹呜儿哇  9.手拉手娃娃--中华民族胜利的图腾  10.娃骑鸡、鸡*麦穗子  11.狮子踏鼓、狮子滚绣球  12.蒙人骑骆驼、骑马扛枪、拖拉机  二、商都剪纸的艺术特点  三、商都剪纸--多元文化荟萃的艺术结晶第五章:传承·商都剪纸艺术的延传与发展  一、口传身授拓老样  1.传统老窗花样的熏拓方法  2.剪窗花方法  3.天圆地方外加皮裤裆  4.老窗户的粘贴方法  二、剪纸大师的炉炼.  1.商都民间剪纸的传承.  2.包头学艺  3.剪纸艺术家的成功  三.精湛绝伦的剪纸手工技艺  四.有一些喜悦有一些忧第六章:评价·官方与社会的认同  一、专家鉴平  1.靳之林教授  2.阿木尔巴图教授  3.冯真教授  4.乔晓光教授  二.荣誉与交流第七章:自述·商都剪纸传人口述调查  一、刘静兰访谈  二、郭婶婶访谈  三、郑佃吉访谈  四、肖志锐访谈  刘静兰各时期代表作品及参展获奖情况参考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草原剪花人--刘静兰》作者王红川在田野调查和钻研相关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其生活环境——内蒙古商都县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写起,讲述了刘静兰在当地剪纸风俗的浸润下,从七八岁时迷上剪纸,跟邻居郭婶婶学剜窗花,到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美誉的曲折经历;介绍了她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征、民俗内容和含义。此外,还总结了刘静兰为商都剪纸艺术作出的贡献:收集和整理了商都濒临失传的民间剪纸;通过反复摹制老窗花样子,继承、传播、完善了商都剪纸的内容和技法,提升了其艺术价值;把传统剪纸特点和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地域性民间剪纸;为保留、抢救和传承商都剪纸艺术,不遗余力地传授和传播剪纸技艺,使之后继有人。

作者简介

王红川著的《草原剪花人--刘静兰》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个人卷)》丛书之一,是为生长于内蒙古大草原的商都县剪纸杰出传承人刘静兰写的传记。草原剪花人--刘静兰共分为七章,分别是地域·“水漩”商都,身世·剪纸传人刘静兰、生长的土壤·商都老窗花儿与民俗生活、范本·商都老窗花花样集粹、传承·商都剪纸艺术的延传与发展、评价·官方与社会的认同、自述·商都剪纸传人口述调查等。

图书封面


 草原剪花人-刘静兰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