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家村札记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805505923
作者:舒展 方成 绘
页数:365页

章节摘录

插图:在礼品古玩中,有一种玉雕葫芦,两侧还有小葫芦、枝叶和根蔓。这是中原一带汉族庆贺老年妇女寿诞的一种很讲究的贺礼。大葫芦下种,生下小葫芦,象征子孙不断;根蔓绵连,枝叶繁茂,寓示着万代长久。祝寿,是对一个人的尊重。一般说来,寿诞的隆重程度,往往是与受贺者的贡献成正比的,但也不尽然。小孩周岁生日,他有什么贡献?您看《红楼梦》里写贾母八十大寿,贵族王公、太妃诰命,阖府上下,仅行礼、宴饮、颂经、点戏就闹腾了七八天。皇上钦赐金玉如意,元春送来金铸寿星。至于世交们送的围屏、缂丝、满床笏、泥金百寿图,贾母连看都看不过来。您说,贾母对大清帝国有什么贡献?赫赫炎炎,甭说万代长久,连四代都不灵。做寿,也是一种人生旅途的纪念,一种慰问、激励或安抚;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承认、钦佩。荣誉和荣誉感,并不是什么坏东西。美国西点军校出来的名将如云,其校训就是:“责任、荣誉、国家。”但是荣耀是有分量、有分寸的。荣耀过了头,就成了炫耀。光荣过了分,就成了虚荣。贾母如果算个大葫芦,那么,受到皇帝宠爱的元春则是她枝蔓上结出的一个金葫芦。如果把贾母寿诞的排场再扩大若干倍,我们就可以想像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的排场了。要求粗通文墨的“老佛爷”将她的权势同贡献进行分析自省,那未免太难为她了。她不借着祝寿来炫耀自己的存在,还有什么高招么?直鲁系的大军阀张宗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三不知”名言:“不知手下有多少兵,不知口袋里有多少钱,不知家里有多少小老婆。”出身低微的流氓无产者,一旦发迹成为阔人,必然要通过祝寿来大大地向全社会炫耀一番。上海滩上的杜月笙六十寿辰,举行了京剧名演员的“堂会”。“杜祠”落成,数万人大庆三天;中国京剧界的名角除余叔岩因重病未赴之外,其余的在“霸王请客”的威慑下,一赴会。蒋介石、吴佩孚、段祺瑞等军政要人,均送了匾额(见徐铸成著《杜月笙正传》)。比杜发迹更早的黄金荣七十寿辰,担任了总统的蒋介石亲自趋府祝贺(《大亨黄金荣》第342页),并且行了跪拜大礼。寿翁的社会价值,已经被彼此利用抬高身份完全扭曲了。做寿,并不在于排场的盛大、仪式的隆重和宾客的显要;越是摆阔,祝贺的本意越被冲淡。大小龙套参拜活偶像,哪会有什么欢乐可言?借做寿炫耀金钱与权力,劳民伤财,趣味恶俗,变成了咒寿和减寿。1946年第三期《伉俪》月刊,发表了老舍写的自由体新诗《张伯苓先生七十大庆》,一百来行,通俗幽默,妙趣横生,把张先生创办南开大学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以及个性爱好,删繁就简,活生生地勾勒出来,使人感到这样的祝寿,是一种很崇高、纯洁、朴实、有强烈感召力的文化活动。

前言

“新三家村”作为《民主》“百家之言”的专栏,从1994年到2001年,八年来连续刊出了约九十期。现在作者们拟结集出版,共收已发表的杂文250篇,图160余帧,算是阶段性小结。这不仅对“新三家村”的作者,而且对刊登“新三家村”的《民主》杂志,都是有意义的事,可喜、可贺!“新三家村”酝酿起意于1993年秋。斯时房地产热潮初起,许多地方竞相开发标榜“贵族风范”、“帝王享受”以及“豪门气派”的各种别墅、豪宅、华厦,成为我们这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景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面前,《民主》杂志在“百家之言”专栏中也划出一块园地,请几位作家来开发营造。因为此举既不侵占农田,也不拆迁民宅,更不必张罗集资贷款批文,所以不过一两个月,“新三家村”就已建成,在《民主》1994年第一期面世。

书籍目录

序半醉半醒说“自查”刍议肝胆相照

编辑推荐

从《新三家村札记·舒展卷》中,我不仅看出战胜强敌的法宝,也看到治理腐败的出路。这虽然已经超出杂文的话题,但是如果能有王云五的见识和觉悟,我以为舒展先生的杂文会写得更加舒展,更有力度。

作者简介

《新三家村札记·舒展卷》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反腐败有关。其中许多篇章,如《半醉半醒说“自查”》、《贪官的价格》、《闲聊监督》、《贪官的演技》等,仅从标题就可看出作者的态度。细读这些文章,可以发现舒展的言论和认识也有个不断变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前期,他虽然对“没有有效法纪和民主监督的自查自律,一直持怀疑态度”,但也只能借酒说事(《半醉半醒说“自查”》)。90年代后期,他一方面提出应该研究“当代中国,为何贪官越来越多”的“大课题”,一方面又说“对我国的政治改革滞后,我表示理解”(《闲聊监督》)。直到世纪末,他才有如下判断: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就不会有强有力的人大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腐败——社会的肿瘤》)。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心声。经常在报刊上看到舒展先生的文章,但是集中精力拜读他的文集,这还是第一次。大约从1994年开始,舒展和邵燕祥、邓伟志三人在《民主》杂志上开辟专栏,取名“新三家村”,意在继承邓拓、吴晗、廖沫沙老三家村的精神。凡是对“文革”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从批判“三家村黑店”和改组中共北京市委开始的,其中的主要人物吃够了以言获罪的苦头。四十年后舒展等人又树起三家村的大旗,用杂文的形式揭露黑暗,抨击时弊,展现了中国文人应有的风骨。不过,《民主》是一个民主党派办的刊物,一般人不大注意,这次书海出版社将三人的文章结集出版,的确是办了一件好事。人常说杂文家就是杂家。读舒展的文章,你能发现他的阅读面很广,不论是中外文学名著还是历史典故,他都能信手拈来,为己所用。另外,他好像比较赞赏齐白石和张学良对美色的看法,因此写了好几篇关于美女的文章,这比那些讳言美色的道学家要真诚得多。比如他说:“现在,我国内地健美的姑娘,不仅与解放前从质与量方面不可比拟,即令八九十年代与五六十年代比,相关之悬殊,也是有目共睹的。”(《美女的力量》)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和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我发现,20世纪上半叶,曾在中国知识女性身上出现过的那种气质,似乎早已荡然无存。比如像陈衡哲、林徽因那样的女性,现在就很难看到。这其实是两个时代、两种文化的必然结果。 
抗日战争时期,舒展是在重庆接受教育的。他说,话剧对他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和艺术的启蒙老师,并使他受用终生。当时的重庆,集中了全国文艺界的大多数精英,也产生了许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因此他认为40年代是中国话剧最辉煌的黄金时代。这使我想起了当年被戏称为“二流堂”的文化群落。“文革”中,被指控为“二流堂”堂主和堂员的有:夏衍、唐瑜、吴祖光、叶浅予、黄苗子、丁聪、阳翰笙、冯亦代、潘汉年、于伶、赵丹、张光宇、张正宇、周扬、丁玲、华君武、聂绀弩、陈白尘、田汉等人。这些文艺界的爱国者和革命者,后来都命运多舛,屡遭磨难。因此“二流堂”的始作俑者唐瑜先生,到了晚年才不无牢骚地说:“如此‘革命’,不革也罢。”从二流堂到三家村,可以看出那一派知识分子所走的弯路。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因此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总结一点历史的教训。最近我从书摊上买到一本1944年重庆出版的旧书,是王云五在抗日战争中写的《战时英国》。这是作者访问英国以后写的。在该书自序中,王先生谈了自己的写作目的。他说,战争初期英国虽然准备不足,但肯定会转败为胜,这主要是依靠公平的原则、科学的方法和守法的精神,才能起到团结全国人民的作用。另外,他认为英国是宪政之母,“其宪政之完善,自有其道,而其所以致此之道,似可视为任何国家实施宪政的先决条件”。从这本小册子中,我不仅看出战胜强敌的法宝,也看到治理腐败的出路。这虽然已经超出杂文的话题,但是如果能有王云五的见识和觉悟,我以为舒展先生的杂文会写得更加舒展,更有力度。这个意见,不知他以为如何。


 新三家村札记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