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教程(下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7-2
ISBN:9787100023436
作者:文德尔班
页数:523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这些书籍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术界所熟知,毋需赘述。但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成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阅,又利于文化积累。

内容概要

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创始人,1848年生于波茨坦,早年在耶拿、柏林和哥廷根等大学学习,受教于黑格尔的学生、哲学史家库诺·费舍和价值哲学的创始人洛采,后历任苏黎世、弗莱堡、施特拉斯堡和海德堡大学教授。文德尔班认为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 题,任何知识都要以价值为标准,提出社会历史科学也是关于价值世界的科学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近代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序论》(1884)、《哲学史教程》(1892)、《历史与自然科学》(1894)、《论意志自由》(1904)、《哲学导论》(1914)等。

书籍目录

第四篇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导言
第一章人文主义时期
第二十八节传统理论之间的斗争
第二十九节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
第二章自然科学时期
第三十节方法问题
第三十一节实体和因果关系
第三十二节天赋人权
第五篇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
导言
第一章理论问题
第三十三节天赋观念
第三十四节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第三十五节自然宗教
第二章实践问题
第三十六节道德原则
第三十七节文化问题
第六篇德国哲学
导言
第一章康德的理性批判
第三十八节认识对象
第三十九节直言律令
第四十节自然的目的性
第二章唯心主义的发展
第四十一节物自体
第四十二节理性体系
第四十三节非理性的形而上学
第七篇十九世纪哲学
导言
第四十四节关于灵魂之争
第四十五节自然和历史
第四十六节价值问题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编辑推荐

  读者不可将此书和纲要之类混淆起来。纲要之类的书有时很可能就是从一般哲学史的讲稿中整理出来的。我现在献给读者的是一部严肃的教科书。在这《哲学史教程》(下)(精装)里,我打算全面而精炼地描述欧洲哲学种种观念的演变,其目的在于表明: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生作科学的理解和判断所依据的原理原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什么动机,为人们所领悟并发展起来。  这个目的决定了这《哲学史教程》(下)(精装)的整个形式。据此,我们研究的文史依据和传记、文献资料都必然地限制在最小范围,选材也只限于能为进一步钻研的读者获得最丰富的原始资料而开辟道路。哲学家本人的论述,也只有在那些论述能提供在思想上有持久价值的论证或基本原理时,才扼要地加以引证。除此之外,作者为了支持某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也偶尔引用了原著一些段落。选材总着眼于个别思想家所提出的既新颖而又富有成果的东西;而对于那些纯属于个人的思想倾向,虽然作为学术研究确有可取之处,但不能引起哲学兴味者,最多也不过略略提及而已。

作者简介

《哲学史教程》(下)(精装)的开头篇章在两年前就发表了。经过多次令人不快的延误和干扰之后,此书终于完成,与读者见面了。正如甚至连这种阐述的外部形式也表明的那样,着重点就放在从哲学的观点看最有份量的东西的发展上,即放在问题和概念的历史上。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发展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我们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论产生于各种思想路线,而这些思想路线在历史上的相互交织便是我研究的特定的对象。我确信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靠先天的逻辑结构,而只能靠对事实作全面的、毫无偏见的调查研究。如果说,在此书的阐述中,看起来古代部分占去了全书相当大的篇幅,这是基于这种信念:如对人类理智的现实作历史性的了解,那么,用希腊精神从自然界和人生的具体现实中所获得的种种概念来陶冶锻炼,就要比自此以后所有人们思考过的东西更为重要——康德哲学除外。任务这样确定了,就必须割爱;关于这点,没有人比我更为难过了。对哲学的历史发展作纯粹主题的处理,就不容许对哲学家的品格作同他们的真实价值相称的深刻描述。这只有当在概念的结合和转化过程中他们的品格可以作为原因因素而起积极作用时才可能触及。为了有利于更好地深入洞察心灵发展过程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在此不得不牺牲推动哲学发展的伟大人物的个人风格中的艺术魅力,不得不牺牲赋予学术讲演以及赋予哲学史更广泛的阐述的特殊技巧的艺术魅力。

图书封面


 哲学史教程(下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最大的好处是文献列举详尽,给后来者一个很好的“哲学地形图”。缺憾是中世纪部分有打马过桥(不够细致,进展过快)的感觉,推荐给初涉猎者,因为依个人经验,初涉猎者不会对中世纪思想过多关注,此书的劣处反而成了好处。
  •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毫无疑问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柏拉图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但遗憾的是:苏格拉底之后的西方思想家们,都只能是局限在哲学的头脑思维层面。      德国哲学第一人雅各•波墨(Jakob Boehme)于1575年生,他谈到自己当牧童的时候就见到过奇异的景象。第一次奇异的觉醒是他放牧时得到的;那时他就已经在灌木丛中看到了一个洞穴和一大桶黄金。他为这种灿烂的景象所震惊,心灵就从阴暗的鲁钝状态里觉醒了;这种景象他以后不再看到。后来他在走方缝鞋的旅途中,“他想到《圣经》上的一句话(《路加福音》):‘天父将把圣灵赐给那些向他祈求的人,’心中受到莫大的鼓舞,因此为了认识真理,他就专心一志,热忱地不断祈祷、探索和叩问,终于在一次伴同师傅走方的旅途中凭着圣父在圣子身上的指引,随着圣灵进入神圣的安息,灵魂得到愉快的宁静,他的祈求获准了;那时(根据他的自白)他为神圣的光明所围绕,处在至高无上的神圣静观和欢乐之中,达七天之久。”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光明“再度”降临到他身上,他第二次看到这类景象。他说他看见一个擦得雪亮的锡器在房间里,“由于”这种金属的“令人喜悦的可爱形象突然出现在眼前”,他的心灵就闪闪发光,静观一切,进入禅悦境界, “洞察到神秘本性的中心,”神圣实体的光辉。“他走出大门跑到野外,想把这种幻觉赶出头脑,”可是心里“仍旧感觉到原来看到的那种景象,而且越来越清楚;因此他凭借心中形成的那些征象或形象、线条和色调,仿佛可以洞见一切创造物的核心和内在本性。
  •     第四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第一章 人文主义时期P477.为此,文艺复兴时期各条战线的自然哲学在组织自己的问题时均以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为其出发点。P489.他们不要概念,要具体事物;不要矫揉造作的言词而要有教养的优雅的语言;不要诡谲的论证和精微的区分而要投合人的幻想和感情的风雅的描绘。P496.虽然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美学的本质和对宗教漠不关心的本质对于路德信仰深厚的气质的强大自然力极不吻合,但是当路德要赋予他的著作以科学的形式时,他不得不从哲学借用概念以奠定自己的理论基础。P499.只要哲学越更遵循新柏拉图主义的先例将自然当作精神的产物,哲学就越有可能心安理得地将自身奉献于自然科学,并因此确信:在神性的概念中保持了科学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分支的最高的统一。P500.布鲁诺的意见,上帝同时是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按照波墨的意见,上帝既是宇宙的始基又是宇宙的原因(在布鲁诺那里,即本原和原因)。因此宇宙也不过是“上帝本人物化的本质”。P504.每个单子,他(布鲁诺)理解为原初生命的、不朽不灭的个体,其本性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此个体作为不断被形成的物质构成世界力量的部分现象,世界生命即基于这些现象的相互作用。每个单子是神的存在的具体的现在存在形式,是无限本质的有限存在形式。既然除了上帝和单子以外什么也不存在,因此宇宙即使在极微小的隐蔽之处也具有生命,此无限的整体生命具体化到每一点,具体化到特殊的个性。P506.物理现实最后的组成要素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立体几何形式,而经验的质的规定必然追源于此。元素组合假定数和数序是多样性的原则。这样一来,空间形式和数关系又表现为物理世界的基本的、原初的东西。P506.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字写成的;万物之和谐即是数体系的和谐。万事万物由上帝按照量与数来安排:一切生命都是数的关系的开展。P509.正如光明只有在昏暗中显示,神之善良也只有在他激怒时显示出来。就像这样,波墨描述上帝的永恒的自我创造的过程,描述以自身为对象的“渴望”或意志如何从上帝内部的黑暗的存在深处达到神圣智慧的自我启示,描述如此显示出来的东西如何呈现于世界中。第二章 自然科学时期P514.近代哲学在萌芽时期即是思辨的,而古代哲学则是朴素的,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因为近代哲学必须从古代哲学所创造的传统中发展起来。P514.经验哲学的纲领由培根制定,但是其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并未如他所预期的得到成功的实现。更全面的是笛卡尔,他总结了他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运动,用伽利略研究的丰富内容充实经验哲学的概念体系,从而重新建立了理性主义。P526.如果利用辩术一事无成,那么,最捷径的道路,就是用相反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即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P526.首先是“种族幻象”,即与一般人性相联的错觉,据此我们在事物中总猜测有秩序有目的,使自己成为衡量外界的尺度,盲目地保留印象所引起的思想模式,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其次是“洞穴幻象”,由于这些洞穴幻象,每个个人便被他们的天性和生活环境禁锢于他的“洞穴”之中;再其次是“市场幻象”,这类错误来自人们的相互交往,特别是通过语言交际,由于我们执著于用词代替概念;最后是“剧场幻象”,这些是我们轻信了历史上的理论而又不经判断、人云亦云的虚妄幻象。P527.培根宣称归纳法是处理事实唯一最正确的方法。P528.在知觉中出现的事物的形式是由更简单的“形式”及其“差异”所组成,重要的是查明后者。P529.在培根的著作百科全书式的《增进科学论》的评论中所宣称的人类学的和社会的自然主义包含着多门知识的纲领性的范例,并处处都从这样的基本目的出发:认为人和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这样一些简单的现实因素的产物,这些简单的现实因素也同样是外部自然界的基础。P531.然而此结果又一次证明了:知识的硕果只有在不追求知识的成果的地方才能成熟。培根急于追求功利,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使自然科学成为我们物质文明基础的精神创造物却来自高尚的思想家,他们带来毫无偏见的思想,不热衷于改造世界,只渴望理解他们所欣羡的自然界的规律。P533.笛卡尔受过耶稣会经院哲学的教育,他获得自己的信念:要使真理的欲望得到满足既不能在形而上学理论中去寻找也不能在经验学科的博学中去寻找,只能在数学中去寻找。P535.而且,存在的确是性绝不包含在我的行为中,而只包含在意识的确实性中。……意识存在的确实性是笛卡尔利用分析法所获得的统一和基本的真理。P537.相反,在笛卡尔那里,“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与其说具有经验的涵义,还不如说居于第一的、基本的、理性的真理的涵义。P537.……笛卡尔提出一条准则作为他的综合法的原则——所有与自我意识一样清晰明确的事物必定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凡是呈现在人的心灵前面如像人的心灵的存在一样确实可靠、一样不可追溯缘由的东西都是真实的。P542.笛卡尔方法论的一元论倾向(即创建一种最高原则,根据这最高原则可以得出一切其他的确实性)助长了此种混淆不清,并从此新的研究方法发展成为一种论证方法——从基本原则出发发展出它的全部知识,此全部知识体系是用非常严谨的逻辑一贯性推导出来的,有如欧几里德教科书从公理、定义出发推导出具有一切几何命题的几何学。P542.帕斯卡尔推论道,因为人类没有另外的科学,无论形而上学或经验学科都不能达到数学的明确性,所以人在追求理性知识时必须谦逊适度,必须更多地听从自己心灵追随预感信念的本能,更多地听从高尚情操的灵活机警。P549.自然科学很可以完全与宗教隔绝,并对它保持一种漠不关心的中立态度;而形而上学,由于它本身的神的概念以及有关精神世界的理论,总是不可避免地同宗教观念世界保持敌对关系或者友好的关系。P551.用自然现象的合目的性来解释自然现象到了最后或多或少归结为事物是由精神创造或由精神安排的思想,这就与力学原则矛盾了。P555.笛卡尔只承认形状、大小、位置、运动为第一性,因此对他来说物质的物体与数学的物体是同一的。P556.笛卡尔发现,一切可体验的东西不是一种空间存在就是一种意识存在。空间和意识是现实最后的、最简单的、原始的属性。P561.对一切有限事物和状态的认识导致两种最高的普遍概念:空间和意识(广延和思维)。在形而上学上赋予这两种概念的地位比赋予有限事物的地位更崇高;它们(这两种概念)是属性,而事物是它们的样式。但是现在如果从这两个最后的、有内容的规定中抽象出来,抽象到最一般的存在,最普遍的存在,那么一切特定的内容就会从这个存在概念中消逝,只剩下空洞的实体形式了。P567.一方面,在形而上学上自由只能意味着不被他物决定只被自身决定的神的绝对存在;另方面,在伦理学上,自由意味着理性征服感情的崇高理想。P583.这样一来,永恒真理与事实真相之间的矛盾就表现为形而上学的意义:只有上帝的存在是永恒真理;上帝的存在根据的是矛盾律,具有逻辑的或绝对的必然性;而有限事物是偶然的东西;它们的存在,根据的只是充足理由律,根据它们被他物所规定;世界以及属于世界的一切只具有有条件的、假设的必然性。第五篇 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P622.在进行任何形而上学的思考和争论之前,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决定,人类的认识能力究竟有多大,并且人类认识有可能只能凭借于准确地揭露知识的来源和揭露知识所产生的发展过程。P627.所谓感觉他理解为物质世界的观念,由肉体的感官作媒介而产生;另方面,所谓分省,是指心灵本身由此而引起的活动的认识。因此,从心理发生学的观点看,这两种知觉的相互关系是:感觉是分省的诱因和先决条件——至于物质或内容方面,观念的全部内容来自感觉,而另方面分省却包含对此内容所进行的种种活动的意识。P642.根据单子论,莱布尼茨关于经验真理或偶然真理的方法观点呈现出特有色彩。单子没有窗户,这就不可能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把知觉理解为事物对灵魂作用的效果:相反地,感官观念(或表象)必然被认为是灵魂的活动,灵魂依靠“先定谐和”在晦暗而浑浊的状态(如细微知觉)中变化发展,而在其中发生的转化只能被认为是使之清晰化,明确化的过程,被认为是澄清为自我意识的过程,被认为是统觉。P643.灵魂后来将理智认识的清晰性和明确性当作普遍原则,永恒真理的活动形式早已蕴藏于感性表象中。因此,当洛克把经院哲学的原则(在感觉中不存在的东西在理智中也不存在)当作自己的原则时,莱布尼茨却加上一条(除了理智自己)。P651.唯心主义在一物体中看见的只不过是一束观念,这种唯心主义就是一个普通人的观点,也应该是哲学家们的观点。物体所具有的现实性除了被知觉这种现实性外没有其他什么现实性。P655.本质的思想形式就这样在心理学上得到了解释,与此同时在认识论上又被否定了。没有任何东西与之对应,只不过是对观念的感觉而已;因为除了通过直接的感官知觉之外,我们对于存在绝不能知道任何东西,因此实体概念的现实性是不能证明的。P660.一切知识基于对观念关系的意识,而其中最基本的是“相等”关系。思维的任务只不过是揭示出观念之间的相等关系。P662.康德走得更远,在他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中,他宣称:“给我物质吧,我给你们创造出一个世界来!”P674.在某一体系中显得是丑恶的东西但在另一个关联或更高一级的关联中却表明是善的,是合目的整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具体的一切不完善的东西在宇宙的完善中消逝了;一切不谐之声都消逝在宇宙的和谐中。P671.有限属于创造物概念,局限是万物的本性。一个世界只由彼此限制而又被其创造者本人所决定的有限物所组成,这是逻辑的必然性。P688.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种种热烈讨论,下一观点成为默契的前提:(如经常为人所想象的)为自然所规定是个人系原始的既与的事实,系简单的自明的事实,一切超越个人的关系都必须以个人作为解释的出发点。P689.这种伦理学基本的个人主义倾向,其典型特色就是经过反复思考的德行与幸福的关系;或多或少鲜明地提出来的最后的结论是,个人欲望的满足被提高到作为伦理功能的价值标准。以此原则为基础而树立起来的实践哲学体系就是功利主义。P695. ……人必须知道什么东西真正给他带来完善,因为不是所有暂时令人感觉会促进生活的的东西都证明是真正地永久地走向完善一步。因此自始至终道德需要伦理知识,需要对人和事物的本性的正确认识。基于这个观点,澄清理智就表现为最卓越的伦理任务了。P704.一种行为产生的幸福越多,能享受这种幸福的人越多,从伦理上说它就越使人快乐:伦理理想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成为功利主义(又称福利功利主义)的口号。P706.如果最后可以决定人的意志的是他自身的祸福,那么他的利他主义行为只有在下述假定下才能为人所理解:他只在利他行为中看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实现他自身幸福的最准确、最简单、最明智的方法。因此,当神学功利主义主张应该以报之以天堂罚之以地狱来驯服天然的利己主义的时候,而经验主义者似乎认为由国家和社会所安排的生活秩序就足以达到这个目的。P712.沃尔夫在这方面仿效他,不过他认为政治契约的目的的为了保证个人相互完善、启发和幸福而彼此促进:因此根据他的意见,国家不仅要关心对外的安全,而且要关注最大范围内的公共福利。P718.如果个人幸福(因为文化提高)而果真增加了,那么文化进步所依靠的利己主义便会削弱。事实上,情况与此相反,物质条件通过理智提高而获得的每一进步都在个人心里唤起新的更强烈的欲望,其结果人变得越来越不满足了因此,结果表面:表面上整体得到如此辉煌的发展,只不过是牺牲了个人的道德和幸福才得以实现的。第六篇 德国哲学P727.哲学史这时与一般文学最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延续不断,翻来覆去。关于这点,十分显著地表现在美学问题和美学观点上。P731.其中本质上新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就是:康德认识到心理方法不足以解决哲学问题;他将关于人类理性活动的起源和实际发展的问题与关于人类理性活动的价值问题完全分开。……因此在这整个尝试过程中,他深入意识的最深处探索关于世界和人生的合理性,并从而从各个方向确定一切实在的非理性内容所开始的界限。P732.这种任务康德命名为理性批判,这种方法命名为批判的方法或超验的方法。P733.据此,康德学说分为理论、实践和审美三部分,他的主要著作为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三个批判。P740. ……感觉组合成为知觉,发生于时空形式中;知觉组合成为自然现实世界的经验,凭借知性概念而发生;经验判断组合成为形而上学知识,凭借于康德称之为理念的一般原则而发生。P741.一个无限空间的观念和一个无限时间的观念并不依存于无数的有限空间和有限时间的经验知觉的组合,但是由于在相互毗邻、相互连续(并存和相继)中的界限特性,整体空间和整体时间已经分别蕴育于特殊的空间量和时间量的(经验的)知觉中;据此,这些特殊的空间量和时间量呈现于意识的只是一般空间的局部和一般时间的局部。P741.因此,如果它们是纯直观,即不基于知觉反而是一切(经验)知觉的基础的直观,那么它们确实必须如此;因为我们虽然能想象时空里没有东西,却不能想象没有时空。P742.……先天知识的对象只能是通过感觉所给予的“繁多”的综合形式,——在时空中排列的规律。P742.人类认识中唯一的普遍的和必然的因素只是事物呈现于其中的形式。P743.确实,知觉所包含的一切并不是事物的真正本质,而是现象。但是感觉内容之为“现象”比起时空形式之为现象有着完全不同的涵义。前者只是个别主体的状态,而后者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的”直观形式。P743.感觉提供个别的观念,数学理念提供现实世界必然的、普遍有效的知觉,但两者都不过是现象世界的不同阶段;在现象后面,真正的物自体仍不为人所知。P744.康德将直观的繁多性综合为统一体的思维能力称为知性,而知性的范畴或知性的纯粹概念就是知性的综合形式,正如空间和时间就是知觉的综合形式一样。P746.康德发现思维对象不过是思维本身的产物。理性的这种自发性形成康德先验理念论最内在的核心。P746.他(康德)根据量、质、关系和样式四种观点分别区分三种判断:全称、特称、单称;肯定、否定、无限;直言、假言、选言;或然、确然、必然。P750.但是,根据康德的假说,上述自然形而上学只能是现象形而上学,不可能是其它的,因为范畴是关系的形式,像这样的形式本身的空的;它们只有通过以直观为媒介才能同时对象发生关系,直观呈现出有待结合起来的内容的多样性。然而这种直观,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只是时空形式中的感官知觉,我们只将在感觉中所给予的东西当作时空的综合功能的内容。P751.因此,本体或物自体是可以从反面的意义上去思考的一种非感性直观的对象,关于这些对象我们的知识绝对无言可述,——它们可设想为经验的极限概念。P753.关于这些理念康德找到三种无条件者:关于内部感官所有现象的总体,关于外部感官所有资料的总体,关于所有一切有限者(有条件者)的总体;这些无条件者分别被认作灵魂,世界和上帝。P758.唯一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这样的行为——在这样的行为中执行这样的命令完全不顾忌其它的后果。道德律是一种绝对的命令,一种直言律令,它之有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假言律令则是相对的。P758.对康德说来“幸福道德”甚至是虚伪道德的典型,因为在这种道德学里的规律总是这样:我为了另外一件事而必需做这一件事。像这样的每一道德行为都是不自主的,它使实践理性依赖于本身之外的某一事物。这一谴责应用于所有试图在形而上学概念(如完善概念)中寻求道德原则的一切企图。P759.因此对康德来说,对人的尊严的尊重是道德科学的实质性原则。人尽义务,不应为利益,而只应为尊重他自己;在同他的同伴交往中,他的最高原则是,不把别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要永远尊重别人的人格的尊严。P762.追求幸福不能使一个行为有德行;德行既不允许以使人幸福为目的,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人幸福。在两者之间不存在经验上的因果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也不容许其间掺杂目的论的关联。但是因为人属于感官世界也属于伦理世界,所以对于人说来,“至善”必然基于德行和幸福的结合。然而实践观点的这一最后综合从道德上只能作这样的考虑:唯有德行是应当得到幸福的。P766.自此以后,历史的进步不在于人类幸福的增长,而在于日趋接近道德的完善以及伦理自由的统治地位所占的广度。P770.美的东西与善的东西一样都有先天性,但是善符合于在道德律中为目的规范的东西,而美则与之相反,使人喜爱而不需要概念。P770.另一方面,愉快的东西与美的东西一样都有无概念性,缺乏判断的有意识的标准,因此具有印象的直接性。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愉快的东西个别地和偶然地使人愉快,而美的东西则构成一种普遍的和必然的使人愉快的对象。P771.最后,美的东西有别于善的东西和愉快的东西在于:它是完全不计较利害的喜悦对象。这种喜悦表现在:它的对象的经验现实性与审美判断无关。第二章 唯心主义的发展P778.可以认为,康德哲学最大的影响在于:所有这些体系的特性是唯心主义;它们全部都从康德在阐述物自体概念中交织着的种种敌对思想发展而来。P793.在感觉中,我们才真正与对象合二为一,我们掌握对象,有如我们在确信无可证明的信仰时我们掌握掌握着我们自己一样。P797.物自体是一个不可能的概念。但是形成此概念的诱因是什么呢?此诱因基于要对意识中既与的东西进行解释的需要。我们碰上这种需要,是在这样的时候,在我们的观念中存在着这样的对立:一方面的形式——我们自己创造形式并意识到这种创造行为;另一方面是物质材料——我们只发现它出现于我们心中却不知我们任何获得它。P800.因此,知识学力求证明:一切经验的意识即使它的目标集中在存在,客体,事物,并将这些当作自身的内容,归根结底,它的基础还是存在于意识对自身的原始关系上。P801.客体只为主体而存在;两者的共同基础是理性,是自我;自我意识自身又感知自身的行为。P802.我们认识存在,只因为存在出现于意识中,我们认识意识,只因为意识与存在发生关系;但是两者均为直接认识的对象,正如在我们的观念世界中存在于它们之间的联合体实为直接认识的对象一样。P802,因此,哲学不是知识的科学,而是处于永恒变化状态的知识的科学——辩证法。P804.所有思想的最高原则是:凡是自身矛盾的就不可能是真正现实的。P805.我们假设事物,事物必须与自身等同,而事物又必须等于自身多样性的性质。P810.“作为观念是世界”只能是现象;客体只有在主体中才有可能,客体被主体的形式所决定。P811.当然,在此使用的“意志”这词必须从广义上来理解。在人和动物身上,意志表现为被观念或表象所决定的动机因素。在有机体的不能和植物性的生活中表现为刺激敏感性,在经验世界的其他形体中表现为机械的变化过程。P816.自我意识的原初的实际行为只被它本身所决定,这种自我意识意味着:“自我”本身只有通过和“非我”的区分才能被“确定”。然而,因为非我只在自我中“确定”——即从历史上表述,对象只在意识中确定——所以自我和非我(即主体和客体)必须在自我中相互决定。因此便得出结论:自我意识的理论系列或实践系列是按照非我或自我谁是决定者的一方而定。P818.因此,自我最内在的本质只是自身的活动,只以自身为对象,只被自身所决定,——这就是伦理理性的自由性。理论体系的最高峰是直言律令。自我是伦理意志,世界是义务的感性化了的质料。P821.自然是变化过程中的自我——这是谢林的自然哲学的主题。P827.为了从感性规定向意志的伦理规定过渡,康德提出宗教作为支援,而席勒则提出了艺术。P832.希腊人的感觉很自然,而近代人却感觉到自然像失去的天堂,有如病人向往康复。P839.特别是,他从“有机体”的观点来阐述整个理性生活的概念。他不仅像谢林一样把宇宙视作“本质有机体”(神圣的有机体),而且把社会结构视作在个人之上的有机生命运动的延续;每一“结合”就是这样一个有机体,它自身作为一个成员进入更高一级的有机体;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产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全面的结合的过程。P841.“现象是生成和消亡的活动过程;生成和消亡本身并不生成和消亡,而是‘自在’,并构成真理生活的现实性和运动”。P854.当意志能够无目的地显现、直观、思维自己的客观化时,它就从自身中解脱出来了。非理性的世界意志的苦难被道德所缓解,在艺术和科学中被征服。第七篇 十九世纪哲学P858.我们可以用黑格尔的话说,这个时代的世界精神忙于尘世的具体事务,面向外界,而不面向内心世界,不向自身,不在自己独有的家园里自我享受。P860.当欧洲人的政治—社会生活更加向着群众影响不断增长的时期发展时,当集体对于个人的决定性的影响(即使在精神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时,在哲学思想方面个人反抗社会的至高地位的斗争也就更加猛烈了。P862..但是康德主义的革新却经历了这样的命运,即首先自然科学思想的兴趣使之局限于认识论范围:认识论公开的经验主义的极端化一方面导致实证主义的改造,另方面导致取消了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因此,和在康德之前一样,长达数十年之久,特别是在德国大学里,腐朽的心理学至上的优势扩展开来。P887.费尔巴哈教导道: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就这样,人们又一次把灵魂依赖肉体解释为灵魂活动的物质性;思维和意志被视作大脑的“分泌物”,正如其它的东西是其它器官的分泌物一样。P889.对于作为科学的心理学而言,根据批判的认识论,它必须放弃把灵魂实体概念当作基础以及当作研究的对象;心理学作为心灵生活的规律的科学只应基于内部经验或外部经验,或者两者兼有。P890.当来自“事物”的刺激与灵魂的“反作用”结合起来时,一方面灵魂在直观形象中、在普遍真理(凭借事物的刺激以直接的明确性表现出来)中发展自身的本性,另方面主体的参与使观念世界实际上成为现象,不过这种“现象”作为合目的的内在生活绝不是纯然的幻觉,而是一种善在其中实现的价值领域。P898.我们一定要用实证科学来代替神学,正如过去中世纪社会制度充满热情的描述表现在他的历史哲学中,不仅表现在他所设计的“人道宗教”及其礼仪中,而且还特别表现在他为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要求一种精神和世俗权威的共存中。P901.然而从前他教导说,人独具的特点正如它在历史中所发展的那样,只有在理智克服感情中去寻找,而现在他盼望从心灵胜过理智的优势中满足他的希望,他将此化为公式:以爱为原则,以秩序为基础,以进步为目的。P912.在这里存在一种具有特色的特征,即在所有伦理思想中比以往更自觉得多,更鲜明得多地突出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论从正面的形式——个人从属于社会被陈述为一切估价的准则和基础,还是从反面的形式——个人反抗种族沉重的压力证明是合理的、备受称赞的。P924.权力意志不承认任何“被容许”的界限:对于它说来,一切来源于权力和提高权力的东西都是善;一切来源于虚弱和削弱权力的东西都是恶。因此,在我们的判断中,在认识和信念中,重要的事不在于它们是否是“真实的”,而在于它们是否帮助我们,是否改善我们的生活,是否提高我们的权力。它们之所以有价值只是因为它们使我们强大。P928.不过哲学成就所拥有的有效性不存在于历史的真实性和可理解性,而必须一再努力追求的是,以批判的改造将哲学成就归因于永恒的法根据,哲学成就以此根据扎根于理性之中。因此哲学史是哲学真正的工具,而不是哲学本身。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一部挺赞的哲学史
  •     西哲入门第四本。主要是哲学观念的变化,也就是问题点及一些概念的历史演变。是以宇宙和人生为主导的思维进程。
  •     为什么没有上册让人喜欢呢……
  •     德国人写的哲学史特点在于,喜欢把人物打散,而用概念逻辑的自身发展构建起历史的线索,尤其是对于德国古典哲学之中复杂的理论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清理;对社会政治学说的兼顾也比较到位。
  •     康德部分,豁然开朗啊!
  •     作者是新康德主义价值论的守护者,这么大牌的作者,写出来的书果然不让人失望。哲学史类的书籍国内跟国外的思路、角度还是不大一样的。全增嘏那个老版本娓娓道来思路清楚、文笔流畅,很通俗易懂的,武大的整本书逻辑异常清晰,人大、北大的也各有特色,但所有它们都不如文德尔班的更能引人思考。
  •     下卷我就呵呵后了,显然有些地方明显偏心,另一些地方学养不足。
  •     翻译极其上乘。印刷及其平常。
  •     在《唯心主义的发展》一章,出现了“洪堡的威廉”这样的翻译,笑了。况且Homboldt又不是以-berg或者-burg结尾的。
  •     有人说黑格尔后才有哲学史家 因为黑格尔哲学史即时哲学的观点 而文德尔班又是黑以后堪称伟大的哲学史家 但是这书翻译的不是很通顺 而且结构编排是很有个人风格的 遗憾的是我想把他作为注解辅助来看 最后草草收场 收获不大 以后iu重读吧
  •     同上卷
  •     康德部分简短而明晰,高度凝练概括
  •     功力甚深,但提炼太过,于初学未必方便。
  •     觉得历史,逻辑,尼采式的对待现代人,伟大风格后的这个阶段,以及哲学史本身都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太阳的光荣遮蔽了自杀明点的过程,只有前者融入后者经历那个过程,在无我中自由的创造才能在抵抗时间来到未来,有时候我们不能停留在语法的幻象里,我门要行动,要进入物品本身,要对太阳和自杀明点的人要抬出人,要有对语法的突进,不一定成功,但是缓解了时间,等着取消时间的那一刻
  •     终于给读完了。接下来开始伦理学史的初步掌握。放下书,整体的阅读感受比较模糊,比较感兴趣的是个人主义在哲学思想中的演变及其不同层面的意义。不过这确是一本宏大的哲学思想史,虽然很多部分读起来冷冰冰,无论是语词还是思维方式都与当下的自己无感,但是它们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家们开拓出来的空间的
  •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哲学课程延伸读物。
  •     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     最大的好处是文献列举详尽,给后来者一个很好的“哲学地形图”。 缺憾是中世纪部分有打马过桥(不够细致,进展过快)的感觉,推荐给初涉猎者,因为依个人经验,初涉猎者不会对中世纪思想过多关注,此书的劣处反而成了好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