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9570830316
作者:麥克‧康納利
页数:600页

内容概要

歐美年年蟬連暢銷書排行榜的作家,曾在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擔任犯罪新聞記者,目前仍創作不輟。記者的工作與身分讓他對犯罪現場與事件的真實性有更進一步了解的機會。目前康納利的作品已翻譯成十多種歐洲語言,包括德、法、義、西、荷、葡等,日本1992翻譯他的第一本小說是The Black Echo,更創下數百萬冊的銷售!克林伊斯威特亦於2001年將康納利的Blood Work拍成電影「血型拼圖」。
康納利作品獲獎無數:The Black Echo得到美國偵探小說最高榮譽愛倫坡大獎(Edgar Awards),於是有一系列以哈瑞.鮑許(Harry Bosch)警探為主角的系列推理小說誕生,並奠定其在文壇的地位。此外作品也陸續獲美國安東尼大獎(Anthony Awards)、尼羅.吳爾夫獎(Nero Wolfe Award)、麥克維提獎(Macavity Award)等,包括法國、英國、日本等獎項。現居美國佛州。

作者简介

一本令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稱讚不已的推理小說。
本書榮獲史蒂芬.金專文推薦:
「我極愛開場白,我收集書籍開場白如同別人收集郵票或硬幣,而本書的第一句開場白可說是藍帶冠軍。『死亡是我的領域,』本書主人翁傑克.麥克艾弗伊一開口,我們猶如上鉤似地,一頭栽進書中世界。這句話並不算投機取巧,它完美設定了本書氣氛:黑暗,令人沉思,完全的恐怖。(……)
關於這本小說,您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它是一則精采紮實的故事敘述,假如您喜歡懸疑小說,本書絕對會為您帶來極致閱讀享受。(……)關於這本《詩人》,您需要知道的第二件事是,它的恐怖極為真實(……)
我不輕言使用『經典』一詞,但我相信《詩人》或可證實是一部經典推理小說。有時小說家透過絃外之音向我們傳達美妙訊息:『我有能力做到更多,比我想像得多。』《詩人》正是這樣的小說,情節長內容豐富,層次多令人滿足。希望各位讀者都能享受那發掘出『死亡是我的領域』背後玄機的樂趣。」


 詩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好睡觉了,哥
  •       读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就是某天晚上手贱,鬼使神差的翻到了小说最后一页,结果康奈利还真把代号为“诗人”的杀手真名写到了最后一页。所以《诗人》中让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一波三折,在我这儿就大打折扣了。《诗人》写作年代较早,很多FBI的psycho profile和层层剥茧式的推理在CSI和CM里都成家常便饭了。如果论诡谲和强大的知识背景也输于日系推理。
      可是我还是觉得写得很漂亮,很大部分归因为有幸无心插柳的淘到了原版,打破了一层翻译给语言上带来的隔膜。就是喜欢康奈利那种粗糙略带脏,一副不正经的调侃口气,有些小短语真是神来之笔。
      而更重要的是,书里Rachel的一段话,点出了我潜意识里那么痴迷推理小说的原因。当为男主人公Jack解释为什么“诗人”要在杀死男警察之前要把他们催眠并进行性侵犯的时候,Rachel这样说:These people that we hunt...sometimes there is no explanation. That's the hardest part, coming up with the motivation, understanding what drives them to do what they do. We have a saying about it. We say these people are from the moon.Sometimes it is the only way to describe it when we don't have the answers. Trying to figure these people out is like putting a shattered mirror back together. There is no way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some humans, so we simply say they are not humans. We say they are from the moon. And on the particular moon where the Poet comes from, these instints that he is following are normal and natural. He is following those instincts, creating scenes that give him satisfaction. It's our job to chart the Poet's moon and then we'll be better able to find him and send him back.
      月亮来的人,有什么能比这个比喻更到位,更精彩。在《魍魉之匣》中,京极堂曾经说过:“动机不过是让世人接受的幌子罢了。所谓的犯罪——特别是杀人等重大罪行皆是犹如痉挛般的行为,宛如真实般的排列动机,得意洋洋地解说犯罪,是很愚蠢的行为……世人想把犯罪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切除,将之赶入非日常的世界里。这等于是绕着圈子间接证明了自己与犯罪无缘。因此,犯罪理由越容易懂,且越远离日常生活就越好。”我想康奈利在让“我”,也就是男主煞有介事的排列证据追根溯源的找动机,最后竟然发现完全猜错了凶手也许初衷是为了刻意制造情节上的一波三折,但客观上提供了这个“无动机论”的理论支持。很多人觉得这本书里对真正凶手的犯罪心理解析不够到位,但我觉得《诗人》最大的亮点恰恰在这里。大费周章花力气去解释的犯罪心理却并不属于真正的罪犯,而真正幕后黑手的杀人动机和成长创伤经历却乏善可陈,他只是想杀人,你又能说甚。
      这就是我痴迷推理的原因,它们充分证明了一个理论:人性本恶,且不可解。
      
  •       本书不愧是康奈利的最经典名作,它拥有一个漂亮的故事,一系列完美的罪案,一堆性格各异的配角,以及一个非常让我厌恶的男主角.
  •       路过联合书店,发现40块的《诗人》特价10块钱,不常看侦探小说的我决定买下来,因为它的精装书皮不赖。
      迈克尔·康奈利可以说是一个规规矩矩的侦探小说家。在书中,非常工整的结构,循循渐进的情节,前后呼应,层次明显。你甚至能够看到他是怎么样去一步步完成他的大纲、细致他的枝叶。
      第一部分:发现凶手的存在。我觉得这部分是最有意思的,篇幅也占了图书的一半。主人公依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寻觅。太过瘾了。
      第二部分:FBI介入,抓凶手。这个转折位很明显,因为FBI这个硬蹦蹦的机构让我失去看下去的欲望。很多线索都可以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了,因为很多部门存在。但是作者这时安放了一个美女和主人公的床上爱情,这又让我看了下去。
      第三部分:推翻。原来有更大的幕后黑手。这部分了了几页,显得有点为了丰富整个故事而造出来,没有侦查的成分。电影情节,黑手自己傻呼呼跳出来。
      
      最大的收获:信息来源。
      
      整部作品以”记者“我来进行故事。记者与公司编辑、总编如何周旋,如何获得有效信息,如何挖掘新闻故事,如何与政府机关谈判……很多关于记者工作的技巧都放在小说中。
      
      真希望中国有这种能干的记者,揭开社会与政府各种不为人所知的东西。这种能力吸引着我。
  •       忽然发现侦探小说的三分之一处对我来说是个关键点,我会用一到二天的时间看到这个点,如果作者这个时侯还没把我带进去,这本书基本就是停滞了。康纳利的这本越往深处读,越欲罢不能,遂一口气读完直到天明。他有的是素材又很会抖包袱,600多页的长篇没有这个功力还真不行。
      
      在这本书的三分之一处,康纳利开始用到爱伦坡的诗句做遗言,这些遗言让整本书带着浓郁的阴暗氛围,也让人丢不掉这场联环谋杀案。这是一场痛苦的追索,越接近真相,越抛不开过去的重荷。杰克,格拉登,蕾切尔与巴克斯四个人的过去铸成了故事四条纵横交错的秘线。
      
      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要背负着过去,是这些过去造就了今天的自己,无论接不接受,唯一的选择是继续走下去。如果可以把人生分成三段,那么第一段的经历,或多或少影响了后面二段的路。这些善恶苦乐的种子一旦种下,总是会开花结果,这果子无法交给别人,需自己吞下。
      
      康纳利用这么一段话来做结尾:在夜里,无数纠缠着我徘徊不去的过去的幽灵中,最难以排遣的就是长存于我内心的那份空虚。正是它,使我对自己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产生了怀疑。
      
      这不像是杰克与雷切尔之间的感叹,更像是对全体书中人物的一次总结。
      
      午夜文库里的几个大师,布洛克是写给失意人看的劫后余生,抚慰人心。钱德勒靠着笔下强烈的侦探气质,征服读者。格拉夫顿则是用女人自我的姿态说一段坊间八卦。康纳利才是真正在午夜讲故事给你听的,他的故事若是只看了前头,不会猜到后面准备了什么。
  •       我个人比较推崇这本书,况且迈克尔也是个好作家。无论是剧情还是描写都有可看的,而且人物的塑造也是我喜欢的类型。  不说其他的,我来说说缺点,优缺点很正常,希望各位别因此对这部作品失望。  1.整体上来说犯罪手法仍稍显捉襟见肘,虽然我相信催眠这种东西很神奇,但是做总觉得用它让别人自杀有点不可思议。  2.罪犯的动机有点离谱,甚至难以理解,凶手只是因为有时曾被父亲虐待就因此杀警察有点太怪异了。而且后期杀的都是好人就有点说不过去,行为上没有前因后果。  3.对于所谓“连环杀手”的心理分析,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性暗示来表现其扭曲的心理,但是到了文末也没解释清楚。(我很在意这个)  4.我至今不懂为什么是BE,为何男女主角要分手,只因为一张照片?也许我浅薄。  综上所述,向各位推荐。
  •       
      《诗人》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第二本手不释卷的推理小说。
      
      《达芬奇密码》重在惊悚,而《诗人》兼具惊悚、悬疑、推理、诗性等等多重性别。
      
      康奈利下笔,从情节、氛围、节奏,情绪、语感,无不精美。当然,此书译者也可圈可点。
      
      我从阅读第一句起,便被牢牢吸住。
      
      整个阅读过程,不自觉地因一些似是无意提及的小细节进入推理程序,而之后情节的发展,也一一证实了自己判断的正确。
      
      除了最后结局。
      
      因为互动性太强、鼓励性太强,所以不能放下。
      
      虽然最后结局有点出乎意料,有点难以接受。但一想到,作者与编剧一样,必然都是想把读者玩转于股掌的,谁肯让你一路顺藤摸瓜?不峰回路转一下,简直对不起手中这支笔。
      
      这样一想,便也释然了。权当是看了部杂锦电影。
      
      起的是法国文艺片的头,造的是英式谋杀片的中盘,收的是美式好莱坞的尾吧。
      
  •       “警察猎人”居然是巴克斯,当然,也只能这样了,真正的凶手一般都隐藏在身边。
      雷切尔的嫌疑设置得很好,几乎没有不怀疑她的可能
      巴克斯的动机、犯罪心理揭开了一点点,但还是个谜。
      他要是继续当“猎人”的话呢……
      故事还得继续不是。
      
      确实是一本拿起来就难以放下的书。
      
      
  •     看看日期,Wohohoho
  •       读到1/2左右的时候还是挺喜欢的。文字踏实,爱伦坡式的阴诡若隐若无地笼罩,情节发展流畅稳定——以至于衬得后半本的节奏那叫一个乱七八糟。
      
      美式推理我真没怎么碰过(兴许这么界定本身就是不对的),因此对这本的期望还是很高的。只是它犯了我几个忌讳。
      
      一是风格不统一。前半段还是偏执狂孤身深入,后面就变成艳遇+FBI出动的乱炖了。情节上这样安排当然无可厚非,但它让书的整体风格显得前后不统一,更别提时不时乱入的格拉登视角……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一些事件和细节我认为是完全不必要的,它们的存在反而将整本书的后一半大大冗长化了。我倒想说是作者驾驭功底不够呢,可前半部真心写得好,所以就当是我口味太挑剔吧,法克。
      
      二是转折的生硬。恩兴许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一波三折是让人惊叹的。但现在的读者你懂的,在享受阅读的同时都绷着神经探测作者的陷阱。在包袱抖开之前,我们早知道那里面有什么了。这没关系,老套的狗血始终不乏受众。问题是最后那一转……我没高潮起来啊!
      
      巴克斯没有必须成为诗人的理由。你当然可以说前面多少还是做了些铺垫,比如他的强迫症,比如他调走雷切尔(在落实之前,我一直在他对雷切尔产生了怀疑和他想转移雷切尔视线两种猜测中游移),然后呢?除了在杰克向他告发雷切尔时作者对他过于精简的描写显得不正常之外,他没有值得怀疑的价值。而最后那个弄错房间的clue简直是不公平至极……没错,我想说的就是为写而写。最后这一转在我眼里就像个肿瘤。如果作者以更简洁的方式将结收在雷切尔那里我反而会更喜欢的。
      
      有评论说,巴克斯这种类型,天生就是有杀人的基因的(大意)。我也同意,有些人杀人,是因为他们就是会杀人;其他人多少也有一个bottom line,但跟这些人不在一个次元。但其实要说巴克斯的杀人理由完全无迹可寻,那也必然不是。
      
      PTL上的两次幽灵留言说明了很多问题,书尾巴克斯自己的独白也多少透露了讯息。巴克斯无疑对自己的父亲有一种畸形的崇拜与仇恨——一方面那是一个有力、权威的形象,他渴望他的保护与爱;另一方面他从小面对高压教育,长大后得以同样的名字从事同样的工作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杀死警察并性凌辱他们,无疑使他幼时的畏惧和隐秘的欲望得到了解放。而他在肖恩身上失败了,或许跟肖恩保护自己妻子的行为有关,或许跟肖恩本身更加具有保护性而非侵略性的个性有关,这就要问作者了。
      
      但或许这都是bullshit。杀人犯管你呢,只要有一颗种子,他们就能兴高采烈地攥住使之生根发芽,这是种即使知道最后会衰败也遏止不了的欲望。就跟格拉登一样。巴克斯说杰克本来应该成为他的收官之作的,我呸他一脸。他只要活下来,一准儿还得犯案。据说《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也是变态杀人犯来着,倒是有必要找来看看。
      
      是不是该说三了?三其实也没什么,生理性厌恶而已。比如无法控制自己欲望的恋童癖啊,认识不到三十六个小时就滚床单啊(这也没什么但这种刻意式的写法我真不喜欢),滚了又滚啊,滚了再滚啊,什么的。老美们是不在小说里插一段relationship就感觉不爽吗?顺便说我从来没喜欢过雷切尔。
      
      说起人物的话。主人公性格蛮有意思,特别是关于内心空虚那一段,略有共鸣,但无所谓好恶。比较萌的竟然是索尔森……从他一开始王霸之气的出场我就挺萌的,看他威胁讼棍那块简直爽死了。可惜他迅雷不及掩耳地挂了。
      
      啊,本来想随便写几句结果又变成长篇大论了。虽然抱怨了一坨,但奇怪我对这本书总体印象还不差。另,双十一京东没有书籍大折扣太不爽了……(都放在前面6天了还是分类打折搞毛线啊!)
  •       老牛拖破车一样看了好久才看完,不是书不好看,实在是年纪大了,即使是悬疑惊悚,也很难激起欲望
      喜欢买一杯咖啡,在周末的下午,捧着啃
      3,4月的杭州,乍暖还寒,晴雨反复
      有点像书里的气氛,温暖与明亮,寒冷与阴郁并存
      我料到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结局,却料不到这不是他的结局
      看到400页的时候,暗叫,完了完了,结局要收不住了
      居然在最后,又折腾出一浪
      恶魔,也许没有太多的契机
      他就是在这里
      
  •       今早2点,我愚蠢的抱起看了一半的“诗人”上床,打算做一会儿睡前阅读。当看到还差一百页结尾时,已经三点多了,我决定不能再看了。关灯后,不出所料的睡不着,我意识到,不看完是休想入眠了。于是果断踏实开灯、起床,看到了5点,终于把它看完了。
      
      当然,之后的一觉也毁了,总是睡一会儿就醒,半梦半醒之间,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或以原样、或变了样子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这其中的大部分,我都知道哪些是和书里相符的、哪些是不符的,只有一小部分我不能确定。就是这一小部分,折磨的我起床后连牙都顾不得刷,赶忙拿起书去对照,得到明确答案后,才肯去乖乖刷牙洗脸。当然,洗漱过程中,这一切还是萦绕在我心头,几乎把我占据。
      
      好吧,抒情到此为止,现在来说说“诗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其一就是顺应了侦探小说的时代变迁。文学发展到今日,侦探小说早已不再是柯南道尔、克里斯蒂、范斯那个时代的样子了。他们那时的小说,情节并不十分复杂,作者把主要力气花在设置推理巧局上。正如福尔摩斯在某些短篇中所说,那些看起来千奇百怪、耸人听闻的案子,往往案情倒并不复杂;而那些看起来并不出奇的案子,却很有可能疑局丛生、很难破解。很明显,彰显我们的福尔摩斯的智慧的,是后一种。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出作者的倾向,就是希望读者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跟着侦探们一起推理去,其他的不要过多关心。
      
      克里斯蒂的小说,中心也是推理,但案情设计也颇下功夫。也就是说,如果能有一件既能充分展现波洛的推理技巧、案情又稀奇古怪的案子,那么小说岂不是更为引人入胜?我们的波洛所面临的案子,大多正是这样的。然而案情再复杂,也不能撼动推理过程的核心地位。一旦推理完成,整个小说即告结束,剩下的不过是细枝末节。
      
      到了美国的现代侦探小说大拿艾勒里奎恩,侦探小说又有了一变。推理固然还是小说的核心,但情节中却掺进了很多新奇的流行元素。比如公认为侦探小说中的里程碑之作“凶镇”,其中插入了大篇幅的法庭审理场景,这是美国元素最浓厚的地方,美国人就最爱看法庭场景嘛;并且爱情的作用居然在推理过程中占到了主导地位。这和我们习惯的“凶手是个冷酷无情、算度精确的人”有了很大的不同。
      
      而在奎恩的另一部饱受诟病的作品“十日惊奇”中,情节更为诡异。虽然凶手的“十诫”布局相当的草率,但却启迪了后来一大批虚构小说中的“宗教杀手”,典型的如电影“七宗罪”。
      
      到此为止,侦探小说还都是侦探小说的样子,案情是开始,推理是核心,侦探是超人,没有私心杂念,面对惨剧丝毫不动容。
      
      后来的雷蒙德钱德勒却是个异类,他的小说,推理基本上不是核心,核心是对人物的刻画、性格的展开。每当到了结尾时,案情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主人公、那个让无数人头疼的菲利普马洛,他的形象再一次圆满了,于是小说可以收尾了。福尔摩斯、波洛和奎恩面对罪恶的世界丝毫不受影响,继续投入到新的血腥洪流中,这是天经地义的;而马洛,每次在击败这罪恶后,他的孤军奋战、他的不改初衷,对他、对读者而言,都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让他既是凡人,又是英雄。但是,由于人物取代案件成为核心,小说结构就不可避免的比较松散,很多细节就显得过于零碎。
      
      我们很容易就看得出,村上春树受到了非常多的钱德勒的影响,不论从结构上,还是在细节上。村上书中的人物,一如马洛般,精神高贵而孤独,面对客观压力的逼近,能够进行冷静的反抗。虽然在此过程中,主人公会遭受心理上的打击、甚至摧残,但最后依然能够屹立世间,继续独行在这茫茫暗夜。
      
      当然,如果你喜欢这种理想化的气氛,那你就会接受故事结构的松散、太多的和推理无关的琐碎段落。如果不喜欢,就会觉得这种写法真是一无是处。如今我30岁了,我觉得村上一无是处,而钱德勒也是个为了装b还没遭过雷劈而自鸣得意的蠢货。
      
      康奈利的“诗人”写作于90年代,在这个时候,我们心目中的那种古典而纯粹的侦探小说,早已不复存在了。也许侦探小说这名字也该改改了,“诗人”虽然号称是 90年代最好的侦探推理小说,但它实际上是一部以构建悬疑为核心的作品,悬疑的内容包括诡异的案情、主人公的心路、新闻记者与警察办案的矛盾……等等。可以说,其中每一条都是吸引人的,但推理的纯度却已经不怎么强了。也许,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这现状,承认我们看的是一部悬疑小说,同时不必对它的“枝节”感到不适。
      
      其二是多条叙事线博而不杂,而且每条都很吸引人。一条是主人公杰克的记者身份主线:在过去的侦探小说中,警方总是百分之百、毫无保留的帮助侦探的,不管侦探是做什么的。现在时代不同了,杰克的身份,是令警察界深恶痛绝的记者。他的每一个试图调查真相的举动,都遭到了警方的不同程度的阻挠。而他和警方的斗争,很少真诚协作,多的是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相互提防。这斗争写的非常精彩,非常招现代人、特别是美国人的喜爱。因为记者代表的新闻自由、和警察代表的国家安全,是美国人最珍视的东西之一。这两者的矛盾,非常容易抓住眼球,而且,很难说他们的对立立场中有谁是错误的,因为这是美国的制度决定的。而描绘制度的缺陷,一向是美国人喜闻乐见的东西。
      
      另一条和前一条也有点关系,那就是杰克的情感主线。杰克不再像福尔摩斯、波洛那样是个几乎不犯错误的推理机器,相反,他根本就不是个侦探,而且有着极强的情感和私人欲望。作者一再加强杰克身上的普通人光环,比如让杰克多次反思:我这样执着于参加侦破,到底是为了哥哥报仇,还是仅仅为了能写出一篇独家新闻报道?还有杰克的几次意乱情迷、几次恐惧,在最终破案后他的淡化对自己新闻事业成功的描写、转而强调这件案子对他精神上的摧残,这都让我们感到贴近,增加了很多代入感。
      
      杰克与雷切尔的爱情,一方面让破案过程不那么单调,一方面这爱情也和案件息息相关:如果杰克和雷切尔没有相爱,他就不可能那么“了解”雷切尔、从而做出雷切尔是“诗人”的错误判断;杰克和雷切尔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凶手作案的时候;如果他俩没有在一起,那么索尔森、巴克斯等人的许多行动势必让读者感到不可理解。
      
      当然,最重要的,是破案这主线。在经典型侦探小说中,推理一旦完成,小说就基本结束,接下来的抓捕凶手的过程,不过寥寥几笔。而“诗人”在几次推理完成后,追捕凶手也显得十分惊险。追捕和推理的地位相当,很难分清孰轻孰重,它们和共同构成了“诗人”的骨架。这也是我在前面所说的,也许“侦探小说”这个名字可以改改了,现在、以及以后,侦探元素都将作为悬疑小说的一部分而存在,不再会有那种纯推理演绎的经典型侦探小说了。
      
      其三是多种流行元素的糅合。关于这个,在以上部分也有涉及,这里我想重点提的,就是书中的电影元素。这一元素在书中比比皆是,比如平行蒙太奇、场景的突然跳转、叙事的简洁流畅、较少心理活动、个性鲜明易记的人物、具有台词风格的对白,都像是在看一部电影一样。但是很遗憾,我搜索了一下,这部书问世多年,但没有被拍成过电影。
      
      书中的三重结局的结构,看起来很熟悉。早在艾勒里奎恩的“十日惊奇”和“希腊棺材之谜”中,就已经有过双重结局和四重结局了。已经笃定的推理结果,被新出现的、但之前已经打好伏笔的细节推翻,从而推出新的结果,这是多重结局的标准模式。在后来的电影“普通嫌疑犯”中,我们也见到了类似的处理手法。这种模式只要玩得不好的话,会让读者感到故弄玄虚,不过“诗人”还是挺严谨的,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质疑。当然,如今这种模式在文学和影视中已经被用滥了,使得读者智力大增,一见到开头无比顺利的破案过程,就能聪明的预见到,警方所追查的凶手不过是个小把戏而已,真正的大头另有其人。
      
      写了这么多,感到自己已经脱离了“诗人”的本身,而在讨论一些宽泛的东西了,比如侦探小说的变迁、“诗人”的承前启后的文学地位,等等。每方面都写了些,但每方面都不深,真是才疏学浅啊~~
  •     非常不错的侦探小说。环环相扣,情节铺垫以及出其不意。
  •       我喜欢推理 但是也就看过区区几本,看完《希腊棺材之谜》后接着看的《三口棺材》,好像和“棺材”结下不解之缘了 结局都没得说——完美!接着又看了这本《诗人》,感觉怎么和《希腊棺材之谜》那么像 也是结局大反转,都是职能犯罪。
      但这种职能犯罪 如果是国内 那就很少发生了 无论是《希腊》里的检察官 还是《诗人》里的FBI高管,搁中国都是公务员 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且他们来钱的渠道也很多 甚至很“干净”,一般他们落马几乎都是腐败原因。
      我想,不会有哪位检察官为了发笔横财像《希腊棺材之谜》里的佩珀那样铤而走险吧?或类似FBI的什么我国司法部门的高官、安全局特工等因为童年阴影报复社会而去做连环杀手吧?在中国,他们也就是想在二环买套房子 能有辆平时不敢开 只有当外遇或度假时悄悄开出去的 40W以上的车就谢天谢地了,他们应该还没进化到《诗人》里的FBI(小巴克斯)那种境界吧---------哈哈 人家老外就是喜欢“精神食粮”。
      书写得很不错 文采很好 两条线交叉叙事技巧颇赞!之所以没给满分 这一分扣在结局上。《诗人》的结局我觉得做得没有《希腊》好,意料之外,但并非那么得“情理之中”,《希腊》里的检察官佩珀最后被揪出来 的确很出人意料 但作者不厌其烦地用了整整一个大章节的篇幅(第三十四章 推原论始)来详细阐明检察官佩珀的杀人动机及整个作案过程。而“诗人”小巴克斯就有点儿“情节不够,往事来凑”之嫌了,且他的“往事”也没有蕾切尔的“往事”具有震撼性和说服力 这就感觉作者是为了出其不意而出其不意似的。照这样写书 我也会写 大不了到大结局时 我随便写个在前面出现过的扫地大妈 看门大婶之类 给他们套上个童年阴影 让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有了杀人动机了。
      推理小说需要结局大反转 就像悬疑片《小岛惊魂》、《第六感》那样 观众和读者的观影和阅读是一种震撼的美妙体验!是一种享受!但一定要能自圆其说 且让别人不感到太突兀才行 这点奎因做得最好!康奈利还是嫩了点儿。
      所以 我觉得《诗人》的结局还是顺着“蕾切尔是真凶”这条线写下去较好 重点描写艰难的抓捕过程即可!一样是大反转 且极具说服力。
      哎~你突然冒出个FBI高层 且最后轻描淡写地说句“小巴克斯的老爸 老巴克斯有洁癖 小巴克斯的童年被老巴克斯的这个“优点”给毁了。”你康奈利真以为读者那么好糊弄呀?如果说康奈利刻意这么安排结局 模糊化处理凶手的动机 以便增强作品的多解性与开放性 甚至增加些神秘感?但这样写显然很不讨巧 难逃形式主义的窠臼 而且推理小说并非纯文学 我们读者也不想在那里意淫。所以还是奎因的传统方法好——该说的就说出来 一股脑儿全说出来。
      蕾切尔是否真地杀了她那个上过自己床的老爸 作者卖了个关子 这个关子卖得恰到好处 因为不论蕾切尔是否杀了老爸 都不会引起读者反感了———是的 她是那么美 甚至在千钧一发之际 “美救英雄”,她俨然是一个女神了已经。而小巴克斯童年阴影的设定真得很牵强 况且这种推理小说又不适合出续集 既然没有《诗人2》 那么这个结局就连差强人意的标准都很难达到了。
  •     故事一层一层,非常有才能
  •     啊……自己说痴迷是有点夸张了。很感兴趣罢了。
  •     看不出你还是推理迷
  •       明明就不怎样,怎么评分那么高,用了好几天啃了这么厚一本书,看到结尾,整个人泄气。
      
      这不就是日式推理用到烂的逆转桥段吗?其中那个我很不欣赏的三津田信三更是这种桥段的佼佼者。
      
      没看出这书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至少没感觉出什么冲击力,平淡无奇。
  •        读迈克尔康奈利这本受到很高评价的《诗人》,我的感受是过程大于结果,我们常说的小说,特别侦探小说吸引人的“一波三折”的境界他达到了,而且真的是三次大转折。但是最后一次转折略显生硬,所以结尾让我感觉挺不过瘾,但是由于其前面精彩的过程,这一点也无损这本小说带来的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这本小说的切入点很带劲儿,其中,两条“矛盾”的逆向设计很能引发故事性。一条就是,警察和犯罪分子间的,这当然是天然的矛盾,但是同时大多数情况下又是单向的矛盾,通常都是警方追,犯罪分子躲的情况,而这次却是犯罪分子主动向警方进攻,一系列警察被杀事件,让警方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条就是警方和媒体的矛盾,看多了美国电影和美剧都对这样的场面不陌生了,一起命案发生,警局内部紧张探讨,然后负责人一出门,一堆记者便围拢上来。警方和媒体间的矛盾颇为复杂,一方面,办案过程老被媒体“骚扰”,甚至因为一些媒体信息曝光让线索断掉,直接影响破案,这是令人恼火的;另一方面,警方常常需要媒体传达消息,安抚居民,或者请求协助,甚至设下陷阱。通常,警方在信息方面是优势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而这次却是一个记者,因为身为警察的哥哥的蹊跷自杀,而最先发现线索,成了信息优势方,甚至可以以此“胁迫”直接参与警察办案。这样的矛盾交织,就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发力点。
      
       小说以主人公杰克的哥哥――一名警察的“自杀”开局,这个开局更像序幕,实际上,直到杰克发现哥哥之死另有隐情才拉开了故事的大幕。同时,作者又引入了另一条支线,颇具“变态”气质的恶人格拉登,这条支线在阅读中给我一种“搅局”的感受,让你感觉他与故事有关,但是又觉得作者不会这么简单的将凶手就直接呈现在你眼前,他可能只是一个反转的铺垫。于是,康奈利就布下了这样一个巧妙的若隐若现的局,引得读者顺着他的套路往下继续。整部小说探案的过程让我想起了喜爱的美剧《犯罪心理》,故事中也有类似的罪犯素描心理专家,绘声绘色的向警员描绘凶手的特征,而警员按照素描办案的过程有着美剧似的紧张节奏。康奈利在这部小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对局面的掌控能力,他似乎不断往自己的故事里“添乱”,本来杰克哥哥的案情加上一个格兰登就很离奇了,他又接着引出专门针对警察的连环谋杀案,另一边格拉登又犯事儿,但是看起来与本案无关,令人生疑。本来办案就够折腾了,康奈利还要让杰克与一位女警官暗生情愫,同时这名女警官的前夫又在专案组中,与他有着颇为火爆的男人间的或明或暗的冲突。眼瞅着杰克直接进入专案组,似乎省去了警察和媒体的扯皮,显然康奈利嫌这不够热闹,还是引入媒体搅局,并引发专案组有人向外泄密的支线悬疑。康奈利就这样以一起疑似自杀案件为种子,不断生长分支剧情或情感纠葛,直到构筑了一个格局颇为庞大的迷宫。
      
       而贯穿这座迷宫的精神气质便是爱伦.坡,凶手每次作案都会留下爱伦.坡的诗歌节选这一特征,让这个故事带上了一种阴郁凝重的气质,黑暗之中让故事对人性的表现,和对人物沉痛回忆的挖掘显得更引人入胜。迈克尔康奈利对爱伦.坡的敬重是显而易见的,他曾经召集一批侦探小说作家写下对阅读坡的体会,结集出版了爱伦.坡的作品选集《大师的背影》,而在那部集子中,他就写下了创作《诗人》的过程中与坡的渊源。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故事中几个人物的记忆与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坡的小说中的气质,人性的那种身不由己般的阴暗在书中有着突出体现,相互的算计、背叛、欺骗不断发生,也让整部小说一直闪光点不断,精彩纷呈,让你有强烈的一口去阅读下去的冲动。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感觉本书的结尾转折有些突然,虽然确实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杰克在案子看似了结后,有了新的怀疑对象时,康奈利也调动其中人物和线索让真相和犯罪动机看上去慢慢清晰,按照以往的侦探小说阅读经验,应该就等着收尾了。但是,收尾却还是来个反转,虽然回溯之前的故事,解释的还算清楚,但是动机呢?这结尾让人纠结的就是真凶的犯罪动机上,康奈利没有呈现出来。我的看法是,或许之前的对另一位疑似罪犯的动机中就已经交代了真凶可能的动机,而本书实际上一直在进行犯罪心理学分析,康奈利也算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读者去猜想,当然,这不是我们大多数人能够习惯的。或许,犯罪常常无所谓动机,就如书中所说“分隔他的双重生活的那堵墙厚得像银行金库的大门。在有的案子中,这堵墙始终无法穿透。无法解释动机的案件。你只知道这些人心里肯定有些什么,那种种子。有一天,种子生根发芽,癌细胞扩散......然后,他开始将他从前也许只在白日梦中幻想过的那些事付诸实施。”,这样的结尾从故事上或许显得不够大众,但是它显得也许更加真实,我们对犯罪动机的“期待”其实也是一种安全感的期待,我们希望罪犯都是有动机的,一旦知道了这些动机,犯罪可以防范,或者我们自己可以防范这些人,再或者让我们感觉这样的动机很少见,我们离它很远很安全,而这样的动机模糊的结尾让人感到不安,或许才是我们感到困惑的根本原因。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ed4dd8431575c11f72f05d46.html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