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褶裙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543448100
作者:林茨
页数:186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特木里
1 自我放逐,我的蛮夷血液产生了作用
2 自治州与航天城
3 三个彝人,他们终结了我的一个理想又启发了另一个
……
第二章 美撒
1 地名的魅力
2 每个制高点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注视着你
3 多隆的游记
……
第三章 火烈
1 金沙江畔
2 骄傲使他们陷入绝境?
3 保持自尊的最后方式
……
第四章 九都
1 女性美与利他主义
2 乐天的农耕者
3 我与彝女的一次讨价还价
……

作者简介

边缘部落。 黑彝,彝族部落中最高贵的一支,有着几百年辉煌而又惨烈的历史。他们的后人,至今在云贵高原的褐色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充满尊严的生活。


 百褶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百褶裙》作者林茨1986年在四川凉山地区旅行的时候,在西昌偶遇三个穿着独特的彝人,为他们的气质所倾倒,然语言不通,只能一直尾随着他们,想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后来通过这三人反复提到一个地名“特木里”,林茨终于来到了特木里,一个彝人聚居的世界。林茨的生命从此发生了变化,他“放弃了做艺术家的志向,与此同时,‘纪实’文本及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的十年,他数度来到特木里,逐步进入彝人的生活、历史和文化,同时也目睹了现代化和商业经济对这个偏远地区猛烈冲击而使传统文化的迅速消失。黑彝的故事很引人入胜,他们是彝族部落中的贵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历尽沧桑,但从未放弃自我的尊严。书中的一个小插曲可见一斑,林茨每次要给一个黑彝人拍照时,这位黑彝人都坚持要以站立的姿势,保持他心目中的高贵仪态与气质,所以只要林茨一拿出相机,他就要站起来。林茨的文笔很是精彩,书中选用的大量人物照片也很有味道。请看这段:“只见远处的山峦、中景的青瓦土墙房屋以及姿态优美的树木,共同构成一幅颇具宋代风范的山水画。成群结队肩裹披风、气宇轩昂的彝人,前者准备出售的牲畜,在那块漂亮的台地广场争奇斗艳。这里几乎没有妇孺的身影,正在进行或等待交易的男人,个个都是宽肩、高歌、黑红脸膛,一切显得明晰、理性,空气中漫溢着阳刚之气,连待价而沽的牛马也显得神气而俊朗,成群的绵羊,像从室内搬出来的雕刻品,晶莹地闪耀着午后的阳光,并在地上留下干净的投影。”书中贯穿着的是林茨对于文化的思考。“在西昌街头于茫茫人海中,惊鸿一瞥地与最初三个彝人相遇我领略到一种非常另类的精彩。他们矜持高傲的神态、黑灰色的披毡以及斑斓古艳的百褶裙,包含着非我们通常用以形容乡土生活的言词所能描述的“冷酷”要素,看上去十分迷人并适合于艺术。现在的景象却令我在震撼之余,立刻丢掉了一切猎奇的动机,当视线所及范围所有的人都向你展示相同的仪表,相同的语言和相同的行为方式时,你看到的是“文化”。这里没有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主流与边缘的对比;只有单一的,既纯粹,又被普遍接受并习以为常的东西。”不过,今天你看完这本《百褶裙》,然后慕名而去特木里的话,也许看不到书中所描述的人文景观了。市场化和全球化,把昨天还历历在目的文化转眼就远远地甩掉了。在书的序言中,林茨最后写道:“首访特木里十年后,我“发现”了与它一山之隔的怒江大峡谷。在那里我结识了一名傈僳族妇女,她本来已远嫁富裕的东部沿海,在那里生儿育女,有一天她却只身返回了其在大峡谷的老家,我对这位农妇的选择深感理解和欣慰。尽管以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眼光衡量,大体上,那里的蛮荒、贫困及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仍一如往昔。世界在进步,致富梦、强国梦可以如火如荼的照做下去,但应该永远让想回归的人,能回到他们想回的地方去。如果能这样,我想,多元化和自由的价值,就可以说已经得到了体现。”“大千世界,万种风情,精彩各有不同”,对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尊重和保护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对于我们这些淹没在商品化大潮、致富梦和强国梦中的人们,是否有别的生活出路呢?或者是否能让一些人有别的选择呢?在《英伦落叶》里提到:“不发展给人的印象是落后,愚昧、迷信,但却是可持续的生存方式;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似乎进步、繁荣、强盛,但却易毁灭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在中国西部旅行,常常为这样正在逝去的文化而感伤,自98年先后去了三次西藏,目睹其中的变化,看到强调正统、权威和大一统的汉族统治者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漠视和缺乏尊重让我黯然。也许让当地尽快地发展旅游业是保护本地文化比较可行的路子。不知道欧洲当年在经济大发展的时候也是否如此,至少我在欧洲旅行时感受到他们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视,让我汗颜。呵呵,好像跑题了。最后给我的书评总结一句,对人文感兴趣的朋友,《百褶裙》是一本读起来不费劲而值得一看的好书!2006年8月16日 于北京 11楼http://www.freeyu.com/blogview.asp?logID=373
  •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感觉,真的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一扫长久以来阅读的疲态,让我满心地贪恋其中的文字。序写的太棒了,让我简直有抄写一遍的冲动。而文字,挥洒自如,妙曲天成,却又朴质清新。很少在游记中读到这样的态度,没有“文明使者”的优越感,只是一个好奇的异乡人。很好
  •     《百褶裙》作者从80年代末开始经常性地访问凉山彝族地区,特别是布拖,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此书。他的另一部名著是《福音谷》,写的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他的这两本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有一个很细致感人的关于某人的故事,串在整个大背景中。另外,作者是个画家,所以照片拍的颇有肖像绘画美。不过这位画家对地理方位似乎不算敏感,号称在布拖花了十年功夫,可书里还出明显的地理方位错误,从旅行者这个角度,说他南辕北辙一点也不夸张。布拖本地干部告诉我他们都知道这书,因为是写布拖的么。他们都说没看完,看了不多就放下了,因为觉得里头说的内容不对。我想本地人看外地人写的东西都有这种情绪,觉得不全面,不是完全真实。其实外人看的角度和本地人不一样,永远不能达到本地人认为的那种真实,也没必要。关键是读者要知道,“真实”的差异,对“真实”所持的认知上的差异,是存在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我以前不信我爸说他读大学的时候光着脚走路,现在我信了。
  •     这是我认为关于彝族的书籍中写得最动情最优美的一本。
  •     寻找失去的黑彝,每一章前的引言很好。
  •     好一片游记~
  •     从此我们就去了
  •     清,朴
  •     爱死了此书。就宛如躺在红土地上理想般的梦呓,把诺苏的独特气质极好地弥漫到了整个作品之中。
  •     虽说他们贫穷,但是安贫乐道,有着朴素的对乌托邦的憧憬
  •     高贵的黑彝 美姑 大小凉山
  •     五年前在图书馆里偶遇,就一直难忘这本书带来的感动。第一次听到黑彝的故事,历史中的眼泪。百褶裙留下来的遗憾和期待。
  •     纪行文学
  •     作者写得很动情,从火烈一章开始几度落泪,说不清是因为故事里的人们惨烈的命运还是逝去的历史,看完后有股浓浓的惆怅和失落。
  •     出于对彝人和彝族文化以及书中摄影照片的好奇,购入此书。本书以北京的一位“流浪探险者”(姑且我是如此理解作者)的视角,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左右大凉山彝族聚居区的风土人情。也在作者的文字中见证着大凉山彝人生活环境和文化风俗的变化和消逝。虽然是一部游记式的书籍,但书中的故事、人物。那一望无际的土地,广袤无垠的蓝天,绵延不绝的山脉,朴实亲切而又端庄美丽的彝女,孔武有力而又孤傲严肃的彝族男人。都能让读者倍感温暖。同时也让人对那弥足珍贵的彝族文化逐渐消逝而扼腕叹息。
  •     一本让我血液和眼泪一同沸腾的书。每当我太想家的时候,就会翻开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