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评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2-1
ISBN:9787305036224
作者:傅刚,曹道衡
页数:342页

章节摘录

  从梁武帝的一生看来,前后期的表现颇有不同。在他登上帝位以前,确实是一个富有文武才艺,却又雄猜阴狠,善弄权诈的政客;也是一个热衷权势,贪恋女色的人物。但他登上帝位不久,似乎就变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君子”和虔诚的佛教徒。这种变化是他的内心世界确实发生了变化,还是作为帝王,他更需要这种伪装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很难简单地作出结论。  从梁武帝一贯的性格来看,他确实很会伪装。试想当齐武帝临死之时,如果王融和萧子良不是对他十分信任,怎能把他和萧懿从守丧中调动出来,委以“军主”之任?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他在“西邸”时期与王融关系颇深。他有一首《答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诗,显然是永明年为随王咨议参军离建康去荆州时所作,这里的“王中书”即王融。此诗既为答诗,那么王融当时有送别之作,当即他那首《萧咨议西上夜禁》诗。再看《玉台新咏》卷四有王融《古意二首》;卷七又有梁武帝《古意二首》,而且两者的第一首均咏“飞鸟”或“游禽”;而且二人之作均写妇女的相思之情。可见当年交情甚深,王融又对他的才能极为欣赏。但王融最后的失败,和梁武帝的倒戈有很大关系。又如:《南史·梁本纪》上载,建武初年,梁武帝出镇石头时,“齐明性猜忌,帝避时嫌,解遣部曲,常乘折角小牛车。齐明每称帝清俭,勖励朝臣。”但没有多久,就如《梁书·张弘策传》所载,齐明帝尚未死去,他已经在那里窥测形势,准备作夺取帝位的“英雄”了。就是对待萧子恪兄弟的态度上,也说明了梁武帝的心机。他想用某种程度上的优待萧嶷后裔,表示自己对前朝的宽厚。  在这个问题上,王鸣盛曾指出:“梁武帝本齐明帝之谋主,代为定计,助成篡弑。后竟弑其子东昏侯宝卷,伪立其弟宝融,而又弑之篡之,并尽杀明帝之子宝源、宝修、宝嵩、宝贞,又纳东昏侯之妃吴氏、余氏以为妃,乃舍身奉佛,以麦为郊庙牺牲,一何可笑。”又说:“愚谓帝之信果报,正为于心有所不能释然者,故欲奉佛以禳之”(并见《十七史商榷》卷55《沈约劝杀巴陵王》条)。王鸣盛这些话颇为深刻,可谓击中了要害。梁武帝晚年的佞佛,显然和他早年的所作所为有关。事实是直到近代,许多作恶多端的军阀,晚年都奉佛,这里有一个心理上自求“赎罪”的用意。不然的话,他身为帝王,早年亦颇纵欲(如《梁书·范云传》所载余妃事),而后来却吃素奉佛,连祭祖宗都不用牲畜,就很费解。因为当时的佛教僧侣也不认为帝王奉佛,一定要遵守严格的戒律。据《高僧传》卷三载,宋文帝曾自称“弟子常欲持斋不杀,迫以身徇物,不获从志。”求那跋摩说:“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不由人。且帝王与匹夫所修各异。匹夫身贱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躬,将何为用?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刑不天命,役无劳力,则使风雨适时,寒暖应节,百谷滋繁,桑麻郁茂。如此持斋亦大矣,不杀亦众矣。宁在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后方为弘济耶?”宋文帝听了自然很高兴。但梁武帝即位后,在生活上却类似“匹夫”的“克己苦躬”,而且坚持了几十年,如果没有王鸣盛说的“于心有所不能释然者”,未必能这样。他大约是自知罪孽深重,所以要加倍地“克己”,才能免去“果报”。这种心态大约不全是假。  ……

内容概要

曹道衡,1928年8月生,江苏苏州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第一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副主编,第二版主编;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上篇 萧统的家世和生平
第一章 兰陵萧氏的先世
第二章 齐梁易代与梁武帝
第三章 登上皇位后的梁武帝
第四章 梁武帝诸弟侄及梁武帝对他们的态度
第五章 萧统的生平
第六章 萧统诸弟及萧统与他们的关系
第七章 萧统的后人
下篇 萧统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
第八章 以萧统为中心的天监、普通年间文学思想和创作
第九章 萧统的文学活动
第十章 萧统与《文选》
附录
索引

作者简介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太子,卒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萧统一生无甚重大政治成绩可言,但他却在做太子时主持编纂了许多诗文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尤以《文选》最为著名。
本书详细描述了萧统的生平、思想、创作以及他在组织学士编辑诗文集,尤其在编纂《文选》中所起的作用,所作的贡献。同时,本书对萧衍和萧氏家族在南朝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图书封面


 萧统评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齐中兴元年(501年),生于襄阳。父亲萧衍时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被立为皇太子。末年以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有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葬安宁陵。有子萧欢、萧誉、萧詧、萧譬、萧鉴。萧统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三十卷。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萧统笃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为他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少年萧统(昭明太子手绘复原)萧统少时即有才气,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喜愠不形于色。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 落泪。萧统极富同情心。他十二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 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嘉许。梁普通年间,由于战争爆发,京城粮价大涨。萧统就命令东宫的人员减衣缩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难民。他在主管军服事务时,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发给贫民。当时世风好奢,萧统“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萧统性爱山水,不好音乐。曾经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宜奏女乐。萧统不答,咏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五岁就读遍儒家的“五经”,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更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讨论坟籍,或与学士商榷古 今,继以文章着述,率以为常。”《南史》本传称“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编辑本段藏书故事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史称昭明太子。5岁遍读五经,过目皆记。他崇信佛教,爱好文学,引纳文学之士,论文著述,讲榷古今,习以为常。凭其太子之位,收罗古今图书3万卷,藏于东宫。当时如刘勰、刘孝绰、王筠、陆倕、殷芸等文士皆集于东宫,商讨篇籍,评论古今时政。又根据东宫藏书,择其古今诗文之精华,编成《文选》30卷。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共选秦至梁代诗文700余篇。书分37类,选录标准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于翰藻”,故不选经、史、子部图书。因此,又另建藏书楼名“文选楼”,召诸名士讨论坟籍,称“高斋十学士”。31岁而卒。谥昭明。著有文集20卷,《文章英华》、《正续》等,今皆佚。[1]编辑本段家庭子女父:萧衍;母:丁令光妻:太子妃蔡氏,即蔡皇后,生子萧欢。初谥敬皇后,后改谥为昭德皇后。子:长子萧欢:字孟孙。初被梁武帝封为华容公,父亲萧统死后,进封为豫章王,534年去世,谥号安。其子萧栋即位后,追尊其为安皇帝。 次子萧誉:字重孙。普通二年被梁武帝封为封枝江县公。中大通三年改封河东王。550年被叔父萧绎杀死。 三子萧詧:字理孙。中大通三年被梁武帝封为岳阳王。549年被叔父萧绎击败,逃亡西魏,西魏封其为梁王。西魏再于555年立其为梁帝,于562年去世。 四子萧譬:武昌王。 五子萧譼:义阳王。编辑本段个人著作《昭明文选》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编集成《文选》三十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昭明文选李善注六十卷[2]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准则,为后世推崇。《文选》的择篇标准有以下几点:宣传道德的圣贤经书不选;以思辨为核心的诸子哲学著作不选;对于以纪事为主的史书,则只略选其中颇有文学辞藻和风采的论赞部分,其余有关史事因果的描述,都不选入。萧统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其所选的作品,都应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而又文辞华美的作品,才能够被辑入《文选》。可见萧统在文学上即注重内容,又要求形式,是文质并重的。由于《文选》注意文采,所以,不少优秀诗文都因为《文选》的生命力而得以流传、保存到了今天,所以说,《文选》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较有见地的是,对于当时盛行内容空虚的华文艳诗,《文选》却一概不选。当然,有些好的诗文,由于缺乏《文选》所强调的骈倔、华藻而未能被收进《文选》,这是当时 文坛的风气乃至《文选》风格所决定的,使不少后来的学人感到有点遗憾。《昭明文选》一问世,便受到普遍的欢迎。随着人们阅读《文选》的需求,后来有不少学者为它作注。唐朝显庆年间,李善搜集了很多资料,把《文选》分为六十卷进行了注释,为后人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研习余地。自李善注本产生后,《文选》得到广泛的流传。唐朝开元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合注《文选》,称“五臣注”。不过它只着重解释字句,与李善注有所不同。 《昭明文选》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很大。唐以后文人往往把它当作学习文学的首选教材。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曾要求儿子“熟读文选理”。宋代陆游也提出民间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就是说熟读《文选》,也就差不多是半个秀才了。后人受《文选》的启发,出现了不少较好的文学选本。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曹老据说秉持着“全面肯定萧统,正面评价萧纲,完全无视萧绎”,其实没他们老爹神马都是浮云~
  •     @kongfz
  •     两种花痴= =
  •     想知道,文选的选编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第一章讲萧家世系,看晕了
  •     前半部分感觉更像《萧衍评传》啊,第四章《梁武帝诸弟侄及梁武帝对他们的态度》57~70;第五章第三节《关于萧统之死和他同梁武帝的关系》82~86;第六章《萧统诸弟及他们与萧统的关系》87~105
  •     昭明文选,还是看不懂,学习不到,上半讲历史,下半讲文选,考证很不错,通俗易懂
  •     很細緻的蕭衍蕭統家世、文論相關研究。
  •     跟《昭明文选研究》一样,范围铺的非常开,除了萧统之外还附赠萧梁皇室+著名文人+文选分类/版本/影响研究耶耶耶耶耶(感觉应该叫萧统及其周边……)以及文选部分基本可以直接看那本了……
  •     下编更有价值
  •     冲着曹道衡先生而来。 南大这套丛书有200种之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