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
ISBN:9787020029563
作者:柔石
页数:134页

作者简介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生动地展现出被"五四"唤醒的一代知识青年在中国现实社会里走投无路的境况。如果不经过一场革命的洗礼,所谓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都只能是镜花水月。


 二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这本书还好看,个人看了一点,光看了随书附带的光盘,每个人都需要艰难地走出那一步,希望自己也能尽快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     关于柔石,只在鲁老先生的不能忘却的纪念中得知——五·四时期,文学青年的命运既多彩又简单,倘若他是勇猛的,敢于骂鲁迅先生几声;或他是谦逊的,得到鲁老先生的首肯,总之,只要能沾上鲁老先生的笔光——就会如鲁老先生所写的“白光”般见银见知了。或者,倘若无鲁老先生的一文纪念,柔石这一般死于默寂中的革命青年,便永入于黑夜了。从未读过柔石本人的文章,在我的印象中,他是革命青年,而非文学青年。实在说当时的革命与文学是不分家的,而青年——只要是知识青年更是与两者同若仇爱意加、渴合常离的情人。也可谓当时的中国有来自西方的“文艺复兴”与“人道主义”的风化,而向颈领受西风东渐的“新青年”首当不让的。柔石似乎曾与鲁迅先生合作过《语丝》——在当时,以这种形式进入文化圈(革命性的)的青年可谓N多,但我仿佛没有从《语丝》中读过柔石的文章(大概不知他的笔名,我曾在日本某大学图书馆将语丝读遍了)。这本柔石的文集是由书贩手中买的——然而不是我惯常喜买的老版书,也不是看上去就糙造的盗版书,而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新版书:书价标为二十几元,书贩折价售我18元两本(另一本为郁达夫文集)还附带两张依小说改编的电影光盘,真是“便宜到家了”。新书的印刷质地、版型纸张而言,已经很到家了。若按内容而言,绝不是当今“文坛”的那些“戏言”(或“垃圾”)可攀比的。由这种折扣我们一方面可喜见青年出版社的“市场化”革命——直接与盗版书同行共伍;一方面可感受“五·四”的堕落——如今大学中的青年在这一天仍高亢革命歌曲,平日里却不过粘在网上,学会了更新的网络话语,却对曾经的革命不屑于顾了。这一篇文集中收录了柔石的几篇小说和几篇短文。《二月》算是柔石最成熟的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个青年到某地去任教职,由于他的善良、真诚而触犯了当地的庸俗。再加上惹起了大家小姐的恋爱又至富家子弟的嫉恨,最终走投无路而离开了。情节虽简单,人物的刻画却颇有古风,柔石的几笔简描便将书中的人物及性格刻画出来——而且是当时知识青年中颇典型的几个人物。邀主人翁来的校长是其师范时代的同学——这位校长虽说只是一个小学校长,却是倪焕之一类的革命青年,他们报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回乡办教,这势必要借助当地豪强的势力和资本。于是,他们的革命性在现实中不得不打了折扣,成了调和主义者,或也可谓信守“中庸之道”。蔡元培也未免如此。但恰因这类人物才能包容并蓄,又因了他内心的“仁”而有着选择的倾向——在善恶美丑中是能知是非、虽此后未必按是非去行为。另两个人物是校中的同事,一个是《围城》中常见的传闲话、和稀泥式的人物——当然少不了嫉妒和“看热闹”的心理。这种人少好的价值不乏恶的价值,却在两方都被轻视的无聊人物。另一个人物则是尖酸刻薄的小知型人物——家里有钱,为当地豪强,因此便有了一种自狂;受到了教育,有了新思想,在狂傲之外又加了尖酸讥讽的对现实的不满和刻薄。当他因追求校长的妹妹而遭阻之后,他便用尽恶浊的手段来展示自己的最卑鄙的人格了。这也是当时知识青年中的一种典型。只要是小说,有男主人公必有女主人公的,而相勾引的,当然是男女的情爱——高尚的为爱情、低俗的为性欲或交换。女主人公是校长的妹妹,这是五·四时期受过知识和新思想“侵袭”的小姐中的典型:她在激流无进中退回到一种颓废,对一切报着讥讽怀疑的态度,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放任自己的性情求享乐的人生——因此她答应了那个俗气的富家子的求婚,条件只一个:先供给她钱去美国留学。当男主人公来后,她在男主人公那一表人才和更在于内在的真、善、美人性的行为影响下,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便由一见钟情而至非他莫属了。小说中还有一些陪衬人物:一个丧夫的寡妇和她的孩子。这寡妇的丈夫是北伐军中的革命青年,却不幸战死,寡妇由此失去家庭的支柱而陷于困顿。主人翁最后甚至想牺牲自己的爱情——娶寡妇而救寡妇一家,结果是寡妇自杀而使小说走向悲剧的结局。小说最感动我的还是里面的情愫——柔石在其中溶入了自己的心灵和真情。这让我看到这个柔弱青年内心中的一种力量——我倘且由主人公身上看到柔石曾经的“迷津”——主人翁“出走”所显示的一种逃避。这是一种中年失落的心态,当时的青年在整个社会中有些早熟,柔石在成为“革命青年”之前倘且行在佛意之中了。从这些青年身上我看到的仍然是心灵的孱弱,但这个青年在五·四的情弱中还算是有骨头的了。我想,“能走出来”,就足以显示他的人品了——对比达夫式的人物,那种自陷泥潭又怨天尤人的品性就有云泥之别了。从柔石的作品中,我也感受到其它的气息:柔石曾在加入“地下党”后,到“苏区”去受过培训,在培训中碰到了一个准备为革命抛弃爱情而又抛不开的人。这是人性的表白。当时“革命青年”还是脱胎于“旧社会”,一些东西是脱不掉的,因为这些东西不可谓是“旧世界”的而是人性的。革命的过“度”便是这种人为的切割。所以,当柔石在上海被捕后,仿佛与柔石一同入狱的胡也频(丁玲的情夫)便有些悔忏了。然而,他们的“就义”未必就是他们的选择,在这之后他们成为“革命的先烈”也有社会需要的嫌疑。对于这个时代的革命青年而言,有多少是真正的虔诚,有多少是投机;有多少是盲目的激情、有多少是取奇好胜的心理,恐怕他们自己也不大清楚的。然而,我们后人是要想想的。这算是读柔石的小说后而写的“为了不忘却的纪念吧!”
  •     柔石的《二月》,用的是外乡人怀着“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的相对乐观的憧憬,来到与己异质的某地,却发现自己孑然一身,与一整个原先严丝合缝地运转着的齿轮机械搏斗,最后心有余而力不足,如鲁迅所说,像“一粒石子”,无可奈何地“轧了几下,发几声响”,被弹了出去的经典模式,让人想到了巴金《憩园》里的叙述者,以及《围城》里赵辛楣方鸿渐赴三闾大学任教的故事。当然就风格而言,柔石细腻温淡的笔致,哀婉自怜的姿态,与巴金更相似些。鲁迅的《小引》一直被当作解读本书的关键是有道理的——看似只是印象式的概括,实则形象的语言中蕴涵了犀利深刻的洞见。对于主人公萧剑秋的处境,他说:“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作为异质者的萧涧秋,便是这样一个夹在无知无觉、掩盖矛盾的上层既得利益者和倾身实干的革命者中间的“启蒙者”和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和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们有相当程度的类似:受过新式的教育,接触了现代思想,个人意识觉醒,理想中的民族国家的前景在眼前招摇,能用全新的、更加自觉而分明的眼光打量别人习焉而不察的世界。然而他们在被“唤醒”、用所谓“摆脱了蒙昧”的眼光环顾四周时,却发现身边是无所措手的沉沉黑暗——文中文嫂的儿子生了重病,整个芙蓉镇却找不到一个西医,成为这一处境的巧妙象征。同时,主人公萧涧秋目睹身边充溢着无量的悲哀、残忍、不公,如置身于荒野,找不到鲁迅所说的“路”,却不忍袖手旁观,于是尽一己所能,散发光热,笑骂由人,资助文嫂母子,甚至愿意牺牲自己以及与自己相爱的陶岚的幸福(拒绝陶岚,与文嫂离婚)。这样的举动和精神,简直有了耶稣荷担人类罪恶的风范。(虽然在另一方面,这样的“牺牲”是自私的:萧涧秋通过对陶岚这一美好的诱惑的硬生生的拒绝,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升华,获得了因自我施虐带来的审美的满足。)然而他终究不能做耶稣,鲁迅看得很准,“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他不能如革命者——也即“弄潮儿”——一般作“韧的战斗”。他立身清高,虽然是行动上的矮子,却在思想上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对于人格品行低于己者,虽然愤怒至极,却毫无应对的办法,只在心里鄙夷不屑,表面却一言不发,将负面情绪畸形地扭曲为一种对自我的强烈厌弃和对环境的无望诅咒,这是一种毫无生产性和建设性的情绪和态度。过高的洞察和高尚的品德反而成为了最脆弱的软肋,完全暴露于外人面前。鲁迅从萧涧秋的形象中“看见了近代青年中这样的一种典型”,并寄望读者们(我想更多是青年读者)“由读时所产生的诧异或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这样的陈述大概解释了这样一篇小说为他另眼相看的原因。早在《呐喊·自序》的“铁屋譬喻”里,鲁迅就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更在《头发的故事》,以及后来的文章言论中多次重复言说。他深知在一个黑暗的时代,启蒙的危险之处:他向人们暴露出眼前的黑暗,描述了光明的样子,却不能指出通向那光明的路径。正如在就要窒息的铁屋里惊醒了可怜的数人;又如青年们在革命之前义愤地剃去了头发,徒然招惹毒嘲恶骂、检举告密,却没有半点护卫自身的武器。鲁迅因此陷于两难的自责与彷徨,觉得唤醒了青年,却无法“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因为这一“光明”是他本人也不知在何处的——只能将他们弃置在野兽横行的荒野里。于是面对着热血沸腾,却浑然不知世间鬼蜮利害的青年,觉得自己背负了无从摆脱的责任,罪孽的阴影始终覆在心头。他自知历史的进步是要以一代或几代人的牺牲为代价获得的,自己安于做一个“历史的中间物”,却不忍眼看别人经受同样甚至更加悲惨的命运,这是鲁迅和那些“泡着温泉”,放手让他人去流血的代价论者的不同之处。在绝望中,他因此喃喃自语,向钱玄同的天真作了某种妥协,悬起了“希望”的概念:“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同老舍模拟了一种情境进而雄辩地证明了祥子这“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堕落的必然性,柔石也在写作萧涧秋小小的搏斗与失败中发现了高尚而孱弱的一人或几人是没有力量抵挡那混沌的人群的恶意的——后者即使什么都不要做,几条流言就逼得他难以存身,而解决之途大概是马克思的观点:“一个人的解放要以一切人的解放为前提”——这不仅是外在的压迫所致,更是内在的需求:对于萧涧秋这样知识分子来说,只要世间还有一个文嫂这样的人在受苦受难,他那颗敏感博爱的心就不会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幸福。可以猜测,在将这种心灵的迷乱通过《二月》淋漓尽致地从头至尾演练了一遍后,柔石在思索中走向了组织化与集体主义的道路,随后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在另一方面,“左联”五烈士的死,也在鲁迅的心中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不但使他旧有的预知得到了令人悲伤的印证,也必然地使他内心的罪感与绝望愈加深重(这恐怕是柔石所不乐见的),并且将一直徘徊于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夹缝中的鲁迅多少向左推了一把,使他缓慢而不无犹疑地接近了柔石的道路——无论如何,对鲁迅来说,中共的社会主义实践毕竟在芜杂的野地里踩出了一条道路,不是吗?不过,柔石不曾想到的一点大概是,萧涧秋所目睹与经受的苦难,是否真的都可以归罪于某一些人,某一个阶层,或者某一种势力?是否不存在恶意煽动流言的钱正兴,流言就不会存在?是否一旦镇上有了高明的西医,文嫂的儿子,采莲的弟弟就不会病死?是否在革命后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便不会再有难以消弭的距离和误解,人们便不会互相倾轧与伤害?也即是说,人世无涯的苦难,是否全都可以归罪于社会的黑暗、某些奸佞与愚昧之人,或其他明确可见之物?是否革命与理性的光辉真能扫除一切名为“无常”或“命运”的“迷信”?不过他已经来不及思考这些问题了,一个更易分辨、形象具体的恶,已经迫在眉睫,并不由分说地、粗暴地夺去了他未来的一切可能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结尾相当好,不落俗套又蕴含一丝隐约的希望。
  •     这是我读柔石的第二个作品。第一个是说母亲,女性的命运。萧涧秋父母早亡,由堂姐抚养长大,在杭州一师范学校毕业(堂姐在他毕业前也不幸去世了),之后浪迹天涯,在北京呆了几年,无以忍受那冷冽的空气,便接受早年师范同学陶慕侃的邀请,去其在乡下(芙蓉镇)办的中学任教。      在从海市(宁波)去芙蓉镇的轮船上,萧涧秋偶然听到了一个寡妇的故事,寡妇带着一双儿女去讨在大革命中牺牲的丈夫的抚恤金,无奈一无所得。萧涧秋到了芙蓉镇后,找到了已经衣食无着的寡妇文嫂,决意帮助他们生活下去,并让她的女儿采莲来学校上学。      另一方面,萧涧秋与陶校长的陶岚妹妹相识,后者对他十分仰慕并产生了爱慕之情,并从此对富家子弟钱正兴的追求不予理睬。
  •     萧涧秋敏感,克制。心理痼疾。 陶岚却纯真,热情。 对文嫂真挚的善良,笑骂由人。 终,输给了小镇的猜忌。 归来又离去, 只是终赢得全文哀婉中的一丝温良。 愿长路、前路好。
  •     淡淡的
  •     失去任何生存空间之后,从痛苦中收获的知识分子。何枝可依?无树可栖。
  •     我总有一种读叶圣陶的《倪焕之》很类似的感觉。
  •     其实就是《芙蓉镇》
  •     可惜柔石英年早逝。
  •     虽然有些语句在现在看来不通顺,词语的选取也有些蹩脚。但还是很喜欢这本书,萧涧秋这个角色有他的性格弱点,这也许是知识分子共有的弊病,追求的清高但总难逃脱俗事的陷阱。不应活在别人的嘴里。
  •     超喜欢却不够著名的一个现代作家。
  •     二月 早春二月 香花 毒草 原作的柔情 挽救不了本宫粗粝的灵魂
  •     看得很压抑
  •     对于萧涧秋这种进步又退缩的行为不以为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不在乎社会的眼光,又被折磨地憔悴的很。密斯陶倒更有主角风范了,但是她这种步步紧逼的性格没人受得了吧?可能是我没读到深邃。
  •     用忧伤的文字转述平凡中的不凡。
  •     爱呀爱呀
  •     芙蓉镇
  •     幸之不幸
  •     我不大喜欢,看得平平淡淡的,没什么感觉。
  •     一个是寡妇,一个是美女,写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困境
  •     《我心在高原》 弹琴那段
  •     那个时代的爱情,想爱却不能爱
  •     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关于文艺青年遭遇乡土中国的故事。
  •     也许你和我一样,都不能结婚,爱凭自由而生存。
  •     描写的细致和深厚还是的确不一样的~还是挺喜欢这种风格的……但总是不喜欢有点拖沓的男主角= =好吧人物塑造上还是很饱满的。
  •     小资产阶级……
  •     学文学的人应该必读的!故事不多说,柔石如果不是早死,会有更优秀的作品!
  •     2、
  •     习惯独身的青年教师萧先生来到小镇教书,得到一位女教师的爱慕。萧先生同情一位革命党校友留下的寡妇和一双儿女,答应救济,可是却引来风言风语,说他左拥右抱。很快,校友的小儿子死掉,寡妇以死证明三人清白,萧先生自觉害了寡妇,无奈逃离小镇
  •     我不愿做这样一个多余的人。
  •     好像是在丽江图书馆看的第一本书
  •     为了写左翼文学的论文才看的这本书
  •     理想被现实打破,想象的满足化为泡影。我要自由,你的爱是羁绊。可是最后我一无所有,只剩一颗零散的心,往前走。
  •     正在作分析,连同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起。
  •     读起来好累绝对不止因为“底”代替了“的”。陶岚一开口我就觉得很愁。主人公们随意要晕倒的样子也真是和我有一拼。这些神经质的人,自古以来都活得不怎么开心,多愁善感,早死哦【你也一样
  •     读完之后不想读第二遍。
  •     还行吧
  •     唉,没有路的
  •     读完不知道什么感受,只是心中无限感恩,活在此时此刻,愿意孤独还是漂泊,我心中有你期望的那一刻,而此时的自己也是过往自己所期许的样子
  •     感觉很不错,很细腻
  •      也许是受过鲁迅指导的原因,作者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和鲁迅有一些相似之处,那种略带古白话的语言文字,读起来微微吃紧。但我却挺喜欢这种语言风格:简练、含蓄、一步到位。 主角萧涧湫早期是非常坚定的,可至外人流言蜚语而不顾。但钱正兴直接对他低劣的诽谤,无耻的侮辱,以及文嫂的死,将保护他内心那扇僵硬的门逐步击碎。他自卑、感伤、忧愁的情绪让他越发软弱,终将爱情扔掉,独自跑了。这也许是当时部分文人的特性。 陶兰虽说是新式阶级家里的女子,爱读书学习,具有强烈的个性。但无奈周围的大环境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她在表面带上“调皮”的面具,内心却痛苦无助。对爱情更是没有多大的想法。直到她遇见了萧涧湫,明白了爱情的重要,更是推翻了自己之前对爱情所有的消极看法。所以结尾她毅然决定去追逐自己的爱情。
  •     青年精神之解放与重建。5
  •     对于这本小说,初期的评价都围绕着鲁迅先生在小引里的看法展开,批判之声尤多。后来提倡多元解读,才有人真心关注起书的内容。萧涧秋这个人我倒是很理解,虽然矛盾,但也矛盾得合情合理。不过,那个年代的书,都这么不流畅麽?我总觉得,电影好看些。
  •     因为柔石,去大概了解了一下那段历史。那时的知识分子内心都是极痛苦的。受过洋教育,知道有更好的社会,但是仍生活在旧社会,且空有大报复无处施展,痛苦啊!
  •     對於愛,太多的自由和藉口,卻沒有行動和勇氣,只是逃避。我不相信這是讀書人的命運。善良和弱小從不畫上等號,相反強大才是善良真正的底氣。
  •     软弱无力、反反复复的萧涧湫,看的人也烦死
  •     总感觉这本书没写完似的…
  •     阅读感受非常奇特的小说。萧涧秋的精神气质和所遇到的问题明显有时代色彩,但又和较早的五四小说对婚姻爱情问题的浮浅呈现不同,萧的内心非常迷茫复杂,有些东西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而作者有所暗示。
  •     二月之与《二月》
  •     很多时候当好人是需要勇气和能耐的,软弱的人往往不自主地就做了坏人。
  •     其实读得是细马赶三老《二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