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李翰祥》书评

出版社:香港电影资料馆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9628050406
作者:黄爱玲编

大导演李翰祥

今天买到这本书,是资料馆配合李翰祥电影展出版的一部专著。分为中英文两个版本。封面上的这副取材于《金瓶梅》的画,是李翰祥亲自画的,也是这次电影展宣传片的主打图片。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都非常强。虽然以前也有过一些关于李翰祥生平的专著,但是似乎并没有象这次这样结合评论和口述史两个部分。此外,编者还邀请了一些内地的学者来分析李氏风格对大陆电影的影响。虽然上次戴锦华老师来香港讲座专门提到了李翰祥进入内地电影市场,对中国大陆电影发展的影响,但是似乎只偏重于李进入内地的“合拍片”模式,但是并没有深入讨论,这种“合拍片”是以怎样的策略进入内地的。进入之后在内地又是如何延伸和发展的。书中收录的赵卫防老师的文章,则在讨论合拍模式之后,又对李的清宫片对90年代以来的大陆清宫片的影响作了相关讨论。以及叶月瑜对李翰祥的黄梅调片在台湾的落地和发展。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研究李翰祥之于华语电影世界的意义的重点。而游静对李翰祥的解读,则侧重于李的影片中的女性主义立场,以及色情文艺的公民意义。而且从影片类型上,言情、风月、黄梅调,宫闱戏,古装片、战争片,评论几乎概括了他的几个主要类型片。而纵观历史上的香港导演,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内的导演,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似他这般的多面手。李的价值,不仅仅是电影类型丰富这么简单,他的价值在于,任何一个类型,他都能深入到骨髓里面去玩味地道中国风味的电影气质。古典、近代、当代,他的电影的时间是横跨古今的,也就是说,不管那个时间段的故事,第一眼大家都知道,他讲的绝对是一个中国故事。而他的观众也是永恒的,年轻人、如我,老者,如那些爷爷婆婆们,历经岁月的变迁,仍然能够引起观众与导演的会心共鸣。在剧场里,当我和其他观众一起在为故事中人物的智慧而笑的时候,我更为导演能够如此清晰明了的通过电影画面,故事叙述来引起任何类型的观众的共鸣而赞叹不已。当然我相信,这种共鸣也是社会变迁之后的结果。李在《三十年述说从头》里自己也承认过他自己的文化局限性,例如如果《大军阀》用广东话发音,票房一定好过后来的《72家房客》。想想看,那个时候由于语言的差别,就能导致票房的差别,可见国语在当时的香港市场并不太受欢迎。而现在,回归都10年了,普通话在香港推广也推广了十年,当时上小一的孩子,恐怕也要上大学了吧。现在的观众所受的普通话教育,肯定比30年前的观众的好,听得懂的人也多。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票房自然就明显的提升了吧,自少今天看的《风月奇谈》是国语配音。难怪第2轮的展映还继续火爆。政治对语言的影响,对电影票房的影响,也昭然若示。现在已经加映了8场。最后一场是《金瓶双艳》。虽然在PPLIVE上面也看过,但是想体验一下,在剧院里面,和很多人一起看限制级电影的感受。不知道会不会有大学时代泡录像厅的滋味呢?今天的现场体验非常有趣,一开始大家的笑声还只是小小的声音,我隔座的女士在看到第一段故事的时候,可能觉得垂直悬挂的“炭条”似乎有暗指男性那话儿的意思,偷偷的笑了一小下。也是在第一段故事的时候,因为丈夫抓奸不成,反倒被诬陷自己偷情,前排有个隐隐约约的笑个不停的声音,呵呵,感觉是个中年男子在笑,但是不敢笑的让其他人听到。所以可以的压住嗓子。等到剧情一步步发展,和性有关的包袱越逗越多,剧场里清晰可辨的笑声也越来越多。呵呵,其实我也一样,剧场里面的其他人都差不多如此。到后面有个女士笑得“放肆”到有点鹤立鸡群味道了,我还是听到后排某个男观众的不屑喉音。呵呵。已经无所谓了,既然去了,就是要去享受这份性与爱的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的,何必还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不然,怎么对得起导演的精心设计呢?这份笑声是对导演作品最大的尊重。我们不都是在接受别人送的礼物的时候,大声的称赞礼品的精美,送礼之人的善良友好么?这里我们笑得越大声,对导演的敬意和赞美就越多。随便翻了翻这本书,觉得如果这次只看风月类型的片子,似乎太委屈了李大导演了,不借这次的机会多看他几种类型的片子,真是会很遗憾的。赶明再加买几张票好了。这些片子真是白看不厌。我想这是作为一个大导演的基本条件吧。


 风花雪月李翰祥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