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佛论道读人生

出版社:中国商业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04462251
作者:张春霞
页数:257页

章节摘录

  黑氏又放下了右手的梧桐树。  佛陀还是说:“放下吧!”  黑氏不解,问道:“世尊!我两手已空无一物,还放下什么?”  佛陀微笑道:“我并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树,你应该放下的是心中的执著。也就是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  黑氏说:“我明白了!六根对六尘,从而产生六识。人若是舍弃了这些,就到了一无可舍的地步。”  佛陀说:“到了无可舍弃的境地,就是你超脱生死的时候!”  黑氏婆罗门闻言心动,豁然大悟。  故事中提到的“外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内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中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三者是人们产生意识活动的所有途径。如果全部放下,心便能做到“如如不动”。  黑氏婆罗门修行多年,应该是境界很高的人物,但他仍不能做到如如不动心。他举着两棵树,就有炫耀神通之意,至少想显示自己跟普通学僧不同。佛祖叫他放下,也包括叫他放下这个念头。争面子的念头其实是极难放下的,如果能放下面子,心便空了一大半,顿有海阔天空之感。信不信,请试试吧!  学佛先立信念  在自己的心目当中,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最终你就会是什么。因为有什么样的自我期望,自然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你就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你就会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因此,要想结果变得更好,先让行为变得更好;要想行为变得更好,先让态度变得更好;要想态度变得更好,先让信念变得更好;要想信念变得更好,先让自己选择更好的自我期望。  学佛参修也一样,每个人的心得不一样,修行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但只要学佛的同时树立心中的信念,一定会获示并终成正果。  五代时的僧人道念学佛数十年,修行很勤奋,仍然不能开悟。有一次,他去请教石楼禅师:“我不能认识自性,请大师指示。”  石楼答道:“石楼无嘴巴。”  道念请求道:“学僧至诚,洗耳恭听。  “你听到了什么?”  “学僧自知罪业深重。”  “老僧的罪过也不少。”  道念惊奇地问:“大师的罪过在什么地方?”  “在你有罪过的地方。”  “可以忏悔吗?”  “罪业本空,皆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  道念听到这句话,心里欢喜,随即向石楼礼拜。石楼打了他一下,又问:“你最近从哪里来到这里?”  道念答道:“梁、唐、晋、汉、周,到处行脚云游。”  “这些主人重佛法吗?”  道念神秘兮兮地说:“好在大师问到我,若问别人,恐怕就麻烦了!”  “为什么?”  “这些君主,不喜欢别人怀疑。”  “人都看不见,有何佛法可重?”  道念恳请道:“请大师告诉我,如何‘重佛法’?”  石楼反问:“你受戒多少年了?”  “十多年了。”  “十多年了还不知重佛法,你今天问我,我的嘴巴怎么说得清楚?你的耳朵又怎么听得进去?”  道念一听,恍然大悟。  由此可见,道念在没有开悟前,不过是俗人一个。他的出家,大概不过是为了修来世福而已。所以他对石楼所讲的“罪业本空,皆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根本一窍不通,只是听到。罪亦亡”而高兴。更搞笑的是,他学佛几十年,正式出家也有十几年,居然不知道如何“重佛法”,本来出家的第一天就该树立“弘法利生”的信念,就像警察穿上警服的第一天就要树立维护社会治安的信念一样。没有这种信念,不过是个假货而已。石楼拒绝讲“如何重佛法”,耐人寻味,这样的大道理,道念一定听过无数遍,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讲多了又有什么好处呢?  生命在呼吸之间  什么是“无常”?“一口气不来,便是无常”,用通俗的话说,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因此,把握生命、活用生命期,如果能够在呼吸停止之前问心无愧、有快乐、有心得,便不虚此生;千万不要到最后一刻,回首发现一片空白,那就虚走一遭了。  有一个沙门是出家修佛道的男子,一心想修成正果,却不愿受到僧团的限制,尤其僧家戒律繁多,他实在受不了。因此,他离开僧团,选择家乡附近河边的一株大树,独自在树下打坐修行。然而,由于没有明师的指导,修行道路不明,入坐在这里,心却飞到了繁华的都市,幻想着荣华富贵的世俗生活。由于他六根不净、七情不断,独自修行了十二年,如同竹篮打水,一无所获。  佛陀知道了他的情况后,装扮成一个普通的比丘,和他一起在树下同修打坐,一起托钵乞食。佛陀以身说法,演示一个出家人应该怎样清净生活和刻苦修行。  一天晚上,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只小乌龟从河水里爬出来,慢慢爬到他们打坐的大树边。这时,一只寻食的野狗发现了小乌龟,猛然扑了过来。小乌龟感到了危险,急忙将四条腿与头尾都缩进壳里,野狗将乌龟翻来倒去,找不到下嘴的地方,只好悻悻地走了。乌龟见危险过,又伸出头与脚,继续在月光下漫步。  这一切,都被树下的两个人看得一清二楚。佛陀看了沙门一眼,感慨道:“世上的许多人,还不如这只小乌龟呀!”  沙门不以为然地说:“世人有广厦华车,有金银财宝,有美酒佳肴,有美妻娇妾,怎么会不如一只小乌龟呢?”  佛陀说:“小乌龟有保护自己的铠甲,野狗无法吃掉它。而世人只想放纵七情六欲,就如同乌龟愚蠢地在野狗面前伸出头、尾、腿脚,岂不是危险万分?要知道,老病、死亡、痛苦、烦恼,正在像野狗一样,对我们的生命虎视眈眈呀!”

前言

  人生犹如纸牌游戏.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副非打不可的牌,我们的悲哀在于我们认为本来分到的应该是另一副牌。快乐的人对人生取了一种看风景的态度,自在从容;悲哀的人对人生取了一种长跑比赛的形式,执著劳碌。若将人世的一切比作风景,便有忘我的神韵;将生活看成一场竞赛,便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斤斤两两都要去计较,一切的不如意都要转化为对他人的嫉恨。撇开欲望是害人的东西不说,“希望”让我们有所追求,永不停步,可希望也怂恿了我们的欲望,让我们总是有所期待,有所期盼,不满足于今天。朋友,为什么不看开一些,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呢?你还能坐公车。你还有健壮的体魄,你还有很多的机会,为什么不把这些当作人生的财富呢?既然游戏纸牌非打不可,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快乐的心境打出最优秀的成绩呢?  佛说,世间的俗事要看开,但不要看透。每个人都要有勇气去面对一些事,这就是拿得起;每个人都要有肚量去容纳一些事,这就是放得下。在得失之间,才能感悟出人生的要旨。佛还说:“放下是福。”只要放得下,就不会戚戚于贫贱,戚戚于富贵,从而安享心灵的平静与幸福,从而发现快乐其实那么简单:放下世俗的烦恼,放下不能解决的问题,放下过去种种,拿起开启未来的钥匙,生活就会因此而快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心如明镜,禅里禅外是人生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  播下良种,耕种心田  放下就是快乐  学佛先立信念  生命在呼吸之间  寻找失落的“自我”  憨山艰辛悟道  像野兔一样奔跑  不要迷失最初的目标  人生酷似杯中茶  学佛只是学做人  生命的禅意,人生的真谛  行囊很重吗  禅无处不在  一棒打醒梦中人  无心之茶,柳绿花红第二章  与人为善,佛度有缘人  留有善念在心中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送出你手中的一轮明月  善良不能被欺骗  宁受损失,不弃信用  美德即是智慧  把心开成一朵花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美德智慧不分家  怀有乐善好施心  要善于接纳别人  虚己盈人,谦让有礼  对过错要多加宽恕  多行善事,多结善缘  祸从口出第三章  不受磨炼不成佛  坎坷磨人志  坚强地面对,坚强地活着  不要放弃希望  佛靠修行,人靠磨练  负重的生命如夏花灿烂  经一经苦难与磨砺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面对艰难和诱惑  人生的终场哨让死神去吹  请挫折“上一堂课”  遇到障碍与重担时不要逃避  坚强地活着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命运靠双手来创造  做适合自己做的事情  人要为了将来而活  把不甘心化为力量第四章  拿出爱心去生活  做个好人就是一种幸福  积德如积福  父母就是活观音  善待每一颗心  学佛要重孝道  没有好心,难得好报  做好事也要讲原则  幸福的秘诀  礼多人不怪  生活到底是什么  快乐处方  好人做到底  改变从自己开始  问心无愧  心灯是无形的智慧  天然的本心  多滋多味第五章  修得一言一笑的工夫  世事难分明,何妨开口一笑  智慧就在生活中  对自己慈悲  境界高处还有更高  心灵的“眼珠”  诚实无欺  有为和无为  鲜花的启示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入境两不夺  除却心头火  我看开,我快乐第六章  勇猛精进不回头  态度决定一切  用所有的力量去争取成功  宁舍头颅,不输精神  如何获得清净心  凡人是未觉悟的佛  磨掉“官”字好做人  只差深深一拨  别让小悟成障碍  要有自己的精神  敢捋虎须  藏身处没踪迹  一棒打不回头的汉子第七章  智者无忧,永不枯竭的财富是智慧  急于求成不可取  智慧的一念  自己就是上帝  成功需要把握机会  不可树立过多的目标  靠人不如靠自己  不盲从别人的建议  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不管是对还是错,一定要速作决定  脑袋就是无价的财富  不要忽视被众人熟知的道理  重要的是赢得人生第八章  拿得起也放得下  轻轻从梦中醒来  苦乐自知,不与他人比较  莫让我心陷牢笼  难得糊涂才是一种明智  顺其自然与唾手可得  有勇气拿起,也要有肚量放下  适度节制才可能得到幸福  有一种潇洒叫放弃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比上不足是挑战,比下有余是开悟第九章  贪欲是最猛烈的火  贪婪是个无底洞  坦然面对诱惑  每个人都有1000万的财富  贫穷不潦倒,富贵不骄狂  贪小便宜吃大亏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内心的认同  功名皆为身后事  不为金钱所惑  欲望太多造成心灵的贫穷  祛除不必要的欲望  欲念难消,顺其自然第十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  看透世情少抱怨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不能流泪就微笑  悟道与学问无关  投机取巧的代价  心有多大,路有多长  无敌的气势  吃苦的修炼  没有时间变老  男儿自有冲天志第十一章  学会比较才会感到幸福  努力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不为虚名所累  快乐与金钱的多少无关  咸淡都是滋味  不为他人而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学会比较才会有幸福  失恋之后并没有失去爱  是聚是散应随缘  创造享受快乐的条件  快乐在哪里第十二章  得失都是缘  不喜不悲得失随缘  安心活在真实的今天  感谢你遭遇的困境  巧用缺点的魅力  一切随缘任他去  身贫道不贫  行自然,乐自然  完美是一种伤害  人到无求品自高  懂得适可而止,以免过犹不及第十三章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站的角度不同  不成不淡是常味  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好事不如无事  凡事不必太认真  忍让的智慧  小事不妨装“糊涂”  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心之心与悟道之本

编辑推荐

  《谈佛论道读人生》并不是一本谈论佛家与道家思想的书,而是将佛禅的传统文化中那些崇尚忍让超脱、视世间万难为无物、不怨天、不尤人、从自然呈本性、处处蕴藏真理的人生道理和智慧,以最精短的篇幅传播最有趣的故事,以最有趣的故事传播最闪光的智慧,以最闪光的智慧传播最真切的快乐……全书分为心如明镜,禅里禅外是人生;与人为善,佛度有缘人;拿得起也放得下;贪欲是最猛烈的火;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比较才会感到幸福;得失都是缘等十三章内容。这些内容故事性很强,语言凝练,文笔畅达,生动有趣,且名言警句迭出,俗语熟语常现,真正体现了佛禅智慧的博大精深和异彩纷呈。

作者简介

《谈佛论道读人生》主要内容:人生只有三件事,出生、生活、死亡,人们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出生,会为死亡而祷告,但是却忘记了生活,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仅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是生活得美好。
心如明镜,禅里禅外是人生
禅,没有大道理,没有大作为,它发生在生活的每一刻、每一时、每一个当下。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渗透着生活的禅机,了悟着生活的本性。
禅,对朋友来说。只是会心一笑。它是一杯清水,走得紧了。请小坐,沉淀一下我们太过于疲惫忙碌的心。
禅就是生活,就是平常心。它不受宗教的束缚,不受阶级的限制,只要你想让自己好过一些,坦然地面对生活,那就让禅心永远陪伴你一生。
生活中处处有禅,能不能领悟,这要看各人的悟性。

图书封面


 谈佛论道读人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心情烦躁或者不爽的时候,读一读里面的故事,会觉得释然了很多,虽然有些故事并不是很容易懂,不过。。不懂也罢,等以后慢慢参悟吧。。那些浅显易懂的故事,还是很启发人的。。值得一读。。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在心情 不好时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可以让我心情平静去看待任何人或事
  •     佛说:凡事要看得开,但是不要看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