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風格 - 香港女作家三論》书评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9882116405
作者:黃念欣
页数:242页

你愿意送她们一程吗?

这本专著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双赢/双败”的命运:如果钟晓阳、钟玲玲、黄碧云还能继续她们的艺术生命,尤其是“小说生命”,那么,黄念欣将以一个蹩脚先知的身份享受读者的快慰;反之,她就一语成谶,天机道破而遭受如同丧友般沉痛的惩罚。黄念欣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学院派批评家,除了在余论里一笔带过,自然尽量将上述情愫压在字底,更没有任何预言的企图。但如果我们把批评家的肉身带进评论,肯定批评家的叙述声音在冰冷科学的声底下,还有情感的蕴藏,那《晚期风格》何尝不是黄念欣的一次祈祷?作为批评者,黄念欣已经相当完美,但终极的疑问是以读者为视觉出发点的:如果她们真的迎向终结,你肯接受吗?你能与她们一起面对死亡吗?你愿意送她们一程吗?本书的亮点不是高调的古典音乐素养和华丽精准的文笔,而是对“晚期”这个概念从死亡到新生之间的“穿越”,以及以“风格”带动思考的思维张力。死亡无可逃避,但一个生命,可以选择如何落幕吗?“晚期风格”的探讨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三位香港女作家在创作上的华丽和尊严:她们都视写作为一场备受瞩目的演出,与其说她们相互凝视,不如说她们都有“备受凝视”的自觉。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对艺术的执着让她们在“门槛”面前选择了“搁笔”,而谢幕的安排则背弃观众甚至缪斯女神,仅仅忠于生命。从学理出发,黄念欣步步为营地选择了细读为主要的批评(接近)手段。无疑,细读很成功,能看出作者在处理音乐与文学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时非常小心,力求避免生搬硬套。更难得的是黄念欣深知细读的弱点:过分沉迷作品内部,会忘记创作线索的扒梳、作者身世的探究、外部条件的关联等“外部研究”,因此在论述的思路上给予了从篇幅到形式上的平衡。在“主菜”——细读的处理上,她的基本批评策略(立场)是“相互参照”,其实质是一种“联想主义”(或曰“联觉主义”),即音乐与文学无论在形式或者内容上都是隐喻或象征的关系。就像他丈夫董启章在小说里说的那样,所有比喻包括隐喻以及象征,其实都建基于“联想”。这种处理手法可以让萨义德、阿多诺和三位女作家成功联姻,但更多的更深远的问题,例如文学批评之根本“合法性”问题,则无力作答。(当然,这样要求纯属吹毛求疵,这本来就不是这本书的论题)这里无非是想说明,就批评方法来说,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并不能因为身后的西方交响乐造诣而特别加分。好在,作者的细读功力实在深厚,各种文学概念、作品情况乃至作家日常都烂熟于心。加上对阿多诺萨义德理论有条不紊的介绍,令黄念欣在两个领域都驾轻就熟,进退自如。正如她自己交代始终“以三维女作家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晚期’不过是一点启迪。”所以,没有在西洋理论与本地作品的激烈碰撞间产生火山爆发的能量(因为已经可以说得上产生了不少火花与亮点)也不能太奢求。钟晓阳一篇的很多关节给人浮光掠影之感,于是留下语焉不详甚至穿凿附会的质疑。到钟玲玲,篇幅加长,情况大为改观,细读的力量被尽情地释放。及至黄碧云一篇,篇幅又再次变短,令人怀疑是否除了钟玲玲一篇,前后两篇均有被阉割的嫌疑。但细看会发现,三篇论文的论述策略都不尽相同,钟晓阳一篇以乐论带文论,稍显青涩和实验;及至钟玲玲一篇,重心调整,回到文本,饱满以致过度;到黄碧云一篇,已经不再在理论和文本如何交融的问题上纠缠,大大方方泾渭分明地展示,篇幅变短,但效果却是三篇中最好的一篇。这其中会不会也存在“晚期风格”?相信值得玩味。


 晚期風格 - 香港女作家三論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