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书评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06
ISBN:9787108004512
作者:(美)房龙
页数:405页

应该让现在搞政治的都看看这本书

我不喜欢政治,但却生活在它的影响之下,不知道现在世界上的当权者当中有几个读过这本书的,如果他们真的读懂了,我想明天会更好。当然,其实现在也不错。

宽容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六卷第1052页上这样写道:“宽容,容许他人有行动或判断的自由,对有别于自己或公认的途径或观点的耐心和公允的容忍。”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有太多的不和谐,有太多的压制、摧残,有太多的刻薄、迫害。房龙就是想通过《宽容》表达对宽容世界的殷切期望。《宽容》是一本通俗的史学著作,全书时间跨度很大,从古希腊到20世纪,作者几乎向我们介绍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时代,形象地描绘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冲突、斗争、挫伤。读这本书令人心痛;那么多不该流的血和不该掉的头;同时,读此书让人振奋,历史与文明毕竟渐渐挣脱黑暗与丑恶,向着光明迈进。虽然这本书题目叫做“宽容”,但是作者却始终在讨论人类的“不宽容”。房龙认为,不宽容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的不宽容”,这种不宽容具有强大的权势,一旦它胡乱发起脾气,便可将无辜者置于死地;另一种是“个人的不宽容”。它虽然很愚蠢,但毕竟影响有限。所以房龙在书中把重点放在了“官方的不宽容”上了。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意旨所在,历史上许多事实说明,人们在宽容问题上争执的焦点,也正是在官方的不宽容上,因此,房龙以不宽容作为谈论的中心也是合乎情理的。在书中,作者力图证明,不宽容不过是人们自卫本能的一种表现。正如他打的一个比方:一群狼不容忍一只与众不同的狼,就一定要除掉这个不受欢迎的伙伴。在人类社会中,这种“不宽容“的表现形式太多了,随便举出几种便可以写出几本厚厚的书。这些“不宽容”中有宗教不宽容、种族不宽容、阶级不宽容以及许许多多琐碎的不宽容。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势力,就必须对思想革新和科学实验表示不宽容。一个民族想要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争取到生存的权力,就必须对其他有同样打算的民族表示不宽容。一个新建立的政权如果想要保住革命的果实,就必须对反动势力表示不宽容。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宽容史,无论古今中外,都没有例外的。在古希腊时期,官方的不宽容最突出的就是表现在苏格拉底之死上。苏格拉底最终因为毒害青年的罪名被处以死刑。这条罪名在今天看来,很不可思议,苏格拉底只是宣扬了他自己的哲学,宣扬人文主义,完全没有达到必须死的地步,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看来,苏格拉底的言论已经威胁到了官方的统治了,站在官方的立场上,处死苏格拉底完全是合乎情理的。政府就是一个统治工具,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世界,不宽容变得更加广泛而普遍。房龙说:“基督教结合了罗马人的效率和犹太人的偏狭,结果就对人们的头脑建立起了一种恐怖统治,既行之有效又蛮横无理。基督教始于犹太教内部的一场改革运动,而且一直是一场纯粹的民族主义运动。基督教是不宽容的。不信仰基督教的人在基督教看来都要进地狱的,因为只有相信上帝才能获得解脱,死后进入天国。其实整部《宽容》讲的就是充满流血的残酷的宗教史。撇开《宽容》的宗教史,单从它所要宣扬的理想来说,然后结合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中共党史人物里面有很多人也有过“宽容”“不宽容”的挣扎。胡适就是一个为了“宽容”而奋斗的有名的学者。认识胡适是因为读了鲁迅文章的时候偶然遇到。胡适也写过很多著名的文章,比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不过这种文章很少能够让我们得到有用的信息。近年来,随着学术氛围的日渐宽松,有关胡适的史料渐渐多起来了。最近出了一本《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这本书是胡适的秘书胡颂平编著的。在文章中,我清晰地了解了胡适的晚年思想历程,竟也在他的思想里发现了与房龙《宽容》一书中类似的理想。关于宽容,鲁迅在临死前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一个也不宽恕。同样的,胡适晚年也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容忍比自由还要更重要。显然,这两句话的涵义和背景很不同。站在这两个人各自的角度,大概也没有什么孰是孰非可言。本来这两个人就很不一样。一个是“骨头最硬”、嫉恶如仇的“主将”和“战士”,是毛泽东钦封了“三个伟大”和“五个最”的“新中国的圣人”;一个是慈眉善目、平和谦逊的名流精英、儒雅绅士,以“我的朋友胡适之“而闻名于世,被蒋介石尊为“楷模”和“师表”。胡适这句话并不是他的一贯原则,是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家乔治在与胡适谈话时所说的。晚年的胡适经常想起这句话。他写过一篇叫做《容忍与自由》的文章,他写道:“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的感想。有时候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在当年的那一拨“新文化”的英雄当中,胡适是一个坚定的英美式自由主义者。他高度强调宽容,虽然这与所谓的“国情”、“敌情”不合,却也并非惊人之论。胡适所宣扬的宽容与洛克在《论宗教宽容》 、密尔在《论自由》 、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等景点著作中所阐述的自由主义原则一脉相承。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反省了自己少年时代的不宽容态度。十七岁时的胡适曾经写文章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他认为这两部小说是迷信小说,应当被杀掉。但是十年之后就有一群同样的“卫道士”要“杀”掉主张“新思潮”的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回想起这段往事,胡适说:“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只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都失掉了容忍的度量了”。胡适的宽容,也是有许多史料可以佐证的。胡适晚年说过:“我已经被人骂了四十多年。我觉得应该做的,只要百分之六十对国家有利,百分之四十被骂,我是不怕被骂的。为什么胡适之在外国,别人对他多少尊敬,回来后会被骂呢?因为我认为应该说的,应该做的,我不怕人家的批评!”人到晚年,依然如此坦荡,仍然不失其儒雅的君子之风,实在是难能可贵。这种“宽容”并非是懦弱,而是人性的善良。这一点也是我最佩服胡适先生的地方。他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这句话准确地表达了他“宽容”的思想。胡适一生交际广泛,待人坦荡,与人为善。他与陈独秀的友谊便是生动的例子。陈独秀与胡适都属兔,不过陈比胡年长一轮。胡适是比较单纯的文化人,陈独秀却有大志于政治和学术两途,既是颇有心得的文字学家,又是老资格的革命党人。陈独秀在留学日本时强剪别人辫子被驱逐出境,在国内组织过激进社团、办过革命小报、还参加过暗杀团,辛亥革命后当过都督府秘书长,“二次革命”后事安徽省头号通缉犯。这两个性格、经历、兴趣、志向很不相同的人,能走到一起纯属偶然,最终能成为终生朋友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关于“宽容”的话题,陈独秀和胡适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1925年,陈独秀当时还是中共的总书记,受着第三国际的指使和国民党的支持,正谋划“大革命“的宏伟事业,而胡适在政治上仍然温和保守,一心渴望调和南北,妥协避战,哪怕被人误解为安福系幕友、段祺瑞帮凶也在所不惜。那一年底,发生了国共两党领导群众烧毁《晨报》的时间。胡适非常愤怒,当面斥责陈独秀不能容忍异己。陈独秀却说:“你以为《晨报》不该烧吗?适之,你也该吸取教训了,你劝学生有秩序的运动,今天又叫我容忍。正因为社会太残酷了,才逼出我们不容忍。章行严以乱罪抓共产党容忍么?五卅运动他们容忍了么?把我关进大牢,他们容忍了么?”胡适无法接受陈独秀的观点。几天后,胡适情绪激动地致信于陈独秀:“几十个暴动分子围烧一个报馆,这并不奇怪。但是一个一个政党的负责领袖,对于此事不以为非,而以为‘该’,这是是我很诧异的态度。你我不是曾同发表一个‘争自由‘的宣言吗?那天北京的群众不是宣言‘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吗?《晨报》近年的主张,无论在你我眼里为是作非,决没有‘该’被自命争自由的民众烧毁的罪状;因为争自由的唯一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争自由的唯一理由,换句话说,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我知道你们主张阶级专政的人已不信仰自由这个字了。但我要你知道,这一点在我要算一个根本的信仰。……我怕的是这种不容忍的风气造成之后,这个社会就要变成一个更残忍更惨政的社会,我们爱自由争自由的人怕没有立足容身之地了。”这时,胡适和陈独秀两人在政治思想上已经完全分道扬镳了,但胡适依旧恪守“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的传统待友之道。通过胡适与陈独秀之间的友谊与分歧,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胡适的“宽容”的态度。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的战士,他看出了政治的专政面目,他深刻知道一旦威胁到了官方的统治,任何人任何事就没有自由可言。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政府的“不宽容”一面。宽容,建基于价值哲学和历史哲学之上。房龙期望人类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它的根治。而且,它也必须根治。人类历史上由于不宽容造成的悲剧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宽容,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精神之一。宽容应该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项内容。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最终可以学会“宽容”。

Notes: 人类为什么不宽容?

这本厚重的书确实值得是五星的,读到最后一章,终于明白这种社会制度的不宽容的根源......真是让人醍醐灌顶!强烈推荐最后一章。1. 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2. 对野蛮人深入彻底的认识使我们得以管中窥豹,了解人类在最近五千年内形成的很多怪异的天性,如今这些天性却深深地埋藏在一层薄薄的礼仪和习惯的外壳之下。 3. “进步”是近年来才形成的概念,而低级社会形态的特点是,人们认为现状已经完美无暇了,没有理由再做什么改进,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别的世界。4. 对于原始人,忌讳则甚为重要。它意味着超然于这个世界的人或没有生命的物体,(用希伯莱语说)是“神圣”的东西,人们绝不能冒着即刻死去的痛苦或永恒磨难的代价谈论或涉及。对于胆敢违抗祖先意志的人可以大骂特骂,切不可表示冷惜。5. 罗马人通过精心的工作,创建了一个庞大的统治系统,这个系统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日,这个功劳是很伟大的。那时的臣民只要缴纳必要的赋税,表面上尊重罗马统治者定下的为数不多的行动准则就可以享受广泛的自由。5. 在整整五百年中,宗教上的彻底宽容一直盛行于文明和半文明的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统治艺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擦,从而获取巨大的实际成果。6. 正是亲身的接触,也就是亲密直接的私人感情,使基督教获得了远远高于其它教义的优越性。基督教的爱表达了各国深受压迫、丧失权利的人们的呼声,因而传遍了四面八方。基督的话是否与后人所用的词汇一致倒是无关紧要,奴隶们有耳有心,能够理解。他们在光辉前言的崇高诺言面前战栗,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7. 这些庄严的仪式完全体现了公众的特点和感情特点。没有固定的讲演和说教,没有教士,所有男女只要感到内心被圣火激励,都可以站起来剖白内心的信仰。他们当中大多人是平民百姓,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即席良言的真诚当然是无可怀疑的,但他们常常过于激动,象疯子一样大喊大叫。教会虽然顶得住迫害,却受不了人们的冷嘲热讽。于是,保罗、彼得以及他们的继承人不得不花费力气维持秩序,平息人们因急于表达精神世界和神圣热情而引起的纷乱。 8. 这是历史的又一条奇怪法则:表面的变化越大,就越一成不变。9. 自古人类形成之时起,就似乎有一条不可避免的规律,即小部分聪明男女统治,大部分不太聪明的男女服从。两类人在不同时代中分别有不同的名字,一方代表力量和领导,另一方代表软弱和屈从,分别称为帝国、教堂、骑士、君主和民主、奴隶、农奴、无产者。但是,操纵人类发展的神秘法则无论是在莫斯科,还是在伦敦、马德里和华盛顿,都异曲同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它常常以怪异的形式或伪装出现,披上拙劣的外衣,高喊对人类的爱、对上帝的忠实和给绝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好处的谦卑愿望。但是在宜人的外壳下面却一直藏有并继续藏有原始法则的严酷真理:人的第一职责是生存。10. 现代的不宽容就象古代高卢人一样,可以分为三种: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 11. 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保住它。 12. 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怪物。我们有“赤党”。父辈有社会主义者。祖辈有莫利·马圭尔。曾祖辈有雅各宾派。三百年前的祖先不比现在好。 他们有再洗礼教徒。13. 二十年前写这本书一定很容易。那时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不宽容”这个词几乎完全和“宗教不宽容”的意思一样,历史学家写“某人是为宽容奋斗的战士”,大家都认为他毕生都在反对教会的弊病和反对职业教士的暴虐。14. 社会刚开始摆脱宗教偏执的恐怖,又得忍受更为痛苦的种族不宽容、社会不宽容以及许多不足挂齿的不宽容,对于它们的存在,十年前的人们连想都没想过。 15. 现在我们听到许多悲哀绝望的论断(如“人类一向是那个样子”,“人类将永远是那个样子”,“世界从未有过变化”,“情况和四千年前的完全一样”),都是不符合事实的。这是一个视觉上的错误。 16. 进步的道路常常中断,但是我们如果把感情上的偏见置于一边,对两万年来的历史作个冷静评价(仅就这段历史来说,我们或多或少还掌握一点具体材料),就会注意到,发展虽然缓慢,却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总是从几乎无法形容的残忍和粗野状态走向较为高尚较为完善的境界,甚至世界大战的硕大错误也无法动摇这个坚定的看法,这是千真万确的。 17. 我重复一遍,恐怖是所有不宽容的起因。无论迫害的方法和形式是什么,它的原因都来自恐惧,它的集中表现可以从树起断头台的人和把木柴扔向火葬柴堆的人的极端痛苦的表情中看得一清二楚。18. 我们一旦认清了这个事实,马上就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人们在没有恐怖笼罩的时候,是很倾向于正直和正义的。到现在为止,人们很少有机会实践这两个美德。19. 但是我认为,我活着看不到这两个美德得到实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人类毕竟是年轻的,太年轻了,年轻得荒唐可笑。要求在几千年前才开始独立生活的哺乳动物具备这些只有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才能获得的美德,看来是不合理的,不公正的。而且,它会使我们的思想出现偏差。当我们应该有耐心的时候,它使我们愤怒。当我们应该表示怜悯时,它使我们说出刁钻刻薄的话来。 20.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古时住在山洞里的人的当代化身,是叼着香烟、驾驶着福特汽车的新石器时代的人,是坐着电梯上公寓大厦的穴居人——那对我们精神健康倒更好些。 21. 只要这个世界还被恐怖所笼罩,谈论黄金时代,谈论现代和发展,完全是浪费时间。只要不宽容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法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求宽容简直是犯罪。等到象屠杀无辜的俘虏、烧死寡妇和盲目崇拜一纸文字这样的不宽容成为荒诞无稽的事,宽容一统天下的日子就到了。   22. 这可能需要一万年,也可能需要十万年。但是,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它将紧随人类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征服自身恐惧心理的载入史册的胜利——而到来。

一生的影响力

最早读到它,应该是92年。后来又买了一本,放在书架上。很久没有重读过了,书里的内容都记不太清了。但是,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除了书中表达的思想之外,房龙的文笔很好,插图也别有一番趣味,是作者自己画的。当时看的版本,是黄色的封面,简洁朴素。是三联版。

不宽容的悲剧

宽容是一本关于群氓相互斗争和迫害的历史书。群氓们庸庸碌碌生活之余,总不免听从某个比较有见解而且有宣传热情和沟通技巧的聪明人的话,而不自觉地加入某个派别。世界是不公平但风水会轮流转,因此各大派别在不同时间地点总是各有强弱。强势派别为维护本派观点,不得不限制弱势派别的影响力,而在防止观点的扩散上,没有什么比限制言论自由看上去更有效了。而弱势派别往往不会乖乖闭嘴收声,所以威逼利诱等各种手段就被广泛应用在思想和言论的控制上。最严重的情况下,坚持己见的弱势派别成员为自己的原则和观点被处死。这就是“不宽容”的悲剧。

宽容

宽容,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一种美德。但在古时候看来,也许是一种不能原谅的犯罪。封建而愚昧的思想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法律,永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这种“不宽容”伤害了无数人,包括许多伟人。文章没有直接提出“宽容”的作用与意义,也没有直接说出“不宽容”的不良影响,而是通过一个个真是的史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宗教的发展变化,是文章的最大亮点,是啊,尽管方式蛮有趣的,但是基督教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作者以精简、轻松的文笔,阐述了对宽容、自由的向往,真理并不一定只掌握在某个人或组织的手中,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信仰,每一个人都应当宽容地对待和自己不相同的观点。

我们需要宽容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后来买了一本开始阅读。我们的世界需要宽容,有一些人有一些事情也许我们看不惯,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来约束别人,宽容待人,世界才会更美好

宽容之心,处于当下

《宽容》我不敢说有没有神,那些一口咬定结论的人真的有足够的“亲眼所见”证明他们的言论吗?不过,我是倾向于有的,我觉得会存在比人类高级或者高级很多的生命体。所谓神,是人类自己称呼他们的名称,而他们与人类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他们的历史,他们比人类进步的程度等等等等,不得而知。普世宗教似乎一点也不要求思考与较汁儿。宗教千年的发展从未与人类的政治撇清关系,其亲密程度堪称共生。人类的智力也是千万年来逐步发展的。最初人类将某些自然现象与自己的某些行为联系起来,强行推导出因果关系,主宰一切的神便出现了。很大程度上,因为耶稣被迫害的很早,布道不久便引起当政者的恐慌,甚至来不及留下一本手册记录其思想,“他的思想”才被历史选中,基督教方才绵延千年。因为,后人可以随意下定论,以耶稣之名书写自己的思想,所谓有容乃大。纵观历史长河,才发现那些权威,经典,大道真的出于偶然,而其能够为代代后人所见所知,也往往不会只因为其的正确性,更多的是天时地利人为。不要拘泥于称谓,勇敢的直视他,思考他,审视他,得出自己的感悟并怀有不断修正的态度。人类在进步,虽然不同世纪,不同地域的人进步速度不一样。我们历史的必然进步是来自于每个时代那些偶然降世的拥有智慧,善良,积极等美好品质的人推动的。他们每个人的一生所为令人震惊,他们值得我们记录,记住,纪念。作者推崇的思想是宽容,似乎陈词滥调,但是美好的品质就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但却并未做到的,只不过是我们误认为这些从小我们就知道的道理我们已经做到了,真的并没有,往往一丝一毫也没有。即便今天,对于宗教我们也并不秉宽容之心,是政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物质人文环境有了很大提高,让人们不至于用其他绑架宗教,至于疯狂残忍,宽容的对立面去。所以,当看见弗雷德里克大帝怀有的早于他所处时代至少两个世纪的思想时,是由衷敬佩的。我没有广博的知识去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推理,只是看了这一本书记录下零碎所想罢了。不要去追寻“天堂”,去期盼一个绝对圣洁,公平的地方,那些以此标榜的地方绝不会是“天堂”。我想,若有神,不会是一个神(看来我是多神论者啦),那里也一定会有存在于人间的争斗,种种品性等,想获得超脱不必去寻找一个地方,等待一个时机,最完美的时刻便是当下,此地。放下执念,修炼内心,处于当下,每一步就是“天堂”。

西方宗教史衍生出的命题——宽容

很有深度的一本书,建议读者先对西方宗教有个基本的了解。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了解一下本书提到的人和重要事件。人类不宽容的根源是恐惧,对于每个个体亦是如此,因为对于受辱的恐惧,所以当人足够强大的时候,总是会对周围所有可能超过或赶上他,对他的地位影响造成威胁的人施以暴行。当前的美国,西欧和日本对中国就是如此!所谓的同情心,那只不过是对于处在垂死边缘的人才会略加施舍,同时还不忘自己大肆为自己歌功颂德。

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看完全书,觉得人类每往前走的一小步都来之不易.斯宾诺莎超有个性,喜欢!!~~

《宽容》—— 一部人类的不宽容史。

“宽容就像自由一样。没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远小心、警惕、没人能保有它。”——房龙回想我的高中历史课本,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大事件以时间顺序穿串而成。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背过许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西方近代历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在迅猛的社会变革中反抗,改革,推翻的故事比比皆是,我们皆是以局外人的冷眼旁观,仿佛那不是我们的祖先,那不是我们的同类,只是一本跌宕起伏的书,里面是需要记忆的一个一个知识点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除了了解常识性的知识以外,历史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又在回顾的历程中发现,思考了什么?我很庆幸在糊里糊涂的背过了历史课本之后,能够读到房龙的《宽容》。《宽容》是2000年来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从新的角度审视了历史。《宽容》实际上叙述了人类的不宽容,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探寻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恐惧与不宽容《宽容》有篇著名的序言,讲了一个寓言一样的故事。在一个落后偏远的村落,人们一方面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聆听老人们古老的训言,那些质疑和挑战古训的人们的白骨堆积在山谷中。但是仍然有这么一个人,执拗的走了出去,当他满身伤痕的回到村落,充满希望的告诉大家“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它地方”时,守旧老人们连同从众的人群愤怒的把他砸死了。不久,村里发生了旱灾,走投无路的人们终于开始接二连三的外出寻找另外的生路,人们这是才相视无言,承认自己的过错。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柏拉图的山洞囚徒的故事,囚徒们不愿接受同伴对真相的描述而最终杀死了他。两个故事想要传达的思想并不是一回事,但是故事却如出一辙。守旧老人就是统治者,从众的大多数则是人民,而那一个反权威的先锋者则是真正在推动历史的前进。这个故事模型可以毫不费力的被套在书中接下来所讲的许多的事件,“此事在过去发生过,在现在也正在发生,但愿将来不再发生。”最近的泛读课上老师在放《逃离索比堡》,人类对人类的发指杀戮如此真实的存在过,让人感到深深地绝望,究竟是怎么回事,人竟会表现出如此不堪如此黑暗的一面。集中营的毒气室,南京大屠杀的万人坑,十字军东征的杀烧抢掠,文化大革命的批斗大会,当人们的偏见和优越感一旦加上怀疑和恐惧,会使最谦卑最温顺的人变成万物之中最残忍的畜生和宽容理想的不共戴天的敌人。房龙提出,不宽容可以划分为三类:懒惰造成的不宽容、无知造成的不宽容、私利造成的不宽容。第一种不宽容最为普遍,人们因为懒惰的抱着已成的世界观而无法接受不同的事物。父母看不惯孩子的奇怪行径:世界充斥了大量无用的东西:具有超前思想的先锋往往会被视为人类的敌人。第二类不宽容的危害更大,一个无知的人为了给自己的缺乏寻找借口,在灵魂种筑起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可怕堡垒,在上面他可以蔑视他所有的敌人,质疑他们活的理由。这种残酷的人由于总是生活在恐惧之中,很容易变得残忍,幻想自己是上帝偏爱的子民,似乎得到了神的赞许去折磨那些令他们不快的人。而这种人往往并没有满脸的横肉,或狡诈的眼神,“好心人和其他方面善良的人也跟他们最凶狠、嗜血的邻居一样,很容易抱有这种极为致命的幻想,这在史学上和心理学上都是一个常识。”这里又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对国人冷漠的描写,如果拿到房龙的书中,则又是一则不宽容的东方例证。至于第三类,私利也就是嫉妒引起的不宽容,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描写,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自然就产生了恐惧,导致了不宽容。在本书中也极为广泛的探讨了宗教不宽容,对于异教徒的迫害贯穿历史,无数人因为信仰而被送上断头台。教会的排斥和压迫让基督教的拓张违背了耶稣本人的意志,走向了人性的极端。索齐尼派曾经呼吁:让每个人都自由的判断自己的信仰是《新约》和最早的教会立下的规矩,我们有什麽权力去熄灭上帝在别人心中点燃的神圣之火呢?“谁要是跌了跤,要求帮助,那么,牧师很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但是要是那个任性的人故意离开正道,离开羊群,那么,那只手就会收回,变成一个拳头,给他们以迅速、可怕的惩罚。”革命者、统治者,与智者小的时候看电影,总会问妈妈哪个是坏人,哪个是好人,枪战片中好人总是伤痕累累,但最终获得胜利。后来看的电影多了,比起反应“好人”与“坏人”的较量,反应“好人”团体内部的争斗和不那麽光彩的心思更能赤裸的剖析人性的丑陋。在一场抗争和推翻的较量中,革命者的正义的尺度丈量了敌人,是否能够丈量到自己?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俄国的革命者都在大声疾呼,他们得不到自由,当时的社会主义性质报纸都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外国报纸版面的四分之一都被涂满了黑乎乎的鱼子酱——那些条目是政府不希望民众知道的。1918年,革命者终于掌权,这些热爱自由的胜利者是不是废除了这样的禁锢呢?完全没有,他们重新开始查封一切对新主人不利的言论,很多报刊的编辑被流放到偏远的西伯利亚等地。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凡是不同的都要去争执,反驳。然而个人的不宽容最多只能引起别人的反感,官方的不宽容则是万能的,它除了自己的权力之外再不承认其他权威,不宽容被纳入教会的律法,国家的法律,它使对安份守己的百姓的迫害成为神圣的职责。谁还记得这些人最初是怎样高喊口号,获得的他们的“自由”。“十年前如果有人声称:自诩为完全神受的权威,有时也可能犯错误。“不宽容”就会把说这种话的人送上断头台。现在如果有人声称:人民的意志不一定总是上帝的意志。“不宽容”又会匆忙送掉他们的命。一个可怕的玩笑!”在这样颠倒的往复混战中,仍有一些真正智慧的先锋,他们名字流传至今:柏拉图、伊拉莫斯、拉伯雷、蒙田、斯宾诺莎、伏尔泰……他们往往衣衫褴褛,在社会的底层过着贫乏的物质生活,却毫不知疲倦的思考着、工作着。为了行动的方便,他们往往表现的与教义一致,内心却自由不羁。他们只听从内心良知的声音,在一个早已变得极为怯懦的世界上无畏的生活着。他们的理论影响着历史,影响着人类。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在这几千年的不宽容中,宗教不宽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几乎所有的镇压和残忍都与宗教相关,其中基督教是传播最为广泛和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不宽容史书上浓重的一笔。乔纳森•斯威夫特曾经说过:大多数的宗教信仰足够让他们恨自己的邻人,却不足以让他们爱自己的邻人。显然,佛教并不属于这大多数之一。佛教同样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却有着非常不同的主张和观念,这些在几千年来深深的影响了东方文明和东方人的价值观。在中国,一直以来普通的百姓中虔诚的佛教徒也占相当的比例,除了烧香拜佛,祈求丰收,泼水节,腊八节,祭拜祖先等节日和习俗,敬畏和隐忍的思想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百姓的思维中。但是据调查,现在基督教在中国农村几乎占据三分之二的信众。一是因为基督教的礼拜等种种活动为逐渐孤立的个人提供重新获得集体温情和交流的机会,二是教会能够帮助信众解决一些平常的疾病,免除他们去医院的话费以及可能带来的麻烦和怨气,三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即使是农村人也或多或少了解到了世界的格局,认识到西方的强大经济实力,于是同样自然而然的相信西方的神灵是更加强而有力的,可以直接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而相对从开始就积极扩张,努力“拯救”众生并深刻融入“红尘”,推动历史的基督教而言,向内的佛教本质就决定了它在当今世界舞台相对边缘的位置,而随着中国在这舞台上逐渐的崛起,顺应掌握甚至善于玩弄游戏规则的需要日益迫切,新一代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思想和教育越来越西化,对英语的掌握也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适应基督教的语言,而非佛教的《金刚经》《圆觉经》那样的汉语文学与哲学。中国的西化和全球的平面化使得基督教在中国的盛行成为一种合理的必然,基督教向外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心理需求。同时,基督教提供一个外在的依靠,现代人的孤独抑郁可以如此轻松的寻找到一个出口,而相对来说需要自我真正更新反省和领悟,甚至改变生活的修行来得到“救赎”的佛教而言,自然是难度系数太高。“基督教从未能脱离自己的老祖宗。基督徒把《旧约》当做自己信仰的一本圣书之后,便继承了难以置信的犹太教义的衣钵,认为他们的民族与其它民族“不同”,只有表示信仰某种官方建立的教义的人才有希望获得拯救,其他人则注定要沉沦。”人类若想寻找那个宽容的药房,恐怕最后还是要来敲响佛门。进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向东方行走,在各地的修禅中心练习冥想,反思走到尽头的西方文明,在静默的一言不发的释迦摩尼面前找寻自己的内心,找寻人类的救赎与希望。那一天终会来到,只要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胜利——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宽容就将大行其道。

Reading 宽容

怎么说呢,在老师的推荐下去看了这本书,觉得……没有想象中好吧,一般般。整体感觉这本书是在写一个论点:人们常常由于恐惧而想要摈除不同于自己的思想,群体应该包容各种思想,然后用了历史上很多的事实来证明,宽容有好的结果,不宽容则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我觉得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宗教、希腊罗马、一些名人有了一些了解,其他真是没有什么收获啊,可能也是因为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这方面的修养不够的缘故。宽容最前面那个寓言真的很不错,是一个紧扣主题的悲剧,这是我觉得整本书最精华的部分了,不过好像这个部分被节选出来在中学语文里面学过了。作者在正文中说明了自己的论点,接着就开始从很早很早开始数史实来围绕主题展开论证。我就分宗教、希腊罗马和一些名人来聊聊。首先是宗教。房龙在书里主要是讲的基督教和后面的分支,包括新教、天主教、再洗礼教等等。宗教的存在好像根本上就是为了解释某种东西,比方说人们无法解释的气候变化天灾人祸和人们无奈面对的剥削和压迫。而一开始宗教的发生一般是偏向没有文字纲领的自由思想,但是到后来就会冒出一个人来写出一个教义,然后这种狭义上的限制就渐渐导致不同的声音,然后导致或分裂或专制。宗教在发展的历史上又会表现出和政治的关系,比方说在罗马时代天主教的教会权威,大家都听说过的教皇,火刑,禁书等等。然后是希腊罗马了,书中介绍了从自由宽容到专制控制的变化,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荷兰的相对开放包容。查了一下,果然荷兰在16世纪末期到17世纪末期是最强大的,而且也是产生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还有利用得很好的欧洲商业革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时荷兰在印刷,也就是思想管制方面的巨大优势真的起到了吸引很多哲学家和改革者去荷兰的作用,总有人能够接受新的思想,那么一旦收益这些先锋就将带领更多的人接受变革的洗礼。形成对比的就是法国了,不论是加尔文主义的日内瓦,还是再洗礼教的绝对主义,都给法国带来了创伤。文章里面对于法国的不宽容有着大手笔的抨击,列举了很多自由主义人士遭受到迫害和唾弃,被活活地烧死来惩戒那些胆敢冒犯教条的潜在思想家们,导致在文艺复兴以前法国总是很倒霉。第三块儿就是一些名人了,主要是从第十三章开始的,包括伊拉斯谟、加尔文、拉姆、笛卡尔、斯宾诺莎,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了一种思想或是主义。伊拉斯谟代表了宗教的伦理学,加尔文主义是用法律来对信仰管制,拉姆主义是一种怀疑态度,笛卡尔则是实践主义,斯宾诺莎是影响了后世的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还有写了《巨人传》的拉伯雷,坚持人人平等所以可以在耶和华上帝的前提下信仰自由的索兹尼叔侄和托马斯·霍布斯,同样坚持国王没有权利运用武力强迫臣民改变信仰的蒙田,高喊“让死去的人死去吧”的乔达诺·布鲁诺,为欧洲带来了几乎是完全的宗教自由的德国雷德里克大帝,除了作品外敢于与权势对抗而帮助因信仰而受到迫害的人民的伏尔泰,在基督教时代前1500个毫无建树的年头之后写一本百科全书来陈述不久之后将要统治世界的那些思想的狄德罗,坚持没有宗教可以垄断真理、没有人有权利宣布只有自己才掌握真理的莱辛,担心自己被杀害而采取的对策竟然是赶紧安安心心著述自己的哲学思想《理智时代》的汤姆·佩恩,同时还有听凭忏悔神父的摆布的弗朗斯·多碧娜对于前期黎塞留和马萨林对宽容贡献的破坏,和罗伯斯比尔的专制。好像用上面的三段就能把宽容的主要内容说一遍了,所以说整本书感觉就像是一本历史小百科,普及了历史上一些文化上的宽容与不宽容的史实,很占篇幅,但是回忆起来内容倒是不多。对于书中的内容,我想到一些有趣的话题。首先是宗教的本质转化具有其必然性,即由疑惑到自由,到专制再到政治,最后是现在的集结。一开始像上帝这样的神大都是为了解释一些天气变化和天灾人祸而被创造出的存在,慢慢地不同地区开始有一些分化于是某个特定的地区就根据自己对于现象的理解而产生了信仰,其实应该是不同地区的祖先流传下来的不同故事。可是之后本不应该存在的由某些德高望重的人产生的教义教条又会与群体内的其他见解产生冲突,于是出现了位高者的封杀和惩罚,到后来权利与地位的集中导致人们尝到了通过宗教控制别人的思想的好处,然后开始天主教的集权时代,最后是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解决了问题并慢慢将人们带往自由和宽容。对于异己份子的不宽容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出于无知,一个是出于懒惰,还有则是出于自私。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完全法制社会的建立而烧死麦格尔·塞维图斯的加尔文,或者是政治统治而发起雅各宾专政的罗伯斯比尔(话说他的墓志铭真是很霸气:过往的人啊!不要为我的死悲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都是出于利己的自私目的,自认为自己是真理而强制异教徒改变信仰的清教徒们则表现出来一种自私和懒惰,不愿意去了解一些其他教义。不过庆幸的是只要这个世界有着其多样性,那么任何一种思想最终都会找到存活的方式,比方说天主教的禁书,前期完全只是抬高了那些书目的价格,便宜了一些邻国的“黄牛”,而后期则导致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逃向了更自由的国度,所以思想永远不亡,灭亡的只有愚钝和无知。房龙说:每个政治的公民都应该有权表白、思考和陈述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只要不干涉他人的幸福、不破坏文明社会的礼仪和不违背当地警察局的制度就行。那些专横却恰恰是“警察局制度”,所以思想自由的前提不应以制度作为考量。现在来说的话,宗教变成了一种更为单纯的东西,凝聚着一个集团内部的人,倾向于一种柔和的力,而不是强制牵连所有人的蛮力,有的人说是一种宗教信仰的淡化,我承认,但是我觉得这样才能让一个集团更有活力,更能蓬勃发展,从这方面来说不是坏事。其次就是我蓦然感觉到一种对“第一人”的敬仰,这本书里面有好多,比方说第一个承认基督教的领袖君士坦丁,第一个尝试用法律和完全管制来领导臣民的约翰·加尔文,第一个胆敢写下《亚里士多德所教诲的一切全是错误的》的拉姆,第一个在沉默中爆发的百科全书派狄德罗。我觉得这些人具有高于普通人的远见和宽容的心态。这里我就想到我们国家第一个接受和倡导国标舞文化的文化副部高占祥,那个时候基本上在所有人的眼中国标舞都是一种资产阶级的东西吧,而且穿得还那么暴露,男女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公开的调戏了,但是高占祥部长却能以远见卓识去接受他,我想如果没有他的大力支持,也不会有我们国标舞的第一人朱良津穿着背上加了一大块布的服装去代表中国人参加比赛,也不会有中国第一批受到热烈欢迎的国标作品蓝色多瑙河和金色恰恰,也不会有中日互助学习(话说一开始还是日本国标舞蹈协会在教中国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现在中国选手成绩普遍比日本选手好,真是得意)。文化这种东西,制度观念上不能接受的未必是不好的,也许只是时候没有到,正需要人来跨出这第一步。国标舞已成为一种高雅艺术,历史上好多这样的例子,解剖、人体写生。我们拒绝一些东西有时候本质上是为了自我保护,或者说是我理解的一种懒惰,我们不愿意花精力去改变自己接受新的东西,这种懒惰实在是常常导致我们延迟了对美的感知和对幸福和真理的追求,最可怕的是群体的这种惯性甚至会扼杀一些敢于改变自己的人。整个群体中有两部分人,“是”派乐于接受自己的禀赋并快乐生活,而“否”派总是对自己的禀赋报以怀疑的态度,似乎并不乐意接受,这些人常常是集体中的异类或者先去,悲剧就是集体的懒惰常常会希望惩处那些走在别人前面的先人,这也就印证了《宽容》开头的寓言。再说说我一直在思考的人应该生活的自由的程度吧。《宽容》里说只有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属于由同路人竭诚的某种排他性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都苟和于自己继承的信仰、偏见、偏爱、恐惧、希望和李想时,这个人才真正感到幸福。则诚然是幸福的一个方面了,正是因此人们才往往倾向于对异己分子不宽容,因为恐惧集团丧失排他性而导致自己的不幸福。但是缺少多样性被证明会让集团缺少生命力,而过分自由又会使帝国缺少宏观眼光而在小事上精明大事上糊涂,那么自由究竟怎么样才适宜?前段时间我在考虑政府职能的时候说世界应该是完全自由的,信息应当完全通畅,一个论点就是政府一旦管制信息最终就可能由于界限不明晰而从部分管制变成专制,但是房龙却说“民主式而非代表式的政府会导致一片混乱!”充分自由毕竟不仅仅会使合力减小,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会缺少一种大局观,也就考虑部分信息管制的必然性。我说信息部分管制的界限是不明晰的,但是界限只要是存在的,那么过分和不足总是能够判断出来的。比方说虽然我们不知道政治应该透明到什么程度,但是如果一个官员出事了而政府方面封闭消息就肯定不行;我们不知道我们应该获取多少国外对于我国的评价和影响,但是知道如果不让我们知道美国有民主党和共和党就一定是不对的。所以界限必然存在,也许我们不必知道具体在哪里,或者需要时间来完善制度,总之我们现在有公认的模糊标准,就应该照着这条路走下去,而不是坚持充分自由。在需要的时候,这些界限总会慢慢明晰起来的。这本书很专注,围绕一个论点展开历史的叙述和评论,在评论中分析一些宽容的特点和不宽容的根源,它告诫人们要时时保持警惕才能拥有宽容和自由,就是说人们要勤于理解别人的信息和观念。我想如果集体不保持开明的态度,那么无论表面上怎么变化,都只是在说明本质上是多么一成不变,如此这般,即便建起了外表焕然一新的新房却依旧全是旧屋的龌龊。

读得迷迷糊糊

不用说,序言肯定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但是其他的内容恐怕对我而言味如鸡肋。因为我难以忍受作者不厌其烦地讲述这么一大堆宗教事务,对宗教,我保持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厌恶,所以对本书的评价也就不会高到哪去了。

裨益良多,一些问题有了答案

终于看完了这部长长的著作,裨益自是很多,对人类历史在宽容的角度作了一番铺展,改变了自己之前的一些看法。比如,关于对于一些民族宗教习惯,是否应该本着“宽容”的精神,去忽略容忍。以前我的答案是模糊的,不管是中国境内的回族,还是国外的穆斯林,我们是否应该听之任之,甚至有些好莱坞电影讲的就是我们试图按新世界的去约束他们才导致了诸多悲剧。可是,如果他们在自己的群体内有那么多要求,不就是“不宽容“么,如果我们宽容他们,意味着无视他们群体的部分人的权利被践踏么,有没有侮辱罪,有没有干涉婚姻自己。表面的尊重民族习惯,只是一个放弃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妥协性说辞,现在妥协,将来一定会被无情碾压,摧毁文明。所以,不是要求对待某些群体要怎么样,还是要保证不论什么群体,都一视同仁,不要区别对待,营造出不宽容的法外天地。

Tolerance

读这本书时,首先要了解作者对宽容的定义。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作者在这本书中讲了各个时期的人物,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宽容贯之,娓娓道来。

一切不宽容的根源:对失去优越感的恐惧

对种族来说,优越意味着神灵的眷顾;对个人来说,应该是命运之神的眷顾。正是这种由优越感支撑的眷顾有支撑起了人的安全感,克服恐惧。没有其他面对命运办法的大多数人,于是只能选择不宽容与偏见,在自欺欺人中,任凭命运摆布。http://yuhc.yo2.cn/go/480616.html

宗教改革的宽容历史

房龙一定是想通过宗教改革的历史来告诉我们宽容的意义。。。。。嗯,一定是这样,我终于get到这点了,好欣慰。不得不说一下第一次阅读历史书的心路历程,枯燥,乏味,我一定会把这本书忘记的,因为都没真没震撼到我,我还是太小了,作者叔叔一定会失望的,但是我认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阿门。但是最后还想说一下,我们有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我们不同但依然可以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尊重不同的想法,尊重不同的人,尊重不同的选择,尊重不同的成长背景,尊重应该贯穿我们的生活。

愚论

由于各种原因读的是很有点赶,加上自己对宗教的不太了解,所以只选了些熟识的章节阅读,但对于整部书的内容还是有些许认知。书是以宗教为载体来向人们阐述个社会的变迁与进步,觉得宽容只是一个外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一部社会发展变迁史看待,作为线索——宽容自身的在人们内心中地位的完善——完美地把整个欧洲中世纪与近现代串连在一起,使读者对当时社会境况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梳理——民众的愚昧,教士的腐朽,宗教裁判所的黑暗,先行者的悲壮【序言】以及理性先人的壮举都深深的震撼着阅读人的内心。简单的说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宽容的历史,诚如书中所言阶级之间的不宽容会带来血的教训,而当代社会中的层际鸿沟,劳资关系,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在世界各国中普遍存在不正是这种历史的延续?黑格尔说过:历史会重复两次。其实何只两次,我们正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前人的行为,只不过加了点调味剂而以。本书的讲述方式觉得是读过的书中比较新颖的,清新,自然,平和。把腐朽,黑暗,壮举与悲壮的历史以卢梭瓦尔登湖般的文笔呈现出来,足以见作者的内心是何等的宽容,平和。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才有资格写出这样的书。科学的理性,文学的细腻,内心的宽容,造就了欧洲中近代的宽容,当然也只是那个时代的。

不宽容是因为懒惰

不宽容因为恐惧,恐惧因为不理解,不理解因为不能理解或者不愿理解,不能理解因为文明开化程度不够,不愿理解是因为人性,人往往只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前者来源于社会环境,后者来源于人的内心,不愿理解比不能理解更加可悲,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最黑暗的一面,那些都终究来源于懒惰。人们都是短视的,人只要停留在自己微环境下的舒适区域就满足了,未来终究太遥远,高高挂起,即使世界大战开始了,人们也不愿意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被炸弹击中的倒霉者。人们都害怕变革,不是变革要流血牺牲,而是改变了的社会能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微环境是人们都无法预期的,人们喜欢确定性胜过一切,只有少部分冒险家会搅一搅这潭死水,这团黑暗,看一看下面到底藏着一个什么东西。所以说,冒险家是上天派来的愿意思考的一小部分人。冒险家大都具备某种清醒的特征,但是依然可以分两种,第一种,呐喊的哲学家,取些火种把房子照的亮一些,使人们可以看清楚周围的世界,至于怎么看他们就不管了,不过火把会把哲学家自己的脸暴露无遗,要么惹火烧身,要么引火自焚。第二种,精明的阴谋家。把这火把放在脚下,把自己平平无奇的身体照亮,让影子拖长投在身后巨大的墙壁上显得巨大而诡异,于是众人臣服,顶礼膜拜。然后他将焚毁世间一切火种。塑造自己为救世主的过程,在黑暗中也变得简单。人们从沉睡着的安详到醒来后的短暂骚动到一个个被催眠后的自以为是的清醒,于是黑房子里的一切都变得再简单不过了,谁都认为自己是醒着的,谁都认为自己看到的那个墙上的影子是真正的神,而神不只一个,于是人们开始互相不齿,互相攻击,房子里却还是乌漆嘛黑的,可是已经不习惯或者不愿意用眼睛看的人们开始跪拜内心的光明。殊不知真正的光明是眼睛所见的,是宽容的,是允许别人也进行同样的朝拜的,即使你们拥有不一样的主。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人醒了,又没被催眠。可能他们太傻,太不懂得自我保护。所以说,不宽容来源于恐惧,恐惧来源于不理解,不理解来源于懒惰,因为懒惰,人们追求形式,因为懒惰人们不愿去思考,因为懒惰,人们只愿意相信那些理解起来最便利,最能够让他们继续偷懒的东西,至少在这一代懒惰是可以的,那么便不再操心未来了。尤其是仁慈的主已经许了一个未来。其实宗教是种软政治,有着剥夺的力量,政治重在表面上控制人的行为,宗教则从内心角度入手,无非是多了个虚无的主。宗教残忍起来更甚于政治。所以说很多时候宗教本身就已经异化成为了政治,政教合一不过是把政治降低为一种行政手段,精神控制的在教。而政教分开的政也在试图发展成为一种稍柔软的教,以图长治久安。仅此而已。是政治便离不开排除异己。在真正的自由主义和无神论以外,我没有见过太多真正的宽容,可就是真正的自由主义和无神论的社会也充斥了太多的洗脑——当然,我们中国人还是应该感谢老祖宗的,在中世界的黑暗里,我们还能够过着男耕女织的平静的日子,打破平静虽然有战争,但没有穿着大黑袍子的怪物叫嚣着你家隔壁住着个女巫应该被烧死并且她也举报了你老婆。言归正传,最可能的是,只要有一种形式,那么不宽容便是这凝固剂。否则这组织便四分五裂不复存在了。所以,无论多伟大的政治头脑,都惧怕宽容,无论多伟大的教义,都寻求荫蔽。我不知道佛教徒的“宽容”还能够维持多久,假设他们真如教义所说的一切都能够顺其自然慈悲为怀,因为我没有找到能够替代这不宽容的新型凝和剂,即使是善,那也不是宽容的善。不知不觉,我似乎变成了一个WM党。宽容对于政治来说真的意味着通往地狱吗?我这里似乎忽略了一个应该解释的内容——房龙说“the day will come when tolerance shall be the rule, when intolerance shall be a myth like the slaughter of innocent captives, the burning of widows, the blind worship of a printed page”,那么the day是指哪天?除了不盲目崇拜一纸文字外似乎现在都做到了,但那原因似乎是没有多少printed page再值得崇拜了吧。于是,宽容不应该仅仅是个状态,而应该是个过程,就如同一个瓶子,它已经装了并且还能够装多少那种叫做宽容的液体。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个人觉得是房龙所有著作中最好的一本。我买了两个版本的。有一个版本是插图版,大页的,非常好,可惜找不到了。后来又买了一个小本的,感觉不如大页版本的。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就是对作者太崇拜了,天才,真是天才才能在60年前写出如此的书籍。本书的另外一个名字“人类的解放”或许更能直观体现本书的核心思想。

2011.3.12 地震和海啸之后

其实给这样一本经典写书评纯属多此一举,但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人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小时候两件事印象颇深。第一次是在小学,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轰炸那周的国旗下演讲是我做的。当时鸡血十足地把稿子交给班主任,那老太太只提了一点意见:“把‘外国人’都换成‘帝国主义者’吧。”第二次是初中时,911那天早上全班议论纷纷(我当时已经住校了,消息闭塞得很什么都不知道)课上听老师又提起来这件事,班里男生带头欢呼,全班气氛热烈不亚于学校忽然宣布下午放假。结果老师冷着脸把我们数落了一顿。义务教育阶段能碰上这样的老师,实在三生有幸。昨天和主公说起来这件事,说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最真实的。是啊,正因为真实,所以才令人心寒和恐惧。典型的愤青在微博上被挂了墙头,暂且不提。当我看到一个我关注了很久的人在用谐谑的口气讨论海啸波及韩国的可能性的时候,我删了关注,虽然他写的《宫》的吐槽很有趣。删除之前扫了一眼,发现赞同他的人还挺多。下面这个假设是严肃的,死者为大。扪心自问,假如这场灾难发生在韩国。发生在笨手笨脚害死了香港游客的菲律宾。发生在朝鲜。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会相同?尤其是最后一个,是否会有自命清高的人心生一种“天灾乃天意也”的快感?亚当斯密在一本书里勾勒了人的自利本性,却又在另一本书里描述美德、善良和正义。这两个方面其实并不矛盾。在亚当斯密看来,人类的一切道德情操的出发点,其实是“同情。”他认为人生而有的同情心与自利一样是不证自明的:“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必备的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处……”假如承认这点,每个人骨子里都有同情心,那我们该如何解释纳粹,该该如何解释历史上的那么多屠城、奴隶制、迫害。问题在于,同情来源于一种原始的共鸣感。若无“同”何来“情”?当你从心底认为另一群人是异类,是低贱愚昧的民族,是该被打倒并踏上一千只脚的对象,是你死我活的仇敌,他们的伤痛又怎么能激起你的共鸣感?这些人说风凉话的时候没有摸过自己的良心吗?他很可能摸了,他只是感觉不到良心给异类们留出过位置。所以《宽容》才是经典。房龙他仿佛一眼看穿了所谓人性的结症所在,并且开出了药方。如果说同情是人类最初的美德,那么宽容就是令原始感情升华为普世价值的真正元素。“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幸福。”现在的人好像很少大谈“宽容”之类光芒万丈的治愈系词语。我们玩世不恭,嘲笑布道,嘲笑所谓的“圣母”。当讨论天灾的时候总有人冷静地站出来说:“别忘了他们曾经做过什么。”因为宽容在我们眼里就是容忍罪恶,而容忍罪恶就意味着可能被再次伤害。是否我们的不宽容还是如房龙所说,来源于恐惧?“从最广博的意义讲,宽容这个词从来就是一个奢侈品,购买它的人只会是智力非常发达的人——这些人从思想上说是摆脱了不够开明的同伴们的狭隘偏见的人,看到整个人类具有广阔多彩的前景。他们就象我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引用老朋友昆塔斯·奥里利厄斯·希马丘斯向我们提出质问:既然我们举目共望同样的星星,既然我们都是同一星球上的旅伴,既然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天空里,既然生存之谜深奥得只有一条路才使人找到答案,那我们为什么还总是彼此为敌呢?”事实上,当看到那些能调侃灾难幸灾乐祸的人,我总觉得心里发毛。今天你能这样对待他们,是否将来某一天就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这种大段引用和无关本书的絮叨实在很难说是一篇书评。只是一个人看多了微博上的种种言论回头来豆瓣发发牢骚。最早读到的当然是《宽容》序言,在课本里。看到某些段落的时候,让人不禁怀疑当年那些编纂教材的老爷子们其实没有看懂这篇文章。遗憾的是,学生们也没看懂。所以我们的世界依然不够幸福。

最后的堡垒

如果全世界只能剩下一本书,那么我情愿是这一本。没有仇恨 杀戮 欺骗,只有宽容,这也许就是世界大同吧。

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我还是在1988年读高二时用了半个月早点钱邮购了这本书,虽然后来看到其他的版本和译名,但都没有第一次看得那么震撼!原来历史还能这么写、原来思想的历史这么艰难,我一发不可收拾读了房龙的所有译本,还送了不少朋友。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总散发着淡淡的忧思--人类的思想能不能解放下去,对我们现代中国人来说,则是--文革会不会再来,毕竟我们从来没有认真的反思、忏悔过这段离我们最近的黑暗与伤疤!

1985年我读了这本书

翻译的是两个人,靳XX,还有一个,忘记了。这本书后来出了无数版本,但是请大家认明翻译者,很多译作,估计都是研究生捞外快,翻得很不好。一定要认准靳某翻的,那是精品,我中英文对照过,那个最有韵味。宽容,荷兰人提出这个,一点儿也不奇怪,那是伊拉斯谟的故乡啊!不多说了,要想走出中国,看看世界文明,此书必读。

在线阅读

  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在线阅读   http://www.fanglong.info/

《宽容》阅读笔记

《宽容》写于1925年,作者房龙。近期在读的版本,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陈雯译。记下这些,是因为它的译本太多,12种,当属迮卫、靳翠微译的最好,他们是夫妻。阅读的同时,在豆瓣和天涯查阅了相关资料,这是我近来鲜有如此用心的一本书,特别喜欢,忍不住写点什么。但会和别人有所不同,从我个人的视角。一、颠覆了我主观臆断的猜想。本书早有所闻,包括作者。但没有静下心来翻阅,哪怕只是简单的了解,否则不会拖到现在,才发现它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向我自己的阅读兴趣。多年前,我单纯凭借书名,想当然地打入小说系列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阅读——这是我的浮躁之处。当看见多家权威机构的“好书推荐”里有它的名字时,我决心找来一读。它在瞬间吸引我,如同早年《瓦尔登湖》、《星火雪》、《禅是一枝花》、《偶像的黄昏》等一样,我对这类书的喜欢,可谓如痴如迷。同时告知自己,阅读不是想当然,需有个人的真实体验。写到这里,还有几本书会不会和它是相同的命运呢?《灵山》、《红字》和《追风筝的人》,看来也要找来一读了。二、插画的力量。关于插画,我会单独看名插画家的插画,因为在文字之外,力量感就会弱下来。《宽容》的插画,在我眼里,它不是好看,不是恰如其分,而是有力量,有节奏,因为线条简约而更有筋骨。有人物插画,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伏尔泰、斯滨诺莎,廖廖几笔,让人身临其境般感知大家存在的时代氛围;有事件插画,如十字军东征,对立的宗教,没有宏大场面,却能感知强烈的角力;有地点插画,如普罗旺斯,它依然有着熏衣草盛开般的美好,如柏拉图学园,闪耀着智慧的宽松之风,当然,也有监狱、寺庙等,插画本身自然还原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些不足为奇,称道的是抽象插画,如哲学家、新的一贯正确、无可辩驳的论证、劝诱的全部办法……当我们绞尽脑汁想象时,它以插画的形式,摆在面前,它不仅仅让我们恍然开悟,而是,若有所思。我想不出如何比拟,黑白插画,犹如冬天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伸向苍穹,在天空画出任何形状,都遒劲有力。若非要有人可以一比,我想到丰子恺的漫画,它们简洁性相似,但传递的精神,因内涵不同,相去甚远。三、本书的“体系”与“灵魂”。宽容是书的题目,也是灵魂。作者在第十三章《伊拉斯谟》提到了写书的“危机”。是的,从本章开始,房龙由故事叙述偏向人物略传。他有自己的理由。他说:“创作一本介绍奴隶制、自由贸易、死刑、成长和哥特式建筑的学术著作是可能的,因为……这些都是非常明确和具体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各方面得到一定的结论。”但是,从没有人会把追求宽容当成自己的职业,宽容只是副产品。房龙把宽容当作一本书的灵魂,从写作体系上,他别无选择地与众不同。前十二章历史事件的偏狭,和后十七章历史人物的宽容,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灵魂:宽容。从阅读角度,我们可能会觉察到跳跃,不连贯,逻辑失缺。换位思考,你会发现这很有难度,因为不是单纯一件事物从头到尾的叙述,而是从历史庞杂的资料库中,抽出筋骨,为“宽容”这个灵魂服务。这些,房龙小心翼翼又十分巧妙地做到了。至于“宽容”带给读者的深思,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与体悟,属于心灵隐私,可以分享,也可以沉默。四、本书的定位。“这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著作”,这是出版社的官方定位。在我看来,它首先是历史的,然后是关于宗教的、思想的、文化的、人文的综合体。“横看成岭侧成峰”,又不是单纯的外观想象,进入,深入进去,才能看见它自身的光芒。好比《瓦尔登湖》,它不纯粹是关于自然的著作,借助“自然”物像,表达深刻的哲学思想,这是经典自身的力量。异曲同工,《宽容》就是这样一本书。其他有趣的,是房龙的语言,他除去能把历史讲的比戏剧更好,更有一颗思考的哲学头颅。       2014年3月12日

关于宽容

整本书描述了一个非常令人伤心的事实:不宽容是作为一个自卫机制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宽容的组织对异己是抱着敌对甚至铲除态度的,抱着冷漠的已经算是相当的宽容了。然后,任何一个宽容的组织都会因为其宽容而变得弱小,而被一些狂热的不宽容的组织干掉。虽然人们自由的天性会使得这样的不宽容环境在某种斗争下被打破,但是根据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原理,人类还是脱不去不宽容这个阴魂的。于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完美的不宽容的世界。宗教是如此,法国大革命是如此,某某的某某也是如此。突然想起某师弟的话:哥好不容易混到食物链顶端,不是为了来做素食主义者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世界,果然是不美好的。

小见解

第一次看这种深入分析宽容的书,我一直以为宽容就是对人和事物理解,如果别人有错,要宽容。而这本书的话,将宽容上升到另一高度,基督教2000年来的发展历程,神学的不宽容导致无数人和事物遭到残害,遭到残忍的对待,文化与思想的碰撞让社会进步,让社会宽容。每个人生来平等,任何信仰都行还得到尊重,我们不是宽容别人,而是宽容信仰的不同。我的双脚踏上了一片新的土地,我的双手接触了其他的民族,我的双眼饱览了神奇的景致。不敢说全书都是经典,但是序言绝对值得深读。恐惧,是所有不宽容的起因。如果我们不再受恐惧的影响,我们当然愿意倾向于正义和公正的。此书很多章节是讲一个人,有着深远意义的人物,对基督教做出的贡献,但是当时人类并不能缺少宽容,他们不理解先进的思想,很多杰出的人物就此逝去。但也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我们现在的社会才能宽容大部分人的不同,性别的不同,种族的不同,信仰的不同。在阅读时,经常需要查阅某个词或者某个人,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宽容的拯救

排除异己,自我保护。个人的发展就像身边的花草虫鱼,需要获得阳光雨露养分空间等资源,在有限的环境下,生存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在自然的进化史中,最大限度的保证团体(个体)生存是唯一目标和最高原则。而看看我们的历史,以个体的生存时间来看是漫长而久远的繁衍。中间有浩如烟尘的牛人投身到建设幸福的人间天堂的工作中去。你可能会说,如果大家都能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曲折了。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当你了解一切,就会理解一切。那些我们不可理解的制度、法律、戒条像粗大又坚固的铁链、又像万丈悬崖峭壁将人类幸福栓锁、围困。在冲破残暴、血腥、暴力的牢笼的努力中,前辈们以他们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人类不可阻挡的向着正义、自由的方向一路坎坷前行。责怪那些制度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一如我们想象着获得一份高薪的收入解决房子问题,一如我们幻想社会更多公正的法律来打击坏人维持安静祥和的幸福生活。不宽容就像老汽车的地盘,稳稳的让汽车缓慢行驶。像我们的社会中,那些看上去不对,但又不敢随意抛弃的制度,有时候稳定比前锋更重要。然而,不宽容去死吧!!个体的不宽容是个人的自私自利、狭隘偏见和无知造就的偏执狂,让他们去死吧!!

可怜之人…

读罢《宽容》,深为人类的偏执,盲目所感慨。几千后的今天似乎也无多大改观。人类的智慧始终没有解决自身的难题,文明的进步也似乎在这方面失效。抑或是智慧,文明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房龙先生持乐观态度,或者说是谨慎的乐观态度。姑且不论其观点,态度。勇于承认,重视,揭露这些问题,是十分可敬的。吾师温晓莉在课上曾提过人类的劣根性问题,前段时间粗读的《近代思潮与人物》作者龚鹏程在谈及五四运动时的态度,与房龙先生有相似之处。人类的劣根性导致的悲剧如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乱一治”一番,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老师温的态度还不得而知,房龙先生谨慎乐观下仍相信人有宽容之心,期待于出类人物的下次启蒙运动。上文所提龚先生认为需虚静谦卑地探索人类思维的奥秘,从自身着手,提升自身,以求解决之路。上述几位的观点都是模糊的,非具体的,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这让我不禁对能否解决此问题深感疑问。但上述从人类自身角度去寻求答案似乎是惟有的方向,即无论革命者,改良者,千万不要“为革命而革命”,“为改良而改良”,如何更好的认识自身,揭发自身,如此才有可能走出此怪圈。可以说,自己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读通此书,且上面所说之话多大而空。这是第一次在豆瓣发帖,望大家见谅。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根据作者自己的定位,他应该是已故业余畅销书作家兼文坛爆发户。书名译为宽容,其实却是一部西欧宗教迫害简史,对宗教不感冒的话看起来会有催眠效果。

一部有震憾力的作品

单位组织读书交流会,于是写了如下交流体会稿。呵呵,也发在豆瓣上,增加点分数。1925年,美国著名的作家房龙出版了一本叫《宽容》的书。在这本书里面,房龙以他一贯妙趣横生的笔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了两千年来欧洲发展的曲折历史,从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到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从文艺复兴对人的重视,到启蒙运动对社会的唤醒,房龙以“宽容与否”为标准,为我们展现了人类追求自身思想自由解放的漫长历程。下面我主要向大家介绍古希腊文明诞生和基督教怎样从宽容走向不宽容。谈到古希腊文明(公元前五世纪)的诞生,作者认为首先希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爱琴海岛屿自古以来就是古埃及、巴比伦、克里特岛商人去欧洲的必经之路,也是各民族交流汇聚之地。第二,这里重视贸易和商业,当地比较富裕,统治者为发展贸易,对各种思想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对大多数自由民实施了开放的政策。最后,希腊人虽然有自已信奉的神,但没有清规戒律,没有对思想、信仰进行限制。作者认为完美均衡的奇迹出现在此时的希腊,这里为知识、精神自由提供了宽容的环境,在此后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知识和思想喷薄而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大家知道宗教一致在西方的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者用大幅篇幅探讨了宗教的不宽容。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正是摆脱了犹太教的狭隘和偏见。作者认为两千年前基督教之所以能迅速征服西方世界,是因为它给绝大多数贫苦人民带来了希望之光,博爱与仁慈的思想让每一个心怀善良的人都乐于追随,此时它代表的是宽容的力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主教掌握了政治上的权力,渐渐觉得自己是某种永恒思想的代表,他们害怕失去这种具有统治地位的权力。作者在书中引用了一段对话,公元4世纪,教会长老涅斯托尔向罗马皇帝西奥多斯说:「救救我,强大的君主,让我战胜教会所有的敌人,我会给你天堂作为酬谢。支持我打倒反对我们教义的人,我们也会支持你打倒你的敌人」。当罗马的统治与基督教对思想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基督教走向了不宽容,一切其他信仰的自由被剥夺,知识和思想被禁锢,艺术、哲学、科学等被宗教和神学所取代,作者认为宗教专制是带着神圣和美德面具的具有残忍和仇恨的野兽。这种宗教的不宽容走向极端时,漫长黑暗的中世纪降临了,宗教法庭开始了对无辜百姓的残酷迫害,十字军以讨伐异教徒的名义开始了屠杀和掠夺。作者认为正是黑暗的中世纪对知识、思想压制太久了(1000多年),当印刷术传到欧洲为思想的传播创造出条件的时候,求知若渴的风潮席卷了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了,宗教改革随之而来。作者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重点介绍了,曾经为宽容奋斗过的人,如伊拉斯莫、拉伯雷、蒙田、伏尔泰、布鲁诺等,作者认为“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 作者把不宽容分为三类:懒惰造成的不宽容、无知造成的不宽容、私利造成的不宽容。作者认为,所有不宽容的根源,都是恐惧。」、求生的恐惧压倒了一切,任何危害一个社群生存的人或群体,都将会遭到无情的排斥、甚至处决。他说:中世纪所谓的「宗教革命实际上就是惨烈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没人请求饶命,也没有人饶了别人的命。中世纪的宗教迫害或不宽容都是来自生存的恐惧。房龙为我们指出,宽容这个词从来就是一个奢侈品。事实上,有史以来,所有的不宽容都是以某种神圣的名义垄断真理,从而扼杀个人权利和个性自由。在房龙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开端都是朴素的,甚至可以说是浪漫的,但一旦稳定发展起来,就会落入功利主义的魔爪而万劫不复。虽然不宽容的事情发生在最早的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作者在本书的结尾,还是乐观的指出,当人们用理性和知识来对抗各种基于偏见和自诩正确的的狭隘意识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终将成为常态。最后,引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推荐,公元4世纪后期,罗马参议员西马库斯在一封著名的来信中写道:我们仰望同一片天上的星星,都是这个星球的匆匆过客,居住在同一个苍穹下。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终极真理,走哪条路去寻找真有那么重要吗?生存之谜太玄妙了,不应该只有一条路通向正确答案。

欧洲和中国

欧洲和中国在中世纪都是停滞不前的,因此欧洲从前是中世纪的古老和衰败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是庞龙的影射对象,而中国在中世纪则是欣欣向荣的,但是却没有发展到前工业革命时期,也就是没有进入现代社会,因此才有了中国的衰败和无能,这就是中国,因此这也是庞龙的影射对象。因此中国和欧洲都是宽容应该予以解说的世界。

如果要选出对我影响最大的10本书的话,肯定会有它的

看这本书也是很久以前了。是一位同事主动借给我看的。现在,我还在这家公司,可他已经不在了。他就以这本书的推荐者,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中了,甚至我们当时交道很少,甚至,我对他也没什么特别印象。说书吧。。。。。。。突然觉得无话可说。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平静的描述下暗流汹涌。文字很浅显,应该是翻译得也好吧,完全没有语言经过转换后的生涩感。能让人全心地投入到故事里,随着历史的脚步细细打量。应该说,这本书开始,我试着褪去青春的狂妄,力图挣脱狭窄的自我封锁,开始认量观察、欣赏和思考我们的这个世界。当然,感谢它。

革命时代

读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的《宽容》,一开始看的是英文版,惊叹于他的文笔,但是也对其中大量不熟悉的英文人名和其他专有名词很头疼。于是又转而看中文版,找了广受好评的三联书店1980年代的中译版,由迮卫、靳翠微翻译,当年定价2.05元。看完,觉得历史真的是一再重复自己。基督教为了追求其自由平等,一直被罗马压迫。但是,等到基督教拥有了比国王还要广大的权力的时候,基督教就成了压迫的源头。新教重复了基督教的历史。尽管基督教也好,新教也罢,其创建的历史都和那么多闪耀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新教之后呢?历史仍然在世界各地一再重复上演……三联书店版的封底,有一段话,摘录如下:“房龙在这本书里,用他惯用的生动文笔,叙述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他主张先进思想的自由,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表达了进步的见解。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不能容忍革命时代产生的恐怖,反映了他的局限。但不论如何,作为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一己之见

宽容是我读得最认真的一本书之一,给了我很深刻的启迪。《宽容》实际上是2000年来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探寻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提出在知识和理性统治的时代,人类战胜了恐惧,宽容便会大行其道。

宽容到底有多远

宽容作为一个词语,解释只用两个字;宽容作为一种品质,论述就要用一篇文章;宽容作为一段历史,房龙的这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书也未必能够讲述得清楚。房龙的书特点在于他语言诙谐而流畅,文字活泼平实而不失深刻,看得入迷一天看完他的一本书不是难事,但一天就能够理解书中的道理的就为数不多。如果做个简单的类比的话,房龙可能更象余秋雨,而非陈寅恪。如果用人类历史来解释宽容的话,那会非常遗憾的发现,大部分的人类历史都是对宽容的反义解释。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是对文化的宽容;长长的东西两汉独尊儒术是不宽容;盛唐“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和开放的民族性是宽容;宋明理学和清文字狱是不宽容;至于北洋时期的北大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所宣扬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是近现代中国对宽容理解的极高境界,但随后的大段的时间都留给了只能你死我活的这个或那个主义。综观中国的历史,宽容就象闪过的流星滑过星空,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却能映亮整个夜晚,使黑夜行走的人们有着继续前行的勇气。书中以西方人的视角叙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关于人类宽容和不宽容的历史,叙述了基督教和新教从被迫害而迫害他人的历程,叙述了宗教自由而推广开来的民主自由的尊贵之意,叙述了从种群隔阂,到文化隔阂到兼容并包逐步从狭隘而宽容的历程。如文中所言,宽容首先起源于理解,“理解一切就能宽容一切”这句话恐怕说得太过空泛,但理解应该是宽容的前提,从无知到了解,从了解到理解,最终从理解到宽容,这是房龙先生在文中反复提到并强调的,从惟我独尊到众生平等中间的跨度其实有好几个宇宙的距离。宽容也意味着对少数人群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犹太人被抓的时候,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工会领袖被抓的时候,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工会领袖;当政党人士被抓的时候,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党员;可是有一天,当我被抓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再替我出声了。”对少数人的容忍,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宽容度,对少数人利益的保护,也正是为了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保障。我们对犯罪嫌疑人人身权利的保护,是因为我们认为没有定罪的嫌疑人应该享有应有的公民权利和必须经过必要的司法程序;我们对钉子户产权权利的维护,是因为我们认为公权利不应该随意而没有恰当补偿的侵犯私有产权;甚至我们对富人私有产权的保护,也是认为任何单位和组织都不能非法剥夺公民的财产权,无论他是地富反坏右还是贫下中农。这些精神在房龙的《宽容》都有提及,而这些更应该是当下有中国特色的宽容包含之意。每当新闻中屡屡出现“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没心没肺言论时候,每当两岸民众因为历史原因的隔阂而声嘶力竭坚持自己理念实质上却是鸡同鸭讲的时候,我就会想理解和宽容在中国实在是一个太过奢侈的愿望,它甚至难以跨越是面对面的人心。

人的解放

幼稚总是不经意间损害我们的感情,但是宽容自古以来就是满足我们的心灵慰藉,人类需要解放,放飞自己的心情,让快乐充满整个世界

又是一部自由主义的赞歌

第一眼当然是被“宽容”这两个字所吸引。打开来看时,还仅仅只是在前言部分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定位为又是一部为自由主义唱赞歌的书。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房龙为何许人。看了一些之后,去搜了一下他的背景。to be continued...

宽 容

宽 容伽蓝 Oct.29, 2005 23:48  于深圳景田    在我幼年意识里,最早有这个词应该就是房龙的那本。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开头的那个漫长的故事,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到很长一段时间以为这本书只有这个故事。因为那时小吧,不记得太多东西。就只会坚定地抱着砖头一样厚的书去啃,左手指夹着前面的人物表,每每想不起来这人什么身份就翻前去看看。尤其那些苏俄小说,名字长得要让人疯掉。    我很喜欢房龙书里的插画。淡淡的笔触,有力但游刃有余地控制着。他的图一目了然,印象中,地球就是那个样子了。不过他的书对当时的我还是艰深了一点,我更记得儒勒·凡尔纳的世界。    可是就这个“宽容”来讲,我甚至把开头的山谷的故事跟博尔赫斯那个武士的故事混淆了。    反正到底什么是“宽容”,是经过了很多年才逐渐去明白的。    这几天的状态,按照之前妈妈的定义来讲,应该是一种反省。个人的,生活的,过往的,相关的人的。有时候我象一个在河边蹲着筛金子的工人。阳光暴晒,眼前的所有东西尤其是匾里的沙子更是金灿灿晃眼。我会反复地筛,日复一日地筛,经常发现这一匾沙子又是之前筛过的。    那些过往就一点点地被我筛透。    我想起很多很多跟你的事,——当然这个“你”是一个代词。代表你,或者你,或者你。发生的时候只是我和你,但在记忆里,它们开始串门了,叠加了,泥里来泥里去,相互的距离边缘逐渐被模糊,被一块看不见的橡皮搅和。我开始为所有感伤的感伤,为所有美丽的欣慰,因为它们在当时的我的身心有了那样的刻痕,而如今开始研究那个刻的初始。    你总是在的,不论我在门外还是门里。一重门相隔的只是不知者,在知者的眼里却只是透明的纸。我很喜欢这种状态,坐在纸的后面,清楚地知道。然后,我慢慢开始宽容你。    这让我很快乐。让我焦躁的心象干裂的大地品尝滋润的雨水一般。我甚至想给你电话,或者给你信,或者其他,能让你明了微笑的一些方式。鉴于之前的经历,很多时候即使准备得很好,想要轻轻温柔对你解说最终却适得其反,结果让你大为失望——常常是这样,所以我到现在还没说。我怕这事又重演了。可是,我还说想说,于是我打起了红色的底板,开始用笔记下这些我着急要向你表达的心里的话,它们在嘴边诵读,想在你耳边切切,想最后你可以明白了,然后张开你的胸怀拥抱着我。    我很清楚这是奢望。宽容不是舍预,而是对自己的解脱。最终你的对象是你自己,这其实也是我写字的原因,因为总是我自己看的,我自己明白的。或者我记录下来,让自己明白。    在这个过程之后,不管对象是谁,结果就是,我可以去拥抱你,或者你来拥抱我。天堂的悦耳的铃声想起,洁白的花瓣纷飞,世界大同了,peace了。恐怕这就是我想要的吧。    这样就是我要的了。我低下眼帘,看自己在键盘上短暂停顿的手指。    我真的非常想你,用手指轻轻摸你的头发,看你耳边温柔的绒毛,当心中溢满了爱意,周围都会变得宁静平和,充满了新割过的草地的清香。    是,我静悄悄地无声地说着,我知道写完后我会非常幸福,因而我会很满足地去洗脸然后钻进我的被窝。正如哎呀说的,第二天,我又会象那朵昂起了脑袋迎接初生的太阳的向日葵,不怕困难,生机勃勃。    这些源于宽容的快乐,宽容你,宽容我自己,宽容所有的人和事,如果我能真正做到这点,那么你就可以称呼我是那朵向日葵了,:)我因为有这个展望,而又想拥抱你了。    我站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孤独地期待着你的怀抱。    或者我终于有一天期待到了,所有完美幸福的象征的物件都会在我身边盛开,一朵朵地展开,忘我地恣意地穷尽一切地,为你,和我的宽容。   http://www.samgharama.com/subentry/article/samgharama/samgharama16/kr.htm

仍很落后愚昧的我们

没想到这本书完成的时候距离现在都有80多年了,房龙毫无疑问为这本书找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用他独特的散文文体娓娓道来关于人类为宽容所作的种种努力。可是历史究竟是不是螺旋式上升的呢?我们从侧面看过去,过去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从客栈到酒店,从步行到汽车。但是从高处往下看这个螺旋曲线,历史的轨迹却惊人相似,人还摆脱不了某些恶习,愚昧迷信,懒于思考,偏执盲从,加上房龙所写的,宽容与不宽容,似乎都是古往今来不变的事情。大概让中国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改朝换代的封建政府吧,每一次听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起义是不是让人热血沸腾?每一次新的朝代确立以后的休养生息政策是不是让你直呼皇恩浩荡?(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为人民服务”和“改革开放”著称的天朝)事实是什么呢,房龙说,革命也是专制的。专制这个词,让人窒息,也让非布鲁诺式的有识之士感到恐惧,以至于不能说得太多,因为所处某些立场的人们,为了统治利益,是不太愿意宽容那些异己精神的。话说回来,人类历史的改朝换代,似乎没有太多的人类进化,仿佛就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循环,进化的,只是生产力,而停留在原地的,是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少是大多数人的。主题说的太大我笔力不及难以说明,我想说说小一点的例子,每次我看足球新闻的时候,每条新闻的评论区就是一个个宗教战场,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足球宗教信仰,或者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或者曼联切尔西,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勇敢地向其他球队发炮拍砖,冷嘲热讽,恶意谩骂,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本质上都是信仰之争,观念之争,而对于宽容来说,这个和18世纪的宗教改革并没多大不同,都只是人的愚昧本性。其实这个就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如果你能独立思考,他人的喜欢不喜欢你喜欢的球队或者信仰,根本就不重要,完全不会影响你,而你也不会去强求别人非得和你信仰同一个球队同一个理念。宽容最基本的是什么,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但是东西要两面看,宽容不是忍让也不是无条件原谅,就拿日本来说吧,我不介意他信仰的武士精神和菊花精神,也不介意他走上军国主义,可是放弃对他的战争赔偿是宽容吗?忘记或者刻意淡化他们过的侵略历史是宽容吗?宽容只是尊重他的选择权力,哪怕他选择邪恶的信仰,但是宽容的另一面是什么,尊重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宽容,最终难免成为东郭先生又或者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你在冬天救的那条毒蛇会咬你一口。历史上,这样的事还少见吗?宽容的境界太高,也许因为我们是人类的缘故,我们永远不能克服,哈,谁知道呢?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追寻理性这样看来,希望才是存在的。

值得读

大概95、96年走进图书城的一间小书屋,发现了这本书,当时对房龙毫无概念,不过从这本书开始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尽管当时也没有太读懂它。

西方的确需要宽容

这本书用之于西方可,套之于我国则不可。西方出现宗教战争,而我国没有。西方火烧“布鲁诺”,中国没有。所以中国成于一个多民族融合国家,而西方却是一个小小的民族国家。由此可知,谁更需要“宽容”。中国人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不是宽容又是什么?便凡事均有两面,宽容也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宽容的。哪些可以,这需要各国文化在不同时期对此做出判断。

我世界观的分水岭

“这种偏见和优越感一旦加上怀疑和恐惧,会使最谦卑最温顺的人变成万物之中最残忍的畜生和宽容理想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宽容》结尾如果要给我开一个必读书目,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本书,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我的世界观的分水岭,感谢我在大学时候遇到了这本书。《宽容》把我和一直受到权威主义教育和偏见划清界线。一开篇就是房龙独特的笔触,生动的故事一下把读者牢牢抓住。“无知和理性同样有力量,只是效果完全相反。”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宽容》序言的最好注解。然后我们就跟着这个来自欧洲自由故乡的男人带着走过并不宽容的历史……在我们中国人亲身经历的残酷和荒唐的历史中,是什么让人变得那么残暴呢?我心里一直有这个疑问。而《宽容》的结尾让我找到了答案,那种震撼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宽容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