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303110698
页数:397页

章节摘录

  首先,在研究列宁著作的基础上阐发了列宁哲学思想的实质和特点。在无产阶级专政最初几年中,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布哈林、阿多拉茨基、梁赞诺夫和德波林等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理论家。这些理论家不仅对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列宁哲学思想的阐发也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作为最早研究列宁《哲学笔记》辩证法思想的德波林,不仅注意到了列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黑格尔之间的联系,并且还具体地阐述了列宁辩证法思想中的现象与本质统一、客观主义与人的活动的自觉性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统一等一系列范畴。德波林指出,列宁哲学的实质就在于他对辩证法的非凡运用,用辩证法来分析一切。另一位最早研究列宁哲学的阿多拉茨基在集中研究《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哲学笔记》的基础上,指出列宁对辩证法的运用是从存在决定思维的基本准则出发,从事物的运动规律中来把握和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的。阿多拉茨基认为,列宁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不把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理论不是抽象的,而是来自实践并受实践检验的。与阿多拉茨基的观点相似,布哈林也强调认清理论体系和原理的实践意义是列宁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布哈林说,列宁解决现实一系列问题,如帝国主义问题,国家问题,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等的关键在于他出色地运用了唯物主义的革命辩证法。

书籍目录

导言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与问題一、当代(东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殊意义与问题二、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第一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与发展第一节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之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三、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第二节 列宁早期对唯物史观的捍卫和应用一、批判民粹派“主观社会学”理论,捍卫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二、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阐明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三、批判“经济主义”对自发性的崇拜,阐明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阐发一、“物理学危机”:进一步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代意义二、第一次俄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題的凸显三、经验批判主义的流行与列宁批判的实质和意义四、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党性原则五、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的阐述和发展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入系统研究第一节 列宁的《哲学笔记》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研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列宁转向黑格尔哲学研究二、逻辑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统三、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入探讨第二节 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揭示帝国主义的本质一、列宁对帝国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变革意义三、批判社会沙文主义,阐发战争与革命的辩证法第三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与新贡献一、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二、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理论的辩证法思考三、列宁对国家与革命理论的辩证考察与系统阐发第三章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俄的传播与发展第一节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哲学思想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辩证法二、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及其发展三、十月革命后列宁的主要哲学思想四、苏俄理论界对列宁哲学思想的初步研究和阐发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苏联哲学一、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二、机械论派与辩证论派之争三、德波林学派与“正统派”之争四、德波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五、苏联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第三节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与失误一、对列宁主义哲学的实质与基本问题的系统阐述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缺陷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语言学申的运用和发展四、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第四章 战后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变与发展第一节 战后苏联哲学演变的历史进程与总体特征一、在教条禁锢中的初期松动与反复二、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期发展三、从改革到迷失方向的后期蜕变第二节 苏共二十大之后苏联哲学的探索与发展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二、关于辩证法研究的争论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四、科技革命、全球性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探索第三节 “改革和新思维”时期苏联哲学的反思与改革一、“哲学与生活”讨论会对苏联哲学的反思二、对苏联全面改革的哲学思考三、人的哲学与社会主义的人道化第四节 东欧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框架的重新认识二、系统论、决定论与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化探索三、实践、反映与认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四、“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点研究五、人、人道主义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研究的热潮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第一节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概况及其主要观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中的三次大论争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运用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一、中国国情的初步分析与民主革命纲领的最初制定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深入发展与系统化一、唯物辩证法在确立党的政治策略中的创造性运用二、唯物辩证法在确立党的军事策略中的杰出运用三、《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四、《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全面展开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深入发展一、《论持久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战争问题的典范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一、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革命对象、任务、动力、性质的科学分析二、政治经济文化的辩证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制定三、批判各种错误倾向,坚持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第三节 延安整风运动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刻论证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艺工作中的运用三、辩证唯物主义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创造性提出第四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解放战争中的杰出运用和发展一、唯物辩证法在制定革命战略策略中的杰出运用二、唯物史观在新中国创立过程中的巨大指导作用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初步探索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曲折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确立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三、《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初步探索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深刻阐发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尝试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曲折发展第三节 毛泽东晚年主观主义错误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哲学思想一、“左”倾思想路线的迅速发展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二、林彪集团的唯意志论和“四人帮”斗争哲学的泛滥及其危害第八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第一节 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对立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创中的创造性运用一、破除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破除超越阶段的“左”的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四、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第三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二、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开放三、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四、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四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三、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观点,把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统一起来四、坚持事物矛盾的辩证法,把矛盾的对立面统一起来五、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历史观,把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实际利益结合起来第九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辩证逻辑一、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中的创造性运用二、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的科学阐发第二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使命与创新的哲学思想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哲学思想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法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第十章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后记

作者简介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成果,其中有些已经作为重点参考书列入每章之后,限于篇幅兹不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表示谢忱。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很多内容是在以李华钰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二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刘林元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三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图书封面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