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雨雪粮价史料

出版社: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2007.05
ISBN:9787801065513
作者:刘子扬,张莉编

作者简介

康熙朝雨雪粮价史料—世界上仅有的雨雪粮价奏报制度,集研究与档案资料于一体的专著。雨雪粮价奏报制度,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世界上仅有的、对地方气候变化及农田耕作等监测严密、奏报详细的制度。这是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降水量分布极其不均,部分地区缺乏水利设施,百姓完全靠天吃饭。每年降水量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丰歉及粮价的升降,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安危,而且影响着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也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昌盛与安定。因此,淸统治者极为重视雨雪粮价这个国民生死攸关的问题。
出于皇帝专权统治的需要,康熙帝要求其钦派到地方的亲信臣子,要时刻关切地方民情,直接掌握各地方雨雪、粮价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奏报,此后逐渐形成严格的奏报制度。为了全面揭示该专题真实情况,从已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康熙朝朱批奏折》档案中,辑录了有关各地区雨雪、农耕、收成分数、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档案史料,集中反映清康熙时期全国各地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所辑这些档案,多为清官书所不载。因此,编辑出版雨雪粮价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时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清代的雨雪粮价奏报制度起于康熙年间,雨雪、粮价及收成分数,三者密不可分,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收成,农业丰歉与否又直接关系到粮价的升降,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封建国家的存亡安危。雨雪粮价奏报制度,有助于统治者随时掌握地方气候及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状况,有助于统治者决定政策及对地方有效的管理。编辑出版雨雪粮价档案史料,不仅关系到我们对清代社会学、经济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对现在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康熙朝雨雪粮价史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线装书局2007年5月出版发行雨雪粮价奏报制度,始於清代康熙年间,是世界上仅有的、对地方气候变化及农田耕作等监测严密、奏报详细的制度。这是由於中国是农业大国,降水量分布极其不均,部分地区缺乏水利设施,百姓完全靠天吃饭。每年降水量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丰歉及粮价的升降,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安危,而且影响着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也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昌盛与安定。因此,清统治者极为重视雨雪粮价这个国民生死攸关的问题。出於皇帝专权统治的需要,康熙帝要求其钦派到地方的亲信臣子,要时刻关切地方民情,直接掌握各地方雨雪、粮价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奏报,此後逐渐形成严格的奏报制度。为了全面揭示该专题真实情况,从已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康熙朝朱批奏摺》档案中,辑录了有关各地区雨雪、农耕、收成分数、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档案史料,集中反映清康熙时期全国各地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所辑这些档案,多为清官书所不载。因此,编辑出版雨雪粮价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初三日,康熙皇帝降谕大学士等曰:‘各省晴雨,不必缮写黄册,特本具奏,可乘奏事之便,写细字摺子,附於疏内以闻。’由此可知,‘雨雪粮价’早期是以奏摺形式上奏的。目前,现存最早奏报雨雪粮价的奏摺,是康熙二十八年,大学士伊桑阿用满文奏报的京城得雨情形的摺子;现存最早的汉文摺子,是康熙三十二年,苏州织造李煦奏报苏州地区雨雪情形的奏摺。是年,江南久旱,康熙皇帝十分焦虑,李煦在摺奏内称:‘今夏天时亢旱,各处祈雨,仰赖皇上洪福,於六月十八日,已得甘霖,近复沾足。苏州地方傍河田地,原有蓄水可车,竟属无恙,惟山田高壤插莳稍迟者,约有五六分收成。目下米价亦平,粗者七钱上下,细白者九钱、一两不等,民情安堵,共庆天庥。’‘臣无地方之责,不应渎陈,仰见皇上爱民如子,视民如伤之至意,敢就所知,谨奏以闻。’康熙在奏摺上批示:‘五月间,闻得淮徐以南,时旸舛候,夏泽愆期,民心慌慌,两浙尤甚。朕夙夜焦思,寝食不安,但有南来者,必问详细;闻尔所奏,少解宵旰之劳。秋收之後,还写奏帖来。凡有奏帖,万不可与人知道。’(《康熙朝朱批奏摺汇编》第一册)从李煦奏摺和康熙帝批示中可以看出:奏报雨雪,此时期还属密摺奏事范围,因为当时只有少数皇帝亲信有资格上密摺奏报事情,是皇帝安放在各地的耳目;而李煦作为‘织造官’奏报该地方政务的雨雪粮价,是超出其职权范围的。但康熙帝肯定了他的做法,并令其秋後再报。由此可知,皇帝所要了解的不仅是地方政务情形,也包括雨水粮价、收成状况及民情安帖与否等状况;同时可以看出,李煦作为‘皇帝亲信’的特殊作用。这也说明,当时雨雪粮价的奏报,还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起初雨雪粮价奏报摺数量较少,至康熙後期,其数量已大量增加。首先有资格上报密摺的人数,已扩大到在京的满汉大臣及各省督抚、提督、总兵,皇帝可从各方面获得信息。此外,个别地区的奏报已很频繁,一月一次或更多。以康熙五十九年苏州织造李煦所奏报的苏州雨雪粮价奏摺统计,自正月至十一月,每月奏报苏州米价赍进晴雨录;正月报有‘菜麦茂发’,四月报‘麦子收割’,六月报有‘丝价’,八月报‘早稻收割’,十月报‘播种二麦’,十一月报‘麦苗大发’等。由此可知,此时的雨雪粮价奏报制度已基本形成。它不仅直接揭示出不同地形、不同纬度地域上的雨雪情况,而且所报地域面积广泛,时间连续,所报降雨雪的分寸、时辰,具体、细致、连续;所报粮价的种类繁多,不仅有细粮的米、麦,还有粗粮的粟、豆等种类。所报丝价也有多种价格;具报收成分数,同时还报有水、旱灾情等情况。这些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史料。总之,清代的雨雪粮价奏报制度起於康熙年间,雨雪、粮价及收成分数,三者密不可分,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收成,农业丰歉与否又直接关系到粮价的升降,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封建国家的存亡安危。雨雪粮价奏报制度,有助於统治者随时掌握地方气候及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状况,有助於统治者决定政策及对地方有效的管理。编辑出版雨雪粮价档案史料,不仅关系到我们对清代社会学、经济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对现在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3e9ef0100gkm3.html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