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49553157
作者:约翰•赫西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约翰•赫西(John Hersey),中文名韩约翰,1914年生于天津,十岁时随父母返回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完成学业。1937年夏天,他在暑假期间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辛克莱尔担任秘书,同年秋到《时代》杂志工作,两年后被派往《时代》的重庆分部。整个二战期间,他往返于欧亚大陆,为《时代》、《生活》、《纽约客》撰稿。
约翰•赫西是最早践行“新新闻”写作手法的记者(尽管他后来对这种手法不无批评),对美国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主要作品有《广岛》、《阿达诺之钟》(A Bell for Adano,1945年获普利策奖)等。1965年起,约翰•赫西任教于耶鲁大学,长期讲授写作课程。1993年逝世。

书籍目录

i / 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刘柠)
1 / 一道无声的闪光
25 / 大火
59 / 深入调查
93 / 黍草和白菊
127 / 战后
215 / 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1945年8月6日8点15分,一枚神秘的“新型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三十余万普通市民对此毫不知情,随着一片无声的亮光闪过,他们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直接促成了二战的终结,也让世人见识到原子弹那魔鬼般的危害。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赫西应邀调查广岛原子弹爆炸,用清晰、冷静而克制的文字,记录了六个普通人的平常经历和他们四十年的人生轨迹,折射出“被爆者”一代的创伤记忆。
佐佐木敏子 东亚罐头厂人事部职员,正转过头与邻桌的女孩说话。
藤井正和 医生,刚在私人医院的门廊里坐下,准备看报纸。
中村初代 一位裁缝的遗孀,正从厨房窗户往外瞧自己的邻居。
威廉神父 德国传教士,正躺在吊床上看教会杂志。
佐佐木文辉 年轻的外科医生,在医院的走廊里,手拿一份血液样本,准备去做试验。
谷本清 广岛卫理公会牧师,刚到一个富人家的门口,想把一车衣服卸下来。


 广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六个人,分别是神父、牧师、医生、家庭主妇和工厂职员,他们的生活本无交集,但1945年8月6日后,他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称谓:被爆者。最让人诧异的是,对美国人精心制造的这起显然具有人类灭绝性质的空前灾难,日本人从未提出过正式抗议,而被爆者甚至产生劫后余生的自豪感,大和魂的印记里真的不再有恨了吗?
  •     通过作者的笔,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受苦受难群众的所见所闻。战争无情,对于平民无差别的伤害,应该遭到强烈的谴责。战争公平,无论是美国对日本,还是日本对中国,都是同样的受到伤害。人类的良知其实很容易泯灭,只要事不关己,做一个旁观者,很容易就把战争置之度外。由于美国民众,社会团体等的促进,美国人民对于自己政府所犯下的罪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赔偿等都渐渐的在进行。其实全世界的人民群众都讨厌,拒绝战争,但是往往成为政府手下的工具,戴上爱国的皇冠,堂而皇之的对别国进行践踏。每个人成为了国家工具和机器,国家又是统治阶层,政府的工具。谁是正义谁是无辜都无从说起,只能回归人类的本性,对于弱小的同情和保护。感谢毛爷爷,没有原子弹就没有话语权。感谢科研工作人员,满腔的热血与爱国之情。想起张纯如姐姐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著作,再看广岛。大家都是受害者。珍惜和平,捍卫和平。
  •     《广岛》:那颗我们都知道但又不知道的原子弹文/盒饭君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掷了名为“小男孩”的新式炸弹——原子弹。这句话我们一直当做常识来认知。仔细想想,频繁的民族争端屡屡被提及,二战(日本侵华战争)被多次搬上银幕,但我们对“原子弹”的认识好像仅仅停留在名字上。之前看冯克力《当历史可以观看》,里面有很多老照片,那些老照片作为历史的细节补了历史课本之缺漏,甚至那些老照片让课本里的“历史”面临尴尬。看那本书时,我当时脑子里一直萦绕着一句话:当历史有了细节,你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约翰·赫这本《广岛》,买了好些时间,却一直没时间看。工作稍缓,终于用了一周的下班时间把它看完。在里面又看到和《当历史可以观看》里相似的历史观。前言刘柠《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里,提到通常认为日本拒绝《波茨坦宣言》,而遭到美国核打击。现实并非如此,日本裕仁天皇讲话中接受了宣言。只是作为美苏争霸,以及美国原子弹项目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需求,广岛长崎成了即便接受停战,即便马上就要投降了,也要把原子弹的“实验”做到底的对象。在日本侵华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有理由憎恨日本。但也不妨看看,广岛那颗原子弹投掷当天及以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广岛》从6个核爆幸存者的经历入手,去呈现了那场开先例的核战源头。罐头厂的女孩佐佐木敏子、藤井正和医生、中村初代太太、克莱因佐格神父、佐佐木辉文医生和谷本清牧师,他们都是广岛的居民,他们相互之间可能是朋友、邻居,六个人的命运在战争中和战后都常常缠绕在一起。他们都是原爆受害者。原子弹爆炸当天,他们像往常一样生活,平静而安逸,但就在那一瞬间,一道强光闪烁,他们的人生在强光下发生了转折。作者约翰·赫西用第三者的角度,叙述这几个人的故事,他们都向他描述了那颗改变他们人生的原子弹。强烈的光,并没有发生剧烈的炸弹爆炸声,然后所有人都感觉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击中了。从此他们被挂上了“原爆者”的标签。这个标签代表着苦难。这个标签还代表着歧视。这个标签更代表着平民作为战争受害者,承受战争代价的同时,不得不自己爬起来,没有人可以依靠。也许很多人会说,他们罪有应得,或许是吧!六年前,电影院上映了一部电影《南京!南京!》,陆川拍的。关于南京大屠杀,我们会慨叹,日本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却站在了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去呈现了一个日本兵的视角,他不忍杀人,也不忍背叛祖国,最终他选择了自杀。我相信有这样的人,那部电影的角度一改抗日神剧的风格,触动了我,当时我写了一篇影评文章《历史的残像》发表在报纸上。因为南京大屠杀,我们有理由恨日本,这种恨到底来自何处?这种恨在《广岛》这本书里,其实并不陌生。广岛被炸之后,作者约翰·赫西接触的人里面,有个人被埋在了废墟下,高喊着为天皇献身。然后还有很多人像书中的中村初代太太一样,恨美国人恨日本政府,他们发动战争才把自己卷入其中的。一直以为原子弹爆炸,会发出巨大声响。《广岛》解除了我这种疑虑,它还解除了我另外一种疑虑,就是之前一直我认为爆炸的核辐射区域几乎寸草不生,比如福岛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地区都被封闭起来了。事实上,好像并非如此。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十余万人葬身其中,更多的难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下来。政府并没有太特别地救助他们,美国占领日本后,在广岛建立研究中心,把广岛人民当做实验室的小白鼠在对待。换句话说,当时难民们靠着自己在那片土地上自生自灭式地站起来了。他们继续在那片土地上生活。原子弹爆炸后,主角的6个人各自逃难求生,他们相互遇见,然后又分开。印象最深刻的是,佐佐木辉文医生在医院,面对着数以万计涌来的难民,药物资源稀缺,他靠着碘酒,简单的包扎帮助难民。他知道这根本不起作用,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更多难民涌来,然后在医院死去。还有很多难民涌向公园,像动物的求生本能般涌入森林。还有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后来在美国游走,两边不讨好的谷本清牧师。原子弹爆炸后,他没有受伤,他为自己没有受伤而感到耻辱,于是他到处去帮助别人。有个画面记忆犹新,他在河边看到有难民求助,他去拉倒在河边的难民,他拉难民的手,整个手的皮像手套一样掉了下来。他直接就被吓吐了。这是原子弹带去的伤痛。《广岛》里面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的细节。还有更多的在求生本能下,他们变得麻木,能帮助的是那些认识的朋友、邻居,更多的人,他们帮不过来,只能任由他们死活。连军医都这样认为,他们只能救那些轻伤的人,重伤的人等着他们的只有死亡。这时候,混乱得你已经没办法用道德去约束那些见死不救的人,使用原子弹本身就是一种道德问题。《广岛》以尽量生动的细节去记录原子弹爆炸后人们的生活百态。有四处帮助别人的人,也有像藤井正和医生那样靠着金钱挥霍来满足自己生存本能的人,活着真好,用钱的感觉真好,还有更多人生活艰难,不得不做美国人的帮佣,主动还是被动地和美国人睡,然后为那些年轻的美国士兵生下孩子,对他们来说生活太艰难了。还有一些人,因为别人对原爆者的歧视,让他们急于洗刷掉自己被原子弹爆炸的难民标签,只想做个普通人那样活着。书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描绘了爆炸前后那段时间的自救与振作。而后半部分,给每个主角后来的人生走向继续做了跟踪。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结局,而这些结局不管怎样,都被原子弹给改写了。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约翰·赫西在详实地描绘原子弹下的苦难与自救时,在后半部分的最后一章里,一边在描绘灾难后人们振作的生活,一边在呈现一些数据——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继续在研究原子弹,并试爆成功。原子弹的威胁并没有因为广岛的爆炸而消失,反而是以大国为核心的所谓势均力敌,制造了更多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这是作者没有作表的思考。留给了读者。这种思考又有答案么?见仁见智吧。但是到底有人要去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了《广岛》这样记录灾难的书的意义。记得之前有部德国视角的迷你剧《我们的父辈》,里面有句台词:“战争最大的胜者是苍蝇,人类的血肉喂饱了它们。”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但却是个现实。我们憎恨的战争中的日本,他们很快也作出过反思,曾经某个周末花了一整天看完的3集9个小时的小林正树导演的超长电影《何以为人》,也可以看到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一个善良的日本人的。残酷不仅仅加诸于中国人身上,在日本人身上同样适用。中国除了有抗日神剧,也有《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还有前些时间新闻报道的,那些日本侵华时在中国留下的孩子被中国人养大,他们回来报恩。或许报恩的日本人,反思的日本人,反思的中国人,反思的德国人,反思的美国人,以及这本《广岛》,最好的答案就是那种“报恩”的情感吧。毕竟,人之所以为人,不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是情感让我们活得更精彩,活得更自在,活得以更少的伤害的方式,去思考接下来的路。或许这是《广岛》要给的答案,可这答案又未必能真正解答越来越多的核武器被生产,或许思考还要继续……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从万圣书屋转来转去买了一本它,在动车上重新回那个当年被轰炸的日本。看到刺眼的闪光,看到生长的大火,还有被爆的人们。记者的笔调秉承客观冷静,但隐忍下的真实才是最让人毛骨悚然瞪着眼呆掉的力量。 选取的几个人中,几乎全部都和基督教占了边,最后也很凸显教会成员的救助贡献,这有可能是因为语言受阻造成的。
  •     遭到最后一句话的暴击,我的记忆也开始像这个世界的记忆一样,越来越迷糊不清了……
  •     太久之前读的了,都快要忘了当时的感受。
  •     「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愤怒而惊惶。」
  •     整体信息量不大,通过几个主人公的记述反应了冰山一角的感觉。另外这个版本很多错别字。
  •     深度不足
  •     因为文字间承载的意义太过沉重,所以没能给五星。人类是健忘的族群,核爆、核试验并未间断,为此我感到遗憾……
  •     至少是我,一直忽略去了解的原爆,人间炼狱。大半个二十世纪都是灾难,对于任何卷入的国家都是。战争是一切的原罪。每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就像这个世界的记忆一样变得模糊不清。
  •     在危险时刻仍然保持着他们的礼貌。
  •     纪录片的写法。内容好,但有别字。都不像是广西师大出版的
  •     我太渺小,所能看到的不过是不带任何伟大意义的,个人的毁灭。
  •     喜欢新闻记者以个人生活来记录一个历史事件遗留的影响的这种方式,核武器的伤害力很强,对战争的反思很重要,但不论遭受了什么,人们依然要坚强的活着。
  •     如果是中国作家大多会把最残酷的那一面写给读者,这本书的作者却像是有意避开了那些血淋淋的场面,把重点放在了广岛人民的日常生活。大概因为作者是个美国人吧,感觉他的重点是基督教,并没有特别真实地反应出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其实我觉得序更好看哈哈
  •     平淡地记叙,但提醒读者战争残酷,和平可贵。
  •     睡在和平的四环边多么幸福
  •     看完反而降低了对原子弹的恐惧 有意无意的弱化了疤痕感
  •     以广岛原子弹事件的六位幸存者为线索与切入角度,展现了他们在亲历灾难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灾难后六人各自不同、令人唏嘘的人生轨迹。作者的笔触客观流畅,没有就事件的任何一方进行过多的批判或是袒护,更多的还原灾难的真实、思考战争对生活本身的影响。日本普通民众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隐忍与坚强令人印象深刻。
  •     一度加重了我的病情
  •     他一路经过的都是被严重烧伤和划伤的人,因为惭愧,他在匆匆往右离开时对一些人说:“原谅我没有像你们一样受伤。”……他祈祷道:“上帝啊,请帮助我过河吧。如果我现在淹死的话,那我作为唯一没有受伤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     在二战结束前夕,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的确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像本书中所介绍的几位广岛原爆幸存者的生活,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疾病、贫困使他(她)们更加渴望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他们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着生命的意义。无论是开设诊所为他人解除病痛还是成为修女获得精神上的解脱等等。我们可以借助这本书管窥原子弹爆炸之后给“被爆者”们带来的真实的,血淋淋的,甚至是撕心裂肺的苦痛。反思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对自己的国家乃至历史所肩负的责任。
  •     这本书的序是为数不多让我觉得确实为原作增色不少的文章,书的视角选的很好,唯一的败笔是翻译,基本上是直译而来,很不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
  •     不知该说些什么……
  •     一部写在纸上的灾难电影
  •     娓娓道来的文字很有纪录片旁白的感觉,字里行间明显看得出对情绪有所克制……“这个世界的记忆模糊不清”,神结尾大大加分。
  •     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从六个人物出发,记录他们所经历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叙述克制、情绪却浓厚。同时还跟踪了50年后这六个人的生活故事,由这些简短的故事,更是读出另一种滋味来。
  •     重新认识了原子弹的威力 佩服“被爆者”们在当下那样的状况还能互相理解,没有抱怨(也许已经无力抱怨 人在被逼到一定程度时候,极恶或极善便不遗余力地表露出来
  •     读完了 觉得没有自己想象中这么吸引人 可能 我读的不够认真
  •     还好吧…可能原版会更好…
  •     写实新闻。
  •     一群人开发出了恐怖度超出想象的毁灭型武器,结果人类的反应不是悚然收手而是纷纷争相开发更多的毁灭武器并引以为荣。……似乎能理解为什么20世纪中期有那么多作品热衷于以人类毁灭于自己的疯狂为主题了。
  •     Sublime
  •     不知道为什么,感受到一股很强的凝聚力。我对这个国家充满好奇。
  •     文字风格接近凯撒的高卢战记,也许是刻意为之,想要以清晰不带感情的文笔来叙述这么一个敏感性的受苦经历。
  •     以一个美国人角度来真实记录的广岛百姓遭受原子弹的经历,其实百姓都是战争最大的牺牲品
  •     在最绝望的境地,普通人开出最艳美的花朵。
  •     2016年2月27日读,2016-58,图44。
  •     人类原子时代开始的那一刻,在这个罐头厂,一个人被一堆书本撞到在地
  •     牺牲者为了国家而自愿献身,“被爆者”为了生活下去而选择健忘,知觉者的尝试被随意摆布,真诚的反思太难得了,所以作者提供的这种从真实经验出发进行思考的机会就尤为珍贵。对自己的痛苦承受得毫无怨言的人也会对自己施加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感觉对民族同样适用。(以及,最后一章的校对是睡着了?
  •     战争和灾难,是把人带向平等和信仰的最残酷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     在世界的所谓常理崩塌之时,人适应的速度超乎想象的快,只是活着……活着
  •     1.战争之下人人都是受害者;2. 做人千万不要沉溺于过去的不幸;3. 书看到一半插播了一场呵呵呵的法网决赛,希望我也别沉溺呵呵呵
  •     人间地狱,地狱里也能活。(这么一本小书近十个错字,责编干嘛呢?!)
  •     以六个被爆者的见闻描述原子弹给广岛人民带来的伤害和影响。抛开战争的道德观念,无论对哪一方,战争都是残忍和带来巨大伤害的。
  •     放弃宏大叙事,从六个平凡人窥探广岛核爆,记者的写实风格很棒。
  •     没有从非常大的方面着手,通过几个亲历者的生活,以小见大,小小一本书装了太大的东西。不过日本人真的是我见过最贱的国家了,这样的国家没法跟它对话,打到它怕就行了。
  •     战争 为了终结叛乱与痛苦,与此同时也在不断的制造着叛乱与痛苦。十万民众,随着这巨大的蘑菇云与这个城市轻轻落下,为二战拉下灰色的帷幕。
  •     20161202
  •     作者是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站在日本人的视角看待广岛原爆事件。从个体的立场出发去看待当时的时局。非常有意思。
  •     原子弹的确挺可怕,看完以后感受就这感受。战争比原子弹更可怕。那么用原子弹威慑战争吧!这逻辑对吗?
  •     没有太多悲伤愤怒,跟我们想象中的很典型的在灾难面前日本人的反应是吻合的。原子弹的投掷以后,一片狼藉里面挣扎的,自救的,垂死的,安静死去的,一览无遗。有点惊叹于他们的有条不紊,废墟里传来呼救的声音,如果方便的话,你可以救我吗?就在这样生死的关头,还有这样的礼貌和谦卑,说到底,他们其实无惧于死的。据说日语和中文是相似的,但表达的方式确如此不同。值得一读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