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面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39969466
作者:吕新
页数:266页

内容概要

吕新(1963~),一级作家。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吕新与格非、余华、苏童、孙甘露等一起开了一代文学风气,被誉为“先锋五虎将”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黑手高悬》、《抚摸》、《光线》、《梅雨》、《草青》、《成为往事》、《 阮郎归》,中篇小说《中国屏风》、《米黄色的朱红》、《绸缎似的村庄》、《瓦蓝》、《黄花》、《哑嗓子》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嘘
第二章 向阳农场
第三章 新华书店的晏叔叔
第四章 呆若木鸡
第五篇 黑色笔记本
第六章 烈日下的晦暗

作者简介

小说以文革中一位约十六岁的小姑娘寻找父亲为脉络,通过数位不同的叙事者讲述了一位学西方哲学的留学生从抗战到文革的命运,不动声色间把一部充满荒诞意味又不无真切的中国革命史写得波澜壮阔,仿佛是个玩笑,却沉重如山,让人无力承受。


 掩面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关于《掩面》聂斌读完《掩面》,久不能言,坐在桌前一动也不敢动,憋着一口气在身体各个部分游荡,努力吞咽了咀嚼了,想留住那一方荡气回肠的震撼感,然而心中自知这只是徒劳,眼看着种种思绪、感悟离我而去,焦躁地翻着书页,试图重温初读时的万千感慨,却无能为力,惟能就着尚盘在心头的些许残思碎念作一番挣扎,铺展如下。想来是个人阅读口味的缘故,独钟情于那一类作者“置身事外”的小说,便是福楼拜所说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叙述,在不动声色的情节延展中传递了一切,没有多余的价值评判,无声而胜有声,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抓着卡佛、耶茨等人不放。同样出于个人兴趣的原因,我也不喜欢有关政治、民族、道德等极为宏大的命题,只愿意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看平静的表面之下涌动的暗流与触手可及的悲剧。如此持续了一段时间,我觉察出了危险,在单调的绝望氛围中我逐渐固守着一处角落,对着迎面而来的风景闭上了眼睛。待读到这部《掩面》,之前的阅读体验迅疾被颠覆,其于形式、于思想所呈现出的朴素而完美的特质使我重又获得了一部佳作带来的震颤。作为一位先锋作家,吕新在《掩面》中依旧延续了其在艺术上的特立独行,一眼望去,其独特的结构与多视角、多层次的叙述即夺人眼球。小说以一位约16岁的少女寻亲为主线,通过四个不同的叙述者将主人公孙渡模糊的一生歪歪扭扭地拼接起来,再通过少女所作的诗歌和最后一位叙述者将她的迷茫与最终的命运也一并展现出来。从结构上说,故事如同一个圆,少女辗转各地寻找父亲无果,最终回到生活的原点,顺从了上山下乡当知青的时代号召,重复着父亲为革命洪流淹没的命运。小说在多处细节上体现了这一结构的精巧之处,例如结尾处女孩参演《兄妹开荒》和《夫妻识字》,这正是她父亲当年在根据地求演而不得的两出戏,这一细节的前后呼应即在不动声色间将两代人的不同命运置于同一层面进行对比,时空变换,却依旧无人幸免。作品的叙述策略则是极耐人寻味的,整部小说呈现了六位叙述者和三重叙述层次,表现出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小说的主人公孙渡自始至终未能以正面示人,我们甚至无从得知他的真实姓名,然而他一直作为潜在叙述者隐含在文本最深处,我们分明看到一副模糊、扭曲,不断幻化但真实存在的面孔,听到他张大嘴,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喊出的短促、断裂,逐渐淹没但一度掷地有声的关于命运的句子……除了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小说给予我们最为明显的触感无疑来自于贯穿其始终的反讽精神,而这种反讽精神最直接的表现则来自于五位表层叙述者。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强烈的自信,他们立场坚定,话语中充满了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但在回忆往事、给小女孩讲道理时又往往无意之间在态度上自相矛盾,从而消解了他们在主观上认定的观念,在语言表征与真实意图之间制造了一道貌似完好的裂痕,一步步将自己所构建的推倒,如此营造了一种讽刺而荒诞的氛围,余韵悠长。于佳作而言,其形式与内容无疑相得益彰,《掩面》以绝佳的艺术手法示人,其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同样深沉厚重,发人深省。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少女寻亲的故事,借一位投身革命又为革命抛弃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勾勒出一部荒诞的中国革命史。主人公孙渡留学期间恰逢抗日战争爆发,他响应号召归国参战,投身情报工作。作为一位曾经的西方哲学专业学生,孙渡喜欢读书、思考,与那些由粗暴的口号驱使的狂热者决然不同,他具有一种旁观者的“非主流”气质,正是这种天生的疏离使他从未得到真正的信任,使他从未因尽心尽力的工作与赤诚的报国之心得到褒奖,使他在怀疑、孤立、隔离中度过一生,使他在残酷的迫害与恶意的羞辱中走向生命的终结。与其说做情报工作没有好下场,不如说时代对于旁观者从来都是无情的。然而,一句“革命的洪流泥沙俱下”就可以卸去一切责任?就可以置个体的生命与尊严于不顾?就可以放任残暴与罪恶在革命的旗帜下满足私欲与野心?以怨恨为道德建构的主义一定是真理吗?为什么一切历史必然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连上帝是否存在都有疑问,那谁又有资格、有把握引导历史走向一个道德乌托邦?以历史规律与历史理性自居蔑视个性尊严与价值怎么可能是正义之举?然而,对于置身于这一段历史的人们而言,否定革命显然比肯定革命更为困难、更为痛苦,我无意揣测这些诘问是否也符合作者的本意,因为他并未简单而仓促地就既定事实下结论,他所做的只是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叩问、审视、反思,但我们自知这种不尽一言的方式所试图覆盖的范围很难找到边界。说到底,作者在《掩面》中所做的是一场精神审判。说是精神审判,乃是因为对既定历史下任何结论都显得草率,显得毫无意义。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主义,也是一场社会变革,从更广范围来看,它也是人类精神历史的一桩事件。因此,后世的人只能借人本身这最终的落脚点完成这一审判:人性的自由、人格的纯粹、人道的尊严、完美的精神世界等等,人道主义在此作为标尺散发着经久不衰的光芒,而且似乎是惟一的突破口。如此,少女寻亲这一线索便大有深意。革命历来敌视人的自然感情,它要求麾下的男男女女只能对它保持忠诚,从而缔结一种冷酷、坚固的同盟,以阶级友爱替代人性,消灭多余的情绪。这样一支革命之师当然无往不胜,这也是人类生活在极权恐惧中的原因所在。孙渡在书店参与地下工作期间与日本军人福山建立起一定程度的“友谊”,因为阅读休谟、康德相互理解,这却成为他日后遭受怀疑的原因之一;他与另一位地下党,伪装成裁缝的叶小林产生爱情,却被以革命的名义拆散,而事实上只是这段感情遭到了上级老赵的嫉妒;小女孩来到母亲的战友—一位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处询问父母下落,却被禁止用“阿姨”这一称呼,因为她的阶级定位还存在疑问,依恋父母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情绪”,只有等到她“头发上落着麦秸,腿上沾满牛粪”时才能喊“阿姨”。在这样一种个体存在意义被抹灭的语境中,人的生命尚不足以得到尊重,遑论普遍的人道主义。因此,在“文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位少女寻找被革命怀疑的父亲,她的天性尚未被革命泯灭,这一行为本身便是对时代的背离,对革命这一主导话语的叛逆,因而也是对人性的追寻。血缘关系本是最基本、最为动物性的联系,在这里却承载着人性复归的希望,少女寻找的是父亲,作者寻找的该是政治不再操纵的人性。然而,女孩没有找到父亲,她认了命,下乡当了一名知青,她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恐惧—落入琐碎而卑微的生活被日渐麻木的心抛弃。对于她,我们无须担心,作为一个有主见,懂得思考的人,一旦外部环境松动,她定能挣脱枷锁,向更高更远的地方飞去,寻找每一丝命运的可能性。但这部小说事实上的主人公—孙渡,却复杂得多,他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与挣扎,却没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人物给我的直接印象是哈姆莱特和日瓦戈医生的结合体,他阅读、思考,怀有赤诚的爱国之心,但又脆弱、敏感,对宏观话语抱有疑虑;思想成为他行动的阻碍,他始终无法融入主流;在他模糊的影像里也始终是以受害者的面目示人,他痛苦、无言,内心千疮百孔,只能在不断被挤压的生存空间里转过脸去,内心泣一声“休提往事”。这样一个人,与环境发生冲突是必然的,被生活遗弃、沦落为边缘人也是必然的,问题在于,他是否值得同情,他的悲剧有多大程度的咎由自取的成分,他如何变成了哲学与现实的双重弃儿。在特定的时代与体制下,时刻把持着思想与精神的尺度的确有强人所难的意味,但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究竟需要做什么才会使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无处立足?孙渡的命运悲剧除去外部因素,是否还有他个人选择的成分?他的知识、思想在他的生活中到底扮演着何种角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否必然以人的毁灭为最终代价?然而,“除了此刻在我心中涌动的一切,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     作为一位先锋作家,吕新在《掩面》中延续了其在艺术上的特立独行。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少女寻亲的故事,借一位投身革命又为革命抛弃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勾勒出一部荒诞的中国革命史,呈现出独特的结构与多视角、多层次的叙述,加之贯穿文本始终的反讽精神,从而表现出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于当代小说形式实验作了成功的尝试。二十世纪已逐渐远去,她苦难的身影却将永远无言矗立在历史长河中,令一代又一代人静默。这种苦难于中国人民有着特别的意义,而每个具体的人所承受的实实在在的苦难又往往为时间与其他种种因素抹去了痕迹。“革命”,可说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主题词,这两个字将一切席卷而去。小说主人公最后不知所终,但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与其说做情报工作没有好下场,不如说时代对于旁观者从来都是无情的。
  •     无论是在古希腊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本位思想都根深蒂固,“父亲”是制度和权威的象征,父亲的态度代表着先天的、确凿的、无可推翻的定论。吕新的长篇小说《掩面》,讲的是一个女儿寻找父亲的故事,“失父”是小说行进之初就已经交代的叙述背景,对于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来说,年幼时父亲的缺失,一方面会使其因为从小丧失庇护而引发恐慌、疑惑,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其以“寻父”的形式,搭建起与不知所踪的父亲的对话,弥补上对于自己起源历史的空白。作为一名三十年来一直保有先锋性的作家,在《掩面》中,吕新也始终以先锋的方式,来呈现出对历史特立独行的思考。在叙述方式上,《掩面》既不以全知视角也不以单一的内外视角来讲述故事,而是用女儿与父亲孙渡当年的五位同学、同事(战友)和根据地领导的访谈对话,展现出孙渡人生历程的一个个片段。然而,这些片段虽然提供了主人公在工作、生活及思想方面的大量讯息,但碎片化的历程并不能完整地衔接起孙渡充满谜团的一生,而其中叙述脱节的部分,又恰恰就成为了探究事实真相的核心细节。姓名是人与人之间得以相互区分的最简单、最直接的符号,而在《掩面》中,即便是这种最基础的信息源,都有些含混不清、指向不明。在曾经和父亲一起留学的离休干部口中,父亲的名字叫“孙渡”,而在其他的受访者那里,父亲又叫作“黄晟”、“白莽”、“刘高张”。随时更换名字和身份,既符合父亲地下工作者的特质,但同时也不得不引起读者怀疑:这些各不相同的“符号”是不是真的就指向同一个人,又或许黄晟、白莽、刘高张不都是或者根本就都不是孙渡本人。小说进行到最后,无论是书中人物还是作者吕新,都没有给出权威的解释,况且除了失踪的父亲——这个真正有话语权书写自我历史的人,就再也不存在第二个“全知”了。然而,吕新一边建构“疑局”,一边又有意无意地自我解构,并设法留下一些相互勾连的蛛丝马迹:孙渡留学苏联时学习的专业是哲学,白莽和日本军人拉近关系的纽带也正是哲学;1945年秋天,沙枣树下的孙渡正在苦思冥想的是个人检查材料,而在别人口中,刘高张“一生最擅长写的”也正是“各种检查、检讨书、交代材料、证明材料、悔过书”……这些相互贴合的内容似乎又都是在暗暗证明,他们很可能就真的是孙渡。对于“存在还是不存在”的探究,是八十年代先锋派作家们继承自萨特、博尔赫斯等人的重要命题。在叙事方式上,探究存在与否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制造“叙事空白”表现情节发展的多样性和各种可能性。在第三章晏叔叔的叙述里,父亲被组织派去和敌人接头,以解救携带情报的其他同志,可就是这项必死无疑的任务,却让父亲侥幸活了下来,其原因是敌人的战略失误还是父亲沾染了叛国的污点,晏叔叔不知道,其他的叙述者也搞不清楚,就连几位关键的当事人也纷纷离世了,这样重要的“叙述空白”,不仅关系到宏观层面上对孙渡一生的论定,同样也是研判父亲与日本军人福山的友谊、一封到手了却也失效了的情报以及沙枣树下父亲的自我检查等另外一批重要细节的依据。然而,虽然从表面上看,历史的空白是一个个不可获知的“无”,而实际上却又是各种可能性、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因为存在这个集合,每个不同经历、不同认知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表明不同的态度,也就都有了必要的合理性,它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必然会使事实真相变得含混和虚幻,但也正是这些留有余地的开放性叙述,延展了人性的维度、呈现了现实的诡异。从寻访者小女孩的角度来看,她涉世未深还未成年,因为缺少“父亲”权威论断的参照,所以对每个受访者的观点都不置可否,甚至于还是全盘接受,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孙渡的历史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假虚实相互纠缠、含混不清。不仅如此,吕新似乎还在进一步探讨:如果小女孩被某些偏见主义者说服了(从她听从最后一位受访者走上上山下乡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如果父亲那位“文革”被贬的同学、战友一直失去话语权,如果晏叔叔、农场同事这些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们永远不会获得参与讨论的权利,而一旦诸如地下党联络站负责人老赵、纺织厂党委书记这些对于孙渡含有歧视的共事者成为了父亲经历的回忆者、书写者的话,那么,孙渡的历史很可能就会被彻底定格在“黑色”之上,随着时间推移,还会一锤定音,成为所谓的既定事实。这样,历史的空白被填上了,即使有一天,就算小女孩找到了失踪的父亲,或者是失踪的孙渡突然出现试图进行自我辩白时,那也注定只能是徒劳。这么来说,吕新还是一个悲观的宿命主义者。(《文学报》)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杂志刊载。纪录片的形式,多人叙述。
  •     小说形式的创新以及否定革命。
  •     有点失望,吕新文字的灵性呢
  •     失望。
  •     诗歌一章偏偏是信息量最大的一章,有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