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生的故事》书评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4475247X
作者:[美] 特德·姜
页数:292页

天马行空的脑洞,神乎其神的故事,莫名其莫的结局

1.《你一生的故事》如果你预见了所有的悲伤,你是否还会愿意前往那个结局?看电影《降临》之前,我在网上看过别人推荐过,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拾起来读,也许是因为这本书的名称有一些沉重。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降临》。比起小说,电影科幻更多一些。朋友是冲着科幻去的,看完后,觉得科幻不够硬,有些情节也有些雷人(看完小说,就会发现,有些情节是为了商业而强加上去的)。我对科幻没有兴趣,但电影中有些情节深深打动了我,例如电影中关于“语言改变思维”论点、女主在知道自己一生的结局后,仍然愿意选择和身边这个男人在一起,仍愿意生下那个生命只有25年的女儿。许多写影评的人都推荐原著。原著篇幅不长,大约1小时就可以读完。可能是因为我先看了电影,顺着导演和编剧的思路,在读第1遍时,感觉还算顺利,但是由于小说的叙述方式确实与正常小说不一致,我不确定如果我没有看过电影的情况下,是否在读第1遍时就能读懂这样的叙述方式。即便如此,我还是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掉里面的那些复杂的语言知识和物理知识,还有整体故事想传达给我们的思想。由于小说中厚重的逻辑思维带给我超强的好奇心,于是我又花了1小时左右的时间仔细看看小说中我在第一遍阅读时被遗漏的细节,收获也挺多。这部小说也值得读第2遍第3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小说以女主人公的视角,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人人公自己、她爱人以及她女儿的简单的一生故事,这也是与书名相契合的。本故事出彩的地方就在于女主人公并非纯粹地回忆这些故事,而是在回忆过程中穿插着未来。未来?为什么会有未来?这是小说的高潮,小说借女主人公徐徐道来的口吻,将小说一点点推向这个迷之高潮。作者在后记时也讲到他的创作思路,整个故事是源于他最爱的一个物理学理论“费尔马时间定律”。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高中甚至于大学的时候学过这个定律,即光线通过水面后,由于水中的阻力而减速发生了折射。我们在学习时,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定律,没有进一步去想为什么。作者则思考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光自动选择了那条“最近”的路?于是小说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作者也在小说中回答了自己提的问题,即光有可能早就知道自己会到达那个点,从而结合自己的属性,选择了时间最小的路。神一样的脑洞。作者也把这个定律运用到了小说中,小说中的未来其实是可以预知的,只是因为我们人类线性的思维方式,不允许我们预知未来,而外星人因拥有多线性的思维方式,可以预见未来,同时未来所有情形就像记忆一样以多线性的方式不断出现在眼前,就像女主人公掌握了外星人语言后,也学会了外星人的多线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开始具备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小说在这块的细节上处理还是很出色的,通过倒倒叙方式来提示这一过程中,不过,电影编剧的理解也是很到位的,把女主人公不知道自己已经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的混乱表现得十分好。回到了开篇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像小说中所述具备了预测未来的能力,而我们又拥有自由意识,我们会不会尝试去改变未来?作者在问出这个问题时,也分析了预知未来的悖论。非常有意思,好奇作者怎么在小说中解开这个悖论。小说并没有交待女主人公之后的所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出来,未来在可预知后,女主其实并没有试图去改变它,而是选择接受这样的安排,“表演”着她的人生。说实话,这样的逻辑并没能完全说服我,但我也无法知道最终的答案,作者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那么,如果我自己能预见自己的未来后,看到了所有悲伤后,是否还会那么坚定?我想,我会做出像女主一样的选择。因为无论我是否预知未来,更重要的是当下的感受,虽然有悲伤,但是所有的喜悦也正是在这样的悲伤下才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2.《巴比伦塔》这个故事应该就是两河流域关于通天塔的故事。之前简单研究过一些关于两河流域的历史,但是关于通天塔的故事,其实也只是传说。这个传说大概是这样子的,人类那个时候还是一个没有任何语言障碍的大家庭,人类想通往天堂,看看天上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有了建造通天塔的想法,并且也开始动工,工程浩大,后来上帝害怕人类真的完成通天堂,让人类开始使用不同的语言,让人类之间无法沟通,再也无法团结一致地建造通天塔。真正历史其实也很少讲到通天塔,不知是真是假。作者一如继往地打开了自己的脑洞,用自己想象完成了这个通天塔。讲述了,从塔底直到塔顶生活、风景,描述方面无懈可击。结局反而有些突兀,男主人公通向天堂地窖后,经历了一番苦难,莫名又回到了地面,就像莫比乌丝带一样。3.《领悟》这个故事像极了电影《超体》,但我查了一下,《超体》并不是根据这个小说改编的,有点奇怪。不过,《超体》的结局还比较含蓄,《领悟》写到最后,直接把主人公直白写死了,真是震惊到我了。当然更让我震惊的是,当一个人的智商达到那样的高度时所能完成的事情真是令人咋舌。读完这部小说,突然有一种深深的痛苦,原来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距是在于智商的高低,哎,好不想接受这样的事实。4.《除以零》说实话,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写满了数学理论和公式推导,有些没有看懂。天才害怕变成平庸,但是有可能会被社会认为是不正常,因为不为世人所理解,当天才放弃自己变成平庸时,也许他会减少很多痛苦,但是不得不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约束。也许男主人公之前也像他的妻子一样,一直在追求完美的真理,然而到最后陷入了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他也自杀过,最后他“正常”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他爱上了她的妻子,即使没有了过多的爱,他也没有离开妻子而是在等待着她的“康复”。奇怪的故事,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是想说,所有的天才都遭受过的痛苦和最终的结局么?5.《七十二个字母》这是一个很雷人的故事。没什么可多说的。总感觉看了一部恐怖小说。这也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电影的名称忘记了,大概讲的是一种技术能给死人注入一种能量,让死人起死回生的能力,大概也是发生在英国的样子。故事中只有一处出现过七十二个字母,但故事的核心“名字”却是由七十二个字母组成的,这个名字则有赋予物体生命的能力。看到后来,我感觉,作者所称的名字有点像人类的dna,带着人类遗传的密码。6.《人类科学之演变》按照作者后记所述,这是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超级短,短到信息量太大,我脑洞不够大,没有理解过来,讲的是前人类和后人类之间智商的较力?7.《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讲了三个信仰者经历,说不上来的感觉,有可能其实作者自己也没有说服自己:信仰究竟为何物?因此,作者也没有说服我。故事的点子还是很特别的。书中倒是零零散散增加了一些作者的想法,倒也是很有趣的:例如“生命只是一份上帝慷慨赐予、接受者其实不配享有的厚礼,即使最有德行者都不配享有生命这份殊荣。”但然最后作者也对上帝之说产生了质疑,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人的思维,我想是很难接受“天命定”这一理论的吧?!如果一定要说信仰,我想对生活追求也算是一种信仰,而对这个信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释和态度,有的人即使生活给了她什么,她都会积极接受,乐观面对,然而有的人即使生活平平,也会不停地抱怨,这些其实最终还是归结于人的主观吧。从这个角度来看,与作者书中的核心思想相符又不相符,谁知道呢,这些神乎其神的东西。8.《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这个故事的初发点其实挺好的,即容貌歧视。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是深入人们的骨髓的,更或者说这是一种人的动物性。在小说中,作者发明了一种“干扰镜”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干扰人类大脑这一块的神经。小说似乎没有想完全讲透,这一发明是否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是作者自己对自己这个发明也并不是特别自信,因为小说中有许多人也并不认同这种发明,而是选择不使用这样的发明。怎么说呢,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有这样的科技了,我想我也不会愿意接受的,因为能看出丑和美,并令其在心里产生不好或好的感受,这样的权利,我不想放弃。更或者,作者应该倡导人们要做的是,人应该减少歧视更或者颁布相关的法律来纠正人类的行为,人的行为很多情况下因动物性而产生,但是人的理性还是存在的,为此,天生的不平等只能通过后天的法令纠正,我想是这样的。书读毕,整体来说,作者的想象力更甚于其文笔和写小说的能力。其实,真正好的小说,我倒觉得点子在其次,而锋回路转的安排才是最吸引人的。这本书中能给人这样的感觉的,有《你一生的故事》《领悟》《巴比伦之塔》还有《七十二个字母》。

你一生的科幻

#一特德姜(原为特德蒋,实为谬译)的《你一生的故事》,集结了特德姜早期的九篇作品。这本书在2005年出版的时候,竟然是号称收集了“全部的小说”,而也仅仅只有九篇而已,甚至没有一部长篇作品,这与特德姜的声名及地位完全不匹配。但是如果将书中收录的文章全部读下来,就会发现,特德姜绝非浪得虚名。他所考虑的问题已经超出一般科幻小说所承载的主题,是对终极问题的考虑与探索。#二第一篇是《巴比伦塔》。这是特德姜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故事似乎设置在上古时期,讲述人类是如何试图修建一座巴别塔,以达到上帝居住的地方。其中细节的描写尤为出众。在攀爬建设过程中所能出现的状况,他都为我们设想到了,并一一的写在纸面上。尤其是关于砌砖工人对于砌砖刀的矛盾的心理,更是丝丝入扣。又显得自私又让人觉得理应如此。既残酷又真实。最后的结尾更是震撼。文章很长篇幅都是客观的描述修建这座塔的过程,以及人们对此的态度。最后一个段落才揭示出特德姜的创作意图。巴别塔象征的意义在最后也是揭示出来。人类究竟能否达到上帝的所在,人类的技术的边界究竟在何处才会停止,人类真的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么?在这篇小说中,特德姜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类的技术再发展都与着上帝有着不可跨越的距离,这不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质的隔离。当人们自以为是在发掘天堂的水库的时候,其实巴别塔的上方那个已经通向了另外的位置。人永远不能成为神,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三在阅读《领悟》的时候,就深深感觉这与最近的电影《超体 Lucy》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某人因服用某种药品,智力有了巨大的飞跃。但是《超体》最终走向了神棍的极端,变得无法用常识理解;而《领悟》则像是一个在不断盛开的花朵,在绽放的过程中让人体验到不同层次的快感。《领悟》展现了拥有超人的智慧的个体,会体验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超凡绝伦只体现在智力上,所以他们所做的事情就只能局限在脑力领域。经济犯罪,创造语言、思考终极问题。简单的罗列简单,但是特德姜真的会写。他用细腻的笔触,丰满的细节填充了这些仅仅是总结的文字。故事的走向更是精彩,如果世界上出现了两个超人会怎么样?在这里,特德姜创造的两个超人立场彼此不同,所以他们最终只能是决一雌雄。这就是缩小版的X教授与万磁王的战斗,也是人数很少版的Xmen。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异于常人,高于常人,他们应该如何掩饰自己,如何以此发挥自己的特长,都可以从这篇文字中找到线索。尤其的是,智力上升之后,对于身体控制的变化,也是特德姜的一个创造。有点像是《脑人》里面的设定。#四同名主打《你一生的故事》实在是前所未见的经典作品。有关外星人的作品有很多,是善良的也好、是邪恶的也好,是友善的也好、是残忍的也好,无论是哪一种,都跳过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人和外星人如何交流。而这篇文章,就是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这也成为了科幻小说中,为数不多以”语言学“作为核心设定的作品。与人类语言不同——不论是表音或者表意的文字——外星人七肢桶的文字是以一个字符表达一个句子。人类的文字只是线性的有时间性的,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没有强烈的联系。当我敲下第一个字的时候,后面的具体用字还是要重新选择,也可以对不满意的部分修改重新写过。而七肢桶的文字则不同,他们的句子是同时出现的,一个句子在书写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无法修改。文字的不同,归根到底是七肢桶与人类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按照特德姜的说法,人类的思维称得上是因果律的,按照时间的发展逐步展开,有一才有二。但是有了前言,后语是什么,其实不确定。而七肢桶的语言则是一种目的论,他们可以预知到未来,所以他们的文字不是一种创作,而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描摹,是复制。当然,受限于声音的时间性,他们的口语则是与人类差别不大。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个故事才讲了一半。为什么这篇文章,说的是外星人的语言,题目却是“你一生的故事”呢,这个“你”究竟是谁?故事的主角通过学习七肢桶的语言,非但是掌握一种语言而已,更甚至他理解了七肢桶们的思考方式。像极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的语言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当他掌握了这种语言之后,主角拥有了洞察事物结果的力量。所以,“你一生的故事”,就是他用七肢桶的文字写下来的内容(实际上不是)。在这个文字中,她写下了她女儿一生的故事,她没有出生的女儿,她没有见过的女儿。她写下了这个并不存在,但是迟早会出现的女儿的悲剧故事。故事的两条线索融合的完美无缺。一条是从理论上提供了支持,而另外一条则是提供了案例让读者更易体会。一条是理性上面的分析,一条则是情感上的倾诉。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而这个故事的主题,特德姜非常巧妙的隐藏了起来。表面上是有关语言的讨论,实际上却是对于“命定论”的讨论。当我们知道了人生的结果之后,知道了事情的结果之后,应该如何去经历,怎么样去体验。这个主题已经算得上是老生常谈,但是特德姜却赋予了他新的活力。关于这个问题,《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也有涉猎。但是那篇文章的结果非常积极,有的时候人的命运虽然是命中注定的,但我们还是应该积极面对。因为结果不等于体验,人的生命线比世界的时间线更加重要,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事件才更加珍贵。而这篇文章中剧中剧的讲述方式,也有印象中阿拉伯作品的特色。#五最喜欢的一篇,是《72个字母》。一篇文章带来了多重阅读享受。在最开始的时候,像极了“蒸汽朋克”,不过驱动力不是差分机,而是特德姜设定的“名字驱动载体”,其中自动化设备受到手工艺人的抵制,也现实了卢德派的无处不在。后来文风突然一转,人类的X染色体即将完结,丧失繁殖能力。情节也变成了社会工程对抗人类末日,具体的技术细节更加充斥着直面,如何拯救人类,成为了当务之急。对一个技术爱好者来说,这一部分尤其有趣。而当拯救人类的技术难题克服了之后,技术的掌握者竟然试图以此控制人类社会,实现他们心目中的“优生学”——就是穷人都得死。最后的结果,则是精彩的动作戏,卢德派聘用了杀手要杀死主角,主角毫无疑问逃脱升天,顺便解决了技术难题,破解了生育控制的阴谋。一篇作品,四种享受。这篇作品在设定上称得上是精到,名字驱动事物的这个设定,就可以有无数的版本。在《阴阳师》里面就成了一种法术,而在特德姜笔下,则是一种神秘的技术。这是一个巨大的世界观的前提,将其发展成比肩“蒸汽朋克”的类型作品,完全够分量。至于情节的发展,更不用说,看得是兴奋死了。不拍成电影真是浪费了。#六书中的其他几篇。《地狱就是上帝不到的地方》《除以零》《人类科学之演变》《赏心悦目》 。这几篇文章也各自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地狱就是上帝不到的地方》里面像是《南方公园》一样,将上帝与天使实体化,沟通了天界与人间。而书中几个角色对于宗教的态度,其细腻的变化描写的真是丝丝入扣。有的是从抗拒到虔诚,有的是从虔诚到迷惑,还有的是从信仰到背叛。各色人等的宗教态度,都是展示的痛快淋漓。《除以零》则是讲述了因为发现数学中的逻辑错误,而对于生活意义产生怀疑的故事。偏重于心理方面的描写,而且是一个女性,这对于一个男性作家是非常难得。《赏心悦目》本身没什么特别好说的。因为特德姜自己也不认为它是一篇优秀的作品。甚至拒绝了雨果奖的提名,原因是这篇小说是被催着写的,他还不够满意,觉得不适合参选。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对文字、对作品多么认真的一个人。这也就是他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影响力巨大的原因。《赏心悦目》算是典型的点子作品。其中涉及到了伦理方面的讨论。值得称道的就是,它将参与讨论参与者,还包括了商业组织,描写了他们游说的种种情况。除了对“美”的意义讨论之外,还小小的批评了一下商业文化。《人类科学之演变》篇幅是所有文章中最短的,用另外一种方式介绍了科学家们的工作。自然已经将所有的规律设定好了,也通过各种现象一一为人类展示。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用人类的语言去解释去理解。#七不厌其烦的对每一篇文章都复述了一遍,实在是因为不如此做,根本就难以表达特德姜作品的精妙。作品中的设定、文笔、思考,无一不显示特德姜是科幻小说界站在最高一层的少数作家之一,是科幻作家里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需要我们一读再读,不停的学习,不断的欣赏。

我鄙视科幻作家沉迷于神灵、宗教,宿命论

除了第一篇《你一生的故事》外,其余各篇都名不副实,巴比伦塔啥的,比起长铗的作品都逊色很多,《领悟》算是可读性比较好,但是角色也很单薄,只能说创意不错,文笔一般。    一半作品是在宣传宿命论和上帝,最后一篇更是连科幻都搭不上边,玄幻神话全都算不上,纯粹是扯淡。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给他打这么高的分,是人云亦云,还是迷信星云奖。    我都怀疑是不是因为他是华裔,故意让他这些神作,来宣传宗教的。  照理应该打个三星的。至少第一篇还算勉强。但是看到,这么高的分,觉得应该中和一下。我就做那个恶人吧!    纯粹是鄙视科幻作家沉迷于神灵、宗教,宿命论。

看完以后还是有几个地方很疑问

《你一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我看了两遍。第一遍因为太着急看到后面的情节所以囫囵吞枣了,然后没有看到高潮。于是看了第二遍。其实我有几个地方不明白,也许智商有限,因为这几个地方的疑惑没有展开导致没有酣畅淋漓的快感。当“我”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发展为什么不能改变甚至倾诉?就算不能改变但是为什么都不能透漏,文中是这样设定的,但是原因?因为知道所有脉络,所以对她而言所有的对话都是表演,因为没有自由意志,所有的事都要如此发生。为什么。女儿英年早逝,一切是否可以改变。就如结尾而言,男人说你想要个孩子吗?她如果说等一下。错过了那个时间或者延后一点,她怀的还是不是这个女儿,还是男孩?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显然不是情感因素,是世界规则使然。如果她不那么做会发生什么?是不愿意还是做不到?她说的话她的行为是否是自愿难道是自动的不受自己支配?显然不是。我喜欢蝴蝶效应那种,改变意味着失去,在这里改变意味着什么?她是人类因果论和八抓怪目的论的结合体,可以自由转换吗?好多疑问,解答才会有趣。所以不过瘾。

主要看故事

有人说如果你想创造可信的谎言,要把真话成比例混合进去。同理于巴别塔。这个故事在开篇是如此真实,人的恐惧,窑厂,数年脚程,饮水,黄昏,风声。然后是由巴别塔的修筑者所组成的城镇,如果要离开也只是向上。我怀着对一切的恶意想着不,上帝并不是没有不加惩戒,而是他在等待着人类的自取灭亡。之后是受埃及法老墓门所启发而建立的,防止天堂水库倒灌的大理石门,让我想起水坝。最后是回到原点的设定。是的,这就是对人类几个世纪努力的最严厉否定。不过更喜欢你一生的故事啦,我是个俗气的人(๑•ั็ω•็ั๑)

语言即思维

特德·姜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合集。最精彩的自然是作为书名的这篇《你一生的故事》。两条故事线并行,一条是作为语言学家的「我」奉命与外星人对话,试图了解他们的语言和科技。这些外星人外形奇特,有七根肢体,没有明显的上下之分,被「我」称作「七肢桶」。比外形更难以理解的是他们的语言,与地球上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体系。随着对七肢桶了解的加深,「我」渐渐发现,七肢桶与人类的在语言上的差别实际上更是思维方式的差别。地球人的思维按照时间顺序,讲究因果,所以是线性思维。七肢桶眼中的世界没有因果,事情开始时便已了然全局。这是一种网状思维,在地球人看来,便是事情一开始便已经清楚目的,知道结果,就好像预测未来一样。所谓「语言即思维」就是这个意思了。而另一条线,正是掌握了七肢桶的思维方式之后的「我」对于未来的预测。读者一开始可能会对第二条线的交替云里雾里,当最终两条线交汇时,一定会大为震惊的。这种双线并行,最终交汇的写法,让我想起了《穆斯林的葬礼》。这并不是一部科幻小说,而是获过「茅盾文学奖」的言情小说。但是两部小说的布局和写法简直如出一辙。还是说回《你一生的故事》。虽说只是中篇,但是当初第一次在《科幻世界》上读到时,我的震撼程度不亚于《基地》三部曲。《基地》的伟大在于气势恢弘,想象瑰丽,而《你》的伟大是因为展现了迥异于人类因果逻辑的全新思维方式。还有双线并行的布局。《穆》采用这种方式完全是一种写作技巧,不用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展开故事。《你》则不然,双线是这个主题和这个故事最好的呈现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展示七肢桶的思维方式,我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方式。*****其他几篇虽没有《你》那样惊艳(总不能要求作家的作品篇篇都是神作),但都各具特点,并且涉猎广泛:《巴比伦塔》重现了人类修筑巴比伦塔,企图抵达天堂的故事。故事中有对顶天立地的高塔和攀登高塔过程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最终的结果令人意外,上帝以特别的方式向自不量力的人类展示了他的力量。《领悟》的故事像极了电影《超体》,适合作为知乎问题:「一个人拥有超越普通人几个量级的智力是怎样一种体验?」的高票回答。只要在前面加上「谢邀」两字即可。《除以零》描写了数学家的孤独,和发现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崩塌时的绝望。《七十二个字母》中,命名师用名字驱动物品,甚至制造自动机器。那么是否有一种命名,能够实现人类的繁衍呢?这是作者对于语言的极限的又一次探索。《人类科学之演变》是对下一个千年的科学发展的展望。《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天使降临人间并不是安静祥和的,而是犹如自然灾害,有人因此残废甚至丧生,也有原本残缺的人因此变得健全。不论是哪一种,都对当事人和他们的家人造成巨大的改变。信仰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天堂和地狱又分别是什么,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索。宗教信仰是一个科幻作家无法回避的问题。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读完《你一生的故事》,有一种释怀与温暖。像听着一个母亲细腻倾述着点点滴滴,即使,故事的开始即是结局。作为语言学家的主人公,参与到研究外星人的工作中,想通过了解它们的语言、文字,弄清楚它们为何而来。“我们不断询问七肢桶,它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何在。它们的回答每次都是‘来看’,或者’来观察’。 ”外星人七肢桶和物理学家的交流更困难,但它们重复了人类演示的费尔马最少时间定律。在人类的世界里,因为空气与水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改变了路径。 而在七肢桶的世界,光在出发之前,就已知晓抵达。没有因果,无关选择。当她逐渐了解到七肢桶世界的思维方式后,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并至。“我们依照先后顺序来感知事件,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他们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来理解它们,有最小目的,也有最大目的。”过去五十年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她的意识化为灰烬,余生尽在其中,还有她所爱的女儿的一生,二十五岁死于攀岩事故。时间不再是线性,她在一瞬间已经看透了过去未来。但她依然,循路而来。她知道会和丈夫离婚,还是和他相爱,生下女儿,去参与到外星人的研究工作中,去迎接女儿的死亡。坦然接受命运之书写下的一切。刘慈欣的《三体》里这样讲时间: “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的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径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我还记得高way缓慢坠入黑洞,歌者唱起那段有关时间的古老歌谣,程心回到DX3906星系后的沧海桑田。时间是最狠的东西啊,但当时间成为碎片成为灰烬,组合出过往五十年的记忆,主人公却语调平静把记忆用未来时态缓缓道来。我们都是跳不出时间维度的普通生物, 时光不可逆的向前流动,渐渐展现出结局,进而成为历史。 我们永远不能知道,此刻一个微小的改变,在时间长河里,会引起怎样的波澜。但也只能义无反顾的向前。必然是死亡的结局,但生活中的光彩,还是要一寸一寸的探寻。所有避无可避的无奈和等待,都有意义吧。去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去面对所有的拥有与告别。分开之前,还是要长长久久的相爱。我看不到未来生活中每一个清晰而微小的细节,过去已尘埃落定、不可更改,只有一个模糊而遥远的未来。也许是衰老,疾病,白发苍苍,但有幸交付余生的半世温柔。也许是你音讯全无,留我一人用爱你的心去爱世间万物。我不知道你还会不会回来。我在等时间告诉我这个答案。但就算我能跳出时间的维度,我也不会因注定结束而避免相遇。我依然愿意沉溺在热热闹闹的爱意里、在时间不可逆的流动里,去接受离别的意义。我依然愿意把宇宙最终的问题,归结于爱。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 当鸟路界定天空/你回望那落日/消失中呈现的是时间的玫瑰 当刀在水中折弯/你踏笛声过桥/密谋中哭喊的是时间的玫瑰当笔画出地平线,你被东方之锣惊醒,回声中开放的是时间玫瑰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重生之门/那门开向大海/时间的玫瑰——北岛《时间的玫瑰》

读后感

其实我想打十星来着。很希望特德姜能写长篇,那样看着会更爽。当我开始看的时候,还不知道后面会让我一直跪着看完。特德姜已经把科幻的范围扩大到了包括宗教,哲学,而且他还把抽象的东西那么形象的写出来。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篇(当然也有可能是第一篇让我有了心理准备,后面的就没第一篇那么惊了),从另外的角度来描写预见未来,因果和目的从来没有这么神奇过。里面最出名的一段话,当然要记下来:“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一瞥间五十年诸般纷纭并发眼底,我的余生尽在其中。还有,你的一生”。莫名的觉得这篇故事有种禅意在里面。当一个人预见了自己的一生,会作何反应呢?会想着试图改变吗?改变之后是否又会预见呢?我觉得这就是个死循环,永远无法挣脱。巴比伦塔这个结局出乎意料,却又是最佳解释,在看的时候我也很好奇挖到顶之后会是什么,没想到啊。领悟给我的感觉就是开头和阿尔吉侬撞梗了吗?中间是不是超体和她撞梗了?最后另一个超智能人类让我想到了死亡笔记的夜神月,不过看到他写的最后的结尾“接着,我死了。”有种莫名的喜感。除以零中的女主和三体里的杨冬神似,不过结尾没搞懂。七十二个字母已经不算科幻了吧,不过不妨碍它的精彩。最后一个感觉更像一个讽刺小说。就酱,不过总体感觉就是他在写一个个故事梗,如果能多写一些“废话”应该可以更丰满,哈哈。

因果论与宿命论

与其他科幻类作品习惯于展现外星人的奇特外貌,外星人的超能力,外星人的尖端武器,并将故事的重点放在地球人与外星人的战斗不同,本书中的外星人是温和的,甚至都没有来到地球,也没有什么惊人的超能力,更没有什么高科技武器。本书的重点在于描述人类如何与外星人沟通,如何学习外星人的语言及文字,如何懂得外星人的思维方式。本书的女主人公是一名语言学家,一天她突然收到军方的邀请去学习如何与外星人沟通,她接受了军方的邀请,随着沟通的逐渐深入,她对外星人的语言也越来越了解,她发现外星人的口语与书面语是不同的,对于外星人来说,书面语才是他们的强项,口语很难全面的表达文字的意义,然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外星人的思维方式。外星人的思维方式与人类有着根本不同,人类的思维是顺序的,有先有后的,是有因果的,而外星人的思维是同步的,没有先后,没有因果的,这点从外星人的书面语中可以很好的理解,人类的书写过程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顺序书写,外星人则是将所有的语言叠加在一个字中,当要写新的内容时,就在先前的那个字的基础上书写,直接写在那个字上,看起来就像一幅画一样,对,就是一幅画,当我们看一幅画时,画里面的所有内容同时呈现在我们眼中,没有先后支分,同样的,当我们看外星人的书面语时,所有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呈现在我们眼中,没有顺序,没有因果。随着女主人公对外星人的语言系统了解的越来越深入,她也逐渐的明白了外星人的思维方式,外星人的世界是同步的,一切事情都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外星人能够预知未来,在她和外星人交谈时,外星人已经知道她会说什么,自己会说什么,接下来的事情会怎么发展,因此问题来了,既然外星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甚至自己会说什么,那么对外星人来说发生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呢?由此作者引出了宿命论与因果论。对于外星人来说,人类算是生活在因果论的世界里,人类的世界是顺序的,连续的,现在的结果是由于前面的原因导致,人类对于未来不可预知,正因为人类无法预知未来,人类才会恐惧未来,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由此带来的不安全感,但从一方面来说,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生活才变得有趣,才变得有意义。外星人的世界是并行的。在外星人的世界里没有时间这一概念,所有事情都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可以说外星人能够预知未来,在和女主人公沟通的时候,外星人能够预知接下来对方要说什么,自己要说什么,因此外星人是生活在宿命论的世界。既然外星人能够预知未来,那外星人能否改变未来呢?答案是不能。因为外星人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当下的最佳选择,虽然还有别的选择,但外星人是不会选的,因为其他的选择都不是最佳的。所以外星人能预知未来,但无力改变未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一件件发生,很无奈。其实人类的世界也不是绝对的因果论,其中也有宿命论的成分存在。只不过与外星人能够预知所有未来相比,人类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预知短时间内即将发生的事情,比如接下来几个小时将发生的事,明天将发生什么事。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预知十几年后的我们,比如说你现在刚毕业,拿到了两个公司的offer,一个是在家乡的小县城做小学老师,另一个是在上海的一家世界500强美资企业。小学老师收入微薄,工作稳定,朝九晚五,压力也不大。外企收入高,压力大,工作累,随时可能被裁。对这两个offer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宿命论和因果论的选择。小学老师工作稳定,但进步空间小,基本上就是数十年如一日,很容易预知十年后的自己。外企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强,生活充满了未知。你所做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你人生观的体现。

科学、哲学与艺术的三位一体的绳——读《你一生的故事》

这是一部好的小说,一个好的哲学问题,一个好的科学解释。——一句话评价(一)这篇科幻小说非常的奇怪,我试图去理解他的内涵,但好像透过薄雾去看,好像能看清楚,又怎么也抓不住一样。读完之后,反复咀嚼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好像陷入一种思维的陷阱一样,人不断往下沉,而不见底,直到把头脑累得生痛。像陷入逻辑的怪圈一样。用语言来做第一观感的比喻,就是此作品是“科学、哲学与艺术”三位一体的绳。作者留了一篇后记,说此文的灵感来自于对“变分原理”的喜爱。“变分原理”或“变分法”如果只用数学工具或者逻辑构成的语言工具来让我理解,无疑是读天书一样。但是如果要用“比喻描述”的方式,就是我也能理解了。通过类似的方法,高深晦涩的科学的知识我已经了解了不少。比如“相对论”、“量子论”、“纳什均衡”……。所有科普书都如霍金所说的,不要加入任何的数学公式,把一个高深物理学的知识让一个不懂高等数学的人搞明白——起码让这些傻子自以为自己懂了。这样文青们就会买书了。就拿与本次“变分原理”有关的“量子论”。能记得的还是那些“世界是不连续的”,“上帝掷不掷投子”这些东西……因此,本文把“变分原理”化成一部科幻小说,通过小说家的认识给读者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这是这部小说的龙眼。“构建新世界观”,这很重要。好的艺术作品能毁三观,能让你能认识论发生弯曲。早些时候我读“量子论”的科普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这部作品当不是想毁人三观——即给读者灌输一种新的思想。而且展示了另一种认识论。就是如果人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的命运,那么这样的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这也就是七支桶的世界。从哲学角度叫机械唯物论,是哲学界一个永远、热门而且永远不知道的命题。“自由意志”与“因果律”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卡尔·马克思搞了什么辩证唯物主义,算是和了把稀泥……关于这个问题,让哲学家只从逻辑上“思而不学”,简直是没有答案了。而科学家用另外一种方式研究宇宙统一场论,结果数学出了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性;量子论搞出不确定性原理,简直就像幽灵一样,把个人的逻辑链击得粉碎。最后只得去读“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扯得远了,回到本书。“如果未来是可以预知的,那么人的生活是如何呢?”依托于“变分原理”展开的奇想,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的答案,也只是开了一头。这是小说中最典型的开放性的结局。这种小说也不是没有。抛开故事本身,如果我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而且无法改变的话,那岂不是已经疯了么?!从哲学的角度说,人没有“自由意志”,不过是因果率的一环,那是多么的乏味。作者并没有描写主人公在已经预知自己命运的时候,那种任何的波澜,而是一种淡然。这种淡然是科学上公理性的,就好像在人类社会1+1就是等于二,深入的,我听说一个比喻。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现代的常识,而相对论则不是。但如果有一种外星的生命,他们会理解,运动的本质就是相对论,而牛顿力学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特例,牛顿力学才是奇怪的。主人公在接受了“因果律”思维后,也变成了七支桶人。没有疯了,也没有自杀。世界可能就是这样。从哲学的角度讲的,如果的我们生活在我们知识论的非集上。那也未必不能生活。比如一个人一出生就是年老的,死亡的状态是婴儿。人可不可以生活在一切环境里,而淡然呢。比如人落到了智能螳螂的人的社会用,他们结婚要把男性吃掉。人如果与这样的智能生命交往,是疯了,还是淡然呢。这不过是很小的区别。而作者构建的七支桶的世界与地球人的世界的区别(或矛盾)却是根本的区别。再从吃丈夫的外星人可不可容忍,退到政治哲学来看。如果能容忍外星人吃自己的配偶,那能不能容忍朝鲜这样的国家存在,或者说更甚于,如果现在有一个国家吃人是他们的文化。同为人类,有没有给这国家扣上反人类的帽子,去侵略他的。推而广之,如果人类遇到了吃丈夫的外星人,人类有没有权力说这种外星犯了反智能生命罪呢?!两个认识论有如此差距的智能生命如果相遇,如何理解对方。本书的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但提出了问题。这极大的扩展的我的思维,也增加了我的迷思。缩小一点,人类的国家有没有所谓“普世价值”也就值得怀疑了。所谓人是自由的,这是自由主义的公理。首先被《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以达尔文主义给我一拳。其次就是对于宇宙统一场论的迷失。(二)从写作技巧上,本书采用了一种多角度的插序法。对未来的描述,采用一种割裂的片段化的处理,对现实的描述,是以时间为轴的。这两种时序的差异,正是体现了人类与七支桶生活的认识论的区别。作者对未来的描述那种不按时序的展示,正是七支桶人的认识论。总结起来,你的未来就好像一本,你可以随时看他,就是改变不了。这种结构的安排,真得新鲜。

另一个人

我觉得我得写点什么。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和我相似,但还没见过这么相似的。华人,住在西雅图,同样在软件行业工作,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这只是表面的相似。《巴比伦塔》是作者写的第一篇小说,写巴比伦人造了塔,凿穿了天堂的底部,然后发现自己在大地上。而我在十多年前写的第一首诗,是写一个人穿过黑洞然后回到了这个世界的短诗。写得很烂,但当时的我不得不写。我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那些想象,也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出来,所有的。但我不喜欢《领悟》,因为不喜欢超人的概念。那是哲学家编出来忽悠人的,虽然我也知道哲学家为什么会编出那种东西。不管怎样,小说是自由的。不是教科书,不需要只写正确的东西。我喜欢《巴比伦塔》的细节,喜欢《赏心悦目》里好笑的想象。那些细节可以保证,即使从目的论的伦理上看,这本小说也无可指摘。那些细节可以保证,作者是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当然我不是)。

充满了哲思的短篇集

曾经拜读过作者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对那篇集不是特别有感觉,主要是主故事对于人工智能的培育没有提出什么耳目一新的东西,其中有一篇屏蔽相貌判断的点子还可以,但是也没展开什么惊人的东西。不过这本短篇就有不少优异之处了。《你一生的故事》已经写了笔记,不赘述。《巴比伦塔》讲述了一种天地相连的世界观。世界观一般,不过在建筑的技术分析上写得还可以。《领悟》是一个老套的“生化实验创造出超人”的故事。不过超人之超不再是蜘蛛侠或superman那样的肉体超人,而是智商超人。这篇文章中有些不起眼的小点很好,比如认知/语言的关系。《除以零》讲的是一个数学家的故事,无疑是受了数学在20世纪上半叶一系列进展及其问题的启发,不过该故事稍微有些生硬,毕竟假设一个数学家证实了数学的不可靠性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反思意义。《七十二个字母》颇有些蒸汽朋克的意味,整个背景的设置看起来像极了工业革命之后不久的情形,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个科学史爱好者。灾变论提出于19世纪上半叶,而预成论也在19世纪盛行,人口控制论也大约发迹于这个时候。作者大概是在读了这个时代的一些科学作品后有了这些想法。倒数第二篇不太了解背景。最后一篇倒有些像宗教讽刺文:信者必信,无论因素是正还是反。

《你一生的故事》——过山车一般的想象力盛宴

一本特别酷的科幻小说集,连带着每一篇的小标题也特别酷。这么酷的集子在每一片的最后还往往戛然而止,更是让人振奋。不过我倒是觉得自己阅读的时候有一点很失误的地方:后记不该急着读完的,很多故事里的回味都被后记搞得可能性崩塌了。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如同过山车一般的想象力,很感谢老姜为我们带来这样一本好书。《你一生的故事》这是一篇涉及科学哲学的故事,变分理论之下人类的时空观念究竟会发生怎么样的逆转?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有意义的问题。像是时空旅行的悖论这样的问题曾经也是困扰过我这颗粗笨的大脑,最后也没有得到一个可靠的结论。然而我终究还是在直觉上认为时空旅行和改变历史这样的事情是不现实的。即使用平行宇宙来解释也不能说服我。(当然两边的论据都属于不可证伪的)这篇故事里就为我们提供了时间观念的另外一种可能性:时空的流逝是可以被整体认知的。当人们一开始就知道了结果,而所有的行为是为了完成这个结果所做的仪式,人类文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字母文字是一维文字,表意文字是二维文字,可是和外星人的表意文字比起来人类的这种终究还是一种伪二维。一种能看到未来并且用仪式实现未来的生命是多么神奇。《巴比伦塔》人类与神界的循环,我几乎在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命题,在神学当中人们将人类对世界的无知归咎为上帝拆除了巴比伦塔。(顺便还搞出来这么多语言以分化人类)。可是如果巴比伦塔建成了,我们有没有机会一睹天国的荣耀呢?故事里的主人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没有。这是不可知论者最喜欢的观点,也是人类无穷悲哀的起点。世界的奥秘是可知的吗?真未必,科学也未必就是揭示真理的坦途。用这种方式打击人类的自大和自信想必是最佳的方法了。《领悟》不知道细心的其他读者有没有发现作者对高级语言已经有了一个确切的定义:极为复杂的一种表意文字。不管是能够认识到未来的外星人还是智力极其发达的人类,最后都会把创造书面语言的方法归结为在一个瞬间领悟整体意义的文字。相比之下口头语言反倒因为其一维性显得那么LOW。在评论区看到了有朋友在问,这篇小说是不是电影《超体》的原型。这也让我着实疑惑,能有这样的高智商对控制自己和他人会起到怎样的效果真的是难以想象。写高智商破坏者的科幻小说不少,这么惊心动魄的不多。尤其是最后的智力延展性战斗比修仙小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除以零》亲手用自己笃信的方法证明出来自己所笃信的体系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如何痛苦的体验?恐怕只有深入追究一个知识门类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够体会。但是好在,目前为止人类顺利度过了几次数学危机,没有因为一些矛盾最终不得不把数学大厦整个推翻。我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在《费马大定理》里面看到的罗素推翻《数学原理》整个论述体系的关于集合不可包容性的讨论。人类数学的公理基石都已经快要被挖掉了。恐怕就是因为这一次内在的不兼容性导致了本文的写作:1是不是等于2?不过这个证明即使成功了,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吧。毕竟数学最早是为了满足人的日常需求才被总结出来的,即使基石被移走了,人类的需求还是摆在这里,又有什么关系呢?《七十二个字母》科幻小说写成了以炼金术为背景也真是令人惊讶——更令人震惊的是它背后的内核居然是讨论人的生育伦理。这两个都是足够引起很多人兴趣的大话题:一边是中二少年;一边是圣母。且把命名术这样的科学基底放在一边,看看故事的主要内核:伦理。这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讨论:命名复制出来的人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这样的人算不算有自由意志?这样的人有没有生育自由?为了防止人类灭绝是不是要控制穷困人口的生育?这都是那样一个世界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幸好我不出生在那样一个世界。《人类科学之演变》逆向工程是科幻小说里常用的梗。不知道世界各国有没有真的私藏什么值得逆向工程的好东西,比如变形金刚什么的。然而这就又触及了一个时空悖论:人类学会未来的科技,对未来科技的进步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真是想破头也想不明白,所以还是假定时空穿越是不可能的比较好。《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天使降临,给人间带来的灾难远远大于好处,但这还算是普度众生的神迹。多么一个荒诞冷酷的现实。又是一个新奇到无以复加的视角。所以上帝到底爱不爱世人呢?所以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他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么荒诞世界里的上帝不要也罢。难怪即使他现身了,也没有能够让所有人无条件地信奉面向他的救赎。我没有办法体会到主角最后所谓的“人世间无处不是上帝,地狱里却没有他的存在”的意义。

耐人寻味的科幻小说

就两本书,我先读的是《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不得不说总感觉有点失望,但是我很庆幸我先看的不是这一本,你能想象坐在地铁上一号线上读完了《巴比伦塔》后,出站了双脚站在地上,却没有任何实感,看向站外的白茫茫,我们到底是所处何地呢

早知如此,却依然当初。

果然原著小说比影片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和深意,维伦纽瓦虽然赋予了小说独有的美学寓意,但要深入了解「降临」科幻外衣后深奥的哲思还是要读小说。七肢筒的造访给人类带来的不是战争、技术和其他物质层面的利好或伤害,而是一种被人类忽略已久却也许最终能拯救人类的武器——哲学。所以,我更愿意把小说当做哲学小说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什么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应该对抗“宿命论”吗?还是握手言和或保持一种平衡?如果事先预知了未来的一切你还有勇气活下去?不论未来是荆棘还是玫瑰你都有勇气去接受吗?这一连串的哲学问题已经超出了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七肢筒带来了非线性的思考模式打破了人类线性的因果论的思维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开启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的时代,它将颠覆人类以往的一切经验,最终回归到哲学的范畴。打破宗教、哲学和科学三者一直以来存在的鸿沟。可哲学真的能拯救一切吗?现下真的不得而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性的弱点依然存在,是否依靠哲学可以去修补或提升?斯宾诺莎将人类的自由意志比为一颗,认为自己选择了飞行路线与落点的石头,其实已经在追求与“宿命论”的平衡法则。女主角明知未来孩子将死于意外,她却依然决定生下孩子,也没有去阻止意外的发生,初看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她为什么要这样屈服于宿命?再后来,却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勇气。因为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能预知未来,明知会死却要坚强活着,明知热恋会走向分手,明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明知珍爱的人事会消失,人们还是热衷于开始并享受过程,这便是生而为人最大的意义吧。“自由意志”不仅是对虚无主义的抵抗,更是寻找活着之永恒意义的唯一方式,你不是唯一的你,世上万千的构成都将证明你曾存在过,这便是永恒,难以逾越的永恒。我想以上便是这个故事的意义。

爱在星际穿越时

黄夏/文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以来,仅结集两部作品,收录十来个中短篇小说,却囊括了包括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在内的所有重要科幻文学大奖。近日,这两部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和《你一生的故事》推出了简体中文译本。生于1967年的特德•姜大学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之后从事软件行业,这使他的小说显示出极强的专业水准。强调作家的专业背景在我看来很有必要,因为当下的科幻小说界似有这样一种潜台词,即科幻小说的读者,其科学素养大多不高,他们并不在乎科学细节,因此作家也完全不必在这类东西上过于较真。但这种读法在特德•姜这里是失效的。《你一生的故事》中的许多故事,涉及海量的工程技术、语言逻辑、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这些东西看起来很啰嗦,但如果你真的略过不读,那么,《巴比伦塔》就只会是一篇天方夜谭似的奇异故事,《领悟》就是一篇超人与超人对决的烂俗小说,透出一股子科学既有利也有弊之类的陈词滥调。但如果你仔细关注作家在小说中如何津津有味地谈论通天塔的结构与设计,抑或“预成论”、生命遗传信息之类的内容,那么你就会看到,特德•姜创造了一个多么迷人的世界,并且,他还成功地调和了科学与神学这一对看似矛盾的事物。《巴比伦塔》结尾,从天堂的“窖底”被大水冲回地面的矿工希拉鲁姆,发现天堂和地面并非中间隔了天空与星辰的两极,而是“滚筒印版”的两边:印到纸上,天堂与地面就在彼此的隔壁。而读者也终于体会到,人类的伟大能够让他接近天堂,其渺小又使之无法真正洞悉天堂的所在及其意义。特德•姜借此强调,勇敢与谦卑,正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时须臾不可分离的法宝。当然,科幻小说的重点毕竟不在“科幻”,而在“小说”。它必须有故事、情节、主题和立意,其最终旨归,说到底仍是人而不是科学,否则,我们大可去读科学文献就行了。而特德•姜的创作,可以说是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完美结合起来的典范。比如《七十二个字母》中,工程师斯特拉顿为应对五代之后男性精子功能丧失、造成人类绝嗣的灾难性前景,而秘密加入政府培育人工胚胎的计划。但他发现政府也打算利用该技术来控制甚至取消社会底层繁衍后代的需要。那么,科学究竟是善还是恶呢?特德•姜无需多说,就已经让我们明白,关于科学善恶的探讨,必须纳入政治语境的范畴之内。本书写得最迷人的,大概要属标题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特德•姜向我们展现了数学、物理等抽象思维,会把小说写作推进到一个怎样的境界。故事由女主人公、语言学家露易丝来讲述,一线讲她回忆早逝女儿的一生,一线讲她在美国军方主导下与外星人“七肢桶”进行沟通,以套取对方的情报。两条线索交叉进行,只不过,第一条线索以非线性的碎裂方式讲述,第二条则按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在与外星人的交涉过程中,露易丝学会了“七语”。这种语言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同步并举模式”,迥异于人类语言的因果逻辑模式。而语言作为工具,又决定语言主体的思维模式。当人类和“七肢桶”面对同一个宇宙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渠道。“我们依照先后顺序来感知事件,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它们(“七肢桶”)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来理解它们。”这是露易丝在小说结束时发现的真理。而我们也在这一刻意识到,与外星人沟通的第二条线索,是露易丝以传统的人类语言写下的,而第一条线索,也就是回忆女儿的那部分,是用“七语”写下的。这部分看上去像在“回忆”,但所使用的字眼一律是“将”、“会”之类的将来时态。露易丝告诉我们,正因为外星人事件,才会与“你”父亲相遇,学会了“七语”,并生下了“你”,然后与“你”父亲和“你”分别。“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于是,整个小说一下子变得悬疑起来。这到底是一篇记录未来的预言,还是在发生了所有一切之后,写下的回忆?如果,我们将之放在线性思维模式下,那么,这将是一个永远都不得其解的问题;而要是我们把它放在同步并举模式下,那么,这个问题干脆就不存在了。而更重要也更隐蔽的一点在于,露易丝将一个在时间线性顺序下必然通向女儿死亡这个既定结局的故事,以同步并举模式打碎成一个个有喜有忧的人生片段,从而赋予人的生命以更丰富、更神圣,也更具尊严感的意义。这种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脑洞大开的小说,在特德•姜写来显然游刃有余。或许,今后小说创作上的突破,可能更多地将由理科而非文科出身的人来实现了。关于这一点,我始终持欢迎态度。因为,小说家的创作中秉持一点数理思维,可以教人看到一些平时不容易看到的东西。特德•姜就是一个成功的证明。

莫装逼 装逼遭雷劈

这也叫科幻?请问科在哪了?有没有点逻辑?讲不讲点基本科学原理?《你一生的故事》为了故事需要对光学原理断章取义《巴比伦塔》《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彻底神棍《领悟》简直就是《超体》的剧本简介《除以零》通篇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证明上《七十二个字母》未曾接触卵子的精子都能培养出人形了《人类科学之演变》故弄玄虚的好像是从未来期刊上节选出来的人类科学史回顾 请注意是节选 因为实在太短了 戛然而止 不知道作者是想要这种效果还是实在编不下去的缘故……每个故事都像草稿或者大纲 倒是一泻千里 但干巴巴又漏洞百出 真是希望想出点子以后能多琢磨一下再成书

我只能说这是场灵感的盛宴

0.虽然说自己喜欢科幻小说,但其实没看过几部。为了鼓励朋友每天锻炼身体,我提出了一个想法。每天做30个俯卧撑,只要他做够一个月我就送他一本书,如果做不够则请我喝一杯咖啡,为了不让好处都让我得了,我也这么要求自己。结果第一个月末,朋友请我喝了一杯咖啡,送了我一本书《你一生的故事》。(ps:第二个月末互请了咖啡,第三个月末护送了一本书,这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的第四个月了)1、科幻小说的魅力,我理解是在于其奇思妙想都不可得的灵感。阅读科幻小说时,仅仅是知道这些从来没接触过的天马行空的想法的存在,就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心里满足。而特德姜的这本小说集,则充分使我获得了满足。觉得非常好的一点事,这本书收录的小说结束后还会有一个作者写的后记,讲讲自己创作的灵感什么的,这让理解力低下的我觉得非常温暖啊。虽说很多人说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好歹作者写个后记能让我等心思不会那么乱突突啊,有些人的作品真心是一点都看不懂。看书整体的感觉是作者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灵感的人。他写的文章最精彩的是其点子,而情节是为这些非凡的点子服务的,当把作者心中的灵感写出来之后作品的意义也就完成了,作者似乎并不追求情节致胜。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作品少而精并且没有长篇的原因。换做是我的话,也不会为了一个能用短篇完成的点子而苦思冥想出一个长篇出来,那不是作者的风格。2、看了豆瓣一些评论,其中ID为“丁丁虫”的朋友说的话我非常认同:“这篇小说,吸引人的是故事,打动人的是情感,然而真正让它成为神作的却是里面的科学思想。这就是传说中的故事性、文学性、科学性的统一吗?!”故事很有趣,外星人降临地球,政府找了一批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与之进行交流,而语言学家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七只桶”语言的过程中,竟然通过他们的语言习得了某些七只桶的能力,可以同时看到过去和未来!外星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有趣,地球人的是线性的、因果性的,而他们的则是完全平面化的词语之间没有固定顺序,当一个想法出现的同时,在他们写下第一个字母的时候其他所有的文字也已经是完全确定的了。摆脱了因果性。“Stella"朋友这么说:一瞬间感应到的一种思想,立即写下来,用反复累加的符号来说明一个主题。还有看一些评论得到的启发,这篇小说的探讨了自由意志与预知未来的抉择。你是愿意选择预知未来而放弃自由意志,还是选择不可预知未来而拥有自由意志。当用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后,主人公的意识<则和从前一样,好像香烟上的火头,缓慢地,连续地向前爬行。不同的是,现在,香烟两头都是记忆的烟灰,没有燃烧的一头也是一样。有时我也会被语言b完全支配,这种时刻,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烟灰,时间未至已成灰。一瞥间五十年诸般纷纭并发眼底,我的余生尽在其中。还有,你的一生。>打动人的情感则在于主人公明知道自己将来的女儿会发生意外,家庭将破裂,但当主人公向他表达爱意的时候,她选择了自由意志,选择了爱,这爱不仅是对爱人的,更是那个将来才会来到这个世界厄运正在等待着的女儿的爱。3、看了《巴比伦塔》的后记,我也深深的好奇人类假如生活在一座天空之城,那么这城市里的生活将是什么意思。在通天塔完成之际,一伙旷工从远方而来,从塔底爬至塔顶,到达天堂的底下。这一路上见识了生活在不同高度的人们以及能看到的景象。在这些固定高度生活好几代的人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生活,对周围的一切习以为常,建塔似乎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使命,而只有从塔底上来见识了各个高度的人,才会对每个高度显得不可思议,或震惊或恐惧。并且,小说中并没有出现神,里面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纯粹的机械术语解说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所描写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并没有多大区别,可是却构建出了与我们的世界完全不一样的感觉。4、看《领悟》的时候,感觉像看《超体》,这也是这个小说集里面我认为最适合改变成剧本的一个,不过既然已经拍出了《超体》,便也没必要再继续改变了。不同的是,小说里面出现了两个具有超级智慧的人。而他们的思想却使他们不能共存。一个只想继续增长、发挥自己的智力去理解这个宇宙的全部知识,而另一个则认为应该把这种超级智力服务于人类社会,避免人类自我毁灭,他把自己成为拯救者。一个视智慧为手段,而一个则视智慧为终极目标。最终拯救者通过不能成为道德的一些手段获胜。在他们使出解数角逐的时候,又使我想起了阿西莫夫的第二基地的守护者们对端点星使用的思想角力,太过瘾了。当然,篇幅所限,《领悟》在这点上不如《基地》描写地那么引人入胜。话说,这篇小说也是这本书读来最酣畅淋漓过瘾的一个。5、《除以零》干脆是没看懂,看后记介绍,更像是对数学的一次赞颂制作。《七十二个字母》中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是:预成定律:一切活物都是在很久以前同时被创造的,今日出生的仅仅是以往的细微之物放大后的结果。尽管看起来是新近刚创造的,但雏形人早就存在了无数年岁;在整个人类历史之中,它们一直栖息在一代代先祖体内,等待机会诞生出世。这个想法,这是太有意思了。小说还涉及了生命平等。获得人类延续选择权的权势人物决定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认为选择哪些人该具有繁衍的权利,并打算减少平民阶级的生育率以使社会不被穷人拖入粗鄙和愚蠢。作品的深度还是很高的,这点也使我想起《银河帝国》里不时探讨的各方面问问题。这是小说价值的体现。《人类科学之演变》则干脆认为人类未来科学探索前沿早已远超人类理解,那么,人类的科学家将扮演什么角色?除了翻译后人来源源不断得成果?PS:原来《自然》不光发别严谨的科学论文,还会刊登科幻作品。。。读《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时,有种读《悉达多》的感觉。尽管旁人有无数个崇拜上帝的理由,但主人公都是无法完全说服自己,他们为这个理由去选择自己的道路,用旁人不能理解的方法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并最终“修成正果”般地下了地狱。真正的信仰,是不需要条件的。话说,怎么感觉作者这篇小说是给基督教传道的?

大道同归

已经忘记了什么原因,大概是高中的时候,某一天,确切的说是某一个日光明亮的下午,我突然意识到自由意识是不存在的。当然那个时候这种想法还不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我想的是,我们所要走过的路都将是被预先设定好的,顺从和反抗也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对成功和失败都承认它的必然。这大概不是任何一种我能叫出名姓的宗教意志,又或是他们的全体。我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是存在一种无法抗衡的力量的,它无处不在,既不仁慈也不冷酷,因为它不受我们的影响,尽管它建筑在我们思考行事所达成的结果之上,我们的过去和未来之上。在那之后,我时常会想到这个问题。某一天,我骑着单车走过秋天的一条长长的落满黄叶的路,很突然的,我直起身打量四周,路边长茎的玫瑰开败却还未完全枯萎保持着一种深而不带有娇艳的胭脂红,铁灰色的天空上麻雀和鸽子无声的掠过,一切有生命的似乎都失去生命,在这种肃杀和冷静中,所有短暂的都变成永恒。曾经读过的某个章节,或是路过听到的某支旋律就在这一刻回到我的身体里,我在路边停下来,认真思考,终于想清楚它们与我的相逢只是为了这一刻。非常奇妙又庄重的时刻,我感到我的一生似乎都在那一刻静止了,然后日影移动,暮色逐渐笼罩一切,那种明亮的肃穆结束了,我骑着车离开,像是又开始了新的生命。我一直不能很好的解读那一刻,直到我读到了这本书。不能被准确命名的东西终于有人清楚的说出来。是的,就是了。和书同名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讲述一个女语言学家受命破解外星人的语言。外星人,也就是七肢桶的设定是非常有趣的,它的周身都存在四肢和眼睛,像是长了七条肢体的圆桶。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如同人类一般明确的方向性的,因为这种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建立在基本理解上的差别,使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我们的大有不同。整个故事,以语言学为切入点,来讲述这个由作者所虚拟的物种的思维和哲学,来打破我们对语言线性的认识局限,对时空线性的认识局限。当然这本书里还讨论了自由意志以及其他比如物理数学问题,但是我只看到我知道的。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对一只碗的叙述。女语言学家用七肢桶的思考方式来回忆这只碗,这只在她和丈夫第一次约会,于集市上所挑选的碗,多年之后将被她年幼的女儿从碗柜上碰落而跌下割伤小女孩的额头。 她回忆自己最初将碗从货架上取下,想到自己当时的动作就像是她知道这只碗将割伤自己女儿一样急切。原本并不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一刻连接起来。就像是七肢桶的文字,在第一笔落下的时候,后面的一切就都已经被决定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最终的结果。是的,没错的,就是这样了,我们一直认为结果是由过程所造成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达成目的过程才发生。我非常非常的喜欢这个桥段。如果要我以我所知道的知识来解读,这就像是地震之后断裂的低层在经过风化和侵蚀之后被再次发掘。一切遗存都是如此相关,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了,一切都是整体。过去的将来的所有一切都重合起来。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某个目的而存在着的。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听过的歌,某一段风景,成年之后被隐匿的过去故事,几乎遗忘的隐秘恋情,或者倏忽而过的情绪,吃过的苦头,欢聚的夜晚,随手收入的小东西,它们似乎在时间的流逝中所隐没,在我们尚未知觉的时候就成为了遗失物,但通过某些关节,某些我们从未料想但是一直存在的联系,他们最终都会以应有的方式回到我们的身边来。也许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指向最终的死亡,我们的一生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白塔,是海浪中的泡沫。但是同时,失散的最终会团聚,分离的最后会重逢,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里。我们一生的故事最终都会一帧一帧的重合,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窥见命运的全貌,才能够真正理解所有悲欢之后的永恒静默。

科幻的“怪胎”

1、《你一生的故事》。最精彩的一篇,融合了最硬的科幻和最软的情感。全篇分两条线,两个视角,一条是第一人称视角,以语言学家的身份研究外星语,一条是第二人称视角,以母亲的身份“回忆”尚未出生的女儿的一生。第一条线让我们不得不叹服特德·姜的想象力和表达力:七肢桶这一完全虚构的、繁复的外星语,在作者笔下却极其清晰、真切、富有魅力。第二条线写得是成长的烦恼,琐碎、平凡,却饱含深情。主角通过外星语的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同时看到了“因”和“果”,于是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使得第二条线更加充满宿命的忧伤。面对可见的未来,是通过自由意志加以改变,还是担负责任,遵照未来的指引加以实现?作者选择了后者。2、《巴比伦塔》。最令人惊叹的是呈现了人类在通天之塔上的生存状态和登塔时的奇特自然现象。结尾展现的神迹实际上是三维在二维展开的物理现象。3、《领悟》。主角通过药物获得了超级智力,于是渴望脱离尘世,追寻宇宙的终极真理,直到他发现还有与他一样的智力超人存在,而另一个人的目的却是重回人世,造福人类,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场生死决战在所难免。与《真名实姓》中运用全球资源荡气回肠的超人争霸不同,本篇聚力于意识层面的细节拼斗,但同样激荡心神。4、《除以零》。这篇还挺费解的,讲得是一个数学天才发现了数学的终极真相,科学信仰崩塌,一切都是虚无,连爱情生活也是。看样子把绝对理性带到感情世界中是行不通的。5、《七十二个字母》。作者塑造了一个以名字驱动一切的“魔法”世界,科学大师们通过“命名”赋予万物以灵性。本篇的内核是“自我复制”,当然这是无机物领域的说法,对于生命体,特别是人类,就成为种族繁衍的生死存亡问题。6、《人类科学之演变》。小品文。勾画了科学的未来图景。未来,部分人类进化成后人类,具备超级智力,但仍然与普通人类共生共存。世界还是美好的。7、《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别出心裁的幻想小说。天使下凡不单带来恩惠,还引发灾难和死亡,人们是否还能虔诚地信仰上帝呢?通过对尼尔的宗教情感心路历程的追寻,探讨了爱与回报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的问题。特德·姜的科幻应该说是硬科幻,但又杂糅了宗教、宿命等内容,不断引发我们的哲学思考,可谓是科幻的“怪胎”,但就其所形成的冲击来说,确属科幻佳作。

结局是悲哀的宿命,但我仍然奋力前进

大年初一,班组,阅读美籍华人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最近火热上映的电影《降临》的原著。很少读硬科幻的我当初读《三体》系列全是凭着毅力,而这本小说融合了哲学宗教科幻等元素,读下来感觉脑细胞牺牲了不少……一个语言学家学会了外星生物七肢桶的语言后,未来,现在与过去一起在她面前展开,已然知道命运的结局,那么自己还会不会选择开始?这就是小说带来的有关于自由与宿命的拷问。这篇科幻小说展现了语言学这一学科,相对而言,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每天都在用,陌生的是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理论性,其实剥除了语言学这个大背景,小说展现的是人类对于目的论的认识,关于自由与宿命何去何从的思考,这部小说就仿佛是语言学家露易丝与女儿的一本回忆录,在预知了女儿与自己的死亡后,欣然接受宿命的馈赠,与未来的老公结合生子,接受女儿的到来,经历了孩子的生长,学习,叛逆,冒险与死亡。正如小说中写道:“我开始知道,每个事件都有其必然性,我全身心融入,彻底理解这些必然性。它们一定是这样的。如果不知必然,那么我的一生都将浅尝辄止,跟随大小事件随波逐流,为这些事件所裹胁。这是无可避免的。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有些事不能因为你惧怕,你焦虑,你不想让它发生就去逃避它,有些事你知道它发生和你经历它发生,根本不是一样的概念,就像你的婚礼,你肯定知道牧师神父会说我赋予权力宣布你们结为夫妻,但是你还是愿意与心爱的人一起去经历那神圣的一刻,你的心情与激动只有那一刻才能体会,而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属于你的小细节组合起来慢慢地从情感上从命运上造就了你,无论是喜剧或是悲剧,体会并感恩的活过一生总比那些害怕失败失去死亡而避免了一切开始活过的一生有价值的多……喜悦与悲哀,欢愉与痛苦,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回忆往事,我们会记住愉快的假期,也会铭记痛苦的失去,这样才能是丰富的一生吧。即使结局是悲哀的宿命,我也将奋力前行!

short review

i can see the story of my life and yours. i was touched not only by the new way of watching life and the trait, but by the love the mother holds for her daughter, and the endless loniless brought by the purest and deepest love.

科幻和生活结合

这本书,我给作者4分。有一分来自于我自身的原因,没有理解的很到位。整本书分为7个短篇科幻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你一生的故事》《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巴比伦塔》《七十二个字母》在他的笔下你可以看到物理科学知识和生活的融合,然后也能感受到作者刻画人物的那种心里状态。《你一生的故事》讲述了女主人研究外星人语言而知道了未来的事情,通过和外星人交际改变思维看到未来,却又不能控制未来。你的一生,过去和未来尽收眼底。只需做好准备,善待它,接纳它。《巴比伦塔》再建造塔的过程中为了抵达天堂见到上帝,人们可以孜孜不倦终其一生,最终上天堂原来就是尘世见,生活才是可以修炼的地方,生活就是天堂,造物主创造地球是为了让人类看清的,一切都只能回到原本的地方。《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类似第二个讲人类对上帝的狂热,信仰上帝的,认为上帝主宰一切。主角为了因为死去的爱人去逼着自己信仰上帝,爱上帝,就是为了到天堂和他妻子相聚。最终奔向朝圣见到上帝时还是下入地狱。人类应该有信仰,无论是好人坏人,上帝不会因为你的任何而去决定你有福报或恶果。真正的信仰,是无论上帝待我怎样(就是指生活)我都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它,依然过好自己的生活,热爱一切。《七十二个字母》则讲述人类未来受孕不超过5代,因此想办法不用通过繁殖,直接母体可以生育,只要把卵子赋予上“名字”即可。文中最后的结局未知,主人公希望公平对待众生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赋予“名字”而伯爵却希望 贵族现有享有权。很精彩,写得很好,可以现象最后如果实现了,会造成多大的轰动。其他的几个故事,说实话感觉没有看得太透彻,或许是没有到达那个理解层面,或许是我想深入了,觉得作者还有另一层意思。但是这几个故事是比较经典的,可以看出当时的人的心态,作者想表示的东西,传递的科学,我不否认科技,但我觉得人类技术有可能真的发展出这些来。高科技与人工智能结合。未来必定讲大进一步,虽然以陈述故事的方式写出来,也饶有风味和意义。

摘抄

同时感知所有事件、同步并举思维模式的七肢桶书面语言,口头语言A线性思维模式只是B贫弱的替代品。/天堂的地窖在大地之下,天堂和地面仿佛各在滚筒的一端,中间横着天龙和星辰。人类所能迈过的最长旅程并不能让他们冲破边界,而只会带领他们回到最初的出发点。/直接领悟/爱因斯坦:制造数学定理描述现实他们就是不确定的;只要他们是确定的,就不描述现实。/尼尔企图钻天堂之光的空子,追光中车祸后却遇见天堂之光仍下了地狱与妻子隔绝。结局“自从堕入地狱,离开上帝的视线,他仍旧爱着上帝。这才是真正的信仰。”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的科幻脑洞

光总是会选择耗费时间最短的路线前进,当一束光想要照射到水中的某种物体,在接触水面时它会发生折射,以减少在水中的运行长度,因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低于在空气中的速度,这就是费尔马最少时间定律。但光线是如何知道那条路线会耗费最少的时间呢?它不可能一次次的尝试运算,也不可能回头,那只有一个可能,光对于它将要到达的地方是提前洞悉的,它掌握着未来。听起来是有那么点可怕,所以我们常常不是这样解释物理原理的,我们用因果来解释:光在交界处发生折射,是因为传播的介质发生了改变。但我们用因果来解释就是对的吗?如果所有的物理原理就是因为事物的目的才产生的呢?我们会看到,英语的熟练掌握者,在进行思维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完全使用英语,写英语作文用英文打腹稿,而不是先用中文组织语言后翻译。同样,聋哑人在组织语言时,脑中闪现的是手语。掌握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吗?是的,往往会。当有天你熟练地掌握了另一种语言,它带来的很可能是颠覆的世界观,尤其是当这种语言非常逆天的话。假设,有一种“视觉语言”,每次都随机性地将你需要展示的信息拼凑在一张天衣无缝的图画中,那意味着你下第一笔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了。如果你掌握了这种语言,你会不会能预知未来?人可能预知未来吗?《预言之书》的存在其实是一种谬论啊,因为人具有自我意识,当他看到自己的《预言之书》,它可以依照自我意识而采取和书中完全不同的做法,因此永远不可能存在这本书,除非,在阅读《预言之书》之后假装不存在,而且他觉得很有必要按照预言的内容完成自己的余生。这怎么可能?《你一生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负责去学习一种外星生物“七肢桶”的语言,那是一种视觉语言,一大摊语言巧妙地构成一张图画,从第一笔开始就决定了最后一笔如何写下;通过掌握这种语言,女主也掌握了“七肢桶”的思维方式,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决定论:光为了减少到达时间才在水面折射;不是振动产生声音,而是为了产生声音才振动……未来的事情,他们全都知道。其实有时我们常常很清楚自己的未来,或者能预知短暂的未来。结婚的时候一定会有司仪说:你们愿意结为夫妻吗?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个过程,但这句话仍然要说,我们的行为是为了达成我们已知的结果。再如在高中的复习阶段,你几乎可以确定每天你的同学会是什么样的神情、状态。老师在讲试卷时会讲到那些知识,尽管如此,你仍然需要完成这个“仪式”来到达未来的自己,没有必要去违抗这个过程,它只是你思维里对于未来的印象感知。七肢桶这种生物,从诞生一来,就有着这种“目的论”的思维,人类用因果论(由因推果)来完成自己的一生,七肢桶已经得知一切,用目的论来完成自己的一生,当这种思维方式天然存在,《岁月之书》便可以存在。但习惯于不知道未来的人类,如果突然拥有了这种思维,会不会感到一种旷古的悲凉?就像女主角最后说的话:现在,我还记得未来里,25岁的你会因为攀登而死去,记得我先和你的爸爸分别,然后是你。我看到自己50年的余生,也看到你一生的故事。我们走进房间,做爱,做你。《上帝掷色子吗?》这本通俗物理学书籍讲述了量子论的发展进程,在19世纪以前,决定论盛行。什么是决定论,即未来都是确定的,宇宙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到人类最终的命运都已经被写明,宇宙像一个巨大的模型,从启动那一刻起,因为各种装置的相互作用,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万物的归宿,都因为物理原理的作用而被确定。决定论是很恐怖的,既然已经知道未来都是确定的,人类还需要奋斗什么呢?但随着量子论的发展,人类知道:上帝是会掷色子的!量子的选择是随机性的,因而未来不可能被准确预测。所以,这个小说,母亲可以预知到自己的余生和女儿一生的故事,是不太令人信服的。但它可能也只是为了向我们印证语言对于思维巨大影响。同样吸引我们的不止是其中的语言、科学元素,而是我们会感触到的生命中的无奈。比如它让我想到《天水围的日与夜》。许鞍华用非常考究的细节来讲述家安和妈妈在一起的琐碎日子,近乎没有情节,我想这可能是每个人生命中都出现过的段落,日子好像很长很长,和亲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平淡到好像的确没什么值得珍惜的地方,犯不着你整天像陪伴亲人最后一天来过,起床、吃饭……但你知道这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不知道那一年,这样的片段就会永远消失,但你也不能因此而只眷恋故地,踟蹰不前。这是生命里无解的无奈。这就是《你一生的故事》所能带给你的,有科学成分的惊奇,也有文学层面的感动。它是华裔美国科幻小说特德·蒋的一个中篇小说,科幻文学又称点子文学,一个巧妙的设定几乎意味着一个小说成功了80%。而且特德·蒋又不太像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更贴切“点子文学”这个称呼,赐予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看待我们熟悉的世界,一个可能的状态,进而发现我们常常忽略的盲点,或者对某些东西理解的更加深刻。再比如,他幻想一种超人的存在的一个短篇《领悟》。吸毒是什么感觉?我不知道,也不想尝试,以前我想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得知自己得了癌症的毕业上 班族,感觉自己的这一生太无趣了,家境的原因,让他没有选择立刻治疗,而是辞职去感受“极端体验”,他去旅行、去征服高山、出书、哗众取宠、吸毒、隐居,生命中可能的极端都被他体验了,最后他还是感觉活着太无趣了。极端的注定难以长久。一生想做的事,不能一年内完成;一生想说的情话,不能一宿都倾尽。吕克贝松的电影《超体》里,磕了药的Lucy,大脑潜能被开发到了70%,生命已经不到12小时,因为新陈代谢的太快肉体无法承受,她已经可以理清整个世界的逻辑,可以从空气中无数条电磁波中找到需要的那根,当她的大脑继续开发,她便成了神,看到了时间的起源与终点,变成了wifi般无处不在的存在。我认为这部电影在设定上是倾向于伟大的,但依然是才华配不上野心,Lucy被开发到100%后,究竟看到了什么,导演让她变个硬盘糊弄观众可是交不掉差的。而这部《超体》和特德蒋的一篇短篇《领悟》 有着惊人的相似,不知道吕克贝松算不算抄袭,还是背后另有渊源。《领悟》的脑洞同样惊奇,故事设定也更有戏剧性,但对于潜能被无限激发的人眼里世界究竟是以怎样的逻辑在运转,它也只使用了另间接一种方式来衬托——那真的不是我们常人能想象的。一个病房里的男病人,嗑药了,大脑不断被开发。当他看着专业书中的那些一步步的逻辑推断,很可怜作者,人类的语言体系也很快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他开始自创语言……做一个破坏分子。小说的结尾,病人感知到了另一个被开发的人的存在,这个人则是服从于现代文明的人,他打败病人的方式只是说了两个字:领悟。就像一个触发点,听到这两个字,病人不可抑制地在大脑中领悟这个世界,可能是信息量太大了吧,他的肉体无法承受,be killed。我也觉得人类的潜能远远没有被开放,就拿语言来说,伟大的文学家常常感觉语言的词不达意,太多的误会都源于语言孤独,《三体》里的三体人交流不再需要嘴巴,很多犯罪电影里的警察常常会想再创造一种语言,让这个世界少一些暴力、多一些理解。有时候说话,更显得孤独,你为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而自责,为大千世界竟好像没一人能听懂你的话而沮丧。一个科幻性、故事性、文学性皆嘉的作家——特德·蒋。唯一的缺点大概是——也太不高产了。

特德·姜在2002年接受的采访

最近看到了一篇2002年的采访,翻译过来贴在这里,觉得这篇采访很好地反映了特德·姜在其作品中所持有的世界观,文章较长,读前请沐浴更衣。问题7、8、9讨论的是《你一生的故事》和《除以零》。问题10到16是有关《巴比伦塔》、《72个字母》和《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的部分,附带还对科幻、奇幻、魔幻的差异有精彩的阐述。原文链接:http://www.infinityplus.co.uk/nonfiction/inttchiang.htmINTRODUCTION 引言All science fiction is fundamentally post-religious literature. For those whose minds are shap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niverse is fundamentally knowable. Faith dissolves, replaced by a sense of wonder at the complexity of creation.所有的科幻小说本质上说都是后宗教文学。对于那些用科学和科技来思考的人来说,这个宇宙本质上是可知的。在体会到宇宙万物的复杂后,信仰消解,代之以一种惊奇感。This is the perspective explored in Ted Chiang's first collection,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 (Tor, 2002). Born in 1967 in Port Jefferson, New York, Chiang has published eight breathtakingly good stories in the past twelve years. He has yet to publish -- or even try to write -- a novel. Despite his limited number of publications, however, Chiang has exerted a quiet influence in the genre. A five-time Hugo nominee, Chiang has won nearly every major science fiction award, including the Nebula (twice in 1990 and 1999), John W. Campbell Award (1992); Asimov's Reader's Choice Award (1992); and the Theodore Sturgeon Memorial Award (1999). Most recently, Chiang won the 2001 Sidewise Award for "Seventy-Two Letters," and the Locus Award for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which has also been nominated for a Hugo this year.这是特德·姜在其第一本合集《你一生的故事及其他》(Tor出版社,2002年)里面进行探讨的观点。1967年出生于New York市Port Jefferson的特德·姜在过去的12年间已经发表了8篇令人赞不绝口的短篇小说。但他还未发表过一篇长篇小说,甚至从未尝试去写过。尽管发表数量有限,特德·姜却一直在润物细无声地在这个领域耕耘。获得过五次雨果奖提名的特德·姜,科幻届的主流奖项几乎被他拿了个遍,这其中包括星云奖(1990年和1999年两次),约翰·W·坎贝尔奖(1992年),阿西莫夫读者选择奖(1992年),西奥多·斯特金(Theodore Sturgeon)纪念奖(1999年)。最近,特德·姜凭借《72个字母》获得了2001年的Sidewise奖,凭借《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获得了轨迹奖,同时这篇作品也是今年雨果奖的提名作品。Chiang's primary method is to change underlying natural laws or symbolic systems, creating worlds and situations that are fantastic to us but utterly rational to the characters that must live with them. In the beautiful "Story of Your Life," learning an alien language allows a linguist to experie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imultaneously, while the mathematician in "Division by Zero" manages to prove that any two numbers are equal to each other and that mathematics itself is inconsistent. In "Tower of Babylon," a group of miners climb until they reach the vault of heaven, hoping to find Go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arapace of granite that enfolds their world.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tells the tale of one Neil Fisk, whose wife is killed in a visitation by the angel Nathanael to a downtown shopping district. In Neil's thoroughly contemporary world, God exists beyond a doubt. Angels behave like weather phenomena, the miracle of their appearances tracked, quantified, and reported on the nightly news.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 includes all of Chiang's major published fiction, along with an original story, the superb "Liking What You See: A Documentary."特德·姜的主要写作方式是去创造一个自然运行法则和符号系统被改变了的异世界,虽然这些对我们而言觉得荒唐,但是对于那些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来说,这个世界却是完全合理的。在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中,果通过对一门外星语言的学习让一名语言学家同时体验到了过去、当下以及未来;《除以零》中的一名数学家证明出了任何两个数都是相等的,所以算术自身是矛盾不一致的;在《巴比伦塔》中一群矿工一路爬升到达天堂的穹顶,希望能在这笼罩大地的花岗岩穹顶外面发现上帝的存在;《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讲述了一个叫做Neil Fisk的人,当天使拿但业在市中心的一个购物中心降临时,他的妻子死于现场。在Neil的世界中,上帝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天使们奇迹般的降临就像天气一样被追踪和统计,并在晚间新闻中予以播出。《你一生的故事及其他》包含了特德·姜的主要科幻作品,还包含一部原创的优秀短篇《赏心悦目》。Ted Chiang graduated from Brown University in Rhode Island in 1989 with a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Today he freelances as a technical writer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living in the state of Washington with his girlfriend, Marcia Glover. This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in July 2002, on the release of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 in North America. Over the phone, Chiang answered questions thoughtfully and tentatively, often seeming to doubt his words even as he said them. Chiang did not leave any doubt as to his belief in the ideas behind his stories, however. In his own way, Chiang is clearly a partisan of the scientific worldview portrayed in them.特德·姜1989年毕业于位于罗得岛州的布朗大学,拿到的学位是计算机科学。他现今和他的女友Marcia Glover住在华盛顿州,是一名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自由撰稿人。这篇访问采访于《你一生的故事及其他》在北美发行之际的2002年。特德·姜谨慎地完成了这篇电话采访,听起来在言谈间字斟句酌,然而却在谈及小说故事背后的想法时言辞笃定。从小说中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出,特德·姜以一种他特有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科技世界观。THE INTERVIEW 采访1. Q: Why don't you publish more stories?你为什么不多发表一些作品?A: Because I don't get that many ideas for stories. If I had more ideas, I would write them, but unfortunately they only come at long intervals. I'm probably best described as an occasional writer.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点子。如果我有更多的点子的话,我会写出来的,但是很不幸我只是隔一段较长的时间才会冒出一个点子。我应该被称为一个间歇性的作家。2. Q: And yet you've been very successful, earning awards and recognition. That usually encourages occasional writers to become professional writers.你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奖项以及认可,一般来说,如此的成功一般会激励“间歇性的作家”成为专职作家。A: I don't think I'm far enough along in my development as a writer to do that. When I've tried to force myself to write more, it hasn't worked. I would have to reach a new level of proficiency to become more prolific. That'd be great if it happened, but as of yet it hasn't.我不认为目前我的作家之路能够让我走得那么远。每次当我绞尽脑汁逼迫自己多写一点时,我总是不能如愿。我还需要多多提高效率才能让自己变得高产,如果最终能够实现,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可惜现在还不能如愿。3. Q: Has an editor ever approached you about expanding one of your stories into a novel?有没有编辑曾找过你,想让你把你的短篇扩成长篇吗?A: An editor? No. Sometimes that's been suggested to me by a friend, but I don't think any of my stories would really work as a novel. There's a saying that you should leave your audience wanting more, and I fear that if I expanded one of my short stories into a novel, I would leave them wanting less.编辑?没有。有时我的朋友会建议我这么做,但是我觉得我的任何一篇都不足以变成长篇。有一种说法是说,你应该让你的受众保持饥渴的状态,我怕如果我真的将某篇小说改成了长篇,我的读者将不再那么关注我。4. Q: What do like about using short-form fiction as vehicles for your ideas?是什么让你愿意用短篇小说的方式来传递你的想法?A: Well, I started out writing short stories 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most writers do: they're seen as the place to start before you move on to novels. Of course, some writers are natural novelists, so this strategy doesn't work out for them. Everything they write wants to be longer and longer. But so far I've been comfortable working at shorter lengths. I suppose it's because I'm most interested in writing about characters experiencing a moment of comprehension. Sometimes it's a conceptual breakthrough, sometimes it's just a flash of recognition. For that type of story, short fiction is a good fit.我通过短篇小说作为起步的想法和大多数其他作家一样:短篇小说可以作为写长篇小说的跳板。当然,有一些作家是天生的长篇小说家,所以这个路子不太适合他们,他们写作时都想越写越长。但我目前比较满足于写短篇幅的小说,大概对于我来说,去描写那些能够体会到顿悟感的人物最为有趣。有时这种顿悟是思维观念上的革新,有时只是一束认知的火花。对于这种体裁,短篇小说很是适合。5. Q: You're considered by some readers and critics to be one of the genre's best short-form writers. Are there other short story writers whose work you admire? Are there any you feel are particularly innovative right now, in either form or content, or both?你被很多的读者和评论家认为是科幻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者之一。有没有其他作家的作品是你比较欣赏的?这其中有没有你觉得非常有创意的,体裁或者内容,或二者兼有?A: I admire Greg Egan's work a great deal. In each story he examines a question very deeply, exploring all its implications. He's especially good at dramatiz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materialist view of consciousness. Obviously a lot of his work deals with that. But even with other theoretical questions, he can be very ingenious in coming up with real-life consequences. For example, in his story "Luminous," I thought it was great how he had characters fleeing for their lives as a result of an inconsistency in arithmetic.我非常欣赏Greg Egan的作品。他会在他的每篇短篇里非常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挖掘它的所有内涵。他特别善于将唯物主义意识观的内核演绎出来,很显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关于这方面的。但是即使是面对其他方面的基本性问题,在关于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方面,他也能够提出特别独创性的看法。比如说在他的短篇“Luminous”中,算术是自相矛盾的,人们在面对这一情况时仓皇逃命,他对此的刻画非常好。I also really admire Karen Joy Fowler's work. Her stories are very wise, and sly, and poignant. I have no idea how she does what she does. Another writer I like is George Saunders, some of whose work would be considered science fiction if it weren't published in magazines like The New Yorker. He writes bitterly humorous stories, describing the lives of miserable people in a way that's both funny and sympathetic.我也同样很欣赏Karen Joy Fowler的作品,她的作品很睿智诡密,还很深刻,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另外我也喜欢George Saunders,他的作品如果不是发表在像纽约客这样的杂志的话,你会认为它是科幻小说。他的小说苦乐参半,通常描写人们的不幸生活,很滑稽,但也很有同情心。6. Q: What writers have most influenced your own writing?哪些作家对你自身的写作影响最大?A: When I was younger, I imprinted on Asimov and Clarke. Those were the writers whom I really enjoyed when I was 12, 13, 14. When I was in college I discovered Gene Wolfe and John Crowley. Both of them made a big impression on me. I can't say that my work is anything like theirs -- I wish it were -- but previously my sense of wonder in reading science fiction had primarily come from the ideas described. With their work, I also felt wonder at their skill in writing, in constructing and telling their stories.当我年轻一点时,阿西莫夫和克拉克让我刻骨铭心,他们是我12、13、14岁时最爱的作家。当我上大学时,我接触到了Gene Wolfe 和 John Crowley,两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能说我的作品与他们的有什么相同——我倒愿意相同——但是我早期在读科幻作品时的惊奇感主要是通过他们的故事培养出来的。我同样通过他们的作品感受到了他们在写作技巧上的魔力,不论是如何建构还是故事讲述的方式。7. Q: A lot of your stories demonstrate a deep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and linguistics, especially "Story of Your Life" and "Division by Zero." In preparing for this interview, I came across websites for academics whose writers were thrilled that you accurately described thei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he inner and outer lives of linguists and mathematicians.你的很多小说对数学和语言有很深的了解,特别是《你一生的故事》和《除以零》。在准备这次采访时,我通过一些学术网站碰到了一些作家,对于你能精准地去展现这些语言学家和数学家的学科以及他们圈内圈外的生活,他们表示很惊喜。A: It's nice to know that I didn't make them roll their eyes, because I'm neither a mathematician nor a linguist. My degree i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I took some classes in other subject areas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that's the extent my training in these fields. What knowledge I have in linguistics is mostly acquired on my own. I knew really very little about it before I started doing research for "Story of Your Life."很高兴我的作品没有让他们翻白眼,因为我既不是数学家也不是语言学家。我的学位是计算机科学,在大学时我选修了一些其他学科的课程,但我对他们领域的认识仅限于此,我对语言学的知识大多是通过自学得到的,我在开始准备写《你一生的故事》之前对语言学所知甚少。8. Q: In the author's notes to "Story of Your Life," you mention Kurt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Five. Was that novel a direct inspiration, or did you notice the similarity later, after using variational principles in physics to write the story? Both stories use this idea of being "unstuck in time" as a way of expressing a deep fatalism, a sadness about the inevitability of loss.在《你一生的故事》的作者后记里,你提到了Kurt Vonnegut的《五号屠场》。他的这本小说是《你一生的故事》的直接创作源泉吗,还是说在你用了变分原理去讲述故事后也发现这两部作品之间的相似?这两部作品都是通过“迷失于时间”这个点子去传递一种深深的宿命论观点,去悲伤于伤逝的不可避免。A: I actually hadn't read Vonnegut's novel at the time I wrote my story. To me there's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two works. I think of Slaughterhouse-Five as being really bleak in its outlook, while I don't think of my story that way at all. My story ends on a note that, to me, is ultimately life affirming. The story is about choosing to go ahead with life, even though there will be pain in the future as well as joy. You can say that the narrator doesn't actually have a choice, and that's true, but that'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it. She's not being forced into it against her will. She's accepting the bad with the good.其实在写《你一生的故事》时我还没有读过Kurt Vonnegut的作品,对于我而言,这两部作品间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五号屠场》所描绘的前景非常阴郁黯淡,但是我的却不是那样。对我而言,在小说结尾的后记里,生活是乐观向上的。这部作品讲述的是,虽然前途有苦有了,我们依然选择面对生活,一路同行。你可以说主人公没有其他选择,这点确实如此,但是这不是故事主旨。她的接受不是被强迫的,并非违背了她自身的意愿,她只是选择承受所有的一切,好的以及坏的。9. Q: In stories like "Division by Zero" and "Story of Your Life," you describe these very rational, materialist characters who transcend what they thought were unalterable physical laws, which disorders their perceptions of time and space. One character even attempts suicide. So they achieve this kind of transcendence, but then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it. They are forced to confront themselves. I read these stories as being about science confronting the problems transcendence poses to an empirical, materialist worldview.在小说《除以零》和《你一生的故事》中,你刻画了一些非常理性、唯物主义的人物,面对以往所认为不可改变的物理法则,他们完成了超越,这也对他们关于时空的认知造成了混乱,其中一人甚至试图自杀。他们完成了超越,但是他们无所适从,他们被迫独自去面对。我在读这些小说时读到的是,当思想意识的超越对经验的唯物的世界观造成麻烦时,科学与这种麻烦间的对立。A: That's an interesting perspective. I hadn't really thought of either "Division by Zero" or "Story of Your Life" as dealing with transcendence. For me, those stories are primarily attempts to use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s metaphors to illuminate certain aspects of human experience. The characters in those stories internalize their discoveries, in a sense, because they are deeply engaged in their work. What they learn becomes a part of them in a more profound way than with most people just learning something. But I hadn't really thought about transcendence in those stories.这个观点很有趣,我还真没有在《除以零》和《你一生的故事》中去思考过应该如何对待超越。对于我而言,这些小说主要是试图通过以数学和科学为隐喻,去对人类经验的某些方面去进行阐明。这些小说中的主人公将他们的发现内化吸收了,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他们执着于他们的事业。他们从这些发现中所学到的,比起大多数人的机械学习,意义更深远,已经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10.Q: In addition to using symbolic systems to achieve certain emotional effects, you also create alternative universes by altering underlying physical laws, which are fantastic to us but rational to the characters that must live in them, as in "Seventy-Two Letters," "Tower of Babylon," and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除了利用符号系统去渲染情绪,你还通过改变基本物理法则的方法去创造另类的世界,这些世界对我们而言会觉得异想天开,但是对于那些必须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来说,它却是完全合理的,就像在小说《72个字母》、《巴比伦塔》以及《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表现的那样。A: Well, I'd put "Tower of Babylon" and "Seventy-Two Letters" in one category, and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in another. Those first two stories are more science fictional, while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is straight fantasy. Those first two stories are based on certain out-of-date ideas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but they're science fictional because the characters in them follow a scientific worldview. Whereas the universe in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is not based on a discarded scientific worldview. It was never scientific, and it hasn't been discarded. It's a view of the world that many people have now, except that things are explicit rather than hidden. A lot of people, right now, believe that good and bad fortune are the result of supernatural intervention, and it's often based on what you deserve. In the story this intervention is very obvious, but I don't think that by itself changes a religious universe into a scientific one. Does that make sense?那个,我把《巴比伦塔》和《72个字母》归为一类,而《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属于另外一类。前两篇更科幻一点,而《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则完全是奇幻。前二者的故事基础利用的是一些我们对自然界以往过时的认识,但是它们是科幻,因为小说中的人物遵从某种科技世界观。然而《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的那个世界却不是建立在某种科技世界观上的,即使这种世界观是被废弃的,它从来都不是科技的,更遑论被废弃。它的世界观是我们现今很多人还仍旧持有的,只是现在的观念比起小说中的含蓄一些,不那么直白。现在的很多人相信好运气和坏运气是某种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在这篇小说中这种干预很明显,但是我不认为就靠这点能够将一个宗教的世界变成一个科技的世界,这能说得通吗?11.Q: It makes sense, although the characters in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still share a worldview shaped by scientific materialism,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angels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y approach the appearance of angels like weather phenomena -- it gets reported on the news, and they observe it, and compile statistics, and through observation try to predict the patterns of their appearances. It all seems very rational.说得通啊,尽管他们的生活中有天使的存在,《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的人物还是持有一种科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们像对待天气现象那样去看待天使的出现—天使的降临在晚间新闻中被报道,他们观察、统计,试图去预测天使的出现所遵从的模式。这些看起来都非常理性。A: Let me talk a bit about how I vie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magic. John Crowley gave a talk in which he talked about the Romanian scholar Ioan Couliano, a scholar of Renaissance history. Couliano said that real magic is inter-subjective, meaning that real magic is the influence of one consciousness on another. For example, when one person casts a spell on another person, to make that person do their bidding. This was at the heart of a lot of Renaissance magic. What this clarified for me was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magic, as oppose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in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 experimenter's consciousness has no place. It doesn't depend on the scientist having the right intentions, or being pure of heart, or concentrating hard enough, which are very common aspects of magic. And one of the criteria of a scientific result is reproducibility, that it should work no matter who does it, whereas magic is almost exactly the opposite. Magic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practitioner. Now, in "Seventy-Two Letters" and "Tower of Babylon," the universe behaves in mechanistic manner, so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actitioner -- of the scientist -- is not involved. No one's moral worth has any effect.让我多讲一点我心中科幻和奇幻之间的差异,以及更具体一点的,科学和魔幻之间的差异。John Crowley曾经在演讲中提到一位罗马尼亚籍从事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学者Ioan Coulian。Ioan Coulian认为真正的魔法都是内在驱动的,意思是说,真正的魔法是一个人的意识对另一个人施加的作用。举例来说,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施加了咒语,就是让这个人依令行事,这是很多文艺复兴时期魔法的核心。这对我有所启迪:意识,而不是科学和科技,在魔法中起到的作用。因为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人员的意识并不发挥作用。它并不依赖于科学家是否有一心向善、是否内心纯净或者是否意念足够强大,而这些元素都在魔法中司空见惯。而且科学结果的一项验证标准就是其可重复性,不论谁来做结果都应该是一样的,这点上魔法是几乎完全相反的。魔法是很挑人的,《72个字母》和《巴比伦塔》中的世界是遵从某种物理法则的,科学家的意识并不起作用,没有谁内心的道德观会有什么分量。In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one's moral worth is definitely a factor. Specifically, ther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some other consciousness -- that being God. And that again is characteristic of fantasy, that there are forces which you treat as conscious entities, which you have to appease or make sacrifices to. You have to interact with them as though they were a person, and they respond to you as a person. Which is not how science in our world works at all. Which is why I classify that story as a fantasy rather than as science fiction.在《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一个人的内在道德观无疑是有作用的。具体来说,个体的意识和其他的意识——即上帝的——是存在联系的,而这也是奇幻的特征。在奇幻中存在一些力量,你将其视之为一些存在意识的实体,你会对它屈服、向它献祭。你得跟它们打交道,就好像它们是人一般,而且它们也像人一般去回应你,而我们世界中的科学却完全不是这一套,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是奇幻而不是科幻的缘故。12. Q: Why are you attracted to using these mystical and religious frameworks? "Tower of Babylon" recalls St. Augustine's description of God as "a circle whose center is everywhere and whose circumference is nowhere," and the Renaissance conception of the Rotundum, a spherical container that encompasses Earth, cosmos, soul. This is a very Platonic worldview, one that you seem to comment on from an Aristotelian standpoint.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you describe,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also uses a religious framework. What makes you want to take this scientific materialist approach to reality and then place it in these contexts?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套用这些具有神秘和宗教色彩的框架?《巴比伦塔》让人想起圣奥古斯汀将上帝描述为“一个圆,圆心无处不在,边际也无处不在”,以及让人想起文艺复兴时期“圆孔”的概念,这“圆孔”是一个球面状的容器,地球、宇宙、灵魂无所不包。这种世界观是非常柏拉图式的,你似乎从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立场观点去诠释。尽管有你前述的那些差异,《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同样套用了宗教的框架。是什么让你对现实持有科技唯物主义世界观,又把它置于这些宗教的语境中?A: Well, again, I see them as being different. "Tower of Babylon" is more science fictional and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is more fantasy. There does seem to be a religious component in "Tower of Babylon" and in a less conspicuous manner, in "Seventy-Two Letters." The questions those characters are investigating are issues like the shape of the universe, or cosmology, and the origins of life, and both of these are legitimate questions for scientific inquiry, but they're also questions which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religion. So, there is that coincidence there, in that they are touching on the same questions that religion tries to answer, but the characters are behaving more as scientific investigators. Whereas in "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 there really isn't a scientific question being investigated. The issues are more purely the domain of religion -- specifically, what is our purpose in life, what kind of life are we supposed to lead, how do we get to heaven? Which are not really questions for scientific inquiry.好吧,还是这个问题,我觉得它们之间是不同的。《巴比伦塔》更科幻,而《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更奇幻。看起来,《巴比伦塔》确实有宗教的部分存在,《72个字母》中也有,但不明显。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在探究一些诸如宇宙的形状(或者叫做宇宙学)以及生命的起源之类的问题,这些都是科学研究的正统命题,但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宗教同样也在探寻。所以很巧的是,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在探寻一些宗教也在试图回答的问题,但是他们采用的方法更多是科学研究式的。然而,在《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没有在研究什么科学上的问题,讨论的东西更多是纯宗教领域的——具体来说——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到达天堂?这些真的不是科学研究会关注的问题。13.Q: Do you consciously use this method -- of situating scientific problems in a seemingly fantastic context -- to generate a sense of wonder in the reader?你是否有意通过这一方法(将科学问题放置在貌似奇幻的语境下)去为读者营造一种惊奇感?A: I would certainly like to generate a sense of wonder in the reader, but I don't know any reliable way of doing so. I simply write about what interests me, and one of the things that interests me is early ideas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It's easy to ridicule them in hindsight, but some of them are nontrivial to disprove. For example, preformation, the idea that there's a fully formed, tiny fetus inside each sperm cell. Without powerful microscopy, it's actually quite difficult to find an observation disproving that theory. And so you can pursue the implications of that for a while, you can imagine a universe in which it's true.我当然非常愿意去为读者营造一种惊奇感,但是我却没有什么有效可靠的方法去达成这一目标。我只是去写那些我感兴趣的话题,这其中就包括我对自然界最初的一些想法。现在回头来看这些想法,很容易哑然失笑,但是其中有些想法并非平庸得不值一驳。比如,进化论中的预成论,其认为在每个精子里都有一个已经完全成型的极小胚胎,在没有大倍率的显微镜的条件下,其实你很难去否定这个理论。如此这般,你就可以对其内涵进行一番求索,你可以去虚设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预成论是真实存在的。14. Q: In "Tower of Babylon," you actually ignore the shift away from the unitary, divine language that humankind supposedly spoke prior to the fall of the tower of Babel, to a multiplicity of languages. This is what usually defines the fable in most people's minds. Why did you consciously exclude that, especially given the interest in linguistics that we see in "Story of Your Life"? Is a commentary on language still there, deeply coded?在《巴比伦塔》中,你对原本寓言中人们语言的变化其实没有提及,寓言中的人们在巴比伦塔倒塌前说着同样的语言变成在倒塌后开始分说不同的语言,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则寓言的寓意就在于此。你为何有意排除了这一点,特别是我们看到你在《你一生的故事》中所表现出的对语言学的兴趣。这其中是否还暗含着一些我们还不曾了解的语言方面的深意?A: No,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tory about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asons. One is that it would constitute unambiguous evidence of divine intervention. There'd be no possible natural explanation for a bunch of languages spontaneously appearing. I wanted my story to be set in a world in which one could imagine a purely mechanistic explanation for everything. So, that's one very practical reason.Speaking more broadly, more fundamentally, this story is not about that issue. In the original fable, the creation of the multitude of languages was specifically an act of God to place an obstacle in front of the builders. It's a punishment for defying God. My story is more about cosmology than mankind's defiance of God. It's more of a science fiction story because it's about people trying to discover the nature of their world. The moral aspects were not the focus.不,小说中没有那层意思。(没有提及语言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这会让上帝的干预变得很明显,而且没有什么自然而然的原因能够解释为什么最后会突然出现很多不同的语言。我想让我的小说被设定在一个万事都可以完全得到既成解释的世界。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考虑。再多延伸一下,说得再根本一些,这篇小说主旨不在讨论语言。在最初的寓言中,语言的分化具体表现为是上帝为了阻止这些建造者所设置的一道障碍,是对违抗上帝的惩罚。我的小说更多地是在讨论宇宙哲学而不是人类违抗上帝,它更多的是一篇科幻小说,因为其中的人物在试图揭示他们所在世界的本原。道德寓意上的考虑并不是这部小说的重点。15.Q: You do something similar in "Seventy-Two Letters," where you take the legend of the golem, and then cut it off from the divine and turn it into a technology that anyone can use.你在小说《72个字母》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小说中利用了“泥偶”的传说,然后又把它与神的联系切断,将其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用到的一项科技。A: Yes, and that ties into what I was saying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magic. In the folklore version of the golem legend, bringing a clay statue to life is pretty easy, most anyone can do it. My initial thought was that, from a very practical standpoint, if this actually worked, the implications would be enormous. Contrast this with the original rabbinical stories, where it's very difficult to create a golem. It requires a very holy rabbi, someone who has studied for years to focus his mind. That type of golem creation is definitely magical because it is very dependent on the creator, and there are a lot of requirements regarding that person's consciousness. It's a very esoteric procedure, and not something that will ever be widely performed. But the folklore version is much more egalitarian. It could conceivably be adapted to mass production, and that makes it less like magic and more like technology.是的,而且还与我之前所说科学和魔法之间的差异背道而驰。在“泥偶”的民间传说中,将一尊泥塑像变成生命是很容易的,大多数的人都能做到。我最初的设想是,出发点比较实际,如果这个真的可行,这其中就蕴含了非常大的寓意。若将其与最初的希伯来故事去做个比较,其实在最初的故事中创造一个泥偶是很难的。它需要一位神圣的拉比,能够通过多年的研修达到意念的集中。如此制造泥偶无疑是魔法,因为它非常依赖于创造的人,而且对于这个人的意识还需要满足很多的要求。这是一项非常艰深密不外传的工艺,不是能够得到广泛实施的。但是民间传说版就更具有平等主义的思想,更通俗大众化,可以想见它很容易就可以被用于大规模生产,这样就让这项工艺少了些魔幻意味而多了些科技的味道。16. In "Seventy Two Letters," both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aristocracy try to manipulate new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ir position in the economy. It's always seemed to me that writing about these topics is one of science fiction's essential tasks, to help formulate cultural responses to the dislocation brought about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Scanners Live in Vain," by Cordwainer Smith is one of the classic examples.在《72个字母》中,劳动阶层和贵族阶层都试图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来维持其经济上的地位。我总是认为,科幻小说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去触碰这些议题,去帮助梳理该如何从文化上去应对由科学技术的改变而引起的错位。Cordwainer Smith的《Scanners Live in Vain》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A: It's certainly a classic form of science fiction. And of course, it's behind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dea-generating strategies for SF writers: given a particular technological advance, figure out who would be hurt by it. This point fits in with what I was saying about the egalitarian quality of technology. When a once-expensive item can be mass-produc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can be enormous. And "Seventy-Two Letters" also deals with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which has always raised issues about class, because one group inevitably has more control than another, whether it's men vs. women, or rich vs. poor. And of course eugenics consistently turns out to be rich vs. poor.这确实是科幻小说的一个经典门类,而且对于科幻作家来说,它确实是构思思路时最普通的方法之一,即假定产生了某种科技的进步,看看谁会因此受害。这种观点与我之前所说的科技的平等主义特性相契合。当一种一次性的昂贵物品可以被大规模生产,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是巨大的。《72个字母》同样也涉及了可供批量化的技术,这总是会给阶层带来麻烦,因为一个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对另一个群体施加更多的控制,不论是男人对女人还是富人对穷人,而且优生学会不停地保持富人与穷人间的对立。17. Q: In "Liking What You See: A Documentary," a cheap and readily available technology called calliagnosia neutralizes aesthetic reaction to human appearance. The story describes the debate around making calliagnosia obligatory on one college campus, mimicking contemporary debates about sexual and racial behavioral codes. How did "Liking What You See" come about? Does that story represent a kind of wish fulfillment?在《赏心悦目》中有一种廉价现成的科技叫做审美干扰仪,故事描绘了一场关于是否在一所大学强制使用审美干扰仪的论战,这场论战模仿了我们当代关于性以及种族行为规范的论战形式。你是怎么想到写《赏心悦目》的?这篇故事是在传达一种“愿望满足”吗?A: Wish fulfillment? Why do you say that?“愿望满足”?什么意思?Q: A great deal of popular science fiction -- Star Trek, for example -- depends very heavily upon wish fulfillment for its appeal. You're on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and you've always got a mission that gives meaning to your life, you can teleport anywhere instantaneously, and you can get any food fully prepared from the replicator any time. In the more literary tradition of science fiction, a lot of stories try to imagine what would happen if people got what they wished for, through technology. What complications would ensue? "Liking What You See" begins with the wish to live in a world where looks don't matter, that we can transcend this limitation in our social interactions by just tweaking a neuron.很多流行科幻小说--以星际迷航为例--非常倚重具有吸引力的“愿望满足”。你在“进取号”上,你总会有一个能够赋予你生命意义的任务,你能即刻传输至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你随时都能从复制机中得到做好的食物。科幻小说大多是在遵循一种文学传统,它们试图去想象当人们通过科技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会发生什么,会有哪些后续的影响。《赏心悦目》是幻想存在一个长相并不重要的世界,我们只需要对我们的神经元稍作改变就可完成这种超越,突破这种社交生活带来的瓶颈。A: Okay, I see what you mean. You're saying that the wish-fulfillment aspect is that looks don't matter. That's not how most people react to the story. The initial responses I get have mostly been, "Why on Earth would anyone want that?" That's the reaction that I'm accustomed to.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指长相并不重要是一种“愿望满足”,可大多数人并不是这么看待这个故事。我最初得到的大多数反馈是:“为什么会有人想要那么做?”,对于这种反馈我已经习惯了。18. Q: And yet, in our culture, for example in the movie Shallow Hal, you see a lot of fantasies where people realize that what matters is what's inside. You see this a lot in Star Trek, too, now that I think about it. It's a view that's very aggressively promoted, especially to children, although nobody actually adheres to it.而且在我们的文化中,比如在电影《庸人哈尔》中,你会看到在很多的幻想中,人们觉得内在才是最紧要的。你也可以在《星际迷航》中看到这一点,这是一个被大力鼓吹的观点,孩子特别受其影响,尽管没人真的这么认为。A: It's also the message of the movie Shrek. The problem is that there are two perspectives involved in the question of appearances: the person being perceived, and the person doing the perceiv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eing perceived, that's where you encounter the wish that looks don't matter. That's where it's most relevant, because we're judged by our appearances and we wish we weren't.这也是《怪物史莱克》中传递的信息。问题是,关于外表有两方的观点混杂其中,被观察的一方和观察别人的一方。从被观察一方的角度来说,你会希望外表并不重要。这是最关切的问题,因为我们通过外表而被别人评判,而我们不希望我们被如此评判。19.Q: A lot of people have very deep wounds as a result of feeling judged by their appearance.很多人都因为被以貌取人而感到深受伤害。A: Yes, definitely. And then there's the other perspective, that of being the perceiver. It's from that point of view, I think, that most people ask me, "why would anyone want calliagnosia?" Because everyone likes looking at a pretty face. Perhaps it's just a statistical fluke that most of the reactions I've gotten have been from the perceiver point of view. But that's why I was surprised to hear you describe the story as wish fulfillment. You're the first, I think.是的,绝对是这样。然而还有另外一派观点,是来自观察别人的一方。从他们的角度来想,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会有人想要一个审美干扰仪?”。答案是因为每个人都想看到漂亮帅气的脸。或许这是因为一个统计上的偏差,因为我得到的大多数反馈都是来自观察别人的一方。但是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听到你认为这个故事是在讲“愿望满足”时感到惊讶的原因,我想你是第一个从这一方面去考虑的人。20. Q: There's a dualism there that's hard for most people to reconcile. Each of us is simultaneously perceiver and perceived, so we have to accept that both views have validity.大多数人很难调和这其中存在的双重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两种观点都各有道理。A: There's definitely a tension there. We'd like not to be judged on our appearances, but we all like looking at a pretty face. In a sense, we'd like everyone else to adopt the technology except for us. You previously asked about what prompted that story. It was probably more from the perceiver's point of view that the idea came to me. I was wondering why my eye is drawn towards certain people. What if we could eliminate that? In modern society, certainly in our media-saturated culture, beauty is used as a tool to get our attention. It's working on us as perceivers, but not necessarily in a way that's helpful.冲突确实在所难免,我们都不愿被以貌取人,但是我们却喜欢欣赏漂亮的脸蛋。某种意义上,我们希望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使用审美干扰仪。你之前问到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很可能是作为观察者的身份让我有了灵感。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的眼睛总是被某类人所吸引住,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因素消除掉会发生什么。现代社会里,当处于一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文化中,美貌是吸引我们眼球的工具。对于作为观察者的我们而言,这很有效,但不一定起到什么正面作用。21. Q: Beauty is also used to oppress women, as a group. There's a body of feminist thought that describes beauty as a mechanism of control. This social structure has evolved over time to achieve certain effects, and one of them is to keep women in a permanent state of insecurity. Individual men might not like it, and recently men might have become mo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beauty standards, but overall they still benefit from it. Did that analysis factor into "Liking What You See" at all? Could this technology, like the Pill or abortion or automation, contribute to freeing women from social mores that evolved under agricultural societies and religious modes of thought?美貌也可以用来作为压制女性这一群体的工具,很多的女权主义者认为美貌被用来当作控制的工具。这种社会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之一就是让女人一直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状态中。某个个体的男人可能反对这种社会结构,近年来男人可能也越来越深受美貌判断标准之害,但是总体而言,他们还是受益者。《赏心悦目》是否也考虑了这种分析?像口服避孕药、堕胎、自动化这类的科技,是否会将女人从根源于农业社会和宗教思维方式的社会习俗中解放出来?A: It definitely has that potential, the possibility of freeing women from trying to meet an impossible standard of beauty. On the other hand, in some circles it's accepted as given that beauty is an outmoded social construct, something that we, as enlightened individuals, can do without. But while that sounds great in theory, it's harder to do in practice. One of the things I find disquieting about our preference for beauty is that it appears very deeply ingrained. And when your political ideology is in conflict with your innate reactions, you've got a problem. When I was doing research for the story, I came across a quote that said, "Allowing beautiful women their beauty may turn out to be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aspects of personal liberation." I thought that was a very good point.将女人从不可企及的美貌标准中解放出来是绝对有可能的。另一方面,一些圈子里的人会觉得美丽是一种已经过时了的社会建构,我们这些开明人士是可以甩掉这个包袱的。但是尽管这在理论上看起来很不错,当执行时就变得不是那么回事了。我发现我们对美貌的偏爱中有件事情令人很不安,那就是这种偏爱貌似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如果你的政治倾向和你的本能反应相冲突时,你就碰上麻烦了。当我在为这个故事做研究做准备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允许美丽女人释放她们的美或许会变成追求个性解放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不错。22. Q: As a writer, you're not very political at all. "Liking What You See" is one of your few stories to describe a political conflict, or that submits itself to a political reading. There's also something implicit there that is never fully explored, which is that racism loses its power when you stop judging people by appearances.作为一名作家,你完全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倾向。《赏心悦目》是你少数描写政治纷争的作品之一,或许它本身就是一份政治读本。其中也有一些隐含的内容从没有被充分挖掘,即当我们不再通过以貌取人时种族歧视就失去土壤了。A: It's true that racism is in some ways a matter of judging people by their appearance. But the specific type of agnosia that I posit in the story would not actually affect racism, because it doesn't make one blind to skin color. And there are a lot of other factors that go into racism, like economic factors, cultural factors, the basic human tendency to group people into "us" and "them." It's not just a matter of appearances.种族歧视就是以貌取人的说法有几分道理,但是我在小说中设定的这种感官失能对改变种族歧视产生不了什么作用,因为它并不是让人们对肤色视而不见。而且种族歧视的产生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经济条件、文化差异以及人们喜欢区分“我们”和“他们”的内在本能。23. Q: Do you deal with this explicitly in the story? I don't recall.你在小说中有表现吗?我记不起来了。A: At one point, the neurologist character talks about an attempt to create a kind of race blindness, or race agnosia, by trying to disable certain types of perception and category discrimination in the brain. And he says that it wasn't successful. While I agree that race blindness is an interesting idea, I didn't think there was any way to make it even remotely plausible in neurological terms. Because there are just too many things that go into racism. It seems to me that to eliminate the perception of race at a neurological level, you'd have to rewrite the underpinnings of our social behavior.有一处写到过,当神经科医师谈到过想创造一种种族盲视或者叫种族识别失能,即通过使脑中某些部位失去辨别能力的方法。而且,他也提到这并不成功。尽管我同意种族盲视的主意很有意思,但是我认为即使在未来其在神经学上也没有成功的可能。因为种族主义牵扯的东西很多,我觉得如果要在神经层面去除种族歧视,你得把我们的社会行为的基石重塑一次。24. Q: In your author's notes in the back of the book, you say that if this process were to exist, you would give it a try. So obviously there's a part of you that sees this as desirable, this kind of transcendence. Would it be desirable to eliminate race as a category? Would we even want to transcend race, through whatever means?在书后的作者手记中你谈到如果真有审美干扰仪你愿意试一试,所以一部分的你很明显觉得它有可取之处,能够达成某种超越。消除种族之分是否值得期待?我们是否愿意不惜任何手段来完成种族上的超越?A: That's a tough question. Perception of race doesn't provide the pleasure that beauty does, so there'd be no objection from the perceiver's point of view. The objection would be from the perceived's point of view, because for many people their race is closely tied to their sense of identity, and they wouldn't want to sacrifice any part of that. So can you retain recognition of race while entirely eliminating prejudice based on race? I don't know. On the other hand, I think I could more easily imagine, in a narrow theoretical context, a society in which racism didn't exist, than one in which there was no preference for beauty. For example, imagine a world in which beautiful faces of every ethnicity can be used to sell magazines. Now imagine a world in which plain faces, everyday ordinary people, can be used to sell magazines. I tend to think the former is more plausible.这个问题很刁钻。我们在观察种族时没有获得像美貌那样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说应该没有人反对这一点。反对来自被观察的一方,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种族与他们的身份认同紧密相关,他们并不愿这这方面有所牺牲。所以你能既完全消除因种族带来的歧视而却又同时保持种族认同吗?我不知道。另一方面,如果放在狭义的纯理论语境下探讨的话,相比一个没有美丑之分的世界,我更能想象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世界。比如说,先想象一个用各种族的漂亮脸蛋去做杂志封面的世界,再去想象一个杂志封面人物都是相貌平庸的世界,我觉得前者更有可能。25. Q: "Liking What You See" also strikes me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merging of form with content. Why did you choose a documentary format to tell the story?《赏心悦目》另一个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将体裁和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你为什么选择了纪录片体这一形式?A: The documentary format made it easy to include a lot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less space than a traditional narrative. While the story does keep returning to one character throughout, it's more an examination of the issue itself rather than an account of one person's experience. What I had in mind as a model was a film by Henry Jaglon called Eating, about women's relationship with food. It wasn't technically a documentary, but most of it was a series of interviews rather than narrative. I thought it was fascinating.纪录片体比起传统的叙事体,能够利用更少的篇幅去包罗很多不同的观点角度。尽管这篇小说最终还是回归于一个主角的身上,它更像是对整个事件本身的检视,而不是仅仅是一个个人的体验报告。我脑子里有一个模板,那是Henry Jaglon的电影《吃》,关于女人和食物的关系的,从技术上说它不是一部纪录片,但是电影中大多是在呈现各种采访而不是单一的叙述,我觉得这种表现形式很迷人。26. Q: What's next for you? What new projects do you have gestating?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有什么新作品在构思吗?A: I might do the choreography for Teletubbies on Ice, or I might write another story. I haven't decided yet.我可能会为天线宝宝编舞,也可能会写下一部小说,我还没确定。

因果论与目的论

引用===============我终于理解了:当你用目的论的视角看事物的时候,你就再也无法回到因果论了。当你明了所有可能性的时候,尽管你拥有自由意志,但你(出于自身的意志)只能作出唯一的选择,因为其他任何选择,都会*让你觉得*比那唯一的选择更糟。但是,终点可能并非死亡那么简单。也许应该说,宇宙唯一的限制就是终点。人的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路径,但终点不可选择。为什么会有这种限制?我不知道。也许这就像光速不变原理一样,是一种物理上的限制。不过,考虑量子力学上的概率,似乎意味着拥有了选择终点的能力。当你对未来无知的时候,你只能以因果论的方式看待世界,于是你会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怀疑另一些选择可能更好——这时候你的痛苦是:你有自由选择的能力,但你的选择导致了一个你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当以目的论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时候,你看透了整个未来,你可以选择过程,但你无法选择终点——这时候你的痛苦是:你明知会有那样的未来,但你无法避免。就两者的效果来看,它们其实都导致了你无法选择终点的事实。我无法评价哪种更加痛苦。或者应该说,你不能仅仅预知未来而不决定过程。而人类的自由意志实际上是在预知选择会导致什么结果的前提下做出选择的。这两种能力没有任何不同,仅仅是看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人类和外星人的真正的能力差异在于,外星人所能预知的未来,时间跨度更长。换言之,人类只能看到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直接结果,随着经验的增长有可能看的更远;而外星人则比最具经验的人类看的还要远。就是这样。不过外星人也许无法理解每一个选择为何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因为它们无法理解因果关系。对它们来说,过程的每一步都只是剧本上规定好的东西,正如作者所写的,照着表演就行了。因此选择终点对于它们很可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们本来就理解不了“选择”这一行为会导致对应的结果。============

摘抄

1.我从前听一个喜剧演员说过一个笑话:“我拿不准是不是要个孩子。一个朋友有孩子,于是我问她:‘如果我有了孩子,等他们长大后,会不会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幸都怪罪于我?’那个朋友大笑起来,‘会不会?别天真了你。’”这是我最喜欢的笑话。2.这道光束,在它选定路径出发之前,必得事先知道自己最终将在何处止步。3.高中毕业之后的那个夏天,我参加了一个封闭式俄语学习课程。到夏天结束时,我思维时使用的语言已经成了俄语,模式都是一样的:思维就是在心里,用内在语言说话。4.它们几乎类似于佛教中帮助禅定的象征宇宙的几何图案。……前因与后果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个体,而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二者不可分割。5.“因为我是你妈妈,我说让你睡觉,你就得睡觉。”我居然真的说出了这句话!老天呀,派个人一枪把我打死算了。……小时候我曾经发过誓,等我当了妈妈,一定和孩子讲道理,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智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看待——所有誓言全都成了零。我正一步一步变成我自己的母亲那样,这是一条漫长:吓人的下坡滑道,我正一步步滑下去,停不下来,我也挣扎过,可就是停不下来。6.结果就是悖论:按照定义,岁月之书永远是对的,另一方面,不管这部书里说她会做什么,她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作出其他举动。这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如何统一起来?不可能统一,这是通常答案。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矛盾,岁月之书这种著作便不可能存在,逻辑上不可能。要不然还可以大方点:岁月之书可以存在,只要它不被读者读到——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保存,不给任何人借阅权。自由意志的存在意味着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而我们之所以知道自由意志存在,是因为我们直接体验过它。意志是个人意识的本质部分。但真的是这样吗?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预知未来改变了一个人,唤醒了她的紧迫感,使她觉得自己有一种义务,必须严格遵照预言行事?7.对于七肢桶来说,所有说出口的话都是行为性的。它们所说的话不是用来交流思想,而是用来完成行为的。……但为了让它们所知的对话变为真正的事实,对话仍然必须进行。8.语言也和物理现象一样,有两种理解方式:从因果关系角度,从目的论角度。于是可以说,语言是发送信息的工具,因为我说了,所以你听见了,也可以说,语言使预言知道的计划成为现实。9.学会七肢桶语言B之后,有关的记忆好像巨大的拼图游戏的拼板,一块块拼合起来。它们并不依次而来,按顺序拼接,到不久便组合成为长达五十年的记忆。10. …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一瞥间五十年诸般纷纭并发眼底,我的余生尽在其中。还有,你的一生。11.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我的未来,它究竟是最小化,还是最大化?12.后记,《五号屠场》25周年纪念版所作简介: “你的未来将会来到你面前,像只小狗一样躺在你脚边,无论你是什么样,它都会理解你,爱你。”13. ……可以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解释:因为空气与水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改变了路径。这是人类看待世界的方法。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光之所以改变路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它抵达目的地所耗费的时间。这便是七肢桶看待世界的方法。……人类发展出前后连贯的意识模式,而七肢桶却发展出同步并举的意识模式。我们依照先后顺序来感知事件,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它们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理解它们,有最小目的,也有最大目的。14. ……七肢桶意识模式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们的行动与未来事件相合,而且在于它们的动机与未来事件的目的相统一。它们行动,使既定的未来成为现实,也使事件有了先后顺序。自由并不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在先后顺序模式的意识中,它的的确确是真实存在的。在同步并举的意识中,自由这种观念却没有多大意义,但同时也不存在“被迫”。两种意识不一样,仅此而已。这就好像在哈哈镜前…镜子中一次只有一个形象,你无法同时看到两个。与此相类似的,预知未来又与自由意志产生了矛盾。正因为能够自由选择,所以我不可能预知未来。反过来说,如果我已经知道了未来,我便不可能反抗这个既定的命运,也不可能把我知道的未来告诉其他人——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反抗。预知未来的人不会奢谈未来,读过岁月之书的人也不会承认自己读过它。

你一生的故事

《你一生的故事》一开始没看懂,后来看了豆瓣大神的读后感才算终于看懂了。Ignorance is bliss.无知是福。之前听到这句话,从来不明白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常人知拥有许多知识才是幸福,为何无知也是福?看完《你一生的故事》,终于明白了其深层含义,抑或是说,新的涵义。文中的外星人“七爪怪”的思维方式与人类是不同的。简单来说,他们的目的性思维方式能让他们看到未来,他们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达成这个既定的目标。“我”在研究他们的语言和文字的过程中也拥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所以我可以看到未来,看到自己未出生的女儿的成长与死亡。即便女儿英年早逝,我却无法阻止她的降生,无法阻止她的死亡。未来是已经被上帝确定了的,我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完成这个目的。由此可见我作为母亲的无奈。所以我感到不自由。自由是什么?如果你知道了未来,这算是自由吗?假使我们看到了未来:如果它是好的,我们必须付出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未来;如果它是不好的,我们也无法改变它的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的发生。这难道算是自由吗?不。但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人类拥有的线性思维受困于时间限制。所以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未知也是一种美丽。我们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索求真相,为了争取更好的未来。人生的意义也不过在于探索的过程。如若早就预知了结果,人生何尝会在探求中乐此不疲,人生会是如何的乏味而残忍呢。由七爪怪的世界观我们还可以庆幸,自己仍然拥有求知欲这个生存的动力。所以,无知何尝不是福呢。

你一生的故事

看罢了感觉全文象一条首尾相接的蛇,我们以为故事结束了,结果故事又回到了开始。       我花了两个中午的时间刚看完这篇文章,作者描述的不是我们一般思维的所谓“主人公通过和外星人的交流看到未来”,这样理解就完完全全错啦!      看整篇文章,作者对于外星人是如何能够同时经历过去未来的物理环境描述的极少,也通过女主人公声称在连续世界的我们是不能够看到未来的。他着重描述的是外星人的思维表达方式,一种对称性,同时性,在写一句话的开头就已经知道了整段话要表达的内容。实际上有些接近于我们人类的某些混沌状态或者说直觉状态的表达。一瞬间感应到的一种思想,立即写下来,用反复累加的符号来说明一个主题。而我们作者的这篇文章,就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佐证。         写这篇文章用了一个近乎玩笑又非常恰当的手法: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A用现在进行时来写,把刚刚经历的事情B用近乎遥远的追叙方式来写,并交织起来,给读者一种错觉。       从开始写到和女儿父亲跳舞商量要生一个BB,跳转到两人分居,开始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对女儿说话,貌似回忆女儿生活的片断。同时不明确时间地插入和外星人交流以学习对方语言的经历,拍档是一个叫加里的人。让人们有种感觉:后者(和外星人交流)是现在进行时,前者,和女儿对话是过去时。直到后来和加里发生恋情,我们还以为是主人公第二春吧。    直到哪里呢?就是女主人公说起双赢,加里想起关于双赢的一个术语时,穿插了女儿问主人公这个术语,主人公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并说:我不可能记得和你父亲的所有事情。聪明的人到这里大概已经猜到些什么了,而我没有,大概因为不聪明兼要午睡的倦意。回想起来甚至可以感觉到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嘴角露出的狡黠的笑容。而到了最后,终于揭晓,原来加里就是开头与主人公跳舞的丈夫,女儿的父亲,而不是什么第二春。    所有的时间事件,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迷人的图景。    如果一定要设置一个女主人公的叙述点,那应该是在女儿25岁车祸死亡之后。之前是和加里结婚,再之前才是和加里一起搭档研究外星人语言。但是看完之后,我们已经和直觉的明白了,那么按不按照顺序,符不符合一般逻辑,又有什么重要的呢?过去的种种感受交织在一起,在更远的过去A中“回忆”过去的未来但同时是现在的过去的B。是不是有点绕晕了?重温A中的画面,意识到那些为未来发生的B中种种埋下的伏笔。人的主观世界是多么奇妙的一个地方!!       总之我们感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作者那一刻的灵性和想要和读者沟通的意图。看完后设想他写第一段的时候目的应该就已经明确了:要用这篇文章体现过去和未来同时发生的感觉。实际上对于我们的现实物理世界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者用巧妙的手法使我们在主观世界产生了这种感觉,不失为文中理论的最佳佐证。读罢不禁拍案叫绝。    在一开头作者就已经想好了全篇文章的构造这件事,不禁让我试着去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维方式,我想他是先去设想了外界文明的很多事情,最后落到思维方式这个上面,从我们人类的思维去反推,将因果性变为目的性,最后落到直觉表达这一领域。    其实就像有位评论者说的,作者涉及的是形而上领域。在人的主观世界,是可以发生很多事的,不可以用物理世界的定律来解释。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谓“思接千载”,这些是很难用因果律来解释的。你能说思维中的某些东西是由因果的吗?就像光穿过水肯定是最短途径一样,光不会先去量了那条路径最短才穿过去,而人的一些灵性的想法和思维,不会先去考证再考证然后去产生。类似一种混沌状态,说不出因果,因果同时存在,所以过去未来,存乎一念之间。        这完全是人类语言和思维表达的妙处,和时间正反向没多大关系。我看了豆瓣的很多评论,感觉能够理解透的不是很多。大部分人被作者设置的错觉绕进去了。     注意:作者从来没有说过要做时间旅行,作者强调的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语言是他最突出的表达!!     可以这么说:这篇文章就是一篇人类文字写成的七足怪的符号!!!!     那些要做时间旅行或者时间透视的人,多关注一下主观世界,和我们的感观世界,表达方式,语言模式会更能理解作者本意!

科幻小说家会相信上帝存在吗?

耐心点,你的未来将会来到你面前,像只小狗一样躺在你脚边,无论你是什么样,它都会理解你,爱你。通过研究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学会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因果关系的思维或是直达目的的思维。结果一定是原因造成的吗?假如你知道你的人生轨迹,你会去改变它吗?未来是不是就在那里等你,目标就在那里,人生就朝着那个方向前进。说实在的,有些内容没有理解,特别涉及到枯燥的理论的时候,但是似乎简单地明白介绍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觉得作者好了不起,光是提出这个思维方式就很难了,真是充满想象力。所以才能写出这么独特的科幻小说。当一个作家很难,从书里的故事得出的结论。惊叹于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好的书是会让你忍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的书。巴比伦塔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群旷工登塔的过程和沿途看到的人们的生活。但是简单的故事中确实如此的奇妙有趣。完全可以拍成一部电影。我看书的时候真的是充满好奇,放佛走进这样的一个巴比伦,登上这座通天塔,好奇最顶上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的来到了天堂的地窖,结局的确是奇思,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领悟的故事有点像电影《超体》,虽然我也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一种新药物让曾经破损的大脑变的更好,越破损就修复的越好,对正常的人反而无效。主角智商越来越高,并且并不满足,因为可能是永无止境的,但是那时的状态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最后主角死因是他领悟了另一个人的死亡程序。假如他智商不够就没有办法领悟,但是这个过程太快,已经无法阻止。一个数学家能够证明1=2,所以在她的脑海中,数字已经没有意义,那么她研究的数学也就没有意义。里面的比喻很形象:就好像一个神学家在证明上帝不存在。中间的数学定理的描述真的很伤脑,真的完全不能理解,这个时候就体验到知识的匮乏了。如果是个数学家就可能容易理解的多吧。主人公是一个命名师的工作,通过命名可以驱动自动机工作,类似灵偶的感觉。作者继续想像,如果创造的这个自动机能够继续创造自动机,那么自动机将生生世世延续下去。反过来对比的是人类,假定人类只能再延续5代,那么怎么做才能让人类继续延续呢?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又出现了问题:这种手段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意味着这些人拥有控制着人类延续的钥匙,如果看不惯某一阶层,那么只要不给他们继续就行了。继续寻找解决方法:其实我也没怎么看懂。大概就是新一代的人类是可以无限制生存的,那么人类还是人类吗?还是机器吗?未来是什么样子?超人智能下人类怎么思考还需要思考吗?有了数字传输还需要大脑记忆吗?看了2遍大概有点看明白在讲什么。这个故事里上帝给人带来什么?一部分人是苦难另外的是恩惠。得到苦难的人怎样看待上帝,一部分人是痛恨另一部分是坚信上帝都是正确的,这是上帝给的指示,或者从此相信上帝是存在的。有的人是感激之情有的人是畏惧之心。上帝是永恒的正确的吗?上帝不代表公正、仁慈和怜悯,但是无条件地爱他才是真正的信徒。之前我会有有种信仰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看了这个故事,故事里的上帝并不正面,里面信仰上帝的人们也很偏执。科学家会相信上帝存在吗?科幻小说家会相信上帝存在吗?

如果明知要失去,你会害怕拥有吗?

虽然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它的哲学意义,远大于科幻价值。但是我还是想先从书里的这个物理定律说起。 在中学的物理课上,我们都做过这个实验,把一根筷子放进水杯里,你会看到筷子在水中变弯了,但我们都知道那其实不是筷子真的弯了,而是光在水中发生了折射。光为什么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呢?从前的理解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要大。水和空气是不同的物质,所以光进入水中的瞬间就会改变路径,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时间。作者解释了这一定律,它被称为费尔马的时间最少定律,当光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变慢了,如果光仍然按照原来的直线走下去的话,它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就会变长,所以光改变了路径。它选了一条时间最短的路,以便能更快到达它的目的地。实线为最短时间路径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光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吗?它有目的地吗?如果没有目的地,它为何要调整自己的路径?如果有目的地,而且光选择的是最短的路径,那么难道光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知道要去哪里,并且能够预知这条路上将遇到的所有的障碍和物质,它已经计算并选择出时间最短的那条路来走吗?难道光能够思考,能够选择吗?又或者,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已经预先安排好了光的命运,确保它走的是最好的路?那么,这种力量,会不会同样作用在其它事物之上,会不会也因此决定人类的命运呢?这种以目的为原点开始的思考,这种认为先有果,才有因,现有结局,才有过程的思维方式,你把它称作是“目的论”、“决定论”、“预定论”都可以。事实上,这不仅是物理学的迷惑,几乎在所有的人类宗教中都有类似的关于“预定”的概念。基督教的预定观就由来已久。在圣经中,大卫王曾在诗篇中写过这样的句子:“我在母腹中,你已拣选我”。福音书中更是写到:“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算过了。”早在四世纪,奥古斯丁就明确的阐述过关于预定的理论,到了加尔文时代,更是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论证了人的命运是被如何预定的,这种预定又如何影响人的一切。如果有兴趣,可以读一读伯特纳的经典著作《基督教预定论》。佛教也认为,人的命运是被各种因素影响而预定的,前世的孽与缘,已经决定了你今生会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遇到哪些人,和他们发生什么纠缠。或是前世欠人的,来还债,或者前世被人欠了,来讨债。正所谓: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再看希腊神话,这种命运早被注定的观念就更加根深蒂固了。奥林匹斯上的诸神,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一群被命运玩弄于掌心之中的傀儡,众神都有自己的命运,无论怎样挣扎,也逃脱不了命定的悲剧。唯有命运才是主宰,是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真正的神。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故事,俄狄浦斯的命运在一出生就已经被预知,于是他的父亲试图逃避这个命运,将他放逐到遥远的异乡。可是,就连逃避本身最后都构成了命运的一部分,这个故事,很完美的证明了命运这一存在的强大、荒谬和讽刺。当然,如果你认为神话和宗教都不理性,我们还可以转到哲学的领域里来。预定论与意志自由论的争论,可以说是哲学中最古老的争论之一,几乎没有一个哲学家不被这个问题困扰,这并不奇怪,因为它的答案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对人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理解。在哲学史上,断然主张绝对预定论的哲学家有不少,而断然主张绝对自由论的哲学家则微乎其微。许多哲学家动摇于两者之间,典型的如斯宾诺莎和伏尔泰,就从意志自由论转向决定论。斯宾诺莎认为,人之所以认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是因为他能感知到自己的意愿,而对于产生这意愿的原因却一无所知。愿望只是一种弄的非常巧妙地机械装置,而这种机械装置的运行过程却不被我们所意识到。叔本华认为,人是受到因果律支配的,不自由是人的宿命。康德则认为,人只在抽象意义上是自由的(作为本体的人),在现实中不可能有自由(作为现象的人)。到了萨特那里,更直接的阐发为:人,就是一堆无用的热情。那么,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来选择自己的命运呢?难道我们的命运真的早已成型,我们只能沿着它的轨迹去运行吗?那么,我如果事先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我该怎么做呢?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吗?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段子,是关于霍金的。说是霍金举办了一个party,专门宴请时间旅行者的。为了确保来的人确实是时间旅行者,他在宴会结束之后,才发出请柬。结果,没有一个人赴宴。这个party的悖论在于,他已经知道没有人来参加了,还有必要再要发请柬呢?如果真的有人来了,那么请柬可以不发吗?所以有人说,现代物理学已经越来越像哲学,甚至是神学,确实如此。当你越来越深地触及到事物本质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学问越来越相近,不管是物理学还是心理学,不管是神学还是科学,它们最终指向的一定是同一事物,都只是殊途同归的通向真理的道路。最终指向的仍是这些问题:生命是什么?你是什么?你以什么形态存在,又该如何存在? 这部小说,想探索的问题是: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并且也知道无法改变它,那么,你是否仅仅是一个傀儡呢?你是否还有必要再去经历这场命运? 作者的答案是:有必要。因为预先知道,并不等于已经实现。作者举例说,就像一场婚礼上,大家都知道会有这么一句“我现在宣布你们结为夫妻”,但这预知不是事实。重要的是,主婚人必须说出这句话,说出的时候,结为夫妻这件事才成为了事实。所以,即便你已经知道一切,却仍然需要亲自去完成它,它才能够成为真实。就像道成肉身的耶稣,他对自己的命运一清二楚,却仍然需要一步一步,走向他的十字架,走向他的各各他。因为,你也许不是自己命运的预定者,但你仍然是自己命运的实现者。这大概很难理解。就像露易莎,明知女儿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死于一场登山事故,但她仍然选择爱上她的父亲,怀孕,生下她,珍惜拥有她的每一天,爱她,陪伴她,直至失去她。虽然,这样的爱,几乎是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悲哀在爱着。这种宿命般悲哀的爱,就像黛玉,明知要用一生的眼泪去偿还那个在三生石畔为她灌溉的少年,她也一样选择了坠入红尘,坠入恨海情天,去走那一条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路。有人说黛玉常常落泪,不喜欢她的多愁善感,但我想黛玉的那种骨子里的悲观,又何尝不是对宿命早已预知的无奈呢?爱上一个人,心中已有对厄运的预感,明知道会重伤,却仍然去爱了,一边悲伤,一边幸福,这样的心情,谁又没有过呢?再说了,谁又不是预知了自己终有一死的宿命呢?但是那又如何?如果明知失去,你会害怕拥有吗?如果明知离别,你会拒绝相遇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命运是困难的,而我也明知自己是被因果限制的,是被目的牵引的。就像一道光,看似弯曲,却是笔直的追随自己的目标而去。这也许是被决定的,也是本能。也许是被某种力量所控制之下的身不由己,也是完全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正如作者所说:“我开始知道,每个事件都有其必然性,我全身心融入,彻底理解这些必然性。它们一定是这样的。如果不知必然,那么我的一生都将浅尝辄止,跟随大小事件随波逐流,为这些事件所裹胁。这是无可避免的。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我的未来,它究竟是最小化,还是最大化呢?”迎向已知的命运,完成预定的悲剧。这是多么的不自由,却又是多么的自由。不明白这一点,你永远不会自由。明白的那一刻,你也就得到了自由。

为《降临》做的功课

《巴比伦塔》:自作聪明的人类。《领悟》:也可以认为是翻版威尔斯的《隐身人》。涉及终极理论有点小激动。《除以零》:不光基础科学被智子锁住,连数学也一定是被智子锁住了。以及1元=100万元,无产者的福音。《你一生的故事》:深沉的温柔,好赞的小说。两条线,一条是人类和外星人的语言互相交流和人类的单向语言学习过程,另一条线是人类语言学家母亲和成长中女儿的回忆杀,处处是温柔。是啊两代人之间也要学着交流,其中的沟通障碍,有时候比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物种更大呢。第二条线更富人情味更感人,部分也是因为第一条线的语言学内容太过艰深。还有一条隐隐的线,是语言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爱情故事,但是其实戏份不多。关于因果、选择、回忆的故事总是那么迷人。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七十二个字母》:名字、胚胎、灵魂?似乎有点宗教意味,看不懂。后果倒是有点像《人类之子》。《赏心悦目》:一场美颜相机禁用运动?是时候终结“美/帅即正义”了。《人类科学之演变》:看不懂。《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更看不懂。追寻上帝神迹的内在逻辑真的好吗?总体比较喜欢《你一生的故事》和《领悟》。八篇小说风格差异好大,简直不像同一个人写出来的,事实却是一个作家的写作生涯全部成果。期待《降临》给我感动。

只看了第一个故事就脑洞开起来了,其他的故事看过会追加评论

1.你一生的故事基于物理知识之上的想象,吊得很!一开始就有预感是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把时间对称性写得很有意思。你可以说是因和果一同出发,在故事的最后碰撞。也可以理解成在与Alien接触的过程中,在梦里,未来慢慢觉醒,一开始我并不相信这是未来,只认为这是梦,直到故事的最后,一切有关你的故事开始按照我的记忆来发生,我才醒悟自己知晓了未来,就像你父亲说的,或许我对这个计划并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和你父亲上床,只是为了与你相遇。

很激发人思考的一本书

对于理科渣的我来说阅读这种读物是挺困难的,但认真读后还是觉得有意思。 《一生的故事》光的折射原理引出的目的论概念,到七肢桶书面语言强调思维目的性,再到作者慢慢揭露对自身和孩子未来的预见,这三者穿插出现表现同一个内容挺有意思的。但是以母亲的口吻对孩子说话的形式我总是觉得画风太跳脱 还有些啰嗦 后面读到这块就跳读 不过整体还是喜欢 。 《巴比伦塔》如果配上一副塔的结构图或许我就不会看的那么费劲了,结尾不喜欢有些失望。《领悟》看后开始审视自己的智商,觉得自己时常处于混沌的思想状态一定是智商欠费引起的,开始羡慕拥有高智商的人,或许他们看这个世界比我更清晰。到后面作者和另一位超人的意识战斗画面感真的。。太中二,我挺想笑但是要忍住必须让自己带入作者但是何哈哈哈哈。不过还好作者没有让主人翁死于药物副作用不然我要鄙视他。《除以零》中喜欢女数学家崩溃那段,当你完全相信自己计算没错开始认真认为所有数字都相等,甚至生等于死的时候这该是个什么样的精神状况?《七十二个字母》中的专业词看的半懂不懂的,实在搞不清什么有序性无序性的,但是剧情走向猎奇却又觉得很可信有道理的样子。《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这篇最看不懂,像是表达信仰的荒谬无意义的意思? 看后记又觉得没有,太晦涩。 喜欢关于痛苦和同情的那段,“痛苦的成程度是一个主观问题,不应该把每个人所受的痛苦拿来做比较。 表面上承受痛苦比较大的人也应该同情看上去比较小的。” 对阿,凭什么承受看上去较大痛苦的人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嘲笑别人的痛苦:“你喊什么,我比你更惨!” 总之,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会让我想很多的书。

巴比伦塔

《你一生的故事》是一本科幻小说集,短篇的。作者算得上是一个鬼才,据说特德姜至今为止写过的短篇屈指可数,然而每每出手一篇必定能够斩获大大小小几个著名的奖项。最近看书十分驳杂,染上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同时在看很多本书,这本看了没几页又心急地看起来了下一本,一本都没读完,床上的书反倒是越积越高了。这本书其实也只读完两篇而已,可是每读一篇都觉得爱不释手觉得有趣极了。特德姜的小说与其说是构思新颖别致的科幻倒不如说是用一种大胆夸张虚拟的手法塑造出的一个充满哲思的新世界。这本书的第二篇短文的名字叫做《巴比伦塔》写得是人们出于朝圣的渴望开始向天空中修建一座高塔,高塔直入云霄并且在一代代人持之不懈的努力下还在不断增高,总有一天要碰到“天底”,然而当塔真的捅破了穹顶之后人们却又从熟悉的大地沙漠之中钻了出来,原来天和地居然如此靠近而贴合,令人绝望却又无比真实。作者在后记中写到关于这座塔《旧约》中曾记叙到:“那座塔高耸入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爬到塔顶,如果有人坠塔摔死,没有人哀悼;但是如果掉下去的是一块砖,砌砖的人就会难过的掉眼泪,因为一年后才能补上这块砖。”信仰和执念在很多情况下是如影随形难以有明确区分的,它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是留在人们灰暗天空中硫彩斑斓的光芒,让人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并幸福的一塌糊涂。然而当这一切都崩塌的时候,往往让人面对的是毁灭性的打击。修竹巴比伦塔的工匠们费力地拉着一车车的原料朝着塔顶爬去,更好一些,更好一些,要离天空上帝都更近一些,他们无休止地工作着,同时满怀着喜悦。书中在这样“神圣”工作的进行时却总是蹦出一些不和谐的话,一些质疑的声音。“世上不应该存在如此高大的东西。仰望高塔的时候,他只觉得自己所处的仿佛并非世间。这样一个东西,是他应该攀爬的吗?”面对毫无缘由的坚持,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只剩下了为了坚持而坚持,好像坚持本身就是该坚持的东西一般。越是充满好奇,却越是畏惧揭露真相的那刻,因为当那一刻来临时一切无限的遐想与期待都会随着揭开的一瞬间幻灭。特别喜欢书中的这一段“继续攀登时,他们才惊讶地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接近目的地。窖底一片空白,让他们的眼睛无法判断,辨不清远近。”“在某个瞬间,上和下都好像不存在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朝哪个方向爬行。这种感觉很像对高度的恐惧,只是比那个吓人得多。”特德姜似乎总是在描述、探讨一种异于日常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你无法两次在镜中注视同一双眼睛,同时摘下因果倒置的酒杯” ,世间的因与果,事物的存在与消亡,人生的开始与结束或许在冥冥中都是固定而不变的,但当周遭环境都变得不同,当一种“常态”的认知被打破人们就会被恐惧的情绪充斥。亦如人生在追求一个真相或者真理的过程,随着高度的不断增高,熟悉的世界逐渐变得迥异而陌生,它常让人恐惧继续去探知与认识,却又不断地鼓励诱惑着你去发现,你害怕不同的世界可又对新的世界充满渴望。最终,当你得知一切的真相时会发现时候还是原来那个世界,但已经绝不是之前认识的那一个了。“这就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方式。”

一点小感悟

非常喜欢前3个故事:《你一生的故事》,《巴比伦塔》和《领悟》。看完这三个,总感觉对后面的四个完全喜欢不起来。《你一生的故事》的亮点在于哲学思辨。通过一个脑洞奇大的故事讲述了某种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目的论。光可以在出发时就决定路径,七只桶可以在交谈前就想好所有的对话,而我们不能。人类的速度与整个世界相比,小得可怜。知道目的却不知道路径时,会焦虑;知道路径却不知道目的时,会恐慌;然而更可怜的是,人类既不知道要去向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巴比伦塔》的亮点在于借助古代传说,有强烈的说服感,看完后我简直要相信作者讲得全是真的。好难相信这只是一个作家的处女作。《领悟》亮点在于情节,就像悬疑剧,用节奏抓着你走,分分钟走向神乎其神的大转折结局。《除》和《地》有相似之处,都探讨的信仰,分别相信的科学和宗教。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信仰可以被证明吗?我们又一定只能信仰被证明的东西吗?《人》这篇只有三页,可我真的没读懂。《七》的脑洞确实大,但节奏不如《领悟》,个人不太喜欢。

读了之后有点失望

先来吐槽名字,我总是记不起中文译名,特德真是好难记。小说本身我觉得科幻味道不是很足,倒更像是一个个寓言而非科幻,如果说长篇大论中[科]还是挺足,那[幻]就太少了,读了之后完全没有想象力上的提升。而且场景感不足,叙述也十分平淡。而且我不喜欢作者叙述科学设定时候的语气,好像一个讲起话来滔滔不绝的老师,导致这些科幻小说读起来就好像科普小说一样。不太喜欢。

书评影评合二为一

你一生的故事下午看了这部新上映的电影,等待开场的时间里,我看了大概五分之一的原著。自己仿佛成为了可预知未来的女主,人类的记忆用时间前后进行排列,打乱这个顺序后,会得到什么呢?不得不说,感谢这部电影,我已迷上了科幻。人的大脑实在是太奇妙了,你发出一个行为,是否在潜意识里已经预知它会带来了的直接后果或者间接影响了呢。当一个人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也就有了知道为什么未来不可改变的智慧。摘录了作者在其中的一段话:“等到你刚刚学会走路,你便会每天向我证明,我们之前的关系有多么不平等。你总是四处乱跑,每次绊倒在门槛上,擦破膝盖时,我自己的身体都会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疼痛。我的身体好像延伸了,另外长出一条到处游走不定的肢体。这部分肢体的感觉器官传达痛觉很快,但我这个中枢却管不住它的马达,它根本不听我的。这真是太不公平了,我将生出一个自己能走动的巫术小像。这个合约是我签下的,可签约时没人告诉我这一部分。这种交易向来如此吗?”我想这段话是对于上文关于“预知与改变”的最好诠释。儿女是爱的延伸,是自我的一个裂变,然而与复制不同的是,这个新生儿将有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你达到了预知一切的高度,可以站在上帝视角去逃脱时间限制纵览一切,也不得不承认你无法掌握或者陪伴它每时每刻。它最终会有自己的结局,这一刻终会降临。————————————————————巴比伦塔《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特德·姜改编了这个巴比伦塔这个故事,在他的故事里,上帝一直保持沉默,任凭人们建造、封顶、打开天堂的穹顶,当洪水涌来的时候,赫拉鲁穆在挣扎中游向天堂,却发现天堂的另一端还是地球。“人们把天堂和地狱看成一张泥板相反的两头,中间就是天空和星星。然后,世界以某种奇异的方式卷起来了,天堂与地球就成了滚筒上两个并列的符号。 如此一来,就知道上帝为什么没有毁掉那塔了,为什么没有因为人们努力越出为他们设定的界限而惩罚他们,因为再长的旅程也仅仅只能让他们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他们几个世纪的辛勤劳作不会揭示出比他们所知道的更多的创造,他们最后所看到的只是上帝无比杰出的艺术才能。 通过这种才能,上帝的存在才被指明,而又被隐藏起来。 ”最狠的不是报复,而是冷漠。

一个好点子引出的精彩故事,很有想象力

《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以光路最小原理为说明很不错,故事充满了魔幻色彩。目的论和因果论,在我的思维里,确实难以同时存在。《巴比伦塔》(tower of Babylon)将巴别塔的神话具体化了,很特别。《领悟》(understand)真是有点像《超体》,对抗性像《真名实姓》,剧情挺精彩的。《除以零》(division by zero)幻想的部分太抽象,是数学定理,我想象不出来。《七十二个字母》(seventy-two letters)故事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构成原理就不一样,很有趣。因为熵增原理,人类的基因序列会逐渐由有序变成无序,最后失去繁殖能力。《人类之子》和这小说有什么关系吗?《人类科学之演变》(the evolution of human science)这篇不是很懂,超人为什么没推动人类集体变成超人?《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这样的天使好恐怖,毫无道理可言,还是书里面的地狱好。

好书

Ted chiang的大名如雷贯耳。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非常少见的著名华裔科幻小说家,更因为他一生不过写了8部中,短篇小说,却五获大奖,三次获得雨果奖。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以科幻故事的形式探讨诸多严肃主题:上帝与人类、智慧与道德、情感与理性、信仰与爱、语言学与时间因果、命名学与物种存续、审美与偏见、超级智力与未来科研、自由意志、时间循环……虽然并非每篇尽善尽美,但已经是杰作中有神作,是想象力与科学思维与文学功底相结合的最美的成果。向作者致敬。

值得一读,评价参见“评价”+_+

看到知乎上提出了有关电影“Arrival”这部电影的问题,然后看到提到原著《你一生的故事》,慕名而读。怪自己没注意是中篇,以为买的整本书都是《你一生的故事》,结果是特德·姜的中短篇合集,里面包含《你一生的故事》、《巴比伦塔》、《领悟》、《除以零》、《七十二个字母》、《人类科学之演变》、《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及时》几个故事。所以《你一生的故事》似乎在我感觉正要渐入佳境的时候戛然而止了。不过整个故事设计还是很精妙的,从小说的一开始便展开了2个场景,一个讲现在,一个讲未来。有一种对称的美感,而不同于普通插叙的手法的原因在于,在小说的后部分,逐渐揭示了这2条线的统一:是由于主人公学习了“七文”里的表达方式,从而学会了他们从一个“字”里表达整个事件的的思维方式,学会了了解未来。不过尽管文体上精妙,仍然让人感觉不够满足,有许多问题需要回答,有许多好奇没有满足。《巴比伦塔》和《领悟》同样十分巧妙,想象力丰富,其中《领悟》里的超人情节和电影《超体》里的主角Lucy极为相似。《除以零》则和《三体》里智子锁死人类物理学前期,因试验被扰乱而自杀或者疯癫的科学家们(其中包括当时“主人公”的妻子,名字忘记了)。《七十二个字母》略带终极密码的意味,那个世界里,动力是名字赋予的,而且不同的名字可以定义不同的行为状态,命名师成了世界的动力来源,“名字”可以看成是一种扩展至无机物领域的终极DNA序列。《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和《巴比伦塔》一样,是涉及宗教主题的一些悖论故事,而《审美干扰镜》则几乎是一个可以在现实中假设、有趣的哲学思考。设置剧透的原因在于,我在读书前以为整本书都是《你一生的故事》,所以就不再破坏这种“惊喜”。——以上于2016年12月1日突然想起来,《你一生的故事》中所借用的费马光行最速原理,十分神奇和吸引人,虽然在注释中似乎指出可以通过量子物理理论解释,但是的确在我所理解的经典物理体系中,的确有一种预言式的目的论解释。——以上于2016年12月4日

非线性的语言学、时间与自由意志

《降临》影评见:语言学之外的逻辑漏洞:如果知道结局,你还有选择吗?读《你一生的故事》这个短篇,纯粹是好奇作者所构建的、属于外星人的非线性语言。文中的外星物种“七肢桶”是一种躯干呈桶状、七个肢体和七只眼睛均匀分布一圈的生物,它们的口头语言和书写文字是两套系统——书写文字并非如人类的文字这样呈线性链条状出现,而是在二维平面上的一大团粘连在一起的符号,动词粘在名词上,以字形的变化表示出施动方或受动方,名词的笔画和形状上的变化代替修饰它的形容词。不同的语词由于没有位置的前后关系,也就不存在格位的变化,各种文字符号勾连在一起,以地位平等、不存在优先级的方式直接呈现出全部信息,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阅读。但口头文字却大大受到音链形式的限制,只能语词前后排列成线性的句段,因此会出现格和位的变化以表现语法关系。很显然,口头语言局限于声音,因此大大限制了作者的想象力。比起二维视觉形象,声音永远只能以前后排列的方式存在。这种思维方式似乎不大适用于书中“七肢桶”的思维方式。作者也就没有对“七肢桶”的口头语言做出太多设想了。——只说它是被裹在了音链的“束身衣”之中的语言。令人感兴趣的是导致语言形式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产生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体验。人类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由因导向果,事件前后排列,形成连锁反应,直到导向一个结果。而“七肢桶”被设定为一种可以直接看到“目的”的生物。它们对世界的体验不是为了“发现目的”,而是为了“完成过程”。它们可以看到一切事物的结果,于是一切都是平行的。行为是为了彻底理解和践行过程以完成那个既定的未来,而不是寻找未知的结果。因此,它们书写语言的书写过程也与人类相当不同——我们是按照一个“事物前后发展顺序”的链条进行书写,而它们则从一开始便构建出相互勾连的符号集团,根据“达成目的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以最快的方式记录下来。所以每一笔都会带有“全部内容”中的各种词的某个笔画。这种书写方式破除了时间感。或者说它们的思维中不存在链条,也就不存在时间。又或者说,它们的体验中不存在前后,即不存在时间。说到底,“时间”这一概念便是人类从自身体验中构建出来的。我们的体验是前后连贯的,因此我们有了时间。时间是线性的,思维是线性的,语言也是线性的。这种线性像一辆无休止的列车一样,载着我们前往某个地方——未知的地方。我一直相信假如洞悉所有的因,就必然会得知所有的果,理论上讲,如果预知了每个枕木的位置,那么我们是可以看到列车最终的目的地在何方的。——对我来说,自由意志不过是看不到“因”而产生的“自由”、“命运可操控”的幻觉。岁月之书里必然详细记录下了因果的每一链,但我们不能看到它,只有在不看到它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践行它的每一链。——然而现在出现了能翻看岁月之书的这么一种生物。它们可以洞悉所有的结果。可惜的是,洞悉了结果却不是为了改变它,而是为了践行达到这个必然结果的过程。于是它们连自由意志的幻觉都无法拥有了。预知未来,看似是一种极大的自由,然而却是真正的不自由,因为没有了时间,没有了铁轨,存在只是为了将自己导向一个必然的结果。这里似乎存在一点矛盾,作者也没有解释清楚。那就是对于不可能有“时间”这一概念的生物,对于一切事物发生和消亡都有绝对平行感知的生物,似乎不应该有“理解过程”这件事了。因为“过程”与“结果”混合在一起,这两个词其实都被消解了。“动机”也不应该存在了。倘若认知是平行的、无限的,信息是可以在书写中以平行的方式无限衍生的,阅读是一目了然而不具有前后关系的,活着只是为了完成必然、理解必然,感觉似乎是极其悲观的一种状态。上帝俯瞰万物的明灭时一定是极其孤独的,他绝没有第一次坐在过山车上吓得尖叫哭泣的小孩那样快乐。——因为没有未知,便没有自由。哪怕只是自由的幻觉。“七肢桶”的书写语言依靠字形中的微小变化来表达信息,比如表达“听得很清晰”这个意思,就把动词“听”的笔画进行一些变化,以此来表现形容词和副词。每种细微的变化都有明确、清晰的语法规则。表面上看,这似乎是非常高效的一种表达手段,省去了许多词句上的麻烦。然而某种程度上讲,“风格”的自由也被消解了。——我们的书写体的“字体”本身可以携带许多个人信息,字形的区分所携带的意义是“区分于其他字”,符号本身可以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个人风格。然而当字形上的每个微小变化都携带了“意义”之后,“个人”便被消解了。这应该算是能所指完全精确对应的高度发达的符号系统了,而高度发达也就意味着消除一切生命性。这跟“七肢桶”给我的印象倒是非常吻合——均质的状态,不仅体现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个体之间。所以“逻辑”对它们来说更像是一种类似做汇报之前的对已有内容的梳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切以“已知结果”出发,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这有点像黑格尔所说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用拼图去拼拼图,拼之前就知道拼好是什么样,完成的只是“拼”的过程。这种有点马后炮的思维是很难定义逻辑的。而人类的语言注定我们是需要逻辑又疏于逻辑的——链条上的每一环,应当是靠逻辑排列起来;然而因为链条会越拉越长,到了后面就顾不上前面了,所以要不时地回头看,修修补补,试图让自己逻辑一贯。这真是一种非常矛盾而自虐的状态。但是无论如何,尽管作者说,限于人类的思维中,只能被各种事件碰撞来去,随波逐流,不能像“七肢桶”一样全身心地去经历过程,理解结果,但我还是感到ignorance is bliss。——设想有命运存在的感觉已经够悲观了,假如真能完全洞悉结果,真是可以直接去自杀了。

想不通

前两天看了他对于自己学习中文的一篇文章,在回头看看这篇小说。并不是很能理解,一个认为中文是应该被淘汰的让人无法理解的文字的人是怎么写出这篇小说的。在我个人理解里,中文是非凡的,不可替代的,每个语言和文字都有自己的缺陷,但不能因为这些去否定她吧。

《你一生的故事》被搬上大荧幕,究竟该不该感到高兴?

光在出发之时,就已知晓抵达,命运是被动的确定,看你如何经过。抱歉,用了这么长的一个标题。因为最近《Arrival》的上映,大家纷纷关注起了究竟是东方明珠被P掉了还是香港被P掉了之外,当然另外一个人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原作者。至此,我非常担忧这个故事的改编,因为它太抽象了。事实证明好多双向性叙事的故事被搬上大屏幕之后并不讨好。其实那些过于抽象的故事也并不适合娱乐大众的大荧幕。比如《云图》原作者神乎其神的故事炫技,在电影里就像一杯白水一样乏善可陈。而《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的成功恰恰证明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才是大制作科幻电影的王道。相反一些小成本的科幻电影比如《彗星的那一夜》《无姓之人》它可以很复杂,很抽象。但真心难有好票房。这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表达我对《你一生的故事》的敬意和喜爱。因为它是那么的优雅和高贵,整个故事所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是那么的高级,就像一个领悟了世间一切奥秘的人并不想和别人分享他的秘密,而是安静的看一副水墨画。那么它到底讲了什么呢?故事分两条线进行,一条是一个母亲看着女儿成长的故事,另一条是这个母亲(是一个语言学家)她学习外星人的语言,最终弄明白了外星人和我们的区别。我可以称之为A部分,B部分。B部分是沿着时间线往前进行,而A部分则是以碎片化的方式,时间混乱的方式,强行加入B部分。而在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里,一些都是那么的完美和顺利。那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明显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我们的过去和未来都已经存在于那里,我们只是经过。在自由意志和未来真正发生的事件里,其实我们从不拥有选择权。这也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一件事。而故事里的外星人就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的过去和未来是一体的,他们的过去既可以是未来,未来也可以是过去。所以在他们看来:我今天大吃了一顿牛排导致了我明天发胖这件事是失效的。或许他们会认为我只是为了达到发胖的目的而大吃了一顿牛排。因为最近在写一个关于相对论的剧本,我也深深的为这样的事情着迷,光速是什么,速度是什么,我经历过的时间是什么,是不是我的未来也一早被写好,我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只是在平行宇宙中来回穿行。可是究竟为什么我们总感觉我们有自由意志可以决定未来。我想那只是我们的大脑这样设置方便我们去理解这个世界罢了。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已非常忧伤。所以我决定不再写下去,我要再去看一遍这个故事。最后用《真探》里的一段话结尾:我们被我们有自我这一幻觉所奴役了,感官上的体验和感觉相结合,被设定好了相信我们每个人就是某个人,而事实上,我们谁都不是。

论为何我并不喜欢这个故事

《你一生的故事》这篇文章第一次看的确觉得不错,但是经不起深入思考,原因则是作者本身也没有想好。很多人从这篇文章中读出关于“自由意志和宿命”的思考,而作者在文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我们知道宿命的时候,我们去经历人生,是为了去感悟这种宿命的必然性。他在文中有多处举例都想说明这个道理,即,在已知结果的基础下,人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而是为了享受其过程。作者想写出的宿命论是真正的宿命论,也就是窥探生命之书,完全预测未来。然而作者的世界观很不完善,对比哆啦a梦中完整的宿命论还差了一大截。最能证实作者没有想好的一段是女主和女主女儿的一幕对话。“金发小女孩儿先尝了尝熊爸爸的麦片粥,但碗里盛的却是甘蓝菜,她讨厌甘蓝菜。”  你咯咯咯笑起来,“念错了,念错了!”未来那个时候,我们将紧紧挨着坐在沙发上,膝盖上摊开一本薄薄的、贵得要命的硬皮书。  我继续念,“小女孩儿接着尝了尝熊妈妈的麦片粥,但碗里盛的却是菠菜,她也讨厌菠菜。”  你会把小手伸到书上拦住我,“你得按书上写的念!  “我就是按书上写的念呀。”我会一本正经地回答你。  “才不,你没有!故事里不是这么说的。”  “好啊,既然你知道故事怎么写的,干吗非得我念给你听?”  “我想听你念嘛!”这幕情节中,女儿已经知道了故事内容,但仍要女主为她念,作者希望以此表明,人明知结果,但仍要享受过程。想法是好的,然而作者的情节设计却失败了,因为作者根本没有想好。他全文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即使知道了结果,仍然要通过过程才能得到”,却因为这段情节全文就崩了。因此,作者(以及大部分读者)以为自己写的是宿命论,但事实上并不是,他写的只是逻辑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预言。比如说,现在我饿了,我知道自己吃一碗饭+三只鸡翅+100g青菜可以吃饱,这是一个预言,我的确是预知了我能吃饱这个未来。所以呢?我预知了这个未来,我就不是以吃饱为目的来吃饭了吗?我是以享受吃的目的来吃饭咯?并不是,虽然我知道自己吃这么多可以吃饱,但是我必须去吃才能得到“饱”这个结果。也就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宿命。今天我背5个单词,明天也背5个并复习今天的5个,如此反复,我的英语必定很好。这是一种预言,也是一种宿命,每个人都可以预见这样的未来。书里的宿命论是怎么展现出来的?用未知者的视角写已知者。女主的一段独白可以看出。(原文没找,大概是这个意思)其实七肢桶早就知道我们的方法,知道我们每一步会怎么走,但是他们依然配合我们,他们在感受这种宿命中的必然性。然而换一个角度,用七肢桶的角度呢?他们并不是为了感受这种必然性,他们的目的是让人类理解他们的语言,纵使他们知道每一步,但是他们必须做了,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才能得到这个结果。有人会说,七肢桶其实早就预测了这一切,也就是说他们早就懂了人类的语言。但是这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点。所谓的七肢桶早就预言了这一切,并早就通过了预言懂了人类的语言,能运用人类语言与人类交流?还是他们只是知道人类会在这个时刻发出这段声波、写出这段图案,而他们会用特定的声波图案来回复,然而他们其实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这样又引出了另外一段思考,会不会七肢桶之间其实完全不能交流,他们只是预测了未来,看到了剧本,按照剧本来演?就像两个语言不通的演员,事先看了剧本,知道对方发了这个音以后自己要以这句话来回复,但事实上两者都不知道这些有何意义。从文章中来看,其实作者完全不能回答以上问题,因为他的世界观是不完善的,很多地方他其实完全没有想好,但是却用语言巧妙地避过了,将人的思维引向了另一个方向,让他们忽略了很多东西。很多人在看了这篇文章后会做出“自由意志和必然性”的思考,但事实上,这篇文章的世界观根本引发不了这种思考。然而,作者却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地,用了很阴险地一招,招致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这就我不喜欢这篇文章的第二原因,而作者的这一招,就是悲剧。在看完文章很多人都会做出这样的自问自答。“既然女主明知道自己的女儿会死,自己会与丈夫离婚,直接不要结婚不要生出女儿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不反抗啊,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反抗不了,因为这就是宿命。只有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才有自由意志,知道结果后这些都是宿命。”“哎,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知道了我的一生,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就算了。”就是这么一句“如果我知道自己的一生,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作者用悲剧引导了读者的思考,导致这一句话的意思变成了“如果我知道自己的一生‘不可逆转终成悲剧’,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试想,如果你正在追求你的爱人,在追求的过程中看到了未来自己追求成功并过着幸福生活的影片,你会说“我已经知道自己会追成功了,而且很幸福,我已经感受过了,所以不用追了”吗?并不会,你会很高兴地去展开追求,并且真的过得很幸福,不会因为早就知道了未来而觉得没有意思。但是如果你看见的是未来追求不成功,或者追求成功后并不幸福,恐怕就会不自觉地说出,“既然我已经(这个已知的悲剧)结局,那么追来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此时有人说“你可以感受你的悲剧中的必然性啊!”你肯定就想打死他了。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宿命和必然,你明知道自己努力学习就会得到高的分数,但是你选择了懒惰,这就是你的自由意志:在多种必然的宿命中,你选择了其中一种。当然你也可以大吵大闹说自己找出了生命之书,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在某事某刻某人选择了懒惰”,那我也无话可说╮( ̄▽ ̄")╭

思维的力量

一切明明白白,但我们终将做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顾城做个以前笔记的整理,重读暑假读的这本科幻小说,忽而读出不少新的东西。读书,恰好的时间一些恰好的经历,恰好的阅历,恰好的时间思考,会对一本小说带来全新的理解。 三个关键前提:1.语言方式决定思维方式。我们在以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在脑海中演练语言方式对原始世界的阐释。2.自我意志与宿命选择。我们以为自由意志在由自己主导而具有选择权,但我们的理智选择导向某个目的成为了结果,结果终将无法选择。3.思维感知与文明发展。对于同一种世界,不同文明的不同解释方式导致了生活方式的截然不同。语言方式决定思维方式几乎所有的科幻小说都避开了直接去写外星人的语言障碍问题,但是语言应该恰恰是交流中最关键的部分所在。最巧妙的点子也在于此——语言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科幻不一定在于发现或者想象什么从未见过东西,也同样在提醒一个人怀疑身边的世界,发现总是被人忽视的可能。特德姜的小说正是后者。基于第一个前提,学会了七语的作者才会真正沉浸于七语的思维模式,一切皆是目的,同时并举,不再连续。于是,过去,未来,现在,同时浮现在眼前——看到了尚未出生的你,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我最开始没有看懂的点,看似两条线的故事不明所以,但是也成了很触动的一个点子所在。目的论与因果论目的论和因果论所看到的一直都是同一个世界,只是对世界的解释方式不同。“几乎每一条定律都可以阐释为变分定律”。诚然,宇宙和科学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一千个读者,也自然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前不久看《苏菲的世界》提及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和苏格拉底的因果论之争,竟然和这部小说所探讨的主题如出一辙。亚里士多德的四因之中“质料"、"动力"、"形式”的普遍性是不难想象的,而“目的”则颇有争议,因为我们习惯于以苏格拉底的哲学解释世界,就再难以从另一种方式理解之。以一生的宿命来说,区别在于,一个是以自由意志导致结果,一个是为了结果走向宿命。但是结果何尝有过选择呢?我们的行动,使既定的未来一步步变成现在。自由并不是虚幻的假象,在先后顺序的意识中,它们的确是真实的存在。在同步并举的意识中,自由这种观念却没有多大意义,但也不存在被迫。两种形象都是合理的阐释,没有“对”“错”可言。 ——特德姜摘录一段丁丁虫的评论。当你对未来无知的时候,你只能以因果论的方式看待世界,于是你会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怀疑另一些选择可能更好——这时候你的痛苦是:你有自由选择的能力,但你的选择导致了一个你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当以目的论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时候,你看透了整个未来,你可以选择过程,但你无法选择终点——这时候你的痛苦是:你明知会有那样的未来,但你无法避免。就两者的效果来看,它们其实都导致了你无法选择终点的事实。费马定理这个关键,第一次让我觉得我没有学到的那些更高层次上的物理学,它从另一种意识上并不是多么高深。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往往不在于智商,在于思维。哲学正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架构,这是超乎数学和物理的存在,它是最初的框架,也是航线的方向。我们生活的方寸之地,究竟还蜷缩着多少种不为人知的世界?而我的思维,我自以为自由着的思维,又在这样的框架里降低了多少个维度?也许顾城的一句诗恰好合适,“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终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文明发展的可能七肢桶固然是虚构的,我却并不能相信没有另一种七肢桶的存在。读史以来,历史总会在每一个拐角惊人的相似,给后来人无尽的感叹,也在不经意中滑入新的相似之中。读史如是,未来亦如是——16世纪的历史必将是22世纪(或者更晚一点)的历史,东西方这样的差异,也必将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于与寰宇之内的历史之中。面对同一个世界,抛去所有外在的不相似,对称性或者旋转性的文明如果得以存在,实在令人惊叹于造物之美。宛如遇见阅读同一本书的人,得以交流不一样的观点。发展的双向性导致的无限可能的新世界——我们需要这样的刺激和融合,尽管可能是痛苦的融合,挨打的融合,甚至是灭亡的融合——一如百年前的东亚病夫,数十年前的犹太人,和几已消失殆尽的印第安人。相比于这种和平的七肢桶式的观察者们,我更倾向于黑暗森林式的法则吧。以上,看完哲学这一部分再想到一些东西再写吧。

一生凝结于超越的一点 特德·姜的诗意与科幻

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是一位奇才,他毕业于布朗大学计算机专业,之后从事软件行业。他的小说不是大部头的连卷巨作,产量也不高,只写了十四篇短篇或中篇小说,却获得了包括星云奖、雨果奖、坎贝尔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小说界重量级奖项。他的两部小说集最近引进大陆,《你一生的故事》结集了他早年创作的七篇小说,《软件体的生命周期》收录了七篇近作。  《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 真正的信仰在于“看不见而信”  特德·姜的小说没有很多硬性理论,但他的小说相当专业,如《你一生的故事》涉及物理学中的变分原理等专业知识。他将这些原理与日常的生活经验融合,提炼出诗意的特质,让小说充满美感,平易近人。  科幻是人类试图超越自身、整体感知自我存在的尝试,特德·姜在小说中大胆探讨诸如意识、信仰、存在、感知等问题,通过情节让人物获得极端体验,这是最诗意的地方。  上帝是谁?宗教感如何获知?特德·姜理性地探讨这些非理性的经验,显得它们好像真实存在,又能在其中找到极端的触发点,让人物切身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在《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一篇,天使降临会给部分人带来福音,但也会造成破坏,让一些无辜者意外身亡(当然他们的灵魂进入了天国),因为天使降临是一件实在发生的事情,也得遵循物理定律,过强的力量会带来破坏。主人公尼尔的妻子就遭遇了这样的意外,虽然她的灵魂升上了天国,但丧妻之痛让尼尔对上帝产生怀疑,他羡慕自杀者,因为这会保证地狱中他们能在一起。尼尔试图通过追逐天使降临的圣光变相自杀,进入天堂和妻子相聚,而上帝偏偏就在此刻向他显露出自己的力量。  这篇小说缘起于《约伯记》,特德·姜坦言不喜欢它的大团圆结局,因为真正的信仰在于“看不见而信”,明白信仰不会带来必然的福报,这信仰才够坚定。当尼尔发现上帝时,所体验到的感受是非凡的“他敬爱他,全身心、无条件地爱着上帝,人类成员彼此之间从来不曾有过这样深深的爱……宇宙间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应当爱戴上帝的明证,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对上帝的爱,让他更加敬爱他……他现在明白了,生命只是一份上帝慷慨赐予、接受者其实不配享有的厚礼,即使最有德行者都不配享有生命的这份殊荣”。尼尔在追光的一瞬间感悟到上帝的福音,他却坠入地狱。虽然地狱和人间并无不同,可没有上帝的痛苦才是地狱的意思。尼尔看不见上帝依旧坚信,上帝用这样的方式将他从一个质疑者训练成了虔信者。  《巴比伦塔》 人类的自大让他们以为可以触摸到天堂  在处女作《巴比伦塔》里,巴比伦塔的寓言众所周知,但特德·姜更深入,仔细还原建造这座塔的每一个细节,它太高了以至于通达上天,人类的自大让他们以为可以触摸到天堂,可在即将开启天国之门的一瞬间,主角希拉鲁姆却掉落到人间,此时他才发现“在人类的想象中,天堂和地面仿佛各在泥板的一端,中间横着天空和星辰。可事实上,天堂与地面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途径卷成了一个圆筒,在圆筒上,天与地相接相连”,此时“他明白了耶和华为什么不击倒那座高塔……原因就是:人类所能迈过的最长旅程并不能让他们冲破边界,而只会带领他们回到最初的出发点。数百年的劳作并不会多向人类透露一丁点造物的秘密,多于他们现在的所知。但经过这一番努力,人类会看到天堂与人间是多么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并由此窥见耶和华神奇得难以形容的造物手段”。  这些“顿悟”是神意的昭示,仿佛但丁在天堂看到上帝时所激发的美“因为我的视力已变得异常清晰/它愈来愈深地透入那崇高光芒射出的光线里/而这崇高光芒本身便是真理”。人类发现自己竟与无上的造物融为一体,获得了一种难以言明的极端体验,让我想到博尔赫斯的《阿莱夫》,在瞬间看到永恒的片刻狂喜与感动“我觉得眩晕,我哭了,因为我亲眼看到了那个名字屡屡被人们盗用、但无人正视的秘密的、假设的东西:难以理解的宇宙”,在此刻,造物的精致通过上帝的神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领悟》 没有梦,一切都清朗地展现在眼前  人类如何认识自身?特德·姜的小说对此也有所探寻。在《领悟》中,主角通过服药获得了掌控自我意识的能力,他的潜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看清了自己的意识构成“我不自夸能看见自己的神经细胞在燃烧……我能做到的是洞见规律。我看着思维结构如何形成,如何相互作用。我看着自己在思考,看着描述自己思考的方程式,看着这些方程式如何描述它们被我理解的整个过程”,没有梦,一切都清朗地展现在眼前。这种认知让人着魔与着迷,但当遇见另一个同样能力的人时,他们的对抗与交流又将是什么模样?特德·姜用最诗意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过程,这千余字是人类发现自身存在伟大与凝练的太精彩描写。  在《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中,因为我们是个“看脸的世界”,所以在未来发明了一种无差别的审美干扰镜,可以让人们对外貌没有好恶的感受,但这也形成了争议,当一切都变得等同,是否还要争取欣赏美的权利?这篇小说以提案的形式阐述了不同看法。  这就是特德·姜小说的诗意与科幻,在我看来,他的小说更近于纯文学,将其简单地划归为科幻是不准确的,好的小说不需要定义,它们拥有共通的责任感:用故事去思考我们这个世界。科幻也许不完全是离我们遥远的内容,它完全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因为我们自己可能就会在某一瞬间发现,自己原来并非习以为常的模样,特德·姜提醒我们,最具科幻元素的东西可能并非在远方,它们恰恰密植于我们内心,在我们心里看不见的地方、在我们一生的故事里,忽然在某一点超越了平常的经验,体验到非凡的感觉,无论是神还是科技使我们获得这样的感受,都已经让我们有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读完特德·姜的小说,读者也会感到内心的某一点被逆转了,因为我们已体验到了真正的美。

名为科幻 实为哲理

“你一生的故事”描写一个人面对无法避免的结果时的态度: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它究竟是最大化,还是最小化?特德姜用物理学中的变分原理(费尔马最小时间律)导出以下观点:他们眼前是同一个物理世界,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后导致了全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类发展出前后连贯的意识模式,而七肢桶却发展出同步并举式的意识模式。我们依照先后顺序来感知事件,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和果,它们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来理解它们,有最小目的,也有最大目的。喜欢这个短小奇异的故事,满满都是爱。

符号编织的梦幻

计算机出身,精研语言学的特德姜老师,用数十而年的时间,精耕细作,为我们提供十四篇构思精妙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本书选取其中七篇,辑录成册。《你一生的故事》:标题作,短短的一篇作品中容纳了姜老师对语言问题的思考,萨丕尔沃夫假说,约翰奥斯汀的“以言行事”,更以变分原理为引,引出目的论和机械论两大范式的对立,而这样对另一种思维模式世界的想象不禁令人想起博尔赫斯那篇著名的《特隆 乌克巴尔 奥比斯特蒂乌斯》——而本篇中的"七肢桶文字"也与乌克巴尔中的一种语言颇有相似之处。而虽然有如此高的知识密度,本片中的温情之处依旧令人动容,并与语言学思考紧密结合,极臻完美之作。《巴比伦塔》:姜老师的处女作,带有极强幻想性质的作品,在中世纪世界观之下,姜老师以工科人的精细,将这个幻想世界的细节写的严谨而细致,主角在巴别塔上攀爬时的描写令人感同身受。整个构想不算特别精妙,但却有一种史诗的宏大与壮丽,和神话的梦幻与悠远。《领悟》:赛博朋克风格的作品,开头处颇似《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然而风格急转,风格又有点像《超体》,与政府的一番斗智显示出姜老师的程序员本色,而最后与另一位高手之间的对决——虽然说是两位超越者之间的对决,但一招一式却都是黑客之间的手段。本篇剧情紧凑,画面感十足,是电影的不错题材。《除以零》:计算机出身的姜老师,对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十分熟悉,本篇将数学完备性和一个爱情故事结合,只是相关知识的介绍较浅,而故事虽完整但冲击力不是很足,女主角在证明完成的那刻,心情或许和听完哥德尔论文的诺伊曼或许颇有相似吧。《七十二个字母》:将卡巴拉秘术,炼金术与工业时代背景结合的作品,略有蒸汽朋克的味道。然而奇幻的背景遮盖不住计算机的内核——命名师就是程序员,名字是程序。而整个故事,则是一个讨论自复制程序和用程序模拟人类的寓言故事。《人类科学之演变》:这篇超短文并非小说,而是对未来人类社会的一个展望。本文似乎是对库兹韦尔《奇点临近》中观点的回应,描述的是传统人类与经历数字神经链接之后思维能力大大提升的超人类并存时期,人类科学的转向——姜老师提及的科学诠释学发展,倒是与二十世纪初哲学领域的转向颇有联系。《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这篇是短篇集中主题最特殊的一篇,放弃了姜老师常写的对符号思考,而转向宗教题材。本篇中的上帝与基督教的上帝形象大相径庭,倒像是诺斯替教中的创世神,而天使则是这个上帝引发的灾难现象。本书中主角的处境恰如克尔凯郭尔笔下的亚伯拉罕,可惜主角在完成无限弃绝跃迁之后,上帝却未能让他凭借信仰跃迁实现拯救。姜老师的作品,常给我一种梦幻之感,(这并不是说这些作品是在知识性和技术性上不高的软科幻,相反,这些作品的设定严谨,细节考究,并有着大量的知识作为基础)这或许是因为,姜老师所描写的,往往不是世界的未来,而完全是一些全新的,与这个世界相异的世界。这些世界形态各异,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但这些世界之中却大多贯穿着几条线,那便是符号,语言和逻辑。姜老师对与符号语言,有着深刻的洞察,而姜老师也用这些符号,为我们编织了这些美丽的梦幻。

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必须经历的

如果说读完《你一生的故事》之后感觉有点难过,再看看知乎和Quora的相关评论就悲壮了。用借来的胆子我又贱兮兮的重温了费马定理和《华严经》(这个灵感来自于知乎用户“大圣”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96086中的评论),感觉整个儿人都不好了。我们选择知晓未来的时候就放弃了自由意志;而当我们选择自由意志的时候就不再承认未来是定数。如果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像在光谱中共存——时间非线性,改变不存在,只有路径曲折。如此,自由意志也不存在。再返回去看博弈论中的纽科姆难题Newcomb's Game就明白了。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在我遇到一个重大改变的时候,不顾一切的化情绪为汗水,朋友在我左边的跑步机上,气喘吁吁地跟我说,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必须经历的。

未来其实已经到了

“未来其实已经到了,只不过分布不均衡而已。”这是书中引用的一句话,挺科幻的。中国的偏僻乡村,孩子们连电脑长啥样都不知道,沿海城市,却即将迈进虚拟现实的时代。这就是“未来其实已经到了,只不过分布不均衡而已”。我完全相信,在美国的某些秘密科研基地,一个小型的未来社会已经初具雏形,实现了科学家一个个大胆的设想,比如成群结伴的生化人、克隆人,脑部移植。甚至外星人参与其中,也不无可能。科幻,是基于科学的幻想。优秀的科幻小说里,总有一大波物理化知识,等着给我们冲击。理智告诉我们:不可信,然而想象力,却不由得追随作家制造的魔幻世界。作者目前为止只写了七个短篇故事,全部收纳在此,篇篇精彩,想象力爆棚。支撑这些故事的,并不是远离群众生活的前沿科学,或严丝合缝的逻辑力,我甚至都看不到作者有多少自圆其说的努力。但好在作者意在通过这些故事,启发哲学和生命的思考,所以读者也不会怀疑这些故事站不住脚,不要求它做到常规科幻小说的样子,限制在“幻想的科学”,或者“科学的幻想”的框框里。想象力脱缰,奔跑到无限远的地方。在那里,故事开始了。《领悟》,是情节性最强,最难懂,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一位差点变成植物人的男人,被注射一种尚在实验阶段的,叫做荷尔蒙K的药物后,智商激增,获得爽爆了的高智商体验。他逃出医院,疯狂注射荷尔蒙K,获得超人般的能力。当他以为可以依赖这样的能力探索宇宙的终极真理时,另一位“超人”找到了他......《审美干扰镜》在我看来有点滑稽。带上“审美干扰镜”的人,对人脸失去审美能力,无法凭外表判断一个人的美丑。支持者认为,如果强制要求民众带上审美干扰镜,外貌将不再影响对他人公平的评价。摒弃外表,只关注才能和内心,是人类平等的一大进步。不过,就像文中反对者说的那样,一旦审美干扰镜被强制推行,就会出现“味觉干扰镜”、“声音干扰镜”,甚至“思维干扰镜”会被发明出来,用以控制人类思想。很明显,借“审美干扰镜”之类的发明实现公平,是一个很荒谬想法,然而,在狂热和极端份子的鼓噪下,如此荒谬的手段,却很可能得到大部分人支持而成为现实。历史总是被少数善于煽动人心的人把控而失去理智,这可能也是作者隐含的深意。《七十二个字母》的世界中,最伟大的职业是“命名师”,世间万物的机能,取决于它们名字的优劣。72个字母,能组合成无数种名字,人类的未来,世界的发展,全部依赖命名师的研究。《你一生的故事》终于讲到了科幻小说中最常见的外星人了。被人类称为“七肢桶”的外星人主动找到人类,大方地让语言学家学习他们的语言,而关于语言之外的一切讯息守口如瓶。语言学家掌握了七肢桶的文字:这种文字将所有意思融合在一个字里,意思越多,这个字越复杂。这是一种没有因果关联的文字系统,一位语言学家学会了这种文字后,在同一时间,能感知过去、现在与未来,瞬间看透了因果,了悟了人生。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学会那个民族的语言。当对一种语言的掌握达到可以用那种语言思考的程度,对那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历史和思想的理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吧?......每一篇故事都超级精彩。但是,还是会有遗憾:虽然作者尽可能详尽地描述那些其实并不存在的事物,但是我们终究没看到,更想象不出“命名师”创造的名字、七肢桶的文字,这些东西,究竟长什么样子?另外,有几篇故事,刚达到情节的高潮,就戛然而止了,不免让人有些许不快。不过,我们不能苛责。如果作者真能提供实物给我们参观,那就是科学成果,而不是科幻小说了。作者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想象力的一些可能,并没有义务必须像一般类别小说家一样,设计出完美的结局。

深切感触

各位豆瓣的书友好!助家生活App2.0即将上线,你可以用它来找保洁阿姨,找家装工人。目前我们正在做APP上线活动,从即刻起,关注“助家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回复“豆瓣读书”,即可送69元话费!!赶快拿起你的手机,轻松得话费。


 你一生的故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