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智慧》书评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213053122
作者:巴里•施瓦茨
页数:234页

高情商是现代生活的必备条件

情商有短板的可以看看,其他的就不推荐了。我是属于情商特别低的那类人,读到书里面大量的例子,就感觉特别有意思,然后想一下自己在那种角色状态下,会把事情处理到什么程度。由于一个作者是心理学教授,另一个作者是外交教授,对于这些其中的案例都有比较独到的分解,整本书都体现了高情商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外交教授还是搞政治哲学的,所以观点侧重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哲学的味道很浓,展示了乌托邦似的社会氛围。利益与道德本就是不相融的东西,怎么可能在今天的社会来实现作者的愿景。书中对于现实社会的描述让我有点想笑,原来美帝跟咱大中国是一样的啊,是不是间接说明了一切不是制度的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形态? 原谅我的狭隘····

堆砌词汇及例子不代表指导前进的方向及行动的办法

看了前言及一点点推荐语,我想这一定是一本五星之书,期待与之的相会我仔细思考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不是一个行动模式介绍而一堆问题反映,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甚至是建议的解决方案来呀,只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都稍显薄弱,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呀。作者利用了人们对于美好的期望,但没有给这些期望找到一个可靠的可行性的持久的实现方案,亚里士多德的世界里面,提出了智慧的概念,但对如何实践是个很重要的过程,作者故意把这种智慧与实践合并成一个奇怪的词汇,而让读者以为知道这种智慧就能不去实践摸索进而在内在达到一种了知的境界。本来我想为这本书画张图的,但是我发现这本书名不符实,算了。

《遗失的智慧》:“实践智慧”——做正确之事

一句话书评:全书结合众多案例,从人心、人性本源逐步探寻至社会体制,历数金融、教育、医疗、刑事司法等机构的业态乱象,其中心思想归结为一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是西方著作,作者认不得孔老先生,故而将其归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

存善念,重人性,学而时习

阅读本书的过程有点痛苦,感觉中间讲的很多问题有点冗余,或许是作者希望论据更加的丰满,而引述了很多的案例。但是我又急于想找到出了抱怨制度我们还能做什么的答案。对于制度的缺陷我们都已经经历了很多,所以阅读起来觉得有点冗余。我对本书的思想归结为:树立目标,注重人性的特征,练习、反思读了本书我最大的体会是:1、智慧可以习的,这个是练习而不是学习2、评价是智慧还是狡诈,全凭子新中的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使他人和自己幸福,还是为了自己谋私立。我觉得中国人都很擅长与变通,但是变通如果没有了一个目标,而变成一种伎俩,那么就是邪恶的。孙子说“兵者,诡道也”,一位将军说过“如果吧兵法引入生活,就是吧生活引向地狱”。这久是目标不同,为了国家人名的利益是兵法,为了一己之私利就是狡诈。我们个人虽然说不上多么崇高的目的。但是变通的时候也要想象,是否是为了我们心中认可的目标而变通。还是为了图私利。3、制度经常让事情变坏,例如失去灵活性、让人失去同情心、催生出官僚注意。制度的这些弊端我认为在于制度的单一价值认可的方式。这是由于达到一定规模以后为了克量化而采取的措施。而我们的工作中很多重要的部分是不可量化的。甚至很多重要的东西是不可说、一说就错的。一旦制度规定了一个指标,人们就去争取那个指标不在管其他的东西。因此,复杂而繁多的指标,只会导致简单而愚蠢的行为。而简单明确的目标,范围导致灵活机制的手段。4、激励使人丧失自身的动力,在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激励都是单一的激励,容易实现的激励。比如金钱、升职,于是这些激励的不断刺激,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也变的单一。善良、亲近、为人师表、社会价值感这些更多的激励很难被运用所以导致了越激励越没动力。就像吸毒一样,因为需要不断的加大剂量,同时摧毁了其他的刺激渠道。5、要实现实践智慧的获得,不是不可能。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出新的模式,这些模式要考虑到人的事业目标,人多层次激励的需要,以及一个人成长的客观规律。让人在实践、犯错、反思总学习,最终获得实践的智慧。6、实践智慧的获得,有利于我们获得幸福。能让我们的工作成为事业、成为一件幸福的事情。从而让我们也获得幸福的生活。

试错

整本书主要对于现有各行制度的批判,扼杀了人性,成为制度的附庸。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还是持有保留意见的。作者批判之后,并没有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文中强调实践的智慧或许给我们个人提供了一些解决之道。给我最深的就是试错了,文中提到的认知网络与模式识别,通过不断的去试错,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遗失的智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