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中国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301227213
作者:贺雪峰
页数:470页

内容概要

贺雪峰
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区农村调查。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实践“山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真白的文风”三原则。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
主要著作有:
《新乡土中国》(2003年版)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年版)
《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年版)
《乡村的前途》(2007年版)
《什么农场,什么问题》(2008年版)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年版)
《村治的逻辑》(2009年版)
《乡村社会关键词》(2010年版)
《地权的逻辑》(2010年版)
《组织起来》(2012年版)
《地权的逻辑II》(2013年版)
《小农立场》(2013年版)

书籍目录

修订版自序

第一篇 乡土本色
一 半熟人社会
二 村庄社会关联
三 村庄生活的面向
四 派性
五 大社员
六 红白喜事
七 村庄类型
八 村庄的含义
九 村庄共同体
十 人际关系理性化
附:巨变的图景
十一 农民福利的计算
十二 农民保守的原因
第二篇 村治格局
一 村治随想
二 好人治村与恶人治村
三 权力网络
四 村民代表
五 合作能力
六 村治的难题
七 村民小组会议
八 村民小组的治理
九 模化的权力结构
十 民事纠纷的调解
十一 治理、制度与资源
第三篇 制度下乡
一 抛荒
二 村务公开
三 税费改革
四 唱票评据
五 四荒拍卖
六 土地制度
七 农民收入
八 计划生育
九 合村并组
十 两票制与一肩挑
十一 积极村务与消极村务
十二 农村儿童为什么辍学
第四篇 村庄秩序
一 磨洋工
二 划片承包
三 乡村水利
四 老人协会
五 村民小组长
六 文化与性格
七 动员与分配
八 少数人决定
九 富裕村的麻烦
十 村庄精英的谱系
十一 村民上访的理由
十二 农民抗争的特点
第五篇 乡村治理
一 两委关系
二 党政关系
三 条块关系
四 干群关系
五 乡村债务
六 乡镇财政
七 招商引资
八 小城镇建设
九 村干部的报酬
十 农民负担的机理
十一 积极行政功与过
十二 乡镇体制改革的方式
第六篇 乡村研究方法
一 学术对话的理由
二 实证研究的层面
三 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
附录:重建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
四 返回常识——以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为例
附录:阅读农村,阅读中国
五 大理论与中观理论——评《黄河边的中国》的方法
附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条
结语从乡村治理到乡村建设
代跋我的农村研究之路
后记
修订版后记

作者简介

世纪之交前后,中国农村几乎同时在三个层面发生巨变:一是2006年国家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导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巨变:二是在革命运动和市场经济双重冲击下,构成农村内生秩序基础的社会基础结构快速解体,形成了农村基础结构之变;三是一直构成农民意义世界和人生价值基础的传宗接代观念开始丧失,导致农民价值之变。这三变几乎都是千年未有之变,恰好都发生在2000年前后,这就可以在一个更具体的时空下面理解新的“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一. 这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的著作。 以费老为学术楷模,作者追求理解当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甚至在文字风格上也追随费老的《乡土中国》,简洁却细致,深入却不深奥。尽管作者自己称“费老是在更抽象层面上理解……”,而他的则“是在具体农村调查中形成的一些随感”,但我还是认为这本书可以让人感到生活比理论更丰富,比理论更发人深思,因此可以让有志于中国学术的研究者看到中国社会中蕴藏着的理论资源,可以感到生活对学术敏感、自信和创造力的需求,看到中国学术发展的一种可能。 如今有不少人对研究中国农村或农民问题有误解,以为这只是一个比较土、没有多少也不需要多少社会科学的理论的领域而已;认为如今都WTO了,同世界接轨了,因此只要研究“学术前沿”问题就行了;因此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不前沿了,甚至是思想不开放,学术视野狭窄的表现;当然也有人认为研究中国农村就是要替农民说话。其实这是无知,是不懂得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表现。 本书作者确实非常熟悉中国的农村生活。但是,我敢说,仅仅熟悉农民或农村的人,甚至有文化的人,都不一定能写不出这本书。因为作者是有学术关切的。细心者完全可以从书中看出作者的理论功底:他不仅对当代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很熟悉,而且对国外的一些理论也颇为熟悉;甚至熟悉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科——这本书融汇了多学科的知识。但是作者的好处是不求张扬所谓的理论,不把理论——其实是各种名词——都摆到外面来;他只是在分析问题本身,关注问题本身,而理论只是作为理解、分析和组织材料的工具。学过理论的可以从中看到理论,不了解某些理论的也会感到很有意思,因为生活是最有意思的。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懂了理论,懂得了理论的用处,在此基础上也才有可能发展理论。 我喜欢这样的著述和文字。这样说,是因为近年来,不少中国学者都有学术的宏图大志,希望能够走向世界。但是在我看来,不少人可能都对理论创新有误解,以为只有外国人的理论才是理论,因此理论就是要进口许多大词、新词,而这些词在中国当下究竟指的是什么他并不清楚,甚至以为高深的理论就是除了自己别人都不懂,或者连自己也不懂,或者理论就是让一套语词以及与之伴随的亢奋情感牵着自己走,在这些人那里生活世界成了理论的装饰,因此他们的理论也就仅仅成了一种装饰。我认为这是一条歧路,尽管最终的判断还要等着学术市场。贺君不是这样的人,是不信邪、有主见的人,是不唯书的人。 这是因为作者的学术关切是出自对中国社会、对人的关切。作者以自己所在的湖北为基地,跑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他追求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那些人们通常不大注意的却具有学术意味的细节。因此,作者虽然以中国农村为研究对象,他的学术视野却是开阔的;他的研究以社会改造为导向,但是他摈弃了道德主义的进路。他的努力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的基础上的。其实,如果从求知和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的问题本身没有什么高下、土洋和先进落后之分别的,落后的只能是学者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因此观察、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是回答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理解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读书、读“先进的”理论书完成的,而必须面对生活本身,让生活的问题本身在自己的面前展开,理论仅仅是一套工具,把引发你关注的似乎不相关联的社会现象勾连起来。 也正因为关切的是中国社会和农民,而不是意识形态,因此作者也就不追求一个政治正确的立场,一个代表“弱势群体”说话或所谓“说真话”的道德立场。这也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的立场的一个重要方面。说实话,研究中国农村和农民仅仅因为这是中国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从近现代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最重要问题,甚至可能无需加修辞词“之一”。即使今天也是如此,中国加入WTO了,中国更对外开放了,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了,中国的城市人口增加了,所有这些都以某种方式涉及到占目前中国人口60%多的农民。因此,中国要真正完成市场经济的转型就必须最终为农民提供足够的自由就业机会,无论他是从事农业或是从事其他行业。中国要法治,也就不只是在城市建立几个法律援助中心,或有多少法官或律师,而是农民的纠纷可以得到农民愿意接受的因此大致是公正并有效率的解决——无论是通过司法、行政、民间调解或是其他什么方式,也不论有没有律师介入。中国要建设宪政民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国的农民真正成为公民,实际享受到国家直接赋予的权利,而不是象现在的许多地区那样,农民实际享受的是地方性的权利,得更多依赖熟人网络或自然社区寻求帮助。甚至,现代化还包括了“教育”——一种现代化的规训——农民,使他们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随着他们的生活坏境的改变,逐步自觉摈弃——而且他们也一定会自己摈弃——那些与现代化生活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也许他们要有更多一些个体主义,更多一些普遍主义,更少一点地方观念和老乡观念,更多一些协作精神等等。但是要注意,这种教育不只是宣传,而是现代化生活给农民带来的激励和制度约束的改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感到作者研究中国农民和农村问题完全不是某种道德化因素推动的学术选择,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中国今天的社会生活推动的真正的学术选择。这样的研究可能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却不是为了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立场。 二. 这本书的另一个好处是把握了时代背景,也就是书名中的那个“新”字,因此也就需要界定一下。 费孝通先生当年研究时,中国确实是一个“乡土中国”。那时的农村基本上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村;就整个中国来说,也基本上是乡土的。当时是有城市,有的甚至还很繁华——如上海;但是,不仅城市经济(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城市人口数量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也很小,其中的大多数人口可能在一代之前还呆在农村或者就是农民流入城市的。因此,就整体来说,当时的中国确实是乡土中国;或者,费老的一本英文版著作的书名中译可能更准确地注释了他的乡土中国的准确含义——“捆在土地上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尽管农民还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略多于60%,中国最广大的地区仍然是农村,但是中国已经不是捆在土地上的中国了。不仅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例已经非常小了。最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农村已经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了。农民的种子、化肥、农业机器都是来自城市或城镇,甚至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例如,种植水稻的种子大多来自遥远的南方种子基地,许多培育养殖的生、植物种也都是来自遥远的地方,有的甚至来自国外;在生产许多产品时,他们的目光便盯着城市甚至国外的市场。他们使用了电和各种电器,使用了汽油、煤油或柴油;在许多地方,甚至浇地的水都要购买——今日中国农民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同城市连接在一起了,他们已经构成了现代工商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各种学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已经进入城市,成为“民工”,甚至成了准城市居民。在广东的东莞市,当地人告诉我,本地人口只有100多万,外地民工则有500—600万。当代中国许多农民的最主要收入已经不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从土地中刨食了。在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现在其实更多是捆在市场上,而不是捆在土地上。就整个中国而言,已经是“市场中国”了。当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和命运都更多与市场,与现代民族国家,甚至间接地与全球化相联系了。这是我们考察中国农民和农村的一个基本时代背景。 事实上,如果把握了这个背景,那么就可以看出,这本书中讨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了。因此中国农村已经不是“熟人社会”了,而是“半熟人社会”了;甚至村庄的含义也变了,出现了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区别;人际关系开始理性化了,出现了村治的问题;提出了制度下乡的问题;有了计划生育、“大社员”;有了两委关系、党政关系、干群关系等等。只要看一看本书的诸多题目就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的变化了。 中国已经不是“乡土中国”了。这也就是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我难道真的是在为书名较真吗?其实,我不过是借这个书名指出了今日中国的变化,以及中国问题的变化而已;同时也是进一步强调研究中国农村和农民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微观的研究才会始终保持一种宏观的气象;乡土社会或农村问题研究才具有普遍的意义。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就紧紧把握了当时中国农村正在开始的这种变化(请想一想“文字下乡”等问题),因此为我们创设了一部难以绕开的经典。今天我们也可以并应当这样做。 三. 今年早些时候,作者将这本书寄给我,我读得很愉快;之后,作者又来电话,要我替他的这本书写一个序。我一贯对给别人写序有抵触情绪。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大多是有成就者、长者给新人、后辈写序。而在我看来,贺君在农村方面的研究是远在我之上的;而且虽然我比贺君年长十余岁,但进入学术研究的时间大致相当。我也一直将之作为朋友。现在请我作序,一下子唤起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说一直可能令人误解,因为我认识作者并不很久。先前他在荆门任教时曾按期给我寄过他们学校的学报,后来也常常在许多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包括在一些重要的学术杂志。由于他当时的就职单位是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因此并不在意——其实学者常常是“势利”的(当然不完全是势利,至少是有一个节省信息成本的问题)。偶尔读了他的文章,才觉得,虽然比较毛糙一些,分析有些简略,但可以说是虎虎有生气,给人启发挺多;作者不仅对相关文献比较熟悉,更重要的是材料充分,并且会从中提炼问题,提的问题也比较真和实在,论述分析也都很到位。这是我读他的论文的第一印象,也是读这本书的印象。只要看看此书中一些篇章的写作日期——有时是一天写了两三篇,我们就可以感到作者勤于思考、勤于写作。 2001年夏天,作者邀请我参加了他主办的一个农村研究的会议,我们第一次见面,有过一次比较长的夜谈,感到作者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热爱学术,勤奋,认真,有学术追求,坚持学术平等,不盲从,有社会责任感,思考问题有深度,但是最让我感到自己与他有差距的是他对真实世界的了解和对相关材料的熟悉。 书就在这里,可以印证我的这些印象,同时也证明了作者的学术能力、追求和勤奋。我也就不用多说了。
  •     贺雪峰先生的这本书写的很有深度,主要是观察问题的方法很值得学习。首先,作者试图构建中国农村类型的体系,力求在观察出中国农村的地域差异的前提下,将中国农村进行分类,这种努力很钦佩;二是作者呼吁本土化研究,理论需从实践出发,理论需要迁就实际情况,主张立足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这也是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目的,否则只是继承西方社会科学的殖民化;三是作者说明了同一项制度在不同的农村实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不同的农村内部结构差异很大,而且各方面的差异(诸如资源、观念、团结程度、民主意识)也很大;最后,作者提出的“代际分工的半工半耕”很有参考价值,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可以多读几遍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评选选题灵感来源。
  •     有重读意义的一本书
  •     零六年农业税取消后神州大地乡土之变化。
  •     中规中矩,有经验总比纸上谈兵好,虽然总觉得没什么深入的东西,明天上午得把提纲写出来,接下来重点是城市社区
  •     较03版的新乡土中国增加了校正与感悟,可以清晰看到贺老师认知发生的变化,比较厚,慢慢看
  •     差劲,文笔不咋地,书名起得太大了,有点不自量力。
  •     刚开始几篇读起来感觉非常新鲜,可读来读去发现其结论均指向旧乡村社会结构的解体与新乡村社会结构的未完成之上~当然,总体而言还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作品~
  •     哈哈哈,贺老师送给我们读书会的,要我们寒假读,但我寒假好像也就读了这一本,现在想想,碰到贺老师也还是挺尴尬的,可能是我自己想多了吧
  •     文字凝练优美,观点也到位:拒绝盲目城镇化,看到农村在中国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作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农的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方式,乡镇和村所的政治、经济矛盾关系,村庄结构与农民上访的地域性差异,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村庄建设,以农业税改革为界线的农村转型变革。
  •     华中乡土派的一个思想简介。
  •     在长途火车上看还是不错的。
  •     读得太难受了,很少有这么不愉快的阅读体验。之前知道他做三农,期待很大,但是……真是从一开始读得就难受。他一直拿费孝通自比,但是费老那叫晓畅,不叫扯闲篇儿;人家背后是真本事,简洁,深刻,有洞察力,不是装腔作势故作深刻地在流水帐后面写一句“……这是好事。”“……很重要。”你以为你在写《枕草子》吗!一种觉得自己文风如此贴近大众又如此超深刻的假腥腥真是让人太难受了。关键是,没有能力,按说,做了大量调查,还是三农相关,本应该出真东西,但很遗憾,没有,完全陷入细节,还是味如嚼蜡的细节。还有,你告诉我什么是“高大威猛型村庄精英”!!!本来只是郁闷,看到这句时已经疯了。想打人。
  •     本土社科情怀&研究方法
  •     赞!简洁流畅,富有思辨,新修订的札记具有文献综述性质。
  •     贺对于中国乡村实情的观察让我受益很大。这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搞理论的玄虚之作,而是扎扎实实立足中国经验的研究。
  •     如果说《乡土中国》是中国农村社会学序言式的作品,那贺教授这本书就是目录式的,书中每一题目都是一可深入的领域。从贺教授对学生作品的推荐能感受到他对自己学生的拳拳之心,硕士生“早八晚十”图书馆读经典,博士生不分寒暑各省做调研,“这样一群人,怎么可能不为中国社会科学做出点贡献”。
  •     谨慎的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特别警惕西方范式可能导致误导,极其强调田野调查与理论实际在实际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有启发!
  •     钦佩于作者字里行间的热情,和踏实的行动,但是有些地方摈弃了西方的大理论,却又套用上了自己的不够简洁却过于抽象的中层理论。
  •     读了一百多页,放弃了。调查很有意思,但作者立场太强,分析不深,一天写好几篇,也难怪。好题目写成这样,可惜。
  •     首先,需要肯定作者在农业方面做的很多踏实的工作。但是,如朋友所说读这边书应该把它当作一个随笔。书的整体的思路不太明确。但我之所以认为本书我不太喜欢的原因是,一方面作者对类似农业税等问题看法过于偏激。另一方面,作者提了很多问题,对于如何解决却草草了事或甚至不提。
  •     中国农村的描写非常详实,虽然很零散,也证明农村问题的复杂吧
  •     贺老师送了一本,读起来挺不错的。容易理解,农村社会学入门书。
  •     很棒的题材,很一般的写作质量,很一般的内容
  •     说实话,几年前看到这个书名,我第一反应是拒绝。根据我以往被坏书坑的经验,书名起得这么“营销”,这么赤裸裸想沾费孝通先生的光,内容一般不咋地。最近发现这书的作者竟是贺雪峰先生,才买来读。读了觉得,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没读过也无妨,没读过贺先生的《新乡土中国》,才是孤陋寡闻的表现。
  •     华科的乡土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比之费老的,确实与当代更相符。虽然我很反感作者对农民境遇颇为满意的观点
  •     随笔写的挺随便的
  •     在某些问题上是有道理的,但是其中的一些要点过于零散,特别是诸如乡村精英的分类存在一些肤浅讨论,还有就是过于诉诸经验导致了一些瑕疵,我对于文后的一些自白倒是有些同感,看得出有才华,但是流于观点,缺乏深化
  •     农村需要研究,需要有质量的研究,本书基本达标吧。不过编写体例值得商榷,内容重叠较多,可适当删减一二。
  •     修订版相当于新增了一本书
  •     更喜欢像曹锦清那样那一本书来写一个“社会”,而不是如此零星取点~
  •     好乱,我想知道“高大威猛型村庄精英”是什么?
  •     和乡土中国有差距,但是可以借此了解中国农村的现在。同为华中乡土派,和董磊明老师的观点多有重合。
  •     有些磨叽
  •     06年农业税取消后神州大地乡土变化,选举,治村,文化。
  •     看了一部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