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一次朝圣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53457507
作者:威廉·布兰查德·杰罗尔德

内容概要

古斯塔夫·多雷(法语:Gustave Doré,1832年1月6日—1883年1月23日),19世纪法国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1832年生于斯特拉斯堡,自幼喜爱绘画,此后潜心练习。他以幽默画成名。1853年为拉伯雷的小说作插图大获成功。此后被出版商邀请为多部世界名著作画,成为欧洲闻名的插画家。

作者简介

千百年流传,影响亿万人的绝美插画。
法国插画之神 古斯塔夫·多雷 被誉为“世上最伟大的图文绝配”!
国内首部插图珍藏版!
本书配以法国版画家多雷的黑白版画插图,有助读者理解,也具有相当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伦敦:一次朝圣》被收录在多雷主要作品当中,1872年,这本伟大的社会纪实作品面世了。


 伦敦:一次朝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大地再没有比这儿更美的风貌:若有谁,对如此壮丽动人的景物竟无动于衷,那才是灵魂麻木;瞧这座城市,像披上一领新袍,披上了明艳的晨光;环顾周遭:船舶、尖塔、剧院、教堂、华屋,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在烟尘未染的大气里粲然闪耀。 ——《威斯敏斯特桥上》,威廉·华兹华斯作于一八〇三年九月三日“多少?”当满载货物的马车走到门前时,店主布莱顿问。当我准备向耐心的读者讲述最初的构想时,赶来参加为期两周的苏塞克斯古德伍德赛马节开幕式的车马的喧闹声将我包围。我担心,这次穿越伦敦上流社会的朝圣之行可能会有瑕疵。最早有这个构想是在一个清晨,就像七十年前的那个九月突然出现在华兹华斯面前的那个清晨。法国也处于一个比较美好的时代,战争远离巴黎,犹如新西兰人似乎仍然来自伦敦桥的遗址。我们严肃地讨论了穿越这座大城的朝圣计划。漫游的想法日渐增强。笔记堆积如山。乘船旅行时,海面似乎变得愈发宽阔,永远没有尽头。若想将漫无止境的伦敦的千姿百态收集起来,恐怕需要辛劳一生。我提议先大致地描述一下泰晤士河——从希尔内斯到梅登海德;我们从布洛涅出发乘船去伦敦。我坚信这是唯一值得的方式。靠近英国海岸时,一团白雾笼罩了我们的船,秀美得像新娘蒙上了一层面纱;四周响起叮叮当当的钟声;我们抛了锚,用汽笛回应其他船只的尖叫。我们的船队在雾中:无疑,英国就在近前。第一缕微弱的晨光,绽开笑颜,穿透将万物囚禁其中的水汽。这是多么可喜而优美的景色。在我的注视下,掀起来的银白色的面纱消失在上空的蓝色里,眼前的景色变得如水晶一般明澈——在我看来,这种转变会给第一眼瞥见阿尔比恩和通向伦敦的寂静大路的辽阔河口的漫游者们留下最好的印象。水面上停满了船只;古老的港口在一片白色中安巢;瑞卡沃被带到岩石的边缘;拉姆斯盖特和马盖特炫耀华丽的外衣,一条条满载度假者的船只来往于伦敦桥下的泰晤士河段;目力所及之处,远洋轮和近海船在诺尔河口的红光中驶出这条不朽的河;战争怪兽躺在远处希尔内斯锚地旁;为比林斯盖特海鲜市场工作的许多条敞口的渔船——乱糟糟的旗子,以及花样繁多到令人诧异的规格和索具——让所有具备观察力,且第一次以这种方式经过伦敦的人眼花缭乱。泰晤士河入口处景色壮丽,不禁令人想起英国文人斯宾塞说过的那句“泰晤士河与梅德韦河的婚礼”,警戒船保护下的希尔内斯是这里的中心景点。诺尔和格雷夫森德中间有一些名胜古迹,李,这个很久以前的钓鱼站一度与汉堡竞争葡萄的甘甜。没见过比这里更不可能让太阳向葡萄藤求爱的地方。接下来还有克利夫,“征服者威廉”统治时期,这里叫主教的克利夫。然而,随着船桨的翻动,在水流的每一个拐弯处,吸引古文物研究者和人类兴趣的地点不断变化。海厄姆,古代的玉米产地;蒂尔伯里;在格雷夫森德沿海抛锚的商船队;远离岸边的盖德山,充满了愉快和悲伤的回忆;郎瑞池,克雷河和达伦河于此处汇入泰晤士河;珀弗利特;伊里斯,停泊着五光十色的游船;霍恩彻奇,著名的牧场所在地;伍尔维奇和射手山,都铎王朝的王侯们在那里庆祝五朔节;布莱克沃尔和格林尼治,散发着银鱼的香气!如若不是匆匆前往伦敦的心脏地带,这可谓是一种诱人的旅游方式。我们常常工作时在格林尼治附近逗留徜徉;慵懒的日子,我们站在水边窗前,注视着伦敦贸易的起伏兴衰。当画家在纸上勾勒格林尼治船上一个旅人的形象时,一系列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寻找印度商船的拖船以及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来的装满黄金的快速帆船在我们眼前来来去去。装着干草和稻草的驳船轻轻随波荡漾;我们谈起有一次沿着寂静的大路,在月光下,躺在干草垛上睡的那一觉。装石头和谷物的驳船紧跟在干草船后面。客船巧妙地绕过它们,偶尔还要借助脏话。岸上的船夫把身子倚在医院对面大堤的栏杆上,把手伸进折了角的口袋里乱摸,时不时地对骂着粗话。格林尼治的少年正在下面的泥地里忙碌,酒足饭饱、满面通红、不顾及他人的食客们向他们丢硬币,引他们学做流浪汉。在天空的反衬下,“无畏号”是一大团灿烂的影子,木制侧板似乎将全部的阴暗包裹——大得足以在舷墙上完成基督教的夸口——舷梯向世界各国晕船的水手开放。没有退休老人的格林尼治就像没有守卫的伦敦塔。快乐平和的老人们常常靠在墙上或者坐在石椅上晒太阳,和他们聊天心情很愉快,这不禁让我想到弗朗西斯·克罗斯利考证的格林尼治这个名字的来历——或格莱尼治,即太阳之城。此外,这是一群生动有趣的人,为他们蹒跚步履下的长廊赋予了某种意义。没有退休老人的荣军院;不见红色外套的切尔西;一幅画都没有的国家美术馆——这些地方皆与格林尼治的看似没有住院病人的这座医院相似。“这是眼窝!”一个同伴曾如此评论。我认为,面向医院的贝洛特纪念碑是刻在石头上的最好的训言,各国水手不断地从岸边经过。它表达了一个海运大国对一个无畏的外国水手的感激之情,在执行帮助一个优秀的兄弟水手的任务时,他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还因此失去了生命。贝洛特将和他的姓氏富兰克林一起永垂不朽。与此相关的两个国家的漫游者将这座简单的方尖碑看作启迪心灵的人文主义象征。我们本来打算参观这座纪念碑,但最终未能成行。我向来赞同克罗斯利的说法——伦敦附近没有一个比初夏夜的格林尼治河畔更快乐、更明媚的地方。当吃银鱼的人快到时,厨师们在“船”和“特拉法加”遥远的隐蔽处忙碌。在我们做计划时,我引用了艾萨克·迪斯累里关于局部描述的观点:“也许,局部描述的伟大艺术是一种笼统的观点,而不是特定的观点;细节应该留给想象力;暗示,而不是去描述。”他给我们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错把细节当成了图画的力量:森德格在《阿拉里克》中用五百行诗来描述一座宫殿,“始于正面,终于花园”。如果纯粹的细节是描述力,那么,详细目录就是高级艺术品了。迪斯累里先生举出的第二个实例比第一个还要好,因为它的价值经受了检验;结果表明,作为在人的头脑中创造画面感的媒介,单纯的细节是虚弱无力的。迪斯累里先生以老普林尼的“劳伦替诺姆别墅园”为例。他公正地评论道:“我们不可能把他的信读给加卢斯听,却不或多或少地在诸多细节中分享作者的喜悦,也许英国读者读梅尔莫斯的优雅版本是可以的;然而,当作者引领我们从一个套间走向另一个套间,指给我们看对面的侧翼,说‘这个后面’、‘离那里不远’和‘另一个和这个同类的套间’等话时,我们却无法跟随作者在头脑中勾勒出那座别墅最基本的轮廓。”作者煞费苦心地将一座古罗马别墅的细节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完整得就像评估师描述“特拉法加”的勺子、刀叉和杯盘,当我们谈论钢笔和铅笔的责任时,窗帘懒洋洋地轻轻拍打,使得夕阳在我们的桌子上眨眼睛。——节选自《伦敦:一次朝圣》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wMTI0Mw==&mid=203539600&idx=3&sn=68c73363726e4b3bdf00292fb8cb054f#rd
  •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wMTI0Mw==&mid=203552729&idx=1&sn=842669d5abfe1d0f64db91f9a2cc9481#rd文章来源:天涯 作者:肖毛。一、难以寻觅的《伦敦:一次朝圣》  如今,《神曲》、《圣经》插图本等画册的热销,已让我们无法忽略“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这个不朽的名字。可惜,虽然多家出版社都在争先恐后地出版多雷作品,多半却属重复出版,多雷的其他名作,如那本初版于1872年的《伦敦:一次朝圣》(London, a Pilgrimage)插图本,国内却始终不见出版,连其内容都不得而知。直到我在一家名为“London and litera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的英文网站上找到了其中的40余幅插图(详见 http://www.cf.ac.uk/encap/skilton/index.html),才算对它有了一点“感性认识”。     关于它的文字介绍,我只能在丹·马伦(Dan Malan)所著的《古斯塔夫·多雷:在壮丽的美梦中漂流》(Gustave Doré-Adrift on Dreams of Splendor)一书中查到这样几句:     “After the Franco-Prussian War,Doré became a much more serious artist. The year 1872 saw his great social commentary folio masterpiece, London, a Pilgrimage….”     译成中文,大意如下:     “普法战争结束后,多雷变成了一位更为严肃的艺术家。1872年,一本伟大的社会纪实作品面世了,那是多雷为《伦敦:一次朝圣》创作的对开本杰作…。”     在这篇传记的后面,附有一份《多雷主要作品列表》(List of Major Doré Works),由此可知,《伦敦:一次朝圣》的作者为布兰夏·杰罗德(Blanchard Jerrold),多雷共为此书创作了180幅“社会纪实”(Social commentary)性的雕版画。     杰罗德的资料没能查到,他的全名还是从“London and litera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网上所收的一幅《伦敦:一次朝圣》插图中查出来的,该图颇具象征意义,题为《泰晤士老人》(Father Thames),画面上注明了多雷与杰罗德的全名。      二、《伦敦:一次朝圣》:多雷的社会写实杰作     从《伦敦:一次朝圣》中的插图看,这本作品与多雷的《神曲》插图等有很大不同,神秘、浪漫与恐怖气氛均已淡去,因为多雷已告别了虚幻的天堂,开始把目光转向真实的人间现实。这一次,凭着艺术家的良心与卓绝的天才,多雷勇敢地揭开了伦敦乃至整个人类的伤疤,让我们看到了血泪交融的社会现实。     其中,无论神情麻木的《贩花者》(flower sellers)与愁苦无奈的《卖柑妇》(orange woman),还是怀抱小弟弟、贩花街头的凄伤少女《卖花女》(a flower girl),手持薰衣草、木然倚墙的忧郁女孩《卖薰衣草的女孩》(lavender girl),全都令人触目惊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贫民的沐浴》(the poor bathing)中的人间小景,竟然仿佛多雷为《神曲·地狱篇》刻绘的地狱惨景;《避难所》(the refuge)中的那群富人屋檐下的求乞者,难道注定要承受远比地狱之火可怕的人间苦雨?     似乎没人能够救助这些贫民。对《街头救难》(found in the street)中的那位老人和那群无家可依的孩子们来说,区区的一杯水与一点安慰,就像那枝在夜街上燃烧的蜡烛一样,并不能驱散潜藏在他们心中的黑色绝望;对《星夜露宿》(asleep under the stars)中的那群流浪者来说,或许,只有泛着寒光的夜星,才能为他们的梦境增添一丝暖意。  这时,最有条件救民于水火的富人们却不肯分出一杯羹,因为他们正在《舞会》(a ball)中醉生梦死呢。   三、《伦敦:一次朝圣》的艺术价值     虽然,多雷的视线所及仅为冰山一角,但是,这些写实作品却比《清明上河图》更具社会意义,也比那些矫柔造作的日本“浮世绘”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多雷过去创作的那些文学作品插图是与文字的完美结合的话,他为《伦敦:一次朝圣》创作的这些版画却完全可以独立。它们就像一枚枚被多雷独力敲入社会毒瘤中的钉子,单是画作本身,就足以给我们带来力道十足的艺术冲击,让我们感觉良心的跳动。因此,这是一组极具艺术震撼力的社会写实杰作。     不过,尽管《伦敦:一次朝圣》是一部写实作品,却非为呐喊而呐喊的率尔操觚之作,不但没有因此损失多雷所特有的艺术品质,反增添了一些从《神曲》插图等画作中难觅踪迹的艺术美,且更具思想性。     值得注意的是,《伦敦:一次朝圣》的某些作品,如《星夜露宿》、《新兴门囚操》等,艺术空间更加开阔,具有多重表现力,画风已经开始趋向现代。  我怀疑,美国版画家肯特大概从《伦敦:一次朝圣》中的《星夜露宿》等画作中汲取过艺术营养,可惜却无据可考。“人民的艺术”:多雷、梵高与《新兴门囚操》     丹·马伦(Dan Malan)曾在其所著的《古斯塔夫·多雷:在壮丽的美梦中漂流》(Gustave Doré-Adrift on Dreams of Splendor)一书中说过,多雷为《伦敦:一次朝圣》(London, a Pilgrimage)一书创作的插图出版后,“从文森特·梵高到肯尼思·克拉克勋爵,均曾向其表示过敬意”(……hailed by everyone from Vincent van Gogh to Lord Kenneth Clark),这是为什么呢?从欧文·斯通的梵高传记中,虽能查到梵高的“敬意”,却找不到更直接的证据:     “他非常喜欢风景画,但更为酷爱加瓦尼、杜米埃、多雷、德格劳克斯和费利西安·罗普斯画的那些写生习作……。他也练习画各种类型的劳动者,希望日后能为报刊画些插图。  ——《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第2卷,P131(常涛译,北京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5年第2版1印,定价(精)22元)      到中文网中查,才知其详。原来,1890年2月10-11日,梵高曾在圣-雷米精神病院中临摹过《伦敦:一次朝圣》中的一幅画作《新兴门囚操》:     “《囚犯放风》…是文森特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画的。在1890年1月间…文森特在信中对提奥说:‘我在尝试着临摹杜米埃的《喝酒的人》和多雷的《囚犯》,很难画。’(见梵高信件626号,1890年2月10-11日)……这幅…原作是古斯塔夫·多雷所作,发表在…《伦敦,朝圣之旅》中。凡·高那时非常崇拜这位无情地描绘社会的困苦与现实的英国画家。  《囚犯放风》是凡·高摹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对这幅作品的题材本身的兴趣,使文森特自愿接受了囚禁(指去圣-保罗疗养院)。联想到文森特…的自我禁闭,这题材本身就特别引人注意。Jan Hulsker博士评论说:‘不过很多人同意说,这里面可以看到有凡高生活经历的因素。《绕圈的囚犯》里果真包含着对圣-保罗-德-矛索勒(精神病院)生活的极其单调的无言批判吗?没有人能知道。’(《新编凡高全集:油画,素描和草图》Jan Hulsker (J.M. Meulenhoff, 1996)著, 436页) ” (原文引自http://www.vangoghgallery.com/international/chinese/painting/p_0669.htm等处,但已经过我的整理合并,如,文中的两条小注被我移入括号中,错字也已改过。)     这里提到的《囚犯放风》多雷原作,就是《新兴门囚操》,其原文为“Newgate exercise yard”,中译名很多,包括《囚徒放风》、《放风的囚犯》、《囚犯绕圈》等。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世界名画家全集·梵高卷》第157页(1998年初版,2003年2印,平装本定价:48元),译名是《绕圈的囚犯》。   据英文字典,“Newgate”,指伦敦西门的新兴门监狱(1902年废);“exercise yard”,意为“监狱中的囚犯操场”。那么,我认为画题似可译为《新兴门囚操》。      总之,不论“Newgate exercise yard”的中译名到底该是什么,梵高对其的临摹,恐怕不只是为了表示对多雷的敬意。那么,梵高的摹作,是不是对“精神病院生活的极其单调的无言批判”呢?让我来试着比较一下。   从多雷的同名原作看(原图详见 http://www.cf.ac.uk/encap/skilton/index.html),《新兴门囚操》为毕散(H.Pisan,雕刻过《堂吉诃德》插图,在多雷的《十字军东征》、《疯狂的奥兰多》插图中,也能看到他的名字)所刻,画面表现的是一群囚犯在监狱高墙内围着圈子操练的场面,画中还有三位冷漠的狱警,囚犯们则神情呆滞,恍如梦游。 从梵高的摹作看(见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669.jpg),梵高用自己的画笔和心把原作变成了以反映内心世界为主的“新”杰作,因为他的临摹已超越了神似的界限。     所以,我猜,梵高摹作的目的,也许不是为了“批判”神经病院,而是为剖析人的内心矛盾与苦闷。  表面上看,多雷的原作中的“悲悯”是为他人而发,在梵高摹作中,这种情怀却更为自发。但是,一个是“由人及己”,一个是“由己及人”,最后却殊途同归,彼此都蕴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同属“人民的艺术”(Artist of the People)——这句梵高对多雷作品的评价,也适用于他自己的作品。     但是,梵高摹作的感情更炽烈,且将原作中仅有的一点绅士面孔完全撕去了,因而,它比多雷的原作更具感染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