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物性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4450211
作者:迈克尔·弗雷德
页数:427页

内容概要

作者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 1939-),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弗雷德作为批评家的名声主要建立在对美国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诠释,以及对极简主义艺术的批评之上。正是他,开启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长达几十年的论战,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晚 期现代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其批评文本被他本人汇编为《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1998)。他的艺术史代表作则有《聚精会神与剧场化:狄德罗时代的绘画与观众》(1980)、《库尔贝的现实主义》(1990)、《马奈的现代主义》(1996)、《卡拉瓦乔的时刻》(2010)等。近年来,他又回到当代艺术的研究,著有《作为艺术的摄影为何空前重要》(2008)、《四位诚实的法外之徒:萨拉、雷、马里奥尼、戈登》(2011)。
译者沈语冰,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获教育部二等奖)。译有罗杰弗莱的《塞上及其画风的发展》、《弗莱艺术批评文选》,格林伯格的《艺术与文化》、列奥施坦伯格《另类准则》(合译)等。主编“艺术与观念译丛”、“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艺术学学科导论书系”等。
译者张晓剑,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博士。主要关注西方艺术哲学和艺术批评,发表论文若干,译作有蒂埃里•德•迪弗的《杜尚之后的康德》(合译,江苏美术出版社即出),另有译文若干。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中文版序
前言与致谢
导论:我的艺术批评家生涯
第一部分:1966-77
形状之为形式:弗兰克·斯特拉的不规则多边形(1966年)
莫里斯·路易斯(1966-67年)
朱尔斯·奥利斯基(1966-67年)
艺术与物性(1967年)
安东尼·卡洛的新作(1967年)
罗纳德·戴维斯:表面与错觉(1967年)
安东尼·卡洛的雕塑(1968年)
肯尼思·诺兰德的最近作品(1968年)
卡洛的抽象(1970年)
彩饰法问题:迈克尔·博勒斯的新雕塑(1971年)
拉里·普恩斯的新画(1972年)
安东尼·卡洛1966-77年的桌上雕塑(1977年)
第二部分:1965
三位美国画家:肯尼思·诺兰德、朱尔斯·奥利斯基、弗兰克·斯特拉(1965年)
第三部分:1962-64
安东尼·卡洛(1963年)
弗兰克·斯特拉(1963年)
纽约书简:奥登堡、张伯伦(1962年10月25日)
纽约书简:路易斯、张伯伦、斯特拉、印第安纳(1962年11月25日)
纽约书简:沃霍尔(1962年12月25日)
纽约书简:约翰斯(1963年2月25日)
纽约书简:霍夫曼(1963年4月25日)
纽约书简:诺兰德、第伯(1963年5月25日)
纽约书简:霍夫曼、戴维斯(1963年12月5日)
纽约书简:凯利、普恩斯(1963年12月-64年1月)
纽约书简:贾德(1964年2月15日)
纽约书简:德·库宁的素描(1964年4月25日)
纽约书简:奥利茨基、詹金斯、第伯、汤姆利(1964年5月)
纽约书简:布拉奇、张伯伦、欧文(1964年夏)
注释
“我的艺术批评家生涯”人名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此中译本根据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译出。在长达74页的导论与新近撰写的“中文版序”中,弗雷德·弗雷德详尽地回顾了自己的艺术批评生涯,澄清了广泛的议题,尤其是阐述了他与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分歧,明确了他的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他在近几年当代艺术研究中所捍卫的价值。

作者简介

《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的艺术评论文集。他的艺术批评构成了晚期现代主义的核心文本,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初步反思极简主义的《形状之为形式》,代表其批评顶峰的《莫里斯·路易斯》,以及划时代的《艺木与物性》。这些论文不仅确立了了里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也开启了批判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它们仍在激发人们关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
《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此中译本根据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译出。在长达74页的导论与新近撰写的“中文版序”中,弗雷德详尽地回顾了自己的艺术批评生涯,澄清了广泛的议题,尤其是阐述了他与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分歧,明确了他的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他在近几年当代艺术研究中所捍卫的价值。


 艺术与物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http://site.douban.com/114654/widget/works/12693115/长篇译后记,写得相当漂亮,推荐先读译后记再读正文。不然不熟悉西方艺术批评的语境,会相当地头疼。
  •     《艺术与物性》一书中的文章,建议按下面这个顺序读会更易理解:1.《三位美国画家》(1965,其第一部分堪称对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最清晰论述);2.《形状之为形式》(1966);3.《艺术与物性》(1967);4.《莫里斯•路易斯》(1966-67)。此外,关于安东尼•卡洛的几篇文章也颇有价值。当然,开头的长篇导论是必读的,可以概览弗雷德的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研究,特别是他与格林伯格的关系。西方的理论家常将某些术语和观点表达得理所当然,而我们由于不处在那个语境,理解起来会比较痛苦。译后记也许对此有所帮助。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破翻译。
  •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和阅读价值在圈内是不用置疑的。对现代艺术运动末期向后现代思潮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了解读友,此书值得一读。
  •     感觉有必要看看,如果要比较好地理解欧美后现代艺术以及批评理论的话。
  •     自古翻译是硬伤
  •     若没有格林伯格、弗雷德这些批评家,抽象表现主义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     导论、艺术与物性、译后记。sho
  •     非常有意思,引用译者的话“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当代似乎尚未发生,原因或许是我们很少有高质量的批评和理论,同样在一个艺术生态还存在严重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创作究竟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实在令人怀疑” 另外,译者翻译很好。
  •     艺术与物性是经典篇章,值得好好研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