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边报告》书评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301260474
作者:阎海军
页数:320页

进退维谷在崖边

《崖边报告》是一本沉重的书。尤其是前半本,粗粝、冷峻的笔调,默默讲述“故乡”现在的故事,仿佛不是一个世界。但痛心之处就在于此,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这确实就是真实的乡土中国。“故乡”在衰退、破败、凋亡、湮灭,似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时代潮流冲击下的必然现象。作者故乡的名字正好成了此刻乡村的象征,“崖边”,已到尽头,无路可走。本书试图为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解读,甚至寻求改变的良方,但完成度有限,他真切传达了来自故乡的阵痛,有效完成的只是一首挽歌。农村怎么了?近年来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年初《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传遍网络,引起了讨论热潮,更使这一话题的关注度飙升。没有见过农村的城市人,也能在讨论中知道农村不再是邻里守望、勤耕雨读的世外桃源。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农村暗流汹涌之下却走向衰亡。就像一个漩涡,周边的财富慢慢被中心吸引,形成了不可逆的流动。越是远离中心, 这种变化越不明显,但它确实在发生,等到露出端倪,就已变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倘若城市有思想,必定一脸惊愕且无辜:“那么说来,怪我咯?”城乡二元差别由来已久,愈演愈烈,似乎是无可奈何的马太效应。诚如《崖边报告》所言,“长期对农村只取不予,直接导致了中国城乡分野差距愈来愈大。如今城市化建设‘圈地’,廉价利用;市场化几大银行‘圈钱’,只存不带;工业化工厂‘圈人’,农民作为人口红利生产工业产品,供城里人消费……与商人相比,中国的城里人也应该有原罪感”。然而这种情绪是复杂的:“剪刀差”将农村资源剪到了城市,留下的又好像比原来更多。若没有城市的大发展,农村只可能更贫穷,并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衡感中劳累、安心;但是又好像不尽如此,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农村前所未有的茫然、焦虑,想留下心有不甘,欲离开不知所往。以乡土的厚重,时至今日,也难以托起幸福生活的愿望。贾平凹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想法肯定是好的,一些措施也是好的,关键问题是没有人”。资料显示,中国自然村落10年消失了90万个。就像《崖边报告》封面及插图那样,平日的农村缺乏生气,只剩下老人、孩子与狗。即使是农耕时节,也只有零星的农民在劳作。“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终究只是历史了吧。我们无法指责农民为什么令田地荒芜,那是理性人做出的理性选择。当外出两个月就能挣回田地里一年的收益,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个可笑的选择。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是发展与进步。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农村的生存方式必须改变。从观念到技能,乃至生存方式,都必须在这一时期经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艰难乃至痛苦的。事实上,数年来也没能探索出一条可行、可推广的路。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经济膨胀;一方面对外贸易发达,机械化低成本农产品大量引入,两路夹击之下,务农的前景实在堪忧,人工劳作效率上落后,大规模机械化又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离开,去城市里找生活,从收益上来说是值得尝试的。然而城市也不是归宿。书中也有详尽的描述,文化水平、技能所限,进城后能从事的工作也有限。对他们而言,劳累不是问题,但无论如何也难求得个安稳。为城市贡献再多,也始终是个漂泊的过客。夜幕降临,洗去一天的疲惫,故乡仍不由得在心头萦绕。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们多数没有那份诗意,愁的事情也往往大相近庭。但乡愁仍是相近的。回乡吗,可回去能干什么呢?明明是故乡,却又像是逢年过节的中转站。明明是他乡,却又像终老于此的故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作者从农村走出来,打小吃过那份苦,对农民,尤其是乡亲,是饱含深情的。在他的眼中,故乡熟悉的人仍在,生存方式却变得陌生。在他看来,这种变化是明显的,惊人的,所以写来尤其透彻,这也是本书精彩所在。这种观察与讲述,足以表达出他的诚意与关切,也足以引起读者的关心与思考。对一本书来说,这已经足够好了。当然本书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分析与说理不是作者的强项,对农村现状提出的解决方法过于理想化,往往倚重加强道德建设,呼吁重塑传统美德,呼唤公德心回归,然而冷静看来只是对世外桃源的幻想。大势所趋,城镇化必然导致农村逐渐解体、重建,现代化的农业,无法容纳现在庞大的农村人口。本书后半部分对集体经济的推崇,引起了较大争议。但在这个转型探索时期,这一观点也未尝不是有益的尝试。路漫漫其修远,愿“崖边”中国早日由天堑变通途。

爱之切恨之深的乡愁

文/河北小珊 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从未踏上过西北的土地,却对那片黄土有种向往。每次说起西北,都喜欢称它为大西北,对,大是我对它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这里地广人稀,放眼望去,到处是黄土的颜色,沙漠也好,山坡也好,窑洞也好,低矮的民房院落也好,都有大风干净利落吹过的印记,除了土其他的一概不留,颇有点天高皇帝远的霸气和洒脱。贫瘠的土地上会养育出勤劳淳朴的子民,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西北的一些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进程也渐渐代替了原本的打扮和习惯。但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的特有装扮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想想虽然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但是站在山岗上唱着民歌,一边赶着羊群,其实也是一件怡然自得的事情。然而这片宁静不可避免的被打破了。任何一个地方也不可能摆脱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对等、不同步也会毫无悬念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崖边报告记录的就是城市化浪潮下的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巨变,为了挣钱,崖边的年轻人、壮劳力纷纷奔赴城市,去打工挣钱,走出去的他们亲眼见识了外面的光怪陆离,更加不愿意回到生养自己的那块穷乡僻壤,老人、妇女和孩子顺其自然地被留了下来。而这种失衡的人口结构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空巢老人无人照料、夫妻分居带来信任恐慌、孩子的身心健康无人关注、本是集聚人的红白事无人上前帮忙……在中国有许多个崖边存在,这些偏远、贫困的村庄都存在被留下的一群“弱”者。当我们走进村庄,也能看到像厉敬明一样的留守老人常年坐在村口,也能看到七八十的老阿妈背着柴蹒跚的背影,也能看到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上因为想念妈妈泪光闪闪的目光。这里不仅物质资源的匮乏,精神上也营养不良,除了活下去,最大的事情就是娶妻生子,父母为了给儿子攒够娶妻钱,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指望不上他们给自己养老。很多不孝子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孝,因为再大的不孝在这里都有存在的道理,过度的贫穷纵容了人性的冷漠和自私,他们甚至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活活病死而置之不理,有的老人的待遇甚至不如牲畜!作为一个崖边人,作者拿自己的家乡作为案例,来呈现乡村巨变,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和巨变的焦虑。而同时作为一个走出崖边的知识分子,他又用客观的目光审视了这个乡村,书中描述了诸多问题,对应的是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可以说这本书是理性与情感的交融,读起来并不像是看一篇枯燥的、学术的报告,而是像在看一部纪录片或是听一段多年前的岁月故事,有感慨、有感动,在其中读到了作者一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愫,但更多的是他对于家乡浓浓的爱意,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乡愁吧!(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纠结的乡愁,不合格的民族志

本文首发于个人新浪微博(ID:余处幽),豆瓣部分略去了书页截图)《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作者阎海军,北京大学出版社15年10月一版二印,11月1日凌晨某东下单~某幽那天下了两单,被强拆为三,这一本作为单独一单,2号晚上最先送达,原本妄想通宵读完,但当晚仅仅看了50页左右(万分纠结,各种不认同作者,当时都想弃坑,但我的脑海中浮现了“绝命读师”泽泽大人伟岸的身影,于是强忍着悲痛读了下去)~而后的几天里,基本以每天50页左右的速度推进(全书304页)~情感相当纠结(因为不认同和赞同之处交织,读起来时断时续)~如果一句话结束书评,我是不推荐本书的(滚,休想敷衍也许根本不存在的读者)~初识这本书,没记错的话是在南京先锋书店微博,第一时间收藏微博,过段时间豆瓣看下书评,隔段时间加入缺书网,然后在某东下半年持续十多天的庞大优惠期开始的那个凌晨,这本貌似没提价,庆幸没下柜,所幸还有货的书加入了我的订单,辗转几市,第二天到了某幽手上~拆封后,它是这样滴(某幽所在小城自5号下雨至今,加之本人房间双层玻璃+双层窗帘,以前晒书还开窗帘拍照,如今懒到钻被窝架个电脑桌床上码字+拍照,拍照水平十分有限,各位姑且忍着~话外音)开看之前例行包上情怀书皮(就是读库网店的填充纸,前阵子读库核销,在下不才,买了三箱,于是富裕好多情怀纸~某幽油性皮肤,不想书封过于邋遢,遂包书皮)~拍照时看了看类似别家都在腰封上的推荐人名单,前两位应当是学者(作者超爱引用彭先生的著作,前者让我想起彭雪枫,后者是和王岐山一同下乡的知青)~个人最熟悉的是梁鸿(恕我孤陋寡闻)~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字眼就是乡土中国了,就像没有看过社林论照样看《反社林论》的多数人一样,费先生的《乡土中国》在国内算得上家喻户晓~这种用名作背书的作品,多数成为背景板~那啥,最近有本绍兴十二年挺火的哈~这种推荐文案,在我看来着实不妥:若是水平相当,会被讥讽没有开拓精神,新瓶装旧酒~若是水平稍逊,会被认为自不量力~若侥幸胜过些许,会有人说站在前人肩膀上(未来属于键盘侠)~咳咳,说这本书~作者想描绘一番新乡土中国的蓝图,整本书以自己家乡——甘肃通渭崖边村——村民的迁徙、制度的变化,试图以小见大,通过故乡一地,折射乡村巨变,并对这个过程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忧虑和解决之道~但是,“新乡土中国”是个太过庞大的命题,个人感觉作者难以驾驭,或者说用304页的篇幅难以表述清楚~由家乡变迁而生发的,除了纠结的乡愁,剩下的偏于感性的表述,而缺少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所以说,作品归类纪实文学无可厚非,但是难以称得上“民族志”~下面是我最擅长的找茬时间,可能引起列位不适,观点不同,请理性讨论,欢迎指正,但保留删评论,拉黑和举报的权利~1.表述不准确(多数附照片,铅笔批注为某幽当时所想,认为可以修改或可替换的字词句)1.1 26页第二段第一行,“明令禁止”建议替换为“规定”~国家禁止的是包办、买卖婚姻,借婚姻索取财物~双重禁止,给人以许可的错觉~1.2 38页第二段,1990年代(出现多次,仅举一处),感觉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或者直接用90年代都可以,这种语境下没有必要强调世纪,或者用惯常(不是灌肠)表述即可,总感觉“1990年代”像个杂糅词组~1.3 98页第二段第四行,“继续连任”同义重复,建议改为“继续担任”或者“连任成功”~1.4 128页第二行,“中国师范教育肇端的三大源头”“肇端”与“源头”同义重复,建议删去“肇端”~1.5 160页倒数第二段,“长什么样子毫无概念”~作者,给您跪了,您同学看到这种描述该多伤心啊,他得有多抽象啊~“没有概念”改为“没有印象”可好?1.6 161页倒数第二段,“在打工过程中夭折”~“夭折”多指不满18岁死亡,用词不恰当~(不否认打工的崖边村民可能有童工现象,但绝对不会是多数)~1.7 250页第二段第四行,“城市化的趋势无可更改”,“无可更改”用词不当,建议用“无法阻挡”替换~2.个人不赞同其观点~2.1 48页倒数三段49页前三段 这部分讲述作者的太祖父怎样在崖边村定居,作者本意想写崖边原住民厉氏家族跋扈,作者的太祖父和祖父(前面用太祖父书面语,下一段用爷爷口头语,作者您能统一下么?或者说太祖父被家族神化,更多的活在家人描绘中,而祖父是一位更加亲切的老爷爷?)勇于与其斗争,使得阎氏家族可以扎根崖边~但是,从您的描述中,我看到的是您的太祖父耕牛挂铃铛,声音终日不绝,一副蛮横的嘴脸~扰民有理么?下一段您的祖父表现是一种正确选择,较之不敢维权的其他村民,您的祖父值得称道,抱歉因前文承接的感情,总让人认为这是一种农民式的蛮横和狡黠(必须强调,我就事论事,仅对作者在文中表述阐发个人理解,对于诸如“看不起农民”“不尊重老人”等大帽子,各位,谁爱戴谁戴,某幽承受不起)2.2 50页第二段 作者的祖父参加地下党,而厉氏家族有人被评为地主~厉氏家族和阎氏家族,原本是原住民和外来户的矛盾,经作者一番推论,感觉厉氏家族瞬间成为反对新政权的落后代表~家族矛盾恰好是新中国成立的时期,作者家因为祖父是地下党员,参与当地政权工作,于是占有了“政治上的先天到的优势”~一顶“不满新政权”的大帽子给对方扣上去,对方家族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否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此无意替地主阶级翻案什么的,单纯认为,家族斗争牵扯政治层面打击,不说光彩与否,起码这种表述我无法认同~3.个人吐槽~3.1 226页最后一行,227页前两行,这种掉书袋、报菜名的贯口列举法传承悠久哈~3.2 288页最后一句289页第一段,作者您的姐妹呢,能不吝笔墨敲几个字不?4.其他疏漏~4.1 243页第二段,这处表述如果引用正确的话,算是原作数死早(抱歉,本书确有引用出错的地方)~4.2 269页最后一段第六行,原文为“鱼笱效应”,本文写作“鱼苟效应”~当然,本书并非一无是处,列举几处赞同或者涨姿势的段落~1.79页最后一段~2.162页第三段~3.164页第三段~4.192页最后一段~5.233页第二段后半部分~6.247页最后一段第二条(该段为引用)~7.253页倒数第二段~总结下:作者试图通过自己家乡崖边村的变化,以小见大,反映建国后的乡村巨变~但缺少科学严谨的分析,没有拿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对策,更多的是沉浸在乡愁中的纠结、无奈和感性描绘,称不上一篇合格的民族志~另外,给作者一个小小建议,搞好与编辑的关系,否则会让人觉得北大社的某位编辑以您的书稿作蓝本,给自己上中学的子女设置了若干道病句改错练习题~如果您和作者一样焦虑,可以拿来读读;如果您想了解甘肃农村的变迁,可以拿来读读;如果您的某些观点和作者相悖,自省之余,可以看看书评,因为作者同样很纠结~

乡关何处?

——《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这是今年阅读的第三本和中国乡村有关的书了:《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和《我的凉山兄弟》。和前几本不一样,这本我读得特别快,一天就看完了,因为书中描述的很多情形都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过,作为一个曾经的农村发展工作者,书中描写的种种问题都深有体会。我简单总结一下中国农村凋敝和问题发生的原因:1、 经济。书中作者提到,农产品的收购国家是有规定的,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国家是有价格限制的。但是,对于农资的产品价格,却又是市场化。一方面,农资飞涨,农业成本急剧上升,另外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却如同蜗牛一样。“改革以来,农资涨价25倍,公务员工资涨40-50倍,粮食涨价仅有5-6倍。”2、 农业的低收入,导致农民外出务工,一方面在形成农民工潮流的同时,一方面也就意味着农村最有活力、最核心和最有生产力的人群:青壮年的流失。这群人的流失不仅仅意味着劳动力的流失,还意味着文化、家庭、社区和农村发展最核心要素:人的缺失。因此就导致了书里提到的:传统文化无人继承、家庭破碎、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和农村发展的劳动力元素匮乏。书中说崖边村最重要的3件事情:结婚、死亡和出生平常都是全村出动,是最盛大的事情,但是现在,连抬棺材的人都没了。3、 是什么原因导致农业收入低呢?城乡二元体制就是其中一个原因,重视城市,忽视农村;重视工业,忽视农业;用农村和农业来养育城市和工业,导致了农村地位低、待遇低、影响力低。比如,全国有期刊9000多种,三农期刊仅180多种;有报社2000余家,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仅几十家。在国家的眼里,农村落后,农民愚昧,是需要被改造的。4、 如何改造?曾经有过大锅饭,集体主义,现在则有现代化和城镇化。这2种改造的模式造成了更深的农村问题:共产主义主导下的社会改造和集体主义摧毁了曾经的乡绅,导致了传统农村文化和治理模式被连根拔起。在当时的集权治理模式中,成功的把农民组织起来了从事生产,效率固然高,但是农民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性。一旦这种集权治理模式结束,乡村立刻会陷入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尤其是在以自由主义经济为主导的思想影响下,个人主义加功利主义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和淡薄,继而引发了乡村社会发展资本的流失。而城镇化导致农村精英流向城镇,农村留不住人,书中提到了一个大学生村官,如何和农民达成一片,如何受到农民的西化,但是最后他还是得走。而农村的孩子读书就是为了离开农村,教育大纲也是大城市人制定的,内容也是以大城市、现代化,或者说西化为主。教育内容和农村是脱节的。5、 被改造的不仅仅是农村,更有农村的伦理道德。比如,书中提到,农村的孝文化逐渐消失,传统的舆论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教育和治理作用,近亲结婚、兄弟之家闹不合、婆媳关系紧张、家族之间不合。缺乏了社会发展资本,农村自治不过是一个苍白的口号而已。6、 随着传统治理结构的破坏,集权制后社会关系的颗粒化,农村自治变成口号,加上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与关注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它公益设施的建设维护与建设不足,比如30年来我国修的各类水库827座,这些水库大部分都是在1949-1978年建立的。很多乡镇医院本来也要撤的,因为非典才保留了下来,否则农民看病都不知道要去哪看。综上所述,农村现在出现在种种问题:收入低、人际关系涣散、农村凋敝、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败坏、农村治理无力、人才与精英的流失等,不是一个因素引起的,而是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各种政策、运动和市场化过程中综合因素导致。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作者也提出了一套解决之道,现分享如下,以飨读者:1、 土地产权问题。作者强调,要警惕土地私有化。我个人而言,目前持保留态度。因为目前的农村与以前的农村不一样,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所以未来农田功能与作用和以前比不一样,随着城镇化进展,农村以后会是以战略产业的方式养起来,所以我觉得未来等新农民出现后,可以有土地私有化,但是目前不行;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个人觉得这个特别重要,因为不仅仅是让农民可以团结起来,而不是独自面对市场。在减少风险的同时,还可以加强社区的人际关系,说不上是培养公民,至少通过集体经济,在有效回应社区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产生新的社会发展资本。但是这个不好做,因为农业风险太大,合作社好看好听,不好做。但如果做成功了,合作社的作用非常大。从经济合作开始,走向社会合作。3、 城市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的确,一方面,降低农村人口比例,减轻土地压力,让农业的生产比更高;另外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可以吸收农村劳动力,可以反哺农村。并且城镇化后,有利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甚至可以说,城市可以更好的养活农村,而不是以前农村养活城市。此外,未来农村养老是中国养老的一个点,不但为解决中国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后备,而且可以通过农村养老,给农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4、 加强农村建设。这个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村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网络发展,光纤等现代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重要,一个地方如果连电话都不通,怎么谈发展?另外一个就是农村文化与治理的建设。尤其是文化这方面,旧的已经打破了,而且没有继承人了,新的农村文化倒底应该是什么样?由什么样的人为主导?现代的农村如何治理?这些都是未来农村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当然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方式来,中国农村的土壤与文化与西方完全不一样;另一方面,我也反对盲目照搬过去,原因有很多,一个是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一个是农村结构发生变化,还有一个是整个社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农村文化与治理如何构建,是一个新的问题。5、 取消二元政策。无论是社保、就学、就业等一系列对农村存在偏见与歧视的政策都要消除,而且要加大对农村人才的投入与支持,才有可能把农村人才倒流的情况逆转。当农村能够吸引人去,尤其是年轻人发展,农村建设才有希望与机会。对于中国农村发展,我个人是充满希望,随着国家的发展,交通与购物的便利,加上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的发达,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出现,都极大的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为农村经济发展打通了一条大道;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无公害为主的新农业开始有了市场,而这些农产品是完全市场化的,没有价格限制;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为现在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奠定了基础,至少我看到我周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愿意返回农村,并在农村创业。未来中国农村,一定会摆脱历史的阴影,但是究竟会是什么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问农村

本书是我继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和熊培云的《一个村庄的中国》之后读的第三本有关中国农村专著,作者是一位从甘肃崖边小山村走出的记者。但由于作者年龄尚浅(1982年出生),本书较之前读过的两本在文章的深度以及选材的广度上尚有明显的差距。这里题外话要着重推荐前一本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这是一本让我深深震撼于当代农村现状的书,这本书正好映射2003年李昌平写给时任总理朱镕基一封信中所阐述的观点:“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反观本书,作者还是努力在提出自己关于当前农村现状的思考,这些思考又一次让读者去重新审视“三农”这一略显沉重的话题。本书的副标题中的“裂变”两字就是本书所要阐述的核心:乡村的人口结构在裂变——从过去的老中青三代,到了如今的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乡村的习俗在裂变——物欲的侵染让传统的乡土民风发生了根本变化;收入方式在裂变——由过去依赖土地,到现在依赖进城务工。这些裂变让现在的农村显得表面繁荣,但却里子凋敝。通过作者记录下裂变的农村,也在四个方面引发我的思考。1. 农村礼乐崩塌作者援引了国学大师南怀瑾针对礼仪发展历程的一段讲述,总结下来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先后是道→德→仁义→礼治→法治。而目前的农村传统上是依靠礼治,但是随着物欲对于传统农村的侵入,传统的礼仪孝悌让位于了现实的经济利益,人们从过往尊重长者让位于崇拜金钱。这一切的过程都发生在过去的30年,乃至20年之中,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太猝不及防,快得让法治观念还没有普及的农村陷入了一种制度真空之中。人们无法理性地看待自己在这一轮经济大潮起伏中的得失,心态的失衡导致了农村恶性事件的层出不穷。而想要依靠教育、依靠法治去弥补这一缺失又谈何是10年、20年的事情呢,因此农村目前陷入了空前的礼乐崩塌之中。这是农村目前面临的精神危机。2. 身份认同缺失下蕴藏的危机农民因土地而称之为农民,那么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在没有固定居所的城市称之为什么呢?农民工?但农民工是身份,但不是有归属感的身份,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隐患之一。农村的和谐来源于土地对于农民的牵绊,来源于乡里乡亲互相之间的制衡,而当他们失去了土地来到了城市务工,而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之时,那么他们是身份缺失的一群人。身份缺失是可怕的。诚如近日出现在法国的恐怖袭击事件,为什么是法国频发少数族裔的恐怖袭击。原因很简单,过往法国有着大量北非的殖民地,许多北非人民视法国为自己的第二祖国,他们渴望来到法国向主人一样分享现代化生活的安逸,但是法国人却拿他们当做流浪汉,连客人都算不上。缺乏身份认同的少数族裔便自行聚集在一起,由于彼此间命运同样坎坷,他们内心对于法国社会是怀有愤懑之情的,而且他们缺少主流社会亲朋好友的帮助以及接济(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就是家族内成员分布于多个社会阶层,高阶层成员会成为低阶层成员的稳定器),那么他们极易受到极端主义思想的熏陶,纵而做出一系列反人民、反国家的恐怖袭击。中国纵然没有如此严重,毕竟不涉及到族裔问题,但是身份缺失之病不得不医。3. 土地私有化的对与错过去受秦晖以及熊培云的影响,前者是极端的土地私有制倡导者,后者是浪漫主义土地私有制倡导者,本人也曾倾向于土地的私有化。我过往针对媒体种种关于出售土地的农民吃喝嫖赌、挥霍一空的危险言论嗤之以鼻,总是想回应一句,“你们管得着吗?”受本书作者对于土地私有化极力抵制的影响,我也发觉这个问题细细想来没有那么简单。土地私有化没有错,土地流转也没有错,我个人倒是不担心所谓的18亿亩耕地红线,因为没有道理非要让农民固守土地去种植被认为压低价格的农作物,为的就是让城市人民不会承担太高的生活成本,这原本就不公平。但是如果农民不具备商业知识,也没有具有公信力的代理机构,他们如何在土地流转的商业谈判中获得公允价值呢?也许农民会为了短期拆借而去抵押土地,一旦拆借到期无法偿还,那么土地就被收归他有;也许当时签订的抵押合同背后就蕴藏着太多的不平等,但有谁能为农民做事前的风险防控呢?在如今的商业文明中,农民的弱势才是根本,但对于这一点的扭转需要有专业的、具有公信力的中间机构才可以,这是又一个系统工程了。因此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当今的商业文明中,农民已经缺少了真正的发声机制,没有人从根本上是代表农民了。4.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明天作者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明天主要依赖于集体经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中国的农业经济出现过两次生产力刺激,第一次是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包产到户,第二次是以华西村、南街村为代表的村办企业。但在当今的互谅网浪潮下,传统的村办经济如果摒弃了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例如房地产、交通设施),单纯以产品而言,其生命力已经大不如前,华西村和南街村的现状就是最好的注脚。因为在互联网将所有的产品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横向大对比,规模化效益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这已不是农村企业家凭借一腔热血以及吃苦耐劳多的精神就可以获得成功的年代了(互谅网项下的中国经济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不单单是对于村办经济的影响了)。现在任何一个成功的产品都是科技+金融+营销+用户体验多重因素共赢的结果,这已经是村办企业难以企及的高度了。并且过往成功的村办企业我们也能看到背后领军人物的身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村办企业其实是私人企业,是家族企业。其成功是需要有一个恰逢其时的企业家为先决条件的。但是你是无法要求270万个自然村都有这样的企业家出现的,这显然不是一条共性的道路。所以在互联网来临的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看来越来越窄了。

理想中的村庄离我们还很远

理想中的村庄离我们还很远文/米雪生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许多农民因它而致富。真真切切的,我们一家八口人因为包产到户而富裕起来,我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咱们家都要感谢邓小平,没有包产到户,你们这些超生的,都要被饿死。“然而从八十年代的包产到户到今天,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并发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一直关注三农问题的纪录片导演闫海军,在其新作《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作者本身是从崖边走出来的大学生,因为亲身经历,和从事媒体事业的职责所在,书中所谈到的很多问题都体现出作者诚意。崖边自然生存条件恶劣,人们生活贫苦。这也许是全中国很多“崖边“的现状。“陇中苦,甲天下。“包产到户以后,生活是改善了不少,但是孝道衰落,人情冷漠,伙子里变成内斗的团伙,私心大于公德心等等。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同作者一般,走出崖边,或者打工或者定居于遥远他乡不再回来的时候,崖边成了一座空城。”现在村里像民国18年(1929年),像1960年,那时候挨饿把人饿少了,现在也是走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儿。“据统计,2000年到2010年,中国360万个自然村锐减到了270万个,更多的人涌进城市,过着不是非城市非农村人的生活,彻底将更多的崖边变成一座座空城。生活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故乡不再是一握手中的月光,它在岁月的进程中,渐渐异化分裂,变成了卡在人们喉咙的一根鱼刺,刺痛了我们的咽喉要道。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土地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改善,然而,人们思想上的路却越走越窄,以权谋私,侵占公用财产,为了蝇头小利大打出手的不在少数。很多人跟随城市的大军舍弃了自己的土地,留在土地上的人们却没有变的宽容与厚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最明显的莫过于崖边的丧葬礼节。先下因为人烟稀少,连找几个抬过世的老人的棺椁的青壮年都很难。这也许和腾讯纪录片《活着》一样,都存在那些被剩下的无人管孩子,孤独的老人,空无的房屋还有荒芜的土地,甚至是一条条荒无人烟的水泥路。然而,崖边只是千千万万个农村的一个缩影。它的裂变,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伴生的问题。人们因城市化而背井离乡,因背井离乡导致村庄日渐凋敝。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该以怎样的方式登场才是最合理的?城市化能给农村人涌进城市的人怎样的地位和身份才是最根本的?城市在城市化中寻求出路,农村也应在农村特有的经济形势中寻找一种合理的存在。城市与三农问题,相互依存却又矛盾重重,在城市化这条路中,互相渗透的彼此,该以何种方式平衡二者?

从文学作品到中国经济问题探究

乡土文学纪实作品。在本书的前半段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他的乡村自1949年开国以来的变化。写得很详细,很真实,他较为客观地描述了乡村中描述的问题,并从中提炼出了一些高屋建瓴的观点。例如,他提出了孝文化在乡村中的逐渐缺失是由于乡人观点的改变,是由于社会的改变:独立小型的家庭逐渐取代了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夫妻为轴取代了父子为轴。“外出打工的人过多,产生了包括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社会问题,造成了乡村的消亡。孝道文化的缺失。乡村中的政治力量,宗族力量,封建迷信势力,乡间互助组织势力。乡民间的尔虞我诈,为了小小的利益之争杀人夺命。教育观念缺失。上升空间狭小而拥挤。赌博滥行。下一代继承者的出走。道德观念的沦丧。缺水少地的农民贫穷的生活。基层政治触角的逐渐萎缩……”这些都是作者在书中对乡村的描述。你看到的什么?我看见的是一个毫无生机与活力的中国乡村(行政村)。这样看上去毫无生机的中国乡村,全中国有270万个。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三农问题。我对农村一直抱着浓烈的兴趣,私人原因自然是我的父亲就是从农村中出来的而我的童年也在农村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对农村了解得越多,越对农村抱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越意识到农村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崖边报告》一书再次挑起了我对农村问题的思考——农民何去何从?农村何去何从?在宏观经济学讨论课时,成朔同学在读过人大温铁军教授有关三农问题的文章后提出了缓解中国经济困局的一条方案——将3000万失业人口赶回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基建,工业等产业,让农村消化掉失业人口。当即这个提议就爆发出了巨大的反对声。我也是反对者之一,我认为这个方案高估了农村的承受能力,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与成朔所看见的农村不同而导致的异见。中国农村是中国巨大的后背资源,农民是中国巨大的支撑力量。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民无法得到等同于城镇居民的待遇,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他们唯一倚仗的只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除了要在泥土中取得自己明年的粮食,还要上缴各种税款,皇粮。这也是为什么那时的农民如此向往城市,向往成为吃商品粮的非农户口。在改革开放后,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上一个个廉价劳动力,为私企老板们赚取利润,为国家贡献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农民赚到了钱,于是更多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农村逐渐空心化,出现各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此外更可怕的是反智主义的盛行:中国的发展是迅速的,迅速到需要大量的基建工人,熟练工人,而适合大学生的较高端职位需求较少,加上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普通大学生的价值在某些时刻等于一个工人。当一个只有小学水平的工人拿到的工资和一个大学生的工资相同时,本身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很自然就会认为:读大学不值钱。这就造成了反智主义的盛行。农民的反智让他们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十分局限,本来就没有什么文化这就已经缺少了教育下一代的能力,再加上反智主义让他们觉得读书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些人的下一代可能最终只能限于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当他们的下一代出来工作的时候,时代已经不同了——中国经济已经不是那腾飞发展的十几年了,GDP增长率自2012年起就已经显露疲态,到2015年时已经首次破七,而这只是一个表象,还有更加深层次的问题隐藏在中国统计局的数据之下。中国经济在谋求转型。当年那批只要有力气就能赚钱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后代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渡期。全国大规模的基建已经基本完成,目前依靠基建来拖高GDP增速的地方基本处于西部,西南部,这与全国兴建村村通,高速公路,铁路,基站,大楼等基建不同,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显著下降。而中国创造能够由一批可能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实现吗?同时,我国的劳动资源成本在逐渐上升。曾经的中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企来华建厂,但是今天的中国已经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大批的工厂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西部地区转移,更有甚者直接减少了中国大陆的工厂订单,放到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国家以节约成本。于是,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再次下降。按照成朔的说法,这些失业人口达到三千万,如何处理这三千万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想把这三千人口赶回农村搞建设,他觉得国家也是这样想的。成朔的提议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反对者眼中的农村就是崖边那样的农村——毫无生机。如果把这一批人遣返农村,在现有农村的基础上,这批人的未来和他们的家乡一样毫无生机。一堆无业游民在农村花着多年的积蓄捣鼓着并很有可能无法收获想象中的美好结果,无疑将会对国家的稳定产生巨大的威胁。但是如果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对农村进行改造呢?情况自然会大有不同。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笔合算的资金投入。首先这个成本实在太大,如果可以把这样一笔巨大的资金放到农村去创造三千万的工作岗位,为什么不直接放在城市里创造三千万的岗位呢。在城市的行政效率高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优于农村,交通与信息发达与农村。如果最终目的只是要解决三千万失业人口的岗位,为什么一定要限制于农村建设上呢?除去农村,我们还有城郊,城镇,三四五线小城市等等。这些城市的发达程度也并不很高,人口密度也没有远远达到会影响环境,超出城市承载能力的程度,为什么不把资金投放到这些中小城市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失业问题不一定要从农村这个根上解决。其次,在农村搞基建以提供工作岗位并不是一个长远有效的计划。暂且不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假定这个计划的确可以解决3000万人口的失业问题。但是这个计划是长足有效的吗?一座桥,一条路需要建两次、三次吗?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可以一直依靠基建解决吗?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解决方案。另外,在农村地区建设工厂,将外来务工人员吸引回家乡的政策可以取得很好的结果,但是应用范围太小,并且随着制造业的逐年萎缩,风险较大,很有可能无法收回成本,最后造成恶性循环。我并不是说这个政策就是无效的,我们首先需要肯定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然而普及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也必须考虑。例如在中国南方,大量的山地、丘陵、河流将土地割得七零八落,难以建设大规模的厂房或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交通成本也会大量增加。那么这个地区的招商引资任务难度就高。资本流入少,发展就难。更不用说更为险峻的高山地区,可能只有将高寒地区的居民整体搬迁出平地,才能解决当地居民的贫穷问题。其次,投资建厂就会涉及收回成本的问题。随着制造业等实业的逐渐萎缩,我们很难保证投入的资金可以在一定年限内收回成本。而通货膨胀的问题需要着重考虑。首先,如果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无法超过通货膨胀率,那么收回成本这件事就显得遥遥无期了。然后,如果资金有杠杆,是从银行借贷或者民间融资,这意味着不仅要跑赢通货膨胀率,还要跑赢借贷利率。更可怕的是民间借贷,每月起码1分2,上限无限的利息费用就很有可能会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加上日益增加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工厂很有可能资金链断裂。而由于银行审核贷款时的制度使得银行更多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面临破产威胁的工厂其实很难从银行借到现金流。那么接下来的选择要么是民间借贷,要么是宣布破产。这两个选择都不妙。这里所虚拟是比较坏的情况,并不排除有的工厂有实力有技术做得蒸蒸日上。但这样好的工厂必定是抢手的热饽饽,贫困地区政府需要使出何种手段才能从富裕地区手中抢到就尚未可知了。把3000万就业人口赶回农村,依靠基建和工业的做法在我看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我看来,甚至只能是强心剂,能使人回光返照却可能死得更快。这3000万人,如果回不去农村,就只能留在城市。一个萝卜一个坑,曾经容纳他们的坑是低端制造业,建筑业,矿业,冶金,水泥,玻璃之类的只需要力气不需要文化的产业。现在这些坑越来越少,萝卜只能换一个坑了。只是城市中还有多少这种只需要力气不需要文化的坑呢?这样看来,他们只有回农村这一条路了。虽然是强心剂,也能振奋一时。难道有些人是注定被牺牲的吗?想到这里,更多的是绝望。我还应该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事,才能想出更好的思路。再说说此书的其他内容。我的态度可能就会略带偏激了,因为我觉得作者也许是一个好的纪实报告类作者,但他的书并没有体现出他拥有什么深刻的经济学知识。所以读者们不妨只读前半部分,对于作者提出的建议真的可以仅限于建议。至于一些价值观的取舍,我觉得我和作者三观不和。基于我的三观,真的建议读者们只读前半部分中不涉及三观的地方就好,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农村地区的状况。

裂变后,如何重组?

当我知道阎海军是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崖边报告》时,内心颇为震惊,这意味着他从25岁就开始了家乡的裂变记录。大抵,从农村走出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书写故乡的本能欲望,只是,有些人写在纸上,有些人写在心里。“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西北一直荒凉。阎海军生长的崖边村,就在没有草,没有树的陇中黄土高原。村子不大,八十一户,十五户已经常年上锁,无人居住。崖边,真是个贴切的名字,这里男女老少的生活境况,确实像站在凛冽的悬崖边上。有智者说,人生就如落花,幸运的落在洁净的草席上,不幸的陷于污泥中。崖边的村民,显然就是不幸落在污泥中的一群。胎儿可能会因为没有出生名额被活活拿掉。被生下来的,一断奶父母就出去打工,年老的爷奶看不住,一不小心就淹死在河里。再大点,每天走几里山路去上学,吃冷饭或者饿肚子。一成年,就去打工,运气不好进了黑厂,尸骨都回不了乡。留在村里的,奢婚让贫困的男人娶不到正常的媳妇,成为光棍。正常的女孩被父母当作筹码,换个好价钱交换兄弟的婚姻。到了中年,疾病渐多,宁用土方迷信,不去医院花钱。到老了,存在的价值跟着生产力一起消失,被子女遗弃,要么饿死,要么自杀。关于个体村庄的真实记录,不论是早期黄树民《林村的故事》、林耀华《金翼》中的黄村,还是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之小堡村、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不同时代,不同书写方式,却有着共同的关键词:贫困、流离、饥饿、疾病、死亡。到底是我们习惯了对农村进行沉重的书写,还是事实原本如此沉重? 2000年到2010年,中国360万个自然村锐减到了270万个,而阎海军的崖边,也只是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之一。被书写下来的这些个案显然无法代表农村之万一。即便被记录下来的这些,也显示了村子间的巨大差异,如南方的林村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内地的打工者们,轰动全国的华西村更是富得流油。只是,这样的传奇很少被复制成功,他们究竟还算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也值得思考。真正的农民整体上到底是怎样一种处境?从农村走出来的林耀华、熊培云、梁鸿、阎海军们,当他们开始记录村庄的时候,他们的双脚早已离开了那方土地,他们的眼睛已经不是农民的眼睛,他们的笔更不是农民的笔。真正的农民在想什么,他们自己没有表达,而一个叫余秀华的农民诗人说:多少年来,人若问我在哪里,我只能回答他: 活着。阎海军是纪录片导演,他的记录既有媒体人理性的外部审视,又有身为崖边人从心流露的悲悯情怀。他认为,乡村这种悲惨的生活状态,皆源于秩序的 “裂变”。在现代化观念的冲击下,传统儒家社会结构发生裂变,维系乡村的核心力量——宗族关系式微。公社解体后,象“伙子里”这样的集体整合力量进一步瓦解。就连有助稳固社会秩序的各种民俗礼仪,也渐渐失去传承。在儒家礼治已经崩溃,现代法治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农村人心浮躁,道德滑坡,兄弟阋墙、虐待老人、凶杀案件履见不鲜。费孝通在《中国士绅》 中曾提出“社会侵蚀”的概念,由于城市兴起,乡土社会传统生活方式被破坏,社会资源被过度消耗,农村知识份子一去不返,以及不从事农业生产也不工作的寄生阶层的产生,都是对乡村的社会侵蚀。这与阎海军提出的“裂变”异曲同工,却早了半个多世纪,农村今日之现状,历史早已发端,并为社会学家所预见。1947年,费孝通在伦敦经济学院发表演讲时讲到:“中国社会变迁的进程不该是西方文化的简单移植,而应该隐含着对一种与和谐统一的内在精神相适应的社会结构的重组。”时隔半个多世纪,这种“重组”或许正是“裂变”的解决之道。只是该如何重组,不仅考验着新时代的改革者们,也考验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城市化背景下的乡土之思——读《崖边报告》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传统,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农村则是广大农民的聚居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农民们常年辛劳,却食不果腹,过着最为悲惨的生活。多数人温饱问题的解决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土地对农民的约束关系开始解除。很多人从辛苦劳作却收获无多的土地上离开,拥进城市,谋求更好的出路。农民进城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对农村来说,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闫海军所著的《崖边报告》,从自己熟悉的家乡说起,以小见大地反映出目前中国农村的现状,读来令人深思。在全社会普遍追求物质的氛围中,号称朴实善良的农民本性也变得扭曲。一些诸如“孝”等传统道德,在物质追求的摧残下变得脆弱不堪。兄弟们因赡养老人反目为仇,还有像厉敬明一样,有病儿子不给治,自己绝食而死的极端例子。在这种物质追求中,农村中男人们的婚姻也成问题,因为无法支付巨额彩礼,产生许多大龄剩男,还出现近亲结婚的背伦事件,着实让人唏嘘。说到底,在今天虽然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但是依然算不上富裕。闫海军的故乡崖边位于西北的偏僻之地,和中国当前的农村一样,崖边越来越呈现出空心化的局面。就像书中的厉敬明老人时常念叨的一样:“走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儿。”青壮年农民为了获得物质生活的改善,常年在城市奔波,农村里常常是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老幼相依。他们不仅在生活上缺乏扶助,在精神上也得不到呵护。而且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让中国又面临着“因贪婪物欲催生的城市问题”,城市中人口拥挤、环境污染……正如闫海军所警示的,“人类不控制城市的爆炸性扩张,城市会将人类爆炸。”所以,闫海军在本书中呼吁“守住乡土”,他倡导农民量力而行,自我精准定位,在不离乡土的情况下,就地迈向现代化。在闫海军看来,目前松散的小农经济形式相当羸弱,很难担当起乡土建设的重任。在对比小岗村和南街村的发展之后,他提出要警惕农地的私有化。闫海军还亲自去南街村考察,对这一闻名全国的样板村钦服不已。但是闫海军的考察又有点走马观花,可能只是皮相地看到南街村的面貌,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无暇深究,这也是一些学者提出的质疑。总的来说,在闫海军的《崖边报告》中,他以自己熟悉的家乡崖边为标本,详细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农村中的一个小小角落,而且这个角落对于城市化的中国来说,还算比较有代表性,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存在一定的共性。闫海军以崖边为切口,试图分析乡土中国存在的问题,也试着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所反应出的问题是否全面,提出的方案是否合理,都还有待商榷。但是闫海军在本文书写中的忧患意识,表现了一个热血青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行文中笼罩的浓浓乡愁,所表现出已经城市化的人对故乡既思念又隔阂的情感,也让人感动。

乡愁崖边,乡源中国

————献给《崖边报告》,献给变革中的苍茫时日文/边江在真实严酷的田间调查面前,题记是矫情和虚与委蛇的。于是,平铺直叙,真实评阅是我直面这片厚重黄土,对《崖边报告》乡间调研的最大尊重。人们常以”身临其境”形容文字的深厚功底,将他人之历程闻听之故事加以幻想虚构呈现的宛若亲身经历。殊不知,将亲身见证身边世故乡里情愁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客观呈现深刻展示,则又是一种别样的韵味,因为你的文字需要让读者感受你的心路历程,真情流露,又能将扣问的深重展现的真实而又客观。从这一点上,作者阎海军是成功的,他记录了这片乡间的真切,也展露了这片土地的不幸;他流露了亲身经历而掺渣的殷切情感,也如社科报告般的对这片土地的裂变冠以深切解读和记录。作为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作为崖边走出的凤凰男,阎海军的眼睛想必也是生疼的。他接受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而摈弃农村的现实,也会对崖边乡间无处安放的黄昏心生忧虑。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这里的人民用时代传承的坚韧毅力与大自然和命运抗争,汗水和勤劳绵续着生命的尊严,绵续着对于生存的渴望。记忆中故乡的美好残影,对崖边乡土的固有挚爱,文字的胶片如摄影徐徐扫过,记录那些我们在文学著作,新闻报纸中看到的些许久远,仍在变革,正在发生的辛酸历程。《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深刻隽永20万字,乡土的裂变和务农的守望填满了这本厚重报告的每一页。空巢老者,留守儿童,人民公社解散恍若昨日,老人绝食自杀如在眼前,还有崖边的古堡,塬上的放羊老汉,日渐失落的乡源教条,沦陷土地下的法制迷茫,所有的一切都展示着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大西北的农村乡间在正城市化的发展中日渐衰败,日益颓废。塬上的他们也曾兢兢业业,陇中的她们也曾心怀希望,然而,残酷的乡里现实是,夏天绿意的村庄缺少人的踪迹而日渐阴沉,冬天肃杀的田野人迹罕至而更显孤独。在这里,没有照顾老人的贴心子孙,无法采购人间亲情的温馨,乡源厚重的崖边就这样在井喷式的社会化流动中,被时代的浪潮,被城市化严酷的分割,被不可逆转的命运向后推得越来越远,遗弃在茫茫尘埃中。故乡,永远是一个令人惆怅的符号。不得不说,自己不是一个深刻品尝过乡愁离苦的人。混沌走过的24年,似乎从未在离家很远的地方长久停留过,就连大学时代的些许念家也不过是在同省另一座城市的来回穿梭,与其说是思乡心切倒不如说是厌倦了新鲜来得更加贴切。身边也有那么个来自异乡的朋友,五大三粗,胆大心细,离乡久居,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在电波中传递笑声的播音主持,他融入这座江南小城的寻常巷陌,他的开朗外向源于天然而发自内心,而只有多年未曾改变的东北乡音,和他一年三趟的一路向北,昭示着他归心似箭的思乡之情。深切的思念,造就了的游子,也造就了愿意揭示故乡裂变,憧憬美好前景的阎海军。于他而言,将来自故乡的人情世故,裂变焦土缀成文字绘成作品,是身为崖边后裔的职责所在。我们永远缺乏和崇敬这样的人,这样寻求真理的人,这样独立思考的人,那些记录真实的人,这样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这样捍卫权利的人,这样知道世界并不完美,却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找到你,支持你,成为你。中国,本就是个乡土性的社会。《崖边报告》洋洋洒洒20万字,看似是对大西北崖边村落衰亡世故的深刻纪实,实则是整个中国迈向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的痛苦变革。一叶而知秋,一村看一国。从崖边的老农和孩童中,我似乎望见了中华大地的千百万村庄,望见了村中的亿万农民,望见了亿万农民心中无处安放的迷惘和困苦。他们清贫,他们勤劳,他们无助。在裂变的世界里找寻一条救赎之路。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五谷丰登,祈求你们在历史的裂变中安然如初。乡愁在崖边,乡源在中国。(完)

《崖边报告》:比黄金更贵重的东西

作为一本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展开,探讨“乡土中国”的纪实作品,在《崖边报告》里,作者谈到了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谈到了“因为人类过于急功近利、过于自私自利,人类拥有的平等比人类拥有的黄金还稀少、更珍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作者看来,中国乃至更普遍意义上的“农村问题”,其根源是对于发展的迫切需求导致的平等缺失。因为不平等,人们才努力逃离乡村,或是在徒然困居在乡村——“底层”,打发着没有希望的生活。阎海军的这本《崖边报告》,遵循的是社会学里通行的“小切口、大问题”研究方法。他所选取的“小切口”,是自己的家乡崖边村,它同时也是千千万万个“正在裂变”的中国村子里的一个。对于作者来说,选择这样一个案例来进行研究,最大的好处便是作为“内部人”,他“掌握外人所不熟悉的鲜活丰富的生活细节”(祝东力,《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研究员)。而同时,他又是“走出来”的崖边人——他可以拥有更好的视野,去透析这样一个原本生机勃勃、曾在最不适宜生存的黄土层上努力扎根长成的村庄,究竟因何而在分崩离析,“一点点死去”。既然素材很是丰富,那么可切入的点也就是很多样的。这在《崖边报告》的前半部分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崖边人”生活的一切,生养、婚娶、死葬,都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的发生而逐渐改变着,而改变的焦点则是人自己——崖边村的人变得少了,变得贪婪了,变得绝望了。无论怎样,绝望总是一种心态——人可以“安贫乐道”,也可以在衣食本无忧时郁郁寡欢。在物质层面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固然使得乡村生活变得艰难,而这种艰难倒逼出的,并不是像之前人们对抗贫瘠时的积极与努力植根,而是消极与逃离。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摧毁的,并不是某种经济模式或是社会进程本身,而只能是人——某一个或者某一群。他们真的流离失所了,没有了故乡,没有了可以让人心安的地方——“进城以来,故乡一直是令人惆怅的符号。在城市里怀念故乡,希望回到故乡。真正回到故乡时,故乡的贫瘠又会让人非常失落。”故乡不再是宁静的,而是冷清死寂的。昔时饱含的满满希望,今天却只能通过出走来实现。出走终究是要回来的,可离开的人们,能在故乡碎裂之前回来吗?应当说作为一本“纪实文学”,《崖边报告》的阅读,是可以让读者切实感到现实的压迫感。“报告式”的例行分析在作品后半常常出现,多多少少削弱了作品的可读性,显示了作者自己的某些局限性,但这样的处理也无可厚非——面对现实,再多的惆怅也是无济于事。人们到底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对于人自己生存的区域。只是在着手改变之前,需要认清的,是事到如今,人们的物质性匮乏并非是决定性的。真正让人恐慌的,是故乡的裂变——那里终将变成人们回不去的地方,可它却总让人心心念念,如黄金般宝贵。那本是黄金般的应许之地,可事到如今,却让人两难。

乡土中国裂变中社会问题

1、农村的光棍问题直接原因:贫穷社会价值观的裂变,促使所有人向金钱、享乐、物欲看齐。2、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老年人自杀的原因:甘愿型、激愤型、绝望型、孤独型。根源:农村的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妇女权益得到维护。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平衡代际关系被打破,家庭关系的主轴由父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化。3、农村家族关系的瓦解。包产到户分化了家族矛盾。家族矛盾从集体化的大框架中跳出来,变成了户与户的对立。政治治理发生了很大改变。4、农村冲突的增多。社会基础结构的裂变。2000年以后,两级分化加剧,人心浮躁,心理失衡,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变得愈发脆弱,人与人的矛盾很容易上升为冲突。农村治理现状:礼治崩溃、法治难张。信仰真空,人性堕落。5、农村的教育问题。农村的民办教师、代课老师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撤销师范以后,一方面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缺乏教师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育不均衡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源在整个社会制度的构建上。6、农村的干群关系。政治权威难以深入到基层,鸡肋的村干部。7、农村迈向现代化问题。土地产权问题。城市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更为迫切。守住乡土:在稳妥推动城市化,较好安排进城农村生存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倡导农民量力而行,自我精准定位,在不离乡土的情况下,就地迈向现代化。

何处故乡,乡村中国的进程史

文/猫豆小漾 静谧安详的村庄,悠远清扬的歌声,无忧无虑的收税,纯洁无暇的少女,其乐融融的场景,回想沈从文精心营造的乡土世界,一份与世无争的湘西农村天堂便晰然呈现,也引来了无数人的欣欣向往,一心前往那仿佛天堂般的圣地——湖南凤凰,而我,也沉浸在《边城》、《长河》这些故事之中,并渴望踏入这份净土,一寻心中的那份安详与宁静,追寻沈从文构筑的家乡,或许这只存在于那时,存在于那时偏僻,无人踏入的小镇,存在于沈从文儿时的故乡。凋零散落的环境,残缺不全的教条,沦陷落魄的的文明,颠沛流离的家庭,颠覆伦理的婚姻,茫然无知的迁徙,这便呈现在阎海军的书里,不同于那份美如幻境的家乡,构筑的是一种截然不同断裂式的分离。同样的想吐农村,同样的家乡场景,却是两种不同的结局。这边是阎海军故乡里的真实故事,那个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崖边,旱海核心区域的一个山湾里,在这个偏僻荒凉又闭塞的村子里,发生的是些难以想象的真实故事,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的乡土社会却被遗弃。为寻求一份出路,乡村劳动力奔向城市,以此引发了大量的农村问题,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极端落后,中国在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引发了“新乡土中国”的各种问题。在作家的书里,他便将故乡农村的真实场景一一呈现。为了繁衍生息,崖边人以兄弟姐妹换婚为代价,甚至选择近亲结婚,而高昂的彩礼也是贫困崖边人婚姻的大事之一,以女儿的彩礼钱作为儿子婚宴的救命稻草;村里老人不愿生命延续,往往以绝食自杀的方式来解救贫困的家庭,子女不承担赡养义务,甚至将老人送至废弃窑洞,默许老人的做法;本是同根同组,却引发家族仇恨,上升到宗族厮杀,以致背井离乡;意外事故的死亡要上升到在村中做法事,搞诵经大会来消灾;地处偏僻,教育落后,上到初中便结束学习生涯;外出打工寻求活命契机,却在打工过程中不幸夭折……种种似乎在小说中才会出现的离奇情节在书中真实的上演,似乎有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让人惊愕之余又陷入无限的思考和悲悯之中。当然,崖边的生活又有着暖心的情景,虽然贫困,但也有坚持孝道的家庭(宋喜喜和妻子严转香孝顺老人的事迹),政治经济弱化多年,终于引来大学生村官的到来(“80后”张文的出现,并带领全村人开展药材种植,开创改善民风的创举);国家教育政策大力扶持,普惠到一些偏远地区(中学里住校生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里发生的不仅仅是崖边一个村落的故事,更是中国迈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出现的种种问题,正如书名所言,这是《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是“关于农村中国的民族志”,故乡的落脚点是家园,理想而去的人终不能忘的故土,不论城市化的进程如何迅速,但终究要留给农村一段适应的过程,然而在这个进程中,因为各种问题引来了乡土文明发展中的一些不适问题,继而发人深思,这边是作者想传达的深意,不仅是单纯的呈现,作者还在其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农村当前发生的“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价值之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分析。除此之外,更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无比怀念,看完全书,不禁也让我陷入一番沉思,若是有一天,城市化进程得以实现,那村落会置于何地,那残留的一些古文明又会何去何往,是否还会有无数村人心中魂牵梦萦的家乡,是否还会有那片宁静悠闲的小镇,有那个与世无争的湘西世界,又不被商业化浸染的纯净天堂。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782823902@qq.con

乡土癔症

一个作者,在写作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臆想中,写出来的东西,至多只能算小说。把此书当小说读,简直就是在污辱文学。而此书流布的过程,不禁让人怀疑,癔症和弱智,居然是会传染的东西!抛开见解上的分歧不说,此书的写作基础非常薄弱。作者基本上没有对研究对象做深入的田野调查,来自其本人的第一手资料屈指可数。大量的乡土材料来自于家人的回忆和叙述,而且都没有做过比对核实。在没有原始材料的情况下,作者于是通过引述他人论证,来发表一些议论。而其所引述的资料,绝大多数是新左派的一些农村调查报告。当然,除此之外,作者注意到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于是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和南怀瑾的“新国学”都被征引于书中,实在令人大开眼界!那么癔症患者的脑子里又装着什么货色呢?一言蔽之,就是“五反”——反文明、反民主、反市场、反城市、反资本。作者将传统农村臆想成一个飘荡着田园牧歌的世外桃源(传统农村的愚昧残忍,论及的专著和文学作品已经很多了),现代农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是以上五者造成的。因为现代小家庭关系的巩固和女性意识的增加,于是“亲亲孝孝”的传统伦理崩塌。因为改革开放后获得了有限的民主和自由,于是农民的权威意识淡薄,不像公社时代那么容易管理了。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导致农业经济的萧条。因为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所以城市居民都是带有“原罪”的剥削者。归根结底,资本是罪恶的渊薮。这样的理论水准、逻辑思维和智识能力,即使作为高中作文,也足够令人瞠目结舌。而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甘的恨意,证明作者最缺少的是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常识。作者为现代农村开的药方,亦无甚高论,一则回归“传统”,一则依赖国家扶持。两者俱为“现代化”的反动。客观地说,国家的农村和农业工作确实做得不到位,还有可以改进之处,但其前提有赖于农民自觉的意识。以“新农保”为例。城市职工能获得养老金是因为按照法律在缴纳“四险一金”,而农民在缴纳社保时推诿扯皮,那又怎么会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呢?所以城市、或者说“现代化”作为主体,在反哺农村时,也需要有所侧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经济上的援助外,现代化城市更应该努力向农村传播现代社会的文明观和价值观。如此,农村和城市不再是壁垒分明的两个世界,而是分工不同却共享资源的不同地域;农民则是以农业为职业的“城市人”。这是在发达国家被证明是成功的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就我身边所见,不少来自农村或小镇的青年,也在努力适应“现代化”的规则,这才是一条进步之路。2010上海EXPO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真是浅显易懂的真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代表着追求现代化的道路。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民,也能走上这条大路。

触动内心的,是现实深处的细节

简评《崖边报告 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近年来,“乡村在凋敝在沦陷、乡土文明加快消失”等,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严肃话题,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日渐增多,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由于对这方面较为关注,我接触到了较多的素材和内容,看到阎海军《崖边报告 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一书后,很快就被书中大量翔实的细节触动,为作者严谨的分析论述折服。阎海军是从甘肃省通渭县崖边村走出来的80后青年,“提着笔杆子进城”后,长期从事“三农”问题调查研究,也是独立纪录片导演。他把调查研究的目标定在了自己出生成长的土地上——崖边村。在时间跨度上,大致从1990年代开始;在具体事例上,以崖边父老乡亲的日常生活为样本,对陇中大地上这个村庄二十多年的变迁,进行了客观翔实的记录。对这种急速的、不正常的变迁,作者称之为“裂变”,书中所有的内容取舍、谋篇布局、观点分析均围绕“裂变”来安排,主题集中,聚焦准确。同时,在分析原因、表明观点时,作者参阅了很多权威的文章资料,使得内容更为全面。对于研究三农问题,特别是中西部的三农问题,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本书的具体内容上,作者以专一的视角,用乡村生活深处的细节铺陈,对崖边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乡村秩序和管理、精神信仰和迷信、教育、离村进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最现实的问题,进行了场景化的展示。这些触手可及的现实内容、曾经的生活场景,相信每个从农村走出来的70后、80后们都会有切肤的体验,都会有如临其境的感受。关于崖边村细致入微的描写,像一把锋利的锥子,刺破了我们乡愁的温情,让真实的乡村裂变得以展示,让游子的乡愁得到共鸣。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虽然青少年时代在豫西地区度过,和作者家乡相距甚远,但读这本书时常常掩卷沉思,许多场景和事件是那么的熟悉。在观点的提出和分析上,作者聚焦于“崖边”这个陇中乡村的“点”,发散于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三农课题很大很宏观,但切入点很细小很微观。但正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菩提”一样,作者从微观的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由此形成的观点也是水到渠成。这不是某些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调研论调,不是“选择性调研、选择性分析”的取舍,因为这种取舍的背后,往往是“屁股决定脑袋、位子决定调子”的体制性限制。在笔调上,本书和同类题材的书也明显不同。以一个村庄的视角来研究记录当今中国之三农问题,有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熊培云在他的书中,从民国时的小堡村说起,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加入了很多个人的观点看法。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夹叙夹议风格相比,本书在内容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像记录片一样对事物的原貌进行展示,仅在每个章节的最后,发出作者的观点和声音,这或许和作者从事纪录片导演有关。而作者的文风略显平实沉郁,这与叙述沉重的乡土问题是相称的。“乡土情怀”是当下很多人热议的话题。但是在这一重大的社会课题和时代转折点前,再多的情怀也于事无补,再多的抒情都显轻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观察分析,是最根本、最有用的办法之一。本书以《崖边报告》为名,那么向谁报告呢?我的理解是向决策者们报告,向关注三农问题的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和有关学者报告 ,向那些像作者一样走出乡村、不忘乡土的千千万万名乡土子弟们报告。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这样的“报告”出现。孟人梦言原创与2015年9月23日 使用转载请豆邮或QQ13396582联系

廉价的乡愁

从乡土走出去的城里人的乡愁是廉价的。农村的习俗、节庆乃至婚丧嫁娶都是和土地相关联的。如果为了所谓捍卫所谓的乡土文化,而又将农民绑定在土地上,真的是莫名其妙。1、作者是个小左愤,痛恨自由主义,贬斥美帝阴谋;2、该书的崖边村往事和恩怨情仇包括作者的读书窘况都勾起我的回忆和乡愁;3、书中的过去家庭以父子为中心的主轴转变为夫妻,结果削弱长辈权威导致孝道不存的转述挺有意思;4、作者对国家权力从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撤出导致基础建设、教育投入、医疗卫生乃至道德教化缺失表示遗憾,对其真空被封建迷信和宗族势力等返潮填补表示锥心之痛;5、土地私有化就一定会导致土地兼并么?6、对于这种现状也寄希望于南街村或华西村那样的能人或英雄出现;7、一直在悲情论述农业和工业的剪刀差导致农村被改革开放列车所抛弃,但如果真的农产品市场化,国外优质低廉的商品涌入,中国的小农规模生产的能顶得住么?传统的农业技术含量太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集约化的工业化的且需要金融资本注入的,产权不明晰。。

对《崖边报告》的一点感受

从村庄走出是一种渴望和必然,而出走之后对村庄的惦念的哀痛更是一种必然。《崖边报告》记录了一个叫做崖边的地方。崖边是怎样一个地方,在作者阎海军的讲述中,这个位于陇中地区的村庄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跟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多数村庄一样,正处在不可挽回的衰败当中。以崖边为样本,书中提及了很多发生在中国农村的事件:人口锐减,尤其是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导致的村庄活力的丧失;留守老人的孤苦无依,尊严丧失;因男性外出务工而催生的婚姻失守、家庭不睦;以婚礼、葬礼等风俗为表征的农村传统文化根基的朽落;当然还有孩子,他们的教育、成长、情感缺失。这些问题人们并不陌生,它们反反复复出现在电视、报纸、网络中。就在前不久,各大网站还登出了某地八旬老人饿死家中的新闻。照片中的老人衰弱地俯卧在一堆肮脏的破棉絮中,皮肤下骨架上清晰可见。类似的新闻事件像是冰冷月球上的无数坑洞,当它们以极惊悚的造型呈现时,总会引起很多不满和愤怒。面对故乡的衰弱,作者未曾袖手。他用脚步丈量乡间的土路和篱墙,用文字记录乡土中国的裂变和崩析,替无法自我表述的乡村留一份存证。作为读者我能够体会到,在讲述崖边人的生活时作者的情感是真挚而诚恳的。被抽空了新鲜力量的崖边是当下万千个村庄的标本,残酷的是这份标本还未彻底风干成为历史。一切都正在发生——水份的流失,生命的逃亡正在火热地进行。书中的叙述平直朴实,却又饱蘸感情,他体现的一个田野记录者的自觉,也写出了与村庄远离又依偎的复杂关系。“现在像民国18(1929年),像1960年,那时候挨饿把人饿少了,现在也是走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儿”,厉敬明老人的话不悲不喜,无怨无忿。村庄的萧条源于人的流失和逃离,没有了人,连葬礼都冷清。困在田野上的人集中写了留下来的那部分崖边人生存的艰难,承担不了奢婚的男人,无人奉养的老人。他们构成了崖边如今惨淡的现实。当然阅读本书的过程亦有梗阻,其原因来自于分析和议论部分。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和豆友“做一只快乐的小豚 ”感受略同——“但在追根溯源中却显得有些苍白和教条,甚至是多余。理念和立场上的不合永远阻碍阅读体验”,如农村养老何以如此艰难?《无处安放的黄昏》这一篇中给出的原因是“孝剃尽失”,而孝剃的关键是作为儿媳的女人。于是作者归因至——父权夫权衰落,妇权兴起、女人干政是老人不被孝敬的原因,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看似通畅实则逼仄的思路。似乎在作者的思维中老人的幸福和女性的解放是个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无法实现之悖谬。似乎喊了多少年的女性解放是以现代之名终结了传统中国的父慈子孝。诚然,农村养老在如今的公共语境中仍是一个难以明了的困局。囿于问题的复杂,作者的剖析只能止于政治十分之正确的弘扬中华传统孝道。又如在《奢婚》一文中,作者把焦点放在了农村男性结婚难的问题,以日渐攀升的结婚彩礼和几个生活困顿的光棍反思了时代发展对婚姻家庭的冲击。在男性视角下,崖边婚礼是愈来愈成为广大男青年的不能承受之痛,但就我的认识而言农村奢婚和高价彩礼表面上反映了婚嫁中女人的所谓身价,其背后是女性意愿的不被尊重和女人的“物化”。作为女人被糟践的证据,本篇中不是还提到了换婚吗?儿子娶不上媳妇,家里的妹妹正好嫁出去给哥哥换门亲。面对此种陋习,男性作者只看到了男人娶不上媳妇,而看不到女人的屈辱和被牺牲。阅读《崖边报告》让我想到究竟怎样才是好的田野调查?这个问题在我看到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后似乎有了一点启发,她说:“这是一个归乡者对故乡的再次进入,不是一个启蒙者的眼光,而是重回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精神与心灵。它是一种展示,而非判断或结论。”

乡村的凋敝不是改革带来的副作用

这本书,一开始是吸引了我的。但是当读完一半的时候,只觉得莫名其妙。前半部分的案例,让我了解中国西部还有这么贫穷落后的地方,后半部分的分析,在我看来,真的与这么书的主旨没有太大的关系。作者讲到,现在的崖边很多人外出了,农村的衰败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老旧,让作者感叹包产到户这个政策不很好。如果只是纯粹的感叹,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作者偏偏在运用一些不很熟练的理论来解释自己的这个感叹,给出一个结论就是还是集体化很好。集体化好还是不好,在中国这么广袤的土地上,好或者不好都可以找出相应的案例来证明。作者见到了集体化的南街村和华西村的富裕,也应该见到东部沿海大量的乡村通过包产到户实现了富裕。对于崖边的人,他们的外出打工是包产到户赋予的,使他们自由的选择或者说对他而言是利益最大的选择。对于一个亩产只有几百斤的地方,一家人辛勤的劳作只能换来基本温饱的地方,或许离开是更好地选择,也是必要的选择。

崖边报告 之报告

仅从报告文学的角度,我觉得这本书深度是不够的。每一个章节我对作者的评述性语言都打了无数的问号。看到最后,想果然是中国式记者。就如作者所说,他的一些观点,立场我实在难以苟同。想写的好似比较多,但是又都觉得很苍白,不分农村和城市,社会问题到处横行,我们的容忍度一再被刷新。也不便于和别人的观点去争论,样本数量不够,样本过于特殊,立场不同,有时候都容易造成观点不同,甚至对于实践家而言,会在田地里面笑话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观点。但是一个问题的呈现就值得我们去做反思。反思和行动结合,一直都是我们的弱项,这造成很难直指到本质问题、拿出解决的方法。回想起来,其实问题的关键都指向一个地方,只是我们心中都知道却不会讲。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在此表达之。

家,是出发的地方

作为一部探讨“新乡土中国”问题的纪实作品,阎海军的《乡土中国》描写细腻、真实感人,他以自己的家乡作为探讨问题的个案,在记叙家乡变化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土问题的焦灼,而在探讨“离家”与“回家”这个问题时,则更多地见出作者对乡土文化、乡土民俗的悲悯情怀。崖边是陇中的一个边鄙村庄。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陇中苦甲天下”,但放眼全国,类似崖边这种处于裂变时期的村庄,又有几个是不苦的呢?为了生存,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投奔到了城市,村子里剩下来的只有老人幼童或病残人群。而这些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则是很难有所保障的。最初离家的那些人,本是为了更为风光体面地回家,或者把家中亲人接到城市居住。但打工生存着实不易,而这些人又长久地漂泊在外,与乡土社会的隔阂日渐加深,于是回家更成为了一种奢望。其实,对于处于裂变时期的农村人来说,娶妻生子、务农耕种、养家糊口,哪一个不是奢求?为了生存,只能离开,而离开就意味着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回来,离开就意味着抛弃掉养育自己的那个乡土社会,于是乡土文化、乡土民俗等本应该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也就等于“后继无人”,而乡间的封建迷信等落后的思想行为却大行其道。这些离乡的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中也是难以安家的。这便造成了“乡村有家不能回,城市安家实不易”的局面,而这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家,成为了青壮年人群出发的地方,并且他们有可能一去不再回来。于是,乡土文化便越渐凋敝零落。一方面是城镇人口的膨胀,一方面却是乡土社会人丁不旺。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乡土社会的“主力军”,但他们却生活在精神与物质都相对滞后的封闭环境里。看起来,他们倒是有稳定的家,可这种扎根在落后贫困土壤中的家,不仅无法保障日常生活,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阐述这些问题时,记者兼学者出身的阎海军以崖边人的日常生活作为蓝本,站在相对开阔的角度上提出“乡土世界是毋庸置疑的承载器,乡土文化和乡土民俗的衰亡,必然会波及华夏文明的传承”。但是,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学习机会,有更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更有比乡土社会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青年人们没理由离开城市,而乡土社会不过是他们在城市里“混不下去”时的退路。那些与作者同龄的人,或者已落脚城市,或者在挤进城市的路上。家,是出发的地方,但随着乡村里青年力量的不断流失,乡土文化却面临着绝迹的危险。阎海军先生的这本书,在针对“三农问题”而展开的纯学术论著之外更多了几许乡愁和人情。书中弥漫的这种浓重的乡愁情怀以及对乡土文化的情结,给人一种无力一口气读完的沉重感,而书中的文字,更是犹如陇中黄土高原上的沙砾,粗重而刺眼。

早已无处安放的乡愁——读《崖边报告》

文/吴情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道,“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样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礼俗社会”。然而,无论是现实中或想象中的“乡土中国”,其立身之基是内部结构均质的、相对静止的传统礼治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本、技术和知识涌进中国,工具理性逐步替代传统的伦理价值,金钱关系和权力政治渗入乡土中国的脊髓。我们慢慢发现,乡土社会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裂变、崩解和破碎,并亲身体会到由此带来的无力和疼痛。这样的情绪,作为一名媒体人的阎海军先生也感同身受。他生于、也成长于贫瘠荒凉的陇中,满目所及,除了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苦难,就是乡土社会中的势力纠葛和尔虞我诈。尽管如此,以礼俗规范和乡人舆论构建出来的乡土社会,始终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直至被外部介入的力量给渗透、瓦解、打破和撕裂,露出温和宁静面孔下狰狞可怖的真容。丑固然令人惊惧,但最让人坐立不安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无力回天,只能袖手旁观。阎海军长期从事“三农”问题调查,而他调查的对象,正是自己的家乡:崖边,乡土中国中一个平常无奇的村庄。他以“局内人”的身份亲近观察对象,却时时感觉自己已是“局外人”,被裂变中的乡土社会给拒绝接纳的一个儿子;而他所长期生活其中的城市,也让他感觉陌生。他固然是幸运的,凭借个人努力走出村庄,走进城市,走进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浪潮。他又是不那么幸运的,一旦离开,便注定了再也无法回乡,唯一的身份,便是个无为的旁观者,以唉声叹气代替自由呼号。在《崖边报告》中,阎海军一直在思索、追问,原先内部均质化、处于稳定状态的乡土中国,何以将乡村变成了现代化的压力和障碍?城、乡何以走向对立的两级:城市意味着进步和先锋,而乡村象征着保守和落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乡村社会的未来方向究竟何在?阎海军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在“实地调查”中,他提供了户籍制度、资源分配和国家宏观政策等视角以引导我们思考。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城市抽取乡村生命力的过程。城市几乎先天地占有不公正的地位,凭借自身优势,单向地往乡村输送价值观念和金钱伦理,干预乡村自主独立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被城市裹挟进发展观的乡村社会,在资源上处于劣势,失却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行为的展开多半被动,发展的疼痛独自消受。这样的疼痛包括:老无所养、幼无所依、奢侈的婚姻、去势的舆论和冷漠的人情等等。没有人知道,这样的崖边、这样的乡土社会将走向何方,阎海军也未能例外。作为个人,每个人的能力极其有限,面对国家政策和时代思潮,往往会产生无力感和焦虑心。没有人会质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毕竟,它们确实使得国民整体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尽管这是一种功利主义观点,以目的的正当验证手段的正当),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是否能够稍微停下脚步,认真倾听来自乡土中国的声音?听她低声诉说正在经历的分娩般的疼痛……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好;即便不能,是否可以侧立一旁,静静守候?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文采胜过学术的作品,可读可思可批判

作者是记者,不是专业的学者,所以其长处在记事状物抒情。前半部分的一个个小主题的描述,讲述一段段有趣而心酸的故事,颇为可读。其描述的农村生活,发人深思,可为参考。但其中偶尔引用的期刊观点和流行读物的观点,有点幼稚。后半部,就陷入主义之争,作者弱智无比,以己之短教训别人自然是漏洞百出。今日农村变革,或许需要集约式生产,需要土地集中,但不能否认当年是包产到户解决了温饱。没有当年的小岗变革,就不会有今天的新的变革基础。还有一点,除了城乡差别,崖边地处西部,非宜居之地,即存在严重东西差别,不能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范例。还有,或许因为作者的立场,对于崖边曾经经历过的“通渭事件”缺乏应有的回忆和反思。建议作者学一点社会调查专业,多一点冷静和客观,多些记录,少些观点,或可更好。无论如何,还是感谢作者给我们看到了崖边风貌。有点疑问,崖边人如何看此作品?书中有负面描述的人作何想?

该怎样读懂西北少年心中乡土的荒芜?

人生的因缘际会,让我有机会认识了西北小城天水的两个80后写作者。一个是来自西北农村的阳光大男孩王选,懂事、得体、性格温和,他在天水的城乡结合部住了6年,成就了一本《南城根》,用小说的形式纪实地书写了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们日常的生活。我在2014年读了《南城根》,读后我有很多震惊在心头。一则是80后的王选笔力老道,不着痕迹,隐约有着老舍和叶浅予的些许味道,但将社会底层城中村的生活,一览无余地揭开给读者看;另一则意外,则是让我思考了很多城市中我所看不见风景地方的生存哲学。这本书带给我的,一边是西北小城市社会底层的荒芜感,一边是对如此年轻的王选,将眼光聚集在被社会几乎忽视的群体所带来的敬佩。今年初秋,终于前往天水见了王选时,有幸又结识了另一个西北农村长大的80后写作者,他比王选更多了一些凝重,带着更加不像80后的沉思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与他的谈话会跨越多条年代的鸿沟,他更像是我的同龄人。他就是这部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崖边报告》的作者阎海军。当时,《崖边报告》的书还未印刷完成,而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宣传文案中先读了海军为此书写的引子《在崖边》,这一读所带来的震撼,跟眼前海军的状态融合,我不知道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坚持写了8年,完成了这样一部视角独特且有份量的报告。与王选不同,他的书中故事是纪实,但是读来几乎是看小说的体验。后来我读了全书,一个完全陌生的,却近乎残酷真实的西北乡村挽歌,立体呈现在眼前。我有过自驾西北的经历,对于那里干旱少雨的土地、苍凉空旷的戈壁有一种体会。有朋友说,他曾跟随在通渭县做领导的人前往那一带农村,荒凉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他说那一刻想起的就只是逃离。海军于《在崖边》的引子中这样说道:“陇中黄土高原,没有草,没有树。光秃秃的山峦,风起扬尘。这景致看久了眼睛也会生疼,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和迷惘。”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于西北的荒凉,也仅就是开车或者坐车路过时,能感受到片刻揪心的疼痛难忍,而生长于这样一片土地上的少年们,他们眼中这些荒凉已经可以做到熟视无睹了,海军说,我依旧每次回家每次心酸,更难过的也许是家乡风景荒凉之上的荒芜。他说这些的时候感情中有多少撕裂的疼痛?我居住在北京,爱读有关城市生活的书籍,美食、旅行、香衣、爱情,都是一些必读的元素,久而久之觉得生活如此,安之若素。而其实,生活并不如此。我们眼见很多来自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民工拥进城市里,他们只为了缓解家庭的贫困,只为也许期待一点幸福的生活,离乡背井,承受社会底层的近乎悲惨的人生,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孤独寂寞、自生自灭在没有树没有草到处光秃秃的家乡。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们的故事,成为王选《南城根》故事里的主人公,而留守下来的老人、妇女、儿童和一大堆的社会问题,被海军写进了《崖边报告》,他分章节的讲述,布满了困局,《困在田野上的人》、《失落的教条》、《逃离的可能》、《沦陷的土地》、《秩序的裂变》等篇章中告诉读者饥饿、贫穷、衰老、奢婚、不孝、失学等一系列涉及人性、制度和历史的现实。“由‘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过渡,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这个过渡时期的农村问题,便是‘新乡土中国’的问题。在千百万个‘崖边’守卫的村庄是‘新乡土中国’最大的忧伤和惆怅。”海军这样表明的,是他对于本书立意的一个基点。而阅读这本书所带来的震撼,能回归到这理性的状态,应该是万幸,也应是本书的境界。多年前,我有幸面见费孝通老先生,那次跟着朋友去他的家中,他送了我两本他的有关农村问题的书,和蔼可亲的他依然对于来自农村后来在家乡发展事业的我的朋友寄予厚望,他当年坚持一种观点,认为在乡村应该就地发展经济,而不是让人口都涌向都市。费老的书中有说,若都市靠了它的技术的方便,代替农村的发展,使本来可以维持生活的农民成了饥民,成了负债的人,结果是农民守不住耕地,都向都市集中。在农村方面,是经济的破产,在都市方面是劳动后备队伍的陡增,影响到都市劳动者的生机。我并不是社会学或者农村问题的研究者,只是亲历的这些教诲,让我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今天与海军和王选的相识,让我重新看到了当年费老的那种热忱。他们是来自当下中国西北乡村的少年,他们也开始用自己的青春激情,突破社会的重重大关,发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真心希望社会各界给他们点赞,给他们一个发出呐喊的窗口,关注他们所痛彻心扉的乡土荒芜。

微信读者 精彩评论

仁朴 现在的农村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其实农民自己也意识到了,但是他们说不清,道不明,往往聊到不合理的问题后会带一句“你说这人都是咋了?”,城乡的巨大差异看在眼里,羡在心里。在农民眼里造成这一切都是因为钱,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有钱。为了钱,可以说是抛弃了一切游离在城市边缘。至于农村的父母、子女、土地,带不走丢不掉,基本上是放着不怎么管了,不管理的又怎么会不出问题?问题解决不了,搁着……罗惟鸿 农村的土地像一块肥肉。政府商人都想着割一块。农民看到眼前的利益,也都抢着卖。家,是被自己的父老乡亲卖掉的。可我们又没有找到正确的姿态去面对非农村的生活方式。于是,我们在消失的村庄与城市的夹缝间游荡。像孤儿。北纬 申赋渔在《匠人》里记录了申村最后的手工匠人和申村的兴衰。可以说,农村或者农业社会的衰败是方方面面的。城市的污染,农村也有。垃圾不分类,堆在垃圾口,到时间一把火烧掉。用上了自来水,河流不再需要保护,水也被污染。而且,农村和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比较单向,从农村流向城市,而非城市流向农村。农村和城市巨大的差距,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公共福利,都很难让农村在竞争中胜出。农村人尚且不愿意在农村生活,发展自己的家乡,何况于城市人。在农村内部,他们的领导人员资质何如?华西村只是特例,它有绝佳的地理优势。在广大的内陆深处的乡村,它们的痛,又如何解决呢。迁二 回不去的乡村,到不了的城市,这种尴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农村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城市化进程,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这里几乎变成一张空壳,本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现在只有荒凉度日的老人们,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不会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田园生活了。现代化也让农村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原本的纯朴中夹杂了对权和利的热烈追捧。作为一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生存状态为另一种更加野蛮和无情的生存状态所一点点侵蚀的剧痛,然而让人感到绝望的是,这种变化和疼痛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很少有人关注,甚至连农民自己都不曾察觉。sunny 当今的乡村已经丧失了古人笔下民风淳朴的桃花源式的古朴风貌了,农村人对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都缺乏应有的归属感,更不用说视农村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的城市人。农村所谓有志青年已经在逐渐逃离这片土地,去大城市打拼,梦想所谓的真正大城市生活,而最终却不得不面临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与农村也存在隔阂的尴尬现实,在外求学的知识分子也面临同样的尴尬。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存条件差、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以及收入低等阻碍因素也在瓦解着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老无所依现象更加普遍,也让人寒心。夏天就要晒黑黑

现在已经可以预定了

本书现在已经在当当开通了预售。除了精彩内容等待阅读之外,在当当预订还能获赠精美非遗脊兽拓印,吉祥镇宅啊。并随机抽赠陇中蜂蜜或苦荞茶。▲贺雪峰、王小强、潘毅、梁鸿、祝东力、老田等知名学者诚挚推荐▲中国乡土到底发生了什么?▲奢婚,打工潮,空巢老人,乡村留守者……▲一个基层媒体人的十年乡土观察实录。▲一部关于乡土中国的民族志。▲同名纪录片即将上映。

小小乡村照见大大中国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起了最初申请这本书的理由:我是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也与农村管理有关,很想看看这方面的书籍,让自己对中国农村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所以被“乡土中国”几个字吸引了。看着这本书我想起了臧克家的一首诗:“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中国农民仿佛一直都是这样的形象,默默地奉献、付出,从未有过怨言。农民祖祖辈辈栖息在土地上,不求富贵,但求安稳,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在没落、在凋敝,它的未来将走向何处,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更牵动着像我和作者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心啊!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农村、农民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愈演愈烈,城市爆炸性的扩张,而农村却没有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到如今人们在说到农村的时候都会带有鄙夷的语气,仿佛农村就是“贫穷、落后、肮脏”的代名词,殊不知城市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都是一代又一代农民的血汗“灌溉”出来的!农村不是本该这样,而是政策上的“厚此薄彼”造成了今日两极分化的态势。以前我是一个不关注时事,不关注经济社会理论的人,所以对于社会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但是这本书通过一个地地道道农村人的眼光去思考农村的现状、出路,农民的生存、发展,更从理论高度讲述了“三农问题”的由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对一些问题看得更加透彻明白。我想每一个上层的管理者、决策者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了解真实的农村、农民的生存处境,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本书虽然只是讲了作者的故乡——崖边村,但是它却是千万个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存在着: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年轻人、没有保障在外务工而客死异乡的人、古老的互惠相处机制逐渐消亡、教育没落等诸多问题,根本没有昔日炊烟袅袅的祥和景象,让人看得痛心疾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农民仍然占据着国土和人口的大半个江山,乡土文化是中国的根文化,没有农业的稳固,农村的建设,农民的富足,一切发展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要如何改变眼前令人堪忧的景象呢?本书的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出生在西北的农民家庭,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同时他又有记者的职业背景,对“三农”问题的解读非常深刻,书中既有对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生活境遇的真实描写,也有学者、高层对“三农”问题的看法,更有对历史、文化根源的追溯,让任何读者都能看得清楚明白,让读者在思考中重塑对农村发展的信心。同时作者在书中展现的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家乡现状认真思考、调查研究的态度,令我非常敬佩。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都想获得更好的物质享受,而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农村人那种真诚朴实的感情,对家乡的殷切关怀,希望“三农”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希望城镇化进程能够更加稳健,希望乡情能够得到安放……只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书的作者为我们如何认识、思考“三农”问题,如何进行乡建,走出农村的困局提供了一种借鉴,值得每一个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去认真思考和学习。当我们把农村基础建设好、经济发展好,诸多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社会会更加和谐稳定。期待中国农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乡村何处是归程

乡村何处是归程——读《崖边报告》彭忠富自小在成都平原长大,几乎没出过远门。南方打工热兴起后,那些先行者年初出门,年终衣着光鲜地回到乡民中间,其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大家在艳羡之余,也希望来年能去南方打工,挣些票子回来,当然更多地是收获衣锦还乡的荣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因为这些外出打工者悲哀地发现,在大城市安家落户绝无可能,他们最终只能回到生养他们的故地终老。打工的确增加了乡民的收入,但是打工也给乡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譬如过去乡民把土地看得很金贵,认为土里刨食是农民的本分。打工者进城见世面后,对于只能果腹的责任田弃之如敝履,他们再也不愿意熬在地里劳作了。另外,很多人外出打工后出现婚外情,最终导致双方分道扬镳,离婚率在乡村持续攀升就是明证。有人说,这是从“乡土中国”走向“城镇中国”必然付出的代价,但是我以为我们绝不能让乡民来独自承担乡土中国裂变的阵痛。看看那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撂荒的耕地,宁愿在城市游荡也不愿意回到故土的新生代打工者们,难道我们不应该警醒么?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特别是那些在城镇和乡村都找不到自己安身之所的人们。如果他们没有未来,只能在夹缝中生存,那么将来整个社会都会因为他们的茫然失措而付出代价。一户人,说散就散了;一块地,说荒就荒了;一个村子,说废就废了。成都平原属于膏腴之地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地瘠民贫之所,例如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媒体人阎海军长期从事“三农”问题调查,最近他以自己成长的“崖边”村为样本,深入解剖了西部乡村的现状。在这部《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一书中,他通过文字和镜头,全景式呈现了中国西部名为“崖边”的村庄变迁史,记录数十年来崖边人的命运史。本书以细腻又极富深情的笔触呈现了当下中国乡土巨变中凸显的诸多问题:奢婚、打工潮、空巢老人、乡村留守者……勾画出乡土中国巨变背后小人物的命运,有很强的“震惊”作用和启发性,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纪实佳作。作者深入探究了近年来崖边村的变化,堪称一部关于乡土中国的民族志。“崖边”应该是作者杜撰的村名,但这个名字非常贴切,深刻地揭示出某些乡村受城镇化影响,已经处于即将崩溃的悬崖边缘。作者哀叹,物是人非,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乡土中国了。虽然乡民离开故土去城市谋生,给中国社会增加了许多活力,但是乡村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的,老无所依,幼无所养,地无所种,乡村寂寞、荒凉,毫无生气,毫无未来,这是多么一种可怕的现象。本书包括困在田野上的人、秩序的裂变、困局、失落的教条等十部分。作为土生土长的崖边人,作者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崖边人因城市化而背井离乡并导致村庄日渐凋敝的过程,这促使作者产生了认真梳理城市化浪潮下新乡土中国之忧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乡村何处是归程?到底何处才能还乡,乡愁如何安放,乡土终归走向哪里? 作者本着为乡民立传的自觉,在长期体察乡村现状的基础上,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和呼吁。我以为,“关注三农”的声音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因为这意味着阎海军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更多的国人在关注着乡土中国的命运。而更多人士的关注,必将给乡土中国的未来找到出路。《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阎海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定价:39元

虎头蛇尾

我是看了第一章才买的这本书的,连夜读完了这本书;看了书的第一章,很像我的家乡,也感触颇深,书的前半部分还是有一点的可对性,作者用一种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当年西部农村的面貌,天水我是去过的,也符合当地的现状,但是这只是一个例子,他不能代表中国农村从南到底的现状;书的后半部分说句不客气的话,掺杂了坐着的很多主观意见,很多东西都是在罗列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这是有失偏颇的,也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作业本身的局限性很大,首先知识面不够,基层媒体人只有其视野较窄的确定,书中很多地方都是在罗列资料,主观性太大,视野不开阔,无法上升到一定高度;作者本身还是有很大的小农思想在作怪,无法用很高的高度和深度去把握问题,看待问题较浅;我是南街村附近的,作者似乎对这种共产主义有很深的向往,却不知南街村是靠近百亿的无息贷款撑起来的,现在还是面临着破产的命运,作者提出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是有问题的,我求学从从农村早省会城市,再到北京,感知最深的是各个城市的人开问题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乡愁我也有,农村问题的确是很严重的,但是要认识到,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乡村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最后我要说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据还是教育,书中很多年轻人都没受到很好地教育,想走出村子是很困难的,当然也要进行改革,户籍制度等问题也是制约人口流动的因素,但是如果乡村的青年还是继续打工的生活,很难摆脱社会底层的命运

乡土裂变之因

费孝通先生在1968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说:“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先生认为中国的基层应在乡村,其社会结构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特点是具有不流动性,这种不流动性表现在从事农业生产而要求族群定居不变的群体生活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阐述了他的观点:“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但就在半个世纪过去之后,当下中国的乡土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费先生提出的不流动性的“变态”,却演变成了当下的“常态”,中国正在从传统的“乡土中国”推进成更具现代化的“城镇中国”。《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是作者阎海军对自己家乡崖边进行详尽的观察研究而创作出的文学报告,全书以西北陇中崖边村为当下整个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这其中有学术研究的客观态度,同时也有其对家乡深厚情感的流露,作者的目的在于揭示传统的“乡土中国”转变至“城镇中国”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386199部队”留守乡野人员的现实状况,农村内部秩序及道德缺失的表现,以及对农村未来发展的思考。作者借厉敬明老人以沉重的口吻开启了对乡土中国的讲述,在老一辈人的眼中,当下农村荒芜人烟的冷清犹如上世纪饥荒时期,这是城市化浪潮下的新乡土中国,青壮外出剩下老人幼儿留守乡村,家庭离散导致村庄力量缺乏。“完整的家庭组合已经解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性”,“农村族群矛盾因自身的分化与破裂而变成隐形延续”,“政治影响力的弱化,更热衷于对利益的追求”,这一系列的问题正在蚕食着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结构,悄然进行着一场中国农村千百年来未曾有过的反传统的裂变。阎海军在书中亦提及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传统观点: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土地搬不动,农民依赖土地,固守土地,形成了乡土中国,形成了农业文明。费先生对于乡土的思考,与当下农村的演变成为了一种极为鲜明的对比。如果从局部的简单的乡村变化而言,以《乡土中国》与《崖边报告》进行对比,便会发现费先生在传统中国中所提出的观点都成为了当下农村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费先生在《礼治秩序》之中提到在乡村之中传统“礼”的观念扎根于人的内心,树立起了一种道德规范,而宗族在道德审判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起到了稳定秩序的重要作用,但伴随后来政治力的干扰,宗族的影响力越来越薄弱,这种情况导致法律于对错的追究缺失了道德层面上的批判,人们越来越放纵自身的欲望,以至后来转换成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只要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道德约束、践行已经离个人越来越远。《崖边报告》中阎海军例举了家乡老人各种凄惨的晚年,对老人的赡养义务成为了当下人们的一种负担,而中国传统是极为注重孝道的,但这些沉重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利益追求与道德缺失下,各种颠覆传统的行为都相继出现,这样的行为不仅仅出现在一个村庄,而是成了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近年来学者深入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其中受众面较广影响力大的著作有作家梁鸿以华北河南梁庄作为调查对象创作出了《中国在梁庄》,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笔下的华东江西小堡村,贺雪峰先生客观而全面的《新乡土中国》,在这些作品之中都有着一些互通的内容存在,而这些不同地域却相同的问题,便是对当下农村现况普遍的一个证明。

重建乡土中国的意义世界

将目光聚焦在一个传统乡村,以田野调查的方式,由点及面、辐射深拓,尽可能原生态呈现乡土中国在时代浪潮冲击下的嬗变,并据此对中国问题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分析,一直是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相当有价值、相当有效的研究途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是来自甘肃通渭的“凤凰男”,80后作家、媒体人阎海军的又一部力作。那片土地,是阎海军的故乡,陇中黄土高原,崖边村。人口稀少,草木荒凉,“这景致看久了眼睛也会生疼”。2008年,离开故乡很久的阎海军回到崖边,目睹记忆中故乡的残影,比较这些年村庄的变化,在和村人们的一次次谈话中,撰写《崖边报告》的想法萌生、成形并最终结果。仿佛扛着摄像机,镜头徐徐扫过,阎海军用纪录片式的“忠实”文字审慎地记录着:依然盛行的包办、买卖婚姻,老无所依甚至死而无葬的老人,空虚寂寞的留守女人,无心上学的孩子,涌入城市打工和留在农村的男人,一场口角纷争差点引发家族械斗的血案,一幕掏空家底才能凑够彩礼的奢婚……从崖边出发,相似的场景发生在很多村庄,崖边的观察文本只是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之一。崖边乃至很多农村出现的反传统的各种表现,比如孝道衰落、人情异化、恶性面子竞争、“熟人社会”舆论的退化等,这些现象显得愚昧而荒诞,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反文明。但是乡村研究不是为了道德批判,而是要返回到乡村语境中,从现象背后寻找合理的解释。费孝通先生在他的经典名著《乡土中国》里曾经专门探讨过农村的礼治秩序,认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差序格局是维系乡村秩序的重要力量。在阎海军笔下,我们看到正在遭遇边缘化的中国乡村和农民的命运变迁,不仅是农村经济的凋敝破败,乡村秩序的分崩离析更令人担忧。只有在乡村语境中理解了这些荒诞现象的合理意义,才能对当前的社会转型进行适当的解释。“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的遭遇不是个例,崖边村的光棍们泛滥欲动的荷尔蒙也不光是生理需求。阎海军说,“崖边人对光棍问题的惧怕,比对贫穷本身更加厉害。”这种惧怕根深蒂固,这是传统意识的残留,是人性需求不得满足的反抗,更是对未来失去预期的最后挣扎。当土地不可再生,国家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难以保障,传统社会的宗族体系也在社会发展中迅速分解,我们可以理解阎海军所说的,“绵续问题在一个农民的心中,自然还是最要紧的事情。”马克斯•韦伯早就指出“一般而言,生活水平越低,儿童占人口的比率会越高,因为生活水平低下时人们除了生儿育女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未来考虑”(《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乡村秩序的瓦解自家庭开始。家庭是传统农业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在崖边,我们看到许多破碎的家庭,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和,夫妻反目邻里斗气,贫穷让人面目狰狞,伦理精神的丢失让崖边异化非人。当代学者梁鸿写过她的家乡梁庄,她说梁庄的支离破碎不只是生活本身的表现形态,它和这个社会内心的支离破碎、虚无任性有关。梁鸿还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梁庄”。这正如崖边之于阎海军,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村落之于我们每个人。面对一个缺乏保障、确定性和安全感的社会现实,原有的以重伦理道德、重家族绵延、重礼俗为标准的意义系统不足以有效地解释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重建乡土中国的意义世界。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起码要具备辨别标准,对于传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外在冲击不能一味地跟风和盲从。这有赖于教育和文化下乡。梁鸿和阎海军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分别描述了乡村教育的严峻局面。“知识改变命运”是乡村家庭的希望所在,为实现公平而搭建的教育通道不应该堵塞,阎海军的自身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对于“早餐计划”的赞赏,对于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的肯定,都是崖边人共同的殷殷期盼。重建乡土中国的意义世界,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课题。“三农”问题从来不只是农村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的整体命运。亨廷顿曾告诫说,与乡村的沉默和冷漠相比,对于政治生命,“城市可能像炸弹一样要命”。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工业化过程中,一系列择定扭曲的制度安排造成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体制结构,这是一种以户籍制度为表征,以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价值和权力分配不平等格局。阎海军在本书中回顾了“孙正刚事件”,崖边的年轻打工者很多都有过类似的噩梦,打工者的高死亡率笼罩在村庄上空,身份之痛造成的飘零不定的内心焦虑,就像隐藏的炸弹一样随时可能要命。进不去的城市,回不了的故乡。不只是城与乡的关系,不只是农民与市民的关系,也不只是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而是这些关系的总和构筑起中国现时代的乡村的角色位置。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不仅需要农村内部的改革,也需要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和城镇化建设。阎海军关注农村土地改革,强调要警惕土地私有化。本书援引了长期从事农村调查的学者贺雪峰的相关理论,批评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贺雪峰将地方政府推动、资本介入的大规模土地流转称作“不可逆的土地流动”,并公开反对。阎海军结合崖边村的实际经验,指出农民失地对于未来生活的长期影响,“圈地建城运动”让良田不断减少,卖地后的农民无所事事易滋生安逸懒惰情绪,进城打工如果失败则面临退无可退的两难处境。贺雪峰说“回到土地的权利是农民的基本人权”,有一定道理。土地制度改革,是关乎国家稳定和民生大计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尚有待专家商榷和国家决策。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的贯彻实施,可以给农民提供相对稳定和有着长远预期的生活,让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壮大自身、摆脱弱势地位,并为中国村落意义世界的重建奠定经济基础。《崖边报告》是一部体验式关注农村变革的书籍,作者带着沉淀后的情感,尽可能客观地书写故乡的记录,试图找到当下中国乡村的裂变轨迹,它的解构和重新建构,它以何种方式与城市、与时代精神,与中国人的整体命运纠结交错,断裂和继承、丢弃和延续。“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想,这是一切追问的缘由。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见豆瓣主页联系方式,谢谢。

386199部队的那点事

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的发展,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的数量剧增,广大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备受关注,被戏称为“386199部队”( 38妇女节、61儿童节和99重阳节)。崖边,甘肃通渭的一个村子,也是作者的老家。08年回村时,村里一个老人说“现在村里像民国18年(1929年),像1960年,那时候挨饿把人饿少了,现在也是走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儿。”当作者听到老人将村子缺乏生机的现状跟饿死人的历史时期相提并论时,震惊了。“村庄的存活在人。谈及村庄,关键的是人。”村子里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走了的和留下的,作者算是成功走出农村的,“每次回到崖边,耳中总会有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传入”这传入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留下的人的故事,全书从一个快40岁的老光棍结婚开始讲起,换亲、近亲结婚、因为彩礼亲家反目成仇。。。为什么从光棍问题说起,因为,而光棍问题是关于人的繁衍的关键问题,同样也绕不开老去和死亡,又讲了关于养老的故事,除了其中一个以外其它无一例外地都是老人孤独地活着或死去。由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两件事讲起,拓展到崖边两个姓氏的族群之间两百年的恩怨,从依靠“伙子里”这种风俗,到现在“村官”怎么个当法,论及教育,论及逃离的可能。一路说来最后还是落回到开头的问题,崖边的衰落,农村的衰落。“城市化不是目的,过上惬意的生活,才是目的。”“把农民引导到城市解决贫穷问题还是就地解决农民贫穷问题?”“农民进入城市易,但扎根城市生活难。这包括户籍、养老、工作、社保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与其轰轰烈烈“伤人欠债”圈地城镇化,倒不如扎扎实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以上就是作者对于农村的衰落的解决办法的鲜明态度,就此作者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提升建设乡土的思想意识、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逐步消除工农产品价格间的“剪刀差”、尽快废除户籍制度、守卫乡土文化、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六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对“三农”问题感兴趣却又确实没多少了解的我,对评论这样一本书感到了难度巨大。关于记录崖边事的前六个章节显然是好的,身为崖边人的作者讲述的一个个像是“故事”的故事,正如梁鸿的评价“有很强的”震惊“作用和启发性”。而后两个关于如何解决农村问题中提到的土地问题以及如何发展乡村问题,尤其是关于土地所有问题,与我之前所能接触到的土地私有才能让农民真正独立的论调完全相反,一时接受不能,但是,想到作者对问题比较熟悉,并且非常有诚意地列举现在依然采用集体经济的南街村以及最早开放土地使用权限的小岗村的历史与现状,也能够欣然去读。不过较之真正研究三农问题的学术著作,其实在解决之道中又包含了很多作者个人情绪差了些专业。不过这都不影响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

就是崖边报告

作者是一名记者,其观察力、文笔自然不在话下。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乡土的关怀、对三农问题的专注,才是本书的源动力。但是必须客观地说,书中前半部分对崖边村的具象描述和分析是精彩而且引人深思的。后面对整个中国的农村问题的分析和解读显得不够理性和客观,对农村基层社会控制涣散的忧虑,以对集体时代农村基层有力有序的控制的向往表现出来。其中对农村土地问题的分析,更像是声讨而不是论战,引用罗列了一堆的符合自己观点的材料。今天农村的种种问题当然不是简单的政策或者经济问题,作者深入追究到了户籍制度,城乡二元体制时就停了。这与他的立场是一致的。所以还是主张用技术手段来解决三农问题,最后提到的几条举措:1,要提高思想意识,社会舆论要提高重农思想;2,农民要提振兴农意识;3,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4,加快农业现代化;5,要逐步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6,要尽快废除户籍限制;7,守卫乡土文化;可以说,这些除了套话就是官话。甚至是提了几十年的口号了,今天依然要重提。这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是不相符的,但却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应该是自由的,三农问题更多的原因就是人为操纵这些要素。书中也明确说了,农产品价格管制就是以农村补贴城市,为什么不能改革呢?说白了就是涉及巨大的利益和威胁稳定。说是农民有了自主权,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他们不论是市场经济参与者或者国民都是没有话语权的。如果不从根源去拓展农民作为市场经济、国民社会的权利,他们或许永远只是农民或者农民工。作者这些关怀似乎更像是结合了乡愁和智库思维的纠结体。

回不去的乡村 融不进的城市

回不去的乡村 融不进的城市【《崖边报告》,阎海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阅读《崖边报告》,有些相见恨晚之感。作者所描写的“崖边”是一个村落,正如中国大部分传统村落正在悄然凋零那样,“崖边”也面临着相同的命运。而所谓的凋零,绝对不仅是外部观察到的人员减少,更是深层次里文化的凋零,是熟人社会的沦落,是人情世故的寡淡,是向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迈进中不得不付出的阵痛。而笔者,也正是这样一个类似于作者的人,从乡村中来,到城市中去。所以,此种人类学调研报告总是能够契合自身久违的内心感动,尽管来得有点迟,但总归是来到了,从而少了些许遗憾,多了几丝怅然。按照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的描写,中国乡村社会形成的农业文明才是中国传统的源流所在,而费孝通将此称之为“乡土中国”,由“差序格局”演变成为那样一个熟人社会。而在阎海军的《崖边报告》中,主要描写的是建国之后的中国乡村经历的时代变迁,在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更迭,所以更应该冠之以贺雪峰所说的“新乡土中国”更为贴切。那么,在“新乡土中国”语境下,乡村和城市到底发生了哪些往事,这就是作者潜心进行田野调查呈现给读者的乡村全貌,尽管如此描写只是聚焦于一个叫做“崖边”的乡村开展,却能够带给我们深入骨髓的震撼。谈及乡村,必然会涉及到乡村治理,而无论是村民自治还是封建势力以及“伙子里”头人的势力,都成为乡村治理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其实,乡村社会就是如此,当熟人社会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形成互助和互惠机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绝不不是吹嘘,而是切实的存在。但是,随着新力量的介入,尤其是现代文明的介入,乡村原本存在的格局就会分崩离析,形成新的均衡态势。正如作者指出,在“崖边”,现代化的法治力量难以渗透,因为村干部的待遇太低,作为“种地的干部,当官的农民”,村干部不仅接受上级乡政府的“任务”,更是接受村民的“指责”,所谓“两面不是人”。当市场经济的春风吹来的时候,农村又分别经历过土改、合作化、包干到户等系列运动。直到今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下,农产品和工业品之间存在着的价格“剪刀差”似乎没有消弭的可能。于是,很多人选择了不种地而外出打工,从而导致了土地的落荒现象。因为市场经济讲究的是逐利,既然农业说和“三提五统”等压在农民头上的大山已经取消,那么,如何选择就是交给每个农民的基本课题。既然种地不赚钱,甚至赔钱,他们就会“用脚投票”,到城市去打工,当越来越多的人这样选择的话,农村就注定成为人口越来越少的地方。但是,现实并非乐观。从农村到城市,在作者的视角下,无非就是三种途径:打工、上学和参军。而能否真正留在城市,却又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有没有固定的居所,有没有稳定的工作。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让无数“农民工”城市祖国的“候鸟”。他们在农忙的时候回去,农闲的时候奔赴城市,在如此来回往返中消耗着人生的光景。真正留在城市的人,却又会形成新的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在作者笔下,无数的“崖边”人到了城市,还是注定了割不断的乡土情怀和故乡情结,他们成为了这样的一群。对乡村来说,他们已经回不去;对城市来说,他们依旧融不进。作者认为,正是从集体化的合作化过渡到个体化的包干到户,直接导致了乡村社会中每个人都斤斤计较的特质,也导致了熟人社会的消亡,人们开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由此也导致了乡村社会中那些公共设施,比如村路等建设的滞后。而在市场经济的侵袭下,每个乡村中人们的价值观也进行了洗礼,比如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村民不再觉得“学而优则仕”,而是从赚钱多寡上评价,只要赚钱,上学与否已经不再重要,更不会追问如何赚钱。而这样的价值沦落,岂不正是“新乡土中国”的隐痛和暗疾。回不去的乡村,融不进的城市。如此境况,也并非没有破解之道。在行文最后,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乡村不可能完全变成城镇,守住乡土也不是固步自封,需要给予乡村更多的精神价值,比如新农村建设;而土地绝对不能够走私有化道路。当然,“崖边”只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乡村的缩影罢了,我们不能够杞人忧天,也不能够置若罔闻。面对这样的一份深情款款的田野调查,无疑浸透着作者无限的心血,也从中懂得中国农村面临的真问题,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收获。(文/王传言)


 崖边报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