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边报告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301260474
作者:阎海军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阎海军
一九八二年出生于甘肃通渭。
媒体人,独立纪录片导演,青年学者。
现供职于某电视台。长期从事“三农”问题调查。

书籍目录

引子:在崖边 ……1
困在田野上的人 ……17
秩序的裂变 ……45
困局 ……75
失落的教条 ……109
逃离的可能 ……135
迁徙 ……145
沦陷的土地 ……167
乡土的黄昏 ……241
尾声:何处还乡 ……285

作者简介

▲贺雪峰、王小强、潘毅、梁鸿、祝东力、老田等知名学者鼎力推荐
▲入选2015年网易影响力图书榜、2015商报·腾讯年度原创华文好书(社科类)、凤凰读书2015年度非虚构类好书、《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候选书目(社科)、《经济观察报》书评:2015“年度好书”候选书单/社科类等
▲网易、腾讯、搜狐、凤凰网、澎拜新闻、晶报、中青报·冰点、《光明日报》、《南风窗》等国内主流媒体重磅荐读,上市一月紧急加印
▲中国乡土到底发生了什 么?
▲奢婚,打工潮,空巢老人,乡村留守者……
▲一个基层媒体人的十年乡土观察实录。
▲一部关于乡土中 国的民族志。
▲同名纪录片即将上映。
【内容简介】
一部关于乡土中国的 民族志。
一个基层媒体人的十年乡土观察实录。
在城市化浪潮之下,中国乡土到底发生了什么?
奢婚,打工潮,空巢老人,乡村留守者……乡土生态以及秩序在悄然发生着裂变。到底何处才能还乡,乡愁如何安放,乡土终归走向哪里?
本书通过文字和镜头,全景式呈现中国西部名为“崖边”的村庄变迁史,记录数十年来崖边人的命运史,打开乡愁之结,探讨和寻找还乡之途。
【名家推荐】
海军以家乡作为个案,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乡村巨变,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和巨变的焦虑。他在书中描述的诸多问题,对应的是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海军对家乡沉浮的观察,较新闻报道多了几分理性,较学术研究,多了几分情绪。这是一部值得品读的佳作。
——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一个年轻人,离开农村,不忘家乡,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奋斗多年,写出所见所闻的父老乡亲,这种朴素感情和天然联系,是城里学者不具备的优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曾面对镰刀锤头的党旗宣誓效忠。要关注基层设计,因为大多数人生活在基层。
—— 王小强 (著名政治经济学家)
《崖边报告》是一部优秀的农村民族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入自己的家乡,一步一步地为人们揭开理想失落、集体瓦解、阶级再造的年代中,农民和农民工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的真实情况。《崖边报告》的贡献在于指出中国必须调整发展模式,农民必须再新走合作化道路,我们才能看到一丝的光明。
—— 潘 毅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女工》《苹果背后的富士康工人》作者)
《崖边报告》以一个记者犀利而又宽阔的视野把中国乡村故事的深层矛盾给揭示出来。它不只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感伤而又沉重的人物的命运,也勾画出这命运背后的总体逻辑和结构,有很强的“震惊”作用和启发性。
—— 梁 鸿 (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作者)
海军生长在崖边村,是内部人,掌握外人所不熟悉的鲜活丰富的生活细节;同时,他作为记者兼学者,又有着开阔的历史视野和理论视野。所以,他总是能够从一个边鄙村庄的实况,从村史,追溯共和国的历史,并提出深入系统的理性思考。
—— 祝东力 (《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研究员 )
作者阎海军对家乡的熟悉和感情,在书中处处可见:黄土地上农民的所思所谋及其由资源紧缺引发的竞争,如何根本上再造了乡村社会网络。这些知识对那些真诚关心中国三农问题出路的人们,可能比各种“美国头脑”和“美国学问”更具有优先性。
—— 老田 (独立学者、著名评论家)


 崖边报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崖边报告》是一本沉重的书。尤其是前半本,粗粝、冷峻的笔调,默默讲述“故乡”现在的故事,仿佛不是一个世界。但痛心之处就在于此,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这确实就是真实的乡土中国。“故乡”在衰退、破败、凋亡、湮灭,似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时代潮流冲击下的必然现象。作者故乡的名字正好成了此刻乡村的象征,“崖边”,已到尽头,无路可走。本书试图为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解读,甚至寻求改变的良方,但完成度有限,他真切传达了来自故乡的阵痛,有效完成的只是一首挽歌。农村怎么了?近年来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年初《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传遍网络,引起了讨论热潮,更使这一话题的关注度飙升。没有见过农村的城市人,也能在讨论中知道农村不再是邻里守望、勤耕雨读的世外桃源。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农村暗流汹涌之下却走向衰亡。就像一个漩涡,周边的财富慢慢被中心吸引,形成了不可逆的流动。越是远离中心, 这种变化越不明显,但它确实在发生,等到露出端倪,就已变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倘若城市有思想,必定一脸惊愕且无辜:“那么说来,怪我咯?”城乡二元差别由来已久,愈演愈烈,似乎是无可奈何的马太效应。诚如《崖边报告》所言,“长期对农村只取不予,直接导致了中国城乡分野差距愈来愈大。如今城市化建设‘圈地’,廉价利用;市场化几大银行‘圈钱’,只存不带;工业化工厂‘圈人’,农民作为人口红利生产工业产品,供城里人消费……与商人相比,中国的城里人也应该有原罪感”。然而这种情绪是复杂的:“剪刀差”将农村资源剪到了城市,留下的又好像比原来更多。若没有城市的大发展,农村只可能更贫穷,并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衡感中劳累、安心;但是又好像不尽如此,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农村前所未有的茫然、焦虑,想留下心有不甘,欲离开不知所往。以乡土的厚重,时至今日,也难以托起幸福生活的愿望。贾平凹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想法肯定是好的,一些措施也是好的,关键问题是没有人”。资料显示,中国自然村落10年消失了90万个。就像《崖边报告》封面及插图那样,平日的农村缺乏生气,只剩下老人、孩子与狗。即使是农耕时节,也只有零星的农民在劳作。“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终究只是历史了吧。我们无法指责农民为什么令田地荒芜,那是理性人做出的理性选择。当外出两个月就能挣回田地里一年的收益,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个可笑的选择。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是发展与进步。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农村的生存方式必须改变。从观念到技能,乃至生存方式,都必须在这一时期经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艰难乃至痛苦的。事实上,数年来也没能探索出一条可行、可推广的路。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经济膨胀;一方面对外贸易发达,机械化低成本农产品大量引入,两路夹击之下,务农的前景实在堪忧,人工劳作效率上落后,大规模机械化又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离开,去城市里找生活,从收益上来说是值得尝试的。然而城市也不是归宿。书中也有详尽的描述,文化水平、技能所限,进城后能从事的工作也有限。对他们而言,劳累不是问题,但无论如何也难求得个安稳。为城市贡献再多,也始终是个漂泊的过客。夜幕降临,洗去一天的疲惫,故乡仍不由得在心头萦绕。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们多数没有那份诗意,愁的事情也往往大相近庭。但乡愁仍是相近的。回乡吗,可回去能干什么呢?明明是故乡,却又像是逢年过节的中转站。明明是他乡,却又像终老于此的故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作者从农村走出来,打小吃过那份苦,对农民,尤其是乡亲,是饱含深情的。在他的眼中,故乡熟悉的人仍在,生存方式却变得陌生。在他看来,这种变化是明显的,惊人的,所以写来尤其透彻,这也是本书精彩所在。这种观察与讲述,足以表达出他的诚意与关切,也足以引起读者的关心与思考。对一本书来说,这已经足够好了。当然本书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分析与说理不是作者的强项,对农村现状提出的解决方法过于理想化,往往倚重加强道德建设,呼吁重塑传统美德,呼唤公德心回归,然而冷静看来只是对世外桃源的幻想。大势所趋,城镇化必然导致农村逐渐解体、重建,现代化的农业,无法容纳现在庞大的农村人口。本书后半部分对集体经济的推崇,引起了较大争议。但在这个转型探索时期,这一观点也未尝不是有益的尝试。路漫漫其修远,愿“崖边”中国早日由天堑变通途。
  •     文/河北小珊 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从未踏上过西北的土地,却对那片黄土有种向往。每次说起西北,都喜欢称它为大西北,对,大是我对它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这里地广人稀,放眼望去,到处是黄土的颜色,沙漠也好,山坡也好,窑洞也好,低矮的民房院落也好,都有大风干净利落吹过的印记,除了土其他的一概不留,颇有点天高皇帝远的霸气和洒脱。贫瘠的土地上会养育出勤劳淳朴的子民,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西北的一些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进程也渐渐代替了原本的打扮和习惯。但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的特有装扮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想想虽然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但是站在山岗上唱着民歌,一边赶着羊群,其实也是一件怡然自得的事情。然而这片宁静不可避免的被打破了。任何一个地方也不可能摆脱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对等、不同步也会毫无悬念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崖边报告记录的就是城市化浪潮下的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巨变,为了挣钱,崖边的年轻人、壮劳力纷纷奔赴城市,去打工挣钱,走出去的他们亲眼见识了外面的光怪陆离,更加不愿意回到生养自己的那块穷乡僻壤,老人、妇女和孩子顺其自然地被留了下来。而这种失衡的人口结构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空巢老人无人照料、夫妻分居带来信任恐慌、孩子的身心健康无人关注、本是集聚人的红白事无人上前帮忙……在中国有许多个崖边存在,这些偏远、贫困的村庄都存在被留下的一群“弱”者。当我们走进村庄,也能看到像厉敬明一样的留守老人常年坐在村口,也能看到七八十的老阿妈背着柴蹒跚的背影,也能看到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上因为想念妈妈泪光闪闪的目光。这里不仅物质资源的匮乏,精神上也营养不良,除了活下去,最大的事情就是娶妻生子,父母为了给儿子攒够娶妻钱,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指望不上他们给自己养老。很多不孝子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孝,因为再大的不孝在这里都有存在的道理,过度的贫穷纵容了人性的冷漠和自私,他们甚至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活活病死而置之不理,有的老人的待遇甚至不如牲畜!作为一个崖边人,作者拿自己的家乡作为案例,来呈现乡村巨变,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和巨变的焦虑。而同时作为一个走出崖边的知识分子,他又用客观的目光审视了这个乡村,书中描述了诸多问题,对应的是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可以说这本书是理性与情感的交融,读起来并不像是看一篇枯燥的、学术的报告,而是像在看一部纪录片或是听一段多年前的岁月故事,有感慨、有感动,在其中读到了作者一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愫,但更多的是他对于家乡浓浓的爱意,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乡愁吧!(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首发于个人新浪微博(ID:余处幽),豆瓣部分略去了书页截图)《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作者阎海军,北京大学出版社15年10月一版二印,11月1日凌晨某东下单~某幽那天下了两单,被强拆为三,这一本作为单独一单,2号晚上最先送达,原本妄想通宵读完,但当晚仅仅看了50页左右(万分纠结,各种不认同作者,当时都想弃坑,但我的脑海中浮现了“绝命读师”泽泽大人伟岸的身影,于是强忍着悲痛读了下去)~而后的几天里,基本以每天50页左右的速度推进(全书304页)~情感相当纠结(因为不认同和赞同之处交织,读起来时断时续)~如果一句话结束书评,我是不推荐本书的(滚,休想敷衍也许根本不存在的读者)~初识这本书,没记错的话是在南京先锋书店微博,第一时间收藏微博,过段时间豆瓣看下书评,隔段时间加入缺书网,然后在某东下半年持续十多天的庞大优惠期开始的那个凌晨,这本貌似没提价,庆幸没下柜,所幸还有货的书加入了我的订单,辗转几市,第二天到了某幽手上~拆封后,它是这样滴(某幽所在小城自5号下雨至今,加之本人房间双层玻璃+双层窗帘,以前晒书还开窗帘拍照,如今懒到钻被窝架个电脑桌床上码字+拍照,拍照水平十分有限,各位姑且忍着~话外音)开看之前例行包上情怀书皮(就是读库网店的填充纸,前阵子读库核销,在下不才,买了三箱,于是富裕好多情怀纸~某幽油性皮肤,不想书封过于邋遢,遂包书皮)~拍照时看了看类似别家都在腰封上的推荐人名单,前两位应当是学者(作者超爱引用彭先生的著作,前者让我想起彭雪枫,后者是和王岐山一同下乡的知青)~个人最熟悉的是梁鸿(恕我孤陋寡闻)~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字眼就是乡土中国了,就像没有看过社林论照样看《反社林论》的多数人一样,费先生的《乡土中国》在国内算得上家喻户晓~这种用名作背书的作品,多数成为背景板~那啥,最近有本绍兴十二年挺火的哈~这种推荐文案,在我看来着实不妥:若是水平相当,会被讥讽没有开拓精神,新瓶装旧酒~若是水平稍逊,会被认为自不量力~若侥幸胜过些许,会有人说站在前人肩膀上(未来属于键盘侠)~咳咳,说这本书~作者想描绘一番新乡土中国的蓝图,整本书以自己家乡——甘肃通渭崖边村——村民的迁徙、制度的变化,试图以小见大,通过故乡一地,折射乡村巨变,并对这个过程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忧虑和解决之道~但是,“新乡土中国”是个太过庞大的命题,个人感觉作者难以驾驭,或者说用304页的篇幅难以表述清楚~由家乡变迁而生发的,除了纠结的乡愁,剩下的偏于感性的表述,而缺少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所以说,作品归类纪实文学无可厚非,但是难以称得上“民族志”~下面是我最擅长的找茬时间,可能引起列位不适,观点不同,请理性讨论,欢迎指正,但保留删评论,拉黑和举报的权利~1.表述不准确(多数附照片,铅笔批注为某幽当时所想,认为可以修改或可替换的字词句)1.1 26页第二段第一行,“明令禁止”建议替换为“规定”~国家禁止的是包办、买卖婚姻,借婚姻索取财物~双重禁止,给人以许可的错觉~1.2 38页第二段,1990年代(出现多次,仅举一处),感觉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或者直接用90年代都可以,这种语境下没有必要强调世纪,或者用惯常(不是灌肠)表述即可,总感觉“1990年代”像个杂糅词组~1.3 98页第二段第四行,“继续连任”同义重复,建议改为“继续担任”或者“连任成功”~1.4 128页第二行,“中国师范教育肇端的三大源头”“肇端”与“源头”同义重复,建议删去“肇端”~1.5 160页倒数第二段,“长什么样子毫无概念”~作者,给您跪了,您同学看到这种描述该多伤心啊,他得有多抽象啊~“没有概念”改为“没有印象”可好?1.6 161页倒数第二段,“在打工过程中夭折”~“夭折”多指不满18岁死亡,用词不恰当~(不否认打工的崖边村民可能有童工现象,但绝对不会是多数)~1.7 250页第二段第四行,“城市化的趋势无可更改”,“无可更改”用词不当,建议用“无法阻挡”替换~2.个人不赞同其观点~2.1 48页倒数三段49页前三段 这部分讲述作者的太祖父怎样在崖边村定居,作者本意想写崖边原住民厉氏家族跋扈,作者的太祖父和祖父(前面用太祖父书面语,下一段用爷爷口头语,作者您能统一下么?或者说太祖父被家族神化,更多的活在家人描绘中,而祖父是一位更加亲切的老爷爷?)勇于与其斗争,使得阎氏家族可以扎根崖边~但是,从您的描述中,我看到的是您的太祖父耕牛挂铃铛,声音终日不绝,一副蛮横的嘴脸~扰民有理么?下一段您的祖父表现是一种正确选择,较之不敢维权的其他村民,您的祖父值得称道,抱歉因前文承接的感情,总让人认为这是一种农民式的蛮横和狡黠(必须强调,我就事论事,仅对作者在文中表述阐发个人理解,对于诸如“看不起农民”“不尊重老人”等大帽子,各位,谁爱戴谁戴,某幽承受不起)2.2 50页第二段 作者的祖父参加地下党,而厉氏家族有人被评为地主~厉氏家族和阎氏家族,原本是原住民和外来户的矛盾,经作者一番推论,感觉厉氏家族瞬间成为反对新政权的落后代表~家族矛盾恰好是新中国成立的时期,作者家因为祖父是地下党员,参与当地政权工作,于是占有了“政治上的先天到的优势”~一顶“不满新政权”的大帽子给对方扣上去,对方家族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否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此无意替地主阶级翻案什么的,单纯认为,家族斗争牵扯政治层面打击,不说光彩与否,起码这种表述我无法认同~3.个人吐槽~3.1 226页最后一行,227页前两行,这种掉书袋、报菜名的贯口列举法传承悠久哈~3.2 288页最后一句289页第一段,作者您的姐妹呢,能不吝笔墨敲几个字不?4.其他疏漏~4.1 243页第二段,这处表述如果引用正确的话,算是原作数死早(抱歉,本书确有引用出错的地方)~4.2 269页最后一段第六行,原文为“鱼笱效应”,本文写作“鱼苟效应”~当然,本书并非一无是处,列举几处赞同或者涨姿势的段落~1.79页最后一段~2.162页第三段~3.164页第三段~4.192页最后一段~5.233页第二段后半部分~6.247页最后一段第二条(该段为引用)~7.253页倒数第二段~总结下:作者试图通过自己家乡崖边村的变化,以小见大,反映建国后的乡村巨变~但缺少科学严谨的分析,没有拿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对策,更多的是沉浸在乡愁中的纠结、无奈和感性描绘,称不上一篇合格的民族志~另外,给作者一个小小建议,搞好与编辑的关系,否则会让人觉得北大社的某位编辑以您的书稿作蓝本,给自己上中学的子女设置了若干道病句改错练习题~如果您和作者一样焦虑,可以拿来读读;如果您想了解甘肃农村的变迁,可以拿来读读;如果您的某些观点和作者相悖,自省之余,可以看看书评,因为作者同样很纠结~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卡扎菲亮了
  •     这书不行。全方位不行。
  •     只看描述还是可以的
  •     很像老家的农村
  •     虽然书里介绍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普适的,仍能够以管窥豹现在农村工作的滞后和缺失。
  •     事实再次证明,封面封底有一大堆人推荐语的确实都不咋地… 作者有记录自己家乡演变的想法不错,但动不动就引用让我想起了自己写论文的时候,生怕老师看不出来我读了很多书一样; 开个大头讲个故事再引个结论,真不愧是"三农"记者,这顶多算一本人民日报三农专栏合集吧
  •     除了开始的几个关于故乡的故事,其余的不值一提。作者根本没有思考与写作的能力,还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书中充满了作者自己的感慨,这些感慨满是陈旧的冬烘味儿。这是这些年来读过的体验最差的。
  •     城市木有童年
  •     作者对其故乡的一些感想吧。
  •     只有现象描述,没有任何有益的建议,居然要回到公社去,搞笑天真
  •     作者以自己生活的崖边村为切入点,勾勒出新乡土中国的大致轮廓,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缩影,作为纪实报告,作者描述了乡村面貌中最引人关注、也最引人反思的几点:光棍、老人、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瓦解、民俗民风的消退、人际关系的巨变、基层治理的无力等等,而这些问题作者归结为城市化的冲击,或者说是城市化的大跃进而遗留下的乡村困境,对于最重要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关系,集体化还是包产到户,作者倾向于前者。本书美中不足的是深度不够,更多浮于表面现象,缺乏深入分析,发现问题却没找到相对应的可行方案。农村的困境在于若耗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只是满足少部分人的公益事业,资金回报率基本为零,对国家财政而言是太重大的负担,若村民摆脱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集中于城市或乡镇也不失为合理之举,农村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吧。
  •     乡村历史写得很真实,后半确实不太必要
  •     西部农村,乡土中国,个人感受,一些思考。但看作者看的那些书,引的东西,略差啊。
  •     我是农民。
  •     描述了现象,没号准脉,开不出药方。
  •     角度、心态、人性关怀?
  •     总体来说可读性挺强的,最后一章《乡土的黄昏》是全书的出彩之处。谁也无法苛责那些挤破脑袋也要进城甚至希翼在城中安身立命的人,农村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仅适用于生存,而非适合生活,城乡差距过大并且正在不断拉大,现代化发展把农村扔掉了。农村该往何处去?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     并没有人对作者家族里的破事感兴趣,并且因为作者的职业背景,导致几乎每篇结尾都要唱个高调。作为城市化的既得利者,以为作者可以以新颖的视角描绘新世纪乡土中国的图景,结果水平也就勉强算得上村志,文学素养更是看不到
  •     想读
  •     通渭是定西的一个县,没有切身感受就不会知道这有多真实。看到漫山遍野的黄土地和靠天吃饭的人们无助的眼神,便有深深的无力感。挂职的日子里体会生活冷暖,倒也是值当的。书中文字其实并没有完全展现出西部农村的情况,文笔也不够,分析力度也太弱。看这个不如看上庄记。
  •     人文作者没问题。解决之道就算了。
  •     倒回30年前,作者一定是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     2017-02-22从海大图书馆借的;当天读了1个番茄钟;计划8个番茄钟,把名字都写得这么细致真的合适吗? 2017-03-01看完还掉,前面几章(去掉最后一章)谈的都是崖边的过去,现在的状况。但最后一章对于**乡土的黄昏**的判断力和想法,我觉得有失偏颇,至少是与现实的发展状况是有点背道而驰的。
  •     毛左 恶心
  •     记述的事实有的具有普遍意义,我生活在农村也感受到了。但是提出的一些观点,真的不敢认同,而且书的后半部分感觉有些“飘”了
  •     作者用记者的主观视角整理和描绘了西部农村的社会变迁及结构异化,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释
  •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对此类书最主要的感觉还是亲切感。少一星留着作者进步吧
  •     来自农村的孩子,自然能较好理解作者所言的崖边裂变,对崖边的生活和现状的描写很现实,是中国乡村城市化进程的缩影,一个令人无奈的现实。但对于书中部分观点不敢苟同,感觉过于偏激,中间部分上升到了政治的层面,没完全看完,开头和结尾部分不错。
  •     一部沉甸甸的乡土裂变史,矛盾很多,希望很少。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裂变的故乡,日渐干枯,自我放逐。永远追随城市,却永远抵达不了。乡土文化流失已久,代价沉重,而这并非大跃进式的城镇化可以弥补的。
  •     看完费孝通《乡土中国》在来对比的,此本篇陈述性。
  •     最后几章感觉转变太突然。
  •     颠覆了很多对于农村、对于农民的认识,觉得很值得看。但是关于书中所给的出路,觉得过于理想化。到底该何去何从,其实觉得各方说的都有道理,但好像又都缺点道理……
  •     很实诚,但作者就停留在这一层了,还要继续多读书
  •     触目惊心。里面对于村子里中种种现象的介绍正是中国底层挣扎与愚昧的缩影,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即便你抱着同情的心态去看,很多人和事都只会感到厌恶。进化的道路上,有些落后的思维,注定要消亡。与其说是民族劣根性,不如说是坠茵落溷,各安其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单从文学价值看,这本书前半部分讲述了当前通渭崖边村的一些现状,唤起了在外游子对家乡的回忆,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深思,但后半部分关于农村怎么办,又大谈自己的看法,与记录文学毫无关系。之前看过杨显惠先生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对通渭有初步的了解,通渭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缩影,作者试图以南街村和华西村为例,提出集体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良药,这点确实让人一头雾水。从1958年到1960年这三年正是农业进入高度集体化的时代,当时的通渭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出现了大量失去父母的孤儿,为了照顾这些孤儿,于是在定西地区成立了大量的孤儿院,不清楚作者为什么又提出了农村集体化的想法?
  •     好一个理中客……蛮多观点是以个人经历来阐述,点出了问题却归结于经验总结出的原因,导致无法探讨正确的解决方式。很难想象居然会是北大出版社的作品。
  •     前半部还很不错 后半部真的看不下去了 可能是环境原因吧
  •     浅陋……一般……还是喜欢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     不可否认作者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怀。但是细细读起来,感觉作者太希望从崖边的故事中找到一些普适性观点和结论,甚至要给中西部的农村找出一条出路。但是这样的野心远远不是调查报告所能够承担的,这也造成了有些思考和结论与事实脱节。不过,还是佩服和感谢那些愿意倾注经历去记录和思考另一个中国的学者们。
  •     关于经济的一些分析过于武断与随意,并不符合现状。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原来心中神圣的家庭联承包责任制并不是千般万般好,还是要辩证来看。
  •     想由点及面,可惜写的全是情怀。论点是美好的,理想是美好的,前面三分之二全无共同性。还是推荐吧,也是一股清流。
  •     一本好书,道出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也对当前探索式前进的城镇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很用心。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同身受~
  •     从各个层面详细记述了中国乡土一隅的变迁。虽没有大西北农村的贫瘠,但是我在南方的故乡现在也是面目已非。很多时候,对故乡的感情更多的是对旧时光的怀念。那时候,去个集市都兴奋异常,天宽地广。如今身处千万人口的热闹都市,只要愿意,新鲜的人新鲜的事,随处都是。然而却兴味索然。回不去的家乡,留不下的城市。
  •     纪实作品很真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时代的局限,要是独自跳出了局限,你会更加孤独。我终于不再为选择城市还是农村纠结了,因为这个问题永远也想不清楚
  •     吹上天了。说故事是合格的,情怀也是有的,但深追原因时就开始瞎扯了。理论储备不足,只能说点陈腔滥调:大谈特谈乡土文化,动不动就开始追忆田园诗式的美好乡村社景,有一章标题用的是“族群”,知道“族群”是啥概念吗?有这闲工夫还不如读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杜赞奇的华北农村。
  •     《崖边》一部典型的纪实书籍,以甘陇之一域却也可管窥蠡测全国之大部,挂一漏万。乡土情怀如浮光掠影一般,虽有眷恋,却无可奈何。也许中国乡土社会终究要步入城镇社会了。我们都是时代见证人,目送着乡村的衰亡和离去。读罢之后,我依然看不到关于乡土命运的出路在哪里,感觉作者也不知道。
  •     作者真是精神分裂。
  •     作者的思考可能有益,前半部分的文章纪实,后半部分的理论分析莫名其妙。乡村是很凋敝,但是不能够将今天的凋敝怪罪于包产到户这些,凋敝的很大原因是他们可以在外面找到更好的谋生手段。
  •     看到最后令人惆怅,“既思念故乡,又被故乡隔阂”,回不去的故乡。我的故乡现在是个世界闻名的江南水乡小镇,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如此陌生而遥远。
  •     作者的观察的描述都很细致,但是对问题的分析和提出的解决之道有些凌乱,对其观点也难以认同,作者有些亲毛,对土地集体所有比较怀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