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09-01
ISBN:9787203000129
作者:南朝·宗懔,宋金龙 校注
页数:172页页

作者简介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著作,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本指楚族或楚国,后以楚国的境域约相当于古荆州,故沿用泛称长江中游一带。


 荆楚岁时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中午又放爆竹。爸爸们叫我们放,我们一致摇头。于是爸爸们感叹到,现在这孩子啊,胆子怎么这么小啊。三个父亲一人放了一串,跟孩子似的,我们捂着耳朵,还有身后的女人帮,优美地置身事外,欣赏着。 爆竹和烟花都涨价了,一晚上的热热闹闹,是成百上千的钱找回来的。其实很多事情,这么叶公好龙地浮于生活表面,不把头扎进去,是不能真正体会乐趣的。我想爸爸们放烟花时一定更高兴。而我们,从小时候开始禁烟花,到现在,我所剩的只是可怜的碎片,面目模糊,更别提两个孩子了。面对试图重新找回的节日的欣喜和欢庆,如果我们都没有了记忆,又怎么去拥抱。我只是捂着耳朵看着,爸爸们点燃引线爆竹瞬间爆炸的刺激,我们是体会不到了。ktv,咖啡馆,寿司店,我们却是熟悉的。淡漠至此,以后我儿子会不会问我,妈,爆竹是什么东西,我说,那是一种炸药!不,我要带你踏青,带你登高,带你观龙舟,带你放纸鹞,带你采艾草……我有些恍惚地想起了我曾经历过的这些童年,我捉过蟋蟀逮过螃蟹打过架,我放过缤纷的风筝,在我还不明白它们的意义时那样的无忧无虑过,如今尽失。我广州的同学说起炮泡龙,这是什么?我一脸好奇,她满脸鄙夷,说,你有没有经历过童年?我当然有童年,那么美好的童年,只是不知在什么时候悄然截断,而我开始奇异地疯长。我不是在缅怀过去,只是我们都有所依傍的东西。我们不能把一切虚无然后奋不顾身地向前跑。就像许多人试图去挽回这个年味儿,可是年味儿在饭馆里无可抑制地稀薄。不过是这样的觥筹交错,不过是大家散散利市说几声新年快乐。不是的,我们心里是有依傍的,不然我们就不会这般盼着家了,盼着回家。
  •     中国几千年来兴衰的根源,大抵埋伏在爆竹一物当中。这件发明约略始于魏晋。据《荆楚岁时记》转引《神异经》载,它的最早用途是驱鬼,希图借着雷霆之声吓破山间魑魅的胆囊,也好壮壮行路人的胆色。考证《岁时记》和《礼记》,这种高调的手段起于齐桓公,当时诸侯都在庭院中点上大烛,估计一来能显现威严气象,二来也震慑宵小魑魅。后者实属“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在整部《孙子兵法》中最令古人向往。试想抬手顿足,就令敌人望风远遁,这是何等高妙的境界!设若真的明刀明枪打将起来,落了形迹固不好看,再要挂了彩,溅了血,就更腌臜下贱了。于是乎中国年头的大事是爆竹,中国武术的大乘是狮子吼,而中国历朝对外的大国风范是威慑海外,四夷臣服。早在人类文明的孩提时代,华夏民族就画了个大圈,称其为“天下”,从此打坐于圈子正中,面南背北,眼观鼻,鼻观心,练那天人交接、不怒自威的功夫。圈子内不用说是自家地盘,圈外自然也不例外,只是那里或荒沙,或咸水,没必要费心神去吞并下来,只须令蛮夷土著各自朝拜即可。要是谁心怀冥顽,不愿归化,动刀兵绝非上策,既损身份,又无实质好处,荒沙咸水,依然大煞风景。最妙还得用孙子心法,放两串爆竹,作几声狮子吼,分贝一高,那些化外的文盲自然两股战战,匍匐跪倒,天下不必说又归了太平。这套秘诀历代帝王口耳相传,少有废弃。《诗经•大雅•民劳》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个“绥”已经初露端倪。到了明太祖那里更总结得明白:“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圈子内外安排得井井有条,爆竹与狮子吼功不可没。所以火药一诞生在中国,就拿来改进了爆竹。本来只是把火点竹子,发出必剥之声而已,现在塞进硝石,场面立时壮观,狮子吼从第三层冲到第九层,功力接近长坂桥的张翼德,再蛮横的外族,也吓得你跌下马来。至于真正伤人的火器,倒又违背了以德服人,以威慑人的古训,用用无妨,毕竟上不了大台面的。而硝石另一大妙用竟是制冰。以其致冰水,合糖水奶浆,便为“冰酪”,拿来颁赐外邦,更显出国朝物华天宝的气度,令其感恩戴德,钦服不已。用爆竹立威,用冰酪怀柔,这承平内外的风光局面,竟被火药占尽了。哪知到了近代,那些蛮夷戎狄突然冥顽不灵起来,偷了火药秘方,研制起百步杀人的下流功夫,呼朋唤党一发冲进圈子。这厢不慌不忙,点起爆竹发起功来,嘴里念念有辞道:“你有拐子马,我有钩镰枪;你有金兀术,我有岳少保;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你有加农炮,我有中华神功。”哪知人家早拿棉花堵了耳朵,歪着头只管放冷枪。泱泱几千年的天朝上国到底在这爆竹声、枪炮声和咒语声中轰然倒塌了,从此是近百年的筚路蓝缕,民族文化的魂魄至今无所依归。而爆竹竟得以身免,冰酪失传倒没人理会,因为来了哈根达斯。每至除夕,举国上下依然震天裂地,淹没了所有声响,昭示着天下太平。其实一个夜归的路人,遇到这雷鸣价不绝于耳的爆竹,怕早聋了,哪察得出身边的任何危险?那路人不需狮子吼来壮行色,前途若有不太平处,听那虎啸狼嗥,自然知道趋避,再不济怀中也有武器护身。而爆竹的一言堂改换成风吟虫唱,万籁齐鸣,他更会虚怀若谷,俯身察听究竟。虽无日头高照,却有星斗漫天指引前方。不卑不亢,上下求索,兴许他真能觅得归家的路途。谨以此文献给戊子年,祝各位新春愉快。本文博客链接:http://nutshell.yo2.cn/go/636065.html本文九点链接:http://9.douban.com/site/entry/39758337/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注释不能厌人望也
  •     好多节日已经记载了,但是以“节令”而不是“节日”出现的,而且这时候的正月十五没有元宵或者上元一说哦
  •     剪彩为燕,祝福宜春
  •     此书记述五代时流传在两湖地区的时令风俗。岁时记者,从正月至岁末,依时而记。诸多现在已寻不到,如初一饮屠苏酒,立春日帖”宜春“二字,迎紫姑,槌床打户撵姑获鸟,七夕乞巧、盂兰盆节等。亦有的流传下来,惟其形式随时代而变。但正如大家都感叹的,年味越来越淡,大抵部分也因这些风俗都少人去关心了。少了节日,和煞有介事地做些祖先传下来的事,生活便拉成一条直线,无有起伏,乏味得令人感觉不到时光流逝。 拐开一句,我很为目连救母这故事感动。目连不但救其母脱饿鬼之苦,尚广于天下所有弟子行孝顺者。因此有盂兰盆节来供养十方。佛言:”大善“。确是大善。
  •     佛教文化对南北朝的影响
  •     “如愿”的故事很有意思,“却鬼丸”也颇有趣。不晓得古代每月有节日,古人过得累不累。
  •     整理不靠譜
  •     年代远,又是荆楚,有些仰之弥高的感觉。按语详尽。
  •     2013
  •     很多风俗第一次听说,是我孤陋寡闻了。
  •     有趣!
  •     简单的文字,蒙着回忆的色彩,历历在目。
  •     再读更觉得是好东西。。。
  •     粗略通读一遍,再慢慢细读
  •     梦到在翻地方风物志,果然就机缘巧合注意到这本,书中注释读来津津有味
  •     最近主要是又一轮地对“我到底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产生疑惑,头脑纠结得我自己都觉着这样下去非错乱不可,想来想去还是追根溯源地遵循楚人风骨吧。没有定位就无法动作的人生我真是有病啊。
  •     按照旧俗过一年的话也应该不比现在轻松吧,旧时民俗节日极多,因节日特定的情境做特定的事按着季节来过想来也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法,现在这些都淡了,科技带给人最便于亲近的可能性,却反而让个体的人得以孤立存活,人群里的割据一方的现象更普遍了。网络时代远不是前人所想象的人与人更便捷地沟通,从而误会消弭差异变小,而是不同的人共享的信息不一样了,人更多的愿意和相投的人在一起,更愿意接收愿意接受的信息,从而偏执的更加偏执,狭隘的更加狭隘。其实还不如回到过去,热闹蒸腾的年节,七嘴八舌的人围坐在一起,匆匆忙忙一年就过去了,从厨房里打下手玩闹的小姑娘到俏丽练达的小媳妇再到大家等着上桌的老祖母,乐呵乐呵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     2016.4
  •     有段时间对于时令,习俗过于热爱。所以叔叔介绍了这本。没有找到实体书。用手机看的,内容不多,习俗不够丰富和广泛。
  •     各季各节都有特色,一年到头皆极可玩赏
  •     读的是pdf版。。。默
  •     无需多言
  •      一直搞不懂为神马社会学系还要上各种民俗学的奇葩课。但是,看这本书还是蛮有意思的。。
  •     羽觞醉流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